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safety monitoring for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方林 何旭辉 +1 位作者 陈政清 曾储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4年第3期332-335,共4页
In order to evaluate objectively and accurately the integrity, safety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real time for the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a large structural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was described. The monitori... In order to evaluate objectively and accurately the integrity, safety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real time for the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a large structural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was described. The monitoring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sensor system, signal sampl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 and safety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system. Combin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with measured data analysis, main monitoring contents and layout of measuring points were determined. The vibration response monitoring was significantly investigated. The main contents of safety monitoring on vibration response monitoring are vibr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collision avoidance of the bridge piers, vibration of girders on high piers for the bridge approach and earthquake. As a field laboratory, the safety monitorying system also provides inform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unknown and indeterminate problems on bridge structures and specific environment around brid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safety monitoring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vibration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大桥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9
2
作者 何旭辉 陈政清 +3 位作者 黄方林 顾建新 夏炜 徐利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内外既有桥梁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研究发展概况 ,以南京长江大桥为背景 ,提出了南京桥结构安全监测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 ,目的在于建立南京长江大桥结构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系统 ,以对桥梁的结构响应和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内外既有桥梁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研究发展概况 ,以南京长江大桥为背景 ,提出了南京桥结构安全监测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 ,目的在于建立南京长江大桥结构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系统 ,以对桥梁的结构响应和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 ,并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结构的工作状态 ,评估结构的可靠性 ,为大桥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该方案即将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实施。在征求众多专家和管理单位的意见后 ,确定南京桥监测的主要内容分为环境荷载、结构响应和重点病害等三类。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本文重点介绍振动响应监测子系统 ,包括监测内容、测点布置、传感器及二次仪表的选型、信号分析处理方法等内容。对大型桥梁实施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的重要性、广阔应用前景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长江大桥 结构安全监测 状态评估 振动响应 桥梁 养护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悬索桥主缆锚固系统设计概念综述 被引量:9
3
作者 崔冰 董萌 +1 位作者 贾立峰 宋颖彤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17,共6页
