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9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gene dosage and incubation temperature on production of β-mannanase by recombinant Pichia pastoris 被引量:3
1
作者 TANG Shi-zhe LIN Fu-lai +1 位作者 ZHENG Jia ZHOU Hong-b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84-195,共12页
High-level expression ofβ-mannanase has been reported in Pichia pastoris under control of the GAP promoter.Two factors that strongly influence protein production and fermentation process development in Pichia pastori... High-level expression ofβ-mannanase has been reported in Pichia pastoris under control of the GAP promoter.Two factors that strongly influence protein production and fermentation process development in Pichia pastoris protein expression system are gene dosage and cultivation temperature.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mprov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β-mannanase in Pichia pastoris by proper increasing the gene dosage and decreasing the culture temperature.To this end,a panel of strains harboring different copy numbers ofβ-mannanase gene were obtained by multiple zeocin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screening,the influence of gene copy number on the expression ofβ-mannanase in Pichia pastoris X33 was investigated.With the constitutive GAP promoter,the four copies strain exhibited a 4.04-fold higherβ-mannanase yield and a 1.83-fold higher total secretion proteins than the one copy strain,but an increase of the copy number above four resulted in a decrease of expression.Furthermore,the effects of culture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in flask.The decreased culture temperature of four copies strain resulted in a 1.8-fold(26℃)and 3.5-fold(22℃)higherβ-mannanase activity compared to that at 30℃.A fed-batch strategy was successfully used for high cell-density fermentation andβ-mannanase activity reached 2124 U/mL after cultivation for 72 h in a 5 L ferme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MANNANASE gene dosage qPCR Pichia pastor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汤的方药用量和临证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永明 李志鹏 +2 位作者 许楠 程赟 周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196,共4页
麻黄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方药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典型方证为:恶寒无汗、头疼身痛、脉浮紧。麻黄去根节,无需去茎节。桂枝、肉桂可单用也可合用。光杏仁用时捣碎,药力易煮出。《伤寒论》中炙甘草可能... 麻黄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方药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典型方证为:恶寒无汗、头疼身痛、脉浮紧。麻黄去根节,无需去茎节。桂枝、肉桂可单用也可合用。光杏仁用时捣碎,药力易煮出。《伤寒论》中炙甘草可能是现代中药饮片生甘草。麻黄汤原方的剂量折算当是:一两约为15.6 g。然而,麻黄量大易致心慌、大汗、失眠等不良反应。若一两按5 g折算,则剂量为:麻黄15 g,桂枝10 g,杏仁7.5 g,甘草5 g,亦可发汗解表。麻黄汤治疗风寒感冒,可加减化裁,大人、小儿、妇女、老人皆可用。药证相对、方证相应,掌握麻黄汤方证和量效关系,是安全有效使用麻黄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方证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药剂现状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伟 邓刚 +3 位作者 张茵琪 严俊 裴东东 李维朝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0,共9页
