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4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thermal free vibration analysis of functionally graded microplates using a new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 based on TSDT and MSCT
1
作者 Huu Trong Dang Nhan Thinh Hoang +2 位作者 Quoc Hoa Pham Trung Thanh Tran Huy Gia Luo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2期131-149,共19页
Recent advancements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AM)have revolutionized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complex engineering microstructures.Despite these advancements,their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computational analysis r... Recent advancements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AM)have revolutionized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complex engineering microstructures.Despite these advancements,their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computational analysis remain significant challenges.This research aims to develop an effective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free vibration of functionally graded(FG)microplates under high temperatures while resting on a Pasternak foundation(PF).This formulation leverages a new thirdorder shear deformation theory(new TSDT)for improved accuracy without requiring shear correction factors.Additionally,the 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MCST)is incorporated to account for sizedependent effects in microplates.The PF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parameters including spring stiffness(k_(w))and shear layer stiffness(k_(s)).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Furthermore,numerical examples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high-temperature free vibration of FG microplates.These factors include the length scale parameter(l),geometric dimensions,material properties,and the presence of the elastic foundation.The findings significantly enhance our comprehension of the free vibration of FG microplates in high thermal environments.In addition,the findings significantly enhance our comprehension of the free vibration of FG microplates in high thermal environments.In addition,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ill have great potential in military and defense applications such as components of submarines,fighter aircraft,and miss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plates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 New TSDT High-thermal free vibration Pasternak foun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象理论联合五行学说视域下放大反馈通路的构建与解析——以胸痹发生发展为例
2
作者 刘迈 王晶 +1 位作者 刘永月 张晓晴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5-1104,共10页
放大反馈通路是电子学与控制论的交叉内容,涉及放大与反馈两个过程,能够揭示系统在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下的动态演变机制;胸痹作为本虚标实证,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等脏密切相关,文章着眼于脏腑功能失调与五行生克制化失常相互关联的... 放大反馈通路是电子学与控制论的交叉内容,涉及放大与反馈两个过程,能够揭示系统在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下的动态演变机制;胸痹作为本虚标实证,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等脏密切相关,文章着眼于脏腑功能失调与五行生克制化失常相互关联的角度,运用放大反馈的理论与模型,联合胸痹的心肾阳虚证、气滞心胸证,以及在脾胃功能失调等多因素交互作用下,构建并解析了由心、肝、肾组成的单级放大反馈通路及心、肝、肾、脾组成的双级放大反馈通路,着重分析了深度反馈现象与自激振荡现象,再用具体方证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明确了相关脏腑功能变化在胸痹病机演绎中的作用,探讨了在疾病病机演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量化关系。文章期望从控制论角度为研究难治性疾病的复杂病机演变过程提供新思路,为数字技术赋能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提供新思路,为未来设计有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仿真模拟数字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五行学说 藏象学说 放大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汉学家拉维耶对中医五行理论的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肖丽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3-66,共4页
