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城市园林绿化对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鲍淳松 楼建华 +1 位作者 曾新宇 项志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5-418,共4页
进行了园林绿化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在杭州的夏季 ,经过园林绿化后 ,气温能降低 0 .7℃、最高可降 2 .3℃、相对湿度提高 4 %、最高可达 15 % ;冬季阴雨天气时没有降温作用 .没有绿化的主街是个热源 ,经过绿化的小... 进行了园林绿化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在杭州的夏季 ,经过园林绿化后 ,气温能降低 0 .7℃、最高可降 2 .3℃、相对湿度提高 4 %、最高可达 15 % ;冬季阴雨天气时没有降温作用 .没有绿化的主街是个热源 ,经过绿化的小区比主街低 0 .6℃ .良好的行道树具有降温作用 ,能降低 0 .5~ 1℃ ,相对湿度提高 4 % .不同的植物类型降温作用有差别 ,总的说来 ,树冠高大、枝叶浓密的降温作用大 ,乔木的降温作用大于草坪 .植物表面的温度低于人工下垫面 ,夏季可降低 4~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相对湿度 绿化 行道树 降温作用 表面温度 杭州 城市 园林绿化 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遮荫水平对茶树光合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3
2
作者 肖润林 王久荣 +3 位作者 单武雄 黎星辉 宋同清 汤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11,共6页
试验研究了夏秋季80%、61%、37%遮光率遮阳网覆盖处理对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光合作用特性和茶叶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对照茶园相比,3种遮光率遮荫处理茶园夏秋季气温、叶面温度、地面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茶园土壤水分... 试验研究了夏秋季80%、61%、37%遮光率遮阳网覆盖处理对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光合作用特性和茶叶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对照茶园相比,3种遮光率遮荫处理茶园夏秋季气温、叶面温度、地面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茶园土壤水分含量、茶园空气湿度明显提高。遮荫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且遮光率越高,效果越明显。与对照茶园比较,80%、61%、37%遮光率遮阳网覆盖处理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增加了365%、283%和68%;茶叶新梢的叶绿素a含量增加了57.5%、29.3%和15.9%,叶绿素总量增加了52.2%、29.2%和14.3%;茶叶氨基酸含量增加了68.6%、33.5%和2.16%;茶叶茶多酚含量降低了15.3%、12.5%和5.4%。80%遮光率处理1芽2叶新梢制作的茶叶酚氨比达到名优绿茶标准,61%遮光率和37%遮光率处理的茶叶酚氨比也均达到高档绿茶标准,茶叶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遮荫 空气温湿度 茶叶表面温度 土壤水分 光合环境与特征 蒸腾特征 茶叶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andsat数据反演近岸海水表层温度的大气校正算法 被引量:18
3
作者 邢前国 陈楚群 施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30,共8页
介绍了一种将大气效应考虑在内、利用Landsat TM、ETM+热红外数据进行近海岸海表水温反演的单窗算法.在该算法中,将地表气温、相对湿度等常规气象资料作为初始参数,根据对流层中大气温度随高度呈线性降低、水汽随高度呈指数衰减的规律,... 介绍了一种将大气效应考虑在内、利用Landsat TM、ETM+热红外数据进行近海岸海表水温反演的单窗算法.在该算法中,将地表气温、相对湿度等常规气象资料作为初始参数,根据对流层中大气温度随高度呈线性降低、水汽随高度呈指数衰减的规律,建立了估算平均大气温度及水汽含量的通用模式.通过与实测数据及MODIS Terra海表水温产品比较发现,该算法能够提高运用TM/ETM+TIR单波段数据进行近岸海表水温(SST)反演的精度:一方面,反演所得结果更接近于海表实际水温;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剔除大气中的水汽对SST反演的影响,进而提高海表水温的温度对比度.该提出的大气校正算法只需地表大气温度及相对湿度资料,该算法也无需进行大气模式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水温 热红外 遥感 气温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78
4
作者 苏泳娴 黄光庆 +2 位作者 陈修治 陈水森 李智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7287-7300,共14页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使得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愈来愈严重,加速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危机"。城市绿地能够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作用、隔离阻挡作用、蒸腾以及蒸散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目前研究主要...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使得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愈来愈严重,加速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危机"。城市绿地能够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作用、隔离阻挡作用、蒸腾以及蒸散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降温、增湿、固碳释氧、降噪、抗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个方面。关于城区绿地对6种生态环境要素的改善程度、影响范围、机理问题以及不同植被种类生态环境效应的差异情况等,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详细的研究。