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治理的时空政治逻辑转换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刚 吴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治理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规定”做法其实蕴含着时间政治逻辑,并存在着明显的效率价值偏向。在“职位中心主义”的应然趋势下,应推进编外人员治理的时空政治逻辑转向,外在表征上由人员资历转向工作职序,内在要义...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治理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规定”做法其实蕴含着时间政治逻辑,并存在着明显的效率价值偏向。在“职位中心主义”的应然趋势下,应推进编外人员治理的时空政治逻辑转向,外在表征上由人员资历转向工作职序,内在要义上由身份符号转向职位禀性,进而在强调空间政治逻辑中形成编外人员治理的组织空间和区划空间进路策略。时空统一的政治逻辑转向,预示着可通过突破身份疏离突显权能分工,在克服体制内外身份有别的过程中提升编外人员治理水平,从而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质量的组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外人员治理 时空政治逻辑 身份符号 职位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时间危机的阐释方案与纾解策略——罗萨与韩炳哲对加速的共识与分歧 被引量:6
2
作者 付文军 付洋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6,159,160,共12页
社会加速与主体时间匮乏是困扰当代人的一个重大难题。置身于数字时代的罗萨与韩炳哲不仅深刻洞察到了当代社会的加速本质,还准确地捕捉到了社会的加速力量非但没有汇流成一股解放的合力,反而成为当代人受奴役的牵绊。罗萨直接指认了当... 社会加速与主体时间匮乏是困扰当代人的一个重大难题。置身于数字时代的罗萨与韩炳哲不仅深刻洞察到了当代社会的加速本质,还准确地捕捉到了社会的加速力量非但没有汇流成一股解放的合力,反而成为当代人受奴役的牵绊。罗萨直接指认了当代人受困肇源于社会加速,人们就此陷入忙乱的困局之中。韩炳哲则不同,他始终认为社会加速只不过是现代社会的表现而已,当代人的时间匮乏和时间失调源于时间原子化所导致叙事张力的消弭。罗萨和韩炳哲的致思理路启发着我们深刻理解“加速”与时间危机的内在关联。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主要特征的“加速”并不必然导致主体时间匮乏,但是主体时间匮乏却与社会加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究其根源,社会加速和主体时间的匮乏都是资本逻辑运作之下的必然现象,社会加速迎合了资本增殖和积累的欲求,主体时间匮乏与危机也是资本的倾轧使然。其实,“共鸣”的世界关系或“凝思”的生活方式均无力纾解主体时间匮乏的危机。唯有回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资本及其逻辑展开实质性批判方能找到摆脱困局的良方,自由时间的复归和人的全面发展才得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危机 社会加速 时间原子化 资本逻辑 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时空坐标及其可能转换——基于三种方法论进路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台辉 魏德伟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72,共11页
政治思想史研究必然涉及情境、问题、文本、思想家、研究者诸要素。对这些要素的不同侧重,依据不同的知识脉络传统,形成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不同时空坐标系。运用去时空化、再时空化、时空变迁的时空坐标分析框架,比较三种成熟的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史研究必然涉及情境、问题、文本、思想家、研究者诸要素。对这些要素的不同侧重,依据不同的知识脉络传统,形成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不同时空坐标系。运用去时空化、再时空化、时空变迁的时空坐标分析框架,比较三种成熟的政治思想史方法论进路,即以施特劳斯为代表的文本主义研究、以斯金纳为代表的历史语境主义研究与以科塞雷克为代表的概念史研究,可知,三种时空坐标图式对诸要素的不同侧重有各自理据,对政治思想史研究有共识、分歧与融合,亦可有条件地转换。这有助于在方法论层面丰富和扩展当下及未来的政治思想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 时空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语境中文明观念的双重向度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金华 张艳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3,共9页
资本的本性是最大限度追求剩余价值,其本质规定性内含文明化趋势及历史限度。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逻辑和主导原则,资本逻辑不仅从时空维度全面布展了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还因资本本性和内在矛盾的发展潜藏着自我瓦解和现代文明重建... 资本的本性是最大限度追求剩余价值,其本质规定性内含文明化趋势及历史限度。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逻辑和主导原则,资本逻辑不仅从时空维度全面布展了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还因资本本性和内在矛盾的发展潜藏着自我瓦解和现代文明重建的必然趋势。立足现实个人的生存生产生活,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旨趣,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不仅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更是在消解资本逻辑的过程中探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尝试。从时间和空间双重向度透视资本主义文明,有助于阐明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语境中的文明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时空维度 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LD的空间面阵CCD相机驱动时序发生器的设计与硬件实现 被引量:33
5
作者 冉晓强 汶德胜 +2 位作者 郑培云 王华 梁义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367,共4页
在分析e2v公司的CCD47-20 Backthinned NIMO型CCD器件驱动时序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可调帧频和曝光时间的空间面阵CCD相机驱动时序发生器及其硬件电路.选用可编程逻辑器件作为硬件设计载体,使用VHDL语言对驱动时序发生器进行了硬件描述.... 在分析e2v公司的CCD47-20 Backthinned NIMO型CCD器件驱动时序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可调帧频和曝光时间的空间面阵CCD相机驱动时序发生器及其硬件电路.选用可编程逻辑器件作为硬件设计载体,使用VHDL语言对驱动时序发生器进行了硬件描述.针对ALTERA公司的EPM9400LC84-15对设计进行了RTL级仿真及配置,完成了时序发生器的硬件电路.硬件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驱动时序发生器不仅可以满足空间CCD相机的驱动要求,而且还可以调节帧频和曝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面阵CCD相机 驱动时序发生器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可调帧频和曝光时间 硬件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逻辑批判:从“产业资本”到“数字资本” 被引量:13
