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的原油稳定流程能耗优化研究
1
作者 田雷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7期61-66,共6页
为降低联合站内原油稳定流程的能耗水平,基于工艺模拟软件建立了汽提负压闪蒸原油稳定流程,以工艺能耗为指标,以稳定塔压力、稳定塔温度和汽提气流量为变量,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稳定塔压力与工艺能... 为降低联合站内原油稳定流程的能耗水平,基于工艺模拟软件建立了汽提负压闪蒸原油稳定流程,以工艺能耗为指标,以稳定塔压力、稳定塔温度和汽提气流量为变量,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稳定塔压力与工艺能耗呈负相关,稳定塔温度、汽提气流量与工艺能耗呈正相关;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当稳定塔压力为70 kPa,稳定塔温度为55℃,日汽提气流量为350 m^(3)时,工艺能耗最低;优化前后的工艺能耗从2266 kW降低为1538 kW,降幅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 原油稳定 稳定塔 工艺能耗 汽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黄芩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梁英 何雯娟 韩鲁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04-107,共4页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黄芩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黄芩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黄芩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液固比30:1(ml/g)、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0min,...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黄芩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黄芩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黄芩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液固比30:1(ml/g)、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黄芩多糖提取率为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黄芩多糖 提取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伊宁红皮蒜鳞茎盘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董瑞 唐明磊 +2 位作者 吴玉霞 高杰 熊祖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652,共7页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大蒜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不同的IBA、NAA、6-BA水平及其组合进行实验。【结果】影响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三...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大蒜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不同的IBA、NAA、6-BA水平及其组合进行实验。【结果】影响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三因素主次顺序是IBA>NAA>6-BA。其中IBA影响极显著,但其高浓度有负效应,在进一步实验时去掉了IBA,以降低对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6-BA单因素影响显著,为正效应。【结论】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最佳激素配比为:NAA浓度为1.799 mg/L,6-BA浓度为7.50 mg/L,在此条件下每个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平均值可达22.92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鳞茎盘 不定芽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柳胺口服混悬剂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吉丽 李冰 +5 位作者 司鸿飞 郭肖 朱阵 尚晓飞 周绪正 张继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15-2125,共11页
研究的目的是制备五氯柳胺混悬剂,研究其理化性质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单因素筛选及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以沉降体积比和再分散性为考察因素,优化处方制备五氯柳胺混悬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测定仪对其形态和粒径进行测定... 研究的目的是制备五氯柳胺混悬剂,研究其理化性质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单因素筛选及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以沉降体积比和再分散性为考察因素,优化处方制备五氯柳胺混悬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测定仪对其形态和粒径进行测定,考察制剂的稳定性,建立测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五氯柳胺混悬剂每100mL中含五氯柳胺3.2g,卡波姆974p 0.2g,十二烷基硫酸钠0.3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2g,焦亚硫酸钠0.4g。混悬剂沉降体积比为0.999,再分散性良好。五氯柳胺在18~100μg·mL^(-1)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制备的五氯柳胺混悬剂工艺简单,物理性状良好,稳定性和分散性好,质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柳胺混悬剂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 含量测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云油杂10号高产栽培因子的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原小燕 符明联 +1 位作者 李根泽 何晓莹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0-395,共6页
为了探讨在云南省油菜生产中种植密度(X1)、氮肥(纯氮,X2)、磷肥(五氧化二磷,X3)、钾肥(氧化钾,X4)、硼肥(有效硼,X5)5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各栽培因子,本文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 为了探讨在云南省油菜生产中种植密度(X1)、氮肥(纯氮,X2)、磷肥(五氧化二磷,X3)、钾肥(氧化钾,X4)、硼肥(有效硼,X5)5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各栽培因子,本文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油菜产量优化数学模型:Y=246.15+12.70X2+7.00X3-6.26X12-9.81X22-5.07X32-10.56X1X2-6.37X3X4。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氮肥、磷肥、种植密度、硼肥、钾肥。其中种植密度、氮肥、磷肥与产量的关系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施氮、磷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油菜产量造成影响。种植密度与氮肥、磷肥与钾肥交互作用对油菜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种植密度10.5万~22.5万株/hm2、施纯氮0~207kg/hm2、施五氧化二磷0~96kg/hm2、施氧化钾0~120kg/hm2时,两因子之间均为正相互作用。频率分析结果表明,油菜产量大于3 900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15.48万~17.94万株/hm2,纯N、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有效硼施用量分别为360.2~387.1、170.0~181.4、15.0~30.0、1.46~1.8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 数学模型 栽培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新疆白皮蒜鳞茎盘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董瑞 唐明磊 +2 位作者 林辰壹 熊祖华 高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66-2272,共7页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大蒜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不同的IBA、NAA、6-BA水平及其组合。