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史传文说发覆
1
作者 许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7,共12页
自唐代迄于清世,学界出现了对汉史传文的质疑,其对象由《史记》兼及《汉书》的传记作品,其焦点又聚集于对辞赋作品的大量载录,并延伸及对《文选》载汉文“首赋”的批评。这一质疑的思想关键在反对汉史载文重修辞夸饰而轻经义致用。甄考... 自唐代迄于清世,学界出现了对汉史传文的质疑,其对象由《史记》兼及《汉书》的传记作品,其焦点又聚集于对辞赋作品的大量载录,并延伸及对《文选》载汉文“首赋”的批评。这一质疑的思想关键在反对汉史载文重修辞夸饰而轻经义致用。甄考其说并发覆其义,这种质疑源于在汉史载文后渐次形成的经义说及文体观对汉代广义性之文辞的误读。考察汉史载文,突出在诏令、奏议与辞赋,实以用“经”取“义”的写作与言说,建构当朝因王政而呈示的王言,其传承三代而造就新朝的君主制度及其文法,则形成了特有的帝国章句。而汉代史家如司马迁主张“成一家之言”与以史载文的关联,汉人广义的文辞观,以及包括辞赋作品在内的致用思想,正是其一代文运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史传文 尚言传统 文法 章句 一代文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骨内科学》总结施杞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学术思想
2
作者 司誉豪 尹恒 +3 位作者 郭杨 潘娅岚 王礼宁 马勇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842,共4页
国医大师施杞是中医骨内科学奠基人,所著《中医骨内科学》详细阐述了基础理论、辨证治法、临证应用及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对《中医骨内科学》内容的理解,总结和归纳施教授治疗中医骨内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即治疗思想体系从整体观念、... 国医大师施杞是中医骨内科学奠基人,所著《中医骨内科学》详细阐述了基础理论、辨证治法、临证应用及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对《中医骨内科学》内容的理解,总结和归纳施教授治疗中医骨内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即治疗思想体系从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出发,以八纲辨证为首,并由“气血为先、调和脏腑、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少阳为枢”等理念共同构成,对骨伤科临床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杞 中医骨内科学 学术思想 八纲辨证 少阳为枢 气血为先 动静结合 筋骨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知识界认知中的五四运动
3
作者 曹萌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7,共8页
五四运动爆发后,日本主流舆论将其定性为“排日运动”,多指责中国青年学生排斥日本,认为英美势力与中国亲英美派政客煽动青年学生促成了“暴动”。部分日本在华媒体人和以吉野作造为代表的日本新知识分子以及大阪报刊《大正日日新闻》... 五四运动爆发后,日本主流舆论将其定性为“排日运动”,多指责中国青年学生排斥日本,认为英美势力与中国亲英美派政客煽动青年学生促成了“暴动”。部分日本在华媒体人和以吉野作造为代表的日本新知识分子以及大阪报刊《大正日日新闻》却肯定了五四运动体现出的进步思想,呼吁日本民众理性看待中国的民众运动。其中,《大正日日新闻》1920年新年号连载“中国名士之对日意见”,这些意见集中介绍了五四运动、新思想运动的真义,体现了五四运动后日本知识界对中国新思想的关注,同时也呈现出日本对华观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中日关系 吉野作造 《大正日日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复兴”的中国面孔——以《国粹学报》、“整理国故”与《学衡》为中心
4
作者 狄霞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4-204,共11页
文艺复兴为欧洲带来了新生,也为近代以来中国文人学士寻找民族文化复兴之道提供了思路。晚清国粹派率先将“Renaissance”阐释为“古学复兴”,视先秦诸子为中国的古希腊先贤,在保护中国古典文化精华的前提下探求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胡适... 文艺复兴为欧洲带来了新生,也为近代以来中国文人学士寻找民族文化复兴之道提供了思路。晚清国粹派率先将“Renaissance”阐释为“古学复兴”,视先秦诸子为中国的古希腊先贤,在保护中国古典文化精华的前提下探求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胡适将“五四”新文化运动视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并将“整理国故”作为实现中国文艺复兴的关键步骤。吴宓、梅光迪等白璧德的中国弟子发刊《学衡》,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旨推动另一种带有新人文主义色彩的“文艺复兴”。虽然都是对“中国文艺复兴”的本土化探索,晚清国粹派、胡适及学衡派却展示了中国文艺复兴三张不同的“面孔”。三派虽然互有差异,却不乏互动,其观点也具有相互补充性。回顾近现代中国知识人对“中国文艺复兴”的多元思考,为我们在当代语境下转化这份思想学术资源进行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复兴 《国粹学报》 “整理国故” 《学衡》 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现实为导向:抗战时期新四军对中医药的运用
5
作者 何家伟 杨可淳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4,共14页
医药短缺是影响新四军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重要难题。抗战初期,新四军积极筹建西医人才队伍,拓宽西药获取渠道,使医药困难得以暂时缓解。皖南事变后,由于日伪实行医药管制,新四军西医西药获取渠道严重受阻,致使医药困境再度加剧。基于此... 医药短缺是影响新四军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重要难题。抗战初期,新四军积极筹建西医人才队伍,拓宽西药获取渠道,使医药困难得以暂时缓解。皖南事变后,由于日伪实行医药管制,新四军西医西药获取渠道严重受阻,致使医药困境再度加剧。基于此,新四军遵循中共中央方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破除中西医门户之见,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政策。中医药政策的制定,是新四军在极端困境下采取的应急之策。新四军通过筛选与培养中医人才扩充医疗队伍,甄别与利用中草药缓解西药短缺,使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医药为抗战事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医疗保障。对中医药的改造与运用,是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在医药卫生领域践行“自力更生”策略的重要体现。新四军的中医药实践展现了军部与其所属部队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多维互动,体现了各部队医疗卫生实践的同一性与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华中抗日根据地 中医中药 西医西药 医疗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论人类学的第四次革命:企业人类学对互联网社会下老字号企业“传统-现代”转型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继焦 陆霓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7,共9页