区别于预应力锚固系统,在传统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的基础上,南京长江第四大桥采用一种新型悬索桥主缆锚固系统——分布传力式锚固系统。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依靠后锚梁刚性承载,应力集中明显,有一定的结构和安全风险。分布传力式锚固... 区别于预应力锚固系统,在传统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的基础上,南京长江第四大桥采用一种新型悬索桥主缆锚固系统——分布传力式锚固系统。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依靠后锚梁刚性承载,应力集中明显,有一定的结构和安全风险。分布传力式锚固系统锚固区域通过布置多排钢筋混凝土榫剪力键(PBL),变刚性承压承载为柔性承载,索力渐次传递至锚体混凝土;变集中承载为分布传力式承载,扩大了传力区域,减小应力集中,降低结构风险;利用PBL良好的延性,同时通过设置末端承压板,为结构整体提供足够的安全储备。本文对这种新型锚固系统的设计作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缆 锚固系统 分布传力式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跨连续弹性支撑体系悬索桥结构体系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董萌 崔冰 王潇军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5,共8页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为主跨1 418 m三跨连续悬索桥,结构体系复杂,世界范围内较为少见。本文通过对三跨连续体系悬索桥矢跨比、索塔区支撑、纵向限位及竖向限位的比较研究,详细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并结合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的实际情况...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为主跨1 418 m三跨连续悬索桥,结构体系复杂,世界范围内较为少见。本文通过对三跨连续体系悬索桥矢跨比、索塔区支撑、纵向限位及竖向限位的比较研究,详细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并结合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的结构体系形式。同时,三跨连续弹性支撑体系在悬索桥中首次应用,具有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 弹性支撑 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三桥清水混凝土施工组织浅谈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超 谢发祥 李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8,共5页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涉及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综合技术,是混凝土施工的发展方向。南京三桥指挥部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清水混凝土的质量目标,进行了大量的配合比试验和试验墩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模板、混凝土浇筑、养...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涉及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综合技术,是混凝土施工的发展方向。南京三桥指挥部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清水混凝土的质量目标,进行了大量的配合比试验和试验墩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模板、混凝土浇筑、养护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并提出了“首件工程认可制,”以确保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于不同的结构和施工工法,建设者因地制宜,实行了不同的施工和控制方法,在上部和下部结构施工中,在竹胶板和钢模板上,清水混凝土的质量目标都基本实现,达到了建设伊始提出的清水混凝土质量目标。本文结合南京三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对南京三桥清水混凝土施工组织、科研等方面作了介绍,对实现“清水混凝土”这个目标的关键工序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并介绍了在南京三桥施工中取得较好效果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可供以后的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三桥 清水混凝土 施工组织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设计 被引量:12
6
作者 崔冰 贾立峰 李丹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30,共5页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基础为支护开挖深埋扩大基础,采用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平面形状为"∞"形,长82 m,宽59 m,由两个外径59 m的非完整圆和一道隔墙组成,壁厚为1.5 m。隔墙为前后两个非完整圆的支撑结构,抬高隔墙底标...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基础为支护开挖深埋扩大基础,采用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平面形状为"∞"形,长82 m,宽59 m,由两个外径59 m的非完整圆和一道隔墙组成,壁厚为1.5 m。隔墙为前后两个非完整圆的支撑结构,抬高隔墙底标高,使得基础底板为一整体结构;填心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凿除部分墙体,既解决了开挖状态下的支护问题,又使基础顶板有效连为整体。采用"∞"形比圆形或矩形结构形式布置平面面积小,截面惯性矩大,且半径较小,墙体环向应力小,安全性及可实施性高,有效降低了工程投入,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碇 地下连续墙 “∞”形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三主桁钢正交异性板整体桥面结构受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侯文崎 叶梅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7,共7页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采用三主桁多横梁体系钢正交异性板整体桥面结构,结构受力状态复杂。设计制作了一个1∶6的6节间钢桁梁节段模型,研究了实桥受力状态的模拟方法,完成了多种工况下的模拟实桥正、负弯矩区受力状态的加载试验;考察了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采用三主桁多横梁体系钢正交异性板整体桥面结构,结构受力状态复杂。