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叙事教学模式构建 |
张仁竞
王静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当代文学史料学建构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
吴秀明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重写文明史”视域下的中国文学史编纂 |
肖瑞峰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形态及新媒介文论话语形态建构 |
单小曦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从书写—印刷话语网络到数字话语网络——当代中国文论的话语构型机制 |
单小曦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民国时期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界“工诃今人”现象观察 |
刘文勇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文学地理学视阈下当代云南汉语新诗的诗语构建 |
李政晓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黄霖先生治学之复旦气派 |
饶龙隼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韩国学者中国现代文学史著述的鲁迅论说 |
王明真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阐释:向死而生之路 |
曹顺庆
王熙靓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1
|
古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中国文集日本写本的收藏、整理与研究 |
卞东波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2
|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
李松
陈国伟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3
|
历史的抉择与时代精神的美学表达——习近平美学思想当代意义的初步思考 |
王杰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4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中国话语建构 |
唐剑明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5
|
重写世界文学史: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模式 |
王宁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6
|
藏学学术史视域下百年藏文传记文学汉译述论 |
增宝当周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7
|
编年史体例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 |
甘浩
张健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
18
|
“历史”的多样化叙述——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对话 |
王庆生
樊星
刘为钦
谢维强
陈虹
严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
19
|
文学史的时间意义——兼论“民国文学史”概念的若干问题 |
刘勇
张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
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本体构建初探 |
孙辉
雷枫
|
《现代情报》
CSSCI
|
201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