白蚁是主要的害堤动物之一,给堤坝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水利工程白蚁预防和灭治措施对药物的需求,分析了各防治措施使用的化学药剂有效成分和剂型特点,总结了生物药剂研发现状和发展方向。施用白蚁防治药剂... 白蚁是主要的害堤动物之一,给堤坝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水利工程白蚁预防和灭治措施对药物的需求,分析了各防治措施使用的化学药剂有效成分和剂型特点,总结了生物药剂研发现状和发展方向。施用白蚁防治药剂是开展水利工程白蚁预防和灭治的重要途径,亟需研发适用于监测-灭杀一体法的高耐久性饵剂和粉剂,并扩大生物药剂有效成分获取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白蚁防治 化学药剂 生物药剂 有效成分 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塑料颗粒含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政 肖东 +1 位作者 黄锐 孙孝谦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134,共5页
为研究不同回收聚氯乙烯(RPVC)颗粒掺量对混凝土的影响,制备了以RPVC替代20%、30%、40%和50%天然砂的混凝土试件,设计了6种不同湿度的养护环境,测定了不同养护条件和不同RPVC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掺入RPVC对混凝土性能... 为研究不同回收聚氯乙烯(RPVC)颗粒掺量对混凝土的影响,制备了以RPVC替代20%、30%、40%和50%天然砂的混凝土试件,设计了6种不同湿度的养护环境,测定了不同养护条件和不同RPVC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掺入RPVC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因掺入RPVC骨料而降低,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相比,当RPVC掺入量为50%时,在连续室内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降幅最大;随RPVC掺量的增加,混凝土28 d劈裂抗拉强度不断降低,不同养护条件对RPVC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与抗压强度相似;无论采用何种养护方式,掺入RPVC骨料混凝土28 d弹性模量均有明显降低,并得出在不同掺量RPVC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估算公式;RPVC颗粒高抗拉强度和高弹性变形能力,以及RPVC颗粒横向膨胀力所形成围压效应,均对提高混凝土抗变形能力有直接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氯乙烯骨料 混凝土 塑料颗粒掺量 养护条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洪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3-514,共2页
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创新性地将全模型迭代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以弥补传统CT重建方法在噪声伪影抑制及纹理表现等方面的局限而提高图像质量;其用于低剂量成像及复杂解剖结构成像表现不俗,可为患者安全及精准诊断提供有力保... 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创新性地将全模型迭代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以弥补传统CT重建方法在噪声伪影抑制及纹理表现等方面的局限而提高图像质量;其用于低剂量成像及复杂解剖结构成像表现不俗,可为患者安全及精准诊断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针对AIIR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深度学习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算法与70 kV结合对冠状动脉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6
作者 刘畅 侯阳 +2 位作者 高思喆 李雨桐 郭文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算法联合70 kV扫描对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纳入74例行冠状动脉CT检查患者,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7例。A组管电压为70 kV,对比剂用量36 mL。B组管电压为100 kV,对比剂用量60 mL。A...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算法联合70 kV扫描对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纳入74例行冠状动脉CT检查患者,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7例。A组管电压为70 kV,对比剂用量36 mL。B组管电压为100 kV,对比剂用量60 mL。A组进一步分为深度学习算法重建(A1)和迭代算法重建(A2)两个亚组,B组采用迭代算法重建图像。比较3组图像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对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其评价指标为感兴趣区(ROI)的CT值、噪声值、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此外,两位高年资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在CT值方面,A1组右冠动脉(RCA)的CT值显著高于A2组,在左冠状动脉主干(LM)显著高于B组,在其余ROI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噪声方面,A1组均显著低于A2组(P均<0.001),在其余ROI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NR及CNR方面,A1组均显著高于A2组,且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主观评分显示,A1组和B组图像质量均显著优于A2组,同时A1组与B组质量相当,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A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均低于B组,对比剂用量为B组的60%,有效辐射剂量(ED)降低50.85%。结论:深度学习算法联合70 kV扫描技术,与传统扫描方式相比,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CT在儿童低剂量CT成像中的应用进展及挑战
