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hLhcb2A1基因在陆地棉低温和干旱响应中的功能
1
作者 蔡肖 刘存敬 +4 位作者 张素君 李兴河 王海涛 唐丽媛 张建宏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在植物光合进程及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陆地棉GhLhcb2A1基因特征、表达特性以及在低温和干旱响应中的功能,以冀棉262叶片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GhLhcb2A1基因的CDS全长,通过生物信... 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在植物光合进程及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陆地棉GhLhcb2A1基因特征、表达特性以及在低温和干旱响应中的功能,以冀棉262叶片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GhLhcb2A1基因的CDS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了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基本特征,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以及低温和干旱响应表达模式,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验证了GhLhcb2A1基因在低温和干旱响应中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GhLhcb2A1基因CDS全长为798 bp,编码265个氨基酸。GhLhcb2A1在叶片中高表达,在低温和干旱处理的叶片和根中显著上调表达,并在低温和干旱处理3 h的叶片中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对照叶片中的17.42,30.03倍,在低温处理6 h和干旱处理12 h的根中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对照根中的11.65,65.04倍。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hLhcb2A1蛋白在细胞叶绿体中表达。GhLhcb2A1基因沉默植株与对照植株相比,低温和干旱处理造成的植株失水干枯等表型更严重,叶片积累的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显著降低,说明GhLhcb2A1基因沉默植株对低温和干旱胁迫的抵抗力降低。以上研究表明,GhLhcb2A1基因在低温和干旱响应中发挥正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GhLhcb2A1 低温 干旱 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电常数Ca-B-Si-O玻璃/Ca_(x)Mg_(1−x)TiO_(3)系LTCC材料的低温烧结与介电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明 许晓颖 +4 位作者 赵拓 周航 马乐嘉 杨家瑞 杨坤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9-545,共7页
针对Ca-B-Si-O玻璃与Ca_(x)Mg_(1−x)TiO_(3)化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低温烧结制备了中介电常数Ca-B-Si-O玻璃/Ca_(x)Mg_(1−x)TiO_(3)系LTCC材料,重点研究了Ca-B-Si-O玻璃/Ca_(x)Mg_(1−x)TiO_(3)材料的低温烧结与介电性能... 针对Ca-B-Si-O玻璃与Ca_(x)Mg_(1−x)TiO_(3)化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低温烧结制备了中介电常数Ca-B-Si-O玻璃/Ca_(x)Mg_(1−x)TiO_(3)系LTCC材料,重点研究了Ca-B-Si-O玻璃/Ca_(x)Mg_(1−x)TiO_(3)材料的低温烧结与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a_(x)Mg_(1−x)TiO_(3)组成与含量对Ca-B-Si-O玻璃/陶瓷材料的烧结性能、热性能、介电性能有较大影响,适量添加Ca_(x)Mg_(1−x)TiO_(3)可以抑制玻璃析出方石英晶体,而且有利于改善玻璃/陶瓷材料的烧结致密性与介电性能,通过调整x值(摩尔分数x=0.5~1.0)可获得介电性能优良的玻璃/Ca_(x)Mg_(1−x)TiO_(3)材料。Ca-B-Si-O玻璃/CaTiO_(3)材料于875℃烧结试样的综合性能最好,复合材料显微结构致密,ρ为3.17 g·cm^(−3),7 GHz下ε_(r)达到25.18,tanδ为0.0009,满足LTCC材料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Si-O玻璃 Ca_(x)Mg_(1−x)TiO_(3) 低温烧结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改性的富磁生物炭活化PMS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与机制
3
作者 王晨 张新怡 +3 位作者 郭壮 魏健 刘利 宋永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4-934,共11页
