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Mechanically Tunabl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被引量:6
1
作者 Zhang, Wenxun Song, Hongx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7年第4期7-16,共10页
Th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by means of its spatial frequency-filter characteristic, but it is always designed and used as a device with fixed frequency response. In order to tune the... Th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by means of its spatial frequency-filter characteristic, but it is always designed and used as a device with fixed frequency response. In order to tune the resonant frequency and switch the frequency channel, a scheme of mechanically tunable FSS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Floquet's vector modes expansion and fields matching. A double-layer tunable FSS with dipole element can perform a dynamic range of resonant frequency covering whole X-b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nna accessories Electric filters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ory electromagnetic wave polarization electromagnetic wave reflection frequency response Mathematical models Natural frequencies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ative physical optics model for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and Doppler analysis
2
作者 Changze Li Chuangming Tong +1 位作者 Yan Bai Lihui Q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3期581-589,共9页
An iterative physical optics(IPO) model is proposed to solve extra large scale electric electromagnetic(EM) scattering from randomly rough surfaces.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convergence of the IPO model, the for... An iterative physical optics(IPO) model is proposed to solve extra large scale electric electromagnetic(EM) scattering from randomly rough surfaces.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convergence of the IPO model, the forward-backward methodology and its modification with underrelaxation iteration are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rough surface scattering; the local iteration methodology and the fast far field approximation(Fa FFA) in the matrix-vector product are proposed to reduce greatly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ese techniques make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possible. Thus, the average Doppler spectra of backscattered signals obt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s are compared for different incident angles and sea states. In particular, the simulations show a broadening of the Doppler spectra for a more complicated sea state at a low grazing angle(L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EM) scattering iterative physical optics(IPO) Doppler spectra high 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HFSW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多深度多频率电阻率测井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3
作者 李丰波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4,共7页
