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stracts and Keywords of Major Articles
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7-172,共6页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英文摘要 期刊 编辑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论的显隐与学科分化——20世纪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叙述中的《庄子》
2
作者 于雪棠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1,共9页
《庄子》的第一学科属性是哲学,文学是其第二学科属性。在20世纪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叙述中,对《庄子》的选篇及解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学与哲学的学科分化过程。翟理斯介绍《庄子》的“道”论,关注生命主题,与其《庄子》英文全译本相比... 《庄子》的第一学科属性是哲学,文学是其第二学科属性。在20世纪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叙述中,对《庄子》的选篇及解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学与哲学的学科分化过程。翟理斯介绍《庄子》的“道”论,关注生命主题,与其《庄子》英文全译本相比较,哲学注释退场,文学初步独立。华兹生不再论及《庄子》的“道”论,白之将哲学与文学完全对立。与同时期的哲学选本相比较,文学与哲学形成了各自的话语体系。20世纪最后十年,梅维恒、宇文所安和闵福德、刘绍铭等学者编选的三种文选,再次述及《庄子》之“道”,不再排斥《庄子》的哲学属性。《秋水》《齐物论》《说剑》等篇全文入编,与哲学文选虽有重合,但其着眼点仍有区别,具有鲜明的文学研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世界 庄子 “道”论 学科分化 《齐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物·齐论·齐语言--论庄子“齐物论”的三层内涵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永豪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9,共6页
庄子思想具有很强的解构性,这具体表现在他的"齐物论"思想中。理解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是真正把握庄子思想的前提,但大多庄学研究者对"齐物论"的内涵却理解不够。前人对"齐物论"的理解主要从&qu... 庄子思想具有很强的解构性,这具体表现在他的"齐物论"思想中。理解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是真正把握庄子思想的前提,但大多庄学研究者对"齐物论"的内涵却理解不够。前人对"齐物论"的理解主要从"物"、"论"着眼,而忽视了庄子的语言思想。事实上,"齐物论"具有三个层面的涵义:齐物、齐论及齐语言。整个庄子哲学思想以"物"、"论"和"言"为目标进行解构,以打破儒墨言论、解构儒墨是非,为世人心灵找到一个通向逍遥的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齐” 齐物 齐论 齐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物·齐言·齐论——“齐物论”也释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仁仁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1,共6页
庄子的"齐物论"包含有"齐物"、"齐言"和"齐论"三方面的内容。人们往往只把"齐"理解为没有差别的绝对的"齐一"、"等同",其实不然。"齐"与"不齐&q... 庄子的"齐物论"包含有"齐物"、"齐言"和"齐论"三方面的内容。人们往往只把"齐"理解为没有差别的绝对的"齐一"、"等同",其实不然。"齐"与"不齐"正好构成了对事物差异性与同一性的完整认识,不可偏执。在庄子的"齐物论"中,"齐"并没有否定"不齐",而正是以之为中介,"齐"的内涵才得到充分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 齐言 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物论》释义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国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5,共25页
《齐物论》以"齐"为主题,从逻辑上说,其中包含"齐物"论与齐"物论"二重涵义。"齐物"论指向世界万物,后者虽呈现千差万别的形态,但从"齐物"论的角度看,则最终可以分而齐之或不齐而齐。... 《齐物论》以"齐"为主题,从逻辑上说,其中包含"齐物"论与齐"物论"二重涵义。"齐物"论指向世界万物,后者虽呈现千差万别的形态,但从"齐物"论的角度看,则最终可以分而齐之或不齐而齐。齐"物论"之"物论"直接所指,涉及关于"物"的不同观点,但在宽泛意义上则关乎一切是非之辩,"齐"广义论域中的"物论",意味着消解是非的分辨和是非论争。总起来,"齐物论"以"齐"为视域,既要求超越存在之域的分别,也试图消解观念之域的是非之辩。就哲学的层面而言,扬弃"道术为天下裂"的形态、通过以道观之达到统一的存在,这一进路无疑不无所见。然而,从现实的形态看,世界既呈现关联和统一之维,又内含多样性和差异性,所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以否定和拒斥的立场对待"分"与"别",在逻辑上很难避免对存在的抽象理解,与之相涉的分而齐之,也容易疏离于真实、具体的存在,引向思辨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在庄子的齐物之论中,以道观之与抽象齐之二重取向交错而并存,呈现了多方面的理论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 以道观之 分而齐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限分位直方图的小麦苗情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虎晓红 陈宝钢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8-134,共7页
