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1,共5页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脱节、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割裂、教学方法与思政需求偏离、教学评价难以衡量思政效果的困境。OBE理念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耦合性,可以从目标体系、设计路径...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脱节、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割裂、教学方法与思政需求偏离、教学评价难以衡量思政效果的困境。OBE理念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耦合性,可以从目标体系、设计路径、教学要素、教学流程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重构。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为:强化课堂联动、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能力、完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应用型本科高校 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学科课程体系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微专业建设研究
2
作者 于雪骊 张云鹤 +4 位作者 郑煜焱 田金龙 边媛媛 沈昳潇 史琳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5,共6页
随着我国绿色健康发展战略进程不断推进,基于生态毒理和健康毒理的毒理学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作用日益凸显,需求不断加大,应用领域不断增新,已经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然而,... 随着我国绿色健康发展战略进程不断推进,基于生态毒理和健康毒理的毒理学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作用日益凸显,需求不断加大,应用领域不断增新,已经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然而,风险评估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风险评估人才的规模及专业化程度都难以匹配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本研究以国内高校首个风险评估专业方向为依托,在分析总结大学科课程教学体系和大思政育人理念实践经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突破固有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建立系统科学开放的教学课程体系,为建设适应新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效、精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微专业,更好实现新型、急需人才——风险评估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课程体系 大思政育人理念 风险评估 微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逻辑、关系面向和策略路径
3
作者 任鹏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7,共9页
“大思政课”破解了思政课理论与现实脱节等突出问题,促进了社会资源向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推动了思政课建设理念的更新升华。善用“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正确把握好“大”与“小”、“理”与“实”、“量”与“质”等多重关系,实现思政... “大思政课”破解了思政课理论与现实脱节等突出问题,促进了社会资源向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推动了思政课建设理念的更新升华。善用“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正确把握好“大”与“小”、“理”与“实”、“量”与“质”等多重关系,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社会资源数量与内容质量的良性互促的内在统一。面向未来,进一步提升“大思政课”的建设质效,既要学校组织谋划,也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既要善用“活素材”,也要注重“讲道理”;既要注重技术赋能,也要提升技术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内在逻辑 关系面向 策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MAS模型在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丽丽 李修平 +3 位作者 周英华 申健 田立娟 杨洪升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165-168,共4页
高级植物生理学是研究生选修课,结合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的特点将O-AMAS教学模型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践行OBE教学理念的同时发挥专业课“立德树人”的作用,该教学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 高级植物生理学是研究生选修课,结合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的特点将O-AMAS教学模型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践行OBE教学理念的同时发挥专业课“立德树人”的作用,该教学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较好地完成课程目标。通过该模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将严谨的科学态度、辩证思维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专业课讲授过程中,起到很好的育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植物生理学 O-AMAS模型 OBE教学理念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
5
作者 肖万里 杨文霞 +3 位作者 王欣英 张敬敏 徐友信 曹文超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39-142,共4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措施,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涉农专业土壤肥料学及其他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一流课程 课程思政 土壤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软件专业为例
6
作者 郎振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70-77,共8页
“信息技术”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均要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其课程思政教学存在育人目标不够明确、思政元素融入不自然、专业特点不突出等问题,影响公共基础课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高职软件专业授课特点,以学... “信息技术”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均要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其课程思政教学存在育人目标不够明确、思政元素融入不自然、专业特点不突出等问题,影响公共基础课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高职软件专业授课特点,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过程,深挖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目标为统领、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方法为依托、以教学活动为抓手、以教学评价为保障的课程思政新型教学模式,全程融入思政元素,正向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信息技术 OBE理念 高职软件专业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的内涵解析、现实痛点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郑金鹏 赵景欣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2,共8页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要凸显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职业教育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还面...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要凸显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职业教育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还面临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创新,社会资源利用需要加强等现实痛点。我们应该树立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有效统筹家校社企思政资源,建设好思政师资队伍,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职业教育各环节、各层面,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大思政课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三全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创新发展:目标、难题与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谢克 李雨琪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9,共7页
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建设,将立德树人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工程,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聚焦数智技术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旨在探索技术驱动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 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建设,将立德树人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工程,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聚焦数智技术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旨在探索技术驱动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提升机制。数智技术通过优化“大资源”配置、创新“大课堂”形式、构建“大方法”体系,能够显著拓展思政教育覆盖面、增强教学感染力并提升其实效性,为立德树人工程注入数字化基因。但转型实践中也面临着协同育人机制弱化、教学闭环脱节及治理机制缺位等现实难题。为此,文章提出三位一体突破路径,即提升师生数字素养,破解协同育人效能不足问题;健全“大思政课”育人机制,弥合全过程育人链条裂隙;重视“大思政课”安全体系,防范技术异化风险,在技术创新与伦理约束的动态平衡中实现高校“大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高校“大思政课” 立德树人 现实难题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草类植物种子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亚洁 胡小文 韩云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60-264,270,共6页
