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中期官刻法帖的流通与文化权力博弈:以《三希堂法帖》为中心
1
作者 姚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I0011,共10页
在文化史视野下考察乾隆皇帝下旨纂刻的《三希堂法帖》,可见其作为官刻书法文献的流通模式、影响范围及文士阶层的评价与接受情况。这些过程中展现出了皇帝在文士阶层长期拥有话语权的刻帖领域建立文化权力的意图,而文士阶层的显隐态度... 在文化史视野下考察乾隆皇帝下旨纂刻的《三希堂法帖》,可见其作为官刻书法文献的流通模式、影响范围及文士阶层的评价与接受情况。这些过程中展现出了皇帝在文士阶层长期拥有话语权的刻帖领域建立文化权力的意图,而文士阶层的显隐态度形成了多重回应,从中得以管窥清中期经由书法图像汇编而产生的文化权力博弈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希堂法帖》 清中期 乾隆皇帝 文化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年间伊犁户屯问题再探
2
作者 衡宗亮 张艾云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户屯是清代伊犁农业开发中的特殊类型,根据满文档案可知,其创办时间更可能始于乾隆二十五年。户屯构造,主要包括了商民、客民、为民遣犯和绿营眷兵分户子弟四类。户屯最早依附于兵屯,其管理实现了从理事同知向抚民同知的转变。
关键词 乾隆年间 伊犁 户屯 农业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学的移用与致用:从道光六年彗星见事件看乾嘉学者对四行说的态度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志辉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7,共10页
清道光六年(1826)春有彗星出现,两广总督阮元幕僚李明彻据此认为将出现旱灾,改变了阮元先前认为将会有战争的判断,并影响其决策。阮元原来的判断基于中国传统星占理论,李明彻的判断则是对西方自然哲学中四行说理论的实际运用。李明彻关... 清道光六年(1826)春有彗星出现,两广总督阮元幕僚李明彻据此认为将出现旱灾,改变了阮元先前认为将会有战争的判断,并影响其决策。阮元原来的判断基于中国传统星占理论,李明彻的判断则是对西方自然哲学中四行说理论的实际运用。李明彻关于彗星的西学知识源于清初游艺的《天经或问前集》,又把相关内容辑录到其《圆天图说续编》之中,但在一些注解中加入了"五行"字样,是对四行说的移用,并淡化了原著带有的基督神学色彩。把整个事件与其他文献相互印证,显示出乾嘉学者对四行说的普遍态度:总体上排斥耶稣会士输入的、基督神学化的四行说,但接受四行说揭示事物关系的"实理"及其具体的操作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 彗星见 四行说 阮元 李明彻 乾嘉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嘉庆两朝对白山派和卓后裔招抚政策得失述评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希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8,共13页
白山派大、小和卓败亡之后,清朝对其后裔采取了严密的清查措施,确定了"罪不及妻孥"的处理原则,实行积极招抚并安置京师的政策,以消除潜在的危险,实现天山以南的长治久安。乾隆朝实行的清查措施与招抚安置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效... 白山派大、小和卓败亡之后,清朝对其后裔采取了严密的清查措施,确定了"罪不及妻孥"的处理原则,实行积极招抚并安置京师的政策,以消除潜在的危险,实现天山以南的长治久安。乾隆朝实行的清查措施与招抚安置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嘉庆初年继续对外逃的大和卓后裔萨木萨克实行积极招抚政策,但在萨木萨克接受招抚携妻、子来投的关键时刻,地方官员未能妥善处理,措施失当,致使其畏惧逸去。嘉庆十九年玉努斯案定案之原因十分复杂。以玉努斯案为转折点,清朝中止了自乾隆二十六年以来对白山派和卓后裔长期持续实行的正确的招抚政策。政策的转变,造成了严重的后患,是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新疆持续动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嘉庆朝 白山派和卓后裔 招抚安置 玉努斯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年间天山北麓东段人口迁移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阚耀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9-384,共6页
清朝乾隆年间 ,清政府对新疆实行移民实地政策 ,人口大量迁移到新疆。天山北麓东段是新疆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区 ,其人口迁移分为民户迁移、商户迁移、遣户迁移、兵眷迁移和安插户迁移等几种类型 ,以民户迁移为主。移民的来源地以甘肃、陕... 清朝乾隆年间 ,清政府对新疆实行移民实地政策 ,人口大量迁移到新疆。天山北麓东段是新疆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区 ,其人口迁移分为民户迁移、商户迁移、遣户迁移、兵眷迁移和安插户迁移等几种类型 ,以民户迁移为主。移民的来源地以甘肃、陕西等邻近省份为主 ,人口迁移的方式以官府有组织的迁移为主、以民间自流的方式为辅。民户人口迁移的高峰在乾隆三十年代 ,乾隆四十五以后人口迁移规模变小 ,整个乾隆年间天山北麓东段人口迁移的规模为 16 .4万人左右 ,迁移人口主要分布在以乌鲁木齐和巴里坤为中心的两个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民户 商户 乾隆年间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御选文章看康、乾官方文章思想的转变 被引量:3
6
