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 |
彭国强
余雷
|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2
|
协同助力竞技体育:新质生产力与新型举国体制的互动逻辑与共进方略 |
夏静
李赞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之路 |
高雪峰
徐伟宏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4
|
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研究 |
田祖国
陈永辉
夏晟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5
|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理论研究 |
冯骏杰
刘江南
黄德敏
许静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6
|
我国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竞技体育实力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第11届全运会的数据分析 |
李金早
张洋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7
|
全运会历史以来省际竞技体育实力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
石金毅
范媛媛
黄跃飞
刘海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8
|
广西地级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竞争力分析 |
钟学思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9
|
从全运会视角探究河南省竞技体育实力 |
张文普
涂俊彪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0
|
制约我国体育事业和谐发展的若干问题及思考 |
叶成万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1
|
经济体制改革变迁视阈下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历史嬗变 |
崔巍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12
|
日本竞技体育发展及其东京奥运会备战研究 |
陆小聪
王立志
蒋春黎
|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13
|
第29届奥运会后的国际竞技体育展望 |
张运亮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4
|
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关系 |
夏端阳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5
|
举国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影响因子探究 |
黄波
朱敏敏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6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演变分析 |
张东黎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7
|
备战第11届全运会天津市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目标及对策研究 |
刘保华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8
|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研究 |
刘波
郭振
尹志华
郝文鑫
李晨曦
于思远
|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8
|
|
19
|
福建省竞技体育的历史与发展 |
周晓东
阮竖磐
苏肖晴
徐建清
葛林伟
陈峰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20
|
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
王军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