五行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被运用到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农学、建筑学、天文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五行理论随着东学西渐,进入西方人视野。法国中医汉学家拉维耶以中国古文字学为方法论,研究中国古天文学、《易经》和《黄帝内经》... 五行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被运用到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农学、建筑学、天文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五行理论随着东学西渐,进入西方人视野。法国中医汉学家拉维耶以中国古文字学为方法论,研究中国古天文学、《易经》和《黄帝内经》所包含的中国思想和理论,并运用于中医实践。拉维耶以西方熟悉的演绎法为诠释的基础,结合中国传统的象思维,从五行的概念出发,以西方人能接受的方式阐释五行特性、运动方向、生克关系、天干对应以及五脏六腑关系等,在西方社会传播五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中医 汉学家 五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及塑性-损伤模型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发兴 吴霞 +7 位作者 吕飞 王文君 孙浩 SADAT Said Ikram 许云龙 王恩 王莉萍 余志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0-711,共22页
为完善混凝土强度理论和塑性-损伤模型,通过参考岩石损伤比强度理论,根据现有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多类混凝土多轴强度试验数据,推荐损伤比变量中的五经验系数取值,完善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并揭示... 为完善混凝土强度理论和塑性-损伤模型,通过参考岩石损伤比强度理论,根据现有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多类混凝土多轴强度试验数据,推荐损伤比变量中的五经验系数取值,完善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并揭示约束混凝土工作原理。分析表明,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混凝土压损伤比将由单轴受压时为1左右线性递减至小于0.5,八面体剪应力先增大后减小,轴向峰值应力提升为某一定值,压损伤比取值减小引发非弹性体积膨胀减小至不变,因而导致混凝土由单轴受压脆性破坏向多轴受压塑性破坏转变,该理论为钢管混凝土柱中发挥混凝土耗能潜力提供理论依据。依据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确定多类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的三轴强度参数,包括膨胀角、拉压子午线强度比值和二轴等压与单轴抗压强度比值,并建议常温静力荷载下多类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常温地震荷载下普通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以及火灾升温环境下普通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建立约束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模型。介绍多类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的应用,模型中混凝土采用实体单元而钢管与钢梁采用壳单元,可模拟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滑移与约束作用,当采取增强约束拉筋强柱构造方法时可提升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结构的承载力、抗震与抗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损伤比 强度理论 塑性-损伤模型 三轴参数 应力-应变曲线 实体-壳单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态势感知: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5
作者 侯俊东 唐范 郭海湘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灾害态势感知是灾害高效应对的基础和前提,是推动灾害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关键环节。该文遵循“理论-方法-应用”逻辑框架,系统梳理灾害态势感知的概念内涵和模型结构,总结灾害态势要素提取与融合、态势评估与预测方法的进展,并解... 灾害态势感知是灾害高效应对的基础和前提,是推动灾害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关键环节。该文遵循“理论-方法-应用”逻辑框架,系统梳理灾害态势感知的概念内涵和模型结构,总结灾害态势要素提取与融合、态势评估与预测方法的进展,并解读灾害态势感知理论方法的实践应用。研究发现,该领域还存在研究场景多集中单一灾害或特定情景、理论研究偏重个体认知层面、方法研究侧重数据提取与融合、应用研究过多关注特定问题的解决等不足。未来研究应着重发展灾害态势感知的人机物协同理论体系、全息技术方法体系和面向应急决策的应用体系,以进一步提升和丰富灾害态势感知研究理论创新和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态势感知 态势要素 理论-方法-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素辨证理论的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的理论构想及实现路径探究
6
作者 魏盛 李自发 +3 位作者 耿希文 张浩 王新宇 胡明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现阶段情志病证理论发展滞后及针对性药物开发落后的主要原因即是缺乏合适有效的动物模型,其中模型评价又是情志病证动物模型制备中关键及难点。中医药理论中证素辨证理论与动物行为学中行为要素理论深为契合,有望带来相关领域理论变革... 现阶段情志病证理论发展滞后及针对性药物开发落后的主要原因即是缺乏合适有效的动物模型,其中模型评价又是情志病证动物模型制备中关键及难点。中医药理论中证素辨证理论与动物行为学中行为要素理论深为契合,有望带来相关领域理论变革及方法学进步。基于此背景,系统梳理并厘清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的理论构想,即借助中医证素辨证理论的思维模式为指导,尝试建立完整的模型评价体系。并指出基于证素辨证理论的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的实现路径,即自然状态下行为要素采集及时序分析、应激状态下异常行为表型鉴定分析、模型动物证候判别的等效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素辨证理论 情志病证动物模型 理论构想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弹实验的二阶密切滚珠丝杠滚道接触性能研究
7
作者 姜洪奎 闫婷 +3 位作者 宋现春 朱晓峰 高唱 王梦琦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216,共8页