为解决染料废水产量大、毒性高,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系统的问题,以农业废物玉米芯为原材料,基于“变废为宝”的技术思路,合成了掺铁富磁生物炭(Fe-CCBC),研究其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降解罗丹明B(Rh B)的效能和机制,并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分... 为解决染料废水产量大、毒性高,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系统的问题,以农业废物玉米芯为原材料,基于“变废为宝”的技术思路,合成了掺铁富磁生物炭(Fe-CCBC),研究其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降解罗丹明B(Rh B)的效能和机制,并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分析Fe-CCBC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800℃制备的掺铁富磁生物炭(Fe-CCBC-800)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活性位点,可最大程度地保证Fe颗粒在催化剂表面的均匀分布,物化性能优异且催化活性较高。Fe-CCBC-800/PMS体系在40 min内对Rh B的降解率可达91%,且富磁的生物炭更易于回收和重复利用,在5次循环使用中均保持着良好的催化效果。通过活性氧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测试探明了Fe-CCBC-800/PMS体系中主要活性氧物种为SO_(4)^(-)·和·OH,Fe^(2+)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供体,参与PMS的活化过程,促进活性氧的产生和Rh B的高效降解。Fe-CCBC-800/PMS体系可实现对Rh B的高效处理,为农业废物的利用以及染料污染物的快速降解提供了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生物炭 铁改性 热解温度 过氧单硫酸盐(PMS) 罗丹明b(Rh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Y掺杂Mo-Si-B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靳鸣 邵蔚 +4 位作者 贺定勇 陈广辉 谈震 郭星晔 周正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1,共8页
稀土元素的掺杂可提升MoSi_(2)体系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但稀土元素Y对于MoSi_(2)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机理还尚未明确。以Nb-Si基合金为基体,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在其表面制备Y掺杂(1 wt.%)的33Mo-62Si-5B(at.%)涂层。通过125... 稀土元素的掺杂可提升MoSi_(2)体系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但稀土元素Y对于MoSi_(2)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机理还尚未明确。以Nb-Si基合金为基体,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在其表面制备Y掺杂(1 wt.%)的33Mo-62Si-5B(at.%)涂层。通过1250℃高温氧化试验,研究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以及Y对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MoSi_(2)、MoB、Mo_(5)Si_(3)和SiO_(2)相构成,Y在涂层中以Y_(2)Si_(2)O_(7)颗粒的形式弥散分布于SiO_(2)相内部。包覆Mo-Si-B涂层的合金样品在氧化试验初期出现质量损失,其100 h后的氧化增重高于包覆Y掺杂Mo-Si-B涂层的合金样品,表明Y掺杂涂层具有更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氧化后涂层表面形成由晶态SiO_(2)、硅硼玻璃相(SiO_(2)-B_(2)O_(3))和Y_(2)Si_(2)O_(7)颗粒构成的氧化膜。阐明Y提升Mo-Si-B涂层抗氧化性能的作用机理:在涂层表面优先形成的Y_(2)O_(3)加速了晶态SiO_(2)和硼硅氧化膜的形成,随后形成的Y_(2)Si_(2)O_(7)阻碍了O的内扩散,使Y掺杂Mo-Si-B涂层抗氧化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Mo-Si-b涂层 Y掺杂 高温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Mo-B系NM500耐磨钢的制备及热处理工艺优化
5
作者 于涛 关勇 +2 位作者 王川 范明达 甄新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57,共8页
在Cr-Mo-B系NM450钢成分基础上调整合金元素含量,采用洁净钢生产技术和轧制工艺制备20 mm厚NM500耐磨钢板,并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880,900,920℃)和回火温度(200,250,300,350,400℃)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获得最... 在Cr-Mo-B系NM450钢成分基础上调整合金元素含量,采用洁净钢生产技术和轧制工艺制备20 mm厚NM500耐磨钢板,并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880,900,920℃)和回火温度(200,250,300,350,400℃)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获得最佳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升高,试验钢组织中未溶铁素体减少,奥氏体晶粒尺寸先减小后略微增大,抗拉强度、-20℃冲击吸收能量与表面硬度均增大,而断后伸长率降低;除了880℃淬火后的表面硬度不满足标准要求,其他条件下淬火态试验钢的力学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920℃淬火后随着回火温度升高,马氏体分解加速,基体中固溶碳含量减少,碳化物增多,强度整体呈降低趋势,断后伸长率先降后增再降,-20℃冲击吸收能量和表面硬度均降低;弯曲试验后仅200℃回火试样未发生断裂且表面无微裂纹产生,200℃回火后的磨损质量损失明显小于400℃回火后。