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ngineered geopolymer composite for structural strengthening against blast loads
1
作者 Shan Liu Chunyuan Liu +3 位作者 Yifei Hao Yi Zhang Li Chen Zhan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96-509,共14页
The recent increase in blast/bombing incidents all over the world has pushed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strengthening approaches to enhance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existing civil infrastructures.Engineered geopolyme... The recent increase in blast/bombing incidents all over the world has pushed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strengthening approaches to enhance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existing civil infrastructures.Engineered geopolymer composite(EGC)is a promising material featured by eco-friendly,fast-setting and strain-hardening characteristics for emergent strengthening and construction.However,the fiber optimization for preparing EGC and its protective effect on structural elements under blast scenarios are uncertain.In this study,laboratory tests were firstly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iber types on the properties of EGC in terms of workability,dry shrinkage,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compression,tension and flexur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EGC containing PE fiber exhibited suitable workability,acceptable dry shrinkage and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other types of fibers.After that,a series of fiel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EGC retrofitting layer on the enhancement of blast performance of typical elements.The tests include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AAC)masonry walls subjected to vented gas explosion,reinforced AAC panels subjected to TNT explosion and plain concrete slabs subjected to contact explosion.It was found that EGC coul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structural elements in different scenarios.For AAC masonry walls and panels,with the existence of EGC,the integrity of specimens could be maintained,and their deflections and damag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For plain concrete slabs,the EGC overlay could reduce the diameter and depth of the crater and spallation of specim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ered geopolymer composites Fiber optimization strengthening material Blast resistance Masonry wall Reinforced AAC panel Plain concrete s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Al-Si-Mg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勇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0,共5页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了高比强度的Al-Si-Mg合金,并与铸造Al-Si-Mg合金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分布、晶体学特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LM技术制备Al-Si-Mg合金的相组成为α-Al基体相和共晶Si颗粒,由于Fe、Mg等元...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了高比强度的Al-Si-Mg合金,并与铸造Al-Si-Mg合金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分布、晶体学特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LM技术制备Al-Si-Mg合金的相组成为α-Al基体相和共晶Si颗粒,由于Fe、Mg等元素的固溶强化效应,α-Al固溶体的衍射峰向低角度偏移;SLM技术制备Al-Si-Mg合金晶粒尺寸约18.35μm,合金内部位错密度1.91×10^(15)/m^(2),表面硬度(117.8±4.7)HV,抗拉强度(436±13)MPa,延伸率(7.98±0.27)%,远高于铸造Al-Si-Mg合金的相应性能;SLM技术制备合金的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和第二相强化的协同作用,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3D打印 增材制造 AL-SI-MG合金 硬度 抗拉强度 强化机制 固溶强化 细晶强化 位错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快堆包壳用ODS合金的研制
