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Standardization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
作者 RUAN Jin-yuan 1, SUN Shu-tao 2, YU Xin-qi 3, RUAN Xin 4 (1. Ordance Institute of General Equipment Department, Shiji azhuang 050000, China 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ic of Science, Beijing 100042, China +1 位作者 3.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2, China 4. Meterology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21,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35-236,共2页
Integrated standardization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 l forms of modern standardization.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system science and the content of standard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 science has provided theo re... Integrated standardization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 l forms of modern standardization.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system science and the content of standard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 science has provided theo retic foundation and precondition for integrated standardization. The relevant r esearch on integrated standardization and system engineering illustrate that int egrated standardization is a advanced method which presented with the developmen 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tegrated standardization treat the re levant factors of standardization as a system, and wholly standarlize the factor s in order to reach the best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quality. Integrated standardization is a large system engineering. In modern industr y the contact among different departments is being constantly enlarged and t he complexity of product is being constantly increased. This situation demands s trict correspond and united request in all the following aspects: raw mate rial, organs, fittings, technical measures of production, preparation for produc tion, ways of organizing the production. The traditional measure which establish the respective standard separately must be replaced by multi-spetialty standa rdization in large spectru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 m science has provided theoretic foundation and precondition for this kind of st andardization. Product or project can be managed with system engineering of proj ect, while the correspond standardization can be managed with system engineering of standardization. Integrated standardization virtually is system engineering of standardization, w hich use the theor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about standardization . This thesis included 3 chapters: 1. the brief summary of integrated standardization and sys tem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in foreign countries; 2. t 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3. ho w to organize and actualize integrated standardization and system engineering ma na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standardiz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ma nag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发展综述
2
作者 田茂军 王坤 +3 位作者 黄德军 谷雨 邓力 税绍强 《农业工程》 2025年第7期18-27,共10页
非道路移动机械数量虽相对机动车较少,但因其排放标准起步晚,标准制定和减排措施实施相对比较落后,并且由于其存在使用功率范围广、作业环境差、流动性大和监管难等问题,导致其排放问题已十分突出,颗粒物的排放远超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 非道路移动机械数量虽相对机动车较少,但因其排放标准起步晚,标准制定和减排措施实施相对比较落后,并且由于其存在使用功率范围广、作业环境差、流动性大和监管难等问题,导致其排放问题已十分突出,颗粒物的排放远超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肩负未来移动源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使命,排放标准升级依然是直面挑战的重要手段。从标准体系、适用范围、排放限值、测试循环、机械车载法、曲轴箱和烟度、耐久性和质保期、氮氧化物控制和颗粒物控制、车载终端和远程监控、生产一致性管理及在用符合性监测等方面全面分析国Ⅳ与欧Ⅴ、EPATier4标准的差异,以及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技术变革和内燃机技术发展情况。提出未来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法规的发展趋势和若干建议:在排放测试循环、污染物限值、耐久和质保等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时沿袭我国本土化且高效的生产一致性、在用符合性、远程监控等管理措施,此外还应充分考虑现行标准在监管范围等方面的不足,引入温室气体控制,同时为适应燃料和动力系统多元化发展趋势,扩展燃料和机械类型适用范围,力争实现标准引领技术发展,实现未来非道路移动机械既减污又降碳,促进环境综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非道路移动机械 排放标准 内燃机 后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工程化建构逻辑
3
作者 袁礼 李德鹏 张建强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4,共9页
