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新诗传播接受诗学体系构建 |
方长安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中日古代文论文明互鉴之路径——以“幽玄”范畴在日本的变异归化为镜 |
曹顺庆
王熙靓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古音校注研究 |
陈哓梅
史全社
张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基于“风胜则动”探讨续命汤在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中的应用 |
宋研博
孙永康
徐方飚
王新志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四大怀药非药用部位现代研究特点分析 |
谢海生
周欣欣
刘茜茜
苗明三
|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传统与现代之间——湘籍诗人赵必振的诗歌创作 |
李琳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今、古文经学之争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变革 |
姜荣刚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积存与新变:通往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文学现代化 |
刘晋汝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规律研究 |
楼立理
田朝晖
张金红
崔应东
李金涛
杨超
宋章兴
|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论南朝“谢灵运体”之本义 |
郭晨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儒学社会历史观的大传统及其时代价值 |
杨敏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基于大数据交汇的中医“治未病”知识服务与临床应用系统构建 |
邝秀英
于琦
李敬华
李国祥
李显红
赵为民
姚璠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
13
|
中国古代剑文化演变特征研究——基于《古今刀剑录》与《名剑记》的文献比较 |
马廉祯
马明达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4
|
云窟:网师园历史时空中的观与照 |
张彤
闵天怡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5
|
从古今中西之争到新的文化生命体 |
陈立旭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
16
|
中国新诗大众化传播接受诗学论 |
方长安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7
|
书评与古代小说现代研究著述的经典构建 |
温庆新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8
|
“现代人”思想·长篇小说诗学·美学和历史视野——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1922—1949年)的几点思考 |
陈思广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9
|
中国文化心灵诗学如何可能 |
胡晓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0
|
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意义界定与合理进路 |
任剑涛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