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下规模化茶产区整治路径 |
李润杰
赵小风
王瑾
王柏源
戴劲
|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2024年茶园生产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陈佳
蒋清海
韩余
占才学
陈彬
孙翔灵
宋志禹
|
《中国茶叶》
|
2025 |
0 |
|
|
3
|
贵定鸟王种育苗及茶园管护采收关键技术研究 |
胡家琴
李府鹏
张琼
罗玉红
张羽丽
|
《南方农机》
|
2025 |
0 |
|
|
4
|
不同管理方式对古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 |
杨薇
周晓
蓝增全
|
《茶叶通讯》
|
2024 |
3
|
|
|
5
|
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进展 |
陈佳
蒋清海
韩余
占才学
陈彬
任彩红
宋志禹
|
《中国茶叶》
|
2024 |
9
|
|
|
6
|
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 |
陈永忠
彭邵锋
王湘南
杨小胡
贺军辉
王德斌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03
|
|
|
7
|
黔西北茶园土壤活性铝的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 |
秦樊鑫
魏朝富
黄先飞
姜鑫
刘文政
吴迪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
8
|
基于GIS的云南栽培型普洱茶树大规模种植适宜性评价 |
杨洋
何春阳
李晓兵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0
|
|
|
9
|
不同垦植模式茶园土壤性状及团聚体特征研究 |
林绍霞
张清海
张珍明
杨鸿波
文锡梅
林昌虎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
10
|
不同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 |
陈敏
王洪涛
王丽丽
栾炳辉
王英姿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11
|
管理模式对4类茶园节肢动物群落时空格局和多样性影响 |
潘铖
韩善捷
韩宝瑜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
12
|
乡村景观与生态茶园构建模式探讨——以雅安和龙茶园为例 |
李帆
石锦安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
13
|
扁枝槲寄生在茶树群落中分布的影响因子 |
王青
张媛
陈剑
Sailesh Ranjitkar
沈立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4
|
桉树胶合板材林栽培与无性系早期选择 |
李光友
徐建民
彭仕尧
吴世军
陈文平
简明
欧生
韩超
胡新贤
|
《桉树科技》
|
2014 |
7
|
|
|
15
|
丛林式橡胶园栽培试验初报 |
谢贵水
蒋菊生
陈俊明
蔡明道
曾宪海
|
《热带农业科学》
|
2002 |
6
|
|
|
16
|
皖南密植茶园和茶林间作茶园虫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动态 |
韩宝瑜
陈世龙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6 |
5
|
|
|
17
|
杨梅不同栽培模式效益评价 |
柴春燕
郑世伟
王天飞
王岳善
|
《浙江林业科技》
|
2004 |
4
|
|
|
18
|
黔中山地不同种植方式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
张健
徐明
陈驰
张姣
陈进
|
《茶叶学报》
|
2022 |
5
|
|
|
19
|
常绿阔叶林改为毛竹林和白茶园后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与评价 |
吕玉龙
周秀峰
何莹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20
|
海南不同栽培模式下橡胶林灌草物种多样性研究 |
黄先寒
兰国玉
杨川
吴志祥
陶忠良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