基于传统实地观测数据进行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是目前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部分学者开始使用遥感技术手段研究城区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在总结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的不同着手,主要总结并系统评估了目前关于城市绿地6种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环境效应 降温 增湿 固碳释氧 降低噪声 抗污染 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区不同下垫面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靳宁 景元书 武永利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50,共6页
为了分析城市绿化改变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于2006年4~5月期间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林地、裸地和草地3种不同下垫面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对比观测,以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资料作为评价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因素。用数学模糊评判方法,对... 为了分析城市绿化改变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于2006年4~5月期间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林地、裸地和草地3种不同下垫面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对比观测,以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资料作为评价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因素。用数学模糊评判方法,对不同下垫面的人体舒适度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4~5月草地的舒适度高于裸地和林地;裸地的舒适度高于林地;同草地和裸地相比,林地气温较低,舒适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 人体舒适度 气温 相对湿度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暖季极端降水与气温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溦 李建 宇如聪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101,共6页
利用华南地区1966—2005年5—10月台站小时降水和日降水以及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极端降水与气温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气温低于25℃时,日极端降水强度与小时极端降水强度均随气温升高而升高,且越极端的降水出现向两倍Clausius-Clapeyron... 利用华南地区1966—2005年5—10月台站小时降水和日降水以及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极端降水与气温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气温低于25℃时,日极端降水强度与小时极端降水强度均随气温升高而升高,且越极端的降水出现向两倍Clausius-Clapeyron(CC)变率转换的气温越低;气温高于25℃时,日极端降水强度和小时极端降水强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前者下降更为显著。考察降水持续时长发现,气温高于25℃时,华南地区小时极端降水随气温的下降主要由短持续性降水所贡献;气温高于28℃时几乎无长持续性降水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气温 降水持续性 Clausius-Clapeyron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卫星资料反演月平均近海面气温和湿度 被引量:5
7
作者 伍玉梅 何宜军 孟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6-551,共6页
为弥补广阔海面上气象参数的观测数据的不足,利用专用成像传感器SSM/I和红外辐射计AVHRR资料进行近海面气温和湿度的反演,首先分析与近海面气温和湿度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气象因子及其相关性,并采用神经网络建立近海面气温和湿度与它们... 为弥补广阔海面上气象参数的观测数据的不足,利用专用成像传感器SSM/I和红外辐射计AVHRR资料进行近海面气温和湿度的反演,首先分析与近海面气温和湿度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气象因子及其相关性,并采用神经网络建立近海面气温和湿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反演月平均近海面气温和湿度,并与TAO和NDBC提供的浮标及观测站的实测数据进行比较,近海面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均方根差分别为0.87℃和3.73%。低纬度反演的结果精度较高,达到0.53℃(气温)和2.03%(相对湿度);较大的误差(气温1.06℃、相对湿度3.85%)主要发生在近岸和高纬度区,因为近岸的地形比较复杂,并且很容易受陆地气候的影响;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比较剧烈,同时目前能得到的高纬度地区的实测资料比较少,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反演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近海面气温 湿度 SSM/I AVH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南沿海午后短时降水极端峰值强度与湿度和地表气温的关联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溦 原韦华 +1 位作者 李建 宇如聪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2-940,共9页