建设规范化、专业化且符合国际惯例、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能稳步提升国际中文教育制度型开放水平。当前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系统性不强、目的性不清、层次性不足、研制主体的协调性和参与度不够等问题... 建设规范化、专业化且符合国际惯例、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能稳步提升国际中文教育制度型开放水平。当前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系统性不强、目的性不清、层次性不足、研制主体的协调性和参与度不够等问题。引入“工程化”方法论,能有效弥补标准化工作中的不足,提升标准体系的全球适用性。在系统化策略方面,相对完整的标准体系框架至少包括3个层面6个标准板块——概念层(总体要求与基础应用)、方法层(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应用层(教育治理与集成熟化);在建设主体方面,要充分考虑12类组织和机构的用户需求及其差异性;在应用策略方面,宏观上要对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进行反思,中观上应主动服务国际语言竞争和世界各国中文教育需求,微观上需建立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在持续改进策略方面,应加强关键文件的更新、细化、推广和应用,提供法律保障、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撑,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教育标准机构密切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标准体系 建设动因 建设路径 工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学徒培养标准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曹元军 李曙生 张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基于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学徒培养标准构建,有利于增强高职教育培养符合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针对校企合作不深导致对学徒培养标准不够重视、学徒培养标准与产业数字化岗位标准对接不足、学徒培养标准引领性不强等问题,基于... 基于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学徒培养标准构建,有利于增强高职教育培养符合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针对校企合作不深导致对学徒培养标准不够重视、学徒培养标准与产业数字化岗位标准对接不足、学徒培养标准引领性不强等问题,基于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学徒培养标准构建需要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匹配,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素养标准的匹配以及学历与现场工程师身份的匹配。基于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学徒培养标准实践路径为:坚持政校行企“四主体”跨界联通;加强与产业数字化岗位的“同频共振”;重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转型 现场工程师 高职教育 学徒制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矿山系统工程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5
5
作者 王国法 庞义辉 +10 位作者 任怀伟 战凯 杜明 张勇 程健 杜毅博 张建中 巩师鑫 王丹丹 孟令宇 孟积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202,共22页
针对智慧矿山复杂巨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慧矿山建设的总体技术架构,并分别从智慧矿山系统模型构建、地下空间重构与模型动态更新、机器视觉测量技术、瓦斯环境射频防爆测试方法、矿山安全闭环管控体系、智慧矿山标准体系... 针对智慧矿山复杂巨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慧矿山建设的总体技术架构,并分别从智慧矿山系统模型构建、地下空间重构与模型动态更新、机器视觉测量技术、瓦斯环境射频防爆测试方法、矿山安全闭环管控体系、智慧矿山标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将智慧矿山分为信息感知支撑层、边缘计算层、云数据中心、多型网络、矿山智能生产管控平台、矿山智能生产系统、智慧矿山运维管理系统,构建了基于多系统深度融合的智慧矿山技术架构。基于智慧矿山知识图谱及信息抽取技术,构建了以数据创新为驱动、通信网络为基础、数据算力为核心的智慧矿山系统模型。构建了以机器视觉感知信息为主、其他感知信息为辅的矿山井下三维视觉空间模型,提出了矿山井下场景三维视觉与空间重建框架,实现了矿山井下三维空间重构与动态更新。开发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井下设备位姿与煤岩界面识别算法,实现了对井下综采装备群及煤岩分界面的同时空测量。探讨了井下瓦斯环境下现行防爆标准对5G基站功率的限制及存在的不足,设计开发了射频电磁能防爆专用试验装置,为提升井下5G基站功率阈值提供了方法借鉴。提出了融合灾害信息全面感知、防控方案自主决策、防控装备协同控制的矿井灾害闭环管控系统技术架构,实现井下灾害的超前预测预警与协同防控。构建了智能化煤矿标准体系框架,剖析了我国煤矿与金属矿山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提出了智慧矿山建设发展趋势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山 系统工程 机器视觉 射频电磁能防爆 安全闭环管控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运行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52
6
作者 栗峰 丁杰 +4 位作者 周才期 雍维桢 黄越辉 王建学 许晓慧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6,共13页
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基于此背景探讨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运行关键技术。首先,归纳并阐述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并网方式及运行模式,分析大规模... 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基于此背景探讨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运行关键技术。首先,归纳并阐述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并网方式及运行模式,分析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给电网调度运行带来的挑战。其次,面对上述挑战,从信息集成、监测预测、平衡调度、聚合控制等视角提出系统调度运行关键技术,助力电网调控模式转型升级。然后,考虑实际工程需求,构思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分布式光伏技术标准体系,以期促使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友好互动”。最后,调研并梳理国外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运行先进经验,并对我国分布式光伏并网协同探索、运行服务支持及市场交易参与等课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分布式光伏 并网运行 关键技术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胰腺手术应用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邦博 王维斌 赵玉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9-733,共5页
