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P的VP”式的DP结构重议
1
作者 曹道根 潘海华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2-375,共14页
文章重新论证"NP的VP"式(如"这本书的出版")具有"内动外名"的句法构造。主要观点如下:1)只要承认其中"NP的"是领有成分,就必须承认此式有(零形)D功能投射,即此式有外层名词性句法构造。2)此式... 文章重新论证"NP的VP"式(如"这本书的出版")具有"内动外名"的句法构造。主要观点如下:1)只要承认其中"NP的"是领有成分,就必须承认此式有(零形)D功能投射,即此式有外层名词性句法构造。2)此式内层谓词性结构通常为词汇层VP或题元层vP/VoiceP,但名物化层级也存在向形态层最为有限的功能扩展。3)按所述物化事件是否涉及可数性特征核验或是否有数量描述,此式外层名词性架构区分为两类,差别在于DP内是否包含量词性轻名投射;量词性轻名词同时在语义和句法层面实现名物化。4)DP不含轻名投射的情形下(即[DP-VP]型式),领有名词移位生成;反之(即[DP-nP-VP]型式),领有名词基础生成于[Spec,DP],并成为VP中空主语或空宾语Pro的控制成分。5)"的"在此式中只是领格标记,既不构成此式作为名物化结构的结构中心,也不构成"NP的"这一领有短语的结构中心;"的"在此式中没有发生功能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物化 npvP DP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V, Nb and Ta Metals 被引量:5
2
作者 HE Yu,XIE You qing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0年第1期7-11,共5页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pure V, Nb and Ta metals with bcc structure were determined by one atom (OA)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hese metals, their potential curves, cohesive energies, latt...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pure V, Nb and Ta metals with bcc structure were determined by one atom (OA)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hese metals, their potential curves, cohesive energies, lattice parameters, elasticity and the dependence of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on temperature were calculate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stic properties of these metals with fcc and hcp structures and liquid states were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ic structure potential curve cohesive energy lattice parameter ELASTICITY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 efficient v NB 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形橡塑往复密封寿命评估加速试验方法研究
3
作者 安宁 张微 +5 位作者 张传兵 郭腾达 钱太顺 刘智慧 李志农 王子羲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38,共7页
橡塑密封结构是核电站小流量上充泵中的关键零部件,其磨损寿命直接关系到整个装备的使用性能和服役寿命。密封结构寿命等速测试周期较长且耗费人力物力,因此采用加速试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研究V形橡塑往复密封结构寿命评估的加速试验方... 橡塑密封结构是核电站小流量上充泵中的关键零部件,其磨损寿命直接关系到整个装备的使用性能和服役寿命。密封结构寿命等速测试周期较长且耗费人力物力,因此采用加速试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研究V形橡塑往复密封结构寿命评估的加速试验方法,在确保密封结构失效规律一致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密封失效因素进行加速试验方案设计。搭建往复密封试验平台,获得密封寿命加速因子,验证加速试验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密封寿命的加速因子为7.29,与预定加速寿命因子的误差为8.88%,验证了该加速方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为橡塑密封的高可靠性及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橡塑往复密封结构 加速寿命试验 泄漏量 密封失效 寿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L键理论在微波介质陶瓷性能调控中的应用
