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导向、环境可持续导向对农业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秀娥 李伊婧 +1 位作者 杨柳 滕欣宇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农业企业管理者应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能够减少资源利用并降低对环境负面影响的绿色产品创新上。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焦点原则和情境原则,考察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的注意力焦点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行为...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农业企业管理者应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能够减少资源利用并降低对环境负面影响的绿色产品创新上。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焦点原则和情境原则,考察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的注意力焦点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技术动荡性和绿色研发投入两类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43份农业企业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对绿色产品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环境可持续导向的正向作用高于数字化导向的正向作用;技术动荡性强化了数字化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削弱了环境可持续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绿色研发投入强化了数字化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环境可持续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通过聚焦于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更能显著促进绿色产品创新。研究结果为组织的绿色产品创新提供了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解释,有助于丰富有关绿色产品创新特定前因的研究,并为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产品创新 数字化导向 环境可持续导向 技术动荡性 绿色研发投入 注意力基础观 农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创业导向对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军伟 刘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57,共6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跨国创业能够有效克服因内部知识资源欠缺及外部合法性不足而形成的“双重劣势”,进而提升国际化创新绩效。文章基于国际创业理论,通过对18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调查,深入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国创业导向对国际...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跨国创业能够有效克服因内部知识资源欠缺及外部合法性不足而形成的“双重劣势”,进而提升国际化创新绩效。文章基于国际创业理论,通过对18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调查,深入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国创业导向对国际化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国创业导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高管知识吸收能力有助于强化跨国创业导向与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关系;企业创新氛围对跨国创业导向和国际化创新绩效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创新氛围越浓厚,跨国创业导向对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就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跨国创业导向 国际化创新绩效 高管知识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基于“市场-政府”双螺旋支持下的效力检验 被引量:25
3
作者 姚雪松 徐晓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借助《绿色信贷指引》这一政策事件,结合上市企业2007-2020年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的准自然实验方法,检验绿色信贷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有效激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对于国有企业、低碳试点城市企业的绿色... 借助《绿色信贷指引》这一政策事件,结合上市企业2007-2020年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的准自然实验方法,检验绿色信贷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有效激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对于国有企业、低碳试点城市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企业投融资行为并改善市场主体的外部预期,这些都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特别地,绿色信贷政策离不开“市场-政府”双螺旋的重要支撑,在有效的市场化环境和有力的财政科技支出支撑下,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边际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市场化环境 财政科技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情境下商业模式创新导向:价值还是效率?——数字原生和非原生企业的路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舒阳 李永发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44,共19页
数字技术颠覆和重构企业价值创造活动,成为商业模式创新(BMI)的重要驱动力,数字化情境如何影响数字原生和非原生企业BMI导向成为企业创新管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105家数字原生和非原生专精特新企业数据,借助技术-组织-环境(T... 数字技术颠覆和重构企业价值创造活动,成为商业模式创新(BMI)的重要驱动力,数字化情境如何影响数字原生和非原生企业BMI导向成为企业创新管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105家数字原生和非原生专精特新企业数据,借助技术-组织-环境(TOE)分析框架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数字化情境下两类企业价值导向型/效率导向型BMI的多元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支持型、技术-组织协同型、技术-环境支持型和完备型在两类专精特新企业高BMI路径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而动态能力推动型和组织-环境拉动型仅引致数字非原生企业高效率导向BMI;短板型仅存在于数字原生企业低BMI,技术-环境制约型和洼地型仅存在于数字非原生企业低BMI,组织-环境约束型在两类专精特新企业低BMI路径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制度环境对数字原生企业高BMI具有重要影响,动态能力在数字非原生企业高效率导向型BMI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研究结论为数字原生和非原生企业BMI路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加快中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数字技术 企业价值 价值导向型BMI 效率导向型BMI 数字原生 专精特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企业的形成:基于网络能力与战略创新导向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何建洪 贺昌政 罗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以企业网络能力禀赋对创新型企业的影响为切入点,在证明网络能力四个维度:愿景能力、构建能力、关系管理能力和关系控制能力对创新型企业存在显著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战略的创新导向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扰动作用,并应用调研数据对这... 