针对当前随钻地质导向对丰富地层信息的迫切需求,以及多深度多频率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自主研发的关键难题,本文对一种随钻多深度多频率电磁波仪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介绍了多深度天线系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多频天线调谐网络进... 针对当前随钻地质导向对丰富地层信息的迫切需求,以及多深度多频率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自主研发的关键难题,本文对一种随钻多深度多频率电磁波仪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介绍了多深度天线系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多频天线调谐网络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种双频调谐网络及驱动电路模块,实现了多深度天线系在特定工作频率下的最佳发射效率及发射能量。仪器实际测试表明,多深度天线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实际天线发射调谐响应及功率达到了设计要求。本研究为多深度多频率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的自主研制及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电阻率 双频调谐 天线系结构 随钻测井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工作面底板含水体综合物探技术研究
4
作者 史志红 姜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3,共8页
为确保王坪煤矿8306孤岛工作面带压开采的安全性,分析奥灰水对该工作面回采的影响程度,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音频电透视法和无线电波透视法,对工作面底板构造与富水性进行综合物探,查明了工作面底板富水和构造发育状况,再结合物探成果... 为确保王坪煤矿8306孤岛工作面带压开采的安全性,分析奥灰水对该工作面回采的影响程度,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音频电透视法和无线电波透视法,对工作面底板构造与富水性进行综合物探,查明了工作面底板富水和构造发育状况,再结合物探成果分析了8306工作面带压开采的安全性。结果表明:8306工作面煤层顺层存在1处基本不含水的岩浆岩侵入体灰绿岩墙;在底板40 m范围内的隔水层存在几处富水性“一般~较弱”的裂隙水或低阻岩体,其中东南部区域有1处由断层导通奥灰水的含水体;底板40 m以下的奥灰含水层富水性推断为“较强~一般”的奥灰水。8306工作面正常带压开采时通常不会发生突水情况,但如果区段存在隐伏贯穿性导水构造,特别是矿井物探圈定的含水体与构造重叠区域,煤层底板可能面临奥灰突水危险,此时应做好钻探、水文监测预警等防治水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水害 矿井瞬变电磁法 音频电透视法 无线电波透视法 奥灰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输电杆塔接地极腐蚀缺陷混频SH导波检测方法
5
作者 彭丽莎 孙洪宇 +2 位作者 李世松 王珅 黄松岭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6,共11页
高压输电杆塔接地极作为雷电流、工频故障电流和感应电流等异常电流的关键传导通道,对于保障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接地极腐蚀缺陷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其正常的散流功能,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甚至人身安全。针对... 高压输电杆塔接地极作为雷电流、工频故障电流和感应电流等异常电流的关键传导通道,对于保障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接地极腐蚀缺陷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其正常的散流功能,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甚至人身安全。针对高压输电杆塔接地极腐蚀缺陷的远距离、小缺陷高灵敏度检测难题,该文提出一种高压输电杆塔接地极腐蚀缺陷混频SH导波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变间距永磁阵列的新型混频SH导波换能器结构,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混频SH导波检测的可行性。进一步将所提方法与传统的单频SH导波检测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H导波检测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对远距离、小缺陷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检测和更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杆塔 接地极 电磁超声导波 混频SH导波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天波通信链路仿真分析的抛物方程时域方法
6
作者 张东民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1-1348,共8页
