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Computation of Nonlinear System Equations of Heavier Pellets Movements for Two Phase Flow
1
作者 Guo Jinji and Zhan ShengDept. of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P.R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2年第3期59-68,共1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non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DES) of the heavier pellets movement for two phase flow, which actually represent a system of equations. The usual methods of solution such as Runge -Kut... This paper presents non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DES) of the heavier pellets movement for two phase flow, which actually represent a system of equations. The usual methods of solution such as Runge -Kutta method and it's datum results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solves ODES of general form using variable mesh-length, linearizing the nonlinear terms by finite analysis method, fuilding an iteration sequence, and amending the nonlinear terms by iteration . The conditions of convergent operation of iteration solution is checked. The movement orbit and velocity of the pellets are calculated. Analysis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it's application examples are illu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ier pellets movement Two phase flow Nonlinear system equations Finite analysis method Iteration approach solu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俊杰 陈勇 +1 位作者 郭文兵 邹友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5-97,102,共4页
为了研究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根据开滦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通过拟合分析方法,得到了厚松散层下概率积分法参数,给出了各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UDEC数值模拟软件,探讨了厚松散层开采条件... 为了研究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根据开滦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通过拟合分析方法,得到了厚松散层下概率积分法参数,给出了各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UDEC数值模拟软件,探讨了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松散层厚度是影响地表移动变形的主要因素。在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剧烈,大部分观测站的下沉系数大于0.90,拐点偏移距为7—55m,地表极易出现剧烈的非连续变形,对矿山开采造成较大威胁。在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应采取加大留设安全煤岩柱尺寸等开采技术措施,保证“三下”采煤的安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 概率积分法 地表移动 数值模拟 拟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土体三维位移场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57
3
作者 木林隆 黄茂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0-827,共8页
虽然不少经验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围护墙水平位移,但是目前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以下土体位移场的预测缺乏简单的计算方法,而主要依赖于有限单元法。有限元分析中如何选用合理的参数来准确计算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 虽然不少经验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围护墙水平位移,但是目前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以下土体位移场的预测缺乏简单的计算方法,而主要依赖于有限单元法。有限元分析中如何选用合理的参数来准确计算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一直是个难题。在有限单元法的基础上,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基于芝加哥地区实际基坑工程的实测数据,通过反分析方法确定了能够准确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的合理计算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较为准确地计算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总结了基坑周边土体三维位移场的衰减规律,并由统一表达式来表示,同时结合围护墙水平变形与墙后地表沉降的经验公式,通过二次拟合提出了基坑周边土体三维位移场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实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反分析 HSS模型 土体位移 简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回路法分析自动模切机双肘杆机构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选生 柴三中 +1 位作者 成刚虎 李晋尧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53,57,共4页