以企业网络能力禀赋对创新型企业的影响为切入点,在证明网络能力四个维度:愿景能力、构建能力、关系管理能力和关系控制能力对创新型企业存在显著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战略的创新导向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扰动作用,并应用调研数据对这种作用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战略的创新导向在网络能力与创新型企业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高的战略创新导向会增强网络能力对创新型企业的正向作用;而低的战略创新导向则会弱化网络能力对创新型企业的正向作用,甚至可能使这种作用的方向发生逆转。这表明企业在战略层面强化创新导向,引导资源向创新活动集聚,促进组织内崇尚创新的氛围的形成,才有利于网络能力禀赋与战略的匹配,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能力 战略的创新导向 创新型企业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能力、战略创新导向与创新型企业形成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何建洪 贺昌政 胡冬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7-62,共6页
以既有技术能力对创新型企业的影响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技术能力中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型企业的显著影响,进而探讨企业创新导向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扰动作用,并应用调研数据对该作用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战略创新导向在技... 以既有技术能力对创新型企业的影响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技术能力中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型企业的显著影响,进而探讨企业创新导向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扰动作用,并应用调研数据对该作用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战略创新导向在技术能力作用于创新型企业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强的战略创新导向会强化技术能力对创新型企业的正向作用,弱的战略创新导向则会弱化技术能力对创新型企业的作用。企业在致力于构建技术能力基础的同时,还需要提高战略创新导向与技术能力的匹配性,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能力 战略创新导向 创新型企业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展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及其集聚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彦 于苗 何会文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82,共10页
会展企业作为一种提供专业性服务的组织,其服务创新能力不仅关乎自身的绩效与可持续发展,而且关乎其所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对中国会展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与集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会展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由顾客驱动... 会展企业作为一种提供专业性服务的组织,其服务创新能力不仅关乎自身的绩效与可持续发展,而且关乎其所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对中国会展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与集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会展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由顾客驱动创新能力、营销驱动创新能力和技术驱动创新能力三个维度构成,它们对企业创新绩效和整体绩效都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第二,中国会展企业按照其服务创新能力的异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营销创新为主、顾客创新为辅的企业,多集聚于广州和厦门;二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营销创新为辅的企业,多集聚于北京;三是以顾客创新为主、技术创新为辅的企业,多集聚于上海。第三,设计搭建类会展企业多依赖营销驱动创新能力或顾客驱动创新能力,而主办方和场馆运营方则更多地依赖技术驱动创新能力。第四,私营企业在营销创新为主、顾客创新为辅的策略上比国有企业更胜一筹,而中外合资企业则更擅长以技术创新为主、营销创新为辅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企业 服务创新能力 集聚 顾客创新 营销创新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型企业创业板上市融资效率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宋玉臣 李楠博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2,共5页
对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创业板上市的融资效率进行分析后发现,上市后不同企业的融资效率存在很大差异,并且产生融资效率低下问题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科技创新型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转变内部资金流通方式,构建完善的筹融资结构;监管... 对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创业板上市的融资效率进行分析后发现,上市后不同企业的融资效率存在很大差异,并且产生融资效率低下问题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科技创新型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转变内部资金流通方式,构建完善的筹融资结构;监管部门不仅要引导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快上市步伐,还要加强对已上市企业的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型企业 创业板 融资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技型企业的学习导向、团队信任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葛晓永 吴青熹 赵曙明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6-1002,共7页
基于江苏地区210家科技型企业共的调研数据,应用组织学习理论、信任理论与创新理论分析了学习导向、团队信任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团队信任在学习导向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型团队信任... 基于江苏地区210家科技型企业共的调研数据,应用组织学习理论、信任理论与创新理论分析了学习导向、团队信任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团队信任在学习导向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型团队信任在学习导向和企业创新绩效间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情感型团队信任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影响。研究结果对管理实践中,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应加强企业的学习导向和提升企业的认知型团队信任度有较好的理论和现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导向 团队信任 企业创新绩效 科技型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内涵及建设思路再思考 被引量:9
10
作者 翟翠霞 王海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3-106,共4页
