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晋时期的君臣关系与忠君道德——兼论忠孝两难时的道德选择
1
作者 桑东辉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7,共9页
司马氏的两晋(西晋、东晋)经历了统一、战乱、分裂、偏安、篡夺,在整个155年的历史中,君臣关系虽然始终强调君尊臣卑,但其君主除开国的晋武帝相对有为外,多是暗弱君主,特别是偏安江南的东晋更是仰仗王谢等随迁的中原士族和江东原有的士... 司马氏的两晋(西晋、东晋)经历了统一、战乱、分裂、偏安、篡夺,在整个155年的历史中,君臣关系虽然始终强调君尊臣卑,但其君主除开国的晋武帝相对有为外,多是暗弱君主,特别是偏安江南的东晋更是仰仗王谢等随迁的中原士族和江东原有的士族支持,君臣关系相对宽松,君尊臣卑秩序不很严格。这种君臣关系下的忠君道德,在面对五胡乱华、朝廷更迭的冲击时就表现得多元化和复杂化。特别是晋朝继承了汉代孝治天下的思想,在政治生活中也强调忠孝并重,因此在面对忠孝两难境地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道德选择。在中国传统忠德变迁史上,两晋时期的臣子忠君道德具有一定代表性,其双向度的忠以及忠孝两难的道德选择,呈现出传统忠君道德由先秦时期的君仁臣忠向宋明时期的绝对化忠君的嬗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 两晋 君臣关系 忠君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申“南迁”史事考论——兼论甲申之际的明廷决策
2
作者 陈支平 李定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8,共12页
甲申年间发生的“撤宁守关”“南迁”“太子抚军”三事与明廷存亡攸关,此三事以往被统摄于模糊的君臣矛盾和朋党话语叙事之下,难以反映当时的实态。在东西两线压力之下,“撤宁守关”之事悬而未决,对“南迁”的讨论则由非公开转向公开,... 甲申年间发生的“撤宁守关”“南迁”“太子抚军”三事与明廷存亡攸关,此三事以往被统摄于模糊的君臣矛盾和朋党话语叙事之下,难以反映当时的实态。在东西两线压力之下,“撤宁守关”之事悬而未决,对“南迁”的讨论则由非公开转向公开,衍生出时人认为更为妥帖的“太子抚军”之议。明廷对于三事的决策过程曲折且反复,并非崇祯帝或朝臣单方面的失策所致,决策机制的失衡和士论的矫激,使得秩序渐次失效解体,决策陷入僵局。基于此考察该时期皇权与士大夫的博弈,有助于解析明末复杂的君臣权力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迁 太子抚军 会议 召对 决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罗汉果清咽通便双功能保健食品配方设计及“功效-频率-口感”多维度立体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语哲 单东杰 +10 位作者 姚鉴玲 吕芳 马嘉慕 宋若兰 钟祥健 董英 邓清月 李仙仙 和映玉 李瑞雯 折改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8-275,共8页
该研究设计以罗汉果为核心的具有清咽润喉和润肠通便双功能的保健食品配方,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收集整理含罗汉果的保健食品批文、专利和中成药信息建立数据库,使用关联规则算法(Apriori)、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该研究设计以罗汉果为核心的具有清咽润喉和润肠通便双功能的保健食品配方,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收集整理含罗汉果的保健食品批文、专利和中成药信息建立数据库,使用关联规则算法(Apriori)、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solution,TOPSIS)等机器学习算法挖掘其中原料药味配方规律。围绕药味类别、归经和现有处方类型构建AHP评价体系计算原料功效得分,同时对原料口感、频率赋值,以此为依据筛选药味并结合中医药理论进行配方。利用AHP计算“君臣佐使”权重向量,配方中所选原料的3项得分分别按君臣佐使加权后求和,得到“配方功效-配方频率-配方口感”矩阵,利用熵权法处理矩阵后使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实现配方设计。收集数据建立清咽通便双功能原料数据库,得到的40味原料以补虚药与清热药居多。其中经AHP评价功效得分较高(>1.0)的共有16种不同原料,除罗汉果外排名前5的分别为甘草、蜂蜜、玉竹、陈皮和西洋参。在此基础上,结合药对组合情况与原料口感得分,筛选得到包括罗汉果在内的11味候选原料,组成10个可能配方。对其进行熵权-TOPSIS分析评价后,由罗汉果、胖大海、麦冬、蜂蜜、甘草组成的配方排名第1位且与其他配方评分相差较大。该研究以罗汉果为例探究保健食品配方设计方法并实现配方多维度立体评价,为后续保健食品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食品 罗汉果 配方规律 决策方法 综合评价 君臣佐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旧仪》所见西汉相府中丞相——属吏的往来方式:兼论“治出于二”与官僚政治 被引量:1
4
作者 侯旭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41,共17页
基于文献、出土图像资料与简牍,对东汉初年卫宏所撰《汉旧仪》中关于西汉时期丞相府内属吏与丞相之间往来的两条记载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揭示了在“文书行政”之外双方日常往来中仪节上的具体要求,指出相府内丞相与属吏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基于文献、出土图像资料与简牍,对东汉初年卫宏所撰《汉旧仪》中关于西汉时期丞相府内属吏与丞相之间往来的两条记载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揭示了在“文书行政”之外双方日常往来中仪节上的具体要求,指出相府内丞相与属吏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是镶嵌在身体、物品与文辞的仪节中,而非简单的命令—服从。这种关系常被视为“二重君臣关系”,其实与真正的君臣关系有细微而关键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对源自宋代,近代以来因西学传入而更趋突出的偏重“理性行政”而忽视“仪式性”的制度史研究思路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旧仪》 丞相—属吏关系 拜谒 官僚政治 礼仪 二重君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剂君臣佐使中的君药辨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1-484,共4页
