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7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石榴新品种的选育和保护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梁静 唐贵敏 +4 位作者 舒秀阁 杨蕾 罗华 毕润霞 赵登超 《中国果菜》 2025年第2期84-92,共9页
本文对近20年来我国石榴的选育机构、育种方法、育种目标等进行了分类总结,统计并整理了我国石榴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现状的相关数据。据统计,自2004年石榴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林业部分)》以来,共检索到57个新育成... 本文对近20年来我国石榴的选育机构、育种方法、育种目标等进行了分类总结,统计并整理了我国石榴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现状的相关数据。据统计,自2004年石榴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林业部分)》以来,共检索到57个新育成石榴品种,科研院所为主要选育主体,育种方法主要为传统育种,以实生选种为主,其次为芽变选种和杂交育种,果实经济性状以红皮、风味甜、特大果、中大籽粒为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4%以上,2018年之前以选育硬籽为主,2018年之后以软籽为主。截至2023年,我国石榴新品种申请61件,授权39件,国内申请和授权省(市)中,申请量最多的是河南省,授权量最多的是山东省,申请量和授权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本文通过对我国石榴属新品种选育和保护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石榴属新品种选育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以期为石榴的选育和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育种 新品种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军辉 丁昌俊 +8 位作者 李伟 罗克明 王君 张伟溪 钮世辉 张苗苗 赵曦阳 薛良交 殷恒福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51,共17页
2024年,面向国家“双碳”战略与森林质量提升需求,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取得系列标志性进展,推动育种体系向精准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在基因组学方面,完成杨树、二球悬铃木、橡胶树等11种代表性树种的高质量单倍型或端粒到端粒的基因组组装... 2024年,面向国家“双碳”战略与森林质量提升需求,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取得系列标志性进展,推动育种体系向精准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在基因组学方面,完成杨树、二球悬铃木、橡胶树等11种代表性树种的高质量单倍型或端粒到端粒的基因组组装,构建了涵盖多个代表性类群的超泛基因组,推进比较、群体与泛基因组研究,解析物种地理分化机制与染色体演化路径,实现了种质资源与性状基因的深度整合。围绕木材形成、抗逆响应与产量积累等关键性状,借助多组学联合解析,构建了调控细胞增殖分化、激素信号、环境适应等过程的分子网络。基因编辑技术实现无外源遗传物质的精准改造,建立了适用于多种树种的高效编辑体系,加速了功能基因验证与优异突变体的创制。全基因组选择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先验信息,实现林木复杂性状预测准确率的显著提升,增强了选育效率。在育种技术方面,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加倍相结合的多倍体育种,打破生殖障碍,拓展了速生、抗逆种质的创新路径。全年审定23个突破性良种,覆盖经济林树种与用材树种等主要类型,适宜区域覆盖全国50%以上可造林地。我国林木遗传育种正逐步构建以‘组学资源积累—功能基因挖掘—精准预测模型—分子设计育种—优异种质创制’为主线的育种技术路径体系,并同步推进多树种、多组学、多尺度集成的数据平台与共享系统建设,持续增强支撑复杂性状解析与高效育种的基础能力,为森林碳汇提升、林地提质和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 基因组学 性状调控 基因编辑 全基因组选择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椒新品种‘川椒2号’选育与嫁接繁育研究
3
作者 陈善波 王莎 +5 位作者 王丽华 罗德智 金银春 冯世静 刘茂 张志清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共6页
为选育具有丰产、质优且少刺等特性的藤椒新品种,在对四川乡土藤椒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开展藤椒新品种选育、容器苗嫁接繁育研究。结果显示:(1)选育的‘川椒2号’平均果穗长12.88 cm,果穗宽7.92 cm,穗粒数101.20个,盛果期树冠投影... 为选育具有丰产、质优且少刺等特性的藤椒新品种,在对四川乡土藤椒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开展藤椒新品种选育、容器苗嫁接繁育研究。结果显示:(1)选育的‘川椒2号’平均果穗长12.88 cm,果穗宽7.92 cm,穗粒数101.20个,盛果期树冠投影面积鲜椒产量达1.415 kg·m^(-2),丰产性强且少刺。(2)鲜椒(含种子)挥发油含量4.00 mL·100 g^(-1),酰胺类物质含量5.19 mg·g^(-1),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含量3.61%,分别高于对照(CK)8.50%、3.27%和5.82%,且桉油精含量为17.88%。(3)采用枝接方法,‘川椒2号’的平均成活率为91.95%,12月中旬嫁接的成活率高于11月中旬;以藤椒做砧木,‘川椒2号’平均成活率、平均新梢生长量分别高于‘九叶青花椒’2.98%、1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椒 新品种 川椒2号 选育 嫁接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育种研究进展
4