6
作者 白刚 谭艳玲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5,195,共8页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数字资本在数字智能化时代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态,相较于传统产业资本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时间维度上,数字资本逻辑操控的时间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在空间维度上,数字资本逻辑发挥的空间从实体空间向虚...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数字资本在数字智能化时代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态,相较于传统产业资本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时间维度上,数字资本逻辑操控的时间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在空间维度上,数字资本逻辑发挥的空间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转移。然而,数字资本在本质上仍未超出马克思对资本本质的阐释范围。因此,回到马克思《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基于时间与空间维度解析数字资本的逻辑,仍然是我们实现自由和解放必不可少的批判武器。大数据作为数字资本时代资本逻辑赖以存在的根基,只有在将其从“私有”变为每个人都可以“共享”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瓦解数字资本逻辑并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产业资本 数字资本 时间 空间 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蒋美仕 邓玲玲 夏德计 《大学教育科学》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从本质上看,一方面文化创新与教育创新既是两类不同的创新活动或现象,又是人们对这两类活动或现象的一种相对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二者又具有互融互通性,即不仅在作为两类不同活动或现象时存在着互渗互融,而且二者都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创... 从本质上看,一方面文化创新与教育创新既是两类不同的创新活动或现象,又是人们对这两类活动或现象的一种相对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二者又具有互融互通性,即不仅在作为两类不同活动或现象时存在着互渗互融,而且二者都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创新。在第二个层面上,文化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整合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新 教育创新 历时与共时 历史与逻辑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学科视野与问题意识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明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3-53,共11页
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是历史学与政治学科际整合的体现之一,既吸纳了政治学与历史学两大学科的学理资源,又经历了新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动员,对于理解和解释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从历史与政治、规范与经验、文化与... 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是历史学与政治学科际整合的体现之一,既吸纳了政治学与历史学两大学科的学理资源,又经历了新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动员,对于理解和解释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从历史与政治、规范与经验、文化与权力、时间与结构、逻辑与证据五个方面讨论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学科脉络、研究视角和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史 文化 权力 时间 结构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实时时态认知逻辑模型检测中抽象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志锋 孙博 周从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43-1351,共9页
概率实时时态认知逻辑PTACTLK模型检测面临着与传统模型检测同样的挑战,即状态空间爆炸问题.抽象是缓解状态空间爆炸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缓解概率实时时态认知逻辑模型检测中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我们给出了一种抽象技术:对于P... 概率实时时态认知逻辑PTACTLK模型检测面临着与传统模型检测同样的挑战,即状态空间爆炸问题.抽象是缓解状态空间爆炸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缓解概率实时时态认知逻辑模型检测中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我们给出了一种抽象技术:对于PTACTLK中的实时部分PTACTL,采用抽象离散时钟赋值,把概率实时解释系统的无限状态空间转化成有限形式;对于PTACTLK中的认知算子K,给出了抽象状态关于智体认知等价的定义.定义了概率实时解释系统的抽象模型,给出了抽象模型上概率实时时态认知逻辑的语义,并证明了由抽象技术演绎得到的抽象模型是原始模型的上近似.最后通过一个通信协议来说明抽象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检测 概率实时时态认知逻辑 PTACTLK 状态空间爆炸 抽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规划研究进展与我国区域规划重大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文余源 段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6,共9页
区域发展规划作为对未来一定时空范围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发展的总体部署,是国家协调发展关系与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的重要政策和工具。在系统评述了国内外对区域规划在理念、理论与方法、效应评估和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进... 区域发展规划作为对未来一定时空范围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发展的总体部署,是国家协调发展关系与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的重要政策和工具。在系统评述了国内外对区域规划在理念、理论与方法、效应评估和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趋势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新时代区域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指出未来我国区域规划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是以新区域主义为导向,建构新时代中国区域规划理论新范式;重大现实问题包括四大内容:一是捋清我国区域规划历史与时空演进逻辑;二是构建中国特色区域规划评估体系,解决谁来评、评什么、何时评、如何评和给谁评五大核心评估问题;三是研究解决区域规划时效性与其目标有限性问题;四是兼顾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创新和完善新时代区域规划体制机制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区域主义 时空演进逻辑 时效性与有限性 效果效应评估 体制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抒情诗的叙事动力结构——以中国古典抒情诗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君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8,共7页