3
作者 李静 李峻宏 +5 位作者 冯伟 熊良银 刘实 刘一哲 李依依 周培德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8-158,共11页
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合金因为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耐辐照肿胀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成为第4代裂变反应堆及一体化快堆包壳的优选结构材料,其杰出的综合性能与基体中弥散分布的、尺寸细小的纳米析出相密不... 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合金因为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耐辐照肿胀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成为第4代裂变反应堆及一体化快堆包壳的优选结构材料,其杰出的综合性能与基体中弥散分布的、尺寸细小的纳米析出相密不可分。通过机械合金化和热等静压工艺,研制了两组12Cr-ODS FeCr合金。采用旋转锻造和冷轧工艺实现ODS合金棒材和包壳管材的制备,并开展纳米析出相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及热物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两组合金中的纳米氧化物主要为立方结构的Y_(2)Ti_(2)O_(7),尺寸细小且弥散分布;少量C元素的添加增加纳米析出相的颗粒尺寸。纳米析出相在合金中的弥散分布不影响材料体系的膨胀系数和热导率,但是影响材料的比热容,增加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热惯性。由于合金内纳米析出相的高密度析出及其对位错和晶界的强钉扎,ODS合金棒材表现出优异的抗高温蠕变性能,ODS合金管材表现出优异的高温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壳材料 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 纳米析出相 高温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桁架结构设计施工的注意事项及加强建议
4
作者 何文涛 李伟男 +3 位作者 刘楚涵 尹甜甜 李晓润 吴昌栋 《建筑技术》 202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结合工程实例,提出钢桁架结构设计与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加强建议。设计中桁架弦杆应考虑轴力,并设置准确的杆件计算长度系数;施工中桁架应尽可能整体吊装,若无法实现,安装单根弦杆时则应采取有效临时支撑措施及严格的施工复测... 结合工程实例,提出钢桁架结构设计与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加强建议。设计中桁架弦杆应考虑轴力,并设置准确的杆件计算长度系数;施工中桁架应尽可能整体吊装,若无法实现,安装单根弦杆时则应采取有效临时支撑措施及严格的施工复测,待桁架组装完毕再撤销临时支撑措施。若已经出现桁架弦杆构件或钢柱应力比超限情况,针对不同情形提出相应的加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 钢结构 加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防科技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邱景 樊蓓蓓 +1 位作者 温勤 张红辉 《高等建筑教育》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在新工科和国防科技创新的背景下,社会对国防科技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往的国防科技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专业课程体系单一、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国防教育工作重视度不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国防科技工程人... 在新工科和国防科技创新的背景下,社会对国防科技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往的国防科技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专业课程体系单一、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国防教育工作重视度不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国防科技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思路:一是融入国际思维、消除学科界限、革新教学方法,以加快教学内容的国防导向性更新;二是激发创新潜能、联合军工企业,以培养学生的国防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厚植爱国之根、传授国防之学,以深化为国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新时代国防科技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推动现代化军事技术创新、全方位培育卓越军事科技型人才、筑牢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程 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 校企合作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系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侯宏涛 刘华军 张鑫 《建筑技术》 2025年第5期620-623,共4页
既有建筑使用功能改变进行改造加固,需满足新的抗震设防要求,其抗震性能通常不能满足要求,需进行抗震加固。不同结构体系对构件的抗震性能需求不同,改变结构体系的方法可间接对原结构进行加固,形成多道抗震防线,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 既有建筑使用功能改变进行改造加固,需满足新的抗震设防要求,其抗震性能通常不能满足要求,需进行抗震加固。不同结构体系对构件的抗震性能需求不同,改变结构体系的方法可间接对原结构进行加固,形成多道抗震防线,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连续倒塌能力,增加结构的冗余度。通过某社区服务中心办公楼改造加固为社区幼儿园项目的抗震加固设计过程的介绍,阐述了既有框架结构改造为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提出了改造加固项目中新增抗震墙的布置原则;对比了改造加固前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变化;介绍了新增抗震墙基础、与新增抗震墙相连的框架梁和框架柱的加固设计方法;总结了既有框架结构改造加固为框架-抗震墙结构的设计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改变结构体系 抗震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竹基复材加固木梁的协同工作性能研究