为了研究模切机的双肘杆机构的运动规律,根据回路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用回路法分析复杂连杆机构运动规律的方法,描述了回路法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用回路法分析模切机的双肘杆机构,避免了对机构的拆分。基于回路法建立了模切机双肘杆... 为了研究模切机的双肘杆机构的运动规律,根据回路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用回路法分析复杂连杆机构运动规律的方法,描述了回路法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用回路法分析模切机的双肘杆机构,避免了对机构的拆分。基于回路法建立了模切机双肘杆施压机构的运动数学方程,并绘出了双肘杆机构部分构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运动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法 双肘杆机构 模切机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场路耦合运动时步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瑞芳 严登俊 胡敏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9-64,共6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场路耦合运动时步有限元分析方法,解决了电机在非正弦供电时的场路耦合分析问题。电路中考虑了开关元件换流重叠过程和绕组中点的电位波动。给出了控制电路与电磁场方程耦合的时步有限元单元分析方法... 提出一种适用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场路耦合运动时步有限元分析方法,解决了电机在非正弦供电时的场路耦合分析问题。电路中考虑了开关元件换流重叠过程和绕组中点的电位波动。给出了控制电路与电磁场方程耦合的时步有限元单元分析方法,采用改进的有限元运动边界处理方法——插值运动边界法解决转子运动问题。应用上述模型对1台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和样机的实测波形吻合。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非正弦供电电机的场路耦合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场路耦合 时步法 有限元分析 插值运动边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连续变形数值方法研究块体运动及其应力场初探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兵 江在森 +1 位作者 王双绪 张希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0年第1期38-42,共5页
依据非连续变形数值分析方法 (DDA法 )的基本理论 ,提出利用地壳形变观测资料解算块体运动及其应力场的“位移载荷法”,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根据断裂分布格局建立华北不连续块体模型 ,利用经过重心基准变换的华北 GPS网观测资料计算... 依据非连续变形数值分析方法 (DDA法 )的基本理论 ,提出利用地壳形变观测资料解算块体运动及其应力场的“位移载荷法”,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根据断裂分布格局建立华北不连续块体模型 ,利用经过重心基准变换的华北 GPS网观测资料计算了块体的运动方向 ,结果与观测资料比较吻合 ,块体视应力场的计算结果反映了本区的应力场状况。初步研究表明 ,DDA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方法。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变形分析 位移载荷法 块体运动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年门源地震(M_S6.4)过程地形变演化特征及块体模型解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兵 江在森 +2 位作者 张四新 张晓亮 薛富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0-245,共6页
分析了1986年门源6.4级地震震源周边地区不同尺度跨断层形变在地震过程中的演化特征,依据非连续变形数值分析方法(DDA)模拟了震源破裂过程引起的地表垂直位移速率变化.分析表明,地表跨越断层的剖面形变变化是垂直和水平载荷共同作用的结... 分析了1986年门源6.4级地震震源周边地区不同尺度跨断层形变在地震过程中的演化特征,依据非连续变形数值分析方法(DDA)模拟了震源破裂过程引起的地表垂直位移速率变化.分析表明,地表跨越断层的剖面形变变化是垂直和水平载荷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垂直力源的影响可能是引起本次地震形变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与地质构造分析和震源机制结果是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变形分析(DDA) 位移载荷法 GPS 块体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2
8
作者 刘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0-36,共7页
鞭打动作是许多体育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鞭打动作技术的研究将对运动技术实践具有广泛而深入的指导意义。应用瑞典产 QUAL ISYS- MCU5 0 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 (6个镜头 )对羽毛球扣杀、排球扣球、标枪投掷、棒球投球动作过程进行... 鞭打动作是许多体育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鞭打动作技术的研究将对运动技术实践具有广泛而深入的指导意义。应用瑞典产 QUAL ISYS- MCU5 0 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 (6个镜头 )对羽毛球扣杀、排球扣球、标枪投掷、棒球投球动作过程进行测试。在一定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上肢 3环节 7自由度的环节链多刚体模型 ,应用多刚体动力学中的 Kane方法和红外远射测试系统所测运动学数据对上肢各环节运动的肌肉力矩进行计算 ,并应用隔离法计算上肢各环节在关节处的受力情况。通过对上肢鞭打动作技术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综合分析 ,揭示了上肢在做鞭打动作时的空间运动规律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打动作 上肢 生物力学分析 KANE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力梁优化分析及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廖抒华 苏海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6,80,共4页
