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6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Fuzzy Adaptive Algorithm Based on“Current”Statistical Model for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向华 覃征 +1 位作者 杨慧杰 杨新宇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194-199,共6页
The basic"current"statistical model and adaptive Kalman filter algorithm can not track a weakly maneuvering target precisely,though it has good estimate accuracy for strongly maneuvering target.In order to s... The basic"current"statistical model and adaptive Kalman filter algorithm can not track a weakly maneuvering target precisely,though it has good estimate accuracy for strongly maneuvering target.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a novel nonlinear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was presented to adjust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 of target acceleration adaptively,and then the validity of the new algorithm for feeblish maneuvering target was proved in theory.At last,the computer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new algorithm has a great advantage over the basic"current"statistical model and adaptive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 theory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current"statistical model fuzzy control simulation analy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pace-Time Reverberation Model for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Jingwei Yin Bing Liu +1 位作者 Guangping Zhu Xiao Ha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9年第4期522-529,共8页
In recent years,moving target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low-rank and sparse matrix decomposition have been developed,and they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However,there is not enough interpretation to support the assum... In recent years,moving target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low-rank and sparse matrix decomposition have been developed,and they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However,there is not enough interpretation to support the assumption that there is a high correlation among the reverberations after each transmitting pulse.In order to explain the correlation of reverberations,a new reverberation model is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attering cells in this paper.The scattering cells are the subarea divided from the detection area.The energy fluctuation of a scattering cell with tim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neighboring cells are considered.Key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were analyzed by numerical analysis,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can be used for several simulation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time reverberation model scattering cell Energy fluctuation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船只快速目标检测技术及应用
3
作者 王海涛 贺治钧 +1 位作者 周天启 马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1,共9页
目前现有的大部分方法对细粒度遥感船只检测识别精度较低,并且星载计算机算力有限,常用的浮点精度数据类型所带来的大量计算和存储需求使其难以满足模型在轨部署的需求。面向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量化的细粒度遥感船只快速目标... 目前现有的大部分方法对细粒度遥感船只检测识别精度较低,并且星载计算机算力有限,常用的浮点精度数据类型所带来的大量计算和存储需求使其难以满足模型在轨部署的需求。面向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量化的细粒度遥感船只快速目标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融合智能的检测网络,解决了“类内差异大、类间差异小”的难题,可有效提高细粒度船只检测识别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模型量化方法对裁剪边界实现了优化,可有效提升在轨遥感图像检测识别速度。在多个数据集上的测试表明,所提出检测方法相比于现有研究实现了超过5.9%的最大精度提升,同时量化方法可实现1.2%的最大性能提升,可在降低模型计算量的同时保持较高的精度,可适用于星载计算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船只检测 快速目标检测 CNN模型量化 卫星应用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剪枝的YOLOv8n印刷电路板缺陷检测