鉴于滚道轮廓对滚珠丝杠的接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研究了二阶密切滚道滚珠丝杠和传统哥特式滚珠丝杠的接触性能。首先,通过接触几何中的密切接触理论推导出滚珠的二阶近似曲线,提出一种新型二阶密切滚珠丝杠滚道廓形。其次,建立具有密切... 鉴于滚道轮廓对滚珠丝杠的接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研究了二阶密切滚道滚珠丝杠和传统哥特式滚珠丝杠的接触性能。首先,通过接触几何中的密切接触理论推导出滚珠的二阶近似曲线,提出一种新型二阶密切滚珠丝杠滚道廓形。其次,建立具有密切滚道廓形的滚珠丝杠等效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光弹实验,评估滚珠丝杠接触应力的分布。最后,通过光弹实验获得不同滚道廓形的应力分布条纹图像,验证密切滚道在接触区域应力分布均匀化方面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与传统哥特式滚珠丝杠相比,二阶密切滚道的设计能够显著增大接触面积,降低接触应力集中程度,使接触区域应力梯度平缓,有效提升滚珠丝杠副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珠丝杠 滚道廓形 密切理论 光弹实验 接触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的系统逻辑与实践方略
8
作者 贾维强 黄德桥 黄小翠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6-11,共6页
“五金”建设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亟需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构建系统化的支撑与话语体系。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整体性、适应性与层次性是高质量推进“五金”建设的三大系统表达,其中,整体性是夯实... “五金”建设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亟需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构建系统化的支撑与话语体系。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整体性、适应性与层次性是高质量推进“五金”建设的三大系统表达,其中,整体性是夯实类型教育身份的“基本盘”、适应性是激活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源”、层次性是构筑技能型社会的“立交桥”。“五金”建设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准确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辩证逻辑,有序平衡适应与错配的协调逻辑,科学统筹贯通与融通的交互逻辑。将“五金”建设的系统逻辑从理论认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图景,未来需要以协同治理与价值共识筑牢类型根基,以组织学习与产教共生深化动态耦合,以制度衔接与结构开放构筑成长通路,切实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五金”建设 系统理论 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理论视域下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交易规则的框架机制
9
作者 廖中举 陈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1,共9页
资源环境要素的市场化交易是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推进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因此构建科学的交易规则体系对于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具有重要价值。选取102份政策文本作为研究样本,借助NVivo14软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提炼了资源环境要素交易规... 资源环境要素的市场化交易是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推进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因此构建科学的交易规则体系对于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具有重要价值。选取102份政策文本作为研究样本,借助NVivo14软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提炼了资源环境要素交易规则的框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关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环境要素交易规则包含基础运营机制、监督与合规机制以及激励与促进发展机制,三大机制构成“平稳运营—强化监管—长期发展”的演化逻辑。此外,通过与数据要素交易规则机制的对比分析,检验了结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要素 交易规则 扎根理论 框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损害生态环境重大风险认定的动态体系论
10
作者 王清军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9,共15页
重大风险认定采用动态体系论,有助于破解多重利益衡量难题、实现重大风险事实认定向法律认定的顺利转化、克服传统“要件——效果”模式弊端。可尝试以行为是否获得许可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被保护对象的特殊性、损害结果发生... 重大风险认定采用动态体系论,有助于破解多重利益衡量难题、实现重大风险事实认定向法律认定的顺利转化、克服传统“要件——效果”模式弊端。可尝试以行为是否获得许可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被保护对象的特殊性、损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损害后果的严重性四个要素构建重大风险认定动态体系。若行为是否获得许可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这一要素具有较高充足度,则能够径行给出重大风险存在与否的认定。被保护对象的特殊性可从公众环境健康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两个维度展开,聚焦该要素进行诸要素协动关系论证时,对该要素是否具有较高充足度可以在所不问。损害结果发生可能性与损害后果严重性两个要素之间的协动具有补强效应,能够促使特定法律效果出现。重大风险认定采用动态体系论存在要素限定性与非限定性冲突、基础评价和原则性示范匮乏等不足。在类型化生态环境损害基础上,应分别积累环境污染型重大风险认定案例群、生态破坏型重大风险认定案例群,析出各自原则性示例,为裁判者提供“共认的价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重大风险 动态体系论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结构理论视角下稀土元素可视化设计研究
11
作者 韩冬楠 曹雅馨 +1 位作者 李源河 杨宗越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5,共7页