基于某款A级轿车的前期开发设计,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后扭力梁悬架模型,针对扭力梁在极限工况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悬架的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应力分布情况;针对扭力梁悬架结构局部应力过大问题分析,在结构薄弱区域进行结构优化改进,最终... 基于某款A级轿车的前期开发设计,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后扭力梁悬架模型,针对扭力梁在极限工况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悬架的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应力分布情况;针对扭力梁悬架结构局部应力过大问题分析,在结构薄弱区域进行结构优化改进,最终获得扭力梁悬架的优化设计方案,避免了结构因强度问题导致裂坏。在此基础上,对扭力梁悬架进行运动特性分析,并与试验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悬架动力学基本特性设计方案满足要求,为扭力梁悬架的前期开发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扭力梁悬架 静力学分析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程竖向加速度的Newmark滑块位移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红军 迟世春 +1 位作者 钟红 林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85-2390,共6页
利用改进的Newmark滑块位移法,采用时程竖向加速度计算屈服角加速度,运用拟静力极限平衡分析和地震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土工结构地震永久变形。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屈服角加速度计算采用时程竖向加速度得到的滑动位移位于竖向加速度假定恒定... 利用改进的Newmark滑块位移法,采用时程竖向加速度计算屈服角加速度,运用拟静力极限平衡分析和地震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土工结构地震永久变形。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屈服角加速度计算采用时程竖向加速度得到的滑动位移位于竖向加速度假定恒定向上或向下之间。适当改变筑坝土石料的动力刚度,研究了滑动体位移关于动力刚度的敏感性,为土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程竖向加速度 时程屈服角加速度 蚁群算法 复合形法 地震滑移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动分析法在数学应用题解题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岳宝霞 冯虹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5,共3页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开始使用眼动分析法对数学解题进行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眼动分析法对应用题解题的研究成果很多.教育工作者应思考以下问题:眼动分析法使解题研究更接近纯实证研究;应加强代数应用题的眼动研究:考察数学成...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开始使用眼动分析法对数学解题进行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眼动分析法对应用题解题的研究成果很多.教育工作者应思考以下问题:眼动分析法使解题研究更接近纯实证研究;应加强代数应用题的眼动研究:考察数学成绩优生的眼动模式,有利于探索出培养学生解题的最佳训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分析法 代数应用题 解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壁综采工作面覆岩采动变形破坏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召宁 孟祥瑞 王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5,共5页
回采工作面煤层被采出以后,上覆岩层产生离层、断裂、垮落等运动,形成的冒落带和裂隙带范围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极大。以顾桥煤矿1116(1)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井下电法测试技术,研究了淮南矿区11-2煤层开采时覆岩移动... 回采工作面煤层被采出以后,上覆岩层产生离层、断裂、垮落等运动,形成的冒落带和裂隙带范围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极大。以顾桥煤矿1116(1)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井下电法测试技术,研究了淮南矿区11-2煤层开采时覆岩移动破坏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采空区上方覆岩破坏分区特征明显,由下而上依次为双拉应力破坏区、拉伸裂隙区、剪切破坏区和未破坏区域;冒落带最大高度11.5~14.5m,裂隙带最大高度45~47.5 m;覆岩破坏最终形态类似于马鞍形,破坏在水平方向的范围要比开采区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电法 模拟分析 覆岩移动 覆岩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UPU型并联机构正向运动位置分析及工作空间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荣兴 朱大昌 +1 位作者 陈健伟 朱劲松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采用旋量理论,并结合多项式连续法和代数拓扑法,提出多项式连续拓扑解析法,求解正向运动位置解,可以避免工作空间解析式难表达和奇异现象;基于3-UPU型并联机构模型,进行运动特性分析,并运用三维软件Solid Works几何分析法选取尺度最优... 采用旋量理论,并结合多项式连续法和代数拓扑法,提出多项式连续拓扑解析法,求解正向运动位置解,可以避免工作空间解析式难表达和奇异现象;基于3-UPU型并联机构模型,进行运动特性分析,并运用三维软件Solid Works几何分析法选取尺度最优的并联机构模型和Simmechanics建模仿真法对其进行可视化工作空间研究,进而通过Matlab命令以数据化显示工作空间所有坐标点集。结果表明:尺寸优化后的3-UPU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点集跳跃幅度小,运动更稳定。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以为并联机构的结构优化设计和性能改进提供可视化依据,在工程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量理论 多项式连续拓扑解析法 正向运动位置解 几何分析法 并联机构工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切机施压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成刚虎 柴三中 张选生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基于回路法对自动平压平模切机的双肘杆施压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利用梯度法进行数值求解,绘出双肘杆机构运动仿真曲线,并进行运动特性分析,建立优化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动平台自由行程由69.685 1 mm减少为63.436 0 mm,... 基于回路法对自动平压平模切机的双肘杆施压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利用梯度法进行数值求解,绘出双肘杆机构运动仿真曲线,并进行运动特性分析,建立优化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动平台自由行程由69.685 1 mm减少为63.436 0 mm,动平台水平方向最大偏移量由0.954 3 mm减少为0.774 7 mm,倾斜角度最大值由0.355 7°减小为0.30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切机 双肘杆机构 回路法 运动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牛骑行健身车的机构分析与运动仿真 被引量:4