4
作者 杨慧聪 陈慈发 张上 《无线电工程》 2025年第2期271-280,共10页
针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表面缺陷检测任务中模型体积和参数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剪枝的轻量级YOLOv8n网络PCB缺陷检测算法。为有效提升对PCB小目标缺陷的特征提取能力,采用RepViT作为特征提取网络;为提... 针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表面缺陷检测任务中模型体积和参数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剪枝的轻量级YOLOv8n网络PCB缺陷检测算法。为有效提升对PCB小目标缺陷的特征提取能力,采用RepViT作为特征提取网络;为提升网络对小目标的关注度,减少神经网络推理过程中的梯度信息重复,将颈部网络的卷积模块替换为Rep-Net with Cross-Stage Partial CSP and ELAN(RepNCSPELAN4);为降低缺陷重叠时检测框失真现象,在预测部分使用Focaler-MPDIoU替换完全交并比(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CIoU);利用层自适应幅度分数剪枝(Layer Adaptive Magnitude based Pruning,LAMP)方法对融合改进方法的模型进行修剪,去除模型中冗余的梯度信息和权重,减少参数量和浮点运算量,压缩模型体积。实验结果表明,在PCB公开数据集中,经过LAMP之后,该算法相较于YOLOv8n,参数量下降60.8%,模型体积减小50.8%,计算量下降48.8%,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提高3.8%。在提高精度的同时,计算量、参数量和模型体积都低于原模型,满足在低配置设备下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缺陷 小目标 模型剪枝 轻量化网络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eDiff-GAN的综采工作面目标检测与孪生体同步映射
5
作者 张帆 于洋 +7 位作者 戚振明 李海军 王春丽 杜潇 王柄印 张光磊 宋惠 席宸荣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5,21,共8页
矿井综采工作面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过程需要手动构建实体的数字孪生3D模型,然后对实体进行目标检测,并根据实时检测结果控制3D模型,以确保孪生体与实体之间的同步映射关系。因此,对井下目标的实时、准确检测是实现虚实同步映射控制的关... 矿井综采工作面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过程需要手动构建实体的数字孪生3D模型,然后对实体进行目标检测,并根据实时检测结果控制3D模型,以确保孪生体与实体之间的同步映射关系。因此,对井下目标的实时、准确检测是实现虚实同步映射控制的关键。目前主流的目标检测方法需要在传统模型中引入或改进模块,使得模型网络结构复杂、训练周期较长,降低了目标检测的实时性;同时,对于一些含高强度噪声的图像难以精确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eDiff-GAN的综采工作面目标检测与孪生体同步映射方法。通过扩散模型对高质量样本进行加噪扩散,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噪样本,然后使用生成对抗网络(GAN)模型进行训练;设计了平滑扩散算法,以控制扩散步长,加入不均衡扩散模块,以得到与预识别样本匹配的检测算法模型。使用Unity3D构建综采工作面3D模型并进行渲染,实现井下物理实体的对象孪生,据此构建综采工作面实体与其孪生模型的映射关系,根据井下不同位置的检测结果控制对应机器运动状态及姿态,实现孪生模型协同控制,从而实现过程孪生。在自制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UeDiff-GAN模型对井下移动目标的平均检测精度较SSD,R-CNN,YOLOv7和Diff-GAN模型分别提升了19.4%,14.3%,9.1%,24.3%;检测速度较SSD,R-CNN分别提升了13.86,42.73帧/s;孪生模型与实体的实时性延迟至多为0.87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数字孪生 目标检测 虚实同步映射 扩散模型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井下人员入侵带式输送机危险区域智能识别
6
作者 毛清华 苏毅楠 +3 位作者 贺高峰 翟姣 王荣泉 尚新芒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103,共11页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场景存在尘雾干扰严重、背景环境复杂、人员尺度多变且易遮挡等因素导致人员入侵危险区域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井下人员入侵带式输送机危险区域智能识别系统。改进YOLOv8模型通过替换...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场景存在尘雾干扰严重、背景环境复杂、人员尺度多变且易遮挡等因素导致人员入侵危险区域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井下人员入侵带式输送机危险区域智能识别系统。改进YOLOv8模型通过替换主干网络C2f模块为C2fER模块,加强模型的细节特征提取能力,提升模型对小目标人员的识别性能;通过在颈部网络引入特征强化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FE-BiFPN)结构,提高模型的特征融合能力,从而提升模型对多尺度人员目标的识别效果;通过引入分离增强注意力模块(SEAM)增强模型在复杂背景下对局部特征的关注度,提升模型对遮挡目标人员的识别能力;通过引入WIoU损失函数增强训练效果,提升模型识别准确率。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YOLOv8模型的准确率较基线模型YOLOv8s提升2.3%,mAP@0.5提升3.4%,识别速度为104帧/s。人员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10m,YOLOv8s-CA、YOLOv8s-SPDConv和YOLO8n模型相比,改进YOLOv8模型对小目标、多尺度目标、遮挡目标的识别效果均更佳,识别准确率为90.2%,mAP@0.5为87.2%。人员入侵危险区域实验结果表明:井下人员入侵带式输送机危险区域智能识别系统判别人员入侵危险区域的平均准确率为93.25%,满足识别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带式输送机 人员入侵危险区域 YOLOv8模型 遮挡目标检测 小目标检测 多尺度融合 C2fER模块 特征强化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Mixup方法定向攻击图像分类模型
