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陶行知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三重境界
1
作者 周洪宇 曾嘉怡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9,共12页
陶行知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先驱者,其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过程呈现出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三重境界,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自在阶段(1891—1905),陶行知在徽州文化、家教传统和蒙馆、经馆教... 陶行知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先驱者,其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过程呈现出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三重境界,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自在阶段(1891—1905),陶行知在徽州文化、家教传统和蒙馆、经馆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吸收内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自觉阶段(1906—1916),随着主体意识的逐步觉醒,陶行知开始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进行理性思考。自为阶段(1917—1946),随着主体意识渐趋成熟并外显于行动,陶行知为了适应世情、国情和教情的深刻变化,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改革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陶行知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三重境界,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有助于为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宝贵的历史镜鉴和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三重境界 阶段特点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民要术》管理思想基本内涵与价值
2
作者 李兴军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111-119,共9页
作为一部“中国古代的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不仅是中国传统农业科学知识的集大成之作,而且因为其内容的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丰富性以及贾思勰身为“高阳太守”的特殊身份,也蕴含了以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多样化管理方式方法... 作为一部“中国古代的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不仅是中国传统农业科学知识的集大成之作,而且因为其内容的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丰富性以及贾思勰身为“高阳太守”的特殊身份,也蕴含了以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多样化管理方式方法为内容的传统经营管理思想,体现了中国式传统管理学的丰富内涵和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齐民要术》管理思想的内涵与价值,对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启发现代管理实践,助力现代管理优质高效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农圣文化 管理思想 传统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的情报观到系统的安全观:兵家情报思想探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畅 张力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4,共6页
[研究目的]中国传统情报思想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的情报思想究竟折射出何种情报观,并且其背后蕴含何种国家安全意蕴,还需要系统梳理。全景把握古代情报思想,能够为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提供启示。[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兵家为研究... [研究目的]中国传统情报思想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的情报思想究竟折射出何种情报观,并且其背后蕴含何种国家安全意蕴,还需要系统梳理。全景把握古代情报思想,能够为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提供启示。[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兵家为研究对象,选取《孙子兵法》《六韬》《吴子》三个代表性的兵家著作为具体分析文本,系统提炼兵家的情报观,并从“情报—反情报”“情报—决策—安全”两个维度剖析古代情报观及其背后蕴含的安全观。[研究结论]兵家的情报思想体现出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情报工作体系,包含了“情报工作周期”的各个要素,并构建了情报与安全之间相关关系。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情报史仍具有良好的现代价值,在提升国家安全工作效能方面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史 兵家情报思想 情报观 安全观 国家安全 情报工作 《孙子兵法》 《六韬》 《吴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健康第一"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4
4
作者 陶克祥 周志俊 周坤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我国现代教育建设和改革的先行者和典范,其教育 理论博大精深,其办学实践充实、丰富,充分体现了革命性、实用性和科学预见性;他倡扬健身是 为了造就身心健全的人,康健民族,以利社会;他的"健康第一&...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我国现代教育建设和改革的先行者和典范,其教育 理论博大精深,其办学实践充实、丰富,充分体现了革命性、实用性和科学预见性;他倡扬健身是 为了造就身心健全的人,康健民族,以利社会;他的"健康第一"思想,对于教育和体育改革具有 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健康 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体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洪生 杨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46,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陶行知的体育思想进行研究。结论:陶行知体育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前瞻性,注重学生"体、劳、育、美、德"五育共举的全面发展;提倡"人生第一是康健";主张"生活体育";主张体育与...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陶行知的体育思想进行研究。结论:陶行知体育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前瞻性,注重学生"体、劳、育、美、德"五育共举的全面发展;提倡"人生第一是康健";主张"生活体育";主张体育与民众军事训练普及相结合;重视学校体育发展;强调体育教学的"教学做合一"。陶行知体育思想强调身心的和谐发展,回归体育本质追求,提升国民体质健康,发展生活体育,对当代体育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思想 陶行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邓铁涛中医教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凯佳 邓铁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715-1716,共2页
通过采访邓铁涛教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国医大师邓铁涛的中医教育思想。邓老认为:中医教育的总目标是振兴中医,培养铁杆中医。首先教育学生具有为中医奋斗终生的志向,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读经典,早跟师,早临床,多临床,还要... 通过采访邓铁涛教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国医大师邓铁涛的中医教育思想。邓老认为:中医教育的总目标是振兴中医,培养铁杆中医。首先教育学生具有为中医奋斗终生的志向,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读经典,早跟师,早临床,多临床,还要与新技术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创新的中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铁涛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技入道——论中国武术之体道思维 被引量:19
