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8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TC法对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生活力分析
1
作者 赵迎霞 任毅华 普布扎西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304-310,333,共8页
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在我国的保护级别为二级,对环境有较高的敏感度,目前该种群有减少的趋势,种子繁殖是其天然更新的主要方式,因此,其种子生活力对该种群的延续至关重要。为了更加科学、高效地检测其种子生活力,... 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在我国的保护级别为二级,对环境有较高的敏感度,目前该种群有减少的趋势,种子繁殖是其天然更新的主要方式,因此,其种子生活力对该种群的延续至关重要。为了更加科学、高效地检测其种子生活力,本研究采用TTC法检测种子生活力,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5个因素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1)TTC法检测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的生活力具有可行性,相比发芽试验,其在种子质量判断上更能节约时间成本;(2)各因素对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生活力检测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TTC浓度>浸种温度>染色温度>浸种时间>染色时间;(3)TTC法检测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生活力的最适条件为:种子在20℃浸泡12 h后,用0.3%TTC的溶液在30℃黑暗中染色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尖长苞冷杉种子 ttc 生活力 色季拉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AgVO_(3)/ZIF-8 composites for enhanced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2
作者 ZHU Min WANG Yuxin +7 位作者 LI Xiao XU Yaxu ZHU Junwen WANG Zihao ZHU Yu HUANG Xiaochen XU Dan Abul Monsur Showkot Hossaine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4-1006,共13页
AgVO_(3)/ZIF-8 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effect were prepar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gVO_(3)and ZIF-8.X-ray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high-pow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gVO_(3)/ZIF-8 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effect were prepar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gVO_(3)and ZIF-8.X-ray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high-pow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ultraviolet-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UV-Vis DRS),photoluminescence(PL)spectroscopy,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spectroscopy,transient photocurrent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binary composites.Tetracycline(TC)was used as a substrate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efficiency of the degradation of photocatalysts under light conditions,and the degradation effect of TC was also evaluated under different mass concentrations and ionic contents.In addition,we further investigated the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 of the binary composite material AgVO_(3)/ZIF-8 and identified the key active components responsible for the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his new photocatalys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10%-AZ,prepared with a molar ratio of 10%AgVO_(3)and ZIF-8 to TC,was 75.0%.This indicates that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can be maintained even under a certain ionic content,making it a suitable photocatalyst for optimal use.In addition,the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 of binary composites was further studied by the active species trapping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VO_(3) ZIF‑8 metal‑organic framework PHOTOCATALYSIS tetracyc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C法测定短萼黄连种子生活力的染色条件研究
3