胰腺手术以创伤大、操作难、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高著称,微创化、精细化及标准化是胰腺手术发展的风向标。21世纪以来,机器人胰腺手术以其高精度、高安全性、更加真实清晰的操作视野等优势,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胰腺手术的优选方式。... 胰腺手术以创伤大、操作难、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高著称,微创化、精细化及标准化是胰腺手术发展的风向标。21世纪以来,机器人胰腺手术以其高精度、高安全性、更加真实清晰的操作视野等优势,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胰腺手术的优选方式。近10年来,中国多家大型胰腺中心开展了机器人胰腺手术并趋于成熟,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全胰切除术、胰腺肿瘤剜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等各类术式。然而,目前机器人系统在胰腺手术方面仍存在系统构建复杂、缺乏力反馈、影像学融合不充分、远程操作不成熟等问题,外科医生应继续开展机器人胰腺手术相关高质量临床研究以验证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促进机器人胰腺手术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胰腺手术 远程手术 临床研究 手术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运行维护预算标准研制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晓迪 吴宝和 +1 位作者 陶明琦 罗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3,共8页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生活、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地下水监测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事业,为国土空间规划、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利的科学保障和技术支撑。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已运行多...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生活、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地下水监测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事业,为国土空间规划、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利的科学保障和技术支撑。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已运行多年,与之配套的预算标准仍然短缺,亟需开展研制工作。本文从预算标准的研制背景出发,聚焦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运行维护阶段各项工作,结合地质行业相关技术规范和工作实际,介绍了运行维护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按照科学性、适用性的预算标准研制原则,确定出预算标准的研制思路和步骤。从框架体系搭建、基础数据采集、预算标准测算三个阶段分析研制过程中的要点,以监测点巡查及校核为例,介绍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运行维护预算标准的测算模式。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运行维护预算标准的研制,可以填补此类项目无预算标准的空缺,完善预算标准体系建设,保障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网络体系的稳定运行。通过其研究模式和研究过程,以期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监测类预算标准、观测类预算标准的研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 运行维护 预算标准 框架体系 基础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万齐 郭芳 +3 位作者 贺晓玲 卢文龙 张晨 李子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9,共9页
随着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建立统一的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成为进一步提升智能建造水平的关键因素。聚焦智能高速铁路下的智能建造板块,分析国内外工程建设标准制定情况和智能建... 随着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建立统一的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成为进一步提升智能建造水平的关键因素。聚焦智能高速铁路下的智能建造板块,分析国内外工程建设标准制定情况和智能建造技术应用与标准制定现状,探讨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标准体系编制需求,对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标准体系开展结构分析,提出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架构并进一步明确标准体系框架及各部分的制定内容,可为铁路智能建造标准制修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工程建设 智能建造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网融合下城市群城际铁路一体化运营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涛 王伟 谢红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5,共7页
从国内现阶段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新要求出发,以城市群城际铁路进入主城区与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实现一体化运营为目标,深入分析城市群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技术特征,研究制约四网融合及互联互通的主要问题,分析现阶段运... 从国内现阶段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新要求出发,以城市群城际铁路进入主城区与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实现一体化运营为目标,深入分析城市群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技术特征,研究制约四网融合及互联互通的主要问题,分析现阶段运营技术标准的缺失及相关需求。基于“网络化运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集约利用”的理念,提出城市群城际铁路一体化运营技术标准构建的技术路线和发展目标,同时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对实现一体化运营的互联互通技术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构建包括“互联、互通、互维、互运”的总体框架和主要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多层次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 城市群 互联互通 运营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标准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路 付明 +2 位作者 韩心星 汪正兴 张壮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196,共7页
为规范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内容及质量,构建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标准体系。基于监测运营服务成熟经验,参照《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标准体系构建》的要求,构建的标准体系包括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 为规范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内容及质量,构建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标准体系。基于监测运营服务成熟经验,参照《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标准体系构建》的要求,构建的标准体系包括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及岗位标准体系。从标准化实施基础、运营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保障及岗位职责方面,建立形成规范化、系统性的监测运营服务流程,全面保障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质量。结果表明: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标准体系可以解决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面临的预警联动响应不及时、岗位职能交叉等问题,但需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完善,全面推动标准体系落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命线 监测运营 标准体系 体系框架 服务提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SE模型的武器装备质量工作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永前 何攀 肖云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2-216,共5页