通过理论分析与设计实践,探索并构建稀土元素叙事性可视化的设计路径,提升稀土元素科学信息的可视化表现力,并增强其在公众认知和科学传播中的有效性。对叙事结构理论和叙事性可视化进行相关背景综述,分析稀土元素的基本概况,进而构建... 通过理论分析与设计实践,探索并构建稀土元素叙事性可视化的设计路径,提升稀土元素科学信息的可视化表现力,并增强其在公众认知和科学传播中的有效性。对叙事结构理论和叙事性可视化进行相关背景综述,分析稀土元素的基本概况,进而构建稀土元素叙事性可视化设计路径,主要包括确立叙事主题、构建叙事结构、产出叙事原型和设置叙事情节,并通过设计实践应用。构建将复杂科学信息转化为清晰直观易理解的叙事性可视化设计理论框架,明确设计路径为设计流程提供指导,有助于更广泛地普及稀土元素相关知识,增强公众对稀土元素的理解与关注。同时丰富叙事性可视化的理论体系,并为科学传播提供新颖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结构理论 叙事性可视化设计 稀土元素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桁加劲PC箱梁斜拉桥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
12
作者 卢皓 黄文泰 +2 位作者 王矗烽 王铭 李小珍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研究大跨度钢桁加劲PC箱梁斜拉桥在复杂环境荷载下的行车动力响应,以西安至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为背景,基于有限元理论和风-车-线-桥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涡振、温度、风荷载对桥梁变形和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大风天气下车速... 为研究大跨度钢桁加劲PC箱梁斜拉桥在复杂环境荷载下的行车动力响应,以西安至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为背景,基于有限元理论和风-车-线-桥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涡振、温度、风荷载对桥梁变形和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大风天气下车速阈值建议值。结果表明:涡振附加变形对桥梁动力响应影响较小,而对车体竖向加速度的影响略显著;温度附加变形对桥梁和车体动力响应影响较小,车体脱轨系数轻微增大;在风荷载作用下,梁体横、竖向位移受车速的影响较小,梁体横、竖向加速度随车速的变化波动较为明显,车体动力响应随风速和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单、双线行车的动力响应差异主要源于车体气动三分力系数不同;当桥面风速大于20 m/s应限速运行,当桥面风速大于30 m/s时应封闭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桁加劲PC箱梁 复杂环境荷载 有限元理论 风-车-线-桥系统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物元分析法的军队工程项目预算绩效评价
13
作者 林名驰 杨川慧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2,共6页
针对当前军队工程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方法简单粗放,科学性、合理性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预算绩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模型从决策、执行、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设定绩效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中各... 针对当前军队工程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方法简单粗放,科学性、合理性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预算绩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模型从决策、执行、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设定绩效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中各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模糊物元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量化打分、评定等级,在此基础上针对军队工程项目的特殊性,通过变权均衡函数对分数极低指标权重进行修正和改进,提高分数极低状态下指标的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物元分析 变权理论 军队工程项目 预算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可拓物元评价模型的玉林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14
作者 莫崇勋 农颂 +3 位作者 唐玲玲 黄奕 黎禹功 朱翰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41,共12页
玉林市GDP位于广西前列但人均水资源量却处于末位,由于区域性缺水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有的城区出现断水或用水高峰期限制供水等现象,已经使玉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对玉林市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 玉林市GDP位于广西前列但人均水资源量却处于末位,由于区域性缺水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有的城区出现断水或用水高峰期限制供水等现象,已经使玉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对玉林市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基于可拓物元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18项评价指标,引入博弈论组合赋权思想计算出主客观权重的综合权重,对玉林市2010—2020年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玉林市2010—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水资源承载力只在2011年处于较弱承载水平,其他年份均属于中等承载水平;2010、2014和2018年呈现由中等承载向较弱承载等级转化的趋势;玉林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生态用水率、万元GDP用水量和人口密度,结合玉林市降水量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的实际情况,建议将提升玉林市水资源配置能力作为重点工作内容,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方位提升玉林市水资源承载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可拓物元模型 博弈论 组合赋权 主成分分析法 玉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共同作用下砂质海床液化分析
15
作者 薛莹莹 张杰 +2 位作者 陈炜昀 张璟哲 蔡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7-1324,共8页