作者 周震宇 邹建文 +4 位作者 陈灵 李建挥 周慧彬 王昭 周岚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短萼黄连是黄连的变种,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为了深入了解野生短萼黄连种子的萌发特性,实现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选用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了浸种时间、浸种温度、TTC质量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等5个条件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短萼黄连是黄连的变种,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为了深入了解野生短萼黄连种子的萌发特性,实现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选用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了浸种时间、浸种温度、TTC质量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等5个条件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染色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生活力的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为浸种时间、染色时间、TTC质量浓度、染色温度、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和染色时间对生活力的测定具有显著影响;短萼黄连种子TTC染色的最佳条件为20℃浸种24h后用10.0 g·L^(-1)的TTC溶液35℃避光染色24 h,此时生活力测定值为50.00%,略高于发芽率,能够反映种子生活力的真实情况。TTC染色法能快速、准确、有效地测定短萼黄连种子的生活力,在短萼黄连种子质量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萼黄连 种子 ttc染色法 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TC染色的水稻种子活力定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乔菊香 冯明春 +3 位作者 杨晓洪 Hoàng Minh Tú 王世敏 刘艳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141,共7页
为了揭示种子活力与TTC染色之间的定量关系,本研究以水稻种子CY-150为试验材料,经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和TTC染色后,利用体视镜获取种子胚部纵切面的RGB图像,并用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昆明)分中心建立的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的CIELab值... 为了揭示种子活力与TTC染色之间的定量关系,本研究以水稻种子CY-150为试验材料,经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和TTC染色后,利用体视镜获取种子胚部纵切面的RGB图像,并用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昆明)分中心建立的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的CIELab值,计算单位面积染色强度。结果表明,发芽率、TTC染色率和活力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发芽率和染色率、染色率和活力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6、0.9718和0.9631。此外,CIELab值与发芽率、染色率和活力指数之间显著相关,其中,L^(*)和a^(*)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9、-0.9761、-0.9721、0.9737、0.9915和0.9678。利用种子活力指数与CIELab值建立了种子活力方程。通过随机选取4个水稻品种对方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4个品种的活力指数真实值略高于预测值。研究表明,TTC染色不仅可用于水稻种子活力快速定性分析,而且通过种胚RGB图像可以实现种子活力的定量分析,为进一步普及水稻种子活力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活力 ttc染色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C法测定滇黄精种子生活力条件的优化
5
作者 姚雪娇 唐金美 +2 位作者 董志渊 杨丽英 胡明举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6-19,共4页
以滇黄精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TTC法测定生活力,分别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TTC浓度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正交设计试验最佳测试条件为TTC浓度0.5%、染色温度35℃、染色时间24 h;响应面法试验优化后结果与正交试验一... 以滇黄精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TTC法测定生活力,分别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TTC浓度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正交设计试验最佳测试条件为TTC浓度0.5%、染色温度35℃、染色时间24 h;响应面法试验优化后结果与正交试验一致,利用响应面法优化TTC法测定滇黄精种子生活力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种子生活力 ttc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C9A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多种癌症的预后和免疫微环境相关
6
作者 姚倚钠 刘佳 +4 位作者 周想军 刘泽宇 邱士珍 何颖政 周雪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82,共13页