【结果】影响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三因素主次...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大蒜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不同的IBA、NAA、6-BA水平及其组合。【结果】影响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三因素主次顺序是NAA>6-BA>IBA。其中NAA与IBA交互作用影响显著,但其高浓度有负效应,在最高值预测时去掉了IBA,以降低NAA与IBA交互作用对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6-BA单因素影响较其他因素明显,为正效应。【结论】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最佳激素配比为:NAA浓度为2 mg/L,6-BA浓度为7.5 mg/L,在此条件下每个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最大值为39.22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鳞茎盘 不定芽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香菇废菌棒蛋白质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海燕 刘青娥 +1 位作者 钟仙龙 肖建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7-250,253,共5页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香菇废菌棒蛋白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碱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为自变量,香菇废菌棒蛋白质提取量为检测指标,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实验设计,并做统计分...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香菇废菌棒蛋白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碱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为自变量,香菇废菌棒蛋白质提取量为检测指标,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实验设计,并做统计分析,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碱浓度0.11mol/L,浸提温度72℃,浸提时间104min,液固比47:1,在此条件下,香菇废菌棒蛋白质提取量理论值为2.38mg/g,验证实测值为2.42mg/g,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0.04mg/g,说明所优化的工艺参数准确可靠、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废菌棒 蛋白质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线辣椒适宜土壤水分上下限指标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甜 范兴科 +2 位作者 吴普特 郝芝建 段东亮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4,共4页
在盆栽条件下,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线辣椒开花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及灌水上限,并进行了大田经济收入仿真预测。结果表明: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对线辣椒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和交互效应,土壤水分下限主效应为灌水上... 在盆栽条件下,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线辣椒开花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及灌水上限,并进行了大田经济收入仿真预测。结果表明: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对线辣椒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和交互效应,土壤水分下限主效应为灌水上限主效应的2.76倍;线辣椒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效应函数为一报酬递减函数,根据这个效应函数,理论上线辣椒获得最大产量的适宜灌水上限为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83.4%,土壤水分下限为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55.4%,预测大田条件下产量5585.85 kg/hm2,收入9821.85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 线辣椒 开花期 灌水上限指标 土壤水分下限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的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廖华俊 江芹 +2 位作者 董玲 宁志怨 李卫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018-10020,10030,共4页
[目的]优化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方法]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基肥施用量和播种期对江淮地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确定稻草覆盖秋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采用费乌瑞它品种马铃... [目的]优化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方法]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基肥施用量和播种期对江淮地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确定稻草覆盖秋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采用费乌瑞它品种马铃薯获得产量高于16320.52kg/hm2的农艺措施为:播种密度6.255万~7.050万株/hm2,施用基肥(N∶P∶K含量45%的三元复合肥)1025.4~1211.7kg/hm2,最适播种期8月17~21日。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播种时期,其次是播种密度,最后是基肥用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秋马铃薯 栽培模式 江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确定黄瓜果实低温冷害临界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艾文婷 张敏 +3 位作者 李春晖 朱赛赛 邵婷婷 刘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18-222,共5页
为探索黄瓜果实对低温的忍受能力,为安全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采用电导法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确定黄瓜果实低温冷害临界值。以黄瓜电解质外渗百分率为冷害指标建立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17.279 244+0.996 139x_1+3.617 484x... 为探索黄瓜果实对低温的忍受能力,为安全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采用电导法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确定黄瓜果实低温冷害临界值。以黄瓜电解质外渗百分率为冷害指标建立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17.279 244+0.996 139x_1+3.617 484x_2-0.142 947x_1~2-0.136 832x_2~2,根据模型得出电解质外渗百分率在黄瓜受到冷害时的临界值及温度、时间对冷害的影响。最终通过验证实验确定黄瓜受到冷害时电解质外渗率的临界值为17.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冷害指标 电导法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处理减轻采后黄瓜果实低温贮藏冷害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艾文婷 姜雪 +5 位作者 张敏 邵婷婷 刘威 赵昱瑄 郝爽 厉建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71-177,共7页