设计制作了一个1∶6的6节间钢桁梁节段模型,研究了实桥受力状态的模拟方法,完成了多种工况下的模拟实桥正、负弯矩区受力状态的加载试验;考察了桥面荷载在3片主桁之间的横向分配,"第一系统"作用下整体桥面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试验实测结果与实桥的理论分析结果较吻合,说明本文的试验方法可较好地反映实桥整体桥面结构的受力状态;桥面荷载在3片主桁之间的分配是不均匀的,对称桥面荷载在3片主桁之间的分配比例为1.0∶2.0∶1.0,偏载时为1.0∶1.0∶0.0;"第一系统"作用下钢桥面板顺桥向应力沿横桥向分布较均匀,3片主桁挠度较接近,说明三主桁整体桥面结构受力状态合理,整体性好。该研究成果验证了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的设计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该桥的设计提供可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整体桥面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三主桁 钢正交异形板 整体桥面 节段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CPⅢ点位随温度变化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沛 罗天银 +2 位作者 刘波 安传德 李海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共3页
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CPⅢ高精密测量为工程背景,经过坐标变换后计算得出各个点位的膨胀值,利用概率与统计理论分析处理,得到可用于建模的点对数据(ΔS,ΔT)。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建立了测量点位的位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线性回... 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CPⅢ高精密测量为工程背景,经过坐标变换后计算得出各个点位的膨胀值,利用概率与统计理论分析处理,得到可用于建模的点对数据(ΔS,ΔT)。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建立了测量点位的位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得出大桥CPⅢ位置POS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利用该模型修正并评价测量数据,结果表明其较差完全符合要求,区间预测模型可用。并编程实现了CPⅢ点位位置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自动化预测,能够方便地为大桥的变形观测、定期复测和实际胀缩效果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膨胀值 CPⅢ POS-T模型 点位自动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大桥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广 黄方林 何旭辉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6-200,共5页
建于1968年的南京长江大桥上部结构为钢桁梁,下部基础为桩基础和沉井基础,至今已安全营运37年。其动力特性分析,可为该桥的模型修正、健康监测、状态评估、损伤识别以及抗震分析等提供前提条件和依据。根据大桥结构特点,利用ANSYS建立... 建于1968年的南京长江大桥上部结构为钢桁梁,下部基础为桩基础和沉井基础,至今已安全营运37年。其动力特性分析,可为该桥的模型修正、健康监测、状态评估、损伤识别以及抗震分析等提供前提条件和依据。根据大桥结构特点,利用ANSYS建立只考虑上部结构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和同时考虑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动力特性进行计算,并对两个模型的前6阶自振频率和振型进行分析,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比较表明,在低阶振动时可不考虑下部结构的影响,在高阶振动时要考虑下部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长江大桥 有限元分析 动力特性 沉井基础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sseral2D的水下砂体地震正演计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磊磊 蒋甫玉 常文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1-355,共5页
基于水下砂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应用地震波数值模拟软件Tesseral2D建立含有水、粉细砂、砾砂和砾岩的起伏地层模型,在不同的道间距、最小偏移距、子波频率以及不同岩体波速条件下分别对该模型进行正演计算。一般情况下,在震源频率为40... 基于水下砂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应用地震波数值模拟软件Tesseral2D建立含有水、粉细砂、砾砂和砾岩的起伏地层模型,在不同的道间距、最小偏移距、子波频率以及不同岩体波速条件下分别对该模型进行正演计算。一般情况下,在震源频率为400 Hz、最小偏移距为5 m、道间距为1 m或2 m时,地震波响应明显、同相轴清晰、干扰波较少,水下地层界面反映良好。进一步结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桥址区的地质资料,建立含有水、淤泥质粉质黏土、粉细砂、砾砂、砂砾卵石和砾岩的水下砂层模型,应用Tesseral2D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正演研究。结果表明,在震源频率为400 Hz、道间距为2 m以及最小偏移距为5 m时,地震响应能很好地反映水下各岩层界面,特别是能较明显地圈定水下砂层的厚度和分布范围,为实际水下砂体的地震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砂层 Tesseral2D软件 地震正演模型 正演计算 弹性波方程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水下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钢塔工程控制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章登精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3-140,共8页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索塔为“人”字形曲线钢塔。通过试验验证钢筋混凝土棒剪力键群传递荷载的传力机理及承载能力,并编制了制造及架设工艺技术标准。钢塔制造采用板单元件、块体、箱体三阶段制作工艺;采用组装胎型和施焊方法,控制曲线钢...