目的确定四肽重复蛋白9A(TTC9A)在泛癌中的基因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明确其与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R语言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及GTEx网站中TTC9A在不同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种癌症的预后、DNA甲基化、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 目的确定四肽重复蛋白9A(TTC9A)在泛癌中的基因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明确其与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R语言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及GTEx网站中TTC9A在不同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种癌症的预后、DNA甲基化、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应用TIMER和xCell比较TTC9A表达与免疫浸润的关系;运用免疫印迹法与RT-qPCR检测TTC9A在4种癌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生信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TTC9A在多种肿瘤中mRNA表达水平升高,少数肿瘤中下调(P<0.05)。实验结果显示在肺癌、结肠癌和肝癌中,TTC9A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较正常细胞高,与泛癌分析结果一致;而在膀胱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下降,与泛癌分析结果相反。在头颈鳞状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细胞癌、低级别胶质瘤、恶性间皮瘤、子宫内膜癌等肿瘤中,TTC9A的高表达与更好的总生存期、疾病特异性生存期、无进展间期密切相关(P<0.05);而在肺腺癌、胰腺癌、肾上腺癌、直肠腺癌中,高表达TTC9A与更差的总生存期、疾病特异性生存期、无进展间期密切相关(P<0.05)。在多形成性胶质细胞瘤、低级别胶质瘤、葡萄膜黑色素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TTC9A高甲基化患者预后较好(P<0.05);但是,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宫颈内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肺鳞状细胞癌、肾上腺癌、子宫内膜癌中,TTC9A高甲基化患者预后较差(P<0.05)。TTC9A基因表达分别与7种和4种癌症类型的TMB和MSI显著相关(P<0.05)。在大多数癌症类型中,TTC9A与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显著相关(P<0.05),尤其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结论TTC9A可作为多种癌症的预后标志物,且与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和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c9A 泛癌分析 免疫微环境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的综合化学实验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任颜卫 贺咏梅 +3 位作者 宋子晨 李沁烊 李梦玮 邓远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2,166,共6页
以纳米级二氧化钛(TiO_(2))、硫酸亚铁铵和铁氰化钾为原料,制备不同普鲁士蓝(PB)含量的P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 以纳米级二氧化钛(TiO_(2))、硫酸亚铁铵和铁氰化钾为原料,制备不同普鲁士蓝(PB)含量的P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究复合材料降解抗生素药物四环素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在常温非光照和常温白光照射条件下,3种复合材料均具有较好的类芬顿体系催化降解活性,其中PB/TiO_(2)-100在LED白光(7 W)照射下,30 min内降解四环素效率可达82%。实验内容涉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数据分析、催化性能探究等多个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材料、环境等多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普鲁士蓝 二氧化钛 类芬顿反应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GO气凝胶制备及其对抗生素吸附性能研究
8
作者 李微 徐子婷 +2 位作者 王贺 刘水 向韬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4,共7页
以提高金属有机骨架(MOFs)吸附水中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高效稳定性为目标,采用溶剂热法将MOFs粉末与氧化石墨烯(GO)混合制备MOFs气凝胶UIO-66-NH_(2)/GO。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TG)技术,分析U... 以提高金属有机骨架(MOFs)吸附水中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高效稳定性为目标,采用溶剂热法将MOFs粉末与氧化石墨烯(GO)混合制备MOFs气凝胶UIO-66-NH_(2)/GO。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TG)技术,分析UIO-66-NH_(2)/GO形态结构与性能,利用吸附试验研究了UIO-66-NH_(2)/GO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及循环再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GO成功负载到UIO-66-NH_(2)中,形成八面体空间网络结构;UIO-66-NH_(2)/GO气凝胶的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12 h,温度40°C,pH为7,初始浓度为100mg/L,对环丙沙星、四环素的最佳吸附量分别为144.32 mg/g和158.25 mg/g。UIO-66-NH_(2)/GO气凝胶对环丙沙星和四环素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自发、随机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UIO-66-NH_(2)/GO气凝胶循环利用8次,对抗生素的吸附量仍能达到100 mg/g以上,UIO-66-NH_(2)/GO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气凝胶 环丙沙星 四环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驱动的MoS_(2)/PVDF多孔膜降解水中四环素机理
