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0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of Core Values of Teenag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Theory
1
作者 Han Yongtao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23,共9页
Marxist theory is an im portant so urc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theory,and building so cialism core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major proposition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 Marxist theory is an im portant so urc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theory,and building so cialism core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major proposition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new era.Based on the Marxist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this paper analyzed,from the Marxist perspective,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ee and full developm ent of people,the value of peo ple and social development,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necessity of targeted educ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for teenagers,and proposed to develop and innovat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carry out extensive education on the Marxism,socialism patriot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for the purpose of helping teenagers build socialism core values and strengthen their faith in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deals and beliefs of commu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IST theory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NATURE of MAN free and fu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PATRIOTISM traditional cul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Haese版IBDP和中国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立斌 王洁 朱家生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对澳大利亚Haese版IBDP和中国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二者在数量、栏目分布、内容类别、知识领域、运用方式、信息载体、多元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对融入数学史的高中数学教材提出如下建议:增加数学史数量,隐性呈... 对澳大利亚Haese版IBDP和中国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二者在数量、栏目分布、内容类别、知识领域、运用方式、信息载体、多元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对融入数学史的高中数学教材提出如下建议:增加数学史数量,隐性呈现数学史;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挖掘几何数学史;呈现文明古国数学成就,促进多元文化均衡;保证图文数学史质量,丰富信息载体形式;融入正文与例习题,顺应式呈现数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史 数学教材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研究文学批评史——首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札记
3
作者 张伯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共21页
新发现的胡小石《中国文学批评史》,其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有待深入挖掘。胡小石的文学批评史研究不仅关注文学本身,而且将其置于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考察,体现了其深刻的史识和对材料的精妙运用。胡小石的学术理念和实践对当下的文学批... 新发现的胡小石《中国文学批评史》,其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有待深入挖掘。胡小石的文学批评史研究不仅关注文学本身,而且将其置于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考察,体现了其深刻的史识和对材料的精妙运用。胡小石的学术理念和实践对当下的文学批评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尤其是在强调文学与文化整体的联系、重视批评史与修辞学的结合等方面,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小石 文学批评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战史研究的世界意义
4