920℃淬火+200℃回火后,试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表面硬度为496 HBW,抗拉强度为1552 MPa,断后伸长率为15.0%,-20℃冲击吸收能量为46 J,180°冷弯性能合格,均达到GB/T 24186—2022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Mo-b系NM500钢 淬火温度 回火温度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Ba_(2)ScB_(8)O_(16):首例结构中同时含有零维[B_(3)O_(6)]基元和一维B—O链的稀土硼酸盐
6
作者 焦思慧 吴红萍 俞洪伟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50-1559,共10页
利用高温溶液法合成了首例结构中同时含有零维[B_(3)O_(6)]基元和一维B—O链的稀土硼酸盐晶体CsBa_(2)ScB_(8)O_(16),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6.6985Å,b=7.216Å,c=14.798Å,α=97.563°,β=95.226... 利用高温溶液法合成了首例结构中同时含有零维[B_(3)O_(6)]基元和一维B—O链的稀土硼酸盐晶体CsBa_(2)ScB_(8)O_(16),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6.6985Å,b=7.216Å,c=14.798Å,α=97.563°,β=95.226°,γ=95.546°,Z=2。该晶体中的[BO3]与[B4 O9]基元通过共享氧原子连接形成一维[B_(5)O_(10)]_(∞)链,[Sc(1)O_(6)]八面体与一维[B5 O_(10)]_(∞)链通过共享氧原子形成二维[Sc(1)(B_(4)O_(9))]_(∞)层,层间由[Sc(2)O_(6)]八面体连接形成Sc—B—O三维框架。孤立的[B_(3)O_(6)]基元与Cs^(+)、Ba^(2+)填充在三维孔道内维持电荷平衡。为了进一步探索CsBa_(2)ScB_(8)O_(16)结构的新颖性,将该晶体与其他含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稀土硼酸进行比较,讨论了阳离子与硼的摩尔比(n(A)/n(B))对B—O基元的聚合度及B—O阴离子框架维度的影响。此外,对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以及热学行为等表征测试,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化合物微观电子层面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CsBa_(2)ScB_(8)O_(16)的紫外截止边小于190 nm,双折射为0.072@1064 nm,其光学特性主要由[B3O6]基元、[B5O10]基元和[ScO6]多面体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硼酸盐 高温溶液法 晶体结构 b—O框架 第一性原理计算 双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污秽影响下劣化瓷绝缘子发热规律与红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瑞筱 胡玉耀 +2 位作者 蒋兴良 咸日常 陈雨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591-3603,共13页
瓷绝缘子复杂多样的劣化形式及其表面污秽均会影响红外检测结果,从而造成对于劣化绝缘子的误判或漏判,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威胁。目前针对不同污秽作用下绝缘子串的发热特征及污秽对劣化绝缘子红外检测结果的影响少有研究... 瓷绝缘子复杂多样的劣化形式及其表面污秽均会影响红外检测结果,从而造成对于劣化绝缘子的误判或漏判,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威胁。目前针对不同污秽作用下绝缘子串的发热特征及污秽对劣化绝缘子红外检测结果的影响少有研究。为此该文结合现场试验及有限元仿真研究了劣化位置、劣化阻值以及不同污秽对瓷绝缘子串发热规律及其红外成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绝缘子串中任意一片绝缘子的温升随着其内阻的减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干燥污秽对劣化绝缘子发热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湿润污秽对发热的影响与劣化绝缘子在串中的位置有关,温度差值变化率最小仅有37.9%。在由表面固体污秽(A类污秽)和盐雾(B类污秽)构成的污秽中,雾水电导率对染污附盐密度具有附加作用,表面轻度污秽时其对绝缘子温升的影响大,重污秽时影响较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选择绝缘子背风侧作为红外观测点,且不考虑相对湿度大于90%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类污秽 劣化绝缘子 发热特征 红外成像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温度逆境下的生存特性比较 被引量:24
8
作者 崔旭红 陈艳华 +1 位作者 谢明 万方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32-1238,共7页