9
作者 王玥璐 海士坤 +2 位作者 韩佳骏 张锦晓 翟圆梦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5-802,共8页
以过氧单硫酸盐(PMS)为基础的高级氧化工艺(AOPs)中,高效活化和利用PMS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本研究将水流驱动的压电效应引入到PMS活化中,利用制备的MoS_(2)/PVDF膜作为压电催化膜,以去除水中的四环素(TC).结果表明,在6... 以过氧单硫酸盐(PMS)为基础的高级氧化工艺(AOPs)中,高效活化和利用PMS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本研究将水流驱动的压电效应引入到PMS活化中,利用制备的MoS_(2)/PVDF膜作为压电催化膜,以去除水中的四环素(TC).结果表明,在60min内,MoS_(2)/PVDF膜对TC的降解效率为77.9%,反应速率常数为0.0231min^(-1),高于单独的MoS_(2)(0.0135min^(-1))和PVDF(0.0085min^(-1)).通过牺牲剂实验结合LC-MS探究TC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并分析反应机理.在循环实验中,MoS_(2)/PVDF膜表现出优异的可重用性和可回收性.上述结果表明,在水流的机械漩涡力作用下,MoS_(2)/PVDF膜可以触发压电电位并产生丰富的自由电子来激活PMS,从而产生各种活性物质来降解有机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单硫酸盐 压电效应 四环素 聚偏二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表面C_(3)N_(5)/蒙脱石水泥涂层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研究
10
作者 徐珊珊 王文达 +1 位作者 李生勇 徐红梅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9-138,146,共11页
活性中心富氮氮化碳(C_(3)N_(5))负载到蒙脱石MK30表面原位制备得到C_(3)N_(5)/MK30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和电化学交流阻抗... 活性中心富氮氮化碳(C_(3)N_(5))负载到蒙脱石MK30表面原位制备得到C_(3)N_(5)/MK30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等手段表征了光催化剂的晶型、官能团、元素组成、光谱响应、光电子-空穴复合和电荷传质阻力等。结果表明,MK30作为载体负载后有效促进了C_(3)N_(5)光电子-空穴的分离,电荷转移速率提高,可见光照射60 min实现了对四环素(TC)溶液的高效降解,降解率达到了97.15%,回收C_(3)N_(5)/MK30光催化剂循环使用仍然表现出良好的活性。通过水泥涂层的形式将C_(3)N_(5)/MK30光催化剂涂覆到混凝土表面,C_(3)N_(5)/MK30掺入量为6.5%(质量分数)时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6.5%C_(3)N_(5)/MK30光催化涂层实现了对表面25 mL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TC溶液最高的降解率(92.96%),水泥涂层用高压水枪冲刷干燥后继续循环使用仍表现出91.72%的较高降解率。C_(3)N_(5)/MK30起到了“晶核”的作用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和水化产物的生成,生成的大量水化产物可以有效填充孔隙,使得混凝土基体和水泥涂层之间结合更加紧密,使得养护7、28 d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20.53%和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富氮氮化碳 光催化水泥涂层 混凝土基体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条件与四环素浓度对大肠杆菌生长与突变的联合影响
11
作者 沈洪艳 周阳 +3 位作者 姚泽宇 杨雷 孙昊宇 边永欢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9-337,共9页
为探究不同营养条件下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胁迫效应,设计了基于Luria-Bertani(LB)和Mueller-Hinton(MH)这2种培养基营养条件下四环素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突变实验,并通过交互效应值判别培养基条件调整与四环素胁迫对其的联合作用模式。结... 为探究不同营养条件下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胁迫效应,设计了基于Luria-Bertani(LB)和Mueller-Hinton(MH)这2种培养基营养条件下四环素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突变实验,并通过交互效应值判别培养基条件调整与四环素胁迫对其的联合作用模式。结果表明,在LB和MH培养基中,四环素对大肠杆菌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培养基浓度增加,EC_(50)降低,毒性效应增强,此外在低浓度MH培养基中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Hormesis效应。与MH培养基相比,LB培养基中四环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H)对E.coli的毒性作用更为显著。且随着培养基浓度增加,EC_(50)逐渐减小,TH对大肠杆菌的毒性逐渐增强。TH在LB和MH培养基中诱导大肠杆菌的突变频率促进率表现为先增大再减小最后转为抑制作用,其最大值分别为11.1%~32.3%和14.9%~313.6%,表明营养成分丰富度减少有利于大肠杆菌突变。培养基浓度降低和四环素胁迫对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促进突变的联合作用模式分别表现为拮抗、协同,相反地,浓度增加则分别表现为协同、拮抗。综上,基于低营养条件下的四环素虽然对大肠杆菌的毒性降低,却产生了更大的突变效应,这可能导致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加剧,进而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系统安全,所以建议将其纳入抗生素风险评估的考量要素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条件 四环素 大肠杆菌 细菌突变 Hormesis效应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谱响应Cu_(2)(OH)_(2)CO_(3)/g-C_(3)N_(4)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四环素的降解:降解途径及反应机理