作者 代丽 刘平 +3 位作者 王玖瑞 王永康 王立新 刘孟军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枣是我国原产重要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系统总结了我国枣育种的历史沿革和主要育种成就。根据枣树育种方法、育种目标及组织化程度,将枣树育种分为自发选种、有组织选种、现代化育种3个阶段。特别是全面阐述了枣杂交... 枣是我国原产重要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系统总结了我国枣育种的历史沿革和主要育种成就。根据枣树育种方法、育种目标及组织化程度,将枣树育种分为自发选种、有组织选种、现代化育种3个阶段。特别是全面阐述了枣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新一代枣树育种技术的研究历史或背景、主要进展与成就等,并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审定、认定的枣品种。在分析育种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对枣树未来的育种目标及下一步重点要突破的技术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选育 历史 成就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玉米新品种陇单336选育报告
5
作者 周玉乾 李永生 +6 位作者 何海军 杨彦忠 王晓娟 连晓荣 周文期 董小云 马增科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644-647,I0002,共5页
为推动甘肃省玉米生产发展,结合生产上的需求,通过种质资源创新与优异基因聚合育种,成功选育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好的玉米新品种陇单336。玉米新品种陇单336是以BSK卡570为母本、BSKZ8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种,2014—2015年在甘肃... 为推动甘肃省玉米生产发展,结合生产上的需求,通过种质资源创新与优异基因聚合育种,成功选育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好的玉米新品种陇单336。玉米新品种陇单336是以BSK卡570为母本、BSKZ8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种,2014—2015年在甘肃多地进行品比试验,陇单336 2 a 32点平均折合产量10 080.0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8.8%,增产点率100%。在2020年北方早熟春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中,陇单336平均折合产量11 172.0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349.5 kg/hm^(2),增产率3.2%。陇单336生育期平均为125.9 d,株高272.5 cm,穗位高102.5 cm,穗长18.5~19.2 cm,穗行数15.0~18.0行,穗粗4.8~5.2 cm,千粒重372 g,出籽率84.3%。适宜在黑龙江、甘肃、内蒙古、宁夏、吉林、河北和山西等早熟春玉米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选育 陇单336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垦稻2125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6
作者 张景龙 乔金玲 那永光 《北方水稻》 2025年第3期20-21,27,共3页
垦稻2125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空育131为母本、龙粳2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选择后育成的香型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植株株型优,茎秆粗壮、强抗倒伏,生长发育后期籽粒灌浆快;谷粒粒型长,整精米率高,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 垦稻2125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空育131为母本、龙粳2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选择后育成的香型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植株株型优,茎秆粗壮、强抗倒伏,生长发育后期籽粒灌浆快;谷粒粒型长,整精米率高,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垦稻2125于202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认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插秧种植,需≥10℃的活动积温25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垦稻2125 选育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7
作者 王静 谢鹏远 +5 位作者 周菲 佟博通 狄成乾 黄绪堂 马军 王文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09-112,共4页
为促进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8号的推广和应用,对其亲本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龙食葵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12102A为母本、1604R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食用向日葵杂交新品种。2018-2019年... 为促进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8号的推广和应用,对其亲本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龙食葵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12102A为母本、1604R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食用向日葵杂交新品种。2018-2019年,龙食葵8号连续两年在3省9个地区进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67.5 kg·hm^(-2),较对照品种JK108增产9.71%。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为GPD向日葵(2021)230006。该品种属于中熟品种,生育期103 d,植株直立健壮,株高202.2 cm,茎粗2.83 cm,叶片数32片,籽仁粗蛋白含量25.3%,含油率46.1%。龙食葵8号中抗黄萎病和菌核病(根腐型),中感菌核病(盘腐型)、黑斑病和褐斑病。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生态相似地区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 品种选育 龙食葵8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通科9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刘科研 夏海丰 +8 位作者 周柏明 孙浩钧 刘海 黄文 于光磊 高艳 武子茜 曹嘉雯 潘思羽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2期72-73,共2页