7
作者 朱瑞 马时平 +1 位作者 何林远 梅少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1,共10页
针对当前遥感图像分类领域的对抗性示例定向攻击研究较少、黑盒攻击能力较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Mixup攻击的定向黑盒攻击方法。该方法旨在定向愚弄深度神经网络中的分类模型,发现其漏洞,使己方的高价值目标被检测为低价值或无价值... 针对当前遥感图像分类领域的对抗性示例定向攻击研究较少、黑盒攻击能力较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Mixup攻击的定向黑盒攻击方法。该方法旨在定向愚弄深度神经网络中的分类模型,发现其漏洞,使己方的高价值目标被检测为低价值或无价值目标。该方法首先是使用图像分类深度学习模型提取图像的浅层全局特征,通过改变输入图像像素,将输入干净图像的浅层特征向目标类图像浅层特征逼近,实现定向攻击。之后,为了提高攻击的迁移性,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控制迭代步长的方法,提高迭代的效率。同时引入了模型级联的思想,使用多个不同架构的模型同时作为代理模型,使生成的对抗样本兼具多模型特征,提高攻击的迁移性。在多个遥感分类数据集上对多个模型进行测试的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有目标攻击 遥感图像 模型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YOLOv8-FasterBlock模型的云南小粒咖啡生豆分级方法
8
作者 杨红欣 陈越 +6 位作者 裴国权 钱雪英 李沛瑶 朱才英 夏迁 刘自高 吴文斗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8-277,共10页
建立基于轻量化YOLOv8-FasterBlock模型的小粒咖啡生豆分级方法。实验主要收集来自云南的一级、二级、三级以及缺陷小粒咖啡生豆共500 g作为研究对象,混合后采集相应RGB图像作为咖啡生豆分级的数据集。随后对YOLOv8n模型进行改进,重点将... 建立基于轻量化YOLOv8-FasterBlock模型的小粒咖啡生豆分级方法。实验主要收集来自云南的一级、二级、三级以及缺陷小粒咖啡生豆共500 g作为研究对象,混合后采集相应RGB图像作为咖啡生豆分级的数据集。随后对YOLOv8n模型进行改进,重点将YOLOv8n模型中C2f模块的BottleneckBlock替换为FasterNet中的FasterBlock模块,改进后形成新的轻量化YOLOv8-FasterBlock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验中不同等级咖啡豆分级检测,结果显示,提出的YOLOv8-FasterBlock模型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了98.4%、94.3%、97.4%,其检测平均时间为2.4 ms。在后续进行的一系列对比实验、消融实验、轻量化实验以及粘连豆实验,证明了YOLOv8-FasterBlock模型的优越性和结构有效性。YOLOv8-FasterBlock模型在降低模型复杂度的同时,提升了对小粒咖啡生豆的特征提取能力和推理速度,可实现咖啡豆分级快速检测。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小粒咖啡生豆分级设备的视觉模块部署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其他农产品的分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咖啡 生豆 YOLOv8-FasterBlock模型 目标检测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I 4340钢靶大塑性模型及断裂起始模型参数研究
9
作者 李祥辉 张兴渝 +4 位作者 胡家豪 刘洋 马伯翰 王永刚 蒋招绣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9-314,共16页
钢靶侵彻是一种典型的大塑性变形过程,靶材本构与损伤模型的构建是实现有限元模拟的重要前提。针对AISI 4340钢进行不同应力状态、应变率的静动态试验以及多层靶的侵彻试验。为实现钢靶侵彻的有限元模拟,引入能描述材料在大塑性应变阶段... 钢靶侵彻是一种典型的大塑性变形过程,靶材本构与损伤模型的构建是实现有限元模拟的重要前提。针对AISI 4340钢进行不同应力状态、应变率的静动态试验以及多层靶的侵彻试验。为实现钢靶侵彻的有限元模拟,引入能描述材料在大塑性应变阶段(即颈缩后)应力-应变响应的Swift-Voce混合塑性模型,以及同时考虑含应力三轴度、Lode角参数、应变率、温度的拓展Hosford-Coulomb断裂起始模型。在模型参数标定中,基于试验数据和有限元模拟进行塑性模型的参数标定;在构建误差函数以及单纯形法的线性规划算法基础上标定断裂起始模型的参数;通过建立准静态拉伸试验、动态拉伸试验和侵彻试验的有限元模型,对塑性和断裂起始模型参数进行反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AISI 4340钢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和热软化效应;新构建的本构与损伤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钢靶材料的变形与断裂行为,且在侵彻试验模拟中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靶 力学性能 塑性模型 断裂起始模型 有限元模拟 侵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地形与上方目标的宽带复合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10
