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耕习俗的时令性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阎莉 戚晓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6,共7页
农业耕作是人类延续几千年的生产方式,围绕这一生产方式,人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农耕文化。在众多农耕文化中,围绕农耕建立的习俗文化独具特色,典型地表征了农耕生产的特性。从习俗的设立来看,农耕习俗的建立与农事活动的节令性相... 农业耕作是人类延续几千年的生产方式,围绕这一生产方式,人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农耕文化。在众多农耕文化中,围绕农耕建立的习俗文化独具特色,典型地表征了农耕生产的特性。从习俗的设立来看,农耕习俗的建立与农事活动的节令性相一致,体现着农业耕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特点,借此,农耕习俗的价值和作用得以显现。作为农耕文化的一个分支,农耕习俗反映着农人面对自然顺势而为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以习俗的形式表达出来,引导农人以群体参与的方式显明农耕文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习俗 节令 顺势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课程属性的历史审视:困惑与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茜 王雪峰 余蓉晖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0-424,共5页
长期以来,我们未对体育实践课程属性做出科学的界定,造成体育课程类属不清、性质不明,致使体育教学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盲目上课、随意操作的现象。应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对体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歧议及现实中的矛盾与困惑进行研究和分析... 长期以来,我们未对体育实践课程属性做出科学的界定,造成体育课程类属不清、性质不明,致使体育教学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盲目上课、随意操作的现象。应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对体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歧议及现实中的矛盾与困惑进行研究和分析,对解决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惑与难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屙陛 学科 体育实践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科学专业实践课程教育基地的深度开发与实践——以仙人洞国家自然保护区教育基地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春玉 王翔宇 +1 位作者 赵莹 郑方亮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18-121,共4页
高等院校实习实践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各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以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多年的仙人洞自然保护区实践基地为对象,通过与实践基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转变单一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双赢的科... 高等院校实习实践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各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以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多年的仙人洞自然保护区实践基地为对象,通过与实践基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转变单一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双赢的科研项目及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等方式,解决了实习深度不够、实习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企业积极性低、基地资源利用率低等实习实践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课程质量大幅提升。该成果为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功能,提升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课程 实习基地 仙人洞自然保护基地 人才培养 生物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实践活动四十年:发展历程、基本问题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俊堂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6,共8页
综合实践活动在中国课程改革历史当中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它是我国长期活动课程实践探索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课程经历了从"课外活动"到"活动类课程"再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期间,综合实践活动实现... 综合实践活动在中国课程改革历史当中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它是我国长期活动课程实践探索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课程经历了从"课外活动"到"活动类课程"再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期间,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对活动课程的突破与超越以及对综合课程的丰富与拓展,成为一门具有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有独特活动领域的课程。未来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将进一步明晰课程结构、拓展课程资源获取的方法与技术并实现实践模式的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课程 课程性质 课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公共课“教育学”定位的误区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桂生 《高校教育管理》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人们对公共课"教育学"性质与任务的认识有失偏颇,使得这门课程在定位上存在误区,虽然现行教育学课程改革名目繁多,但实际上仍是将教育学定位于"三栖学科"设想的延伸。教育学教材的改革应以教师-学生间直接教学-教... 人们对公共课"教育学"性质与任务的认识有失偏颇,使得这门课程在定位上存在误区,虽然现行教育学课程改革名目繁多,但实际上仍是将教育学定位于"三栖学科"设想的延伸。教育学教材的改革应以教师-学生间直接教学-教育过程为重点,以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问题和广义德育基本问题为核心,建构起能够提供有关中国现行教育结构与教师工作的起码的理性知识,使学生对教育结构和教师工作有比较系统的认识的教育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课"教育学" 教育学的性质 教育科学 实践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商文化课程价值、开发与实施路径探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吴红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56-58,共3页