通科95是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23年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抗逆水稻新品种。文中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阐述了其植物学特性、抗性、品质等情况,并从适时稀播、培育壮秧、适时插秧、合理稀植、因地制宜、合理施肥... 通科95是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23年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抗逆水稻新品种。文中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阐述了其植物学特性、抗性、品质等情况,并从适时稀播、培育壮秧、适时插秧、合理稀植、因地制宜、合理施肥、节水增温、适当晒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在吉林省适栽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通科95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6号选育报告
9
作者 吕汰 王鹏 +9 位作者 郭天顺 杨晨 罗照霞 颉炜清 窦俊焕 赵中梁 宋怡 陈阿娟 岳云 张永祥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18-421,共4页
马铃薯产业是甘肃省六大特色产业之一,为了选育出适宜甘肃省干旱半干旱生态区种植的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C-71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历经10 a成功选育出晚熟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6... 马铃薯产业是甘肃省六大特色产业之一,为了选育出适宜甘肃省干旱半干旱生态区种植的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C-71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历经10 a成功选育出晚熟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6号。在2017—2018年国家马铃薯西北晚熟组区域试验中,天薯16号平均折合产量30448.1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26024.2 kg/hm^(2))增产17.0%。天薯16号生育期120 d左右。薯块卵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块茎干物质含量216.0 g/kg、淀粉含量185.0 g/kg、粗蛋白含量22.4 g/kg、Vc含量276 mg/kg、还原糖含量3.7 g/kg。中抗晚疫病、马铃薯X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适宜在干旱半干旱、高寒阴湿及二阴山区的甘肃中东部、宁夏中南部、青海东部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 高淀粉 马铃薯 新品种 天薯16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新品种龙油麻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0
作者 宋喜霞 吴广文 +7 位作者 康庆华 袁红梅 姜卫东 姚丹丹 姚玉波 唐立郦 刘丹丹 杨洌 《中国麻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4-17,共4页
龙油麻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9年以内亚6号为母本,陇亚8号为父本组配杂交09065,通过系统选择培育出的丰产性好、含油率高、抗旱性强的亚麻新品种。于2023年2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我国黑龙江... 龙油麻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9年以内亚6号为母本,陇亚8号为父本组配杂交09065,通过系统选择培育出的丰产性好、含油率高、抗旱性强的亚麻新品种。于2023年2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我国黑龙江省亚麻主产区种植。文章主要介绍了龙油麻4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情况及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新品种 龙油麻4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白菜品种的适应性和商品性研究
11
作者 孟庆峰 朱丽梅 +3 位作者 王淑霞 刘艳芝 李景娟 高建伟 《中国果菜》 2025年第7期74-78,124,共6页
为解决传统白菜品种在产量、抗性及品质上的局限,选择不同白菜品种在鲁西南地区进行秋种,对比产量、品质等关键指标的差异,以筛选出适宜地区秋季种植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高秋白1号’全生育期长85.3 d,采收期在29.8 d以上,成熟期净... 为解决传统白菜品种在产量、抗性及品质上的局限,选择不同白菜品种在鲁西南地区进行秋种,对比产量、品质等关键指标的差异,以筛选出适宜地区秋季种植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高秋白1号’全生育期长85.3 d,采收期在29.8 d以上,成熟期净菜产量达到11741.3 kg/667 m^(2),净菜率69.8%,可食用部分所占比例较大,经济效益明显;该品种为短筒形,叶球紧实,外观更饱满,耐贮运,是适合鲁西南秋季种植的优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新品种选育 农艺性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垦稻202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12
作者 田红刚 刘永巍 +1 位作者 孙翊轩 张景龙 《北方水稻》 2025年第1期55-57,共3页
