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教科书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特征及其使用策略
1
作者 姜天卓 李淑文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129,共6页
教科书、教师、学生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要素,教科书以学生为主体既是教材发展过程中的实然,也是核心素养时代下的必然。教科书以学生为主体指其在内容选择、组织编排和知识呈现方面,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非认知功能和建构学生的学习... 教科书、教师、学生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要素,教科书以学生为主体既是教材发展过程中的实然,也是核心素养时代下的必然。教科书以学生为主体指其在内容选择、组织编排和知识呈现方面,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非认知功能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等认知功能,使学生学习使用教科书并使用教科书学习,成为教科书的使用主体和认知主体。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新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上学科内容与学法内容并重,组织编排上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并通,知识呈现上学习活动与学习支架并举,凸显了学生主体性。使用数学教科书时,教师应深入挖掘学科内容与学法内容,深度剖析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深刻理解学习活动与学习支架,助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科书 学生主体 义务教育 教科书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发展的教科书编写与使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于波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79,共3页
在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实践中存在两种教材观:目的型教材观和手段型教材观,其实质为两种不同的教科书功能取向.教科书为实现其不同的功能,直接引导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方式.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 在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实践中存在两种教材观:目的型教材观和手段型教材观,其实质为两种不同的教科书功能取向.教科书为实现其不同的功能,直接引导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方式.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编写的核心理念,呈现出了突出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提供专项的数学活动体验,注重整合学生的学业获得等功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发展 教科书 小学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二三事——浅谈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黔昉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2期30-31,共2页
在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1)教材中有的应用题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发展空间以及能力发展空间,教师应深入领会教材编者的匠心独运,在教学情境中,做好“导演”角色.(2)教材中有... 在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1)教材中有的应用题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发展空间以及能力发展空间,教师应深入领会教材编者的匠心独运,在教学情境中,做好“导演”角色.(2)教材中有的问题提示,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了创设一个具有愉悦情感体验、渐进认知发展和突发创新思维的教学情境,认真编写好适合的教学“剧本”.(3)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教师不妨与学生一道充当“演员”,共同探究,但要敏锐地捕获学生的创新意识,记录“演员”的“华彩”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角色定位 教师 教学实践 学生 创新思维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