作者 徐志民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0,共10页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奋勇抵抗日本侵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奋勇抵抗日本侵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伤亡人数最多,不仅开辟并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而且始终牵制和抗击着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瓦解了在世界上存在了几百年的殖民体系,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史 二战史 反法西斯 民族解放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两个结合”中开辟中共党史研究新境界
5
作者 代玉启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I0002,共9页
“两个结合”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掌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核心密码。回望百年党史,从“三个结合”的初步尝试到“一个结合”的理论探索,再到“两个结合”的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在回应时... “两个结合”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掌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核心密码。回望百年党史,从“三个结合”的初步尝试到“一个结合”的理论探索,再到“两个结合”的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在回应时代之问的同时,对自身历史叙事逻辑的认识愈加系统深刻。我们要立足于党的理论创新,根植于党的实践成就,面向党的历史使命,以大历史观与正确党史观为指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用特色话语彰显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在继续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开辟中共党史研究的新境界,助力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全面、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党建学 守正创新 历史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史视野下的美国中国学变迁
6
作者 杨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0,178,共1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出现全球转向。这一学术转向其来有自,除受欧美史学思潮影响外,亦根植于美国中国学的内在理路。美国中国学自身有很强的空间属性。受全球史超越民族国家理念的影响,美国中国学也进一步发生空间转换,开拓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出现全球转向。这一学术转向其来有自,除受欧美史学思潮影响外,亦根植于美国中国学的内在理路。美国中国学自身有很强的空间属性。受全球史超越民族国家理念的影响,美国中国学也进一步发生空间转换,开拓了全球视野下中国边疆、海洋和全球微观史的研究。从全球史的角度重新审视美国中国学“中心论”的变化和去中心化的轨迹十分必要。“冲击-回应”模式和“中国中心观”,前者虽属于“西方中心论”,却考虑了外部因素;后者的内部取向则距离全球史更远,且无法完全摆脱“西方中心论”。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不断“去中心化”。美国中国学通过共时性、经济史、科技史、宗教史和生态环境史等全球史整合路径,建构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在当今时代,美国中国学的全球史研究面临中美之间的全球博弈和民族国家叙事复归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国学 全球史 空间转换 去中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典学视野来看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
7
作者 钱志熙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70,共15页
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是现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形态的开山之作,但其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学及文学史观。由于与后来主流的文学史著作在观念与方法上的巨大差异,林著向来以受批评为多。林氏融合近代的桐城派、扬州派的文学史观念,采... 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是现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形态的开山之作,但其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学及文学史观。由于与后来主流的文学史著作在观念与方法上的巨大差异,林著向来以受批评为多。林氏融合近代的桐城派、扬州派的文学史观念,采用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研究法”的教学提纲,以述词章、列文体为基本的内容,将其书分为十六专题,并以传统的“纪事本末”之体,对每一文学史专题问题进行通史式的叙述。林著是在经、史、子、集四分的体系中叙述文学史,与后来以历时为结构、以诗歌、散文、小说、戏曲为单元体的文学史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林著着重于“文章”,其书所述古文、骈文的内容较多,其述诗歌史不太成系统,于小说、戏曲有所轻视,但还是适时地纳入其中。林著可以说是一本以新体述古学的古典学性质的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传甲 文学史 京师大学堂 古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媒介引入文艺研究——“媒介文艺史”研究论纲
8
作者 曾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媒介文艺史”不只是“媒介艺术的历史”,更是“媒介视角下的文艺史”。把媒介引入文艺研究,需要重新思考“成为文艺的媒介”问题。“媒介”一词有“作为中介”“作为工具”“作为制度”三重含义。约翰·费斯克和罗杰·菲德勒... “媒介文艺史”不只是“媒介艺术的历史”,更是“媒介视角下的文艺史”。把媒介引入文艺研究,需要重新思考“成为文艺的媒介”问题。“媒介”一词有“作为中介”“作为工具”“作为制度”三重含义。约翰·费斯克和罗杰·菲德勒提供的思路为分析文艺的媒介类型及其演变提供了理论支撑。数字技术“不仅仅是另一种技术”,基于控制论的赛博文艺和文化的兴起,呈现了数字媒介文艺创新的潜能。其对文艺的影响可分为三个不断累积而非相互替代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文艺研究 媒介文艺史 数字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社会史的理论渊源和学术视域