7
作者 孙记航 钟玉敏 +2 位作者 牛延涛 葛英辉 彭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4-1288,共5页
CT是儿科临床常用检查手段;制定并普及儿童低剂量CT扫描方案、构建标准化图像质量评价体系是儿童低剂量CT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国产CT设备在硬件性能及图像重建算法方面取得突破,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为儿童低剂量CT成像提供了新的... CT是儿科临床常用检查手段;制定并普及儿童低剂量CT扫描方案、构建标准化图像质量评价体系是儿童低剂量CT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国产CT设备在硬件性能及图像重建算法方面取得突破,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为儿童低剂量CT成像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从扫描方案、建立图像质量评价体系及临床推广等方面对国产CT在儿童低剂量CT成像中的应用进展及挑战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剂量方案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用于眼动脉CT血管成像
8
作者 郭琪 张雪宁 +1 位作者 范国华 时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观察双低剂量方案(低管电压、低对比剂)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MR)用于眼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患者,根据扫描及重建方案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50,双低剂量方案+IMR)与对照组[n=50,常规方案... 目的观察双低剂量方案(低管电压、低对比剂)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MR)用于眼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患者,根据扫描及重建方案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50,双低剂量方案+IMR)与对照组[n=50,常规方案+滤波反投影(FBP)],对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计算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眼动脉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视神经噪声(SD)、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组间主观评分、眼动脉及视神经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TDIvol、DLP、ED、碘用量及碘流率分别降低69.85%、70.17%、70.28%、43.24%及43.24%。结论以双低剂量方案联合IMR行眼动脉CTA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 CT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对比剂 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低剂量CT甲状腺保护扫描技术用于检查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可行性
9
作者 李洪德 王宏 +1 位作者 朱康 常爱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低剂量CT甲状腺保护扫描技术用于检查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疑诊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接受胸部CT检查的1128例患儿,根据扫描方案进行分组:A组(n=1088)包含全肺尖,采用常规或直接低剂量扫描技术;... 目的探讨直接低剂量CT甲状腺保护扫描技术用于检查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疑诊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接受胸部CT检查的1128例患儿,根据扫描方案进行分组:A组(n=1088)包含全肺尖,采用常规或直接低剂量扫描技术;B组(n=40)不包含肺尖(定位起始扫描线位于胸骨柄上缘水平),采用直接低剂量扫描技术;于A组中筛选40例与B组年龄、性别完全一致且接受直接低剂量CT扫描的患儿,以之为A1组。观察A组肺尖部病变性质及其是否影响影像学诊断结果,以及A、B组显示甲状腺情况;比较A1组与B组辐射剂量。结果B组辐射剂量22.1~35.6 mGy、平均(28.34±2.86)mGy,显著低于A1组[辐射剂量29.1~44.3 mGy、平均(34.71±3.07)mGy,P<0.001]。A组1088例中,54例(54/1088,4.96%)CT提示肺尖部病变,包括炎性病变49例(49/1088,4.50%)、条状肺不张4例(4/1088,0.37%)及占位1例(1/1088,0.09%),均自其他肺叶病变延伸而来且不影响最终影像学诊断结果。A组中1046例(1046/1088,96.14%)显示甲状腺(含A1组40例),B组40例(40/40,100%)均未显示甲状腺;A1组甲状腺显示率显著高于B组(χ^(2)=80.000,P<0.001)。结论直接低剂量CT甲状腺保护扫描技术可用于检查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能够降低辐射剂量、保护甲状腺免受电离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感染 辐射剂量 甲状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施鱼优蛋白肥替代化肥对贝贝南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张莹 陈艳利 +3 位作者 攸学松 马超 穆生奇 徐进 《蔬菜》 2025年第4期68-73,共6页