在互联网和数字时代语境下,老字号企业的“传统-现代”转型既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学术议题。这需要问题导向研究,以达成人类学领域内基础层面的详细分析;也需要扩展至学科导向研究,推动企业人类学这一分支学科... 在互联网和数字时代语境下,老字号企业的“传统-现代”转型既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学术议题。这需要问题导向研究,以达成人类学领域内基础层面的详细分析;也需要扩展至学科导向研究,推动企业人类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建设与深化。而研究现代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现代企业组织变迁所形成的“四层次分析法”“四结构分析法”“二元社会分析法”“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向分析法”以及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等一系列概念群,既是企业人类学也是中国人类学乃至世界人类学界的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视角进一步提升至人类学第三层次的高度,即基于老字号企业“传统-现代”转型的实证研究,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及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助力等议题,以构建起企业人类学乃至人类学整个学科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第四次革命 企业人类学 互联网社会 老字号企业“传统-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重点中药材资源品种及蕴藏量调查研究
7
作者 周先建 方清茂 +7 位作者 张美 周毅 胡平 吴萍 王洪苏 罗冰 李青苗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99-2008,共10页
目的 调查四川省重点中药材的种类和蕴藏量信息,为四川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样方调查、市场走访调查、栽培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四川省183个县级行政区域内重点中药材的品种和蕴藏量信息。结果 四川省... 目的 调查四川省重点中药材的种类和蕴藏量信息,为四川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样方调查、市场走访调查、栽培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四川省183个县级行政区域内重点中药材的品种和蕴藏量信息。结果 四川省有《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收载重点品种358种,其中市场重点调查药材133种、野外重点调查药材225种。调查发现了重点植物药材325种,重点动物药材14种,重点矿物药材14种,重点菌类药材5种。完成了134种重点中药材的数量和重量调查,通过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系统计算得到134种重点药材的蕴藏量信息。结论 四川省重点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占全国重点品种数量的51.3%。资源蕴藏量大,在2000万吨以上,但部分品种资源破坏严重,急需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四川省 重点中药材 蕴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每周评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龙国存 刘维荣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每周评论》是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媒介。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环境,《每周评论》逐步认可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广泛报道十月革命和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关注劳农阶级,鼓励工人阶... 《每周评论》是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媒介。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环境,《每周评论》逐步认可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广泛报道十月革命和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关注劳农阶级,鼓励工人阶级组织起来进行阶级斗争,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周评论》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脏腑-骨痿”理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黎征鹏 章晓云 +1 位作者 曾浩 高振罡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15-3022,共8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属于高转换型的骨质疏松症(OP),好发于女性绝经后5~10年。由于绝经后女性卵巢衰退,雌性激素和相关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引起骨量减少和骨微观结构发生改变,骨脆弱增加,患者骨折风险增加。中医...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属于高转换型的骨质疏松症(OP),好发于女性绝经后5~10年。由于绝经后女性卵巢衰退,雌性激素和相关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引起骨量减少和骨微观结构发生改变,骨脆弱增加,患者骨折风险增加。中医学认为,肾虚是本病发生的关键,肾精充足对于骨髓充养和骨密度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行气,心血亏虚、胆气不足、肠道功能紊乱等因素同样影响骨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脏腑 中医理论 发病机制 气血 津液 气机 气机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气解毒”思想论治癌因性疲乏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彤 王欣妍 侯炜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99-2302,共4页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典型的身心共患疾病,患者常伴随生理、情感、认知方面的主观疲劳感,严重影响生命质量。本文结合癌因性疲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程特点,从宗气虚衰、气机壅遏、癌聚毒损3个分期维度,分析癌因性疲乏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典型的身心共患疾病,患者常伴随生理、情感、认知方面的主观疲劳感,严重影响生命质量。本文结合癌因性疲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程特点,从宗气虚衰、气机壅遏、癌聚毒损3个分期维度,分析癌因性疲乏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在调气解毒的治疗总原则下,提出培本补虚调平衡、解郁散结稳气机、攻邪解毒消癌肿之法,构建癌因性疲乏发生发展及康复阶段身心同调的中医药治疗策略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调气解毒 扶正 气机 学术思想 宗气 虚劳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四川省洪雅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11