9
作者 罗检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学术社会史理论上契合唯物史观,注重研究学术的复杂社会性。学术社会史发展了从先秦诸子到近代学者有关学术社会环境、著述语境的论述。学术社会史与社会文化史同中有异,虽皆立足于跨学科研究,借重社会史视角,但前者主要研究学术思想及... 学术社会史理论上契合唯物史观,注重研究学术的复杂社会性。学术社会史发展了从先秦诸子到近代学者有关学术社会环境、著述语境的论述。学术社会史与社会文化史同中有异,虽皆立足于跨学科研究,借重社会史视角,但前者主要研究学术思想及其语境,多维度揭示学术的社会蕴含。与此同时,学术社会史兼重官方和民间文献,大幅拓展了学术史材料;既借鉴海外相关理论和方法,又植根于中国学术土壤,发扬传统史学的优长。学术社会史的理论自觉有益于构建中国史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社会史 史学传统 学术视域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叙事”与“交往范式”:编辑主体研究的新坐标
10
作者 周国清 周颖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2,共8页
编辑主体作为整个编辑活动行动者网络中的核心行动者,其编辑劳动和编辑行为触及编辑活动的本质,其“中介性”功能的转化,既赋能了编辑实践活动,也直接构建了编辑学的概念链,成为编辑学范畴体系中的“关键纽结”,因此,编辑学理论的创新... 编辑主体作为整个编辑活动行动者网络中的核心行动者,其编辑劳动和编辑行为触及编辑活动的本质,其“中介性”功能的转化,既赋能了编辑实践活动,也直接构建了编辑学的概念链,成为编辑学范畴体系中的“关键纽结”,因此,编辑学理论的创新与现代化建构依然需重视对编辑主体的研究,形成对主体间“理解”与“共识”的理性认识。在“变”与“不变”中,以“微观叙事”和“交往范式”为研究视角,观照编辑日常生活和社会互动关系,以新的“交互性”思维建构编辑主体研究的新路径,赋予编辑主体丰富的人文关怀,弥补传统宏观研究的不足,进而实现编辑主体理论研究的新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主体 微观叙事 日常生活史 交往范式 编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历史教育研究2024年度报告——基于2024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历史教育论文的分析
11
作者 徐赐成 沈琰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3,共7页
2024年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发表的中学历史教育类成果,在热点问题研究上更加深入,呈现以热点研究带动基础研究的趋向。尤其在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历史学科大概念教学、历史学科项目化学习、深度学习与历... 2024年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发表的中学历史教育类成果,在热点问题研究上更加深入,呈现以热点研究带动基础研究的趋向。尤其在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历史学科大概念教学、历史学科项目化学习、深度学习与历史学习的融合、历史叙事课堂教学、创新课程内容及其运用方式、历史作业和试题命制、历史教科书及教学内容、史料教学和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践等问题研究上成果突出,呈现综合化、理论化的研究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历史教育研究 年度报告 综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宋史研究的格局和热点分布
12
作者 王兆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9,共16页
根据方建新《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统计,20世纪国内宋史研究论著的总量为41319项。宋史研究的各个领域,成果分布很不平衡,宋代文学研究成果量最多,学术思想、经济、文化艺术、考古与文物、政治、史学的研究相对热络,民族关系、社... 根据方建新《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统计,20世纪国内宋史研究论著的总量为41319项。宋史研究的各个领域,成果分布很不平衡,宋代文学研究成果量最多,学术思想、经济、文化艺术、考古与文物、政治、史学的研究相对热络,民族关系、社会、宗教、军事、语言文字、法律研究等稍显冷清。宋代文学研究重点关注作家作品,而聚集于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宋代学术思想研究的热点在理学,而理学研究的焦点在朱熹。经济研究偏重货币、农业、商业与城市经济研究,文化艺术研究注重绘画、书法和石刻,考古与文物更关注考古发掘,教育领域的着力点在教育思想与方法,社会领域偏向家族和风俗礼仪研究,文献研究领域里版本、目录、校勘的成果比较多,政治研究领域里官制与地方行政制度、政治改革的研究成果较突出。文学研究的活跃作者最多,其次是学术思想研究。一个领域的活跃作者越多,表明该领域的研究越深入、越成熟。活跃作者不仅成果量较多,关注的领域也比较多,许多活跃作者同时活跃于多个领域。活跃作者的成果,往往代表着相关领域的学术水平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研究 宋代文学研究 量化分析 活跃作者 计量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视野,加强两汉敦煌历史研究
13
作者 郑炳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敦煌学发展要东进西出,还要拓展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加强两汉敦煌历史研究,有助于对敦煌历史文化形成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会使得敦煌学的研究时代上限大大前移。另外,敦煌文书还能与悬泉汉简等简牍资料记载相互印证、结合使用,从而推动... 敦煌学发展要东进西出,还要拓展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加强两汉敦煌历史研究,有助于对敦煌历史文化形成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会使得敦煌学的研究时代上限大大前移。另外,敦煌文书还能与悬泉汉简等简牍资料记载相互印证、结合使用,从而推动敦煌学朝着更加系统、全面的方向发展。两汉时期的敦煌是西汉与西域交往的关键纽带,还是古代中西方之间人员、物种、科技、文化汇聚交流的桥梁。因此,拓展视野,加强两汉敦煌历史研究,不仅能够推动敦煌学的发展,同时还能推动丝绸之路、中外关系史、西域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学 两汉 敦煌历史 居卢訾仓故址 汉长城 阳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提升博物馆事业发展质量(笔谈)