为减少过量施用化肥,提高南瓜产量和品质,以贝贝南瓜为研究对象,在坐果期追施纯天然有机肥鱼优蛋白肥料替代化肥,设置T1(常规667 m~2追施三元复合化肥30 kg)、T2(667 m~2追施鱼优蛋白肥料30 kg)、T3(667 m~2追施三元复合化肥20 kg)、T4... 为减少过量施用化肥,提高南瓜产量和品质,以贝贝南瓜为研究对象,在坐果期追施纯天然有机肥鱼优蛋白肥料替代化肥,设置T1(常规667 m~2追施三元复合化肥30 kg)、T2(667 m~2追施鱼优蛋白肥料30 kg)、T3(667 m~2追施三元复合化肥20 kg)、T4(追施鱼优蛋白肥20 kg)和CK(不追肥)处理,研究追肥鱼优蛋白替代化肥对贝贝南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效果最佳,可有效促进果实横径生长发育,比CK及化肥追施处理T1、T3分别显著提高24.14%、5.88%、20.94%,可改善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3.83%,比CK显著提高5.34百分点,T2虽较化肥追施处理T1显著降低0.96百分点,但较减量化肥追施处理T3显著提高1.47百分点,且果肉质地致密、甜度高、面度高、纤维少、强粉、细腻、干,口感综合表现最佳;与CK、T1、T3、T4处理相比,T2处理平均单果质量分别显著提高37.50%、12.82%、7.69%和4.76%,667 m~2产量分别显著提高40.03%、11.04%、15.38%和6.26%,667 m~2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7.41%、9.88%、13.88%和5.67%。因此,在大棚贝贝南瓜种植中推荐每667 m~2追施30 kg鱼优蛋白肥料替代化肥(分2次追施,每次用量1/2),以促进设施南瓜的提质增效及可持续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贝南瓜 鱼优蛋白肥料 品质 产量 经济效益 最佳施用量 化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不同药液用量对稻田稗草的除草效果
11
作者 马洪文 贺奇 +2 位作者 赵梅娟 尹秀玲 王刚 《北方水稻》 2025年第1期50-52,57,共4页
植保无人机喷雾除草已经成为稻田除草的主要方式,药剂用量和药液用量影响杂草的防除效果,本试验进行了不同药剂用量和药液用量对稻田稗草防除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药后10 d防除效果、药后20 d防除效果的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植保无人机喷雾除草已经成为稻田除草的主要方式,药剂用量和药液用量影响杂草的防除效果,本试验进行了不同药剂用量和药液用量对稻田稗草防除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药后10 d防除效果、药后20 d防除效果的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即处理5药剂用25%氰氟草酯400 ml/667 m^(2)、药液用量2.0 L/667 m^(2)和处理4药剂用25%氰氟草酯350 ml/667 m^(2)、药液用量3.0 L/667 m^(2)较其他处理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药液用量 稻田 稗草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触角电位反应、交配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颖 曹炜晔 +5 位作者 刘昌念 牛国飞 王怡 李捷 马瑞燕 孔维娜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是一种世界性的蛀果害虫,对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作为一种特异性强、高效、无毒和生态效益高的防治手段,其效果主要取决于性信息素的剂量和迷向丝的悬挂密度。本研究旨在探索性...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是一种世界性的蛀果害虫,对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作为一种特异性强、高效、无毒和生态效益高的防治手段,其效果主要取决于性信息素的剂量和迷向丝的悬挂密度。本研究旨在探索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的准确使用方法,为有效提升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水平、实现我国果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将含有4种成分(顺-8-十二碳烯醇醋酸酯、反-8-十二碳烯醇醋酸酯、顺-8-十二碳烯醇和十二碳-1-醇)的性信息素,设置5种剂量(0.0131,0.131,1.31,13.1和131 mg)处理梨小食心虫成虫,测试未交配和交配1次雄成虫对不同剂量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通过室内笼罩试验测定雌、雄成虫的交配对数、交配持续时间、交配日龄和单雌产卵量以及卵的孵化量与孵化率的变化特点,并在田间验证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和蛀果防效。【结果】EAG反应结果表明,随着性信息素剂量增加,未交配雄成虫的EAG反应增强,在剂量为13.1 mg时达到最强;而性信息素剂量对交配1次雄成虫的EAG反应无显著影响。在笼罩试验中,性信息素剂量为1.31~131 mg时,雌、雄成虫的交配对数较对照(正己烷)显著降低。尽管性信息素处理组成虫交配持续时间、交配日龄以及单雌产卵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5种剂量性信息素均显著降低了卵孵化量和孵化率。不同剂量性信息素直接对孕卵雌成虫进行刺激时,与对照相比,单雌产卵量无显著变化,但0.131~131 mg性信息素显著降低了卵的孵化量和孵化率。剂量为131 mg的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迷向率和蛀果防效显著高于13.1 mg剂量性信息素,悬挂60和90根/667 m2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和蛀果防效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和经济成本,适用于梨小食心虫田间迷向技术的性信息素剂量是131 mg,每667 m2悬挂60根迷向丝。本研究结果为精确使用迷向技术防控梨小食心虫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嗅觉反应 交配行为 剂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役BAC滤池的有机物去除效能与运行优化
