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顾及绿视率的街道可步行性评价
1
作者 唐丽玉 黄子晴 苏宏霖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城市绿地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等多种服务功能,是健康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街道绿地影响着步行环境的质量,是衡量步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绿视率为从人本视角量化绿化环境的描述因子。针对当前可步行性评价较少考虑步行环境这一问题,在... 城市绿地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等多种服务功能,是健康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街道绿地影响着步行环境的质量,是衡量步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绿视率为从人本视角量化绿化环境的描述因子。针对当前可步行性评价较少考虑步行环境这一问题,在步行指数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路网、兴趣点、百度街景等大数据,以步行指数表征街道功能,以绿视率表征街道环境,对街道可步行性进行综合评价。以福州市中心城区进行实例研究,对比综合评价方法与步行指数评价方法,探讨其与人口活动数量的关系,并探索街道可步行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州市中心城区内的街道可步行性平均得分为58,街道可步行性较好,其中支路、住宅类街道的可步行性最高;整体上,综合评价方法与人口活动数量的正相关系数为0.313,较步行指数评价方法提高0.018;不同交通等级的街道绿化环境对可步行性有不同的影响,支路的绿视率水平与可步行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可步行性 街景 街道绿地 步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测度和空间品质的工业历史文化街区绿视率研究
2
作者 孙冬 周福健 +2 位作者 林俊杰 付瑶 姬翔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8-1115,共8页
目的为提升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品质。方法以沈阳市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历史街区空间现状,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绿视率与其他空间测度的影响关系以及对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品质的耦合影响,建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的多... 目的为提升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品质。方法以沈阳市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历史街区空间现状,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绿视率与其他空间测度的影响关系以及对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品质的耦合影响,建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的多元回归模型,探究空间品质与空间测度特征的影响机制。结果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绿视率、历史建筑可见度、围合度、景观多样性为高值显著特征,天空开阔度、参与度为低显著特征且空间差异明显;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品质主要受到绿视率、天空开阔度、历史建筑可见度、围合度的影响;绿视率与空间品质成正相关关系,与其他空间测度成负相关关系。结论以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测度特征量化研究为导向,根据空间测度结果提出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的设计导则,为制定控制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绿视率 空间品质 图像语义分割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以泉州市新延街头绿地景观设计工程为例
3
作者 周叶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3期136-138,共3页
以泉州市新延街头绿地景观设计工程为研究背景,从使用者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出发,研究营造人性化景观空间的方法,对项目中的人性化设计进行总结和思考,提出城市街头绿地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构想,为城市街头绿地景观提供设计思路。
关键词 城市街头绿地 景观设计 人性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数据的街景评价热点研究
4
作者 韦猛 张喆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11期21-24,共4页
街景图像可以提供道路层面上的各种景观信息,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采集成本低等优点,为街景评价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数据来源和新思路。基于图像数据的城市街景评价涉及丰富多元的景观,呈现学科分布广泛、评价内容和方法多样的特点。文中基... 街景图像可以提供道路层面上的各种景观信息,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采集成本低等优点,为街景评价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数据来源和新思路。基于图像数据的城市街景评价涉及丰富多元的景观,呈现学科分布广泛、评价内容和方法多样的特点。文中基于CiteSpace软件,从街景研究的时间分布差异、研究热点等方面综述了街景图像数据在国内外街景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的街道景观评估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景图像 街道绿化 绿色空间 空间品质 城市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领数字化城市发展注入新生活力——以产业发展中心建筑设计为例
5
作者 马守恒 曹犇 +1 位作者 宫亮月 武文科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274-275,共2页