抒情诗作为作者与读者交流的产物,与叙事文本一样,有其推进叙事进程的叙事动力。在抒情文本中,这一叙事动力结构可以在三重关系中表现出来,即时间、逻辑与空间关系。这三重关系在叙事文本事件的组合与情节发展中依然存在,但在抒情文本... 抒情诗作为作者与读者交流的产物,与叙事文本一样,有其推进叙事进程的叙事动力。在抒情文本中,这一叙事动力结构可以在三重关系中表现出来,即时间、逻辑与空间关系。这三重关系在叙事文本事件的组合与情节发展中依然存在,但在抒情文本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它们所形成的叙事动力与读者动力相结合,共同推进抒情诗的叙事进程,达到作者与读者交流的目的。本文以中国古典抒情诗为例,对抒情诗的叙事进程及叙事动力与读者动力的结合作了具体的分析与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诗 叙事动力 时间 逻辑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民主政治逻辑的辨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亚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9,共9页
以埃尔顿等人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及其本质的空间政治学分析与历史性考察,认为领土的诞生伴随着现代民主国家的诞生,民主政治的逻辑本质上就是领土逻辑,而民主观念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计算理性的空间权力政治观... 以埃尔顿等人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及其本质的空间政治学分析与历史性考察,认为领土的诞生伴随着现代民主国家的诞生,民主政治的逻辑本质上就是领土逻辑,而民主观念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计算理性的空间权力政治观念。新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民主政治逻辑的分析表明,领土逻辑支配资本逻辑,政治现代性支配社会现代性,经济全球化的背后隐藏的是民主政治的全球空间政治实践。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空间政治优势,则是我们进行经济全球化活动的根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马克思主义 民主政治逻辑 埃尔顿 空间政治学 领土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形成的时空逻辑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战军 蔺跟荣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1,共8页
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是国家之需、区域之需、时代之需,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区域发展和创新创造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历史与空间的二维逻辑分析发现,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发展下... 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是国家之需、区域之需、时代之需,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区域发展和创新创造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历史与空间的二维逻辑分析发现,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发展下的产物,是知识生产时代世界一流大学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支持的产物。新时代、新阶段,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形成和发展的经验,立足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加大“双一流”建设力度;加强国家宏观统筹,协调布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加强大学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提升大学的创新与服务能力;努力开创大学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加快形成我国世界一流大学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双一流”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高地 时空逻辑 大学与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新人的文化—政治逻辑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大鹏 刘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4-181,共8页
从文化—政治的视角来看,时代新人存在着两大逻辑支撑:文化逻辑与政治逻辑。因此,时代新人也具有两大基本特质:文化特质与政治特质。时代新人既是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的文化新人,也是拥有丰富的现实经历和深刻的实践经... 从文化—政治的视角来看,时代新人存在着两大逻辑支撑:文化逻辑与政治逻辑。因此,时代新人也具有两大基本特质:文化特质与政治特质。时代新人既是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的文化新人,也是拥有丰富的现实经历和深刻的实践经验的政治新人。同时,时代新人的文化逻辑与政治逻辑、文化特质与政治特质不是割裂的、孤立的,而是文化—政治的统一体,是文化—政治逻辑的具体化,本质上是一种不断生成的具有创造性的新生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文化—政治逻辑 文化—政治特质 逻辑耦合 历史演进 传承转向 实践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终身教育理论研究的标志性力作——《国际终身教育的基本原理研究》简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孔炽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93,共3页