12
作者 梁红玉 许佳智 +4 位作者 李政 陆光 王斌 李桐宇 刘玉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53-58,共6页
本工作设计了一款不含贵金属、宽光谱响应的异质结催化剂Cu_(2)(OH)_(2)CO_(3)/石墨相氮化碳(Cu/g-C_(3)N_(4)),并考查了其对四环素(TC)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采用TEM、SEM、XRD、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产物形貌、结构、光... 本工作设计了一款不含贵金属、宽光谱响应的异质结催化剂Cu_(2)(OH)_(2)CO_(3)/石墨相氮化碳(Cu/g-C_(3)N_(4)),并考查了其对四环素(TC)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采用TEM、SEM、XRD、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产物形貌、结构、光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引入的组分Cu_(2)(OH)_(2)CO_(3)一方面作为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吸收材料赋予异质结对模拟太阳光的广谱响应性,另一方面与g-C_(3)N_(4)构成“Z型”异质结从而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有效分离,提高了光能-化学能转化效率。Cu/g-C_(3)N_(4)(1∶4)异质结对TC降解的光催化性能最佳,一级反应速率常数达到0.0176 min^(-1),分别是Cu_(2)(OH)_(2)CO_(3)和g-C_(3)N_(4)的4倍和3.1倍,且具有优异的光催化稳定性。此外,本工作还提出了三种Cu/g-C_(3)N_(4)(1∶4)异质结光催化降解TC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碱式碳酸铜 异质结 四环素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和植物乳杆菌对中华蜜蜂蔗糖消耗、肠道菌群和组织发育及工蜂存活率的影响
13
作者 高丽娇 姬聪慧 +5 位作者 刘佳霖 陈恒 燕乐乐 吴浩东 罗文华 王瑞生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17-4025,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四环素和植物乳杆菌对中华蜜蜂蔗糖消耗、肠道菌群和组织发育及工蜂存活率的影响。选取7日龄中华蜜蜂工蜂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工蜂。对照组饲喂50%蔗糖溶液,四环素组饲喂含有450μg/mL...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四环素和植物乳杆菌对中华蜜蜂蔗糖消耗、肠道菌群和组织发育及工蜂存活率的影响。选取7日龄中华蜜蜂工蜂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工蜂。对照组饲喂50%蔗糖溶液,四环素组饲喂含有450μg/mL四环素的50%蔗糖溶液,植物乳杆菌组饲喂含有1×108CFU/mL植物乳杆菌的50%蔗糖溶液。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四环素组工蜂肠道中乳酸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中肠肠壁厚度和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平均生存时间显著缩短3.06 d(P<0.05);2)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组工蜂蔗糖消耗量显著提高(P<0.05),肠道中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肠球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平均生存时间显著延长2.40 d(P<0.05)。由此可知,饲喂四环素会破坏中华蜜蜂肠道菌群结构,干扰肠道组织发育,降低工蜂存活率;饲喂植物乳杆菌可提高中华蜜蜂蔗糖消耗量,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工蜂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植物乳杆菌 中华蜜蜂 蔗糖消耗 肠道菌群 肠道组织发育 工蜂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土镍矿碳热还原制备负载型铁镍双金属及其活化过硫酸盐去除四环素研究
14
作者 陈江安 黄金秋 +1 位作者 万志豪 余文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0-1438,共9页
以红土镍矿和无烟煤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硅酸盐负载铁镍双金属材料(SiO_(2)@Fe-Ni),并将其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四环素。首先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SiO_(2)@Fe-Ni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Fe-Ni中... 以红土镍矿和无烟煤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硅酸盐负载铁镍双金属材料(SiO_(2)@Fe-Ni),并将其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四环素。首先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SiO_(2)@Fe-Ni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Fe-Ni中主要物相为铁纹石、镍纹石、石英、镁铁橄榄石等,Fe-Ni合金颗粒尺寸呈微纳米尺度(数十至数百纳米),且均匀分散在硅酸盐矿物表面。研究了反应条件对SiO_(2)@Fe-Ni/PS体系去除四环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温度为30℃、SiO_(2)@Fe-Ni用量0.2 g/L、溶液初始pH值7.3、PS用量2 mM、四环素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60 min后四环素去除率达到68 36%。