天波通信利用电磁波在电离层反射实现无线信号的超视距传输,其通信质量与射频装备工作时的电离层状态密切相关。针对传统频域天波仿真模型在波形失真、传输时延和多径时延等时域特征分析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抛物方程时域的天波通信... 天波通信利用电磁波在电离层反射实现无线信号的超视距传输,其通信质量与射频装备工作时的电离层状态密切相关。针对传统频域天波仿真模型在波形失真、传输时延和多径时延等时域特征分析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抛物方程时域的天波通信链路仿真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建立电离层折射指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带内采样和多频点扫描计算的方式,由分步傅里叶变换算法计算收发位置间的信道频率响应,然后基于信道传递函数与脉冲频谱函数,联合傅里叶综合与相关函数法,得到天波传输的波形和多径时延等时域信息。通过与射线追踪法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对天波通信链路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天波信号衰减、时延和多径效应与工作频段、工作时段以及收发位置密切相关。仿真结果可为短波通信系统的设计论证和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磁波 天波通信 通信链路仿真 抛物方程 多径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饱和岩样的震电勘探实验测量研究
7
作者 王军 聂成洋 +1 位作者 关威 胡恒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1-3252,共12页
震电勘探结合了传统地震波勘探和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动电耦合特性,利用地震波诱导的震电转换信号来评价被测介质的特征参数,是近年地球物理领域广泛关注的一种勘探测量新方法.与前人大多只测量介质外部流体相中的震电转换信号不同,本文... 震电勘探结合了传统地震波勘探和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动电耦合特性,利用地震波诱导的震电转换信号来评价被测介质的特征参数,是近年地球物理领域广泛关注的一种勘探测量新方法.与前人大多只测量介质外部流体相中的震电转换信号不同,本文针对固相介质内部震电波场的耦合特性,在实验室内开展岩样内部震电转换的观测实验研究.基于动电耦合机理,建立适用震电勘探测量的实验系统,制作内嵌测量电极的岩石样品,并通过流体中界面电磁波信号的比较,验证了镀银电极测量震电信号的有效性,进而开展岩样内部界面电磁波和伴随体波震电转换电场信号的实验测量,分析不同条件下两种转换波的传播特性和频率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介质内部传播的界面电磁波信号和伴随纵波电场信号是可测量的,其均值在几十纳伏量级,并且幅值随源距的增大呈现指数规律衰减;随着声源频率的提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伴随纵波电场信号对频率的敏感性更强.本文实验结果验证了Pride理论关于伴随震电场的预测,同时为震电勘探数据解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电效应 界面电磁波 伴随震电场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内部电弧故障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与对比 被引量:11
8
作者 贾云飞 贾双瑞 +2 位作者 罗迅 汲胜昌 李斯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58-2165,共8页
变压器内部短路电弧故障是变压器最危险、最严重的故障,极有可能造成变压器油箱的形变和破裂,乃至变压器油的燃烧与爆炸,对人员生命安全、变电站财产安全、电网运行安全都造成了严重威胁。实现变压器内部短路电弧故障的快速检测有利于... 变压器内部短路电弧故障是变压器最危险、最严重的故障,极有可能造成变压器油箱的形变和破裂,乃至变压器油的燃烧与爆炸,对人员生命安全、变电站财产安全、电网运行安全都造成了严重威胁。实现变压器内部短路电弧故障的快速检测有利于及时发出断路器分闸信号,从而缩短电弧燃弧时间,减小电弧能量,降低燃爆可能性。为寻找适用于电弧故障快速检测的信号及特征,首先搭建了基于电容电感串联谐振的油中工频大电流电弧实验平台,并实现了油中工频电弧的电压、电流、压力波、光、电磁脉冲、气泡形态等关键电弧特性的测量;发现压力波存在前期快速振荡-后期持续上升两阶段,光信号存在间隔约10 ms的脉冲,电弧电流过零点时必定会产生电磁脉冲,上述压力波、光和电磁脉冲3种信号及其特性有望应用于变压器内部短路电弧故障的快速检测;最后对比了这3种故障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这些方法在工程实际应用前急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 工频电弧 油中电弧 故障检测 压力波 光信号 电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散射体的电力系统多级传输线高频耦合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郑群爽 郭俊 +1 位作者 谢玮琛 谢彦召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高频电磁场会与架空输电线路产生耦合,一旦高频电磁场的波长小于传输线的高度,经典传输线理论就不再适用。传统的全波数值算法虽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求解效率不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计算资源。此外,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往往有多个垂直... 高频电磁场会与架空输电线路产生耦合,一旦高频电磁场的波长小于传输线的高度,经典传输线理论就不再适用。传统的全波数值算法虽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求解效率不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计算资源。此外,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往往有多个垂直端,线路布局复杂,而以往针对电力系统传输线的高效求解研究都是只有左右两个垂直端的较为简单的模型,与实际电力系统传输线的结构不符,没有考虑中间带有垂直端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理论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有损耗地面上方带有散射体的电力系统多级传输线的高频电磁场耦合问题。采用计算效率高的渐近法,并在渐近法中引入散射体的概念,以考虑更复杂的电路结构。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多级传输线 渐近法 高频电磁场 全波数值算法 散射体 有损耗地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超声SH波输电杆塔接地扁钢腐蚀缺陷检测