13
作者 张可佳 赖浩林 +3 位作者 岑程 周沛璇 张孝洪 傅舟跃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6,共10页
生物活性炭(BAC)滤池长期服役存在有机物去除效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风险。为了探究长期服役BAC滤池的有机物去除效能并提出针对性的运行优化方案,选取了Z市LC水厂服役12 a的BAC滤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 生物活性炭(BAC)滤池长期服役存在有机物去除效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风险。为了探究长期服役BAC滤池的有机物去除效能并提出针对性的运行优化方案,选取了Z市LC水厂服役12 a的BAC滤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除效果对其运行性能进行分析,并从臭氧(Ozone,O_(3))投加量和反冲洗方式等角度探究优化方案。结果表明:LC水厂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存在较大波动,失效的风险较高。生物降解是长期服役BAC滤池去除有机物的主要机制,其贡献率为67%,而吸附作用的贡献率仅为33%;当O_(3)投加量为0.36~0.52 mg O_(3)/mg TOC时,LC水厂BAC滤池的运行性能较优,过低、过高的O_(3)投加量均不利于长期服役BAC滤池运行性能的提高;LC水厂表层和中上层BAC在反冲洗前均存在出水TOC升高的现象,使用含0.5 mg/L有效氯的水进行反冲洗有助于改善长期服役BAC滤池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滤池 长期服役 有机物 去除效能 总有机碳 臭氧投加量 反冲洗方式 运行性能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对硫酰氟吸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丽丽 崔淼 +3 位作者 汪中明 刘兴泉 付豪 张艳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硫酰氟在我国已逐渐应用于防治储粮害虫,但在粮食对硫酰氟吸附量方面的研究尚不全面,这对硫酰氟用于防治储粮害虫的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本研究在15℃和30℃下,采用剂量为15 g/m^(3)和30 g/m^(3)的硫酰氟,对水质量分数为10.7%和13.4%的... 硫酰氟在我国已逐渐应用于防治储粮害虫,但在粮食对硫酰氟吸附量方面的研究尚不全面,这对硫酰氟用于防治储粮害虫的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本研究在15℃和30℃下,采用剂量为15 g/m^(3)和30 g/m^(3)的硫酰氟,对水质量分数为10.7%和13.4%的稻谷进行为期7 d的熏蒸,通过检测熏蒸瓶内硫酰氟浓度的变化,进行稻谷对硫酰氟吸附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熏蒸瓶内硫酰氟浓度呈指数下降趋势,均遵循指数衰减方程C_(t)=a e^(-k t)(a>0;e,自然常数;k,吸附速率常数),且在熏蒸24 h内发生最高水平的吸附。吸附速率随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30℃下稻谷对硫酰氟的吸附速率常数是15℃的2倍,总吸附率达91.0%;水质量分数13.4%稻谷对硫酰氟的吸附速率常数是水质量分数10.7%的1.5倍,总吸附率达80.9%。2个剂量下的吸附速率常数近乎相等,剂量对稻谷吸附硫酰氟没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在硫酰氟施药剂量合理性、安全性方面具有指导意义,为硫酰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酰氟 吸附 稻谷 剂量 温度 水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杨叶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滨豪 李文静 +4 位作者 李文忠 张羽嘉 刘闵豪 彭建 肖兴翠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赤杨叶容器育苗关键因素基质配比、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的组合对2年生幼苗的生长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有利于幼苗生长和质量积累的育苗方案,为优化赤杨叶容器苗培育技术提供思路。【方法】以2年生赤杨叶实生幼苗为... 【目的】通过研究赤杨叶容器育苗关键因素基质配比、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的组合对2年生幼苗的生长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有利于幼苗生长和质量积累的育苗方案,为优化赤杨叶容器苗培育技术提供思路。【方法】以2年生赤杨叶实生幼苗为材料,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共9个处理,探究关键因素对2年生赤杨叶容器苗生长及质量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种因素中,不同基质配比对赤杨叶容器苗苗高和高径比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对地径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不同基质的pH值、有机质、水解氮、容重与容器苗苗高、高径比均显著相关,总孔隙度与苗高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磷含量与高径比呈显著负相关。容器规格和缓释肥量对赤杨叶容器苗地径、苗高和高径比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法表明,A2 B2 C3为赤杨叶容器育苗最优组合。【结论】容器规格、基质配比和缓释肥用量显著影响赤杨叶容器苗的生长,培育赤杨叶容器苗的最优组合为:采用A2(10.0 cm×13.5 cm)为容器,B2(椰糠4∶泥炭4∶土2)为基质,添加C3(4 kg·m^(-3))缓释肥,可培育2年生苗高167.22 cm、地径8.44 mm的容器苗。研究结果为赤杨叶容器育苗提供了技术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苗 赤杨叶 容器规格 基质配比 缓释肥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kVp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用于糖尿病足下肢CT血管成像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乙钏 王惠颖 +3 位作者 宋鸣睿 赵浩楠 毛权良 潘宇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8-552,共5页