4
作者 胡智超 杨鸿宇 +3 位作者 杨鸿程 孙成礼 杨俊 李恩竹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9-626,共18页
目前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介质陶瓷滤波器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如何高效设计新的介质材料以推动其发展意义重大。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对于微波介质陶瓷的合成与设计至关重要。P-V-L键理论旨在通过计算提供晶体结构参数和基本化... 目前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介质陶瓷滤波器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如何高效设计新的介质材料以推动其发展意义重大。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对于微波介质陶瓷的合成与设计至关重要。P-V-L键理论旨在通过计算提供晶体结构参数和基本化学键特征,例如化学键的键离子性、键共价性、键敏感性、晶格能、键能等,这些参数为微波介质陶瓷的改性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近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将P-V-L键理论运用到众多陶瓷体系中,解释微波介质陶瓷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新的改性策略,从而获得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P-V-L键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复杂多晶的二元键合公式,概述了该理论在微波介质陶瓷领域中针对化学键参数和化学键特征的计算方法,同时分析了近年来P-V-L键理论在几类常见微波介质陶瓷体系中的应用。通过P-V-L键理论分析可以提供离子掺杂改性体系中的键特征、结构演变和介电性能,这对于微波介质陶瓷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晶体结构 P-v-L键理论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压力渗透的压裂泵V形组合柱塞密封性能分析
5
作者 赵明博 侯勇俊 +2 位作者 唐瑞欢 李华川 刘有平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5,共9页
压裂泵柱塞密封副长期在变载荷、往复摩擦及高压、酸性压裂液的环境下运行,是压裂泵液力端最容易失效的部件之一。为研究过盈量、介质压力等对V形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响,采用自动收缩配合模拟V形密封圈的装配过程,基于流体压力渗透模拟V... 压裂泵柱塞密封副长期在变载荷、往复摩擦及高压、酸性压裂液的环境下运行,是压裂泵液力端最容易失效的部件之一。为研究过盈量、介质压力等对V形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响,采用自动收缩配合模拟V形密封圈的装配过程,基于流体压力渗透模拟V形密封圈的实际流体压力作业工况,建立了V形组合密封圈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V形密封圈在准静态和动态密封下的最大Mises应力和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双级压差的柱塞密封结构,并对该结构进行了密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密封圈的最大接触压力都出现在靠近高压流体侧的V形密封圈处,最大应力主要在V形密封圈与支撑环和压环相接触的唇部和肩部;V形密封圈与柱塞接触一侧更容易发生失效;采用双级压差柱塞密封能够有效减小V形密封圈的Mises应力、剪切应力,以及与柱塞间的摩擦力,可延长压裂泵柱塞密封的工作寿命,提高压裂作业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密封圈 过盈装配 流体压力渗透 结构设计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V^(Ⅳ)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研究
6
作者 金雨欣 于海丽 +3 位作者 王钰晴 谢龙琛 田洪瑞 陈宝宽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1026,共6页
本文以五氧化二钒(V_(2)O_(5))作为钒源,吡唑-3,5-二羧酸(H_(2)L)和N-甲基咪唑(Me-Im)为配体,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合成了一例还原型双核V^(Ⅳ)配合物,其化学式为[V^(Ⅳ)_(2)O_(3)(L)(Me-Im)_(4)](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 本文以五氧化二钒(V_(2)O_(5))作为钒源,吡唑-3,5-二羧酸(H_(2)L)和N-甲基咪唑(Me-Im)为配体,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合成了一例还原型双核V^(Ⅳ)配合物,其化学式为[V^(Ⅳ)_(2)O_(3)(L)(Me-Im)_(4)](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配合物1进行了充分地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结晶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其结构中包含两个晶体学独立的V^(Ⅳ)离子,完全去质子化的吡唑-3,5-二羧酸(L^(2–))作为桥联配体将两个V^(Ⅳ)离子连接,而四个Me-Im作为封端配体与这两个V^(Ⅳ)离子配位,由此构筑了配合物1的零维双核V^(Ⅳ)结构。