10
作者 吕俊杰 方春华 +6 位作者 张云杰 游海鑫 高广德 宋博 董晓虎 李长辉 侯新文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7-828,共12页
为实现接地扁钢腐蚀缺陷方便且快速的检测,提出了基于电磁超声SH波检测接地扁钢腐蚀缺陷的方法。建立接地扁钢及其腐蚀缺陷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接地扁钢中SH0波的传播情况以及其缺陷检测时的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随着SH0波传播距... 为实现接地扁钢腐蚀缺陷方便且快速的检测,提出了基于电磁超声SH波检测接地扁钢腐蚀缺陷的方法。建立接地扁钢及其腐蚀缺陷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接地扁钢中SH0波的传播情况以及其缺陷检测时的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随着SH0波传播距离的增大,其回波信号位移幅值减小,且下降幅度逐渐减缓,并有转向稳定的趋势;腐蚀缺陷深度和长度增加会导致回波信号幅值增大,而腐蚀缺陷宽度对回波幅值影响很小。通过实验探究不同腐蚀缺陷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验证了电磁超声SH0波检测接地扁钢腐蚀缺陷的可行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电磁超声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判断接地扁钢缺陷的位置。该方法为现场接地扁钢腐蚀缺陷的检测以及量化识别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杆塔 接地扁钢 电磁超声 SH波 频散 腐蚀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热等离子体中电子声波的非线性频移
11
作者 钱平通 张小波 +1 位作者 黄茂 薛具奎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9,共7页
研究了相对论电磁波在热等离子体中传播时的色散特性以及由于非线性电子声波激发引起的电子声波的非线性频移。基于相对论激光在热等离子体中传播的电磁流体物理模型,采用流体的非线性频移理论,利用微扰法得到了描述相对论激光与热等离... 研究了相对论电磁波在热等离子体中传播时的色散特性以及由于非线性电子声波激发引起的电子声波的非线性频移。基于相对论激光在热等离子体中传播的电磁流体物理模型,采用流体的非线性频移理论,利用微扰法得到了描述相对论激光与热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时谐波产生的非线性频移方程。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密度、电子温度和一阶谐波振幅是决定相对论热等离子体中非线性频移的主要因素。在弱激发下,非线性频移随着电子温度和一阶谐波振幅的增大而增大,等离子体密度抑制非线性频移。电子声波非线性频移对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的依赖表现出了强烈的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高能量激光与热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谐波的产生及引起的非线性频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热等离子体 电子声波 非线性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频电磁波吸收与银河系自由电子气分布
12
作者 卢颢 朱雨桐 +2 位作者 曹周键 丁优 韩文标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电磁环境中双黑洞并合可辐射与引力波同频率的电磁信号,但低频电磁波有可能被星系介质吸收。电磁波在穿越大气过程中会被吸收,某些频率的电磁波被吸收得多,某些频率的电磁波被吸收得少,被吸收得少的那些频率窗口被称为电磁波的大气窗口... 电磁环境中双黑洞并合可辐射与引力波同频率的电磁信号,但低频电磁波有可能被星系介质吸收。电磁波在穿越大气过程中会被吸收,某些频率的电磁波被吸收得多,某些频率的电磁波被吸收得少,被吸收得少的那些频率窗口被称为电磁波的大气窗口。类似地,电磁波在宇宙空间中传播会被星系介质吸收。着重探讨电磁波在银河系空间中传播的吸收问题。研究发现,电磁波穿越银河系空间到达地球存在下限截止频率。天球上不同方向上对应的下限截止频率不同,存在一个分布,该分布与银河系自由电子气的分布密切相关。该文通过对该截止频率分布进行测定从而确定银河系自由电子气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自由电子气 截止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波相控变频电磁声传感器的研制
13
作者 何存富 王永慷 +2 位作者 高杰 张义政 吕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8,共9页
