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绿色条款”鉴别与“关绿条款”环保功能评价——兼谈民法典的完善
1
作者 徐祥民 孙一涵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8,共15页
我国民法典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规定了绿色原则,富有时代性。而学界相关学者的“绿色条款论”所讨论的“绿色条款”没有统一的绿色标准,不能充分反映和有效支撑民法典绿色原则的时代特质,其大部分都不是由贯彻民法典绿色原则而来的,而是... 我国民法典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规定了绿色原则,富有时代性。而学界相关学者的“绿色条款论”所讨论的“绿色条款”没有统一的绿色标准,不能充分反映和有效支撑民法典绿色原则的时代特质,其大部分都不是由贯彻民法典绿色原则而来的,而是被贴上“绿色”标签的“无绿条款”“涉绿条款”。“涉绿条款”中的“关绿条款”主要分布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它们大多是从原侵权责任法第八章移过来的,与绿色发展理念没有直接关系。这些条款对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保护不必然具有保护环境的作用,其规定的“惩罚性赔偿”也无法有效阻止有害于环境的行为的发生。民法典第1234条和第1235条的相关内容,都是环境保护法中的管理手段,不应出现在民法典中。因此,应针对民法典第1234条、第1235条和第942条存在的缺陷修改民法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条款 绿色原则 涉绿条款 关绿条款 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资格禁止的功能界定与规范优化
2
作者 李迎寒 侯竣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71,共7页
教师资格禁止机制是通过限制教师资格以禁止相对人从事教师职业的法律制度,具体指具有法定情形的申请者不得取得教师资格以及教师因违法而被撤销教师资格,并在法定期限内不得取得教师资格的制度。教师资格禁止机制具有防止不符合教师资... 教师资格禁止机制是通过限制教师资格以禁止相对人从事教师职业的法律制度,具体指具有法定情形的申请者不得取得教师资格以及教师因违法而被撤销教师资格,并在法定期限内不得取得教师资格的制度。教师资格禁止机制具有防止不符合教师资格者成为教师的预防功能与剥夺存在法定情形者的教师资格并限制其从业的惩罚功能。教师资格禁止的规范优化包括纵向与横向两重线索。在纵向上,应明确只有法律、行政法规才可设定教师资格禁止;在横向上,教师资格禁止的预防功能与惩罚功能决定了该机制的适用完善应受比例原则与禁止不当联结原则的约束。其构成要件应进一步细化以提升可操作性与合理性,处罚期限应按“阶梯式”划分为3年、5年、终身禁业等三档,以此优化教师资格禁止的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资格禁止 预防功能 惩罚功能 比例原则 禁止不当联结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则高度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振 宋香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党的二十大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党性、人民性、实践性等原则进行了阐述与强调。从世界现代化史、人类文明史、人类知识演进史的视野来看,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本质变化,就是由现代... 党的二十大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党性、人民性、实践性等原则进行了阐述与强调。从世界现代化史、人类文明史、人类知识演进史的视野来看,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本质变化,就是由现代化的属地空间形态转化为现代化的新主体、新实践形态。这意味着现代化理论经过中国式重构之后,内涵发生了原则性改变。这里的“中国”不仅仅是限定词,亦非一般意义的“个别”,而且直接代表现代文明的中国逻辑与中国行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呈现出具有原则高度的主体,具体体现为通过中国共产党并以社会主义为主体规定性的历史运动、以人民为主体的“五大文明”的现实实践、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体的创造性弘扬等。从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形态创新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只有突破“西方文明之光源”,才能真正促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典范,触发基于实践层面的人类文明发展运行模式的整体批判和自我反省,由此形成文明合力,最终将人类整体的生存境遇提升到新文明形态的普遍高度,推动人类新文明视野真正拓展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现代文明 原则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突出表现、内在机理和意义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泽应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06,F0002,共11页
中华文明不同于“有古而无今”和“虽新而不古”的文明的地方在于它是“亘古亘今”“亦新亦旧”的文明类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既借助并依托人种民族的连续性、国土疆域的连续性、语言文字的连续性表现出来,也体现在道统价值的连续性、... 中华文明不同于“有古而无今”和“虽新而不古”的文明的地方在于它是“亘古亘今”“亦新亦旧”的文明类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既借助并依托人种民族的连续性、国土疆域的连续性、语言文字的连续性表现出来,也体现在道统价值的连续性、治统或大一统的连续性、学统或思想文化传统的连续性等方面。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是与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价值追求以及所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国哲学品质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旧邦新命”是中华文明独特的国性基质和价值特质。“新故相资而新其故”“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使得中华文明发展起了一种“继往圣”“开来学”的文明精神,并赋予中华文化一种由古及今的发展机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具有深刻而高远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走好中国道路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支撑,而且也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动能,丰富并发展着世界文明的范式、类型和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连续性 亘古亘新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客体兜底规范的内在关系及适用逻辑——以《民法典》第123条与《著作权法》第3条的适用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华 李晓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0,119,共11页