作者 陆德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92,共9页
康熙在《御选古文渊鉴》中提出了"辞义精纯"、"归于古雅"的文章标准,但在实际选评中,更注重文章的经济实用性,注意吸收前人的意见,具有集大成的性质。乾隆时期的《钦定四书文》、《御选唐宋文醇》以及《皇清文颖》... 康熙在《御选古文渊鉴》中提出了"辞义精纯"、"归于古雅"的文章标准,但在实际选评中,更注重文章的经济实用性,注意吸收前人的意见,具有集大成的性质。乾隆时期的《钦定四书文》、《御选唐宋文醇》以及《皇清文颖》等集,集中体现了清廷"清真雅正"的文章思想,与《古文渊鉴》相比,在规范性的要求上大大加强,体现了清代文化统治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学 康、乾时期 御选文章 清真雅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乾嘉之际诗人的诗心与诗歌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靖渊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7,共5页
乾嘉之际是清代历史的 转折期,时世的盛与衰在悄然消长,专制统治的松与紧在 微妙张弛。生活在此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诗人们感受着、承担着时代、社会沧桑暗换所带给他 们的种种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同时以中国士人经千年积淀而成的执... 乾嘉之际是清代历史的 转折期,时世的盛与衰在悄然消长,专制统治的松与紧在 微妙张弛。生活在此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诗人们感受着、承担着时代、社会沧桑暗换所带给他 们的种种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同时以中国士人经千年积淀而成的执著寻找、确立着自己的 人生位置与价值,在不得不平凡的生活中对抗为外力所强加的平庸,并以此塑造了乾嘉之 际的诗歌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心 诗歌 诗人 清代 乾隆年间 嘉庆年间 文学研究 生活现实 社会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康安与乾隆末中安宗藩关系的修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明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3,共8页
乾隆末的中安宗藩关系屡经波折,频受考验,至乾隆五十三年至五十四年,更跌入深渊,见诸兵戎,中安宗藩关系中断近两年之久,成为清代中安关系史上的一件憾事。但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双方友好交往的愿望是真诚的、强烈的。因此中安宗藩... 乾隆末的中安宗藩关系屡经波折,频受考验,至乾隆五十三年至五十四年,更跌入深渊,见诸兵戎,中安宗藩关系中断近两年之久,成为清代中安关系史上的一件憾事。但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双方友好交往的愿望是真诚的、强烈的。因此中安宗藩关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于乾隆五十五年解冻回春,全面修复。但中安宗藩关系的修复非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时任两广总督的福康安力肩重任,秉乾隆之命,实心办事,确立务实的安南问题处理方针,与阮惠进行外交斡旋,打破僵局,在保存清朝颜面的前提下赢得了和解,并促成阮惠进京展觐祝厘,且一路陪同,辛苦万端,在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将中安关系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福康安 乾隆末 中安 宗藩关系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乾盛世下清廷对准噶尔投诚人政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柳岳武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2-138,共7页
清准关系是康乾盛世时期最为敏感的藩部关系,直到乾隆二十年之前准噶尔汗国仍然傲然地屹立在清国的西北边陲,并且对西北蒙古、西藏、青海地区不时产生骚扰,发生威胁。清国在康乾盛世下是如何利用时机解决准噶尔汗国问题,如何防止分裂,... 清准关系是康乾盛世时期最为敏感的藩部关系,直到乾隆二十年之前准噶尔汗国仍然傲然地屹立在清国的西北边陲,并且对西北蒙古、西藏、青海地区不时产生骚扰,发生威胁。清国在康乾盛世下是如何利用时机解决准噶尔汗国问题,如何防止分裂,完成民族的的统一大业,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它对我们今天的边部民族政策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就康乾盛世下的准部投诚人政策作一研究,研究康、雍、乾三代帝王是如何运用投诚人政策来为统一大业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准关系 康乾盛世 投诚人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康雍乾时期清帝的治官理念——以官员选任、考核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越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8,共10页