针对武器装备质量工作的规范化问题,建立了适应海军装备现代化发展趋势和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MBSE”结构模型;采用“V”型技术分析质量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影响质量的系统模型及递归图,进行了系统动力学仿真,制订了符合装备质量工作规范... 针对武器装备质量工作的规范化问题,建立了适应海军装备现代化发展趋势和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MBSE”结构模型;采用“V”型技术分析质量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影响质量的系统模型及递归图,进行了系统动力学仿真,制订了符合装备质量工作规范化的模型方案,提升各级装备管理统筹装备建设、提高军代室谋划装备管理和军代表“T”人才质量工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装备质量规范化工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SE 系统工程 军代表 武器装备 质量工作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虞张市域(郊)铁路高架区间标准桥梁初步研究
13
作者 王勇 贺英阁 +3 位作者 姜海君 种博肖 廖凯 郭向荣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市域(郊)铁路桥梁占比大,但行业内尚无统一的桥梁建设标准。项目前期研究冗繁,差异大,标准化、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本文以苏虞张线(苏州—常熟—张家港)为例,从结构体系、梁跨选择、下部结构设计等方面,对标准跨度桥梁进行初步研究。... 市域(郊)铁路桥梁占比大,但行业内尚无统一的桥梁建设标准。项目前期研究冗繁,差异大,标准化、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本文以苏虞张线(苏州—常熟—张家港)为例,从结构体系、梁跨选择、下部结构设计等方面,对标准跨度桥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能适应梁场整孔预制、架桥机架设工法的标准跨度简支梁,是市域(郊)铁路桥梁选择的方向;双线大箱梁为市域(郊)铁路优选梁型;35 m为市域(郊)铁路标准桥梁的最优跨径;35 m梁设计可采用薄腹板、大型号钢束,结构尺寸较优。桥墩纵向尺寸可以优化,高度10 m及以下的桥墩,纵向尺寸可减小至1.2 m,全桥动力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打入桩最经济,但受限条件多;预钻根植桩和后压浆桩受压浆质量难以检测或判断影响,可以少量试验应用;常规钻孔灌注桩仍是市域(郊)铁路桥梁主要采用的桩基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郊)铁路桥梁 高架区间 标准化建设 工程类比 分项详细分析 结构体系 桥墩 桩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城市群城际铁路技术标准体系构建探究
14
作者 李建群 吴宁 王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0,共8页
城市群城际铁路是支撑和引导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其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是业界研究的热点。现行国家铁路技术标准体系无法较好适应“四网融合、互联互通”背景下的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和运营全过程阶段。以城市群城际... 城市群城际铁路是支撑和引导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其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是业界研究的热点。现行国家铁路技术标准体系无法较好适应“四网融合、互联互通”背景下的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和运营全过程阶段。以城市群城际铁路进入市中心、公交化运营为目标,基于其功能定位和技术特征,对照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以江苏省城市群城际铁路为研究对象,构建工程建设和运输服务两大标准子体系,以及基础、勘测、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管理、服务九大业务板块标准,包含若干专业和专题研究方向的标准结构体系,指导城市群城际铁路设计、建设、装备、验收、运营管理,以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运营、互联互通、换乘便捷、一票通达”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城际铁路 多层次轨道交通 技术标准体系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运输服务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列车在站解挂编实施方案
15
作者 崔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325,共3页
[目的]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采用灵活编组运营模式,但列车解挂编过程周转时间较长,导致行车组织难度较大。为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简化行车组织,提出了在站解挂编作业实施方案。[方法]针对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分析了列车在车站进行解挂编... [目的]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采用灵活编组运营模式,但列车解挂编过程周转时间较长,导致行车组织难度较大。为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简化行车组织,提出了在站解挂编作业实施方案。[方法]针对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分析了列车在车站进行解挂编作业需解决的问题,并针对需解决问题提出具体的在站解挂编实施方案。在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进行了多次测试,以验证方案实施效果。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龙阳路站解挂编作业规定》中的作业安全主要规定。[结果及结论]选择作业过程对线路运营影响较小的终端折返站(龙阳路站)作为解挂编作业车站;通过修改ATS(列车自动监控)软件连锁逻辑,并定义解挂编组作业专用停车区,实现了在站解挂编作业功能。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在站解挂编方案 信号系统 作业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故障处理及运行控制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16
作者 顾华 朱怡霖 +1 位作者 陈乔雨 陈欣宇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6期17-20,共4页