草类植物种子学作为草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直接服务于草业生产实践,是草种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和桥梁课程。在“种业振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根据新农科建设的内涵,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了草类植... 草类植物种子学作为草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直接服务于草业生产实践,是草种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和桥梁课程。在“种业振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根据新农科建设的内涵,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了草类植物种子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思政元素挖掘。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情境和教学评价5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思政建设,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种业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类植物种子学 OBE理念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驱动逻辑、运作机理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楷芹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7,共9页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和加速释能,为“大思政课”建设注入鲜活的创新动力。数字技术具有广连接性、可扩展性和强交互性等特征,能够突破边界壁垒、丰富叙事形态和实施精准滴灌,以此驱动“大思政课”建设向更广的...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和加速释能,为“大思政课”建设注入鲜活的创新动力。数字技术具有广连接性、可扩展性和强交互性等特征,能够突破边界壁垒、丰富叙事形态和实施精准滴灌,以此驱动“大思政课”建设向更广的时空开放、向更深的层次演进和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借助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大思政课”展现出育人资源从独立分散到协同整合、育人模式从供给主导到需求导向、育人场景从单一平面到多维立体、育人评价从局部静态到系统动态的转向趋势。为此,要完善数字基建,构筑“大思政课”建设的新底座;集成数字技术,释放“大思政课”建设的新动能;提升数字素养,塑造“大思政课”建设的新生态;划定数字红线,明确“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大思政课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思政、凸特色、重过程”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
11
作者 张丹丹 黄伟韩 +4 位作者 黄鑫 王少博 杜海娟 郝克倩 汪青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2-722,共11页
针对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定位不明晰,实验内容设置缺乏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性,以及实验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以轻工类专业为例,明确了基础化学实验系列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承上启下的地... 针对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定位不明晰,实验内容设置缺乏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性,以及实验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以轻工类专业为例,明确了基础化学实验系列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优化、精选了融入思政元素和轻工专业特征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了科学合理、结构完整连贯的实验课程体系,创新了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重点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化学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实践结果表明,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实验技能、数据收集与处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理念等均获得全面提高,学生对于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和实验课程思政教育较为满意。这种“融思政、凸特色、重过程”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可推广至化学类专业及其他非化学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基础化学实验 工程教育理念 专业特色 过程性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用“大思政课”培养卓越工程师:价值遵循、现实样态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洁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卓越工程师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善用“大思政课”培养卓越工程师既是“大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然选择,对于落实育人理念、回归育人本源、破解育人悖论、规范育人实践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善... 卓越工程师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善用“大思政课”培养卓越工程师既是“大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然选择,对于落实育人理念、回归育人本源、破解育人悖论、规范育人实践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善用“大思政课”培养卓越工程师在具体实践中面临专业教育较强而思政融入不佳、队伍规模较大但协同力度不够、体系规划清晰但具体运行不畅、理论教学丰富而实践教学不足等现实问题。基于对现实问题的考量,善用“大思政课”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加强对“思想端”“联合体”“运行口”和“实践场”的多维度建设,构建全员、全程、全领域、全方位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提升善用“大思政课”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质量及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课程思政 卓越工程师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塑造“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晴雪 孙博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是对传统思政课模式的思想性升华、系统性改革、体系化完善,是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的重要改革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化“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价值导向、拓展立德树人综合育人框架、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提供...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是对传统思政课模式的思想性升华、系统性改革、体系化完善,是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的重要改革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化“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价值导向、拓展立德树人综合育人框架、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价值导向体现为五个方面: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政治遵循,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归宿,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三大原则立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底色,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引领。基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衔接点,构建包括把握大方向、塑造大格局、构建大师资、创新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推动大教改等在内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理论分析框架,从强化顶层设计、拓展“三全”育人格局、健全大师资体系、构建思政教研智慧平台以及深化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塑造“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实践创新路径,以形成一个由理论指导到实践落实、由内生动力到外部支持的完整“大思政课”建设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大思政课 育人新格局 价值取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善用“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本质和教学实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小侠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3,共7页