对活性自由基种类进行鉴定,并阐述其产生以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iO_(2)@Fe-Ni/PS体系中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羟基自由基(·OH)均存在,且·OH是主要的活性自由基;SO_(4)^(-)·的产生是通过材料表面的Fe^(2+)和Ni^(2+)活化PS得来的,·OH是通过SO_(4)^(-)·与溶液中的H_(2)O或OH^(-)反应生成的。总有机碳分析仪结果表明四环素矿化率60 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碳热还原法 铁镍双金属 过硫酸盐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异质结β-Bi_(2)O_(3)柱撑Co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
15
作者 张亚平 吴桐辰 +1 位作者 郑云 林碧洲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39,共9页
采用剥离-重组法,以剥离的Co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纳米片为主体,β-Bi_(2)O_(3)纳米胶粒为客体,成功制备了β-Bi_(2)O_(3)柱撑CoAl-LDH复合材料(β-Bi_(2)O_(3)/CoAl-LDH)。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采用剥离-重组法,以剥离的Co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纳米片为主体,β-Bi_(2)O_(3)纳米胶粒为客体,成功制备了β-Bi_(2)O_(3)柱撑CoAl-LDH复合材料(β-Bi_(2)O_(3)/CoAl-LDH)。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光电化学特性。制备的β-Bi_(2)O_(3)/CoAl-LDH柱撑材料具有2.1 nm的层间通道、62 m^(2)·g^(-1)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能力。在可见光辐照下,以四环素(TC)为模型污染物,考察材料光催化降解率。结果表明,β-Bi_(2)O_(3)/CoAl-LDH催化剂在90 min内可降解91.3%的TC,降解率远高于非柱撑的β-Bi_(2)O_(3)和CoAl-LDH。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是光催化体系主要的活性自由基。柱撑复合的β-Bi_(2)O_(3)与CoAl-LDH之间的电子耦合作用构建了Z型异质结,提高了光生电子与空穴对的分离率,赋予了材料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氧化铋 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 柱撑材料 Z型异质结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修饰的铁酸锰@UiO-66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四环素的研究
16
作者 聂发辉 王励卿 +4 位作者 刘占孟 崔培涛 杨昱清 吴富强 刘曦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4-133,共10页
使用单宁酸(TA)对磁性铁酸锰(MnFe_(2)O_(4))进行修饰,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一系列MnFe_(2)O_(4)@TA@UiO-66复合材料,探究MnFe_(2)O_(4)@TA@UiO-66/PMS氧化体系对四环素(TC)的降解效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比单独MnFe_(2)O_(4)更优... 使用单宁酸(TA)对磁性铁酸锰(MnFe_(2)O_(4))进行修饰,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一系列MnFe_(2)O_(4)@TA@UiO-66复合材料,探究MnFe_(2)O_(4)@TA@UiO-66/PMS氧化体系对四环素(TC)的降解效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比单独MnFe_(2)O_(4)更优异的催化特性。采用SEM、BET、VSM、FT-IR、XPS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发现,MnFe_(2)O_(4)@TA@UiO-66(MFTAU-0.4)与MnFe_(2)O_(4)、UiO-66的官能团及晶面衍射峰相一致,MnFe_(2)O_(4)@TA@UiO-66被成功制备。考察了不同配比制备的复合材料、PMS浓度、复合材料投加量、初始pH、共存阴离子和有机质对MnFe_(2)O_(4)@TA@UiO-66/PMS氧化体系降解四环素效能的影响;通过淬灭实验、EPR表征和XPS分析探索该体系对TC的降解机理,发现1O_(2)和O_(2)·-是参与TC降解的主导活性物质。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评估表明,所制备复合材料相较于单独的MnFe_(2)O_(4)降低了金属离子的浸出且稳定性较好,经过5次循环利用实验,TC去除率仍有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锰 UiO-66 过硫酸盐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掺杂秸秆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17
作者 李亚峰 崔可清 傅翔宇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40,共6页