锦州作为曾经的辽西省省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如今,锦州已然成为数字化城市,其城市发展潜力巨大。该项目采用“点+线”的设计策略,将六大功能分区合理设置,创意定位及构思十分独特,植入街巷空间设计手法,打造以人为本的绿化景观... 锦州作为曾经的辽西省省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如今,锦州已然成为数字化城市,其城市发展潜力巨大。该项目采用“点+线”的设计策略,将六大功能分区合理设置,创意定位及构思十分独特,植入街巷空间设计手法,打造以人为本的绿化景观,为引领城市发展注入新生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点+线”的设计策略 街巷空间 绿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松江中心城区道路绿化类型及景观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曹洪虎 刘承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516-9517,9521,共3页
将松江中心城区道路绿化的配置形式归纳为14个类型,并对各类型的绿化景观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道路绿化类型 植物配置 景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道步行空间绿视率与步行愉悦度的关联研究——基于武汉多类型街道的实证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高翔 董贺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2期52-59,共8页
在城市健康街道及步行友好型街道建设的人本视角下,街道空间的优化设计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绿视率作为街道可步行性的评价要素之一,可以对步行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同时,步行愉悦度可以用于描述步行者的心理。研究通过对武汉市生... 在城市健康街道及步行友好型街道建设的人本视角下,街道空间的优化设计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绿视率作为街道可步行性的评价要素之一,可以对步行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同时,步行愉悦度可以用于描述步行者的心理。研究通过对武汉市生活型、商业型、交通型三类街道共9个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街道步行空间绿视率与步行愉悦度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街道步行空间的平均绿视率与步行愉悦度呈显著正相关,当绿视率达到0.1425后,步行愉悦度为正,反之为负;街道步行空间的绿视率标准差与步行愉悦度无显著相关关系。最后以提升步行愉悦度为导向,针对街道共性问题和不同类型街道的个性问题提出街道步行空间绿化的具体建议,同时提出三个方面的优化策略,以期提高街道步行空间绿视率,提升步行愉悦度。研究为提升街道步行空间绿视率及步行愉悦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策略参考,对城市街道的人性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步行空间 绿视率 步行愉悦度 街景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语境下的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新途径——以南京栖霞区若干地块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汇龙 邵晓峰 《中国城市林业》 2014年第4期48-50,共3页
低碳理念是当今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着力点。低碳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美化城市空间,而且能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同时,也只有把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街头绿地景观的设计中,才能切实符合可持续性城市建设的要求。文中... 低碳理念是当今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着力点。低碳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美化城市空间,而且能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同时,也只有把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街头绿地景观的设计中,才能切实符合可持续性城市建设的要求。文中在总结南京栖霞区若干地块的街头绿地景观设计实践的前提下,提出了低碳城市街头绿地设计与建设新途径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理念 城市街头绿地 景观设计 城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街道区划的南京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琳 刘兵 邵大伟 《华中建筑》 2019年第7期74-77,共4页
以南京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GIS软件,提取公园绿地、街道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等数据,定量探讨了公园绿地和街道空间分布特征,进而应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具有不同特征的街道分为了七大类型,以期为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GIS 街道区划 公园绿地 空间布局 南京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旁绿地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宇宏 《华中建筑》 2014年第5期87-90,共4页
城市街旁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街旁绿地更直接地影响着城市景观。街旁绿地一般包括街道广场绿地、沿街绿化用地等,这些绿地一般面积小、数量多、分布广、可达性强,可为市... 城市街旁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街旁绿地更直接地影响着城市景观。街旁绿地一般包括街道广场绿地、沿街绿化用地等,这些绿地一般面积小、数量多、分布广、可达性强,可为市民休闲、健身、交往、出行等多元行为模式提供场所。该文通过对街旁绿地中游人的构成、活动特征及街旁绿地设计的现状问题分析,提出了设计应"以人为本",并注重以"细节提升品质",从便利性、安全性、舒适性、参与性、愉悦性、私密性和整洁性七个方面论述设计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旁绿地 街道景观 人性化设计 细节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旁绿地景观设计——以郑州市金水西路综合整治景观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褚振伟 钱珂 田国行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7-71,共5页