此外,由于V^(Ⅳ)d轨道中含有单电子,因此研究了配合物1的磁性能,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存在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Ⅳ)离子 配合物 晶体结构 溶剂热法 铁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好+V/A”的多义同构性及其承继理据的历时考察 被引量:5
7
作者 胡丽珍 雷冬平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519,共15页
"NP+好+V/A"是近代汉语产生的一个对NP特征进行主观甚度凸显的构式家族,其源构式是先秦时期就产生的"NP+好+NP"结构,构式"NP+好+NP"由于类推扩展而产生构式"NP非受事+好+V(O)",构式"NP非... "NP+好+V/A"是近代汉语产生的一个对NP特征进行主观甚度凸显的构式家族,其源构式是先秦时期就产生的"NP+好+NP"结构,构式"NP+好+NP"由于类推扩展而产生构式"NP非受事+好+V(O)",构式"NP非受事+好+V(O)"又可以扩展为"NP受事+好+V",这一扩展过程不但可以从构式产生的历史顺序和语义演变逻辑得到证明,还可以从构件"好+V"的词汇化过程得到证明。"NP受事+好+V"又可进一步扩展为构式"NP+好+A","好"也因其后的尾焦点由动词扩展到形容词而从一个具有主观甚度评判意义的形容词演变成一个具有主观评判性的程度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承继 词汇化 语法化 np+Hao(好)+v 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Np(V)在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姚军 苏锡光 +1 位作者 龙会遵 范显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5,114,共5页
以甘肃红泉膨润土为预选的缓冲、回填材料,研究了核素237Np在该材料中的吸附行为。在大气和低氧(氧含量低于5×10-6mol/mol的Ar气气氛)两种条件下,分别测定了237Np在混合型、Mg 型、Ca 型三种膨润土上的吸附分配比Kd值;并以混合型... 以甘肃红泉膨润土为预选的缓冲、回填材料,研究了核素237Np在该材料中的吸附行为。在大气和低氧(氧含量低于5×10-6mol/mol的Ar气气氛)两种条件下,分别测定了237Np在混合型、Mg 型、Ca 型三种膨润土上的吸附分配比Kd值;并以混合型膨润土为例,研究了pH值和CO2-3浓度对Kd值的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大气条件下,237Np在混合型、Mg 型、Ca 型膨润土上的吸附分配比Kd分别为:47.3,52.0,42.4mL/g;低氧条件下分别为:89.3,38.8,29.0mL/g;(2)低氧条件下,混合型膨润土在最终pH<9.2时,随着pH的升高,Kd值增大,在pH=9.2时,出现最大值;(3)在大气和低氧两种条件下,在Np(V)的浓度低于NaNpO2CO3的溶解度时,随着CO2-3浓度增加Kd值减小。结果表明,混合型膨润土对Np(V)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7np(v) 膨润土 吸附行为 核电工业 放射性废物 安全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V+了+NP"句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宋春阳 李琳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与日语相关句式的比较,对"别+V+了+NP"句法结构、句式义、句类对"了1"出现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教材中解释的偏误和不足。认为"别+V+了+NP"句式义不在于&...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与日语相关句式的比较,对"别+V+了+NP"句法结构、句式义、句类对"了1"出现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教材中解释的偏误和不足。认为"别+V+了+NP"句式义不在于"劝阻",而在于"提醒"人不要做某动作以避免某种损害的发生;"了1"在祈使句、疑问句中受限程度与叙述句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v+了+np 句式义 句类与“了1” 对外汉语教学 汉日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NC“V+了+NP_1+的+NP_2”结构的机器理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升 阳西述 田祖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6,共5页
通过基于HNC的理解系统从词汇和语句两个层面对V+了+NP1+的+NP2结构进行分析,并获取相应信息,从而完成对结构的机器理解.