《民法典》对知识产权客体类型的立法取向秉持法定主义立场,而现行《著作权法》对作品类型的规范选择却经历了由“作品类型法定”到“作品类型开放”的重大转变,致使两法客观呈现权利客体类型开放与封闭的立法模式差异。实践中应揭示这... 《民法典》对知识产权客体类型的立法取向秉持法定主义立场,而现行《著作权法》对作品类型的规范选择却经历了由“作品类型法定”到“作品类型开放”的重大转变,致使两法客观呈现权利客体类型开放与封闭的立法模式差异。实践中应揭示这种假性矛盾的本质,厘清私权部门种属概念间错位类比的逻辑误区,明确过渡性知识产权基本规范对各知识产权单行法特殊性问题的解释缺失,以《民法典》与《著作权法》之间互为“表里”的“隔代”调适关系为逻辑基础,支撑知识产权客体相关规范在司法适用中的实践展开。即以作品类型扩张的现实表现和法律解释经验为起点,以民事私权的价值理念为根基,秉持审慎开放、体系化解释和司法确认优先原则,在具体案件中依照知识产权权属定位、著作权权属定位、作品类型定位的逻辑层次,在权利客体兜底款项启用时严格把握相对开放的审慎裁判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著作权法 法定原则 作品类型开放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引擎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房倩 郑国力 +2 位作者 王军 尤麒兆 张子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共11页
随着土木工程仿真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仿真工具在计算效率和实时交互等方面的能力逐渐无法满足工程要求。物理引擎凭借其强大的非线性、大变形、高效计算能力和灵活性,日益受到研究者关注,成为了土木工程新兴应用研究热点。首先,介绍物... 随着土木工程仿真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仿真工具在计算效率和实时交互等方面的能力逐渐无法满足工程要求。物理引擎凭借其强大的非线性、大变形、高效计算能力和灵活性,日益受到研究者关注,成为了土木工程新兴应用研究热点。首先,介绍物理引擎技术概念及原理,系统梳理物理引擎技术在土木工程细分专业中的研究前沿和重点问题;其次,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提出制约物理引擎应用的计算效率和可靠性两大难题;然后,为了推动物理引擎技术的应用研究发展,提出从硬件、算法、策略角度提升计算效率,从模型改进、多场耦合、参数校准角度提升可靠性的物理引擎应用方法;最后,提出了物理引擎技术在未来土木工程中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对工程应用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计算原理 实时计算 大变形 虚拟仿真 计算效率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1
7
作者 范鹏 杨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6,共11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形态,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也...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形态,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领域与学术话题,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党性与人民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系统性与协调性、主体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思想引领与实践指导,从文明维度、价值维度、发展维度、结构维度和实践维度厘清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论原则,对深刻揭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充满生命力的深层密码,准确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深刻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原则遵循和实践理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方法论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生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预防功能定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小钢 刘志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3,共10页
基于预防为主原则的广义理解,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预防功能将涵盖危害预防和风险预防。危害预防的对象是即将发生的环境损害和相对确定的环境危险。风险预防的对象是损害发生概率不确定的环境风险。从实践上看,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 基于预防为主原则的广义理解,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预防功能将涵盖危害预防和风险预防。危害预防的对象是即将发生的环境损害和相对确定的环境危险。风险预防的对象是损害发生概率不确定的环境风险。从实践上看,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仍以环境危险认定重大风险,主要涉及危害预防功能,并未涉及风险预防功能。从理论上看,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预防功能从危害预防拓展至风险预防,将会面临风险沟通限制、司法权行使边界和风险预防措施决定三个难题。