城市街旁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以郑州市金水西路综合整治景观工程为例,在街旁绿地设计原则指导下,对街旁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和城市街旁绿地... 城市街旁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以郑州市金水西路综合整治景观工程为例,在街旁绿地设计原则指导下,对街旁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和城市街旁绿地景观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旁绿地 景观设计 施工图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友好型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识别研究——以武汉市南京路与尚隆路为例 被引量:17
12
作者 贺慧 戴梦缘 +1 位作者 李婷婷 杜涛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3期47-53,共7页
安全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儿童友好型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尤其是生活性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线性要素,是儿童成长习得的外部场所,也是儿童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以武汉市具有代表性的两条生活性街道为例,分别从街道... 安全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儿童友好型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尤其是生活性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线性要素,是儿童成长习得的外部场所,也是儿童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以武汉市具有代表性的两条生活性街道为例,分别从街道周边环境、街道自身物质空间及儿童行为活动需求3个方面探索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结合多源开放数据与环境行为调研方法,层级归类并构建生活性街道品质影响因子量表,通过儿童友好型生活性街道品质评价模型,试图识别影响其品质的关键要素。基于评价的结果,提出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的优化设计思考,以期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街道空间品质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性街道 街道空间品质 儿童友好型城市 安全性 绿地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气候适应性与街旁游园下垫面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彬 彭历 《山西建筑》 2016年第30期200-201,共2页
选取北京街旁游园砖、石、木、塑胶、花岗岩和裸露草地6种下垫面,以及相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烧结砖进行了为期3 d的实测,通过整理分析相对湿度、地表温度及热应力指数等小气候要素数据,提出了以调节改善小气候为导向的城市街旁游园设计的... 选取北京街旁游园砖、石、木、塑胶、花岗岩和裸露草地6种下垫面,以及相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烧结砖进行了为期3 d的实测,通过整理分析相对湿度、地表温度及热应力指数等小气候要素数据,提出了以调节改善小气候为导向的城市街旁游园设计的优化对策,以提高城市街旁游园的生态功能,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头绿地 温湿度 下垫面 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道空间的演变:从道路系统1.0到“绿街系统”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广君 朱超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111,共6页
"绿街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常态时期下提出的一个关于现行道路系统整改的概念,它是以小汽车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下城市街道的一场革命。论文选取集中体现交通冲突的城市中心区为基本单位,以中心区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 "绿街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常态时期下提出的一个关于现行道路系统整改的概念,它是以小汽车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下城市街道的一场革命。论文选取集中体现交通冲突的城市中心区为基本单位,以中心区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为视角,通过交通方式的改变总结出道路系统从1.0阶段到4.0阶段的演变过程,进而论述道路系统4.0——"绿街系统"的构成及元素组合模式。旨在打造更具人气、生态、健康、快捷并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与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道路系统 绿街系统 街道空间演变 元素组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及分析街头绿地植物群落对夏季小气候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彬 彭历 《山西建筑》 2016年第31期204-206,共3页
选取北京城市绿地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处植物空间结构,利用仪器测量与ENVI-met软件,对植物空间结构温湿度在不同时间段的阶梯变化进行了实测与模拟,探索了乔草结构、裸露草地、灌草结构与乔灌草结构四种植物空间结构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 选取北京城市绿地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处植物空间结构,利用仪器测量与ENVI-met软件,对植物空间结构温湿度在不同时间段的阶梯变化进行了实测与模拟,探索了乔草结构、裸露草地、灌草结构与乔灌草结构四种植物空间结构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影响要素的关系,指出植物空间结构对缓解城市高温机制有着不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met 植物群落 小气候温湿度 街头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城市街头绿地季相变化相似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昕晨 肖玥 +3 位作者 陈凯 江鸣涛 兰思仁 Lu Zhaomei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3期7-11,共5页