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视角,结合生产实践,通过对"为什么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何种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如何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3个问题的回答,进一步廓清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 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视角,结合生产实践,通过对"为什么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何种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如何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3个问题的回答,进一步廓清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内涵,提出从以产品市场份额角逐为主向以研发市场份额角逐为主、从以生产为主向以技术研发为主、从以管理人才培养为主向以技术型人才资源开发为主转变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主体 创新型国家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创新中的战略导向:基于对已有研究评述的一个新框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贵生 杨艳 朱恒源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4,共10页
近20年来,战略导向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成为产品创新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现有的大量战略导向—产品创新绩效研究的结论却并不一致,甚至彼此矛盾和冲突.本文梳理了战略导向相关研究的源流,认为战略导向起源于营销领域的研究,最初是对... 近20年来,战略导向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成为产品创新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现有的大量战略导向—产品创新绩效研究的结论却并不一致,甚至彼此矛盾和冲突.本文梳理了战略导向相关研究的源流,认为战略导向起源于营销领域的研究,最初是对战略营销概念的具体化,本身缺乏理论基础,在后续的发展中才开始与企业资源观理论相结合.现有研究对于在企业资源观理论基础上如何对战略导向的性质进行界定存在争论和混淆.基于企业资源观理论,本文认为战略导向是企业组织内部能力的外在行为反映,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战略导向特征,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能力组合.进一步,本文按照产品创新活动的特点,归纳整理了产品创新中若干重要的战略导向,并提出了一个概念框架,以期应用于后续的研究和指导企业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导向 产品创新 市场导向 技术导向 企业资源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史宝康 郭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6,共7页
本研究以企业竞争力理论为视角,把资源因素、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看作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因素,选取关键性指标构建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评价赋权,系统地检验辽宁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突出特征。
关键词 科技创新型企业 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小企业的成长理论综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作渺 庄才钱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7-152,共6页
科技型小企业来自于小企业,又不同于一般传统的小企业。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对科技型小企业的推动作用也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技术创新与科技型小企业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 科技型小企业来自于小企业,又不同于一般传统的小企业。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对科技型小企业的推动作用也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技术创新与科技型小企业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型企业更容易地更及时地获取有关信息,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减少了,企业边际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集群效应也大大增强了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了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小企业 技术创新 产业集群 组织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还是“挤出”:企业创业导向对技术创新绩效的U型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韵江 宁鑫 彭旭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40,共17页
竞争的加剧和政策推动都极大激发了广泛的创业精神,也塑造了企业追逐新事业、应对新变化的创业导向,进而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然而,关于企业创业导向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具体关系机理的研究上,现有研究结论尚未达成一致,对情境因... 竞争的加剧和政策推动都极大激发了广泛的创业精神,也塑造了企业追逐新事业、应对新变化的创业导向,进而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然而,关于企业创业导向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具体关系机理的研究上,现有研究结论尚未达成一致,对情境因素也未进行深入挖掘。文章整合资源基础观和代理理论,探讨了企业创业导向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关注了产权性质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创业导向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关系,而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并且,产权性质强化了企业创业导向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U型关系,而冗余资源削弱了两者之间的U型关系。本文的研究为理解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创业导向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也为当前强化企业创业导向、助推技术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导向 技术创新绩效 产权性质 冗余资源 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中心价值导向管理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雨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2-77,共6页
利用系统的思路和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企业技术中心管理的运行机理进行了探讨,针对目前我国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价值导向管理的概念,并阐述了技术中心价值导向管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中心价值导向管理的... 利用系统的思路和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企业技术中心管理的运行机理进行了探讨,针对目前我国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价值导向管理的概念,并阐述了技术中心价值导向管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中心价值导向管理的集成模型。认为技术中心是一个价值创造单位,其管理过程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因此,技术中心的管理必须以价值为导向,系统解决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拓展性的融合问题,形成价值机会的寻找、获取能力和市场价值的实现能力,才能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中心 价值导向管理 集成 创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主体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功能定位及整合 被引量:5