为探索热水热激处理减轻黄瓜冷害的最佳处理条件,采用“申青”黄瓜作为试验试材,以电解质外渗率作为冷害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最佳热水热激处理温度37.5℃,最佳热激时间24min。黄瓜果... 为探索热水热激处理减轻黄瓜冷害的最佳处理条件,采用“申青”黄瓜作为试验试材,以电解质外渗率作为冷害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最佳热水热激处理温度37.5℃,最佳热激时间24min。黄瓜果实经热激处理后,在温度4℃、湿度85%冷库中贮藏5d的电解质外渗率实测值为25.13%,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21%,较未处理黄瓜果实提高了34.07%,说明该方法稳定可靠。该试验优化了热水处理黄瓜果实低温贮藏冷害参数,建立的模型稳定可行,为黄瓜果实抗冷性的提高和冷敏型果蔬冷害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果实 热水处理 电解质外渗率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回归旋转正交法优化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弘弛 刘瑞 +3 位作者 焦乐乐 周凤 李慧 杨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8-93,共6页
为优化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以香菇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基于单因素法和二次回归旋转正交法分别对浸提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香菇多糖提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香菇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案:料液比为1∶40... 为优化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以香菇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基于单因素法和二次回归旋转正交法分别对浸提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香菇多糖提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香菇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案:料液比为1∶40,浸提时间为0.5 h,超声温度为60℃,超声时间为20 min。验证试验证明,香菇多糖的提取率为15.86%,与试验预估值15.97%基本吻合。因此,此工艺可稳定提高香菇多糖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香菇多糖 超声波辅助提取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MZ-3000型自走式梳齿采棉机清花装置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玲丽 王学农 +2 位作者 陈发 曹卫彬 刘晓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9-172,共4页
4MZ-3000型自走式梳齿采棉机采用具有自清理功能的采摘台,可一次性完成棉花采摘和清理两项作业。为了降低清花装置的含杂率,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回归方程,用残差正态概率图法对回归方程进行适合性检验,利用constr求解多变... 4MZ-3000型自走式梳齿采棉机采用具有自清理功能的采摘台,可一次性完成棉花采摘和清理两项作业。为了降低清花装置的含杂率,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回归方程,用残差正态概率图法对回归方程进行适合性检验,利用constr求解多变量非线性约束最优问题。试验证明,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所得到的清花装置的主要影响因子机器行走速度和尘棒与锯齿滚筒的间距作为参数是可行的,并取得了最优解,即x1=3.8 km/h,x2=25.7 mm,含杂率y=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棉机 含杂率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回归方程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板材仿真剪切断面质量模型预测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江 胡子玉 +1 位作者 张魁榜 夏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85-1589,共5页
文章在DEFORM-3D中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剪切仿真的试验方案,研究剪刃间隙、剪切角度、剪切速度对剪切断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从仿真结果得出塌角、光亮带、撕裂带、毛刺大小的预测模型以及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对剪切断面质量的影响显... 文章在DEFORM-3D中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剪切仿真的试验方案,研究剪刃间隙、剪切角度、剪切速度对剪切断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从仿真结果得出塌角、光亮带、撕裂带、毛刺大小的预测模型以及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对剪切断面质量的影响显著;以4个预测模型的附加权重之和达到最优值为目标,建立评定多目标的剪切断面质量的数学模型,并运用二次规划函数对综合剪切断面质量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得出最佳剪切工艺参数,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 二次规划函数 剪切加工 断面质量 剪切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优化蛋黄油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竹青 陈有亮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1,54,共5页
蛋黄油含有亚麻酸、亚油酸等多种重要的脂肪酸和磷脂类物质,具备多种营养及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治疗。利用无水乙醇从鸭蛋黄渣中提取蛋黄油,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 蛋黄油含有亚麻酸、亚油酸等多种重要的脂肪酸和磷脂类物质,具备多种营养及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治疗。利用无水乙醇从鸭蛋黄渣中提取蛋黄油,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蛋黄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影响蛋黄油提取率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出油效率的理论极值为94.30%。无水乙醇提取蛋黄油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2、提取温度82℃、提取时间52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鸭蛋黄出油效率达到了92.6%。因此,无水乙醇提取蛋黄油是一种高效、安全、简单的方法,有助于蛋黄油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油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处理对马铃薯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立杰 尹娟 李文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6,共4页
针对目前马领薯种植中氮肥利用率较低等问题,采用5因素5水平(1/2实施)的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在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开展了马铃薯室外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水肥配合对马铃薯的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试验条件下氮素... 针对目前马领薯种植中氮肥利用率较低等问题,采用5因素5水平(1/2实施)的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在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开展了马铃薯室外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水肥配合对马铃薯的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试验条件下氮素利用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各因素(灌水时期、灌溉定额、施氮量,磷肥和钾肥用量)最佳组合。即,试验条件下氮素利用率最大值时各因素最佳组合为:灌水时期为苗期,现蕾期,花期和成熟期四个生育期灌水,分别灌灌溉定额的25%;灌溉定额为900m3/hm2,施氮量为225kg/hm2;磷肥为225kg/hm2;钾肥为37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素利用率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主效应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果果醋醋酸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建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5,共4页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沙果果醋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接种量、初始酒精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自变量,醋酸含量为检测指标,利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试验,通过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回...