君臣佐使是方剂学组方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证方剂君臣佐使的相关文献,分析代表性方剂中君药的配伍及作用,认为《内经》中所述关于方剂的君臣佐使,非《神农本草经》所说药物的君臣佐使;方剂的君... 君臣佐使是方剂学组方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证方剂君臣佐使的相关文献,分析代表性方剂中君药的配伍及作用,认为《内经》中所述关于方剂的君臣佐使,非《神农本草经》所说药物的君臣佐使;方剂的君臣佐使,借用古代的国家组织形式来类比方剂中药物的主次、从属及其相互关系,但不等同于帝王时代国家组织的概念;在确定方剂君药时,“主病之谓君”是前提,“力大者为君”是其补充,两者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 君臣佐使 君药 组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国“忠”“孝”矛盾的理论基因和实践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凤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6-79,共4页
忠孝之道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干。忠和孝都要求自觉地服从和维护权威,所以理论形态上的忠孝之道具有价值同一性。但在实践中随着忠孝价值地位的变化,忠孝之道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激烈冲突。忠孝冲突的理论基因是:忠孝冲突是人的属性... 忠孝之道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干。忠和孝都要求自觉地服从和维护权威,所以理论形态上的忠孝之道具有价值同一性。但在实践中随着忠孝价值地位的变化,忠孝之道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激烈冲突。忠孝冲突的理论基因是:忠孝冲突是人的属性的内在矛盾的体现;忠孝冲突是君权与父权矛盾的体现;忠孝冲突是公与私矛盾的体现。其实践表征主要表现为:注重亲情,就孝弃忠;舍孝就忠,以全大节;忠孝两难,杀身成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臣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新小说的伦理叙事与观念转型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华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6期147-160,共14页
晚清新小说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反映民众的思想和精神,不仅批判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和戕害个体独立人格的礼教伦理,还实现了从忠君到爱国的思想转向和从臣民到国民的身份转变,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表现出救亡图存的政治诉求。晚清新小说君... 晚清新小说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反映民众的思想和精神,不仅批判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和戕害个体独立人格的礼教伦理,还实现了从忠君到爱国的思想转向和从臣民到国民的身份转变,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表现出救亡图存的政治诉求。晚清新小说君臣伦理叙事和伦理变革思潮交汇互动,在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新小说 伦理叙事 君为臣纲 忠君 爱国 臣民 国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休《公羊解诂》的君主论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郑任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3,共9页
何休在《公羊解诂》中,借《春秋》史事,以公羊家的视域,阐发了其有关君主及君主政治的思想和理论。其君主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为核心,要求君主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以孝、廉、信表率天下;主张"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提倡重... 何休在《公羊解诂》中,借《春秋》史事,以公羊家的视域,阐发了其有关君主及君主政治的思想和理论。其君主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为核心,要求君主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以孝、廉、信表率天下;主张"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提倡重民用贤的德政;在君臣关系上强调"以道事君",甚至提出君臣之间存在"朋友之道";在君位传承上则坚持以嫡长继承制为正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秩序 君德 为政 君臣关系 君位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医肿瘤处方规律 被引量:3
9
作者 叶霈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99-301,共3页
中医肿瘤因疾病特殊性,所适用的处方规律具有自身特点,应以病机为中心,辨证和辨病有机结合,参考君臣佐使理论,同时还要合理排布扶正与祛邪药物,精选佐药,立法组方。