目的 观察80 kVp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糖尿病足下肢CT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试验组以80 kVp联合AIIR、对照组以常规120 kVp联合混合迭代重建(HIR)方... 目的 观察80 kVp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糖尿病足下肢CT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试验组以80 kVp联合AIIR、对照组以常规120 kVp联合混合迭代重建(HIR)方案行下肢CTA,比较2组图像主、客观评价结果及扫描辐射剂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5(5,5)vs.4(4,4)]更高、显示下肢动脉分支更多(P均<0.05),而辐射剂量下降59.76%[(8.29±0.53)mSv vs.(20.60±2.42)mSv]。试验组各下肢动脉节段CT值、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均高于,而噪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80 kVp联合AIIR可降低糖尿病足下肢CTA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并清晰显示足背动脉及跖足底总动脉等细小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人工智能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
17
作者 由乐林 张婷婷 +5 位作者 代文才 肖乃川 赵欢 张雅蓉 谢军 高明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2-1173,共12页
阐明不同氮肥施用量下白符跳生长繁殖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可为改善土壤结构提供科学依据。采集田间试验不同氮肥施用量(N0:0 kg·hm^(-2)、N90:90 kg·hm^(-2)(以N计,下同)、N180:180 kg·hm^(-2)、N270:270 kg·hm^(... 阐明不同氮肥施用量下白符跳生长繁殖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可为改善土壤结构提供科学依据。采集田间试验不同氮肥施用量(N0:0 kg·hm^(-2)、N90:90 kg·hm^(-2)(以N计,下同)、N180:180 kg·hm^(-2)、N270:270 kg·hm^(-2)、N360:360 kg·hm^(-2))的土壤进行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土壤在不同培养周期(28 d、42 d、56 d)下白符跳的繁殖数、总体重差异及其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土壤pH产生显著影响,N360处理较N0处理pH下降了0.9个单位(P<0.05)。随着培养周期的延长,白符跳的繁殖率随氮肥施用量增加受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在56 d培养周期后,N0处理的繁殖数为其他处理的1.10倍~1.53倍(P<0.05)。白符跳总体重与繁殖数基本呈现相同的趋势,三个培养周期均在N360处理出现最低值。不同氮施用量处理下白符跳均能显著提升0.05~0.01 mm微团聚体的数量,相较于对照处理的土样提升11.3%~48.4%;同时显著降低2~0.25 mm小团聚体的数量,相较于未培养土壤降低了27.9%~60.9%(P<0.05)。各氮肥处理下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显著低于未经过白符跳培养的土样(P<0.05)。可见,白符跳的生长繁殖受氮肥施用的抑制,高密度的白符跳可提升土壤微团聚体含量但破坏小团聚体,从而导致土壤的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白符跳 繁殖 土壤微团聚体 密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LipA在毕赤酵母中的重组表达及产量优化
18
作者 郑毅恒 侯颖 +3 位作者 赵仕达 成莉凤 李炳坤 李丁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5-1375,共11页
本研究将来源于疏棉状嗜热丝孢菌的脂肪酶LipA在毕赤酵母中进行高效表达,并通过多拷贝构建、共表达分子伴侣、高密度发酵等策略对其产量进行优化。首先,在毕赤酵母中对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LipA进行异源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 本研究将来源于疏棉状嗜热丝孢菌的脂肪酶LipA在毕赤酵母中进行高效表达,并通过多拷贝构建、共表达分子伴侣、高密度发酵等策略对其产量进行优化。首先,在毕赤酵母中对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LipA进行异源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酶学性质分析;接着,通过构建多拷贝酵母菌株提高目的基因的转录水平,通过共表达分子伴侣改善蛋白的折叠与运输,通过高密度发酵进一步挖掘酵母菌株的生产潜能。结果显示:LipA的最适pH为9,最适温度为50℃。