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索塔为“人”字形曲线钢塔。通过试验验证钢筋混凝土棒剪力键群传递荷载的传力机理及承载能力,并编制了制造及架设工艺技术标准。钢塔制造采用板单元件、块体、箱体三阶段制作工艺;采用组装胎型和施焊方法,控制曲线钢塔线型;开发集激光跟踪测量、计算机控制及液压技术于一体的精密加工找正技术,进行钢塔端面加工;采用计算机预拼代替多节段实际预拼,开发精度管理系统进行累计精度控制。钢塔架设采用自立式定臂塔机吊装,施工过程中对关键部位布设应变计进行实时监测,严格工序检查和现场检测,3个月完成高232 m、最大重160 t的钢塔吊装;形成并采用TMD、TLD相结合的钢塔吊装被动制振方案。2005年9月交工验收检测:安装端面接触率≥65%,最大偏位≤1/6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塔制造 钢塔架设 工艺控制 质量控制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航河流上桥渡工程船模航行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云峰 吴道文 +1 位作者 曹民雄 董风林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8,共6页
介绍了小比尺船模和正态河工模型相结合研究通航河流上的桥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以京沪高速铁路跨越长江建桥方案的通航试验为例 ,讨论了代表性船队的选择 ,进行了河工模型的验证和船模率定 。
关键词 桥梁 河工模型 船模航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船上行安全距离驶经南京长江大桥桥墩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一民 周烨 陈斌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69,111,共6页
基于南京长江大桥#4桥孔通航现状对驶经桥墩的上行海船构成的潜在危机,通过对特定航区水文条件、适用规制、涉险因素的分析,应用船舶旋回机理和实船试验数据,提出了以安全距离驶经桥墩为目的的分段式行动模式。依据不同航段水域条件设... 基于南京长江大桥#4桥孔通航现状对驶经桥墩的上行海船构成的潜在危机,通过对特定航区水文条件、适用规制、涉险因素的分析,应用船舶旋回机理和实船试验数据,提出了以安全距离驶经桥墩为目的的分段式行动模式。依据不同航段水域条件设计了随时空变化的操船对策。为上行海船选择合适通航量的有利时机驶经桥墩提供了操船等让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南京长江大桥 桥墩 安全距离 船舶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大桥铰轴滑板支座和辊轴支座使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5,共5页
通过剖析3跨连续梁远端支座位移产生缘由并结合南京长江大桥测试结果,给出计算三跨及多跨连续梁结构远端支座位移结构校验系数的相对位移法。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正桥4号墩铰轴滑板支座和7号墩辊轴支座的实测位移量对比分析可知:在相同自... 通过剖析3跨连续梁远端支座位移产生缘由并结合南京长江大桥测试结果,给出计算三跨及多跨连续梁结构远端支座位移结构校验系数的相对位移法。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正桥4号墩铰轴滑板支座和7号墩辊轴支座的实测位移量对比分析可知:在相同自重或列车荷载作用下,铰轴滑板支座产生的水平摩阻力较辊轴支座大;铁路客车产生的支座水平推力不足以克服铰轴滑板支座的最大静摩阻力,支座基本不动;当桥上列车荷载产生的支座水平力足以克服铰轴滑板支座的最大静摩阻力时,铰轴滑板支座产生移动,但因其水平摩阻力大于辊轴支座,所以其位移量小于辊轴支座,两者位移量随桥上列车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但两者差值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长江大桥 钢桁梁 支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大桥结构安全监测
15
作者 周红青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5期70-72,共3页
介绍即将建立的南京长江大桥结构安全监测系统。该安全监测系统由传感系统、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监测与评估系统组成。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确定主要监测内容和测点布置 ,重点介绍振动响应监测系统。振动响应监测主要内容... 介绍即将建立的南京长江大桥结构安全监测系统。该安全监测系统由传感系统、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监测与评估系统组成。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确定主要监测内容和测点布置 ,重点介绍振动响应监测系统。振动响应监测主要内容包括主桥振动、桥墩防撞、引桥高墩振动和地震等 ,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结构的工作状态 ,评估结构的可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长江大桥 安全监测系统 振动响应 公铁两用桥 可靠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实测车辆荷载下大跨径斜拉桥钢箱梁的动力响应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沐野 吉伯海 +2 位作者 傅中秋 徐汉江 陈策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7-432,共6页
依据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的实测交通流统计数据,结合等效疲劳损伤原理建立随机状态下的车辆荷载谱,基于有限元数值仿真程序进行全桥动力响应分析。通过计算大桥在实测车流作用下主梁不同位置位移和内力的动力响应时程曲线,分析车辆运营... 依据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的实测交通流统计数据,结合等效疲劳损伤原理建立随机状态下的车辆荷载谱,基于有限元数值仿真程序进行全桥动力响应分析。通过计算大桥在实测车流作用下主梁不同位置位移和内力的动力响应时程曲线,分析车辆运营时程内主梁截面内力变化及动力放大系数。结果表明:随机车流作用下大桥主梁塔根处弯矩及轴力绝对值最大,跨中处弯矩及轴力变化幅值最大,而在1/4跨位移动力响应最大。跨中、1/4跨和塔根附近截面在时程内的最大应力幅值处,动力放大系数在1.00-1.03之间,动力放大系数比单考虑弯矩或轴力时稳定,且动应力放大系数与国内现行规范的动力放大系数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 实测车流 车辆荷载谱 振动响应 动力放大系数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长岭 李荣峰 柴建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5-842,共8页
