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探索历程、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邓泽军 钱孝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随着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正朝着优质均衡的目标迈进,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我国学前教育大致经历了重点关注“规模发展”、全面关注“均衡发展”、转向关注“优质均衡”... 随着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正朝着优质均衡的目标迈进,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我国学前教育大致经历了重点关注“规模发展”、全面关注“均衡发展”、转向关注“优质均衡”三大阶段,并且各阶段研究普遍比较丰硕。但是,相关研究探索尚未形成系统、多元、特色的研究体系,主要局限于研究特色趋同、交叉研究不足、实证研究欠缺、指标体系缺乏等方面。后续研究需要超越单一层面的重复探索,走向更具独特性、多视域、针对性、可行性的策略体系创新,立足县域管理,从静态关注转向动态发展探索;重视政策优化,从单一均衡转向多元视角的优质均衡关注;着眼实践成效,从外延式均衡转向内涵式优质均衡关注;聚焦路径创新,从发散式关注转向聚焦式优质均衡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外延式均衡发展 内涵式优质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旨向下推进中国学前教育免费:经验分析与政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秦玉友 王玉姣 李佳莹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2,共10页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行学前教育免费可以有效提高儿童整体发展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家庭生育率。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推进学前教育免费已经成为教育政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面向困难群...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行学前教育免费可以有效提高儿童整体发展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家庭生育率。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推进学前教育免费已经成为教育政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面向困难群体、部分发达地区和部分重点地区进行了学前教育免费的探索,为我国推进学前教育免费提供了政策基础。人口高质量发展旨向下,我国要充分认识学前教育免费的意义,借鉴国外经验,汲取本土智慧,做好政策设计。要从困难群体优先、农村和偏远地区优先、关键经费项目优先、学前一年免费优先分步推进学前教育免费;统筹利用学前教育资源存量,并在资源需求较大的区域适度扩容;建立学前教育公用经费“钱随人走”流动机制和小规模幼儿园公用经费保底机制;构建以环境安全友好、饮食营养充足、睡眠时间充足、活动刺激丰富为核心的学前教育质量观,指导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和幼儿活动的质量建设,保障学前教育免费且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动 人口高质量发展 学前教育 免费教育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转型背景下老年教育赋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因、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佟景泉 曾光 黎新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9-96,共8页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释放第二次人口红利的重要举措。作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重要延伸,老年教育赋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挑战...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释放第二次人口红利的重要举措。作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重要延伸,老年教育赋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挑战的应对之举,其赋能机理主要体现在强化身心健康、升级技能体系、推动价值反哺、弥合数字鸿沟、激活认知潜能等维度。为进一步激发老年教育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赋能效应,需重塑社会认知、强化制度保障、协同多元供给、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技术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转型 老年教育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嬗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兴洲 刘徐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6,共7页
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与教师教育者虽同为教育实践者,但二者在教育责任、认知方式与实践表现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责任由关注“当下学生发展”转向兼顾“长久教... 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与教师教育者虽同为教育实践者,但二者在教育责任、认知方式与实践表现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责任由关注“当下学生发展”转向兼顾“长久教育生态”;二是认知方式由“具身认知”转向“实践理性”;三是实践表现由“熟练应对教学情境”转向“价值与能力相统一”。教师到教师教育者从“经验主体”到“伦理主体”的身份嬗变,彰显了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深刻内涵,体现了教师教育者这一身份的本质。在现实中,将教师教育者视为卓越教师身份的自然延伸忽视了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重构的质变过程,好教师就是好的教师教育者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教师教育者的培养理应纳入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教育者 实践智慧 教学机智 身份转型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合组织数字教育生态塑造:策略框架与核心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林梅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0,共8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作为全球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探路者和引领者,近年来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开展了系列研究,形成了数字教育生态塑造的策略框架,包括目标层(迈向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先决条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作为全球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探路者和引领者,近年来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开展了系列研究,形成了数字教育生态塑造的策略框架,包括目标层(迈向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先决条件层(物理基础设施),核心要素层(数字工具、数字资源、数字素养和数字应用)和保障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协同、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资金投入和公共采购、教师的激励与专业支持、监测和评估);此外,还分析和探讨了数字教育生态塑造的三大核心议题:弥合数字鸿沟、聚焦数字治理和关注人工智能。关照OECD已有经验,基于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可以从制定国家数字教育战略规划、深化学习/教学和评价场景的数字应用创新及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数字教育生态 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 数字鸿沟 战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机制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继平 陶媛媛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职教本科专业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是三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专业升格机制、转型设置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有机运行而推动。