针对潮流对海床液化前和液化后海床位移特征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波流共同作用下多孔弹塑性海床有限元模型,采用Biot控制方程描述海床动力响应,采用状态相关的边界面模型模拟海床液化行为。计算结果表明:潮流不仅影响... 针对潮流对海床液化前和液化后海床位移特征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波流共同作用下多孔弹塑性海床有限元模型,采用Biot控制方程描述海床动力响应,采用状态相关的边界面模型模拟海床液化行为。计算结果表明:潮流不仅影响海床内部的累积孔压,对海床内振荡孔压也有较大影响;波流对砂质海床的密实作用在海床液化后尤为显著。当海床液化后,同向波流总体能够增大海床的位移,尤其是水平位移,而逆向波流显著降低海床水平位移。砂质海床竖向位移随着波流的持续作用,经历了3个典型阶段,即弹性响应阶段、逐渐压密阶段、严重液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流共同作用 海床液化 饱和多孔弹塑性海床 u-p形式Biot理论 海床位移轨迹 海床孔压累积 有限元分析 边界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行学说内在逻辑矛盾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芳 栗明 +1 位作者 王棱霞 常存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8-1019,共2页
作为古代哲学范畴的五行学说,从《内经》时代被应用于中医学后,已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但其理论自述中却存在有内在逻辑矛盾。对此种现象所反映的内容进行剖析,将有利于揭开中医学理论的深层问题。
关键词 五行学说 逻辑矛盾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行学说探讨全心衰竭与脏腑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明军 朱新峰 王永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4-925,共2页
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其发展演变与中医学脏腑之间生克乘侮密切相关,用中医五行学说探讨全心衰竭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为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有利于指导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关键词 五行学说 心力衰竭 脏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阳五行学说探讨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志丹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2-1205,共4页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分属两个理论体系。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作为脂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相一致。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之间的相互平衡共同调...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分属两个理论体系。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作为脂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相一致。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之间的相互平衡共同调节着机体脂质稳态。在自噬与脂质代谢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已经有研究证实自噬以"噬脂"促进脂质的分解,又通过某种途径参与脂质合成。同时,脂质沉积抑制自噬水平的高低。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五行学说解释为:自噬"生"脂质合成"、"自噬"生"脂质分解"、"脂质合成"侮"自噬"。运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探讨脂质代谢及自噬对于脂质代谢的调节关系具有颇为特殊的意义,将为进一步探究其科学内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学说 自噬 脂质代谢 内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 被引量:85
19
作者 邓铁涛 郑洪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2期7-13,共7页
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有深刻的影响,体现了传统医学重视联系、整体的特点,但五行学说本身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中医以五脏配属五行,吸收了五行学说的精华;又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在实践中超越了五行的限制。因此,中医... 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有深刻的影响,体现了传统医学重视联系、整体的特点,但五行学说本身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中医以五脏配属五行,吸收了五行学说的精华;又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在实践中超越了五行的限制。因此,中医的理论可名为"五脏相关学说"。在中医理论现代化中,可以将五脏之间的影响归纳为促进、抑制和协同3种关系,从多种角度来阐明中医的整体性与联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脏腑学说 五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BRE软件的大规模RBE3单元快速求解方法及程序开发
20
作者 张长兴 王立凯 +1 位作者 常亮 聂小华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94,共12页
随着复杂结构仿真建模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应用到零部件连接和载荷分配的RBE3单元数量急剧增加,由此引起了自主结构分析软件的数值求解困难.该文首先建立了RBE3单元主、从节点之间的位移约束关系,剖析了线性消去理论引起求解困难的原... 随着复杂结构仿真建模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应用到零部件连接和载荷分配的RBE3单元数量急剧增加,由此引起了自主结构分析软件的数值求解困难.该文首先建立了RBE3单元主、从节点之间的位移约束关系,剖析了线性消去理论引起求解困难的原因.然后,采用增广Lagrange理论将位移约束关系引入到有限元问题的泛函中,并利用泛函的变分推导出了RBE3单元的刚度矩阵显式表达形式,从而将约束处理问题转化为单元求解问题.最后,在上述理论基础上,结合自主结构分析软件SABRE进行了相关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并通过工程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改进后的SABRE软件在求解含大规模RBE3单元的分析模型时求解精度与NASTRAN基本一致,求解效率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增广Lagrange理论 RBE3单元快速求解方法 SABR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