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表面抗原SAG3基因和IL-2基因佐剂混合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永安 余新炳 +4 位作者 陈海峰 郑焕钦 殷国荣 吴忠道 陈观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45-948,共4页
目的了解编码SAG3的重组质粒和IL-2基因佐剂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为进一步的核酸疫苗及免疫学研究创造条件。方法将编码SAG3的质粒和鼠源性IL-2表达载体以100μg的剂量感染小鼠,3周中两次以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分别以PBS和空质粒pcDNA... 目的了解编码SAG3的重组质粒和IL-2基因佐剂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为进一步的核酸疫苗及免疫学研究创造条件。方法将编码SAG3的质粒和鼠源性IL-2表达载体以100μg的剂量感染小鼠,3周中两次以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分别以PBS和空质粒pcDNA3.1感染。采用ELISA法测定抗体水平、亚型、IFN-γI、L-4和IL-2的含量,RT-PCR方法检测注射部位目的基因的转录,所有鼠均由强毒力ZS2株弓形虫感染。结果SAG3表达质粒3次免疫后鼠体内特异IgG水平明显上升,IL-2表达质粒的联合使用导致IgG2a水平的升高和IFN-γ的产生,提高了其分泌IL-2的水平,但对IL-4的水平产生轻微的影响;RT-PCR显示首次使用导致IgG2a水平的升高和IFN-γ的产生,提高了其分泌IL-2的水平,但对IL-4的水平产生轻微的影响;RT-PCR显示首次免疫15天后,目的基因在肌肉组织中仍有表达;混合质粒注射和小鼠抗弓形虫感染的存活时间延长。结论由SAG3 DNA诱导的免疫应答因IL-2表达质粒的共同注射而增强,DNA疫苗和适当细胞因子的共注射对抵抗弓形虫感染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疫 弓形虫表面抗原sag3 基因佐剂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B/CS3融合蛋白与GM1结合能力和免疫原性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米凯霞 李勣 +1 位作者 张兆山 方荣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8-284,共7页
免疫霍乱毒素B亚单位 (CTB)或肠毒素大肠杆菌 (ETEC)定居因子CS3可使人体对ETEC的侵染有保护作用 .为探索研制ETEC双组分亚单位疫苗的可行性 ,利用大肠杆菌诱导表达系统表达了CTB与CS3的融合蛋白 (CTB/CS3) .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 ,诱导... 免疫霍乱毒素B亚单位 (CTB)或肠毒素大肠杆菌 (ETEC)定居因子CS3可使人体对ETEC的侵染有保护作用 .为探索研制ETEC双组分亚单位疫苗的可行性 ,利用大肠杆菌诱导表达系统表达了CTB与CS3的融合蛋白 (CTB/CS3) .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 ,诱导表达的 2 9ku蛋白具有CTB和CS3蛋白双重抗原性 .经Ni 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CTB/CS3,复性的重组蛋白可以部分形成五聚体并保留了与神经节苷脂GM1的结合能力 .动物实验表明 ,融合蛋白CTB/CS3具有CTB和CS3蛋白的双重免疫原性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B/CS3融合蛋白 GML 结合能力 免疫原性 免疫霍乱毒素B亚单位 肠毒素大肠杆菌 疫苗 婴幼儿急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偶联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畇博 韦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1-440,共10页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一位、病死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主要的肺癌病理分型。目前晚期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虽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获得性耐药仍是不可避...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一位、病死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主要的肺癌病理分型。目前晚期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虽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获得性耐药仍是不可避免的。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是一类经由连接子将细胞毒性载荷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偶联制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与化疗药物相比,ADCs具有精准识别、局部释放、患者耐受性高等优点,近年在NSCLC治疗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临床获益。本文针对ADCs的作用机制、在晚期NSCLC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抗体偶联药物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菲埃立克体28kD表面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方玉强 温博海 +1 位作者 蹇锐 李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 克隆和高效表达查菲埃立克体 (Ehrlichiachaffeensis) 2 8kD表面抗原基因。 方法 依据已知的查菲埃立克体 2 8kD表面抗原基因设计引物 ,用PCR从查菲埃立克体基因组中克隆该基因片段 ( 5 3 1bp) ,再将该基因片段定向插入表达载体 ... 目的 克隆和高效表达查菲埃立克体 (Ehrlichiachaffeensis) 2 8kD表面抗原基因。 方法 依据已知的查菲埃立克体 2 8kD表面抗原基因设计引物 ,用PCR从查菲埃立克体基因组中克隆该基因片段 ( 5 3 1bp) ,再将该基因片段定向插入表达载体 (PinPointTMXa - 3 )中 ,然后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 .coliJM10 9细胞。结果 经SDS -PAGE分析 ,转化子所产生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 3 2kD ,与预期的结果相一致 ;在 3 7℃用 0 .1MmIPTG诱导转化子 12h ,融合蛋白量达到细菌总蛋白量的 3 5 .8%。结论 查菲埃立克体 2 8~kD表面抗原基因在E .coliJM10 9细胞内得到高效率表达 ,从而为该抗原的大量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菲埃立克体 表面抗原 分子克隆 PinPoint^TMX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对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的影响及相关信号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恩慈 郭雨楠 +5 位作者 张溪园 张旭日 王建民 汪洋 刘岩琪 姜代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7-71,共5页
【目的】研究致炎因子LPS对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Mac)-1的诱导作用及有关的信号机制,为LPS致炎机制及抗炎药物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Mac-1表达,以实时荧光定... 【目的】研究致炎因子LPS对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Mac)-1的诱导作用及有关的信号机制,为LPS致炎机制及抗炎药物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Mac-1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Janus激酶(JAK)、p65核转录因子(p65 NF-κB)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10、100、1000 ng/mL的LPS对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100、1000 ng/mL的LPS明显促进Mac-1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1、10、100、1000 ng/mL的LPS可呈剂量依赖性促进猪中性粒细胞JAK mRNA表达(P<0.01);100 ng/mL LPS可显著促进p38 MAPK mRNA表达(P<0.05);10 ng/mL LPS可分别显著促进PI3K、p65 NF-κB mRNA表达(P<0.05)。【结论】LPS呈剂量依赖性诱导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其信号机制与上调JAK和p38 MAPK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黏附分子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JANUS激酶 p65核转录因子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