7
作者 周长东 王玉虔 郑玉槟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6,共12页
竹钢是一种高性能竹基复合材料和重组竹制品,具有可以和钢材媲美的拉、压、弯曲强度。用钢带(无损)或钢带加少量钢钉(微损)锚固竹钢板材加固古建筑木梁,可以实现对古建筑木梁的无损/微损和可逆加固。为了研究不同加固方法和竹钢板厚度... 竹钢是一种高性能竹基复合材料和重组竹制品,具有可以和钢材媲美的拉、压、弯曲强度。用钢带(无损)或钢带加少量钢钉(微损)锚固竹钢板材加固古建筑木梁,可以实现对古建筑木梁的无损/微损和可逆加固。为了研究不同加固方法和竹钢板厚度等因素对木梁协同工作性能的影响,该文对10根木梁进行了弯曲加载试验,对试件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初始抗弯刚度及变形能力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钢板与木梁可以协同工作,加固后木梁的抗弯承载力、刚度均显著提升,抗弯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为47.94%~139.74%,刚度的提高幅度为4%~128%;其中全包加固试件加固效果最佳;拉压复合加固和全包加固试件破坏后的残余抗弯承载能力可达未加固木梁极限抗弯承载力的74%~138%,说明采用这两种加固方式对有缺陷木梁进行加固可以弥补木材初始缺陷的不足。建立了竹钢板加固木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梁 高性能竹基复材 可逆加固 协同工作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配合肩胛骨强化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徐明超 樊书领 李尽义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肩胛骨强化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肩胛骨强化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并进行肩胛骨强化锻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肿程度以及关节被动活动范围(PRO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UE、MBI和PROM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VAS和水肿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肌内效贴配合肩胛骨强化锻炼可以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患侧疼痛和水肿程度,同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肌内效贴 肩胛骨强化锻炼 上肢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1钛合金表面TiN颗粒强化层组织与性能分析
9
作者 梁忠伟 林子顺 +3 位作者 唐荟 李天羿 张宇鹏 BALIGASIMA Patrick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9,共9页
提升TC11钛合金的耐磨损性能对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基于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工艺,通过将研磨球和TiN粉末混合研磨的方式,在TC11钛合金表面实现了晶粒细化和弥散强化,成功制备了基于TiN颗粒增强的强化层,对表面形貌和... 提升TC11钛合金的耐磨损性能对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基于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工艺,通过将研磨球和TiN粉末混合研磨的方式,在TC11钛合金表面实现了晶粒细化和弥散强化,成功制备了基于TiN颗粒增强的强化层,对表面形貌和微观组织特征进行研究,并评估其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处理后的TC11钛合金样品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表面硬度和耐磨损性能显著提升。与未处理和仅作普通研磨处理的样品相比,TiN颗粒增强的样品表面粗糙度分别降低了43.29%和23.14%,表面硬度分别提高了9.48%和1.8%,磨痕宽度分别降低了36.18%和33.18%。本文为改善TC11及其他钛合金材料的耐磨损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对提高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服役性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TiN颗粒 强化层 微观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震损的法兰板加强型梁柱边节点抗火性能
10
作者 许继祥 甘晓书 姜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7,共9页
为研究地震后法兰板加强梁翼缘型梁柱边节点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计算模型,将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利用PUSHOVER方法,引入损伤变量D模拟不同地震等级下的震损.通过重启动分析法,... 为研究地震后法兰板加强梁翼缘型梁柱边节点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计算模型,将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利用PUSHOVER方法,引入损伤变量D模拟不同地震等级下的震损.通过重启动分析法,将地震作用产生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全部传递给各个节点的升温加载中,并对不同参数和不同损伤变量下法兰板加强梁翼缘型梁柱边节点的耐火性能、极限位移和失效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损伤变量对法兰板加强梁翼缘型梁柱边节点的耐火性能起着主要影响作用,随着损伤变量D的增加,各节点的临界温度大幅度降低.参数α和γ的增加均能提高法兰板加强梁翼缘型梁柱边节点的耐火性能.法兰板加强梁翼缘型梁柱边节点的耐火性能随着参数β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火灾 法兰板加强梁翼缘 梁柱边节点 损伤变量 耐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桥梁研究综述·2024
