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内涵逻辑、模型框架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
作者 罗生全 张俊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0,共8页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响应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现实呈现。深刻把握数字治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内容构成,并将其置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发现数字治理与...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响应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现实呈现。深刻把握数字治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内容构成,并将其置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发现数字治理与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在国家战略逻辑、教育变革逻辑、理念行动逻辑维度高度耦合。考察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系统的理论模型,建构形成一个“价值共创—利益调适—制度优化—数字技术”整合性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进路:弥合“数字鸿沟”,建构基于公平正义、注重公众需求的教育治理理念观;打破“数字孤岛”,建构基于协同治理、强调利益调适的教育治理组织观;纾解“技术悬浮”,建构基于高效交互、突出预诊施策的教育治理行动观;防范“唯数据论”,建构基于精准循证、保持适度韧性的教育治理质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 内涵逻辑 模型框架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话语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德全 张婧薇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3,共11页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持久的事业。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切入点,以破除“五唯”评价的现实难题为落脚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迎来了话语建构与理论升华的重大转折点。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内涵,可以透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持久的事业。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切入点,以破除“五唯”评价的现实难题为落脚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迎来了话语建构与理论升华的重大转折点。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内涵,可以透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起点逻辑,即必须服务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服务全体人民的自由发展、必须服务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将以建立具有价值合理性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评价体系为价值旨归,通过教育评价目的、标准、主体、内容、技术五大要素的系统变革,并以内外联动改善评价生态、以权责分散完善评价机制、以过程规范支撑评价科学三大路径来推进评价改革的话语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话语逻辑 话语内涵 话语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人口格局下教育评价改革:面向教育强国的价值重塑与技术赋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邓磊 代少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受管理主义思潮影响,教育评价出现了“效率崇拜”现象。伴随着老龄少子化成为人口新格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需从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愈发突显。《教育强国建设规... 受管理主义思潮影响,教育评价出现了“效率崇拜”现象。伴随着老龄少子化成为人口新格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需从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愈发突显。《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要任务,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须紧紧锚定强国建设目标,通过系统性改革彰显教育评价的基本属性,在科学理念的牵引下发挥教育评价的核心作用,坚持价值守正和路径创新相结合,以本体论思维守护教育评价的人文价值,以认识论思维提升教育的社会价值,以方法论思维创新教育的技术路径。技术赋能的教育评价改革,必须系统性地调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通过数智赋能的全息评价,构建引导与监测双向驱动的教育评价新形态;借助人机协同的个性评价,供给技术驱动下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的新动能;利用数字伦理的规范评价,打造风险防控与算法治理并重的评价新准则,从而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夯实教育强国底座,构建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强国建设 人口新格局 效率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学科实践的内涵、逻辑起点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长吉 姜栋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8,共7页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学科实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逻辑。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学科实践是根据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要求中提出来的,具有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学科实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逻辑。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学科实践是根据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要求中提出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旨在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实践取向”的内涵。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学科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哲学理论的产物,是杜威“从做中学”教育学思想的延伸,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理论的拓展。教学方法向“实践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向“知行合一”转变以及评价方式向“教学评一体化”转变是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学科实践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基础教育 学科实践 实践教学 知行合一 教学评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管理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5
作者 张艺 王耀 贾云洁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122-125,共4页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作为农业管理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与新农科的要求一致,要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业专业人才,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这一课程能培育更多能够科学做出农业项目投资决策的人才,提高该...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作为农业管理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与新农科的要求一致,要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业专业人才,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这一课程能培育更多能够科学做出农业项目投资决策的人才,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新农科建设的题中之意。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强、思政元素挖掘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考核评价方式不健全的问题。因此,该文提出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性教学;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方法多样化,增加课程吸引力;考核方式多元化,构建全面考核新模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管理 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 课程教学改革 思政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与弹性: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德全 李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强化制度层面的认知与执行的双向路径,这正好切合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关于制度研究主要关注的两个维度,一是属认知的制度分析、二是属实践的制度变迁。故此,在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依循制...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强化制度层面的认知与执行的双向路径,这正好切合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关于制度研究主要关注的两个维度,一是属认知的制度分析、二是属实践的制度变迁。故此,在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依循制度“认知-执行”双向路径对应的“边界-弹性”的双层逻辑框架。认知层上,通过制度分析的相关理论分析,发现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制度认知要基于边界逻辑,即执行主体要理清制度价值层面的“多元”价值边界、主体层面的“规范”权责边界、技术层面的“有限”技术边界,以塑造对制度的理性认知;实践层上,通过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分析,发现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制度执行要基于弹性逻辑,即在制度执行前秉持弹性理念、执行中开展弹性实践以及执行后进行弹性评价,以促使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充分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新制度主义 制度认知 制度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选择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洪才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3,共9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面对世界新科技发展形势做出的根本选择,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高校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根本选择。