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沙果果醋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接种量、初始酒精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自变量,醋酸含量为检测指标,利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试验,通过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果醋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9.78%、初始酒精度6.96%、发酵时间168h、发酵温度为31.26℃。在此工艺条件下,醋酸含量的理论值为6.5391g/dL,验证实测值为(6.531士0,08)g/dL,说明所优化的工艺参数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果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杂交谷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最优养分用量和施肥位置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永虎 曹梦琳 +3 位作者 杜慧玲 郭平毅 原向阳 张海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32-1541,共10页
[目的]探讨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和基施位置对杂交谷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杂交谷子生产减肥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优化施肥方案。[方法]试验于 2016 2017 年在山西中部太谷县的山西农业大学创新园区进行,以张杂谷 10 号为试验材料... [目的]探讨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和基施位置对杂交谷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杂交谷子生产减肥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优化施肥方案。[方法]试验于 2016 2017 年在山西中部太谷县的山西农业大学创新园区进行,以张杂谷 10 号为试验材料,选择氮、磷、钾施用量和施肥水平距离及施肥深度 5 个因素,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地膜覆盖田间小区试验。所有肥料全部作为底肥,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收获前各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 10 穴植株用于考种,测定千粒重和单穗粒数。谷子成熟后,在各试验小区内均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 3 m × 3 行测定最终成穗数。10 月上旬收获,脱粒风干后称重、计产,用以研究施肥量和施肥位置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单位面积穗数、单穗粒数、千粒重等)的影响。[结果]产量与单穗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位面积穗数呈显著正相关。氮、磷、钾、施肥水平距离和施肥深度对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为氮>磷>钾>施肥水平距离>施肥深度。氮对单穗粒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磷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千粒重的影响达显著水平,钾对单位面积成穗数和单穗粒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千粒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施肥水平距离和施肥深度对单位面积穗数、单穗粒数有显著影响。氮和磷的互作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氮和钾的互作对单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磷和钾的互作对单位面积穗数有显著影响。5 个因素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结论]对于张杂谷 10 号,施肥量对其产量的影响大于施肥位置,氮肥提高穗粒数,磷肥提高单位面积成穗数和千粒重,而钾肥对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均极为显著。综合考虑,最佳农艺方案为:施 N 225 kg/hm^2、施 P2O5 136~154 kg/hm^2、施 K2O 93.6~109 kg/hm^2,施肥水平距离 16.8~18.8 cm、施肥深度 20.8~23.8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氮磷钾用量 施肥位置 杂交谷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鳀鱼蒸煮液酶解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静 张井 +2 位作者 李燕 李来好 薛长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21-225,共5页
以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在鳀鱼蒸煮液单因素酶解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建立酶解液中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与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及酶解初始pH值3个试验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方程,根据回归模... 以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在鳀鱼蒸煮液单因素酶解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建立酶解液中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与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及酶解初始pH值3个试验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方程,根据回归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酶解最佳工艺条件:蛋白酶用量0.56%(m/m),酶解温度50℃,酶解初始pH7.12,最佳条件下酶解液中α-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为0.49g/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鳀鱼蒸煮液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作物秸秆的环境友好材料研究—玉米芯液化优化工艺的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芋耀贤 梁凌云 +2 位作者 李栋 郑颖 毛志怀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选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量和固液比(玉米芯/液化剂)为主要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建立了玉米芯液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拟合较好,利用Matlab软件确定玉米芯的最优液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玉米芯... 选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量和固液比(玉米芯/液化剂)为主要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建立了玉米芯液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拟合较好,利用Matlab软件确定玉米芯的最优液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玉米芯液化得率的影响均显著,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固液比>催化剂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玉米芯的最优液化工艺为:反应时间50min,反应温度159℃,催化剂量3.61%,固液比20%,液化得率9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玉米芯液化 试验研究 碳酸乙烯酯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