法院可以通过建立初步可能联系审查标准,优化对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条件的形式审查,尽量排除风险预防案件的受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预防为主原则 危害预防 风险预防 重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守正创新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应武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20,共14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在守正与创新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守正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在守正与创新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守正创新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规律性的精准把握,守正创新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价值论的科学认识,守正创新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实践论的系统总结。具体而言,守正,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传统与文化,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新要求,勇于开拓新的领域,通过科技、文化和制度的创新,推动中华文明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正创新 中华民族 现代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对于赓续中华民族的根脉,夯实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的方法途径主要包括:从富民厚生到...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对于赓续中华民族的根脉,夯实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的方法途径主要包括: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推动中华物质文明实现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推动中华政治文明实现现代转型;从革故鼎新的担当精神到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推动中华精神文明实现现代转型;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推动中华社会文明实现现代转型;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中华生态文明实现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正当防卫和民事正当防卫的同一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万龙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80,共16页
刑事正当防卫和民事正当防卫之关系,是正当防卫教义学中的重要问题。关于此,有区分论和同一论两种见解。区分论难以成立,“立法修订情况不同”“刑法和民法的属性差异”“刑民正当防卫的任务有别”皆非区分刑事正当防卫和民事正当防卫... 刑事正当防卫和民事正当防卫之关系,是正当防卫教义学中的重要问题。关于此,有区分论和同一论两种见解。区分论难以成立,“立法修订情况不同”“刑法和民法的属性差异”“刑民正当防卫的任务有别”皆非区分刑事正当防卫和民事正当防卫的理由。与此不同,同一论既和法秩序统一原则和正当防卫法理基础相适契,又具有明晰正当防卫图像、便利正当防卫行使的刑事政策效果,是刑民正当防卫关系的妥当解。《刑法》第20条和《民法典》第181条关于防卫限度的不同规定并非反对同一论的理由:“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和“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所确立的防卫限度是相同的,皆为“超过必要限度”,两条款的不同点,即“明显”和“重大”,则是由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差别所致。总之,刑事正当防卫和民事正当防卫是同一关系,两者的法理基础和构成要件皆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正当防卫 民事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法秩序统一原则 法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狱法》修改的高度现代化监狱文明期待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赟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41,共12页
在监狱法迎来三十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修改之时,社会对建成高度现代化监狱文明有着一种普遍期待。显然,监狱法修改应合理回应社会期待。由此,首先,收集专家评估和公众评估两个层面的调查问卷;其次,运用验证性因素方法,编制现代化监... 在监狱法迎来三十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修改之时,社会对建成高度现代化监狱文明有着一种普遍期待。显然,监狱法修改应合理回应社会期待。由此,首先,收集专家评估和公众评估两个层面的调查问卷;其次,运用验证性因素方法,编制现代化监狱文明指数,对我国现代化监狱文明状况进行客观评估。再次,基于评估结论,提出建成高度现代化监狱文明的监狱法修改完善建议:其一,增设人格尊严基本原则、赋予服刑人员行政诉权,建设高度的服刑人员处遇文明;其二,监禁设施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建设高度现代化监禁设施文明;其三,增设比例原则、平等对待原则,建设高度现代化监狱执法文明;其四,增设“确保服刑人员释放后重新融入社会”,建设高度现代化监狱改造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法修改 监狱文明 人格尊严 比例原则 平等对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法语境下“合同效力”的层次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光荣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92,共16页