以玉米秸秆粉末和四水合氯化锰(MnCl_(2)·4H_(2)O)为原料,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Mn掺杂玉米秸秆生物炭(Mn-BC),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四环素(TC)。探究不同MnCl_(2)·4H_(2)O掺杂量对改性生物炭活化PMS降解TC效能的影响,... 以玉米秸秆粉末和四水合氯化锰(MnCl_(2)·4H_(2)O)为原料,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Mn掺杂玉米秸秆生物炭(Mn-BC),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四环素(TC)。探究不同MnCl_(2)·4H_(2)O掺杂量对改性生物炭活化PMS降解TC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玉米秸秆与MnCl_(2)·4H_(2)O质量比为1∶1时,制备的Mn掺杂生物炭催化活化性能最佳。采用SEM、XPS等分析方法对生物炭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生物炭投加量、四环素初始浓度等因素对Mn-BC活化PMS降解四环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生物炭投加量为1.5 g/L、TC初始浓度为20 mg/L、PMS投加量为3 mmol/L、pH为6时,TC的去除率在30 min可达88.64%。对Mn-BC进行循环利用性试验,结果表明Mn-BC在循环使用3次后重新煅烧,其活化PMS对TC的去除率仍可达87.49%。自由基捕获试验结果显示,Mn-BC活化PMS降解TC的主要活性物质为SO_(4)•-,有少量的·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过硫酸盐 四环素 锰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铽配合物电致化学发光体合成及四环素的灵敏检测
18
作者 杨延梅 冉雨晴 王存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共10页
在镧系配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引入导电性好、比表面积高的氧化石墨烯,合成了一种导电性好的氧化石墨烯铽配合物(GO-Tb-COP)电致化学发光(ECL)阴极发光体.相对于传统配合物(如Tb-COP),GO-Tb-COP具有更高的ECL强度、更强的导电性和更大的比... 在镧系配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引入导电性好、比表面积高的氧化石墨烯,合成了一种导电性好的氧化石墨烯铽配合物(GO-Tb-COP)电致化学发光(ECL)阴极发光体.相对于传统配合物(如Tb-COP),GO-Tb-COP具有更高的ECL强度、更强的导电性和更大的比表面积,其原因是GO增加了GO-Tb-COP的导电性和比表面积,进而加速内部电荷传输,提高其自身的电化学活性,最终实现强的ECL发光信号.以环境污染物四环素(TC)为信号猝灭靶分子,GO-Tb-COP为ECL发光体,立方体二氧化铈(CeO_(2))为共反应促进剂和信号稳定剂,过硫酸根离子(S_(2)O_(8)^(2-))为共反应试剂,构建了用于TC检测的三元ECL传感器,其检出限低至0.44 pmol/L(S/N=3).此外,该传感器具有高的选择性、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实际样品TC的检测.通过增强配合物的导电性和比表面积提高镧系配合物ECL性能的策略,为合成高效镧系配合物ECL发光体提供了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镧系配合物 电致化学发光 四环素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掺杂C_(3)N_(5)活化过氧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19
作者 彭阳 刘人源 +5 位作者 邓文强 梁博宇 张文垚 任帅 杜洁 廖润华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5,共7页
以硼酸和3-氨基1,2,4-三唑为原料,采用固相热解法制备了一种掺硼的氮化碳复合材料,并与过硫酸氢钾活化剂用于可见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的四环素。利用XRD,SEM,FT-IR等表征分析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等,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掺杂... 以硼酸和3-氨基1,2,4-三唑为原料,采用固相热解法制备了一种掺硼的氮化碳复合材料,并与过硫酸氢钾活化剂用于可见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的四环素。利用XRD,SEM,FT-IR等表征分析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等,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掺杂硼的C_(3)N_(5)材料,且硼掺杂对C_(3)N_(5)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催化剂投加量、过硫酸氢钾投加量、四环素的初始浓度、不同质量配比的催化剂等因素对四环素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硼掺杂为2%的C_(3)N_(5),投加量为0.6 g/L,PMS浓度为2 mmol/L时,可见光光照2 h,对四环素的降解率可到达96.78%,其在处理抗生素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 C_(3)N_(5) 过氧硫酸盐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g-C_(3)N_(5)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20
作者 彭阳 刘人源 +5 位作者 梁博宇 黄啟维 周安琪 洪燕 张欣瑶 廖润华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37,共6页
利用3-AT制备类石墨g-C_(3)N_(5),以水热法结合原位煅烧法制备光催化复合材料TiO_(2)/g-C_(3)N_(5)。通过XRD、SEM、XPS、EIS表征方法对其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光电特性进行分析。以500 W氙灯模拟可见光照射2 h后TiO_(2)/g-C_(3)N_(5)(1... 利用3-AT制备类石墨g-C_(3)N_(5),以水热法结合原位煅烧法制备光催化复合材料TiO_(2)/g-C_(3)N_(5)。通过XRD、SEM、XPS、EIS表征方法对其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光电特性进行分析。以500 W氙灯模拟可见光照射2 h后TiO_(2)/g-C_(3)N_(5)(1∶3)表现出最佳光催化性能,对盐酸四环素(TC-HCL)的降解率为77.2%并表现出优异的可回收性,降解率分别是g-C_(3)N_(5)和TiO_(2)的1.51倍和1.28倍;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h^(+)和·O_(2)^(-)是光催化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TiO_(2)/g-C_(3)N_(5)光催化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循环五次后对盐酸四环素(TC-HCL)的去除率仍能保持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g-C_(3)N_(5) 光催化 盐酸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