何谓“大思政课”及怎样善用之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包括以改革创新思政课的主渠道教学为目的,善用社会大课堂以拓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空间,搭建大资源平台以拓展高校思政课的优质教学资源,建构大师资体... 何谓“大思政课”及怎样善用之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包括以改革创新思政课的主渠道教学为目的,善用社会大课堂以拓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空间,搭建大资源平台以拓展高校思政课的优质教学资源,建构大师资体系以加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力量,拓展工作格局以建构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新格局五个方面。由于“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仍然是思政课,其内在本质仍然是讲道理,包括坚持唯物主义实践观,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坚持唯物史观,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学理和哲理。相应的,“大思政课”有自己特有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要聚焦其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案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主渠道 讲道理 教学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现实问题及优化策略——基于人文关怀视角
15
作者 李刚 王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46-50,共5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环境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数字化在拓展人的话语空间的同时,也促使人的本质生成发生着变化,这对人文关怀的价值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关怀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存在着价值理念不够深入、话语创...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环境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数字化在拓展人的话语空间的同时,也促使人的本质生成发生着变化,这对人文关怀的价值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关怀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存在着价值理念不够深入、话语创新尚显不足以及方式灵活性欠缺等问题。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可采取以下策略:坚守人文关怀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念应具备科学性和系统化;强化人文关怀意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要体现针对性和多样化;激发人文关怀活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方式拓展需增强有效性和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人文关怀 叙事理念 叙事话语 叙事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问题及策略——以研读《大学》之“道”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骁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0-53,共4页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典名作数不胜数,具有培养大学生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作用,其中,《大学》之“道”德育价值突出。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出现的问题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教师运用...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典名作数不胜数,具有培养大学生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作用,其中,《大学》之“道”德育价值突出。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出现的问题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教师运用经典之“道”能力不足、现行的德育方式缺乏吸引力。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应加大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期汲取经典之“道”,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大学》之“道” 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方式 文化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荒精神教育在兽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17
作者 徐恩爽 葛延松 +1 位作者 王峥 郑家三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1期88-91,共4页
北大荒精神是龙江优秀精神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内涵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兽医外科手术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和基础课,该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动物保定与麻醉技术、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疼痛管理技术和术后护理... 北大荒精神是龙江优秀精神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内涵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兽医外科手术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和基础课,该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动物保定与麻醉技术、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疼痛管理技术和术后护理技术,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临床实践的知识与技能。文章以兽医外科手术学麻醉章节为例,将北大荒精神贯穿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课程内容等教学环节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北大荒精神,同时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以及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荒精神 兽医外科手术学 课程案例 课程思政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土壤肥料学课程思政链式路径创新
18
作者 张银杰 张倩 +3 位作者 于晓娜 耿赛男 李岚涛 王宜伦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9期99-103,共5页
涉农高校课程思政担负着培养学生“三农”情怀和落实立德树人的使命重任。土壤肥料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师生协同不足、思政和专业内容脱节、育人效果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土壤肥料... 涉农高校课程思政担负着培养学生“三农”情怀和落实立德树人的使命重任。土壤肥料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师生协同不足、思政和专业内容脱节、育人效果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土壤肥料学课程思政应紧密联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目标链—教学链—评价链”三链贯通的课程思政闭环路径,以OBE理念重构课程思政目标链,打造案例导向与价值升华相融合的教学链,优化闭环联动课程思政评价链,提升学生知行合一能力,为新农科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课程思政 土壤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生态圈构建路径研究
19
作者 丁彩瑶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9-34,共6页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生态圈,是基于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以实践为导向、以资源重组为主脉、以数字化技术融合为呈现方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协作共享为工作格局的教育生态系统。深刻回答了时代发展之“问”、切实迎合了课程改...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生态圈,是基于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以实践为导向、以资源重组为主脉、以数字化技术融合为呈现方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协作共享为工作格局的教育生态系统。深刻回答了时代发展之“问”、切实迎合了课程改革之“势”、有力回应了学生成长之“需”。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生态圈包含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核圈、以教学实施为核心的组织圈、以“云平台”为阵地的资源平台圈、以教学保障为目标的环境圈,具有实践性、系统性、开放性的特征。构建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生态圈,需要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搭建“革命文化”大资源云平台、构建协同发展的合作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 育人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
20
作者 范妮妮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2-45,共4页
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育人价值深厚,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能够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服务意识;培养斗争精神,提升职业素养;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的... 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育人价值深厚,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能够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服务意识;培养斗争精神,提升职业素养;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的路径是: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增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完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确保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学的效果;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公安院校 思政课 理想信念 责任担当 斗争精神 红色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