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颠覆性技术创新成为新质生...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面对世界新科技发展形势做出的根本选择,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高校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根本选择。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颠覆性技术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突出代表,绿色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内在特征。高校只有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牢固地占据知识中心的位置,为此高校必须找到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突破点,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科技、人才、教育的连接点正好适合担当这一重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大力开展应用型科研,鼓励技术发明创新,直接为企业生产服务,如此就要求高校改变“唯论文”的评价体系,带动大学自我革命,实现知识生产模式的转移,否则就无法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创业教育 应用型科研 评价体系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文鼎 杨子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创新,深化了人们对教育发展规律、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为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创新,深化了人们对教育发展规律、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为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和个人独特发展经历,形成了内容完整、逻辑严密、思想深邃的科学教育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改革事业创新的节律,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一贯脉络,对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新时代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结构生物学”教学改革
9
作者 李颖杰 郭婷婷 +3 位作者 王明钰 武大雷 高翔 王禄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46-3053,共8页
结构生物学作为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已渗入到生命科学各个研究领域。“结构生物学”课程的开设对拓展本科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为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教学团队基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 结构生物学作为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已渗入到生命科学各个研究领域。“结构生物学”课程的开设对拓展本科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为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教学团队基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设计进阶式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基于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建立一套适合生命学科各专业本科生的“结构生物学”教学体系。学生参与的评估数据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实践效果良好,有助于“新工科”背景下研究型综合创新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生物学 教学改革 新工科 本科生培养 课程思政 问题导向学习 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时代畜牧兽医专业教育融合劳动教育的教学改革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云飞 李思婷 +2 位作者 廖洁丹 赵文文 付强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大学生精神内蕴,造就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但当前高校的劳动教育普遍与专业教育相互脱离、各自独立,并且产生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模糊、劳动观念薄弱、劳动教育载体形式单一和实践机会缺乏等问题... 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大学生精神内蕴,造就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但当前高校的劳动教育普遍与专业教育相互脱离、各自独立,并且产生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模糊、劳动观念薄弱、劳动教育载体形式单一和实践机会缺乏等问题。新时代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存在关联性,为两者高度融合提供了可行性与必要性。应根据时代需求,重构教学体系,通过明确劳动教育核心目标、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搭建形式多样实践平台和设立校企合作共赢模式,将劳动教育与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专业教育 劳动教育 新时代 教学改革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规下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某民族地区高校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春玲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7,共8页
新规的出台标志着高校非学历教育将从快速发展阶段向着更加高效、公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视角来看,推动高校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富有深刻的时代内涵与价值定位。但目前高校非学历教育还面临行政... 新规的出台标志着高校非学历教育将从快速发展阶段向着更加高效、公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视角来看,推动高校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富有深刻的时代内涵与价值定位。但目前高校非学历教育还面临行政导向型驱动紊乱、管理机制运转失效、教学质量水平偏低、资源结构与利益问题突出等现实困境。基于“教育质量观”发展的三重导向,结合某民族地区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实例,提出通过精准办学定位、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教学模式、资源开发共享以及“亮点特色品牌”战略促进高校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学历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教育质量观 新时代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改革探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常宇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52-56,共5页
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素养、提升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能力。目前,该课程实施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课程深度不够、教学方式单一、实践基础薄弱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国家对应用型、复合型国家安全人才的需要... 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素养、提升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能力。目前,该课程实施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课程深度不够、教学方式单一、实践基础薄弱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国家对应用型、复合型国家安全人才的需要。新文科视域下,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改革应结合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特点,聚焦社会需求转变课程目标,以文理交叉和知识融合重塑知识结构和课程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赋能创新课程实施的方式,强化过程评价和实践评价,完善课程综合评价体系,以课程改革促进大学生跨界、融通、整合、合作能力全面提升,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安全的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国家安全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行动逻辑与创新路径——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探索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司林波 裴索亚 乔花云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构建新时代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行动逻辑分析框架,对陕西、湖南、江苏、广东四个典型试点省份的改革缘由、改革过程以及改革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新时代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行动逻辑本质上... 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构建新时代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行动逻辑分析框架,对陕西、湖南、江苏、广东四个典型试点省份的改革缘由、改革过程以及改革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新时代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行动逻辑本质上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相互作用、合力催生的结果。新时代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行动逻辑,不仅有力解释了地方开展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内在机理,也为探索新时代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创新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引。遵循行动逻辑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应立足当前的现实问题,从践行教育评价的育人本质要求、尊重评价对象的多元诉求、发挥多元主体集成的评价效应、加快破旧立新的制度供给等方面入手,走出一条既遵循共性规律又保持各地特色的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 行动逻辑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英琪 姜超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3期149-152,共4页