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 职教本科专业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是三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专业升格机制、转型设置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有机运行而推动。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升格机制不畅、转设机制不活、融合机制不顺的障碍,无法高效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推进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专业升格机制、专业转设机制和专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品牌,形成职教本科专业全方位、立体化、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本科专业 高质量发展 升格机制 转设机制 融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教育中心建设中比较教育学的新使命和新路径
7
作者 张民选 胡奇 孔令帅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9,共17页
在教育强国和全球教育中心建设的进程中,我国比较教育学者应肩负新的使命,亦需发掘新的路径,本文集中探讨了相关的三大使命和六大转变。比较教育学的三大使命包括:研究借鉴文明成果,服务本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使命;比较分析发现知识,... 在教育强国和全球教育中心建设的进程中,我国比较教育学者应肩负新的使命,亦需发掘新的路径,本文集中探讨了相关的三大使命和六大转变。比较教育学的三大使命包括:研究借鉴文明成果,服务本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使命;比较分析发现知识,推动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使命;教育传播服务全球,推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这三大使命,我国比较教育学科需从六个方面转变:人员结构,从注重外语背景转变为建设跨学科人才队伍;人才培养,从培养学术人才拓展到培养全球胜任力人才;研究对象,从偏重发达国家转变为同时关注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产出导向,从学术论著拓展到决策咨询服务与提供公共产品;研究情怀,从为本国发展研学扩展到为全人类教育发展治学。而实现上述使命与转变离不开研究方法的转变拓展,即从文献译介转向运用多学科方法与数字技术运用。通过使命拓展与路径转变,比较教育学不仅将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提供有力支持,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将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增添新的知识、方法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教育中心 比较教育 学科建设 转型与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国际援助:现实挑战与路径优化
8
作者 朱炎军 赵指南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04,共12页
职业教育国际援助是我国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发展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国际援助具有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合作的新目标与新任务。已有的全方位政策体系、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 职业教育国际援助是我国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发展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国际援助具有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合作的新目标与新任务。已有的全方位政策体系、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推动力,都为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国际援助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基础。但是,职业教育国际援助还面临政策体系需要创新完善,避免过度路径依赖,以及激发更大范围的内生动力等现实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国际援助的战略布局和政策设计、深化职业教育援助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利用好职业教育援助的双向合力等来实现职业教育国际援助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职业教育 国际援助 转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未来图景、实践路径与风险审思
9
作者 李玉顺 韩梦莹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共9页
人工智能正成为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驱动力,彰显着引领教育教学变革、提升育人质量、推进因材施教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新潜质。然而,囿于智能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仍面临... 人工智能正成为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驱动力,彰显着引领教育教学变革、提升育人质量、推进因材施教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新潜质。然而,囿于智能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仍面临创新性模式融合构建、变革性实践纵深探索、价值性定位系统厘清以及系统性路径前瞻规划等挑战。研究基于价值理论,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的元价值、工具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进行了学理阐述。在此基础上,从教育强国建设的长期和近中期视角,描绘了“以教育理念为原点,以终身学习为趋向,以育人生态为框架,以关键场景为坐标”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未来图景,进而提出立足教育痛难点突破、关注数据赋能学校变革、重视学生终身学习力培养以及加强教师变革性发展的实践路径,并强调以持续迭代为原则探索、拥抱、驾驭和适应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后,围绕智能环境、教师素养、技术依赖和伦理安全等潜在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人工智能 教育教学创新 素养成长型课堂 变革性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共生: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超霞 彭恬静 龙献忠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9,共9页
共生是一种去中心的理论,城乡共生能实现乡村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根据共生理论,一体化提升了城乡学前教育共生的组织程度,营造城乡学前教育积极的共生环境,是城乡共生的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城乡共生单元平等、共生模式互... 共生是一种去中心的理论,城乡共生能实现乡村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根据共生理论,一体化提升了城乡学前教育共生的组织程度,营造城乡学前教育积极的共生环境,是城乡共生的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城乡共生单元平等、共生模式互惠、共生环境积极,能够促使乡村学前教育迈向更公平、更优质、更高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但乡村学前教育压缩式发展带来的文化重建滞后,价值天平失衡;教育导向功利,资源流向单一;制度政策失灵,环境支持乏力等问题,成为城乡共生的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挑战。通过复位乡土文化,丰富教育资源;在地现代化,数字赋能城乡互动;“管理”转向“治理”,协同落实政策执行等措施,逐步实现城乡共生的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共生 一体化 乡村学前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有多远?