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软骨区域性压缩松弛行为差异及黏弹性本构模型
1
作者 李姮 于胜波 张伟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440,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应变率下膝关节不同区域软骨的压缩松弛行为,构建各区域软骨的黏弹性力学本构,为软骨相关疾病预防、软骨修复材料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对比格犬膝关节软骨进行区域划分,通过万能试验机测试各区域软骨在不同加载应变率下的单... 目的研究不同应变率下膝关节不同区域软骨的压缩松弛行为,构建各区域软骨的黏弹性力学本构,为软骨相关疾病预防、软骨修复材料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对比格犬膝关节软骨进行区域划分,通过万能试验机测试各区域软骨在不同加载应变率下的单轴非围限压缩松弛性能,并构建本构模型。结果软骨表现出明显的应力衰减,归一化应力降幅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胫骨外侧中心平台软骨在应变率5×10^(-4)s^(-1)时归一化应力降幅为19%,应变率5×10^(-2)s^(-1)时归一化应力降幅增加至69%,各应变率下松弛平衡应力几乎持平。建立各区域软骨的Ogden-Prony黏弹性模型,拟合度R2>0.98。结论膝关节软骨在松弛试验中表现出显著的黏弹性响应,其压缩松弛性能具有率相关性和区域相关性,Ogden-Prony黏弹性模型能够反映软骨应变率依赖的应力松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应力松弛 应变率 区域相关性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汪伯潮 李颜 +2 位作者 逄浩明 徐振邦 龚兴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8,56,I0002,共14页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将磁性颗粒随机掺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制备而成的智能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其模量发生快速、可逆、连续变化,在振动控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学行为具有很强的...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将磁性颗粒随机掺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制备而成的智能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其模量发生快速、可逆、连续变化,在振动控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学行为具有很强的频率、应变幅值和磁场相关性。尽管上述行为对于其潜在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关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则关注不够。为准确评价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磁耦合行为,并指导其相关产品的设计,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反映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随后,开发了和本构模型对应的数值实现算法,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验证。该模型有助于深入理解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潜在力学机制。此外,该模型有助于指导基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产品的设计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 频率相关 应变幅值相关 磁相关 非线性粘弹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介质内的波速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纪生 陶夏新 +1 位作者 欧进萍 师黎静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9-154,共6页
应用一个具体问题展开了波在固体在弹性、弹塑性和应变局部化阶段的传播特性的研究。当经典本构计算到材料出现应变局部化时失效、控制方程出现分叉现象时,非局部效应本构描述得以继续分析,破坏过程变形进一步体现。本构内引入梯度项的... 应用一个具体问题展开了波在固体在弹性、弹塑性和应变局部化阶段的传播特性的研究。当经典本构计算到材料出现应变局部化时失效、控制方程出现分叉现象时,非局部效应本构描述得以继续分析,破坏过程变形进一步体现。本构内引入梯度项的贡献,以牺牲了特高频率(>k)特性为代价,增强了控制方程的稳定性。阻尼的影响复杂得多,考虑滞变阻尼、且仅与质量有关时,阻尼对控制方程的稳定性没有贡献。如果阻尼考虑为与质量和刚度联合相关时,阻尼对控制方程稳定性是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局部化 传播特性 非局部效应本构 内部尺寸 阻尼 波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内变量蠕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乔丽苹 王者超 +3 位作者 李术才 王永刚 杨文东 原小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29-3537,3603,共10页
通过一系列砂岩、页岩和辉绿岩室内蠕变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力和初始应变状态下岩石蠕变特性。通过误差分析讨论了计算蠕变速率时如何选择时间增量。讨论了复杂加、卸载条件下时间相关蠕变模型的局限性,提出采用不可恢复应变作为内变量来... 通过一系列砂岩、页岩和辉绿岩室内蠕变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力和初始应变状态下岩石蠕变特性。通过误差分析讨论了计算蠕变速率时如何选择时间增量。讨论了复杂加、卸载条件下时间相关蠕变模型的局限性,提出采用不可恢复应变作为内变量来描述复杂条件下岩石蠕变性质,并据此提出了岩石的内变量蠕变模型。试验数据与模型拟合结果对比表明,内变量蠕变模型较好地反映了3种岩石的蠕变行为。此外,还初步讨论了模型在岩石率相关性质研究中的适用性,并利用相关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蠕变 本构模型 内变量 不可恢复应变 时间相关 率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增强的弹塑性损伤非局部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沈新普 沈国晓 +1 位作者 陈立新 杨璐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1-214,共14页