利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55个站点的逐时降水、日平均地面温湿场、低空气温露点差及OISST海表温度资料,对午后短时降水的极端峰值强度与湿度和地表气温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午后短时降水极端峰值强度随气温的变化趋势存... 利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55个站点的逐时降水、日平均地面温湿场、低空气温露点差及OISST海表温度资料,对午后短时降水的极端峰值强度与湿度和地表气温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午后短时降水极端峰值强度随气温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变化,日最高气温低于29℃时,峰值强度随气温升高而上升;日最高气温高于29℃时,峰值强度随气温升高而下降。分析水汽条件作用发现,峰值强度在高温条件下随气温的升高而下降的现象与相对湿度变化有关,日最高气温较高时,相对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大幅减小。初步分析可知,当陆地达到较高温度并进一步增温时,附近海域海表温度变化不大,使得洋面水汽含量增加较少。在陆地水汽主要来自于海洋的情况下,伴随陆地的进一步升温,地表相对湿度将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极端降水 统计分析 短时降水 地表气温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人工造雪气象条件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毛明策 王琦 田亮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7-552,共6页
利用北京和张家口地区气象站建站至2016年历年11月至次年3月气象资料,研究2022年北京冬奥会人工造雪地面气象条件,结果表明:降水相态与地面气温(T)和相对湿度线性组合关系密切,通过计算不同温度对应降水相态频率,发现北京T≤-0.2℃,张... 利用北京和张家口地区气象站建站至2016年历年11月至次年3月气象资料,研究2022年北京冬奥会人工造雪地面气象条件,结果表明:降水相态与地面气温(T)和相对湿度线性组合关系密切,通过计算不同温度对应降水相态频率,发现北京T≤-0.2℃,张家口市T≤-0.8℃时,降水相态为雪的频率≥95%;估算了冬奥会和残奥会举办地区域自动气象站2014—2016年赛事期间可造雪时数,发现冬奥期间造雪时数较为充足,残奥期间造雪时数较少,可以采用造雪和储雪结合保证赛事用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造雪 气温 相对湿度 可造雪时数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涝渍胁迫与大气温、湿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建强 李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8,共6页
在多雨湿润地区,涝渍胁迫与大气温、湿度共同影响作物。研究发现:作物相对产量与涝渍胁迫指标和降渍过程的大气温、湿度指标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涝对作物的影响是第一位的;作物关键生育期受单过程涝渍胁迫时,涝后10 d内不出现高... 在多雨湿润地区,涝渍胁迫与大气温、湿度共同影响作物。研究发现:作物相对产量与涝渍胁迫指标和降渍过程的大气温、湿度指标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涝对作物的影响是第一位的;作物关键生育期受单过程涝渍胁迫时,涝后10 d内不出现高温,渍对作物的影响居第二位,出现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不低于35℃),则渍的影响小于高温天气的影响;在多个涝渍过程连续发生的条件下,涝后10 d内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地下水埋深小于80 cm的累积作用时间对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渍综合胁迫 农田排水 大气温度与湿度 棉花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低能耗生态农宅集成优化采暖技术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宝刚 刘鸣 +2 位作者 杜广文 郝文刚 袁鹏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以阜新地区低能耗生态农宅和传统住宅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实测的方法,从采暖源散热面温度分布、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及经济性评价等方面对采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集成优化采暖技术在冬季的采暖优势.生态农宅冬季室内环境要... 以阜新地区低能耗生态农宅和传统住宅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实测的方法,从采暖源散热面温度分布、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及经济性评价等方面对采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集成优化采暖技术在冬季的采暖优势.生态农宅冬季室内环境要明显优于传统住宅,虽然生态农宅初投资增加了18%左右,但每个冬季大约可节省3t的采暖用煤.生态农宅模式符合可持续建筑理念,为东北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宅 传统住宅 采暖面温度 热湿环境 空气品质 经济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砖建筑冬季热环境和空气质量测试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晶晶 杨柳 +2 位作者 徐诚 徐旭东 史明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9-574,581,共7页
为了解草砖建筑热工性能和室内热环境,选取汤原县一草砖建筑和当地典型砖混民居进行冬季室内外热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砖混建筑,草砖墙体具有保温节煤、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但草砖墙体内表面温度振幅较大,在夜间... 为了解草砖建筑热工性能和室内热环境,选取汤原县一草砖建筑和当地典型砖混民居进行冬季室内外热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砖混建筑,草砖墙体具有保温节煤、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但草砖墙体内表面温度振幅较大,在夜间墙体壁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易形成冷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砖建筑 空气温湿度 壁面温度 MRT CO2浓度 颗粒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高空湿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玉英 李宇凡 +1 位作者 谢今范 张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8-636,共9页