11
作者 曹君辉 张阳 +3 位作者 邵旭东 黄松龄 蔡文涌 张学鹏 《市政技术》 2025年第3期1-17,共17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普通混凝土桥梁相比,UHPC桥梁强度高、抗裂性能优,大幅减轻了桥梁自重,利于装配化建设,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同时,UHPC还可以与钢或普通混凝土(NC)组合,发...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普通混凝土桥梁相比,UHPC桥梁强度高、抗裂性能优,大幅减轻了桥梁自重,利于装配化建设,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同时,UHPC还可以与钢或普通混凝土(NC)组合,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优势,衍生出种类丰富的钢-UHPC和NC-UHPC组合结构桥梁;此外,将UHPC应用于在役桥梁加固或拓宽改造场景,不仅施工便利,还能显著延长在役桥梁的寿命。因此,通过将UHPC与桥梁工程的痛点需求结合,不仅丰富了桥梁结构的形式,还能进一步提升桥梁的性能和品质,助力桥梁结构的创新发展。对2024年发表在国内中文期刊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调研和综述,以期归纳和总结UHPC桥梁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钢-UHPC及NC-UHPC组合结构桥梁 全UHPC桥梁 在役桥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芽生物营养强化机的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李菁 闫景凤 +5 位作者 韩休海 任洪忱 张庆柱 孙锦秀 李尧 刘洪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针对营养功能性农产品供给不足和生物营养强化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设计了种芽生物营养强化机。采取提高组分浓度差、压力差,以及透水交变真空等快速催芽技术,解决营养组分向种芽内高效传质问题。经绿豆芽富叶酸营养强化试验和发芽糙米... 针对营养功能性农产品供给不足和生物营养强化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设计了种芽生物营养强化机。采取提高组分浓度差、压力差,以及透水交变真空等快速催芽技术,解决营养组分向种芽内高效传质问题。经绿豆芽富叶酸营养强化试验和发芽糙米富钙营养强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芽生物营养强化机可生产高营养价值农产品,其生产的绿豆芽中叶酸含量可达1.486 mg/kg,发芽糙米中钙含量可达757 mg/kg,营养强化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芽 生物营养强化机 高营养 功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Mg-8Li-3Al-2Zn合金挤压板材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陈黎松 刘金学 +5 位作者 解海涛 刘志鹏 宋新宇 肖阳 关绍康 何季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0-194,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手段研究了Mg-8Li-3Al-2Zn(LAZ832)合金挤压板材在300~420℃内退火15 min后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镁锂合金经挤压后α-Mg与β-Li相均发生动态再结晶,并弥散析出... 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手段研究了Mg-8Li-3Al-2Zn(LAZ832)合金挤压板材在300~420℃内退火15 min后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镁锂合金经挤压后α-Mg与β-Li相均发生动态再结晶,并弥散析出大量亚稳相MgLi_(2)Al。挤压板材经300℃退火后二次相MgLi_(2)Al相消失;340℃退火后,初生相AlLi相开始溶解;380℃退火后,MgLi_(2)Al相和AlLi相近乎完全溶解,同时合金发生静态再结晶与长大,α-Mg相织构类型发生变化,由柱面{1120}〈0001〉织构转变为柱面{1120}〈0001〉和{1120}〈1010〉织构;进一步升高退火温度至420℃,晶粒明显长大。相比挤压态合金,在固溶强化和再结晶软化的综合作用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合金在380℃退火后性能最优,此时合金强塑性均得到提高,屈服强度提升18.8%,抗拉强度提升13.8%,伸长率提升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镁锂合金 固溶强化 再结晶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高熵高温合金成分设计研究进展
14
作者 沈鸿葵 林峰 +7 位作者 韩明亮 张英杰 吴渊 张晓宾 王辉 刘雄军 蒋虽合 吕昭平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123,共10页
相比于传统镍基高温合金,轻质高熵高温合金可同时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轻质高熵高温合金的研究进展,并依据相结构将其划分为4类:单相固溶强化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相强化合金、共晶组织强化合金和非金属元素... 相比于传统镍基高温合金,轻质高熵高温合金可同时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轻质高熵高温合金的研究进展,并依据相结构将其划分为4类:单相固溶强化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相强化合金、共晶组织强化合金和非金属元素强化合金。单相固溶强化合金通过元素调控实现性能优化,例如Al-Nb-V-Ti-Zr体系中Al元素的添加可显著提升其强度和硬度。金属间化合物相强化合金通过第二相的加入提升性能,但需注意某些金属间化合物可能导致脆化。共晶组织强化合金展现出良好的高温性能,但其室温塑性仍需改进。非金属元素强化合金通过多种机制进行强化,但元素添加量的精确控制至关重要。尽管在轻质高熵高温合金的成分设计和微观结构优化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成本高和工艺复杂等挑战。未来研究应聚焦于优化成分结构、深化理论研究、降低制备成本以及拓展应用与跨领域合作等方面,以促进轻质高熵高温合金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高熵合金 高温合金 高温性能 成分设计 相结构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试验