关键词 肿瘤 处方规律 君臣佐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孔子“君君臣臣”思想的再审视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振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69-74,共6页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正名”思想的重要表述。考察孔子原意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要求君要行“君道”,强调的重点在“君”一方。今天所说的“君臣、父子、夫妇”尊卑等级思想并非孔子思想的本来面貌,是后儒对孔子思想的过...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正名”思想的重要表述。考察孔子原意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要求君要行“君道”,强调的重点在“君”一方。今天所说的“君臣、父子、夫妇”尊卑等级思想并非孔子思想的本来面貌,是后儒对孔子思想的过度阐释,是对孔子思想的偏离和歪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君臣臣 君臣父子 孔子 正名 尊卑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科学管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葛荣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0-94,共5页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并在两个方面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第一,在行为上要求管理者"逆其自然"者有所不为,而"顺其自然"者则有所作为;第二,在...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并在两个方面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第一,在行为上要求管理者"逆其自然"者有所不为,而"顺其自然"者则有所作为;第二,在竞争上要求管理者既要善于竞争,又要善于不竞争。这是一种以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管理艺术,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大者不治小” “君无为而臣有为” “道法自然” “不争之德” “无为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思维视角下的孙吴建国历程
12
作者 王越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139,共9页
从关系思维视角出发,孙吴建国历程即是孙吴君臣关系的形成过程。孙吴君臣关系经历了从将佐关系到君臣关系再到皇族网络的三种形态变化。由于缺乏权势,孙氏将领与佐吏仍处于“亲”的双向选择阶段,将佐关系并不牢固。随着江东基业创建,孙... 从关系思维视角出发,孙吴建国历程即是孙吴君臣关系的形成过程。孙吴君臣关系经历了从将佐关系到君臣关系再到皇族网络的三种形态变化。由于缺乏权势,孙氏将领与佐吏仍处于“亲”的双向选择阶段,将佐关系并不牢固。随着江东基业创建,孙氏权势提升,佐吏群体扩大,将佐关系日趋稳固并向礼仪型与信—任型君臣关系分化。由于威望大涨,孙权与臣属的关系渐渐呈现出“宠”的单向主导。因争宠、失势引发的暨艳案间接催生了君臣关系的特殊形态:皇族网络。通过广泛联姻,大批孙吴重臣被纳入皇族网络,实现了君臣关系的进一步强化。至此,孙吴政权的核心秩序构建完成,孙吴终于结束了建国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吴建国 关系思维 君臣关系 暨艳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慎行的君道观与臣道观述评
13
作者 张仁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105,共4页
明代大臣于慎行认为,君主和大臣作为国家的执政者都必须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君主要重视制定法纪伦常、选贤任能、善于纳谏、关心民众疾苦等。大臣要关心国家利益、忠于君主、善于进谏、廉洁奉公等。君主和大臣能否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影... 明代大臣于慎行认为,君主和大臣作为国家的执政者都必须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君主要重视制定法纪伦常、选贤任能、善于纳谏、关心民众疾苦等。大臣要关心国家利益、忠于君主、善于进谏、廉洁奉公等。君主和大臣能否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影响着封建王朝的兴衰存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慎行 《读史漫录》 君道 臣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康方君臣佐使药治疗骨质疏松药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倩欣 董家铭 +3 位作者 谢曼琳 邹艳芳 涂兴明 赵可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0-445,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骨康方中药治疗骨质疏松(OP)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作用靶点、通路的异同。方法首先通过数据库以及文献检索分别筛选出骨康方中君臣佐使各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同时利用网络数据库得到OP相关的靶点;通过Ven...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骨康方中药治疗骨质疏松(OP)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作用靶点、通路的异同。方法首先通过数据库以及文献检索分别筛选出骨康方中君臣佐使各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同时利用网络数据库得到OP相关的靶点;通过Venny 2.1分别筛选出君臣佐使-OP的交集靶点;然后通过STRING和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骨康方中君臣佐使-OP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出关键靶点;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分别对君臣佐使-OP的关键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并使用Venny 2.1对KEGG结果进行交集。