7
作者 曾小月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7,共4页
以庄子为代表的技道思想不仅作用于中国传统艺术门类,而且也鲜活地体现在武学思想之中。通过"技进乎道"经典艺术思想,中国武术逐步由技入艺,再由艺上升为道。在技艺演练的过程中,武术借助"忘"、"无"与&qu... 以庄子为代表的技道思想不仅作用于中国传统艺术门类,而且也鲜活地体现在武学思想之中。通过"技进乎道"经典艺术思想,中国武术逐步由技入艺,再由艺上升为道。在技艺演练的过程中,武术借助"忘"、"无"与"自然"等途径,实现了具象动作与抽象理念的完满结合。将体道思维纳入武术运思与演练方式的分析当中,进而还原以武演"道",以"道"入武的传统武学思维。这不仅揭示传统武学思想的特征与情貌,也给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武术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谢列卫 任红民 吴建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68,共6页
陶行知的"生利主义职业教育""人生志在创业""生活即教育""创造的教育"等思想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学生发展新需求,人才培养新体系,高职创新创业教育... 陶行知的"生利主义职业教育""人生志在创业""生活即教育""创造的教育"等思想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学生发展新需求,人才培养新体系,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导了方向。高职的生利教育、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三大功能、学生特点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应然的逻辑关系,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明确了目标。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的行知思想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证了人才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高职教育 创业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争鸣到复兴: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述评(1979—1985) 被引量:5
9
作者 涂怀京 陈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3-119,共7页
在 1979年至 1985年这个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史上的重要转折阶段 ,陶研工作者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性质、内涵、学术地位、历史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争鸣 ,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实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复兴及其与中国教育... 在 1979年至 1985年这个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史上的重要转折阶段 ,陶研工作者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性质、内涵、学术地位、历史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争鸣 ,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实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复兴及其与中国教育理论创新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研究 教育思想 争鸣 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申国昌 夏豪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6-11,共6页
陶行知与黄炎培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上的两位代表性人物,对职业教育都有诸多论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因生活的时代相近,面临的问题类似,在教育实践中又有较多的交往与合作,陶行知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诸多共通之... 陶行知与黄炎培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上的两位代表性人物,对职业教育都有诸多论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因生活的时代相近,面临的问题类似,在教育实践中又有较多的交往与合作,陶行知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诸多共通之处。二者都主张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相结合的双重职业教育目的观,提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职业教育方针,倡导从平民社会入手的职业教育办学原则,坚持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方法。同时,陶行知与黄炎培因个人兴趣各异、关注重心不一等原因,对乡村职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及一些具体问题的关注各有侧重,这又凸显了不同教育家的个人风格。对陶行知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认识、合理看待二者在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史上的贡献与地位,而且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想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及哲学认识论思想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永英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55,共3页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杜威的“从做中学”都是针对当时国内的教育弊端提出的教育改良方法,有着相同的哲学与认识论立场,都是深受实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产物,都有改造社会的理想追求。同时,陶行知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唯物主义知行观的影响...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杜威的“从做中学”都是针对当时国内的教育弊端提出的教育改良方法,有着相同的哲学与认识论立场,都是深受实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产物,都有改造社会的理想追求。同时,陶行知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唯物主义知行观的影响,一贯重视知行关系,并且身体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杜威 教育思想 认识论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经》在西方世界传播的历史 被引量:28
12
作者 武志勇 刘子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2,共8页
老子著作与思想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是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传播中的经典案例。笔者梳理了两百年时间里,老子著作与思想在西方世界翻译传播的历史,重点介绍了老子著作思想在英语世界、法语世界、俄语世界、德语世界和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 老子著作与思想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是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传播中的经典案例。笔者梳理了两百年时间里,老子著作与思想在西方世界翻译传播的历史,重点介绍了老子著作思想在英语世界、法语世界、俄语世界、德语世界和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老子思想 域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名人 教育瑰宝——记丽水学院图书馆陶行知研究资料中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海宁 梁宇光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7-179,共3页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文章对丽水学院陶行知研究资料中心成立背景、活动、发展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作了阐述,提出图书馆的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文献资源,要有特色的服务,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的发展得到学校与社会的支持,图书馆事业才能...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文章对丽水学院陶行知研究资料中心成立背景、活动、发展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作了阐述,提出图书馆的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文献资源,要有特色的服务,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的发展得到学校与社会的支持,图书馆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体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家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共5页