14
作者 李耀申 陆建松 +1 位作者 王晓毅 蔡淋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6,130,共15页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重要论述,为博物馆事业的前行照亮了道路。一方面,博物馆凝聚了党和...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重要论述,为博物馆事业的前行照亮了道路。一方面,博物馆凝聚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与热切期盼;另一方面,博物馆也面临着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我们特别筹划了本期笔谈,围绕贯彻《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提升博物馆发展质量的主题进行交流,也真诚希望广大博物馆同仁通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奋发有为,推动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博工作者 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水利工程的文明互动:以卡里巴大坝为例
15
作者 张瑾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4,共11页
非洲传统的“人-水”关系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表现为当地人在河谷地带逐水草而居,依靠酋长权力进行物质分配,并依据传统信仰生活,与外界联系很少。殖民国家进驻非洲后,推行的大型水利设计让非洲传统社会在发展中被边缘化,坝区原有的... 非洲传统的“人-水”关系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表现为当地人在河谷地带逐水草而居,依靠酋长权力进行物质分配,并依据传统信仰生活,与外界联系很少。殖民国家进驻非洲后,推行的大型水利设计让非洲传统社会在发展中被边缘化,坝区原有的信仰、家园、生计改变,人的社会地位尚不及国家公园的动物。即使在非洲民族国家获得独立后,当地人在近代社会变迁中仍无力把握转型契机,权益不断被损害。直到21世纪中国承建卡里巴大坝扩建工程,改善当地社区条件,本土居民与外界的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文章通过卡里巴大坝案例,以坝区通加民族的转变为线索,展现了田园牧歌式的非洲“人-水”关系与外部世界关系变化的历史,同时探讨了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史 水历史 卡里巴大坝 通加民族 文明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史视野下古代岭南州府城郊风景教化载体的类型与特征
16
作者 冯惠城 唐孝祥 苏逸轩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2,共7页
古代岭南州府城市近郊风景是当地民众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化民众是其基本功能与属性。至今这些城郊风景作为城市名胜风景区,仍是市民生活的主要公共空间和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反思以往精英视角的风景研究和借鉴教化研究成... 古代岭南州府城市近郊风景是当地民众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化民众是其基本功能与属性。至今这些城郊风景作为城市名胜风景区,仍是市民生活的主要公共空间和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反思以往精英视角的风景研究和借鉴教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古代风景教化基本内涵和研究的日常生活史视野。基于日常生活理论将古代岭南州府城郊风景的教化载体类型划分为“自然实践对象”“社会活动场所”和“艺术传播媒介”3种基本类型,总结和阐释了古代岭南州府城郊风景教化载体的渔樵山水、儒释道交融和形式综合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加深理解古代风景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关系和风景实现教化功能的基础,为现代城市风景名胜的环境教育和文化传播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史 古代风景 岭南 风景教化 日常生活 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藤湖南《中国上古史》的“中学”渊源
17
作者 汤莹 李长银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内藤湖南是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中国上古史》则是其构建中国史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往学界已指出,此书的东汉部分受赵翼史学的影响。但其实内藤在此书中还大量借鉴了顾炎武、王夫之、崔述、夏曾佑、罗振玉、王国维等中... 内藤湖南是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中国上古史》则是其构建中国史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往学界已指出,此书的东汉部分受赵翼史学的影响。但其实内藤在此书中还大量借鉴了顾炎武、王夫之、崔述、夏曾佑、罗振玉、王国维等中国学者的论著。可以说,内藤就是在这些中国史学论著的基础上,对中国上古史进行了整体性考察。由此可以窥见,近代日本中国学的兴盛,仍然受中国传统史学和近代史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藤湖南 《中国上古史》 中学渊源 日本中国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心率与中青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李雷 齐祺 +7 位作者 吴欣雨 韩全乐 邓洁 张雪朝 吴铮 王楠 吴寿岭 李康博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1-688,共8页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与中青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参加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开滦研究体检的72642例中青年(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静息心率水平五分位数分为Q_(1)组(<67...