利用1971-2005年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东北地区高空比湿和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比湿和相对湿度与地面气温、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比湿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水汽来源的影响,地面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高空... 利用1971-2005年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东北地区高空比湿和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比湿和相对湿度与地面气温、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比湿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水汽来源的影响,地面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高空由南向北递减;相对湿度受水汽、海拔高度和纬度的共同影响,地面和对流层下层由南向北先减后增,对流层中层由南向北递增,赤峰向通辽延伸的西南一东北向干舌地面最明显,随高度增加逐渐减弱。1971~2005年,东北地区比湿从地面到高空均为增加趋势,对流层中下层的增加趋势更加显著;相对湿度在地面呈显著减小趋势,对流层中层呈显著增加趋势。大气比湿与地面气温在年、季尺度上存在一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大气相对湿度与地面气温在季节尺度上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对流层中下层相对湿度与降水量相关最显著;地面气温升高对东北气候趋于干旱化起了重要作用,高空相对湿度增加有利于降水增加,气温与比湿的相互消长,影响了气候的干、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 比湿 相对湿度 地面气温 降水量 气候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实时近海面气温和比湿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丽静 何宜军 张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24,共5页
使用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EOS(AMSR-E)的海洋产品数据海表温度、风速、大气水蒸气、云液态水,通过遗传算法建立其与近海面气温和比湿之间的经验关系,进行近海面气温和比湿的实时反演。反演结果与The Tropical Oc... 使用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EOS(AMSR-E)的海洋产品数据海表温度、风速、大气水蒸气、云液态水,通过遗传算法建立其与近海面气温和比湿之间的经验关系,进行近海面气温和比湿的实时反演。反演结果与The Tropical Ocean-Atmosphere(TAO)和The National Data Buoy Center(NDBC)的浮标实测资料进行比较,实时近海面气温和比湿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8℃和1.36g/kg。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采用AMSR-E海洋产品数据可以较好地反演近海面气温和比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近海面气温 比湿 AMS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温湿度对不同结构的红松松针床层含水率动态变化影响的室内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运林 孙萍 刘方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27,93,共11页
【目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对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气象因子,对含水率预测模型中关键指标平衡含水率和时滞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对其研究的不全面性,至今温湿度对不同床层结构含水率的影响,特别是关键指标的影响... 【目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对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气象因子,对含水率预测模型中关键指标平衡含水率和时滞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对其研究的不全面性,至今温湿度对不同床层结构含水率的影响,特别是关键指标的影响还未达成共识。为了搞清空气温湿度对不同床层结构含水率动态变化和关键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红松地表细小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设置与自然状态接近的床层密实度梯度,置于恒温恒湿箱中,在不同温湿度配比下用自动称量天平记录含水率变化情况,分析密实度和温湿度对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不论温湿度和密实度如何改变,松针床层含水率呈指数下降;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平衡含水率有极显著影响,对于红松松针床层,Simard法预测平衡含水率效果要优于Nelson法,其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建立了形如τ=ae^(-bT)的不同密实度和湿度时的时滞预测模型,误差也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揭示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不同红松松针床层含水率动态变化过程,搞清其对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影响,对于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密实度 地表细小死可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洋海温与长江上游夏季风关系的初步分析