陶行知的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体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爱国物色和时代特征;(2)学校体育内容具有革新精神;(3)对实施学校体育的途径、手段与措施作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陶行知 体育思想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建军 郭义强 +2 位作者 饶永恒 王弈博 王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32,共6页
研究目的: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哲学思想缘起、核心观点、指导理念,为美丽中国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系统回顾法、演绎推论法、类比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 研究目的: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哲学思想缘起、核心观点、指导理念,为美丽中国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系统回顾法、演绎推论法、类比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内涵是在生态修复基础上不断深化,体现在保障国土空间的预防性功能、整体性特质、平衡性原则以及辩证性开发等方面,强调遵循国土空间要素的客观本质;(2)结合万物与自然的融合要求,从集系统、拓空间、衔时律、择愈法、创共生5个方面回顾演绎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道”哲学思想;(3)从外部情势、发展阶段、宜境制法、信息络网、效果优化5个角度概括提出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术”哲学思想;(4)从二维关系角度剖析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道”与“术”哲学逻辑以及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结论:“道”与“术”哲学思想是科学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实现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 哲学思想 “道”与“术” 科学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家福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9-21,28,共4页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并付诸于长期教育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创...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并付诸于长期教育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创造力培养为主旨,对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仍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创造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子》的政治思想体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8-114,共7页
《文子》理想社会的多层次性直接影响着其政治措施的多层次性。"以道治天下"是无为政治的理想措施,无为以自化、循理顺性以牧民,分别从内在心性与外在行为上构成了这一理想措施的两个层面。鉴于理想化措施与社会现实紧迫性之... 《文子》理想社会的多层次性直接影响着其政治措施的多层次性。"以道治天下"是无为政治的理想措施,无为以自化、循理顺性以牧民,分别从内在心性与外在行为上构成了这一理想措施的两个层面。鉴于理想化措施与社会现实紧迫性之间的反差,《文子》不得不采取次一级的政治手段:"守德""上贤"、提倡仁义以治国,"正法"以治国。在吸收儒家之德治思想与法家之法治思想的同时,《文子》始终把道治精神贯穿德治与法治之中。无为政治的理想措施与现实手段共同构成了《文子》多层次的政治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子》 政治思想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陶行知教材编撰思想与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大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中国近百年教科书发展史上,教育家陶行知主持编撰的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多部教材始终贯彻着生活教育的理念。他编撰的语文教材是通过收集各类与生活相关的事物作为素材,根据学习者的能力,按照不同的文体呈现出来,以帮助学习者在... 在中国近百年教科书发展史上,教育家陶行知主持编撰的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多部教材始终贯彻着生活教育的理念。他编撰的语文教材是通过收集各类与生活相关的事物作为素材,根据学习者的能力,按照不同的文体呈现出来,以帮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文字语言以外,还学习到日常生活的能力;数学教材引导学生从客观现实出发,在探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对于学生的思维模式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科学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物入手,由具体到抽象,不断地让学习者循序渐进、新旧两类知识反复磨合的过程中巩固并拓展知识。深入分析陶行知的教材编撰思想与实践,对于今天的教材编撰仍不乏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材编撰思想 教材编撰实践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生活教育论”新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志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3,共6页
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建立民主共和国家,是陶行知一生的理想追求。通过长期的实践,陶行知认为,要实现这一理想,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教育就必须首先从农民入手,必须... 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建立民主共和国家,是陶行知一生的理想追求。通过长期的实践,陶行知认为,要实现这一理想,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教育就必须首先从农民入手,必须去"凑"农民的生活,并通过改造提高了的"生活"去教育农民。"生活教育论",恰恰是基于中国现实、符合中国实际的理想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论 精神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后现代主义:关联与差异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晓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3,共4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与文化思潮,对以往的教育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颠覆和解构,但却没有建构起相对系统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虽然诞生于后现代之前,但包含着一些后现代主义思想因素,避免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某些局限与不足。因...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与文化思潮,对以往的教育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颠覆和解构,但却没有建构起相对系统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虽然诞生于后现代之前,但包含着一些后现代主义思想因素,避免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某些局限与不足。因此,在当下语境分析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的部分契合与背离,对于我们进一步思考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后现代主义 关联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