为探究城市街头相邻绿地间植物季相变化呼应程度,对福州市乌山西路与西环路交叉口的绿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应用向量空间模型对其绿地季相变化相似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运用了21种乔木树种和18种灌木树种,其中A位置和C位置绿地树种最... 为探究城市街头相邻绿地间植物季相变化呼应程度,对福州市乌山西路与西环路交叉口的绿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应用向量空间模型对其绿地季相变化相似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运用了21种乔木树种和18种灌木树种,其中A位置和C位置绿地树种最丰富,且花期最为明显;B位置绿地的树种最少,且花期相对不明显;D位置绿地的落叶树种相对丰富。各绿地的季相变化向量相似度均值排序为:A位置>D位置>C位置>B位置,相似度的排序反映了各绿地间季相变化的呼应程度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相变化 相似度 向量空间模型 城市街头绿地 树种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3E”视角的城市设计策略思考——以街道空间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思思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5期38-42,共5页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生态和绿色城市设计的呼声与日俱增,但从综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城市设计策略的分析尚缺。本文以街道空间为切入点展开对可持续设计策略的研究,首先回顾可持续城市设计理念的演变历程,归纳其在空间扩张、社会...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生态和绿色城市设计的呼声与日俱增,但从综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城市设计策略的分析尚缺。本文以街道空间为切入点展开对可持续设计策略的研究,首先回顾可持续城市设计理念的演变历程,归纳其在空间扩张、社会运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思想转变。在此基础上,借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经济"三支柱要素体系,构建可持续城市设计策略"场所(环境)—使用者(社会)—全周期(经济)"三位一体的要素分析框架。进而结合国际案例,以绿色基础设施、公共交通优先、开放空间共享和城市安全再造为例,对可持续街道空间设计策略的应用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城市设计 街道空间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道环境因素对夏季人行空间热舒适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俊 何荣晓 +1 位作者 曹凌仪 李岚曦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1期37-42,49,共7页
研究街道走向、高宽比及行道树三维绿量对街道空间微气候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城市街道的合理规划布局,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行人热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助ENVI-met软件,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比较不同街道人行空间的热舒适差异,... 研究街道走向、高宽比及行道树三维绿量对街道空间微气候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城市街道的合理规划布局,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行人热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助ENVI-met软件,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比较不同街道人行空间的热舒适差异,分析行道树三维绿量对生理等效温度(PET)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街道高宽比和三维绿量在上午对热舒适均无显著影响;中午和傍晚则对热舒适具有显著影响,且热舒适随三维绿量和街道高宽比的增大而提高,其中街道高宽比对热舒适的作用较为强烈。(2)随三维绿量的增加,PET值的增长逐渐减缓;当三维绿量达到2864.07 m3时,PET值几乎不再增加。(3)夏季高温时段,在街道高宽比为0.25的街道中,种植三维绿量在317.35~2864.07 m3的行道树可以使热舒适达到“温暖”等级。因此,在热带城市,处于夏季高温的街道环境中,单一环境因素的调整无法充分满足热舒适的改善需求,而行道树绿量和街道高宽比两个因素的综合调控可以最大程度优化人行空间的热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空间 热舒适 植物配置 绿量 街道 海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旧住区街旁绿地的环境设计再生问题研究——以大连某小区街旁绿地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彧瑄 高莹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7期167-169,共3页
街旁绿地在现代的生活中与人们的需求紧密结合,然而由于开发后期关注的缺失,出现老旧住区街旁绿地的绿化种植缺乏管理、缺少无障碍设施的设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研究老旧住区街旁绿地再生问题对于我国的现状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选取大连... 街旁绿地在现代的生活中与人们的需求紧密结合,然而由于开发后期关注的缺失,出现老旧住区街旁绿地的绿化种植缺乏管理、缺少无障碍设施的设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研究老旧住区街旁绿地再生问题对于我国的现状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选取大连某小区街旁绿地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住区街旁绿地更新中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问卷调查,行为观察法等方式对老旧住区街旁绿地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再生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住区 街旁绿地 再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头绿地设计的一般思路与手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元中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44-445,共2页
结合工作经验,对街头绿地设计提出了4种思路和手法,并作了一些理论探讨。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 街头绿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