LipA在温度和pH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非常适合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含有2个拷贝菌株的2-α-LipA具有最高的LipA产量,酶活力可达2453.63 U/mL,与单拷贝菌株1-α-LipA的1753.69 U/mL相比提高了39.9%(P<0.05)。在此基础上,共表达了8种不同的分子伴侣,发现其中HAC1显著提高了LipA的产量(P<0.05),使酶活力进一步提高至3233.2 U/mL,增幅达47.6%。通过对优化后的菌株进行高密度发酵,其最高酶活力可达28932 U/mL。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利用毕赤酵母对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LipA进行了异源表达,通过综合进行基因剂量优化、共表达分子伴侣和高密度发酵,LipA的最终产量相较于初始产量增加了16.4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棉状嗜热丝孢菌 脂肪酶 基因剂量 分子伴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恩诺沙星颗粒治疗自然感染细菌性猪呼吸道疾病的剂量筛选
19
作者 周凯仁 何源 +8 位作者 董朕 吴灵玉 翟斌涛 王玮玮 程富胜 李冰 魏小娟 周绪正 张继瑜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5,共8页
为了筛选盐酸恩诺沙星颗粒治疗自然感染细菌性猪呼吸道疾病(SRD)的合理有效剂量,本试验通过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细菌分离筛选150头自然感染细菌性SRD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即高剂量(HDG)组、中剂量(MDG)组、低剂量(LDG)组... 为了筛选盐酸恩诺沙星颗粒治疗自然感染细菌性猪呼吸道疾病(SRD)的合理有效剂量,本试验通过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细菌分离筛选150头自然感染细菌性SRD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即高剂量(HDG)组、中剂量(MDG)组、低剂量(LDG)组、药物对照(TFP)组和感染对照(ICG)组,HDG、MDG和LDG组试验猪分别口服给予10.0、7.5和5.0 mg/(kg·bw)包被的盐酸恩诺沙星颗粒,拌料给药1次,对于严重或慢性SRD病例,48 h后补充给药1次;TFP组给予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87.5 g/1000 kg饲料混饲,连续给药10 d;ICG组不给予任何药物。试验期间(0~24 d)每日观测各组试验猪的体重和临床症状;试验前(0 d)和试验后(24 d)检测体重,并采集鼻拭子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试验期间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和病理学检查;分析试验后各给药组的治愈率。结果显示,所筛选的试验猪均有食欲不振、咳嗽、消瘦和体温升高等症状;与ICG组相比,各给药组试验猪体重均显著增加(P<0.05),体温均显著减低(P<0.05);试验前各组试验猪鼻拭子均分离到了1种或多种SRD相关病原菌,包括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和副猪格拉瑟菌等,且细菌分离率基本一致;试验后,除TFP组多杀性巴氏杆菌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给药组猪鼻拭子中的各病原菌检出率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期间HDG和LDG组各死亡2头,ICG组死亡4头,MDG和TFP组无死亡,病死猪剖解后表现为严重肺炎,肺间质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肺泡代偿性扩张明显;HDG、MDG和LDG组治愈率分别为86.7%、83.3%和60.0%,TFP组为86.7%。结果表明,包被的盐酸恩诺沙星颗粒以7.5 mg/(kg·bw)剂量拌料给药,严重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猪48 h后补充给药1次,对治疗自然感染细菌性SRD效果最佳。因此,包被的盐酸恩诺沙星颗粒以7.5 mg/(kg·bw)剂量作为临床推荐剂量使用,能有效治疗由细菌引起的SRD、减轻疾病造成的损失、降低死亡率和节省人力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恩诺沙星颗粒 自然感染 细菌性呼吸道疾病 剂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饲料原料在鹅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陶启鸿 杨芷 +3 位作者 杨海明 韩厚明 赵荣雪 王志跃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8-134,共7页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饲料供应领域面临玉米和大豆等常规饲料短缺、自给率低以及部分饲料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非常规饲料原料种类众多、营养成分丰富且价格相对较低,可作为传统饲料资源的有效替代品。鹅在传统上属于草食性家禽...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饲料供应领域面临玉米和大豆等常规饲料短缺、自给率低以及部分饲料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非常规饲料原料种类众多、营养成分丰富且价格相对较低,可作为传统饲料资源的有效替代品。鹅在传统上属于草食性家禽,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的特点,能有效利用大量的粗纤维。在鹅生产上合理利用非常规饲料原料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还能充分发挥鹅在粗纤维消化方面的天然优势。文章综述了稻米、玉米和木薯加工副产物、榨油副产物、酿酒工业副产物和牧草等非常规饲料的营养特性,并探讨了这些饲料在鹅饲养中的应用及提高非常规饲料原料利用率的方法,旨在为非常规饲料原料在鹅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饲料 生长性能 适宜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