关键词 HNC理论 v+了+np1+的+np2结构 机器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Ns+V+得+NP+VP”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爱林 廖运生 刘红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9-141,共3页
就“Ns +V +得 +NP +VP”句加以分析 ,得出 :“Ns+V +得 +NP +VP”句与兼语句没有很强的内在语法意义和外在语法形式上的可类比性 ,不应该将此类句归类为兼语句。
关键词 “Ns+v+np+vP”句 “Ns+v+得+np+vP”句 兼语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说"一V就是NP"句式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春仙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5期14-18,共5页
“一V就是NP”句式对V和NP都有选择性限制。其中,可以出现在NP位置的有五种不同的体词性成分;适用于本句式的V与不适用于本句式的V分别有不同的类别,进入本句式V的种类的不同导致了V与NP不同的内部语义关系。在语用方... “一V就是NP”句式对V和NP都有选择性限制。其中,可以出现在NP位置的有五种不同的体词性成分;适用于本句式的V与不适用于本句式的V分别有不同的类别,进入本句式V的种类的不同导致了V与NP不同的内部语义关系。在语用方面,本句式也有自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v就是np"句式 内部结构关系 语义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评价构式“V+得+一M+NP”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刚 陈昌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130-135,共6页
"V+得+一M+NP"构式的基本构式义为"技能评价",主要表示积极的技能评价。M主要由具有[+人体器官]、[+能发出动作]特征的词语充当,V具有[+明显的动作义]、[+及物性]的特征,V+NP具有[+水平高低区分]的特征。构式中常... "V+得+一M+NP"构式的基本构式义为"技能评价",主要表示积极的技能评价。M主要由具有[+人体器官]、[+能发出动作]特征的词语充当,V具有[+明显的动作义]、[+及物性]的特征,V+NP具有[+水平高低区分]的特征。构式中常出现的"好"语义指向其中的动词,可以起到凸显构式义的作用,但并非构式的必有构件。"得"及相关"得"字结构的演变是该构式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在构式化过程中,原型例句的高频使用和类推机制起到关键作用。语用推理和语境义的规约化、"得"的能性义遗留以及构式中相关构件的语义贡献都是构式义得以形成的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得+一M+np” 构式 构式义 构件 构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V于NP”结构有关的句法语义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明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30,共7页
本文根据"V于NP"结构的语义及其和相关格式的变换关系,深入探讨"V于NP"中动词的小类和"于"所介引对象的语义角色。
关键词 vnp”结构 动词 语义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块是构式和词项的中介——以现代汉语“V起NP来”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苏丹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7,共9页
以现代汉语中含有"V起NP来"的两个构式为例(甲构式如"唐宪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佛法来";乙构式如"赵括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提出构式内部结构的模型假设:"构式—语块—词项"。... 以现代汉语中含有"V起NP来"的两个构式为例(甲构式如"唐宪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佛法来";乙构式如"赵括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提出构式内部结构的模型假设:"构式—语块—词项"。主要观点是:语块是构式和词项的中介。具体观点是:1.构式中心论:构式义是第一位的;2.构式由语块构成:一个构式的语义单元由构式内部各个语块分担;3.语块对入选词项进行遴选和制约:词项的自由变异度在语块范围内实现,语块内部词项与词项互相制约,共同承载该语块语义。该模型是构式语块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可以为"构式义为何不能从组成成分直接推导出"这个构式语法的基础理论问题提供一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语块 词项 vnp 构式语法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宾式短语“V个NP”的语法特性、时体意义与句法结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志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8-508,共11页