15
作者 雷磊 王良 +5 位作者 樊成虎 刘子瑞 宋洋 薛倩楠 田堪良 段金贵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7-234,242,共9页
[目的]研究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为黄土边坡的加固及坡面土壤侵蚀防治提供新方法和新技术。[方法]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矿化加固处理,并在固化黄... [目的]研究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为黄土边坡的加固及坡面土壤侵蚀防治提供新方法和新技术。[方法]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矿化加固处理,并在固化黄土边坡上进行植被恢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从微观角度探究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矿化加固的作用机制,并统计分析了固化黄土边坡的植被恢复效果。[结果]采用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固化处理后,在坡面上生成的固化层将松散且相邻的土壤颗粒胶结在一起,使黄土坡面形成一个整体,固化层最大厚度为0.23 cm,平均厚度为0.21 cm;固化黄土边坡恢复植被后第60天,A1,A2,B1,B2,A1B1,A2B2各区域内植被成活率比A0,B0,A0B0各区域分别显著提高26.66%,20%,37.5%,25%,33.33%,25%(p<0.05),第60天后,各区域内植被的成活率均差异显著,而且固化后加保水剂的A1,B1,A1B1各区域内植被的成活率最高;固化后加保水剂的B1和A1B1区域内紫穗槐高度和地径的生长变化量最大,且固化后加保水剂的A1,B1,A1B1各区域内麦冬草和紫穗槐的生长状况最好。[结论]采用MIC技术可以有效固化黄土坡面,与植被恢复技术相结合,既能防治土壤侵蚀,又能恢复生态环境。这种综合防治措施为黄土边坡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坡 微生物矿化 加固技术 植被恢复 边坡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网增强地聚物砂浆加固双向板的抗弯性能
16
作者 张海燕 陈海标 +1 位作者 吴波 李梦圆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纤维编织网增强砂浆(TRM)加固是一种采用砂浆作为无机胶黏剂将纤维编织网粘贴于构件表面形成加固层的方法,其具有轻质高强、几乎不改变截面尺寸、耐高温性能和耐久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TRM中的胶黏剂通常采用聚合物改性水... 纤维编织网增强砂浆(TRM)加固是一种采用砂浆作为无机胶黏剂将纤维编织网粘贴于构件表面形成加固层的方法,其具有轻质高强、几乎不改变截面尺寸、耐高温性能和耐久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TRM中的胶黏剂通常采用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但水泥的生产能耗和碳排放量较大。为实现“双碳”目标,采用生产能耗和碳排放量远低于水泥而力学性能与水泥相近的地聚物取代水泥,形成纤维编织网增强地聚物砂浆(TRGM)加固法。采用碳纤维编织网增强地聚物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开展不同长宽比和加固层数的TRGM加固板的抗弯性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并与相应未加固板的性能进行比较,考察了TRGM的加固效果、双向纤维对承载力的贡献和传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RGM加固能有效提高双向板的开裂后刚度和抗弯承载能力,抑制裂缝发展,尤其是沿短边方向的裂缝数量明显减少;双向板长宽比越大,TRGM的加固效果越明显;1层TRGM的加固效果受纤维编织网搭接以及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使得其加固效率远低于2层TRGM加固的情况,纤维网的搭接可能会影响纤维强度的发挥,设计时应保证纤维有足够的搭接长度;加固板短向与长向承担的弯矩比在短向钢筋屈服后会逐渐降低,长向钢筋和纤维对承载力的贡献逐渐增大;随着跨中挠度增加,纤维承担的拉力占比呈现出先减后增再减的波浪形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板 地聚物砂浆 碳纤维编织网 抗弯加固 力学性能 传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纳米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劭鹏 隋晓东 +3 位作者 王美琦 肖山 韩远飞 王向明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钛基复合材料(TMCs)作为新一代轻质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微米增强TMCs相比,纳米增强TMCs在强塑性协同与热变形能力等方面展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但目前由于纳米增强体分散性和热稳... 钛基复合材料(TMCs)作为新一代轻质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微米增强TMCs相比,纳米增强TMCs在强塑性协同与热变形能力等方面展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但目前由于纳米增强体分散性和热稳定性等问题,材料的性能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如何设计TMCs的复合体系和制备途径引入纳米增强体,并在热加工与热处理过程中保持稳定性,一直是纳米颗粒增强TMCs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围绕粉末冶金纳米颗粒增强TMCs工艺特点、制备方法、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等方面分析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纳米增强体分散性、热稳定性等制约其发展的基础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未来应侧重的研究方向有:(1)碳纳米材料增强TMCs的界面反应控制与热稳定设计;(2)纳米颗粒增强TMCs粉体的批量化低成本制备技术;(3)纳米颗粒增强TMCs专用热变形及热处理工艺研究;(4)纳米颗粒增强TMCs组织构型化设计及强韧化机理研究;(5)纳米颗粒增强TMCs材料其他关键力学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18