为了明确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温度逆境下的生存特性对其种群发展的影响,通过进行高温和低温暴露试验,研究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卵、伪蛹、成虫在37℃,39℃,41℃,43℃,45℃下暴露1~2h后的存活率,以及这两种粉虱卵、2~3龄若虫、... 为了明确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温度逆境下的生存特性对其种群发展的影响,通过进行高温和低温暴露试验,研究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卵、伪蛹、成虫在37℃,39℃,41℃,43℃,45℃下暴露1~2h后的存活率,以及这两种粉虱卵、2~3龄若虫、伪蛹和成虫在2℃下暴露1~12d后的存活率。结果表明:两种粉虱的卵、伪蛹和成虫在37℃~45℃下暴露1~2h,其存活率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但在相同处理条件下B型烟粉虱3种供试虫态的存活率要高于温室白粉虱。B型烟粉虱在2℃下暴露2~12d,各供试虫态的存活率迅速下降,卵、2~3龄若虫、伪蛹在2℃下暴露12d后均不能存活,成虫在2℃下暴露4d后也全部死亡;而温室白粉虱卵、伪蛹在2℃下暴露12d后其存活率还能超过45%,成虫在2℃下暴露7d后仍有80.9%能够存活。结果说明,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温度逆境的适应性存在差异,B型烟粉虱对高温的适应性要高于温室白粉虱;温室白粉虱对高温敏感,但对低温的适应性要显著高于B型烟粉虱。据此推测,两种粉虱对温度逆境适应性的差异是导致其种群发生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温室白粉虱 高温 低温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可见光联合活化单过氧硫酸氢盐光敏降解罗丹明B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骏 肖九花 +5 位作者 肖冬雪 郭耀广 方长玲 娄晓祎 王兆慧 柳建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7-400,共4页
采用可见光/热/单过氧硫酸氢盐(PMS)体系氧化降解罗丹明B。在可见光条件下,考察了溶液温度、p H值、PMS初始浓度对罗丹明B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暗反应条件下,升高溶液温度,促进罗丹明B的降解,联合可见光光照,罗丹明B的降解率... 采用可见光/热/单过氧硫酸氢盐(PMS)体系氧化降解罗丹明B。在可见光条件下,考察了溶液温度、p H值、PMS初始浓度对罗丹明B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暗反应条件下,升高溶液温度,促进罗丹明B的降解,联合可见光光照,罗丹明B的降解率进一步增大。在酸性条件下,溶液p H值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并不显著。在PMS初始浓度保持一定的范围内,罗丹明B的降解率与PMS初始浓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光敏化作用 罗丹明b 温度 动力学 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Fe_(11.17-x)Co_(0.78)Si_(1.05)B_x合金磁热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黄焦宏 松林 +4 位作者 金培育 王高峰 刘金荣 闫宏伟 张久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88-1890,共3页
用工业纯原料研究了LaFe11.17-xCo0.78Si1.05Bx(x=0、0.1、0.2、0.3、0.4、0.5)合金在室温附近的磁热效应。B元素作为间隙原子进入晶胞,随着B含量的增加,磁相变点从x=0时的277K升高到x=0.3时的289K。同时,磁熵变和直接测量的绝热温变也... 用工业纯原料研究了LaFe11.17-xCo0.78Si1.05Bx(x=0、0.1、0.2、0.3、0.4、0.5)合金在室温附近的磁热效应。B元素作为间隙原子进入晶胞,随着B含量的增加,磁相变点从x=0时的277K升高到x=0.3时的289K。同时,磁熵变和直接测量的绝热温变也随着B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了,在低磁场具有较大的磁热效应。测量表明合金的热滞和磁滞均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热效应 磁相变温度 工业纯 b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和UV-B复合胁迫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薛盈文 黄寿光 +5 位作者 范博文 石新新 阚虎飞 刘鑫 赵长江 于立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4-840,共7页
为揭示UV-B辐射与早春低温复合环境对小麦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小麦品种龙麦26为材料,分析了低温、UV-B及二者复合胁迫下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正常生长条件)相比,低温下小麦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 为揭示UV-B辐射与早春低温复合环境对小麦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小麦品种龙麦26为材料,分析了低温、UV-B及二者复合胁迫下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正常生长条件)相比,低温下小麦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降低,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脯氨酸含量未发生显著性变化;UV-B处理诱导MDA和脯氨酸含量及POD、PAL活性显著增加,但显著降低F_v/F_m和可溶性糖含量,CAT和SOD活性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低温和UV-B复合处理后SOD和PAL活性显著增加,而F_v/F_m、CAT和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MDA和脯氨酸含量却没有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说明,小麦幼苗不同代谢生理指标对低温、UV-B及二者复合胁迫响应程度和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低温 