三类“V+NP”短语在V与NP之间的离合度方面形成一个从合到离的连续统,而非量词“个”与量词“个”形成一个从“离”到“合”的反向连续统。非量词“个”兼具两种语法意义:表时间性界限的限时体标记和表态度性界限的主观语气标记。前者... 三类“V+NP”短语在V与NP之间的离合度方面形成一个从合到离的连续统,而非量词“个”与量词“个”形成一个从“离”到“合”的反向连续统。非量词“个”兼具两种语法意义:表时间性界限的限时体标记和表态度性界限的主观语气标记。前者表明“个”对未然、方然、曾然或已然事态的界化特性,而后者表明“个”的小量性、低估性或轻松随便的语气。非量词“个”是表限时的事态体标记。事态体标记“个”的句法位置高于语法体标记“着、了_(1)、过”,能够将动词所指涉的某种动作或“着、了_(1)、过”所指涉的某种事件转化为相应的事态。与量词“个”连用的“V+NP”是在句法中推导生成的短语结构,与非量词“个”连用的“V+NP”则是在词汇矩阵中直接生成的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np 非量词 离合度 事态体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NP句法异位的语用动机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杨永忠 《汉语学报》 2007年第1期58-65,共8页
句法结构和概念结构属于两个不同的层面。在共时平面上,形式和意义之间总体上是对称的,但有时由于形式滞后、意义掣肘和语用等方面的考虑也会产生悖逆,形成句法异位和语义异指。Vi+NP就是一种句法异位,整个句子结构由于介词省略而发生异... 句法结构和概念结构属于两个不同的层面。在共时平面上,形式和意义之间总体上是对称的,但有时由于形式滞后、意义掣肘和语用等方面的考虑也会产生悖逆,形成句法异位和语义异指。Vi+NP就是一种句法异位,整个句子结构由于介词省略而发生异位,NP原来与介词一道充当Vi的补语,由于介词省略而提升为Vi的宾语。根据语义指向规则,动词作用于名词宾语,当动词后的名词不受动词支配但仍旧与动词组配时,形成语义异指,同时带来语义值的变动,不同的句式,形成不同的意象。句法异位是语用动机促动的结果,是说话人试图表达某种信息意图而采用的句法手段,是一种带有明显语用动机的“明示”行为,是说话人表白交际意图的心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np 句法异位 语义异指 语用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NP+的+VP”结构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阳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8-131,共4页
“NP+的+VP”不宜看作“的”字结构,也不宜看作主谓结构,应该看作偏正结构。它的中心语VP是谓词性的,而整个结构却是名词性的,是因为词与短语的句法分类标准不一样:前者依据的是一组句法框架,后者依据的是其经常出现的句法位置。当特定... “NP+的+VP”不宜看作“的”字结构,也不宜看作主谓结构,应该看作偏正结构。它的中心语VP是谓词性的,而整个结构却是名词性的,是因为词与短语的句法分类标准不一样:前者依据的是一组句法框架,后者依据的是其经常出现的句法位置。当特定句法框架判定一个词为VP时,它出现在任何位置上都看作VP,不然就会造成词无定类。也即“NP+的+VP”的VP只能看作谓词。“NP+的+VP”只出现在主宾语位置上,因而是名词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的+vP”结构 句法分类 偏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否定结构“(看我)不VP+NP”的肯定识解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海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249-256,共8页
基于功能语言学中的认知语法理论,讨论否定结构"(看我)不VP+NP!"的肯定识解问题,并定性为结构相对松散的一类构式。从交际功能出发,首先阐述该构式的语用功能,分别为:警示与威吓、惩罚与飙狠、预估与告诫。基于内容和形式相... 基于功能语言学中的认知语法理论,讨论否定结构"(看我)不VP+NP!"的肯定识解问题,并定性为结构相对松散的一类构式。从交际功能出发,首先阐述该构式的语用功能,分别为:警示与威吓、惩罚与飙狠、预估与告诫。基于内容和形式相互验证的语言研究原则,依次概括出构式表义中语义、句法与语用的配列关系。其次,描写分析构式的句法结构和标记成分特点,讨论影响构式义表现的人称、位置、重音等几个重要因素。再次,基于真实文本语料,对构式结构和构式义的生成做共时平面的逻辑推导,认为其来源有两个:一类是无标记否定疑问句和含有否定词的是非问句;一类是"不VP……才怪"框架中"才怪"的脱落。最后,简要讨论了构式"(看我)不VP+NP!"的几种变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结构 (看我)不vP+np 构式 肯定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侧向移位理论对“NP+V-起来+AP”结构的句法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和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0,共5页
关于"NP+V-起来+AP"的句法研究有"中动说"和"话题说",但都只能解释部分语言事实。Nunes(2001,2004)的侧向移位理论(Sideward Movement)可为"NP+V-起来+AP"结构提供统一的附加语(Adjunct)分析... 关于"NP+V-起来+AP"的句法研究有"中动说"和"话题说",但都只能解释部分语言事实。Nunes(2001,2004)的侧向移位理论(Sideward Movement)可为"NP+V-起来+AP"结构提供统一的附加语(Adjunct)分析。具体而言,该结构是包含附加语"V-起来"的复杂谓语结构。"V-起来"在句法运算时投射为独立的语段vP1;"V-起来"的内/外论元在推导过程中被拷贝后与主句的轻动词形成vP2。在主句推导的过程中,vP1附接于vP2,形成复杂谓语结构。如果句首的NP不是动词V的核心论元,无侧向移位发生;但vP1同样附接于vP2,为主句谓语事件的实现提供条件或情景。采纳附加语分析,不同分布和句法表现的"NP+V-起来+AP"句子可获得统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v-起来+AP"结构 侧向移位 附加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