电磁声传感器(EMAT)因其具有非接触、可设计性强等优势,在无损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大多数EMAT只能在固定频率下激发超声波,限制了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相控变频电磁超声传感器(PC-FC-EMAT),通过调控传感器... 电磁声传感器(EMAT)因其具有非接触、可设计性强等优势,在无损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大多数EMAT只能在固定频率下激发超声波,限制了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相控变频电磁超声传感器(PC-FC-EMAT),通过调控传感器激励信号的相控时延,可达到变频激励的目的。首先,提出了PC-FC-EMAT的设计方案,建立了PC-FC-EMAT的频域响应模型,揭示了洛伦兹力空间响应下相控时延对频域响应的作用机理;其次,建立了PC-FC-EMAT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研究了相控时延对PC-FC-EMAT时域及频域响应的作用规律,仿真验证了相控时延对PC-FC-EMAT频率响应的调控作用;最后,研制了PC-FC-EMAT,并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的PC-FC-EMAT可实现4~12 mm的波长调控,频带范围覆盖252~687 kHz,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声传感器 相控变频 表面波 时间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超低频电磁场日夜交替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宝 秦其明 +2 位作者 李百寿 张泽勋 张自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7-901,共5页
利用北京大学研制的BD-6型超低频电磁探测仪,在北京地热119井按不同时段和方位对天然场源超低频电磁信号进行观测,经数据处理得到不同时段和不同方位的电压-深度曲线和差分视电阻率-深度曲线,经分析与解译发现:太阳辐射在一定程度上影... 利用北京大学研制的BD-6型超低频电磁探测仪,在北京地热119井按不同时段和方位对天然场源超低频电磁信号进行观测,经数据处理得到不同时段和不同方位的电压-深度曲线和差分视电阻率-深度曲线,经分析与解译发现:太阳辐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然场源超低频电磁信号的强度,但太阳辐射对其稳定性影响程度不大;天然源超低频电磁信号强度存在明显的方向性,磁北方向信号最强,随仪器探头方向与磁北方向夹角的增大信号强度降低;实验表明超低频电磁信号的差分视电阻率-深度法明显优于电压-深度法的反演与解译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电磁场 超低频 极低频 电磁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高温气体中传输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马平 曾学军 +2 位作者 石安华 部绍清 于哲峰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6,69,共7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头身部形成的等离子体鞘套对通信的影响,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粉末激波管上开展了电磁波在等离子体高温气体中传输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中获得了等离子体气体中的电磁波透射率、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实验...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头身部形成的等离子体鞘套对通信的影响,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粉末激波管上开展了电磁波在等离子体高温气体中传输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中获得了等离子体气体中的电磁波透射率、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实验结果表明:X波段和Ka波段电磁波在高激波马赫数Mas=16.1、1区气体压力P1=1200Pa的激波管实验状态下产生的厚度80mm等离子体高温气体中能量衰减大于30dB,难以传输;X和Ka波段电磁波在激波马赫数Mas=15.9、1区气体压力P1=80Pa的激波管实验状态下产生的厚度80mm等离子体高温气体中能量衰减大于30dB,难以传输;X波段和Ka波段电磁波在激波马赫数Mas=10.1、1区气体压力P1=80Pa的激波管实验状态下产生的高温等离子气体中平均传输损耗较小,可以进行有效传输;Ka波段电磁波在激波马赫数Mas=8.9、1区气体压力P1=1200Pa的激波管实验状态下产生的厚度80mm等离子体气体中平均传输损耗小于1dB,可以进行有效传输。实验得到的等离子体高温气体中的电磁波透射率、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体 电磁波 传输特性 电子密度 碰撞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局部放电超高频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黄兴泉 康书英 +1 位作者 李泓志 张欲晓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35,共4页
SF6气体中的局部放电过程可激发产生超高频电磁波。为研究GIS中超高频电磁波的传播特性,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仿真计算GIS中超高频信号的传播特性。仿真计算表明,GIS中局部放电产生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延迟现象,有利于局部放电点的定... SF6气体中的局部放电过程可激发产生超高频电磁波。为研究GIS中超高频电磁波的传播特性,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仿真计算GIS中超高频信号的传播特性。仿真计算表明,GIS中局部放电产生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延迟现象,有利于局部放电点的定位。因GIS中存在不连续点,超高频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产生衰减,通过绝缘子时平均衰减3dB,通过T型接头时最严重的支路信号平均衰减10dB,而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谐振使其衰减变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局部放电 超高频 电磁波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宽调制保持电磁阀驱动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苏岭 柳泉冰 +2 位作者 汪映 周龙保 潘克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9-692,共4页