作者 庞嘉尧 程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5,共12页
铝合金因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但其连接工艺仍制约着铝合金的使用。固相焊接——搅拌摩擦焊解决了铝合金铆接的增重和熔化焊连接时易产生焊接缺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铝合金的连接问题。与其他焊接工艺... 铝合金因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但其连接工艺仍制约着铝合金的使用。固相焊接——搅拌摩擦焊解决了铝合金铆接的增重和熔化焊连接时易产生焊接缺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铝合金的连接问题。与其他焊接工艺相同,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接头是焊件的薄弱环节,影响焊件的安全性及寿命。故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性能的优劣是决定构件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因此,系统而深入的掌握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性能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及疲劳断裂特征,分析了工艺参数、显微组织、外加载荷、腐蚀环境等因素对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总结了表面强化技术、外加辅助技术、热处理等提升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性能的方法,最后对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性能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铝合金 研究进展 疲劳性能 强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限理论视域下节庆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基于广西三江花炮节的田野调查
19
作者 赵芳 刘楚琛 谢雄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8,共8页
节庆体育本身的仪式性,体现了各族人民在节庆体育中的个体实践与精神观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一环。该研究在阈限理论视域下,结合课题组田野调查的实际情况,对广西三江花炮节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与提炼,探索节庆体育铸牢中... 节庆体育本身的仪式性,体现了各族人民在节庆体育中的个体实践与精神观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一环。该研究在阈限理论视域下,结合课题组田野调查的实际情况,对广西三江花炮节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与提炼,探索节庆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发现:花炮节过程产生了一个阈限空间,为当地各族人民提供了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场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冲突得以缓解和消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现实保障。在此过程中节庆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是通过群体认同、集体记忆以及仪式互动三个层面,共建集体认同与共同体意识实现的。但目前仍存在着民族文化传播有效性不强、节庆体育参与形式单一与阈限空间效果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未来可以尝试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文化传播,增强节庆体育阈限中的效果;发展节庆体育的多种参与模式,扩大民族集体记忆的参与者群体;利用交往交流交融的阈限空间,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三条优化路径,实现节庆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庆体育 三江花炮节 阈限理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固肾汤辅助奥普力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贾运时 刘琪 +2 位作者 马秀娟 宋温婷 付玉娜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固肾汤辅助奥普力农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予奥普力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益气固肾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固肾汤辅助奥普力农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予奥普力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益气固肾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LVFS)、心血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6 min步行试验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表达水平、临床疗效和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DD、LVSD均降低,LVEF、LVFS、HO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血清NT-proBNP及ET-1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54/57)]高于对照组[80.70%(46/57)](P<0.05);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益气固肾汤辅助奥普力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疗效,且能降低血清NT-proBNP及ET-1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益气固肾汤 奥普力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