垦稻2027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母本为龙粳39,父本为垦稻17。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10℃活动积温2400℃区域种植。总结了垦稻202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 垦稻2027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母本为龙粳39,父本为垦稻17。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10℃活动积温2400℃区域种植。总结了垦稻202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从播种与插秧、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垦稻2027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香型水稻新品种垦稻204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13
作者 乔金玲 张景龙 《北方水稻》 2025年第2期36-37,共2页
垦稻2043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垦交11-811为母本、垦稻19为父本杂交,后代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型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分蘖力强、抗性强、熟期早、产量高、食味优,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需≥10℃的活动积温2300℃... 垦稻2043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垦交11-811为母本、垦稻19为父本杂交,后代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型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分蘖力强、抗性强、熟期早、产量高、食味优,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需≥10℃的活动积温23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早熟 香型 垦稻2043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苹果品种选育70年
14
作者 张玉刚 《落叶果树》 2025年第4期1-6,F0002,共7页
中国苹果品种的选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截至2025年,70年来共育成794个苹果品种,是大宗水果中自主品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树种之一。回顾了70年来苹果品种育种的进展,总结了育成品种的特点,包括成熟期、果皮果肉颜色,分析了品种的用途和育... 中国苹果品种的选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截至2025年,70年来共育成794个苹果品种,是大宗水果中自主品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树种之一。回顾了70年来苹果品种育种的进展,总结了育成品种的特点,包括成熟期、果皮果肉颜色,分析了品种的用途和育种方法,统计了育成品种获得的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和审定情况及参与品种选育的主要单位。培育多元化利用、省力化栽培品种是未来苹果育种的方向,推动传统育种向分子育种方向转变是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新品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种质资源评价及薏苡仁油抗癌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婷 李灿 +5 位作者 崔琦 沈宇峰 孙乙铭 陈洪梁 毛文龙 沈晓霞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8,共11页
为了分析不同品种薏苡的品质差异,并为培育薏苡新品种提供优异材料及优异亲本,本研究使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0种薏苡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对淀粉含量及甘油三油酸酯含量并综合农艺性状进行平均隶属函数分析,并针对不... 为了分析不同品种薏苡的品质差异,并为培育薏苡新品种提供优异材料及优异亲本,本研究使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0种薏苡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对淀粉含量及甘油三油酸酯含量并综合农艺性状进行平均隶属函数分析,并针对不同种质资源薏苡仁油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开展体外抗人结肠癌细胞研究。结果表明,浙薏1号和新品系浙薏3号、X38在平均隶属函数分析中排名靠前,综合品质表现优秀;新品系20与其他品种相比直链淀粉含量较高;新品系X38、浙薏3号薏苡仁油化学成分、甘油三油酸酯含量及抗癌效果分析中表现优秀。本研究结果为薏苡药材品质评价及薏苡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农艺性状 薏苡仁油 抗癌 新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黑科稻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松 商全玉 +4 位作者 殷大伟 刘安晋 杨秀峰 贲子玥 刘凯 《北方水稻》 2025年第2期30-32,46,共4页
黑科稻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黑粳9号为母本、黑粳10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普通粳稻品种。该品种主茎9片叶,为极早熟长粒型品种,生长周期约为119 d,需有效活动积温2000℃左右。该品种于2024年通过黑龙... 黑科稻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黑粳9号为母本、黑粳10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普通粳稻品种。该品种主茎9片叶,为极早熟长粒型品种,生长周期约为119 d,需有效活动积温2000℃左右。该品种于202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认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进行推广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熟 水稻新品种 黑科稻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油果新品种“鳄早1号”的选育
17