UV-b 抗氧化酶 渗透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在石墨高温粘接过程中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及改性机理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继刚 郭全贵 +1 位作者 刘朗 宋进仁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21,共6页
以酚醛树脂 (Phenol- form aldehyde resin,PF)和 B4C为原料制备的高温粘接剂 ,对石墨材料进行粘接 ,并在 2 0 0℃、80 0℃和 15 0 0℃进行热处理。对粘接样品的强度测试结果表明 ,粘接部件具有较高的耐热温度和粘接强度。利用扫描电镜 ... 以酚醛树脂 (Phenol- form aldehyde resin,PF)和 B4C为原料制备的高温粘接剂 ,对石墨材料进行粘接 ,并在 2 0 0℃、80 0℃和 15 0 0℃进行热处理。对粘接样品的强度测试结果表明 ,粘接部件具有较高的耐热温度和粘接强度。利用扫描电镜 (SEM)和 X射线衍射 (XRD)对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粘接界面结构形貌及粘接剂组成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酚醛树脂中的 B4C添加剂在粘接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其对提高粘接性能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粘接 结构 碳化硼 改性 石墨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床条件下木屑高温水蒸气气化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党洪玉 任强强 +1 位作者 衡禹乾 李润东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6-807,共12页
在滴管炉开展了木屑高温气化实验,研究气流床条件下温度与水蒸气比例对木屑气化的气相与固相产物的影响。使用煤气分析仪分析气相产物,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合成气中H_(2)产生、碳转化率及气体产率,温度为1300℃时碳转化率达到90.65... 在滴管炉开展了木屑高温气化实验,研究气流床条件下温度与水蒸气比例对木屑气化的气相与固相产物的影响。使用煤气分析仪分析气相产物,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合成气中H_(2)产生、碳转化率及气体产率,温度为1300℃时碳转化率达到90.65%、气体产率达到1.98 m^(3)/kg;水蒸气通入有利于H_(2)的产生,但是会降低合成气中有效气体(H_(2)、CO)的产量,H_(2)/CO会随着S/B的增加而增大,S/B为2.5时H_(2)/CO达到2.89。SEM固相产物微观形貌分析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S/B比增加,气化残炭表面逐渐附着一层球状颗粒;进一步XRD固相产物物相分析表明,这些颗粒由高温条件下无机元素的固相反应聚集形成;XPS固相产物含碳官能团分析表明,温度的升高会使得气化残炭中C−C/C−H键分解断裂,形成C=O、C−O与−C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气流床 水蒸气气化 高温条件 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黄海主要鱼类Q/B值与种群摄食量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欧阳力剑 郭学武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9,共7页
利用东、黄海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在测定年栖息平均水温、渐进体重、尾鳍外形比以及胃含物分析基础上,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出了东、黄海103种鱼类的Q/B值。Q/B值总体范围从3.09(黄鱼安鱼康)到19.13(七星底灯鱼),平均值为7.97。根据... 利用东、黄海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在测定年栖息平均水温、渐进体重、尾鳍外形比以及胃含物分析基础上,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出了东、黄海103种鱼类的Q/B值。Q/B值总体范围从3.09(黄鱼安鱼康)到19.13(七星底灯鱼),平均值为7.97。根据Q/B值和生物量评估了鱼类种群年摄食量。黄海的重要鱼类(鳀鱼、竹荚鱼、鲐鱼、细纹狮子鱼和小黄鱼),共消耗了449万t/年。东海的重要鱼类(竹荚鱼、带鱼、发光鲷、鳀鱼和蓝点马鲛),共消耗了175万t/年。97种鱼类在黄海共摄食约466万t/年,在东海共摄食278万t/年。同时对东、黄海主要饵料生物(磷虾类、鳀鱼、发光鲷、七星底灯鱼、细条天竺鲷、日本枪乌贼、桡足类、樱虾类、细螯虾和脊尾腹褐虾)被摄食量进行了估算。主要饵料生物在这两个海区共被消耗了555万t/年,占整个97种鱼类摄食消耗的7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b 温度 摄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UV-B)辐射对不同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2 位作者 张廷伟 钱秀娟 刘长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26-1630,共5页