 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梯度增强非局部模型· 基于"能量耗散梯度依赖"原则,在连续介质热力学框架内推导了梯度增强损伤与塑性耦合的本构关系,同时给出了一个基于塑性的损伤模型的梯度依赖本构的具体形式· 在数值...  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梯度增强非局部模型· 基于"能量耗散梯度依赖"原则,在连续介质热力学框架内推导了梯度增强损伤与塑性耦合的本构关系,同时给出了一个基于塑性的损伤模型的梯度依赖本构的具体形式· 在数值计算方面,结合移动最小二乘法和泰勒级数展开方法,建立了损伤场(有限元高斯积分点上)的Laplace值的近似求解格式,分别给出了二维和三维情况下的相关公式· 给出的二维的韧性断裂的梯度依赖损伤塑性的数值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塑性 非局部 本构模型 梯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塑性应变率梯度的单轴压缩岩样轴向响应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学滨 潘一山 于海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43-946,共4页
基于剪切应变率梯度格式,采用解析方式研究了岩石材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应变软化的结构响应。根据非局部连续介质模型,提出了一维二阶剪切应变率梯度格式。非局部剪切应变率与局部剪切应变率及其二阶梯度有关。将经典塑性理论中的局部... 基于剪切应变率梯度格式,采用解析方式研究了岩石材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应变软化的结构响应。根据非局部连续介质模型,提出了一维二阶剪切应变率梯度格式。非局部剪切应变率与局部剪切应变率及其二阶梯度有关。将经典塑性理论中的局部剪切应变率替换为非局部剪切应变率,可以直接得到局部剪切应变率的封闭解析解,而不必通过将局部剪切应变对时间求导获得。通过对局部剪切应变率积分,得到了沿剪切带方向的相对剪切速度。试件峰值强度后的端部速度由弹性及塑性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由虎克定律描述;后一部分与相对剪切速度有关。对弹性及塑性两部分速度求和,得到了单轴压缩岩样剪切破坏问题轴向响应的解析式。研究表明:试样高度越大、内部长度越小、剪切软化模量越大及泊松比越小,则岩样的轴向响应倾向于脆性。根据岩样与矿柱的相似性,岩样响应倾向于脆性,意味着矿柱将失去稳定性,发生矿柱岩爆。目前的基于剪切应变率梯度格式的主要优点是简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塑性理论 非局部模型 应变率 局部化 剪切带 轴向响应 应变软化 稳定性 塑性应变率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钢筋动态试验及本构模型 被引量:74
7
作者 李敏 李宏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5,共6页
利用MTS New 810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对不同强度的建筑钢筋在地震作用应变率范围(2.5×10-4/s~0.1/s)内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单调拉伸、常幅值循环和变幅值循环三种加载方式,加载过程由应变控制并保持应变率恒定。试验... 利用MTS New 810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对不同强度的建筑钢筋在地震作用应变率范围(2.5×10-4/s~0.1/s)内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单调拉伸、常幅值循环和变幅值循环三种加载方式,加载过程由应变控制并保持应变率恒定。试验结果表明,钢筋的力学和变形性能在不同加载方式下均有应变率敏感性,应变率敏感性的大小与准静态屈服强度密切相关,相同应变率下循环加载的骨架曲线与单调加载的拉伸曲线基本重合。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钢筋的力学性能特征值和变形性能特征值随应变率变化的规律,进而结合Hoehler模型提出了一种钢筋动态循环本构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钢筋的动态行为,建议的钢筋动态本构模型可以应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 地震作用 应变率 动态循环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能够模拟软土时效特性的简单弹黏塑性模型(英文) 被引量:13
8
作者 尹振宇 张冬梅 +1 位作者 HICHER Pierre-yves 黄宏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0-888,共9页
基于Perzyna超应力理论与修正剑桥模型,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软土时效特性的简单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提出了参数的实验室确定方法。以室内试验为基础,模拟了不同试验条件下软土的时效特性:应变速率对先期固结压力和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 基于Perzyna超应力理论与修正剑桥模型,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软土时效特性的简单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提出了参数的实验室确定方法。以室内试验为基础,模拟了不同试验条件下软土的时效特性:应变速率对先期固结压力和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一维固结与次固结特征及竖向应力对次固结系数的影响;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不排水蠕变特征;不同应变水平下的应力松弛特征。通过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的比较,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上述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不同加载路径下的正常固结与微超固结土的时效特征。