作者 赵磊 秦运潭 +4 位作者 祝世杰 方清茂 罗冰 周先建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67-1974,共8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洪雅县药用植物资源,为洪雅县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走访调查、样方调查及标本采集,对洪雅县药用植物种类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洪雅县共有药用植物1748种,隶属185科808属,其... 目的调查四川省洪雅县药用植物资源,为洪雅县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走访调查、样方调查及标本采集,对洪雅县药用植物种类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洪雅县共有药用植物1748种,隶属185科808属,其中菊科所占比例最高;珍稀濒危药用植物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9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中药基原185种。结论洪雅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中药产业化发展的空间较大,该普查结果可为洪雅县药用植物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雅县 药用植物资源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符号学和眼动实验的黄梅挑花再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敏 张希望 +3 位作者 郝娅佩 贾琦 张雪 孟国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3-224,共12页
目的针对传统文化符号再设计过程中,显隐性因子提取与表征存在模糊主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拓符号学和眼动实验的显隐性文化特征提取与应用的研究方法。方法以黄梅挑花为例,在可拓符号学的基础上融入眼动实验,首先,利用爬虫技术提取黄... 目的针对传统文化符号再设计过程中,显隐性因子提取与表征存在模糊主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拓符号学和眼动实验的显隐性文化特征提取与应用的研究方法。方法以黄梅挑花为例,在可拓符号学的基础上融入眼动实验,首先,利用爬虫技术提取黄梅挑花文化特征词(隐性因子),并进行可拓语义评估得到其可拓区间值;其次,运用眼动实验提取挑花纹样特征(显性因子),结合隐性因子可拓区间值进行综合图解语义评估;最后,将图案元素进行可拓变换设计。结果变换结果在服饰纹样图案设计中得到合理应用。结论研究表明:运用该方法可修正传统的依据从业经验及主观思维表征文化特征存在的偏差,能客观、科学地提取显隐性因子并作为设计因素,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符号 黄梅挑花 可拓符号学 眼动追踪 可拓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复发研究领域中4种有前景的生物药物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曼 孟耀 牛茂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9-705,共7页
正畸术后复发是口腔正畸学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观点认为由于正畸牙移动和正畸牙复发期间发生的生理模式具有相似性,所以通过靶向参与牙槽骨改建的降低正畸牙移动速率的生物化学制剂可以潜在地调节正畸牙复发。通过局部给药和全身给药干... 正畸术后复发是口腔正畸学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观点认为由于正畸牙移动和正畸牙复发期间发生的生理模式具有相似性,所以通过靶向参与牙槽骨改建的降低正畸牙移动速率的生物化学制剂可以潜在地调节正畸牙复发。通过局部给药和全身给药干预正畸复发的相关研究药物目前主要处于体外实验研究阶段。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一些生物药物具有其无创、不良反应小、干预方便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应用于干预正畸复发相关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针对补骨脂、植物雌激素依普黄酮、乳铁蛋白、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这4类生物药物的相关成骨机制及其在正畸术后复发领域的基础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复发 生物医学药物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论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永春 张新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2,共5页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站在中国革命的高度阐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和倡导文化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批评了五四运动存在的形式主义错误方法和知识分子脱离工农群众的缺点。毛泽东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站在中国革命的高度阐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和倡导文化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批评了五四运动存在的形式主义错误方法和知识分子脱离工农群众的缺点。毛泽东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五四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式革命的开端,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也准备了国民革命。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揭示了五四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将其归结为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毛泽东关于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论述,对推进五四运动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国舞龙的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继生 雷军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4,共3页