结果经交集筛选后获得君臣佐使-OP的关键靶点,其中君药有6个、臣药有30个、佐药有31个和使药有30个,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有9条君臣佐使各药关键靶点的共同通路、7条君药所特有的通路、2条臣药特有通路和1条使药特有通路,而佐药无特有的通路。结论骨康方中君臣佐使各药有共同的调节通路,可能通过MAPK通路治疗OP,同时也有各自特殊的调节机制,发挥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康方 君臣佐使 骨质疏松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君臣佐使理论浅析姜泉运用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常甜 姜泉 彭秋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35-38,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关节的进行性破坏为特征,属于中医“尪痹”范畴。姜泉教授从事临床风湿病工作30余年,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丰富经验,现通过君臣佐使理论浅析...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关节的进行性破坏为特征,属于中医“尪痹”范畴。姜泉教授从事临床风湿病工作30余年,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丰富经验,现通过君臣佐使理论浅析姜泉教授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常用药对:湿热痹阻证,以苍术、黄柏为君,杏仁、薏苡仁为臣,佐以白茅根、芦根;风寒湿痹证,以羌活、独活为君,防风、防己为臣;痰瘀痹阻证,以胆南星、清半夏为君,丹参、莪术为臣;活血通络、顾护脾胃,贯穿始终,以忍冬藤、络石藤,蜈蚣、蜂房,陈皮、鸡内金佐使为用,为临床辨治该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药对 君臣佐使理论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君臣庆会:宋代私家御书阁的营建与赐名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晓希 黄博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8,共6页
宋仁宗朝君臣共同开启了营建私家御书阁的风气;到北宋后期,从徽宗御赐蔡京的“君臣庆会阁”伊始,又衍生了皇帝赏赐私家御书阁阁名的君臣互动模式;私家御书阁的营建与赐名在南宋时期继续发展,不同时期的私家御书阁故事浓缩了南宋私家御... 宋仁宗朝君臣共同开启了营建私家御书阁的风气;到北宋后期,从徽宗御赐蔡京的“君臣庆会阁”伊始,又衍生了皇帝赏赐私家御书阁阁名的君臣互动模式;私家御书阁的营建与赐名在南宋时期继续发展,不同时期的私家御书阁故事浓缩了南宋私家御书阁的兴衰。宋代私家御书阁的营建与赐名过程,展现了两宋不同时期的君臣关系,成为观察宋代政治文化的有效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私家御书阁 营建与赐名 君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尊之义:从丧服制度看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情感原则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松涛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106,共28页
本文通过追溯当下政府行为特点背后的思想渊源,展开对中国传统政治秩序内在精神的理论探索。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政治秩序的构建在起源处就与基于家户财产的家父长制支配不同,强调基于人性中的尊尊之义来构建从父到君的政治伦理。以君臣... 本文通过追溯当下政府行为特点背后的思想渊源,展开对中国传统政治秩序内在精神的理论探索。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政治秩序的构建在起源处就与基于家户财产的家父长制支配不同,强调基于人性中的尊尊之义来构建从父到君的政治伦理。以君臣上下为主的传统政治秩序的内在精神主要是尊尊之义与道义原则,这两个维度以人的仁义之性为基础,调整着政治秩序中君臣关系的具体样态,并以礼制的形式塑造出一套关系伦理,型塑着中国人的心智结构。这一关系伦理虽然在历史与现实中难以完全实现,但仍然对政治秩序有着根本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行为 君臣伦理 亲亲 尊尊 仁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用药的“君臣佐使”概念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永 管剑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3-435,共3页
通过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临床治疗指南理解中医"君臣佐使"药物使用概念。同时举例说明此概念可促进临床RA治疗过程中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并有意识地预防药物不良反应。采用君臣佐使指导RA临床用药,可使临床... 通过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临床治疗指南理解中医"君臣佐使"药物使用概念。同时举例说明此概念可促进临床RA治疗过程中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并有意识地预防药物不良反应。采用君臣佐使指导RA临床用药,可使临床用药更灵活、促进临床用药安全,并减少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药物不良反应 君臣佐使 过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