配电系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领域,技术标准为技术开发、应用等提供了统一的遵守依据,是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整个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分析配电网故障处理及运行控制方面的业务需求及面临的挑战,建设配... 配电系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领域,技术标准为技术开发、应用等提供了统一的遵守依据,是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整个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分析配电网故障处理及运行控制方面的业务需求及面临的挑战,建设配电网故障处理及运行控制技术标准体系,能够指导配电网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和标准精准科学布局,为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销网络 故障处理 运行控制 技术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架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石彦琴 赵跃龙 +2 位作者 李笑光 李树君 杨旖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共5页
农业工程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是贯彻落实农业工程建设目标的技术手段,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农业工程建设和标准制修订以及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纲领性文件。该文在分析中国标准体系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研究的基... 农业工程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是贯彻落实农业工程建设目标的技术手段,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农业工程建设和标准制修订以及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纲领性文件。该文在分析中国标准体系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中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架,认为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构成应遵循统筹兼顾、逐项突破等原则,涵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产品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和农业生产辅助设施建设工程。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架可用层次结构和三维坐标来表示,从而为指导农业工程标准化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标准 构架 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利用工程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光盛 王红梅 +1 位作者 胡月明 程迎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57-264,共8页
土地利用工程是缓解土地利用矛盾的重要支撑,标准化是联系土地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桥梁;土地利用工程标准体系是标准化的基础,是制定、修订土地利用工程标准的蓝图。该文根据标准体系及土地利用工程实践活动的特点,初步阐述了中国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工程是缓解土地利用矛盾的重要支撑,标准化是联系土地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桥梁;土地利用工程标准体系是标准化的基础,是制定、修订土地利用工程标准的蓝图。该文根据标准体系及土地利用工程实践活动的特点,初步阐述了中国土地利用工程及其标准体系的内涵;运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法,系统收集中国土地利用工程标准的现状及需求;在分析土地利用工程现状需求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标准层次(基础、通用、专业标准)、专业门类(综合整治、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保护)、专业序列(综合、调查、评价、规划、建设、工程技术、材料与装备、管理)3个维度初步构建了中国土地利用工程标准体系框架,编制了涵盖49项需求标准的标准体系表,为中国土地利用工程标准化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标准 系统工程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生态工程10种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186
19
作者 郎奎建 李长胜 +4 位作者 殷有 郎璞玫 王维芳 刘鹏 刘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共7页
从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角度出发.在分析生态效益作用的机理基础上.给出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定义。明确指出.森林资源是森林生态效益的载体.二者之间是一种松散的相关关系、即第二类的相关关系。由此产生森林生态效益的自变量所特有的区域... 从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角度出发.在分析生态效益作用的机理基础上.给出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定义。明确指出.森林资源是森林生态效益的载体.二者之间是一种松散的相关关系、即第二类的相关关系。由此产生森林生态效益的自变量所特有的区域自变量集和林分自变量集。在界定森林涵养水源等10种生态效益的概念、性质和它们的相关关系基础上.确定它们独立的自变量集和标准化因变量集.并构造它们的整体扩散模型、从而实现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10种森林生态效益的总体初步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效益 林业生态工程 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8年中国水库溃坝规律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61
20
作者 李宏恩 马桂珍 +2 位作者 王芳 戎文杰 何勇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8822座,总库容8953亿m^(3)。水库工程不仅是我国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关键工程措施。水库大坝一旦溃决将严重危及公共安全,从历史溃坝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分析溃坝特征规律,对提... 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8822座,总库容8953亿m^(3)。水库工程不仅是我国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关键工程措施。水库大坝一旦溃决将严重危及公共安全,从历史溃坝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分析溃坝特征规律,对提高水库安全管理和防灾减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收集我国1954—2018年发生的3541起溃坝事件的基础上,重点针对2000—2018年发生的84起溃坝事件,从空间分布、水库规模、坝高、坝型、溃坝原因、溃坝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统计分析,系统梳理了21世纪以来我国溃坝事件的规律趋势特征,主要包括:(1)气候变化背景下超标准洪水成为水库漫顶溃决的主因;(2)水库因工程质量导致的溃坝问题突出;(3)水库运行管理不当成为溃坝事件重要诱因;(4)西部地区溃坝率较其他地区仍然偏高。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提出必须重视气候变化对水库大坝安全运行风险的影响、完善工程建设与运行安全监管体系、改善中西部地区大坝安全管理运行条件、兼顾水库安全管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溃坝规律 超标准洪水 工程质量 运行管理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