舞龙是中国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高度的重视。文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舞龙产生的社会基础进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学因素对现代... 舞龙是中国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高度的重视。文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舞龙产生的社会基础进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学因素对现代舞龙运动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并探讨了舞龙运动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以期对未来舞龙运动发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舞龙运动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背景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卫明 曹芳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03,128,共5页
近20年来,多数学者对于五四运动的研究,向来强调其"新"的一面,至于它和传统的关系,除了着眼于反传统特别是反儒家之外,其余便很少涉及。其实,五四运动与传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尤其体现在这一时期先进知识分子... 近20年来,多数学者对于五四运动的研究,向来强调其"新"的一面,至于它和传统的关系,除了着眼于反传统特别是反儒家之外,其余便很少涉及。其实,五四运动与传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尤其体现在这一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接受上。如果没有固有的传统文化背景,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将难以走向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再认识,对于我们正视历史从而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思潮及其特点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大华 周元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共11页
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形成于清末民初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五四前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是民族自决思潮的兴起,其次是经济民族主义的兴起,再次是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清末时期比较,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民族... 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形成于清末民初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五四前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是民族自决思潮的兴起,其次是经济民族主义的兴起,再次是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清末时期比较,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互动;二是民族主义的现代性拓展,三是参与民族主义运动的阶级和阶层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四前后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型、法合一”的当代意义审视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文武 戴国斌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2-326,332,共6页
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日益加大,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向着武术本身回归,通过反求诸己式的探研,坐实武术之"文化自觉"。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对武术"型、法合一"的当代价值进行... 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日益加大,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向着武术本身回归,通过反求诸己式的探研,坐实武术之"文化自觉"。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对武术"型、法合一"的当代价值进行审视。研究认为:型是武术的外壳,法是武术的灵魂,决定武术型之塑造的是武术独特的攻防之法,武术除技击以外的其他功能的衍生,也因其方法上的独特性而别具一格;武术"型法合一"的规定性,在近现代以来武术竞技化演变过程中被分解后的项目形式破坏,以武术拳势攻防方法为前提,保持型与法的统一,是令武术找回自我、占据主动的必要途径;中国武术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中能够独树一帜的地方,是深具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拳种门户,终而落脚于微观层面拳势之型与法的"中华规定性"上面,故武术拳势强调型、法合一,对于武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拳势 拳种 技术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上海经济的发展与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被引量:2
19
作者 岳珑 王涛 阎团结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86-89,共4页
从经济角度 ,探讨了五四时期上海的经济发展对上海学生、商人、工人联合斗争的影响 ;探讨了上海与相关地区形成的经济通讯网络 ,在扩大联合斗争中影响的作用 ;从而推论出 。
关键词 上海 经济发展 五四运动 初步胜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少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2-108,共7页
“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是经常用来标识五四运动的性质及特点的重要概念。对“五四”的上述定性进行历史解读,并认识其影响,会发现:五四运动期间,已经有人称之为“爱国运动”了,这个称谓是“五四”的最有实际意义的遗产,影响... “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是经常用来标识五四运动的性质及特点的重要概念。对“五四”的上述定性进行历史解读,并认识其影响,会发现:五四运动期间,已经有人称之为“爱国运动”了,这个称谓是“五四”的最有实际意义的遗产,影响至今;五四运动时期,尚无人称之为启蒙运动,它是后来才出现的,是以“古为今用”的方式,用来应对现实问题的产物;五四运动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也是运动期间的事,并很快在西方广为人知,可在史实和逻辑上均面临着一定困难。对五四运动的上述定性进行历史解读,展现九十年来国人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评价的发展变迁,有助于加深理解五四运动,也有助于加深理解近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爱国 启蒙 文艺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