“治人”与“治法”是中国古代探讨治国理政的重要命题。康雍乾时期,清帝对“治人”与“治法”多有提及,并体现在用人行政等方面。如何“治人”“治官”,是古代王朝用人行政的重要内容,尤其体现在官员的选任和考核方面。清帝在选拔、考... “治人”与“治法”是中国古代探讨治国理政的重要命题。康雍乾时期,清帝对“治人”与“治法”多有提及,并体现在用人行政等方面。如何“治人”“治官”,是古代王朝用人行政的重要内容,尤其体现在官员的选任和考核方面。清帝在选拔、考核官员时,对官员操守、才具、政事、年力等方面提出要求,对官员的臣道做出价值观的界定,尤其对地方大吏选用属员做出要求,并对不同层级的官员制定相应的标准,分别管理。文官管理的实践,贯穿着清帝的治官理念,包括事君以诚,君臣一体;以人事君,察吏安民;首倡官德,重视政绩;各司其职,上下相维。清帝的治官理念有其积极因素,这种理念是否能够贯彻并发挥作用,与清朝文官管理的实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雍乾 清帝 治官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观照下的杭世骏建言得罪事考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晓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78,共6页
本文以乾隆八年(1743)杭世骏建言得罪一事为切入点,从文史资料中考察庙堂与野逸群体对此事件的载录,进而寻绎乾隆初期朝野文士心态的嬗变轨迹与诗坛朝野离合之格局以及深层的政治文化背景。
关键词 杭世骏 翰苑群体 广陵文学集群 丙辰鸿博 诗坛之朝野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诂经精舍诗人群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靖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3-69,共7页
诂经精舍是阮元在浙江任上建立的一个地方性学校,汇聚了江浙一代诸多著名学者和优秀士子。精舍在成为嘉庆以后最重要的学术基地之一的同时,也是当时两浙文学活动的重要依托,其中不乏以诗名世之人,他们的创作从乾隆四十年延至嘉庆一朝,... 诂经精舍是阮元在浙江任上建立的一个地方性学校,汇聚了江浙一代诸多著名学者和优秀士子。精舍在成为嘉庆以后最重要的学术基地之一的同时,也是当时两浙文学活动的重要依托,其中不乏以诗名世之人,他们的创作从乾隆四十年延至嘉庆一朝,抒写出特定历史时期才人士子的独特心声,以不同形态展现了性灵思潮的深刻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诂经精舍 诗人群 乾嘉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造办处活计档看清代乾隆时期宫廷唐卡镶做机构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舜强 张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81-87,共7页
清代乾隆时期宫廷唐卡的镶做机构有一个逐步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乾隆九年到十三年,宫中尚未出现专门的唐卡镶做机构,乾隆十四年到乾隆二十年,宫中开始出现了以皮作和裁作为代表的相对固定的唐卡镶做机构,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六十年宫廷唐... 清代乾隆时期宫廷唐卡的镶做机构有一个逐步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乾隆九年到十三年,宫中尚未出现专门的唐卡镶做机构,乾隆十四年到乾隆二十年,宫中开始出现了以皮作和裁作为代表的相对固定的唐卡镶做机构,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六十年宫廷唐卡镶做机构成熟定型。不同时期的唐卡镶做机构存在一定的变化,反映了乾隆时期宫廷唐卡镶做机构逐步向专业化发展,宫廷唐卡镶做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办处 活计档 乾隆时期 唐卡 镶做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问题视域下的清廷对俄外交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雪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41-48,共8页
康雍乾时期的清廷对俄外交,以西北边疆统一和西南边疆巩固为核心,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发展演变:由康熙与噶尔丹对峙时期的《尼布楚条约》及图里琛使团出访,经雍正与策妄阿拉布坦父子和战相兼时期的《恰克图条约》及两个访俄使团,到乾隆时... 康雍乾时期的清廷对俄外交,以西北边疆统一和西南边疆巩固为核心,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发展演变:由康熙与噶尔丹对峙时期的《尼布楚条约》及图里琛使团出访,经雍正与策妄阿拉布坦父子和战相兼时期的《恰克图条约》及两个访俄使团,到乾隆时期围绕准噶尔和土尔扈特“逃人”问题展开的激烈外交争锋,铺陈出中俄两国外交实践的丰富内涵。清廷为解决准噶尔问题延续近百年的外交谋划,构成了清朝大一统国家边疆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康雍乾时期具有近代特质的对俄外交实践与中国传统的“理藩思想”一主一辅,形成了清廷前期外交服务内政的双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问题 康雍乾时期 外交实践 双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嘉汉学与理学的立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永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8-91,共4页
乾嘉汉学从提倡新的治学原则、排拒佛老、经学辨伪、重新诠释理学命题等四个层面对理学进行了较为激烈的批评 ,凸显了汉学与理学之间在学术立场。
关键词 乾嘉汉学 理学 学术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武昭宣时期的西域羁縻策略
16
作者 胡岩涛 徐卫民 姚柯桢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85-89,共5页