15
作者 桂慧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9-91,117,共4页
设计了一款仿牛骑行健身器械,对比普通自行车进行机构分析,该健身车为包含Ⅲ级组G3-1P-PR-RR-RR的六杆机构,采用牛顿-拉普森法进行机构运动学分析求解,结合VB软件实现机构运动仿真,验证了设计理念的正确性,为后期产品的加工制造提供了... 设计了一款仿牛骑行健身器械,对比普通自行车进行机构分析,该健身车为包含Ⅲ级组G3-1P-PR-RR-RR的六杆机构,采用牛顿-拉普森法进行机构运动学分析求解,结合VB软件实现机构运动仿真,验证了设计理念的正确性,为后期产品的加工制造提供了详实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分析 运动仿真 健身车 牛顿-拉普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新构造运动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海君 张耀文 谷洪彪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28-134,140,共8页
研究与确定地面沉降新构造运动影响作用对沉降灾害调查、分析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地层学方法与GPS形变监测,分析了地面沉降新构造运动影响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就对地下水开采沉降影响过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区内沉降具“东西分带”、“... 研究与确定地面沉降新构造运动影响作用对沉降灾害调查、分析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地层学方法与GPS形变监测,分析了地面沉降新构造运动影响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就对地下水开采沉降影响过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区内沉降具“东西分带”、“构造相关”特性,构造沉降界于0.032~0.2mm/a,背景沉降速率加快且隆、坳差异缩小,沧县隆起与无极衡水断裂影响着构造、背景沉降形态;且据控制性剖面中含水层厚度、补给与释水特性等因素分析,新构造运动通过水系分布与沉积活动影响影响沉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新构造运动 背景沉降 地层学 影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位移法在地铁隧道抗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裴利华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9-43,共5页
高烈度地区进行地铁建设活动,隧道的抗震性能研究是必要的工作。反应位移法是《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推荐方法。拟通过具体算例分析,探讨目前反应位移法在实际应用中需关注的问题。计算分析表明:地震作用等级、场地类别、... 高烈度地区进行地铁建设活动,隧道的抗震性能研究是必要的工作。反应位移法是《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推荐方法。拟通过具体算例分析,探讨目前反应位移法在实际应用中需关注的问题。计算分析表明:地震作用等级、场地类别、覆盖层厚度等因素导致地震响应差别显著;土层位移对结构内力贡献最大,结构周围剪力次之,惯性力影响最小;高烈度地区,准永久组合计算结果不满足地铁隧道截面抗震验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位移法 地铁隧道 抗震分析 土层位移 惯性力 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6自由度运动模拟平台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强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2-54,共3页
位姿误差是影响并联6自由度模拟平台性能的重要因素,文中采用矩阵微分法推导了原始误差与平台位姿误差之间的关系式,基于蒙特卡洛法对平台误差的概率分布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平台误差对各种原始误差的敏感度。分析表明6个缸长的误差敏感... 位姿误差是影响并联6自由度模拟平台性能的重要因素,文中采用矩阵微分法推导了原始误差与平台位姿误差之间的关系式,基于蒙特卡洛法对平台误差的概率分布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平台误差对各种原始误差的敏感度。分析表明6个缸长的误差敏感度最大,其次是上下铰点的Z向位置误差。以上研究结果对实际并联6自由度运动模拟台的设计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运动模拟台 误差 蒙特卡洛法 敏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式太极拳“二起脚”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初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爱云 岡田守彦 +1 位作者 阿江通良 涉川侃二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71-76,95,共7页
“二起脚”是陈式太极拳的腾空类动作。本研究用两台高速摄相机从正、侧面以60格/秒的速度进行了同步摄相,其后用DLT法对影片进行立体解析,获得人体完成动作时人体总重心位移、速度等一系列运动学参数。此外,还同步测定了踏跳阶段的三... “二起脚”是陈式太极拳的腾空类动作。本研究用两台高速摄相机从正、侧面以60格/秒的速度进行了同步摄相,其后用DLT法对影片进行立体解析,获得人体完成动作时人体总重心位移、速度等一系列运动学参数。此外,还同步测定了踏跳阶段的三维支撑反作用力和18处肌肉的肌电图,对采样数据进行A/D变换,计算了动作各阶段和全过程的肌电积分值。根据测试结果从运动学、动力学和肌肉发力的角度对动作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起脚 DLT法 三维支撑反作用力 肌电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流重粒子运动的非线性系统方程组的计算
20
作者 郭金基 关贞洁 詹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2年第10期42-48,12,共8页
本文阐述两相流重粒子运动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实际上代表一个系统的方程组,讨论了常用的解法如Runge—Kutta法等和它的结果。本文采取变步长用有限分析法把非线性项线性化,构造一个迭代序列,逐步迭代修正非线性项,求解一般形式的非线... 本文阐述两相流重粒子运动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实际上代表一个系统的方程组,讨论了常用的解法如Runge—Kutta法等和它的结果。本文采取变步长用有限分析法把非线性项线性化,构造一个迭代序列,逐步迭代修正非线性项,求解一般形式的非线性系统方程;并验证迭代逼近解的收缩运算条件;给出计算重粒子运动轨迹和速度的算例,结果分析和说明应用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方程 粒子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