为了明确紫外线(UV-B)辐射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将2种不同色型豌豆蚜的初生若蚜经过40 W UV-B波段紫外线每日照射30 min,在3种温度梯度(16℃、20℃、24℃)和2种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甘农5号&qu... 为了明确紫外线(UV-B)辐射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将2种不同色型豌豆蚜的初生若蚜经过40 W UV-B波段紫外线每日照射30 min,在3种温度梯度(16℃、20℃、24℃)和2种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甘农5号"条件下,在人工气候箱中单头饲养,测定各个处理豌豆蚜的发育历期、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显示:在"甘农3号"上,16℃时,在UV-B辐射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体质量差和日均体质量增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20℃时,UV-B辐射下红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减少(P<0.05),体质量差无显著变化(P>0.05);而在24℃时,UV-B辐射下绿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减少(P<0.05)。在"甘农5号"上,在16℃时,UV-B辐射下红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减少(P<0.05);在20℃和24℃时,UV-B辐射绿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减少(P<0.05)。由此可知,UV-B辐射对豌豆蚜的影响与温度和苜蓿品种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UV-b)辐射 豌豆蚜 色型 温度 苜蓿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MSU-B微波资料分析0509号Matsa台风水汽场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新 方翔 +1 位作者 邱红 朱元競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36,I0003,共8页
热带气旋的形成、发展、移动以及消亡与大范围水汽输送和集中息息相关。此研究以2006年7—8月的AMSU-B的183.3±1、183.3±3、183.3±7GHz三个水汽通道亮温为主要资料源,利用三个通道所在的权重高度差异,分别建立了对流层... 热带气旋的形成、发展、移动以及消亡与大范围水汽输送和集中息息相关。此研究以2006年7—8月的AMSU-B的183.3±1、183.3±3、183.3±7GHz三个水汽通道亮温为主要资料源,利用三个通道所在的权重高度差异,分别建立了对流层高、中、低层水汽量与三个通道亮温的e指数统计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取西北太平洋2005年09号麦莎台风,利用AMSU-B亮温通过回归关系式计算出的高、中、低层水汽量,就其水汽输送与强度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一,微波水汽通道亮温能够很好地表征热带气旋环境场不同高度的水汽分布和水汽输送,尤其是对流层中层亮温的变化显示出的水汽量的变化与热带气旋强度密切相关;其二,热带气旋发展过程中,除了西南季风形成的西南水汽通道是水汽维持的重要输送带外,东南水汽通道也经常成为登陆热带气旋强度维持的主要水汽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AMSU-b 微波亮温 水汽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品种和温度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承香 薛明 +3 位作者 耿小红 王洪涛 李玲玲 李庆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0-726,共7页
在室内20℃、26℃和30℃三个设定温度条件下,研究了CF-965、NC-89和NC-82三个烟草品种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26℃时两种粉虱在CF-965、NC-89和NC-82三个烟草品种上的发育历期没有明显差异,但温室白粉... 在室内20℃、26℃和30℃三个设定温度条件下,研究了CF-965、NC-89和NC-82三个烟草品种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26℃时两种粉虱在CF-965、NC-89和NC-82三个烟草品种上的发育历期没有明显差异,但温室白粉虱卵期和若虫期的发育历期较烟粉虱依次分别延长了1.32d、2.81d和2.04d。在CF-965上,B型烟粉虱卵期和若虫期的总存活率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54.19%和55.17粒,温室白粉虱仅分别为31.99%和39.17粒;在NC-89上,B型烟粉虱卵期和若虫期的总存活率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23.47%和37.50粒,温室白粉虱仅分别为15.75%和17.25粒;两种粉虱在NC-82上卵期和若虫期的总存活率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差异不大,表明B型烟粉虱对CF-965和NC-89的适应能力较温室白粉虱强。