从《民法典》与《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就行政审批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等所作的规定看,“合同效力”在我国民法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广义的合同效力与广义的合同拘束力属同义语,是法律对当事人合意的认可和保护,其... 从《民法典》与《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就行政审批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等所作的规定看,“合同效力”在我国民法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广义的合同效力与广义的合同拘束力属同义语,是法律对当事人合意的认可和保护,其前提是合同具备有效要件,即“依法成立”。因此,合同无效与合同不成立并无实质区别。但是,为了准确描述合同已依法成立但未生效的法律状态,我国民法有时是在狭义上使用合同拘束力的概念,并将其与狭义的合同效力概念区别开来:前者指当事人于合同依法成立后不得擅自撤销或者解除合同,并不得违反诚信原则恶意阻止条件成就或消极对待报批义务;后者则指当事人一方得基于合同请求对方履行约定的义务,即履行效力。此外,由于我国民法上的买卖合同不仅包含当事人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意思,而且包含当事人移转所有权的意思,因此,还应将买卖合同的效力进一步区分为履行效力与移转效力。“合同效力”的此种层次性,既是现代交易阶段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民法体系特色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效力 合同的拘束力 合同的履行效力 合同的移转效力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设立房地产税的正当性基础——基于“国民空间发展权代际公平”的新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榆淞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2,共10页
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制存在着规则分散、征税范围狭窄和税负分配不公等诸多结构性问题,但由于未能厘清设立房地产税的正当性基础,这使得该税种的制度扩围与结构优化长期停滞不前,由此所引发的地方财政风险和财富不平等问题不容忽视。为... 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制存在着规则分散、征税范围狭窄和税负分配不公等诸多结构性问题,但由于未能厘清设立房地产税的正当性基础,这使得该税种的制度扩围与结构优化长期停滞不前,由此所引发的地方财政风险和财富不平等问题不容忽视。为保障和促进国民空间发展权的代际公平,宽税基房地产税的制度建构既要关注该税种在地方税与财产税语境下差异化的目标定位,还应明晰房屋和土地在法律和经济属性上的差异,尤其是居住用房地产所承载的狭义居住利益与广义居住利益,并探索以“房地分离主义”为中心的税制设计方案,以期能更好地衡量和捕捉房地产的空间价值与自然增值,从而消解各界对于该税种新增经济负担的合理性质疑与正当性诘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税 房地分离主义 国民空间发展权 量能课税 税收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原则在草原法领域内的法律适用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星华 王婧 《草原与草业》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绿色原则作为我国独创载入了《民法典》,同时绿色原则也作为《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之一贯穿始终。我国草原遍布,生态功能显著,若将绿色原则与草原法律规范相结合,将会构筑起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屏障。但现阶段,绿色原则在适用草原... 绿色原则作为我国独创载入了《民法典》,同时绿色原则也作为《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之一贯穿始终。我国草原遍布,生态功能显著,若将绿色原则与草原法律规范相结合,将会构筑起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屏障。但现阶段,绿色原则在适用草原法领域时,存在未发挥教育功能和解决利益冲突、执法适用受限和司法适用混乱等问题。原因具有两面性:一是绿色原则能与草原公法规范相契合;二是绿色原则与草原私法规范具有一定冲突。绿色原则本质上属于私法原则,可作为限制性原则运用到草原民事纠纷解决当中,但一般不能适用于公法领域。为促进绿色原则在草原法领域适用,可以将绿色原则与传统游牧文化融合,发挥教育功能。要利用比例原则原理平衡好绿色原则适用过程当中的利益失衡,并且将绿色原则的理念通过公法私法化的方式融入草原行政执法,最终将绿色原则融入到私法领域,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原则 草原法 法律适用 利益衡量 草原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原则的青藏高原行政区划调整思考
16
作者 潘峰华 刘紫星 +1 位作者 葛岳静 宋长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传统行政区划原则和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实践对生态因素考虑不够,甚至与生态治理产生了冲突.本文提出行政区划要注重生态原则,要以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开发作为行政区划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出发点.在生态意义重大的地区...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传统行政区划原则和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实践对生态因素考虑不够,甚至与生态治理产生了冲突.本文提出行政区划要注重生态原则,要以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开发作为行政区划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出发点.在生态意义重大的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应该成为提升生态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依据生态原则调整和优化行政区划,要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作用.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行政区划的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治理,重要生态项目的规划建设也对现有的行政区划格局提出了挑战.