如何确定软岩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是一个复杂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南京长江三桥软岩钻孔灌注桩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法(FLAC3D模拟分析),模拟南京长江三桥软岩钻孔灌注桩逐级加载后的受力性状,根据得到的桩周土岩的应力场、位移... 如何确定软岩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是一个复杂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南京长江三桥软岩钻孔灌注桩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法(FLAC3D模拟分析),模拟南京长江三桥软岩钻孔灌注桩逐级加载后的受力性状,根据得到的桩周土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及破坏区的分布和扩展,确定软岩钻孔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将数值模拟结果和自平衡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笔者发现两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钻孔灌注桩 极限承载力 南京长江三桥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综合勘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全宝 夏支埃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6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即将兴建的京沪高速铁路是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也将是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我院在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桥址前期勘察中采用了以水域浅层地震剖面、陆地地震反射勘探为主的综合勘探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结合该桥址综合勘探... 即将兴建的京沪高速铁路是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也将是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我院在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桥址前期勘察中采用了以水域浅层地震剖面、陆地地震反射勘探为主的综合勘探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结合该桥址综合勘探实例,本文综合分析了物探、钻探的资料,论述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速铁路 南京长江大桥 综合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牺牲阳极法应用及其在钢筋混凝土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贾肖虎 淳庆 廖海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11,共9页
为研究牺牲阳极法在钢筋混凝土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首先对国内外关于牺牲阳极法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主要从应用对象的转变、实践与研究并举的发展进程、应用层面的拓宽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进而由发展的趋势转变提出牺牲... 为研究牺牲阳极法在钢筋混凝土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首先对国内外关于牺牲阳极法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主要从应用对象的转变、实践与研究并举的发展进程、应用层面的拓宽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进而由发展的趋势转变提出牺牲阳极法在钢筋混凝土文物保护上的可行性,详述该法在钢筋混凝土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机理与设计方法。最后以南京长江大桥为例,对牺牲阳极法应用于南京长江大桥双曲拱桥主拱圈耐久性加固工程进行了研究,在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牺牲阳极法应用于文物保护中的新机遇。研究成果为牺牲阳极法在钢筋混凝土文物保护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牺牲阳极法 应用综述 钢筋混凝土文物保护 南京长江大桥 双曲拱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地铁列车运行气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皓 司天文 +2 位作者 郑史雄 马舜 周云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188,197,共8页
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地铁搭载段为研究背景,通过风洞试验,探究不同风攻角、列车位置及附属设施状态下地铁列车气动力系数变化规律,进而揭示地铁列车气动特性对列车运行稳定性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风攻角对双线在轨列车稳定性影响... 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地铁搭载段为研究背景,通过风洞试验,探究不同风攻角、列车位置及附属设施状态下地铁列车气动力系数变化规律,进而揭示地铁列车气动特性对列车运行稳定性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风攻角对双线在轨列车稳定性影响更大;当桥梁无附属设施,风攻角的增大不利于迎风侧列车稳定性,双线在轨列车比单线在轨列车更稳定;当桥梁有附属设施,且列车位于边跨时,风攻角越大迎风侧列车越稳定,而背风侧列车则相反,当列车在中跨运行时,列车侧向力及侧向倾覆力矩系数大于边跨,而升力系数小于边跨,表明桥梁桁架改善了列车的抗倾覆性能;桥上增加附属设施后,列车的侧向力及侧向倾覆力矩系数降低,表明附属设施有一定的格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地铁列车 横风作用 风洞试验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