针对物联网监测的小麦苗情图像受成像自然环境和成像设备影响存在对比度低及图像模糊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受限分位直方图的小麦苗情图像增强方法,首先压缩高概率密度色彩频度来减少高频色彩的像素出现过增强问题,然后对调整后的直方图进... 针对物联网监测的小麦苗情图像受成像自然环境和成像设备影响存在对比度低及图像模糊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受限分位直方图的小麦苗情图像增强方法,首先压缩高概率密度色彩频度来减少高频色彩的像素出现过增强问题,然后对调整后的直方图进行分位划分以保持图像在增强后的色彩均值信息,缓和图像均值色彩变化过大导致的过增强和噪声放大问题,最后对分位直方图在分位区间内依据累积分布函数分别进行直方图均衡化融合为最终输出图像。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全局直方图易出现的过增强和噪声放大问题,增强后的图像细节丰富,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能够满足小麦苗情远程监测图像增强的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直方图均衡 物联网 远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除债权平等原则的两种立法例之辨析——兼论优先权的性质 被引量:19
7
作者 孙新强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8-187,共10页
罗马法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以实现公平正义,开排除债权平等原则之先河,创制出了法定担保制度。近代西方各国在继受罗马法这一制度时,因对待物权特定原则的态度不同,形成了以法国法和日本法为代表的、以法定担保为手段的一元模... 罗马法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以实现公平正义,开排除债权平等原则之先河,创制出了法定担保制度。近代西方各国在继受罗马法这一制度时,因对待物权特定原则的态度不同,形成了以法国法和日本法为代表的、以法定担保为手段的一元模式和以德国法和英美法为代表的、以法定担保加破产法规定为手段的二元模式。我国是一个继受了德国法传统的大陆法国家,在排除债权平等原则的问题上,遵行的是德国法的二元模式;这种模式与法国法模式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式。故,那种试图将法国法上的一元模式引入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平等 优先权 物权特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齐物论》论“至知”看以佛解庄之合理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凯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8-113,共6页
《齐物论》以"未始有物"为"古之人"之"知",对于这"未始有物"的具体内涵,当代的庄学研究者分别从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和境界论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考虑到今人的解读应当与庄子本人在文... 《齐物论》以"未始有物"为"古之人"之"知",对于这"未始有物"的具体内涵,当代的庄学研究者分别从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和境界论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考虑到今人的解读应当与庄子本人在文本(《庄子》内篇)中表达的思想保持协调,同时,庄子本人的逻辑应当在文本中前后一致,宇宙论、本体论和认识论式的解读有理由被淘汰;而在境界论解读模式中,章太炎先生的以佛解庄模式不仅与《庄子》的文本和逻辑不相抵牾,而且照顾到了庄佛之间内在的相契,又最具合理性。以此个案观之,历史上以佛解庄模式的盛行恐非偶然,而是由其确能契合《庄子》的文本和逻辑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以佛解庄 未始有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件定义物联网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向举 刘鹏程 +1 位作者 徐辉 朱晓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3-759,共7页