汉武昭宣时期,为了抗击匈奴,建立统一战线,汉朝政府实施了以怀柔政策、威慑政策和行政政策为主的羁縻策略,并随着西域局势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调整,对西域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羁縻策略既适应了中央集权体制的需要,又得到西域诸... 汉武昭宣时期,为了抗击匈奴,建立统一战线,汉朝政府实施了以怀柔政策、威慑政策和行政政策为主的羁縻策略,并随着西域局势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调整,对西域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羁縻策略既适应了中央集权体制的需要,又得到西域诸国的拥护,不失为管理疆域的有效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昭宣时期 西域 匈奴 羁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徽州经学家互动的微观图景——以程瑶田礼学交游为中心
17
作者 金玲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6-203,327,共8页
程瑶田是著名的清代礼学家,其交游范围十分广阔,是清中期学界的一个缩影。梳理他与当时其他经学家的交往事迹,可以看到程瑶田的学术本于同门戴震所传授,而并非以往公认的传自江永;又在客居京城时受到有治三礼之学风气的扬州学人的熏沐... 程瑶田是著名的清代礼学家,其交游范围十分广阔,是清中期学界的一个缩影。梳理他与当时其他经学家的交往事迹,可以看到程瑶田的学术本于同门戴震所传授,而并非以往公认的传自江永;又在客居京城时受到有治三礼之学风气的扬州学人的熏沐。通过考察程瑶田的金石之交,可见他的金石学也是为其经学研究服务的,因此金石学并不是程氏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瑶田 交游考 乾嘉学术 礼学 金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嘉之际诗风的异动——以孙原湘与袁枚关系为例
18
作者 程美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76,共9页
乾嘉之际,诗风异动,无论诗坛主创还是诗风都与清前中期不同。时代与文人士子的人生走向促成了乾嘉之际诗风的异动,而诗风的异动又反过来影响了文人士子的人生选择和整个时代的风尚。孙原湘选择了以袁枚为首的性灵派,并且虽以师事之又始... 乾嘉之际,诗风异动,无论诗坛主创还是诗风都与清前中期不同。时代与文人士子的人生走向促成了乾嘉之际诗风的异动,而诗风的异动又反过来影响了文人士子的人生选择和整个时代的风尚。孙原湘选择了以袁枚为首的性灵派,并且虽以师事之又始终保持自己的主张,不仅与袁枚及以其为首的性灵派在当时的影响力有关,更是乾嘉之际诗风异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原湘 袁枚 乾嘉之际 诗风 异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乾嘉目录学的几个特征
19
作者 陈晓华 李文昌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112,共9页
乾嘉时期,中国古典目录学进入全面总结阶段,体现出集成之势。它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核心理念。该理念虽然由章学诚一人提出,但却是当时目录学的共同特征,只是章学诚将它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它还体现出强大的功用性,集中体现在指引... 乾嘉时期,中国古典目录学进入全面总结阶段,体现出集成之势。它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核心理念。该理念虽然由章学诚一人提出,但却是当时目录学的共同特征,只是章学诚将它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它还体现出强大的功用性,集中体现在指引读书治学上,并在完成对读书治学门径理论总结的同时,也把此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中。此外,在藏书编目之中,当时的藏书家大多主张公藏于世,藏书读书目录版本之学一体,藏书必有目,并为藏书编目做出了理论贡献,丰富了乾嘉目录学的内涵。不过,遗憾的是,乾嘉目录学虽得到全面总结,但只是散见于乾嘉学者著述中,既非专门也不系统。因此,要得到系统的乾嘉目录学状貌,需要从乾嘉学者与目录学相关著述中去汲取。通过立足文献,着眼其时代,从乾嘉目录学的代表人物章学诚、王鸣盛、孙从添等学者入手,从他们的著述中提炼这几个重要特征并做剖析,以见乾嘉目录学之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 目录学 四库全书 公藏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时期(1736—1795年)造办处《活计档》所载猩猩毡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思雨 王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00,共7页
猩猩毡不仅常在清代小说中作为服饰词汇出现,还多见于清宫档案。这些档案提供了许多可研究的信息。文章以乾隆时期造办处《活计档》为研究基础,结合清宫实物和绘画,将猩猩毡所记名称、来源途径、清宫用途进行分类、比对、归纳,旨在通过... 猩猩毡不仅常在清代小说中作为服饰词汇出现,还多见于清宫档案。这些档案提供了许多可研究的信息。文章以乾隆时期造办处《活计档》为研究基础,结合清宫实物和绘画,将猩猩毡所记名称、来源途径、清宫用途进行分类、比对、归纳,旨在通过辨析猩猩毡,探究外来毛织物对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猩猩毡为一种多彩毛呢,在宫廷得到广泛的应用。猩猩毡大批进入清宫,不仅融入清代乾隆皇帝起居和出行,而且见证乾隆皇帝逐渐奢靡的消费观念和西方毛织物贸易逐渐衰落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时期 造办处 《活计档》 猩猩毡 用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