论文评价《国际终身教育的基本原理研究》一书将终身教育的理论置于人类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宏观时空之中加以考察,同时也就是将终身教育的基本原理与人类几千年来的哲学及其他思想成果相联系,向读者展示了现代终身教育思潮的历史源头和思... 论文评价《国际终身教育的基本原理研究》一书将终身教育的理论置于人类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宏观时空之中加以考察,同时也就是将终身教育的基本原理与人类几千年来的哲学及其他思想成果相联系,向读者展示了现代终身教育思潮的历史源头和思想根源之所在,从而使人们看到,终身教育理论并不是一个单纯从西方引进的外来思潮,也不是一个少数人闭门造车的理论空想,而是人类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历史发展至今的一个逻辑结果,也是适应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书的重要意在于:有助于我国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成绩。是一部深化终身教育理论研究的标志性学术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时空领域 论述架构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视角下线上课堂教学的困境与应对——以高校思政课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洁 刘灵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基于现代电子媒介的线上课堂教学,全面地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场域,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拟态环境。现代电子媒介全新、独特的时空特性,使高校线上课堂教学面临各种结构性困境,如师生身心割裂、现实性缺失、感官化倾向等。因此,我们必... 基于现代电子媒介的线上课堂教学,全面地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场域,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拟态环境。现代电子媒介全新、独特的时空特性,使高校线上课堂教学面临各种结构性困境,如师生身心割裂、现实性缺失、感官化倾向等。因此,我们必须深刻把握现代电子媒介所规制的教学特点,通过课堂时间(非空间)规制、媒介技术精进与文本研读嵌入等策略,积极应对现代媒介带来的高校教学形态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理论 线上课堂教学 高校思政课 时空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的出场、结构及拓新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晶晶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研究范式是学科开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育的"专业基体"。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维度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情势及其时空转向。继而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美好生活的当代语境,... 研究范式是学科开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育的"专业基体"。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维度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情势及其时空转向。继而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美好生活的当代语境,研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时代使命,并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何以具有世界胸怀、家国情怀、人性关怀。发现新研究范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正在形成,总括其基本要义、本质所指、内容结构,并提出分级分类科学共同体、完善学科话语体系、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真正确立这一研究范式,助力学科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范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 立德树人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讲好道理的五个向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凌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0-33,共4页
讲好道理是高职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讲好道理根在“准”,依据统编教材把道理讲准;讲好道理重在“深”,要紧跟时代脉搏把道理讲深;讲好道理贵在“透”,要运用逻辑思维把道理讲透;讲好道理成于“活”,要结合社会现实... 讲好道理是高职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讲好道理根在“准”,依据统编教材把道理讲准;讲好道理重在“深”,要紧跟时代脉搏把道理讲深;讲好道理贵在“透”,要运用逻辑思维把道理讲透;讲好道理成于“活”,要结合社会现实把道理讲活;讲好道理立于“实”,要贴近学生实际把道理讲实。把这五个向度有机统一起来,是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讲好道理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 课堂教学 立德树人 讲好道理 统编教材 时代脉博 逻辑思维 社会现实 学生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面治理与我国城镇空间再生产的多重逻辑
19
作者 王阳 杨佳玲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6期154-161,共8页
城镇街面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体现了城市街面秩序何以可能的治理术问题,也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与政治过程。街面治理作为城镇公共空间再生产的形式是政治、资本、生活三重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政治逻辑... 城镇街面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体现了城市街面秩序何以可能的治理术问题,也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与政治过程。街面治理作为城镇公共空间再生产的形式是政治、资本、生活三重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政治逻辑体现了引领城市更新的政治目标,资本逻辑体现了以资本增值为目的,提升空间交换价值而形成的改造动力,这些力量深刻内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被整合于整体性的治理体系下,既体现了街面治理的形成过程,也推动着街面治理实践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面治理 政治逻辑 资本逻辑 生活逻辑 空间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时空视域下的财富逻辑与大学生健康财富观的培育
20
作者 速继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时空观—财富逻辑—财富观"三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单向度关系。时空结构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规范着人们的生存实践,这种实践又决定了与之对应的心理结构,而这种心理结构同时又受时间结构的影响。伴随现代性的逐渐萌育... "时空观—财富逻辑—财富观"三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单向度关系。时空结构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规范着人们的生存实践,这种实践又决定了与之对应的心理结构,而这种心理结构同时又受时间结构的影响。伴随现代性的逐渐萌育和后现代性的输入性影响,自改革开放这一重要历史进程坐标点起,当下的大学生财富观发生巨大变化,表现为价值尺度的功利化、理想追求的现实化、人际交往的物质化、学习活动惰性化等特点与趋势。如何认识"时空观—财富逻辑—财富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厘清影响大学生财富观的因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是必要而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视域 财富逻辑 财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