16
作者 左利芳 仇财兴 《长沙水电师院自然科学学报》 1994年第4期399-404,共6页
对印度洋海温分布的基本特征和长江上游夏季风活动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并作了相关场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洋海温距平与长江上游夏季风综合指数之间反相关密切,索马里海流区、莫桑比克海流区、南印度洋中部海区及菲律宾以东洋面为显著... 对印度洋海温分布的基本特征和长江上游夏季风活动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并作了相关场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洋海温距平与长江上游夏季风综合指数之间反相关密切,索马里海流区、莫桑比克海流区、南印度洋中部海区及菲律宾以东洋面为显著相关区,尤其是索马里海流区和莫桑比克海流区先年秋季的海温距平对长江上游夏季风的活动具有预报意义.这些结果对探讨长江上游夏季风、印度洋海温和长江上游旱涝三者的关系,对三峡水库水文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 海温 长江上游 印度洋 相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岸带的斑块组成和空间分布对小气候的影响——以北京永定河河岸带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昕 张娜 +1 位作者 乐荣武 郑潇柔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618,共13页
为探讨河岸带斑块组成与空间分布对小气候的影响,以修复后的北京永定河门城湖—莲石湖段河岸带为研究区,于2017年8月,选择晴朗天气,分别在早晨、中午和傍晚实测每个植被斑块的地温(LST)、气温(TP)和相对湿度(RH),获取斑块指数。运用冗... 为探讨河岸带斑块组成与空间分布对小气候的影响,以修复后的北京永定河门城湖—莲石湖段河岸带为研究区,于2017年8月,选择晴朗天气,分别在早晨、中午和傍晚实测每个植被斑块的地温(LST)、气温(TP)和相对湿度(RH),获取斑块指数。运用冗余度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植被斑块小气候的因素。结果表明:与道路相比,植被可显著降低斑块内部的LST和TP,增大RH;但不同类型植被斑块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夏季白天不同时刻植被斑块的LST、TP和RH均会受到斑块及其邻近斑块特征的共同影响,但不同类型斑块小气候所受影响不尽相同。中午时,草本植物高度增加0.1 m,LST降低5.11%;灌木覆盖度增加10%,TP降低2.50%,RH增加10.82%;邻域乔木面积增加10%,草阔和草本植物斑块LST分别降低8.26%和44.98%;邻域道路面积增加10%,草阔斑块LST最大增加6.00%;距河距离减少10 m,草本植物和灌木斑块RH最大分别增加9.32%和2.01%。不同斑块指数之间的交互或加和作用对小气候的影响通常比单个指数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岸带 地表温度 气温 相对湿度 斑块组成 空间分布 邻近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谷低温仓储期间粮堆特性及加工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义三 马建勇 +5 位作者 李兴军 丁进 冯吉东 田琳 刘俊明 陶利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9-298,共10页
分析了高大平房仓中含水率14%的粳稻谷在空调控粮面准低温的储藏技术下,粮堆温度、相对湿度(RH)、含湿量、湿球和露点温度变化与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月25日~9月30日期间,在6月21日和9月2日粮堆一层均温增加有两个峰值,分别是22... 分析了高大平房仓中含水率14%的粳稻谷在空调控粮面准低温的储藏技术下,粮堆温度、相对湿度(RH)、含湿量、湿球和露点温度变化与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月25日~9月30日期间,在6月21日和9月2日粮堆一层均温增加有两个峰值,分别是22和25.9℃,一层含湿量两个峰值分别是0.0117和0.0147 kg/kg,一层湿球温度两个峰值分别是18.3和21.8℃,一层露点温度两个峰值分别是16.5和19.6℃,二层、三层及四层的均温、含湿量、湿球和露点温度均近似线性增加。粮堆一、二、三、四层的平均RH分别是69.9%、71.1%、68.9%、70.0%。四次扦样测定的稻谷含水率呈现减少趋势,出米率和加工的大米外观品质没有明显变化,米饭品尝得分在89分以上。5月20日~9月13日117 d中,空调开启了74 d,粮面均温21.5℃,5月17日~9月12日期间粮堆一层、二层、三层、四层的平均湿球温度分别是17.7、10.7、7.2、10.5℃。粮面的谷蠹和米象卵完成了生活史,导致7月2~7日、8月6~16日两次局部熏蒸作业,9月23日~10月9日整仓熏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谷 高大平房仓 粮面控准低温 空调 粮堆含湿量 湿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研究
19
作者 杨旭 姜俊 +4 位作者 单志超 李小科 吴玉琪 吴丽虹 翁园园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35-38,共4页
采用1 m^(3)气候箱法测试2种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规律以及不同处理条件对板材甲醛释放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工艺、基材结构可能是影响甲醛释放周期的关键因素,2种饰面人造板的平衡周期基本相同;封边处理可有效降低甲醛含... 采用1 m^(3)气候箱法测试2种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规律以及不同处理条件对板材甲醛释放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工艺、基材结构可能是影响甲醛释放周期的关键因素,2种饰面人造板的平衡周期基本相同;封边处理可有效降低甲醛含量得释放;温度和相对湿度与板材甲醛释放量呈正相关,空气交换率与板材甲醛释放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 甲醛释放量 封边 温湿度 换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