由于物联网(IoT)设备众多、分布广泛且所处环境复杂,相较于传统网络更容易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软件定义物联网(SD-IoT)架构下基于均分取值区间长度-K均值(ELVRKmeans)算法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首先,... 由于物联网(IoT)设备众多、分布广泛且所处环境复杂,相较于传统网络更容易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软件定义物联网(SD-IoT)架构下基于均分取值区间长度-K均值(ELVRKmeans)算法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首先,利用SD-IoT控制器的集中控制特性通过获取OpenFlow交换机的流表,分析SD-IoT环境下DDoS攻击流量的特性,提取出与DDoS攻击相关的七元组特征;然后,使用ELVR-Kmeans算法对所获取的流表进行分类,以检测是否有DDoS攻击发生;最后,搭建仿真实验环境,对该方法的检测率、准确率和错误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SD-IoT环境中的DDoS攻击,检测率和准确率分别达到96.43%和98.71%,错误率为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物联网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均分取值区间长度-K均值算法 七元组特征 攻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的理性审视与制度反思——基于一则非全研究生就业同权的舆情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祥 魏月寒 张晗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26,共7页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和社会高质量人力资源需要的重要路径,但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问题一直是影响其独特价值彰显的关键因素。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同权政策的推行引发了社会热议,借助NVIVO软件对公众网络评论进...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和社会高质量人力资源需要的重要路径,但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问题一直是影响其独特价值彰显的关键因素。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同权政策的推行引发了社会热议,借助NVIVO软件对公众网络评论进行分析发现,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涉及制度认同、招生认同、过程认同和结果认同四个方面,存在正向和负向的两极分歧。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面临制度权威性难以彰显,学生报考动机与学校招生动机存在负向耦合风险,培养过程权利不平等,就业同权难以提升培养结果认同度等困境。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要从实现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推进非全日制研究生治理法治化,基于互联网创新管理机制和教学方式,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日制研究生 社会认同度 就业同权 舆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州花儿中的生态伦理意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62-170,共9页
河州花儿中的生态伦理意识,主要体现在艺术叙事层面上,通过"比兴"手法的运用,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统一的平和意境,借此表达出万物平等、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比兴"是花儿最显著的修辞手法和叙事特... 河州花儿中的生态伦理意识,主要体现在艺术叙事层面上,通过"比兴"手法的运用,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统一的平和意境,借此表达出万物平等、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比兴"是花儿最显著的修辞手法和叙事特征,同时,"比兴"手法也属于生态文艺学的范畴,含有人与自然相融合以及生态和谐的内涵。河州花儿中使用大量"比兴"手法目的在于表现人与自然的"谐振"关系。在河州花儿中,人们依托河湟地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比兴"烘托中将自然景观和人生境状相融合,自然景观中的艺术形象成为人们返回生命本质的源泉和媒介,人与自然在诗歌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景观和审美观照,从而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美丽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州花儿 生态伦理 比兴 万物平等 自然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金·奥尼尔晚期剧作对中国道家思想的认同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志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6-189,共4页