作者 李璐 任新成 +2 位作者 朱小敏 杨鹏举 赵晔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实际地形与上方目标的复合宽带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表示实际地形表面、Dobson模型表示土壤的介电常数,利用FDTD方法计算了宽带波入射于实际地形与上方目标时的频率响应曲线,得...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实际地形与上方目标的复合宽带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表示实际地形表面、Dobson模型表示土壤的介电常数,利用FDTD方法计算了宽带波入射于实际地形与上方目标时的频率响应曲线,得到了入射角、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目标底部所处高度的变化对复合宽带电磁散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散射系数随频率振荡地变化,复合散射系数幅度随土壤体积含水量和目标底部所处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土壤温度和入射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其他规律比较复杂,并无固定的规律可循。研究结果对理解实际粗糙地面的宽带散射特性具有一定价值,并可应用于无线通信、目标探测等领域的系统设计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磁散射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目标 数字高程模型 Dobs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背景建模的水下运动发光目标阈值分割方法
11
作者 王嘉 关夏威 +3 位作者 张昊 付少波 张宇昂 宋清华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针对水下运动发光目标的视觉定位提出了一种结合背景建模的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首先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进行背景建模,粗略筛选出图像中具有动态特性的若干区域;然后在HSV色彩空间中对这些区域内像素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此判别区域内是否存... 针对水下运动发光目标的视觉定位提出了一种结合背景建模的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首先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进行背景建模,粗略筛选出图像中具有动态特性的若干区域;然后在HSV色彩空间中对这些区域内像素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此判别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得到包含有目标的区域后应用Otsu法计算区域内的分割阈值;最后,基于该阈值对包含目标区域进行二值化处理实现目标提取。该方法为缓解水下复杂场景中亮度变化和杂物干扰给视觉定位造成的影响,充分利用了目标的运动状态以及颜色、亮度属性,将背景建模和阈值分割相结合,提高了分割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针对亮度变化、光晕模糊及气泡干扰等水下视觉定位中的常见问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不依赖于初始参数的选取,较为适合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运动 发光目标 视觉定位 背景建模 阈值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探究从XOD模式到WOD模式的实践与未来
12
作者 吴浓娣 陈世博 +1 位作者 刘定湘 刘堃 《中国水利》 2025年第5期66-72,共7页
水安全保障导向的发展模式(WOD)是XOD模式在水安全领域的实践和升级,但目前处于理论研究和探索阶段,尚未有政策出台。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对象-政策发展阶段”三维分析框架,将XOD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将政策对象划分为... 水安全保障导向的发展模式(WOD)是XOD模式在水安全领域的实践和升级,但目前处于理论研究和探索阶段,尚未有政策出台。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对象-政策发展阶段”三维分析框架,将XOD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将政策对象划分为规划审批与协调机制、关联项目筛选与捆绑、土地利用与供应、收益反哺机制、投融资模式机制、设计与指标控制;将XOD模式政策发展划分为萌芽阶段(2015-2017年)、发展阶段(2018-2020年)和推进阶段(2021年以后)。借助Nvivo11质性文本分析软件,对EOD、TOD、ROD等XOD模式相关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为WOD模式政策出台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推动XOD模式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实践基础进一步稳固,方向进一步明晰;XOD模式政策在不同维度中均存在结构性失衡,需求型政策工具未获得足够重视,市场和社会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政策对象分布不均,未与XOD模式特点及需求相对应。从强化WOD模式顶层设计、优化项目审批机制、加强项目谋划设计等方面提出推动WOD模式发展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D模式 XOD模式 政策工具 政策对象 政策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x-nano的海上红外目标检测算法
13
作者 张俊 位门 吕璐 《红外》 2025年第2期49-56,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x-nano的海上红外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对检测头的分类与定位任务进行解耦,并引入改进的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 FPN)结构,不仅提升了模型的精度和收敛速度,而且提高了红外大目标检测能力。将改...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x-nano的海上红外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对检测头的分类与定位任务进行解耦,并引入改进的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 FPN)结构,不仅提升了模型的精度和收敛速度,而且提高了红外大目标检测能力。将改进的压缩和激励网络(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 SENet)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加入到模型中,增强了模型的非线性表达能力,同时提高了有效特征学习能力。为了加快嵌入式平台模型的前向推理速度,引入剪枝技术来实现模型剪枝,在保证召回率不降低的情况下减少模型参数。通过测试集对本文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平均精度(Average Precision, AP)比原始YOLOx-nano算法提高了1.35%,达到了93.92%。本文算法平衡了模型精度与耗时的矛盾关系,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保证了模型检测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目标检测 YOLOx-nano 模型剪枝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的无人机航拍图像目标检测