通过试验对脉宽调制(PWM)保持电磁阀驱动参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PWM频率可以降低电磁阀线圈的保持电流波动,但如果PWM频率过高,则电路电磁干扰也越严重,对PWM频率进行优化,可以同时减小电磁阀线圈保持电流波动和电磁干扰;PW... 通过试验对脉宽调制(PWM)保持电磁阀驱动参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PWM频率可以降低电磁阀线圈的保持电流波动,但如果PWM频率过高,则电路电磁干扰也越严重,对PWM频率进行优化,可以同时减小电磁阀线圈保持电流波动和电磁干扰;PWM占空比决定了电磁阀线圈的平衡保持电流,在保证电磁阀可靠吸合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小的PWM占空比;延迟时间决定了电磁阀线圈的初始保持电流的大小,对延迟时间进行优化,可使其产生的电磁阀线圈的初始保持电流等于所采用PWM占空比对应的电磁阀线圈的平衡保持电流;同一平衡保持电流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低压电源电压和PWM占空比实现;提高高压电源电压可以缩短电磁阀的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 共轨 电磁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现场超高频局部放电信号的时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煦 孟永鹏 +2 位作者 成永红 吴锴 高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2-86,128,共6页
对安装在同一台变压器上的两个超高频天线传感器连续采集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时间差和累积能量比分析,采用高斯函数对电磁波时域信号进行拟合,并通过拟合曲线相似度归纳了现场超高频信号的特征拟合曲线.分析表明,时间差与累积能量比的关系... 对安装在同一台变压器上的两个超高频天线传感器连续采集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时间差和累积能量比分析,采用高斯函数对电磁波时域信号进行拟合,并通过拟合曲线相似度归纳了现场超高频信号的特征拟合曲线.分析表明,时间差与累积能量比的关系可以用来判断安装在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同时采集的变压器局部放电电磁波信号是否来自同一个放电源;两个传感器同时采集到的来自同一放电源的电磁波应具有较高的相似度,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电磁波是否来自同一放电源;时域拟合波形能够去除由于微小干扰导致的波形差异,能够判断变压器局部放电类型,从而可以通过超高频局部放电电磁波信号对变压器实施局部放电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局部放电 超高频 电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频电磁波测井反演地层介电常数和电阻率 被引量:22
19
作者 邢光龙 张美玲 +1 位作者 刘曼芬 杨善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5-443,共9页
高频电磁波测井响应对地层纵向边界相当敏感 ,在其资料反演中必须重视地层纵向边界位置的提取和反演精度 .首先应用特征识别技术由测井曲线提取地层参数 ,在此基础上建立反演初始地层模型 ,通过分别构造反演地层电参数和纵向边界位置的... 高频电磁波测井响应对地层纵向边界相当敏感 ,在其资料反演中必须重视地层纵向边界位置的提取和反演精度 .首先应用特征识别技术由测井曲线提取地层参数 ,在此基础上建立反演初始地层模型 ,通过分别构造反演地层电参数和纵向边界位置的目标函数 ,采用改进的阻尼型高斯 -牛顿算法 ,实现了对地层电参数和纵向边界位置的交替循环反演 .对含1 7个水平分层的典型地层模型的模拟测井资料进行反演计算 ,测井响应的反演精度达到2 .0 % (平均相对误差 ) ,电参数的误差为 4.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磁波测井 反演 阻尼矩阵 电参数 边界位置 交替循环反演 电阻率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和Y环形单元特性的实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卢俊 张靓 孙连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9-224,共6页
采用镀膜和光刻技术设计并制备出了2种衬底厚度不同的Y孔单元和Y环孔单元的FSS,在0°和45°入射角下分不同的极化波进行了测试,经对比研究发现,在大角度入射下Y环单元FSS比Y孔单元FSS有更为稳定的中心频率,更窄的带宽;Y环单元FS... 采用镀膜和光刻技术设计并制备出了2种衬底厚度不同的Y孔单元和Y环孔单元的FSS,在0°和45°入射角下分不同的极化波进行了测试,经对比研究发现,在大角度入射下Y环单元FSS比Y孔单元FSS有更为稳定的中心频率,更窄的带宽;Y环单元FSS对垂直和水平极化波的适应性更强,滤波特性较Y孔单元FSS更明显;介质厚度的变化对Y孔中心频率、带宽的影响要比Y环单元FSS的大得多。所以,从中心频率、带宽随介质衬底厚度、入射角度、不同极化方式的变化情况看,Y环单元比Y孔有更稳定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垂直极化 水平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