——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时代遭遇与突围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毅恒 杨晓萍 +1 位作者 樊亚博 王莹莹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63,共14页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在历经大规模普及阶段后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考察发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样态表现为实施和合有序的活动、构建高效协同的制度、形成区域均衡的系统。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仍遭遇着由其活...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在历经大规模普及阶段后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考察发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样态表现为实施和合有序的活动、构建高效协同的制度、形成区域均衡的系统。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仍遭遇着由其活动要素冲突引发的实践阵痛、体制机制缺位导致的结构矛盾、系统供需失衡滋生的发展风险。为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则需以要素统整引领学前教育活动走向和合有序,以履责协同为导向构建健全高效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以区域有机联动塑造学前教育共生发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教育活动 体制机制 共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的转型推进与政策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二勇 闫鸿岗 李健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3,共7页
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既需要明确教育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也需要明晰实践推进的政策方案和发展路径。从教育的政治属性、人... 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既需要明确教育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也需要明晰实践推进的政策方案和发展路径。从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来看,教育强国建设面临四大转型要求。在发展导向上,从注重物质增量式发展为主导的规模配置向重视软件内涵式发展为核心的提质增效转型;从教育标准上,从“标准化”引导下的统一性教育向“多样化”需求催生的多彩性教育转型;在教育方式上,从“固定化”为主的教育方式向“泛在化”为主的智能教育转型;在决策范式上,从“经验主义”主导的教育决策向“循证决策”驱动的监测评估转型。基于转型推进,最终建成教育自身质量强、对国家发展支撑强、国内和国际认同强的教育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转型推进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教育综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论体系、实践样态与时代路向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苏豪 李玉顺 +1 位作者 蒋芮 马凡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32,共8页
城乡教育均衡是国家实施教育带动乡村振兴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战略命题,数字教育资源稀缺与优秀教师队伍匮乏深度刻画城乡教育不平等,然而传统东西部结对帮扶与资源跨区域输送实践难以满足乡村教育持续性与适切性的发展需要。面向乡村数字... 城乡教育均衡是国家实施教育带动乡村振兴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战略命题,数字教育资源稀缺与优秀教师队伍匮乏深度刻画城乡教育不平等,然而传统东西部结对帮扶与资源跨区域输送实践难以满足乡村教育持续性与适切性的发展需要。面向乡村数字教育生态、城乡持续适切帮扶、理论吸纳转化实践的三重现实阻遏,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实现城乡数字教育资源、教师现代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区域教育文化优质均衡的四重理想寻绎提供新的机遇。为此,探索建构以数字生态赋能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供给、教育共同体群智协同共建共享、“异步教研+同步教研+示范课堂”重构乡村教师研修形态为主要特征的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系,并以涵盖全国14省市20县域的教师教研提升项目为例进行真实样态的立体评估,发现其能协同培育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生学业素养,带动县域教育水平提升与乡村教育现代化跃迁。为促进理论体系迭代优化与城乡教育优质均衡深化发展,必须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平台精准功能服务;打通东西部城乡供需链,形成双边共建共享机制;创新项目管理评价制度,促生教师发展内生动力;联动县域师训部门协力,扩大项目造血辐射规模;重视师生数字素养培育,释放教育数字生态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城乡教育优质均衡 教育公平 乡村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机理、挑战与突破路向——基于TOE理论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磊 李恬 刘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9,共7页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TOE理论视角,对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在技术层面,体育课堂教学数...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TOE理论视角,对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在技术层面,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构筑底层架构;在组织层面,全要素协同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创新驱动体育课堂数字化转型;在环境层面,教育空间的多维构建保障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过程。然而,当前转型过程中仍存现实挑战:数字化教学设施“量质不足”,“数字体育+”复合型人才匮乏;教学主体内生能力偏弱,组织协同联动机制缺乏;政策理念偏差,数字化路径不清晰。据此提出突破路向:推动数字化教学场景增量提质,拓宽“数字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转型内生能力,构建共享共建的组织间全要素联动机制;加强数字化转型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数字化转型 TOE理论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逸楠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在人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化素养成为衡量人口质量的关键指标。面对规模庞大且快速增长的老年群体,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厘清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驱动逻辑、目标逻辑、实践逻辑,是新时代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 在人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化素养成为衡量人口质量的关键指标。面对规模庞大且快速增长的老年群体,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厘清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驱动逻辑、目标逻辑、实践逻辑,是新时代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驱动逻辑维度看,社会发展范式转变、人口结构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发展是转型的外部动力;老年教育自身追求高质量发展、新老年群体具备更好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则是转型的内部动力。从目标逻辑维度看,为老年人丰富精神生活、融入智慧社会提供数字技术支持是转型的内核,创变之处则在于结构、环境、模式、目标四个层面。