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与中青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参加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开滦研究体检的72642例中青年(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静息心率水平五分位数分为Q_(1)组(<67次/min,n=14381)、Q_(2)组(67~70次/min,n=15815)、Q_(3)组(71~75次/min,n=15876)、Q_(4)组(76~80次/min,n=13933)和Q5组(>80次/min,n=12637)。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静息心率对ASCVD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探讨静息心率与ASCVD和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平均随访(10.0±4.85)年,2898例(3.99%)研究对象发生ASCVD。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_(1)组比较,Q5组ASCVD风险增加20%(HR=1.20,95%CI:1.06~1.35,P<0.05),其余各组风险均未增加(P均>0.05)。平均随访(10.2±4.82)年,2175例(2.99%)研究对象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_(1)组比较,Q_(3)组~Q5组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上升33%(HR=1.33,95%CI:1.15~1.54,P<0.001)、33%(HR=1.33,95%CI:1.14~1.54,P<0.001)、78%(HR=1.78,95%CI:1.54~2.05,P<0.001),而Q_(2)组风险未增加(P>0.05)。此外,静息心率每升高10次/min,ASCVD风险增加4%(HR=1.04,95%CI:1.01~1.07,P=0.009),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5%(HR=1.15,95%CI:1.11~1.19,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静息心率与ASCVD风险(P_(overall)=0.022,P_(non-linear)=0.617)、全因死亡风险(P_(overall)<0.001,P_(non-linear)=0.212)呈线性关联,且静息心率>72次/min时ASCVD与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结论:静息心率增快与中青年人群ASCVD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心率 中青年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全因死亡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以载道:郭圣铭的美国历史书写
19
作者 孙宏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180,181,共11页
郭圣铭是20世纪著名历史学者,其研究领域广泛,著述丰赡。郭圣铭的美国历史书写始于20世纪30年代翻译至今影响深远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独立宣言》现代汉语完整译文更因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备受赞誉。通过编写与... 郭圣铭是20世纪著名历史学者,其研究领域广泛,著述丰赡。郭圣铭的美国历史书写始于20世纪30年代翻译至今影响深远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独立宣言》现代汉语完整译文更因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备受赞誉。通过编写与美国历史相关的通俗读物、教科书以及世界通史等体裁的学术作品,郭圣铭将对社会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同情贯穿在美国历史的书写之中,彰显了他所倡导的史学创作应面向大众并推动公民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史家观。郭圣铭与一批卓越的学者一起为中国的美国历史研究,乃至世界史与全球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圣铭 历史书写 美国历史 人民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党史学学术体系构建的思想史维度
20
作者 李青青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7,共11页
构建中共党史学学术体系,需要立足于中共党史学的本土性、在地性,从中共党史学自身的学术脉络及发展演进中发掘学术资源。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与学术体系的构成来看,中共思想史是构建中共党史学学术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共思想史研究... 构建中共党史学学术体系,需要立足于中共党史学的本土性、在地性,从中共党史学自身的学术脉络及发展演进中发掘学术资源。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与学术体系的构成来看,中共思想史是构建中共党史学学术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共思想史研究领域广泛,既有中共思想通史,也有中共思想专史,尤其是后者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以及人物、事件等多个方面,二者均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共社会思想史作为中共思想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研究的开展和推进是近年来中共思想史研究较为显著的新动向。不仅弥补了中共思想史研究中“社会思想”的缺位,而且还显现出更大的研究活力与创新潜力,对构建中共党史学学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学 中共思想史 学术体系 中共社会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