未来应该考虑将行政区划调整作为促进青藏高原生态治理的手段,通过发挥行政区划的资源效应,提升青藏高原的空间治理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 生态原则 空间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因应气候变化的司法诉讼研究--以美国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梓太 沈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相关的司法诉讼也在世界各国频繁出现。在这些诉讼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新的现象,如民间团体的作用不断增强,诉讼中原告资格不断被肯定,以及气候司法的全球化。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利益。我国在推进气候变化相关立法的同... 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相关的司法诉讼也在世界各国频繁出现。在这些诉讼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新的现象,如民间团体的作用不断增强,诉讼中原告资格不断被肯定,以及气候司法的全球化。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利益。我国在推进气候变化相关立法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司法诉讼在推进气候变化议题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促进气候司法诉讼在本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司法诉讼 司法全球化 原告适格 政治问题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缺陷公众容忍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志 李雪峰 向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0-220,共11页
公众容忍度是公务员约束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基层公务员胜任素质模型和"零容忍"理念的基础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中国公众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缺陷容忍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一对1 022名基层公务员、企事业... 公众容忍度是公务员约束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基层公务员胜任素质模型和"零容忍"理念的基础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中国公众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缺陷容忍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一对1 022名基层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缺陷容忍度的结构包括工作能力不足的容忍度、工作态度不端的容忍度、服务意识不佳的容忍度、贪污腐败的容忍度和工作作风不实的容忍度等五个维度;不同类型人口学变量的容忍度比较发现:除性别外,容忍度在身份、学历和收入等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二探讨了公众对公务员上述五种素质缺陷不同组合的容忍度,476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容忍度与公务员素质缺陷的数量呈负相关;相对而言公众最能够容忍工作能力不足,最不能容忍贪污腐败;影响公众容忍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素质缺陷的危害性、可纠性、普遍性、原则性以及与公众利益的关联性。文章最后基于公众容忍度的视角,对构建有利于提高中国基层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社会伦理环境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 素质缺陷 容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推动我国公民政策参与发展的对策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魏淑艳 陈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62-365,共4页
总结了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现状,指出了公民政策参与存在的问题,剖析了我国公民政策参与存在诸多问题的深层次根源,主要表现为:中国的精英决策模式弱化了公民政策参与的制度设计;封建社会影响的存在压抑了公民政策参与的意识;社会发展缓... 总结了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现状,指出了公民政策参与存在的问题,剖析了我国公民政策参与存在诸多问题的深层次根源,主要表现为:中国的精英决策模式弱化了公民政策参与的制度设计;封建社会影响的存在压抑了公民政策参与的意识;社会发展缓慢制约了公民政策参与的需求与制度建设需求等。针对这些根源提出了有序推动我国公民政策参与发展的若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参与 公民资格 公民社会 决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戴昕 王丽霞 +1 位作者 刘焕君 于建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2-16,共5页
调查发现,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存在培养方案设计简单、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乏陈可新,以及与执业资格脱节等问题。为此,课题组提出,应遵循程序性、符合性、本质性、形成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地方土... 调查发现,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存在培养方案设计简单、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乏陈可新,以及与执业资格脱节等问题。为此,课题组提出,应遵循程序性、符合性、本质性、形成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土建类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执业资格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