尤金·奥尼尔作为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一生都在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为人们揭示生命背后的神秘力量。晚年的奥尼尔痴迷于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中国道家哲学,道家思想不仅影响到他的生活,还渗透到他的戏剧创作中。正是由于奥尼尔对&q... 尤金·奥尼尔作为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一生都在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为人们揭示生命背后的神秘力量。晚年的奥尼尔痴迷于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中国道家哲学,道家思想不仅影响到他的生活,还渗透到他的戏剧创作中。正是由于奥尼尔对"无为"、"循环回归"和"齐物论"道家思想的接纳和吸收,才使得他的晚期作品更加深刻,更具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金·奥尼尔 道家思想 无为 循环 齐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物”:从慎到到庄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玉彬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作为稷下道家的代表人物,慎到等主张的“齐万物以为首”与《庄子·齐物论》之间既有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亦有根本性的思想差异。在慎到那里,普遍、整体之“道”乃“齐物”之根源;在政治建构层面,慎到以客观之“法”来充实或落实上述... 作为稷下道家的代表人物,慎到等主张的“齐万物以为首”与《庄子·齐物论》之间既有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亦有根本性的思想差异。在慎到那里,普遍、整体之“道”乃“齐物”之根源;在政治建构层面,慎到以客观之“法”来充实或落实上述一体之“道”的内涵;同时,慎到还主张通过“去己”来达成一种无是无非、无知无识的理想存在方式。与慎到的“横摄之齐物”相比,以“道通为一”为要旨的《齐物论》呈现的是一种“纵贯之齐物”:在庄子那里,“道”并非慎到那样的消解差异、统一多元的同一性本质或本体,而是可以让差异、多元之万物得以均等共在并成就其自身的“大通”之境;所谓“丧我”,亦不在于泯灭主体之智慧与灵性,而归向“适己”“游心”之逍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 慎到 庄子 《齐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治者的态度对明代宫廷戏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宫廷戏剧由于其观众的特殊身份和特定的审美意趣而被打上深深的宫廷文化的印记,而特定观众对戏剧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宫廷戏剧的创作和演出。明代统治者对戏曲的态度颇为矛盾,但却统一于一点,即戏曲要为政治教化服务。他们本着礼法并重、... 宫廷戏剧由于其观众的特殊身份和特定的审美意趣而被打上深深的宫廷文化的印记,而特定观众对戏剧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宫廷戏剧的创作和演出。明代统治者对戏曲的态度颇为矛盾,但却统一于一点,即戏曲要为政治教化服务。他们本着礼法并重、以礼为本的治国理念,以儒学思想为政治指导思想,并认识到"乐作于上,民化于下"的道理,在礼乐的雅俗、古今等问题上表现的很通达,并推及到戏曲,认识到戏曲也可以成为风化和载道的工具,并通过限制和指导戏曲的编撰和搬演活动来达到约戒人心、导化民俗的效果。统治者对戏曲的态度给宫廷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带来了重重约束,导致作家个性遭到扭曲和抑制,情感的自然表现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大量带有宫廷文化特征的歌功颂德、道德教化的宫廷庆赏剧和教化剧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戏剧 明代 礼乐观 礼法并重 政治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物论》两种英译之比较——一点解释学思考
15
作者 余树苹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8-83,共6页
《齐物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文本,其英译问题同样值得重视。本文比较冯友兰和Graham对《齐物论》的翻译,分析他们不同的翻译特色,并由此引出有关作者原义与译者理解之间的张力等解释学问题。
关键词 《齐物论》 解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齐物”思想之演变看庄学的哲学化历程
16
作者 李凯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庄子认为,万物间其实没有差异,差异只是人的“成心”所造成的假相,不过,庄子并未交代何为“成心”。这一“齐物”思想的逻辑系统尚不严密,因此,它很难称得上是严格意义的哲学。庄子后学认为,万物间确有差异,但只要能够各任其性,万物便... 庄子认为,万物间其实没有差异,差异只是人的“成心”所造成的假相,不过,庄子并未交代何为“成心”。这一“齐物”思想的逻辑系统尚不严密,因此,它很难称得上是严格意义的哲学。庄子后学认为,万物间确有差异,但只要能够各任其性,万物便在合于自然的意义上齐一。这一“齐物”思想具备了严密的逻辑系统,但庄子后学并未将这种思想冠以“齐物”之名,因此,从“齐物”哲学建构的角度而言,这种思想尚不具备哲学体系所应有的表达明确的特征。郭象受庄子后学“齐物”理路的启发,又合庄子的“逍遥”“齐物”二义为一,而提出了一种“任性”“齐物”思想,对于这种思想,郭象明确地用“齐物”加以命名。郭象的“齐物”思想既具备了严密的逻辑系统,又得以明确地表达和论证,庄学对“齐物”哲学的建构至郭象方得圆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 庄学 哲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性别平等观念与生育性别意愿——对湖北省8县(市)996名农村居民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敏 罗天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1-57,共7页