16
作者 查道林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96-98,共3页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对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三大主体力量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如何实现科学的...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对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三大主体力量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如何实现科学的功能定位,不仅影响到各自优势的发挥,更会影响到各自优势的互补、科技创新合力的形成。本文提出不仅要合理界定功能,更要发挥和整合各自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 企业 科技创新 功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对纺织产业高端化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被引量:10
17
作者 许菱 张红 +1 位作者 石琴 曾凯霖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123,共12页
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高端化的关键,而产业高端化的最直接体现之一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基于2016-2020年92家纺织服装上市企业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以此揭示纺织产业高端化水平,并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 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高端化的关键,而产业高端化的最直接体现之一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基于2016-2020年92家纺织服装上市企业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以此揭示纺织产业高端化水平,并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纺织产业高端化程度偏低,尚处于基础高端化阶段;实证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效应,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且二者的作用程度在不同所有制性质和管理者结构中存在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当期(滞后期)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遮掩(完全中介)效应,企业绩效则在技术创新当期(滞后期)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基于此,针对如何提高纺织产业高端化程度、发挥技术创新滞后效应和动力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高端化 纺织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竞争优势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的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林海 郑丕谔 《技术经济》 2008年第7期43-45,65,共4页
通过对企业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辨析,本文认为,知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获取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严格相关,通过分析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内经营的特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就可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资源的... 通过对企业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辨析,本文认为,知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获取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严格相关,通过分析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内经营的特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就可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资源的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实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技术创新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知识型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交易所2018年零利润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规则增订的制度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辉宇 章道润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60,共14页
香港交易所2018年4月底在主板市场启用新增订的零利润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规则,从实施效果看,此次新增订规则所内含的制度优势对内地的生物科技企业产生了较强的“虹吸效应”。港交所此次增订规则以生物科技类科创企业为突破口,注重对上市... 香港交易所2018年4月底在主板市场启用新增订的零利润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规则,从实施效果看,此次新增订规则所内含的制度优势对内地的生物科技企业产生了较强的“虹吸效应”。港交所此次增订规则以生物科技类科创企业为突破口,注重对上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性研发能力及商业化发展努力的监管,并对其提出了资深投资者前置“领投”等特殊要求。在充分认识零利润生物科技公司显性风险隐患的基础上,新增订的上市规则尤为重视效率与安全监管目标的合理平衡,且明显体现了科创企业上市规则类型化设计思路,规则内容整体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针对性、灵活性与开放性。内地科创企业上市规则设计应充分借鉴港交所的制度经验,在设计理念上要强调效率与安全监管目标之间的合理平衡,可根据行业类型对科创企业制定分类梯队上市规则,具体制度内容应体现专业性与针对性、灵活性与包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交易所 零利润生物科技公司 科创企业 类型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83,共8页
本文从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梳理现有研究发现评价指标主要基于六个逻辑视角构建:创新要素、创新过程、企业发展状态、动态系统、特定企业类型和素质—绩效协调评价。笔者在梳理... 本文从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梳理现有研究发现评价指标主要基于六个逻辑视角构建:创新要素、创新过程、企业发展状态、动态系统、特定企业类型和素质—绩效协调评价。笔者在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和评述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诸多缺陷并提出新的评价体系构建方式。同样,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各类评价方法都在该领域得到应用。从企业创新评价方法的发展来看,学者越来越多地采用两种或多种方法的集合进行评价,方法动态化可以作为评价方法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型企业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