两种粉虱在20℃时的发育历期最长,32℃时最短,26℃时居中。20°C时烟粉虱卵期和若虫期的存活率20.96%为最低,26℃和32℃时分别达54.19%和53.29%;而温室白粉虱在32℃条件下存活率11.66%为最低,20℃和26℃时分别达31.34%和31.99%。温室白粉虱在20℃时产卵量大于烟粉虱,在26℃时的产卵量小于烟粉虱,30℃时则不能产卵,但烟粉虱成虫30℃时的产卵量仍可达21.06粒。由此说明烟粉虱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显著强于温室白粉虱。山东烟区烟草生长中期的田间平均温度多在22~30℃,适合B型烟粉虱的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温室白粉虱 烟草品种 温度 发育和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样条递推最小二乘的温度传感器非线性校正 被引量:11
18
作者 魏国 王昕 +1 位作者 雷苗 孙圣和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4-56,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B样条递推最小二乘的温度传感器非线性校正方法。利用具有低阶光滑特性的B样条函数进行逆向建模,有效地提高了校正精度;考虑到在线应用的实际需求,采用易于微处理器实现的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控制参数。分别对铂电阻和热电偶... 提出一种基于B样条递推最小二乘的温度传感器非线性校正方法。利用具有低阶光滑特性的B样条函数进行逆向建模,有效地提高了校正精度;考虑到在线应用的实际需求,采用易于微处理器实现的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控制参数。分别对铂电阻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进行了非线性校正,表明所提出的非线性校正方法具有样本点少、校正精度高、简单实用等优点,符合传感器向智能化、灵巧化方向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非线性校正 b样条 递推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湿度对北京地区B型烟粉虱个体发育和种群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向玉勇 郭晓军 +2 位作者 张帆 李子忠 罗晨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2-156,共5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条件对北方地区B型烟粉虱在黄瓜(北京202)上的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18℃时,烟粉虱从卵到成虫羽化需要33.6d,而在33℃时仅需14,4d。烟粉虱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7~33℃,其总的存活率以27℃时最高,低温... 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条件对北方地区B型烟粉虱在黄瓜(北京202)上的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18℃时,烟粉虱从卵到成虫羽化需要33.6d,而在33℃时仅需14,4d。烟粉虱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7~33℃,其总的存活率以27℃时最高,低温和高温对烟粉虱的发育和存活均有抑制作用;成虫的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从18℃时的41.3d降低到36℃时的10.4d,产卵量亦随之减少。烟粉虱卵及各龄期若虫在75%相对湿度下存活率最高,总存活率达到77.8%。在27℃,相对湿度为55%,75%和95%条件下,烟粉虱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27.5,31.2和15.7d,单雌产卵量分别达到264.3粒,220.0粒和110.4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温度和湿度 黄瓜 个体发育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J-1B/IRS水温反演模型及监测示范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妙芬 毛志华 +3 位作者 邢旭峰 孙中平 赵祖龙 黄薇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1年第2期81-86,共6页
利用2008~2009年期间约10景HJ-1B/IRS热红外波段遥感数据和过境时刻相应的气象观测数据,以EOS/MODIS温度产品为参照,在单窗算法的基础上,基于水体目标对该算法的参数进行修正,建立HJ-1B/IRS水体温度反演模型;将该模型反演的水体温度及... 利用2008~2009年期间约10景HJ-1B/IRS热红外波段遥感数据和过境时刻相应的气象观测数据,以EOS/MODIS温度产品为参照,在单窗算法的基础上,基于水体目标对该算法的参数进行修正,建立HJ-1B/IRS水体温度反演模型;将该模型反演的水体温度及采用单窗算法参数计算的温度与EOS/MODIS温度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单窗算法参数计算出的水体温度与EOS/MODIS温度产品的绝对平均误差为7.84℃;采用本研究得到的参数所反演的温度与EOS/MODIS温度产品的绝对平均误差为0.83℃。将水温反演模型应用于辽东湾区域,实现对该区域水温的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b/IRS 单窗算法 MODIS温度产品 水温反演模型 水温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