新农科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新型人才,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对课程体系创新是新农科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该研究以植物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针对现教学中存在的痛点,从课程思政建设、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PAD课堂模式及优化考核评价... 新农科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新型人才,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对课程体系创新是新农科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该研究以植物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针对现教学中存在的痛点,从课程思政建设、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PAD课堂模式及优化考核评价体系角度出发,探讨改革策略,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新农人为目的,为新农科背景下的农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植物分子生物学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的使命担当与发展战略——基于西安体育学院的改革实践
15
作者 李富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1-567,共7页
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承担着为强国建设培育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历史重任。面对新形势,要把握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是根本、办学特点须明确、人才培养最关键的新要求,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全面提... 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承担着为强国建设培育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历史重任。面对新形势,要把握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是根本、办学特点须明确、人才培养最关键的新要求,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高等体育教育质量。西安体育学院明晰改革思路,落实改革举措,提出体育强校、本科强校、科技强校、人才强校、管理强校“五个强校”战略目标,系统谋划了“十项改革发展工程”,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高等体育院校应当顺应新时代改革发展实践要求,把握规律、凝聚共识、统筹推进,共同开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体育院校 使命担当 发展战略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解构、价值意蕴及测评框架 被引量:36
16
作者 盛雅琦 张辉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152,共7页
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情境性的现代教育评价成为主旋律,呼唤教师在正确解读教育评价时代内涵的基础上重构评价素养体系。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能够从事日常教育教学评价活动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情意... 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情境性的现代教育评价成为主旋律,呼唤教师在正确解读教育评价时代内涵的基础上重构评价素养体系。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能够从事日常教育教学评价活动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情意的综合表现,具有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助推教育评价范式转型等时代价值。教师评价素养的测评框架包含理解评价、实施评价、解释和运用评价结果、元评价共4个一级指标,以及明确成就期望、选择评价方法、遵循评价伦理等12项二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评价素养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测评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审思 被引量:79
17
作者 潘凌云 王健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5,共13页
学校体育政策是国家管理学校体育事业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手段,审视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政策是一个不可缺席的考察维度。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历史回溯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4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检视,进而分析政策发展... 学校体育政策是国家管理学校体育事业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手段,审视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政策是一个不可缺席的考察维度。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历史回溯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4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检视,进而分析政策发展的特征、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在政策发展特征方面: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体育政策的制定,充分彰显了学校体育政策的权威性;2)遵循渐进式的政策演进之路,较好地保持了学校体育政策的继承性、稳定性;3)精英决策与民众参与相结合,学校体育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有效地引领、推进了各个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建、改进、完善和深化,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彰显了政策的积极功能与成效。但"要素驱动式"的政策生成逻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改革的整体性推进;"政策执行难"的问题长期存在,导致改革进展和实效难如预期;自上而下的"外推型"政策推进模式权威高效,但基层实践者参与改革的内生动力不足;政策运行的社会性品质阙如,改革缺乏充分的社会性支撑与协同;政策监测与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改革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建议继续加强学校体育政策研究,通过强化政策统筹治理,进一步提升政策实施的民主化水平,逐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加快推进新型智库建设以及进一步完善"知策-治策-行策"三位一体的政策主体间共生互动机制等系列措施,更加科学地制定学校体育政策,更为扎实地推进政策落实,为新时代学校体育事业的新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学校体育 改革 政策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供给侧改革——市县级需求与问题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33
18
作者 任友群 郑旭东 +1 位作者 冯仰存 金凯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9,35,共9页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需要教育信息化来全面推动。全国各市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至关重要,既要落实国家、省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部署,更要结合辖区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需求,具体推进教育信息化服务供给。因此,新时代的市县教育信息化工作...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需要教育信息化来全面推动。全国各市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至关重要,既要落实国家、省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部署,更要结合辖区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需求,具体推进教育信息化服务供给。因此,新时代的市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应该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一方面,通过打通需求反馈通道、丰富需求结构、提升政府顶层设计能力和优化经费投入结构,来适度扩大市县的教育信息化总需求;另一方面,应实施适合市县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供给侧)、规范采购供给流程、加强教育数据治理和创新制度机制,来推进政府及教育部门层面的供给侧改革,进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找准自身的供给侧定位,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推动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供给侧改革 新时代 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师地位之殇与解决之策:对全面深化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言(之一) 被引量:36
19
作者 毛振明 李海燕 +1 位作者 邱丽玲 陈帅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7-330,共4页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时代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重要举措。体育教师队伍...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时代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重要举措。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关键点;因此,必须建立符合体育教师特点的教师队伍建设途径和方法,并且要加大力度和强度,找准重点和发力点。从体育教师的特殊性及体育教师出身的角度聚焦体育教师"地位",分析体育教师队伍的地位现状和主要成因,从4个方面提出提升体育教师地位的策略:1)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2)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3)让教师人人尽展其才;4)促进好教师不断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教师地位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新时代学生评教指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旭军 刘慕丹 +2 位作者 齐旭高 刘伦斌 段习贤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48-51,共4页
对现行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深入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解析《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成都宣言'基础上,将评教指标优化为教育通用指标、学科共用指标和学校特定... 对现行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深入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解析《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成都宣言'基础上,将评教指标优化为教育通用指标、学科共用指标和学校特定指标三个层次并细化了教育通用指标。根据重构后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对新时代学生评教提出以德育指标促进学生评教的发展性、以思政指标强化学生评教的文化性、以教师仪表教态指标体现学生评教的引导性、以剔除无法考量的指标来突出学生评教的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本为本 新时代 高等教育 学生评教指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