14
作者 尚潘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4期84-87,共4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目标检测中存在精度不足和资源受限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模型的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在现有模型中引入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以增强模型对关键特征的关注并抑制... 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目标检测中存在精度不足和资源受限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模型的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在现有模型中引入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以增强模型对关键特征的关注并抑制非关键区域的干扰;其次,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DW Conv)进行轻量化设计,在显著降低模型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的同时保持高效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单独引入CBAM、DW Conv模块以及两者结合使用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无人机航拍图像的检测精度上提升了3%,计算复杂度降低了13.4%,模型参数量减少了4%,而且在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升。该算法为无人机航拍图像的目标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拍图像 YOLOv8模型 目标检测 卷积块注意力模块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的高后果区智能识别研究
15
作者 王彦青 尚嘉年 +1 位作者 刘新 刘建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针对目前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效率低,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该文借助目标检测算法YOLOv5s,利用遥感影像及无人机航飞影像数据,结合高后果区识别规范,对不同类型的高后果区建立高后果区智能识别模型,通过评估,模型准确率和... 针对目前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效率低,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该文借助目标检测算法YOLOv5s,利用遥感影像及无人机航飞影像数据,结合高后果区识别规范,对不同类型的高后果区建立高后果区智能识别模型,通过评估,模型准确率和召回率均达到90%以上,能有效识别高后果区。又以国内某管道高后果区为例,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数据表明,该模型智能识别出的高后果区信息与传统人工辅助识别信息一致,能满足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自动识别的实际需求,为高后果区风险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为高后果区识别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高后果区 YOLOv5s 目标检测 智能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聚类和特征划分融合的群结构模型及跟踪算法
16
作者 王昊 宋骊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5,共8页
针对群目标跟踪问题中发生群合并和分裂时,传统的演化网络模型通过将目标间的马氏距离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实现群组划分,导致其跟踪效果因依赖于阈值选择而在性能上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邻传播聚类和特征划分融合的群结构模型,... 针对群目标跟踪问题中发生群合并和分裂时,传统的演化网络模型通过将目标间的马氏距离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实现群组划分,导致其跟踪效果因依赖于阈值选择而在性能上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邻传播聚类和特征划分融合的群结构模型,以避免上述问题并提升跟踪精度。新的群结构模型创新性地利用近邻传播聚类算法,依据目标点之间的距离和速度特征,在2个维度上对目标点进行有效划分,通过邻接矩阵表示聚类结果,并对两个邻接矩阵进行融合,构造出目标点的群组划分结构。结合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滤波进行群目标跟踪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群结构模型在群组划分方面更接近群目标的真实划分,相较于传统的演化网络模型,新模型在群目标数目的估计及跟踪效果上有明显提升。所提出的群结构模型跟踪性能更好,模块化程度高并且具有更高的全局适应能力,为群目标跟踪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目标跟踪 近邻传播聚类 演化网络模型 概率假设密度滤波 邻接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剪枝的改进YOLOv7-tiny舰船识别算法
17
作者 张上 熊中越 王恒涛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6,共6页