晋商文化课程的价值在于传承晋商文化、以晋商文化育人、服务地方社会,高校需要从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理念、确定课程目标以及建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开发晋商文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组建学生社团、建设晋商文化专题研... 晋商文化课程的价值在于传承晋商文化、以晋商文化育人、服务地方社会,高校需要从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理念、确定课程目标以及建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开发晋商文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组建学生社团、建设晋商文化专题研究资料室、构建晋商文化网络教学以及参与地方晋商文化建设是实施晋商文化课程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商文化课程 课程性质 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学生社团 网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程性质:探索、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4
7
作者 魏本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语文课程性质的探索经历了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呈现出明显的分合曲线;支撑语文课程性质的哲学基础也因时代不同而变奏;重建语文课程性质需要回归、整合,而明确语文课程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联系,课程性质的重建才能变得简约、具体。
关键词 语文课程性质 分合曲线 认知活动 言语自觉 实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学科审视
8
作者 刘同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通过对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进行分析,得出技艺性、情意性、自然性、人文性是体育实践类课程的主要特征,为体育课程的个性化构建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并理论联系实际,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出发,运用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观点,提出... 通过对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进行分析,得出技艺性、情意性、自然性、人文性是体育实践类课程的主要特征,为体育课程的个性化构建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并理论联系实际,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出发,运用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观点,提出了运动技能的可替换性是进行体育课程的个性化构建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证明了体育课程的内容具有可选择性和学生身体发展的非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实践类课程 技艺性 情意性 自然性 人文性 求同思维 求异思维 亚竞技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文化的自然之道与存在之思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燕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4,共5页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尤须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认识与挖掘其生态伦理思想。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特别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俭啬知足、自...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尤须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认识与挖掘其生态伦理思想。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特别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俭啬知足、自然朴真等思想资源独树一帜,绵延数千年而不衰,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慎终追远的民族胸怀,对于现代人类深刻反思生态危机、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适应人类未来发展的生态价值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生态伦理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实习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运林 钱长江 刘讯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3期156-158,共3页
本文以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为例,分析该专业实习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区域发展和专业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包括健全课程管理机制、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和推进实习基地建设等,为相关课程体系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农科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实习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产学研教学体系的探索:以自然灾害监控与景观修复相关课程为例
11
作者 钱丽源 周斯翔 《风景园林》 2018年第A01期47-51,共5页
2018年10月11日早间7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交界处发生大型山体滑坡形成高差为20m的堰塞湖致下游近1万户居民紧急撤离。在气候逐年极端变化的情况下,川西地区近20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促使自然灾害监控与... 2018年10月11日早间7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交界处发生大型山体滑坡形成高差为20m的堰塞湖致下游近1万户居民紧急撤离。在气候逐年极端变化的情况下,川西地区近20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促使自然灾害监控与景观修复相关科研与实践提前进入大学课堂。不仅川西地区有如此迫切的需求,全球高校在冰川退化、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洪水等频率增大的威胁下,也已悄然将自然灾害监控与景观修复相关课程潜移默化植入大学基础教育中。然而目前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都是各个学科基础教学中的实验地。风景园林作为一级学科,对于此领域的教学需求及意义在将来必定会成梯量级增大,对其科学的教育体系的探索迫在眉睫。通过对在此领域中全球先进的产学研联合教育体系现状的剖析,理清此课程对于风景园林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教学意义,从而以教学意义为指导,对其产学研教育途径进行探索与分析,以期通过此领域课程产学研体系的探索,为未来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在自然灾害监控与景观修复基础教学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给予一定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全球产学研教育体系 自然灾害监控与景观修复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痛苦中寻求超越──谈陶渊明的思想矛盾及解脱方式
12
作者 姬忠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30-35,共6页
陶渊明生活在纷繁变化的时代,身处逆境,思想矛盾极多,有仕与隐、躬耕理想与生计艰难、守道与入俗等诸种矛盾。他寻求超越和解脱:归隐躬耕,在自然中寻求和保持心理平衡;借酒排忧,思索、总结宇宙人生之道;寄情琴书,赋诗娱情言志... 陶渊明生活在纷繁变化的时代,身处逆境,思想矛盾极多,有仕与隐、躬耕理想与生计艰难、守道与入俗等诸种矛盾。他寻求超越和解脱:归隐躬耕,在自然中寻求和保持心理平衡;借酒排忧,思索、总结宇宙人生之道;寄情琴书,赋诗娱情言志。最终,他实现了精神的自我超越,进入达观忘我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求超越 率性任真 神与物融 安贫乐道 委运自然 怡情忘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