从实践逻辑维度看,需坚定“老年教育+数字化”的方向,基于“普惠性与持续性”的实践起点,建立“系统性与激励性”的治理机制,走“适老化与智能化”的技术路线,开发具有“时代性与个性化”特点的学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老年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样态与挑战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永和 张登博 +1 位作者 苏洵 王一岩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是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数字化转型学科化发展的典型表征,也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旨在遵循科学教育学科逻辑,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命,结合科学教育探究性、实践性、... 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是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数字化转型学科化发展的典型表征,也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旨在遵循科学教育学科逻辑,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命,结合科学教育探究性、实践性、跨学科的特点,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科学教育资源和工具的转型升级,助力科学教学、学习、评价样态的整体革新,以此为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实践层面主要体现为:优化数字化科学教育资源,创新科学教育实践场域;研发数字化科学教育工具,提升科学教育服务能力;优化数字化科学学习方式,促进学习质量显著提升;探索数字化科学教学模式,推动科学教学实践创新;开展数字化科学教育评价,助力科学教育评价转型。未来需要在理论体系创新、资源体系建设、教育工具研发、教师数字化教学胜任力提升等方面加以重视,以推动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 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驱动、框架与路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韦月 许艳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103,共9页
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因何转型、以何转型、转型何为三个维度分析了巴西、印度、牙买加等五个发展中国家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因何转型、以何转型、转型何为三个维度分析了巴西、印度、牙买加等五个发展中国家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图景。其中,技术曲线陡峭、技能鸿沟深化、就业结构失衡等三重变革是发展驱动力。在遵循技术迭代发展、课程与资格、教与学、韧性发展所构成的“起”“承”“转”“合”行动框架下,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特色。为应对学习效果评估不足、新数字鸿沟扩大、教师数字素养不足等制约因素,建议从增强转型内生力、把握转型驱动力、提升转型牵引力等方面着手,实现转型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发展中国家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18
作者 张敏 姜强 +1 位作者 赵蔚 孟祥宇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96,共10页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精准测度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成为合理制定相关促进策略的关键。以30个省(市、自治区)的62所高等院校为案例样本开展调查,并基于2018—2024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相关统计...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精准测度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成为合理制定相关促进策略的关键。以30个省(市、自治区)的62所高等院校为案例样本开展调查,并基于2018—2024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相关统计数据,分别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障碍度模型、达古姆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模型对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所处阶段、障碍因子、区域内外部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高,但存在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教育数据治理、人员数字化能力、数字化保障、新型教学模式和数字化教学评价是影响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差异呈现逐渐缩小态势,其中区域间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变化的关键;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区域发展不均衡,呈现出由单极向多极分化的动态演进趋势。为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健康发展,应从夯实政策保障,打造教育协调发展的长效帮扶机制;加强区域内外联动,构筑数据互联共享的智慧教学空间;强化数字教育治理,构建U-G-2T-S多方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深化教师系统培训,建立数据驱动的新质素养测评体系等方面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数字化转型 发展水平测度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建伟 余国林 卢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8,共8页
当前正值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对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政策引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多重驱动下,西部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型显得... 当前正值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对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政策引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多重驱动下,西部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型显得尤为重要且紧迫,然而其转型过程中仍面临着观念转变难、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校企合作不深入等现实问题。西部高校通过实施教学与管理的“五转五化”,加速推动教学革新以重塑育人生态,管理创新以驱动系统变革,战略突破以实现质变跃升,从而在本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重构、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成效,实现专业转型升级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高校 应用型本科专业 转型发展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培育研究
20
作者 杨瑷宁 曲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2,50,共8页
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关乎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阐释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的三维建构,表现为拓展国家视野以增强风险预判能力的战略认知,涵养家国情怀以... 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关乎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阐释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的三维建构,表现为拓展国家视野以增强风险预判能力的战略认知,涵养家国情怀以增强使命担当意识的情感认同,以及锤炼实战本领以提升应变执行效能的行为转化,三者共同构成“认知-情感-行为”相统一的意识结构。研究认为,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仍面临认知偏差、情感挑战、行为低效等问题,其成因在于课程体系失衡、师资价值引领弱化及实践场域脱嵌。基于此,提出以跨学科课程融合推动职业发展战略视野生成,以动态情境教学提升职业情感适应力,以真实场域实训强化复杂问题应对能力等纾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师范生 职业发展 忧患意识 三维建构 知行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