以人口学、社会学(家庭方面)、社会心理学(认知方面)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生育主体———农村居民的主观角度,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并辅以个案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考察和研究了家庭性别平等观念、生育性别意愿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依研... 以人口学、社会学(家庭方面)、社会心理学(认知方面)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生育主体———农村居民的主观角度,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并辅以个案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考察和研究了家庭性别平等观念、生育性别意愿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依研究结论讨论了当前我国农村家庭性别平等观念的表现和变化,以及对生育性别意愿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家庭性别平等观念 生育性别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转化的隐喻———以《齐物论》“吾丧我”为线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匡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庄子·齐物论》代表了典型的庄子面对事物与知识的世界的态度,亦提供了何以可能达成超越庸常的所谓逍遥境界的基本说明。由道家的一贯立场而言,后者意味着某种得道的方式,而对于庄子而言,则其展现为对自我问题的发现、对其转化问... 《庄子·齐物论》代表了典型的庄子面对事物与知识的世界的态度,亦提供了何以可能达成超越庸常的所谓逍遥境界的基本说明。由道家的一贯立场而言,后者意味着某种得道的方式,而对于庄子而言,则其展现为对自我问题的发现、对其转化问题的关注与对特定超越性视角的确证。如所周知,庄子言说上述内容的方式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即以隐喻作为哲学修辞的基本手段,表达自己对于自我和道的关系的新理解。通过重新聚焦《齐物论》中贯穿性的“吾丧我”问题,评估相关的重要结构隐喻,如“三赖”“環中”“物化”等,可见庄子如何由道—物关系出发证成自己对于道—我问题的理解,以及他对自我转化过程的理解,而在理解这些问题的时候,隐喻作为哲学修辞的手段可被作为现有语文学研究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自我 隐喻 语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光通信信号自动捕捉和跟踪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明霞 李莉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光通信信号在进行点对点对接时,受大气湍流干扰较大,光信号扫描轨迹存在断裂,导致建立的光通信信道容量小、误码率高。为此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光通信信号自动捕捉和跟踪方法。运用多设备物联网络定位通信双方位置坐标,转换三维坐标至... 光通信信号在进行点对点对接时,受大气湍流干扰较大,光信号扫描轨迹存在断裂,导致建立的光通信信道容量小、误码率高。为此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光通信信号自动捕捉和跟踪方法。运用多设备物联网络定位通信双方位置坐标,转换三维坐标至站心坐标系,根据站心坐标计算方位角和俯仰角,调整通信视轴至捕捉不确定区域,物联网中采用接收机接收光信号,设置接收机门限值和信道增益值,消除大气湍流、吸收散射干扰,通过光栅扫描,完整扫描不确定区域内全部光信号,实现光信号捕捉和跟踪。选取一个激光束发射端和三个接收端,选择红光信标光,设置光通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增加了光通信信道容量,减小了信道误码率,建立信道充分满足了光通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光通信 光信号 捕捉追踪 接收器 均衡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子》对《庄子》“齐物”观念的阐发——以《齐俗训》为中心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威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5,共8页
《淮南子》对《庄子》中不同层次的“齐物”观念均有吸收、改造和发展。在是非问题上,《淮南子·齐俗训》从《齐物论》出发,在论证中走向了《秋水》,区别了“至是”“至非”与“一是一非”,并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出自个体的“己”“心... 《淮南子》对《庄子》中不同层次的“齐物”观念均有吸收、改造和发展。在是非问题上,《淮南子·齐俗训》从《齐物论》出发,在论证中走向了《秋水》,区别了“至是”“至非”与“一是一非”,并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出自个体的“己”“心”和特定视角的对物的是非判断之相对价值。关于万物的差异和个性,《齐俗训》给予认可和尊重,并从万物各有其用的角度理解“万物一齐”和“物无贵贱”,尤其突出了“宜”的作用,从而与庄子反对以“用”来判定物的价值的思想取向相反,也窄化了《秋水》中的“万物一齐”“物无贵贱”的内涵。不同于《齐物论》中打破万物之间分界的“道通为一”和《德充符》中取消差别的“万物皆一”,《淮南子》没有试图消除万物之间的差别和界限;也不同于《秋水》中仅承认万物没有贵贱之别的“万物一齐”,《淮南子》承认万物因为有共同的来源而关联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 《淮南子》 《庄子》 至是至非 物无贵贱 总而为一 万物一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