海上舰船目标识别是海洋监测的重要一环,也是世界各海岸地带国家国土安全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针对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存在识别精度低、训练模型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剪枝的改进YOLOv7-tiny海上舰船识别算法。首先,采用MobileNe... 海上舰船目标识别是海洋监测的重要一环,也是世界各海岸地带国家国土安全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针对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存在识别精度低、训练模型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剪枝的改进YOLOv7-tiny海上舰船识别算法。首先,采用MobileNetV3替代原有主干网络,以降低模型的计算量和体积,实现模型轻量化;其次,引入MPDIoU简化计算过程,优化模型的收敛性;最后,通过通道剪枝提高模型精度,同时平衡模型体积和计算量的降低幅度,进一步优化算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对于YOLOv7-tiny,召回率提升了5.85个百分点,mAP提升了3.69个百分点,参数量减少了63.35%,计算量减少了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YOLOv7-tiny SAR图像 轻量化模型 通道剪枝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踪空间多模式机动目标的稳健IMM算法
18
作者 卢山 李晴 张世源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5,共7页
针对空间非合作多模式机动目标跟踪中传统交互多模型(IMM)算法模型概率计算奇异,造成算法失效的问题,提出了稳健IMM算法。考虑空间目标的常见机动模式,设计了以C-W方程、扩维C-W方程、渐消C-W方程为子模型的IMM模型集,以较低的计算复杂... 针对空间非合作多模式机动目标跟踪中传统交互多模型(IMM)算法模型概率计算奇异,造成算法失效的问题,提出了稳健IMM算法。考虑空间目标的常见机动模式,设计了以C-W方程、扩维C-W方程、渐消C-W方程为子模型的IMM模型集,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模型集与真实系统匹配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对传统IMM算法中模型概率计算过程出现奇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模型概率更新方法,避免了目标发生机动模式切换或状态突变时算法无法准确估计目标状态甚至终止估计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较传统IMM算法的位置精度提高了18.4%以上,验证了所提算法能够实现对非合作目标多种机动状态的稳定相对状态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 相对状态估计 机动模式 交互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海上舰船目标影像超分辨率重建
19
作者 孙炜玮 崔亚奇 +1 位作者 张少卿 夏沭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
针对无人机在获取海上舰船目标影像时面临的实时性与清晰度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影像压缩模糊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的YOLOv8检测模型和Real-ESRGAN网络,通过数据集构建、网络训练调试和部署运用等步骤,实现了在有限带宽和计算资源环... 针对无人机在获取海上舰船目标影像时面临的实时性与清晰度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影像压缩模糊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的YOLOv8检测模型和Real-ESRGAN网络,通过数据集构建、网络训练调试和部署运用等步骤,实现了在有限带宽和计算资源环境下地面端高质量舰船目标影像的实时重建。首先利用改进的YOLOv8模型对影像中舰船目标进行精准检测和定位,随后通过Real-ESRGAN网络对压缩及模糊影像进行重建,以恢复影像的高分辨率和细节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显著提升了影像的清晰度和检测准确性,还大幅减少了带宽消耗,满足了无人机舰船识别的高实时性要求,且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表现尤为突出。为无人机在海上舰船目标监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无人机的监测和识别能力,也为进一步推进无人机在海洋监测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影像 海面舰船 双向特征融合模型 Real-ESRGAN网络 改进的YOLOv8检测模型 海上舰船目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FD的远海目标侦察情报能力需求研究
20
作者 李凯 朱璇 +2 位作者 刘汉 陈静 李有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2期9-12,共4页
当前,远海目标的侦察情报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缺乏科学指引,难以量化分析,发展速度较慢。针对此问题,论文利用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按照“使命任务-能力牵引-需求清单”的逻辑链条,从远海目标侦察情报任务出发,构造了目标侦察情报需... 当前,远海目标的侦察情报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缺乏科学指引,难以量化分析,发展速度较慢。针对此问题,论文利用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按照“使命任务-能力牵引-需求清单”的逻辑链条,从远海目标侦察情报任务出发,构造了目标侦察情报需求分析模型,归纳得出了任务需求与能力指标的相互关系,并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对能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最后形成了能力需求重要度清单,为下一步远海目标侦察情报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功能展开(QFD) 目标侦察 能力需求 需求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