作者 张森 刘伟 +6 位作者 罗照西 顾帅磊 彭洪恩 罗玲 吴健华 方俊 李贵利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0,117,共6页
“鳄早1号”是2006年从“祖坦诺”实生苗圃中发现的优良变异单株,经过17年的试验观察,于2023年3月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品种认定,定名为“鳄早1号”。“鳄早1号”在攀枝花市东区和假槟榔村、裕民村、总发村开展的品种... “鳄早1号”是2006年从“祖坦诺”实生苗圃中发现的优良变异单株,经过17年的试验观察,于2023年3月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品种认定,定名为“鳄早1号”。“鳄早1号”在攀枝花市东区和假槟榔村、裕民村、总发村开展的品种比较试验和多点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树势强壮,枝条直立,1月下旬初花期,2月进入盛花期,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后可留树挂果至9月初,果实发育期150~200 d,比“哈斯”提前成熟140~160 d,属早熟品种,果实为梨形,平均单果质量248.51 g,可食率67.19%,粗蛋白含量1.77%,粗脂肪含量5.71%,总糖含量2.73%。根据抗病性鉴定,“鳄早1号”对疮痂病为中抗类型,对炭疽病为抗病类型,适宜在四川省攀西地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油果 新品种选育 鳄早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鱼育种及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巍 宋海亮 +3 位作者 朱华 董颖 东天 胡红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5,共13页
鲟鱼是鲟形目鱼类的统称。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进化地位,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鲟鱼新品种选育研究在近几十年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鲟鱼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方法,包括杂交育种、雌核发育、性逆转诱导、基因编辑、家系选育、基因组... 鲟鱼是鲟形目鱼类的统称。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进化地位,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鲟鱼新品种选育研究在近几十年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鲟鱼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方法,包括杂交育种、雌核发育、性逆转诱导、基因编辑、家系选育、基因组选择和细胞水平育种,讨论了各技术的应用现状,在育种上相关研究和取得的重要突破,并结合我们育种实践积累的经验,展望鲟鱼育种和种业的未来发展,为未来的鲟鱼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育种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新品种龙烟102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19
作者 曹春琪 牛昊 +5 位作者 李尊强 李帅兵 王春军 元野 谭洪雨 曲相霖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龙烟102是以早生快发、耐低温为主攻目标,利用优质品种红花大金元为母本、自育中抗黑胫病品系9709-322为父本,通过系谱法选育的烤烟新品种,2024年4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试验结果表明,龙烟102生长势强、叶片大、分层落黄... 龙烟102是以早生快发、耐低温为主攻目标,利用优质品种红花大金元为母本、自育中抗黑胫病品系9709-322为父本,通过系谱法选育的烤烟新品种,2024年4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试验结果表明,龙烟102生长势强、叶片大、分层落黄明显、较耐成熟、易烘烤、对氮肥较敏感;综合经济性状显著优于对照NC89和龙江911。该品种中抗黑胫病,中感PVY、CMV、TMV、根结线虫病和赤星病,感青枯病,在东北区综合抗性与NC89相当。原烟外观质量及物理特性与两对照相当,综合感官质量略低于NC89,与龙江911相当,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含量较适宜。龙烟102在产量、品质等方面均能较好兼顾,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东北烟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新品种 龙烟102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蚕豆新品种‘福蚕1号’的选育
20
作者 李程勋 徐晓俞 +1 位作者 林财 李爱萍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79,共9页
【目的】选育适宜福建省种植的大粒蚕豆新品种,提高福建省蚕豆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蚕豆的市场竞争力。【方法】利用有性杂交系谱选育方法,以‘陵西一寸’为母本,‘甜美长荚’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出优良杂交后代,... 【目的】选育适宜福建省种植的大粒蚕豆新品种,提高福建省蚕豆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蚕豆的市场竞争力。【方法】利用有性杂交系谱选育方法,以‘陵西一寸’为母本,‘甜美长荚’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出优良杂交后代,进一步对其进行区域试验、品质检测和抗性鉴定。【结果】选育出大粒蚕豆新品种‘福蚕1号’。该品种属中熟种,生育期179 d,四粒荚占比达36.7%,单荚鲜重21.7 g,干籽粒百粒重185.2 g,鲜荚产量13 867.0 kg·hm^(-2)。干籽粒粗蛋白含量28.2%,粗淀粉含量50.5%,对赤斑病、根腐病和病毒病的抗性级别为抗。2023年福蚕1号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GPD蚕豆(2023)350008]。【结论】福蚕1号具有大粒、大荚、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适宜在福建省冬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新品种 大粒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