同时,通过对同一试样的多阶段加卸载三轴实验、现场压力仪实验及实验室压力仪实验的模拟,发现此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实验过程中复杂应力路径下软土的时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黏塑性模型:时效特性 软土 应变速率 蠕变 应力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ibull统计理论的混凝土率型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梁辉 邹荣华 +2 位作者 彭刚 田为 陈学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为研究混凝土在股役期间的材料特性,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下(10^(-5),10^(-4),10^(-3)和10^(-2)/s)的混凝土单轴受压试验,分析了混凝土材料基本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峰值应力和初始弹性模量呈现增大的趋势,峰值应力... 为研究混凝土在股役期间的材料特性,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下(10^(-5),10^(-4),10^(-3)和10^(-2)/s)的混凝土单轴受压试验,分析了混凝土材料基本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峰值应力和初始弹性模量呈现增大的趋势,峰值应力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基于Weibull和Lognormal统计分布理论,以及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引入应变速率因素,构建出混凝土材料分段式率型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依据试验数据,确定了所建立的率型损伤本构模型参数;给出了不同速率下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和损伤变化规律曲线。结果表明:建立的混凝土率型本构模型能够反映不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统计分布理论 率型损伤本构模型 应力-应变全曲线 损伤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温度相关与非比例强化的粘塑性本构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刚 方加晔 +1 位作者 金丹 陈旭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0-515,共6页
高温动态应变时效影响316L不锈钢的力学行为,且材料在非比例加载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非比例附加强化特性。基于McDowell粘塑性模型和Chaboche温度相关本构模型,将非比例度嵌入短程背应力模量与各向同性强化模型,提出了一个考虑温度相关... 高温动态应变时效影响316L不锈钢的力学行为,且材料在非比例加载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非比例附加强化特性。基于McDowell粘塑性模型和Chaboche温度相关本构模型,将非比例度嵌入短程背应力模量与各向同性强化模型,提出了一个考虑温度相关与非比例附加强化的粘塑性本构模型,合理描述了室温及873 K下316L不锈钢在单轴、纯扭、比例及非比例加载路径的应力应变响应,得到了与试验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应变时效 温度相关 粘塑性模型 非比例 附加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侧铣过程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杰 陈锋 丁又青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0-83,共4页
建立了AISI 4340微细侧铣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将Johnson-Cook本构模型与JohnsonCook剪切失效模型相结合,对铣削刃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完整侧铣周期进行了仿真。由于没有考虑尺寸效应的影响,所得到的流动应力值偏小。因此,建立了应变梯度塑... 建立了AISI 4340微细侧铣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将Johnson-Cook本构模型与JohnsonCook剪切失效模型相结合,对铣削刃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完整侧铣周期进行了仿真。由于没有考虑尺寸效应的影响,所得到的流动应力值偏小。因此,建立了应变梯度塑性模型,并应用其预测了切屑的形成、冯米斯应力和温度场。仿真结果显示:微细侧铣过程中存在尺度效应,与Johnson-Cook本构模型相比,应变梯度塑性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微细侧铣过程中的尺寸效应。最后,将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hnson-Cook constitutive model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model AISI 4340 Micro side CUT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梯度的损伤局部化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吉东 周维垣 刘元高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5-452,共8页
提出一种包含应变梯度项的损伤力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局部化损伤模拟预测中.有限元实现中使用C1连续高精度单元以保证包含应变梯度的影响.简单规则矩形网格情况下将结点处有限差分应变梯度结果与有限元方法结合,可避免对传统有... 提出一种包含应变梯度项的损伤力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局部化损伤模拟预测中.有限元实现中使用C1连续高精度单元以保证包含应变梯度的影响.简单规则矩形网格情况下将结点处有限差分应变梯度结果与有限元方法结合,可避免对传统有限元程序作较大改动,同时能在不降低精度情况下提高计算效率.计算表明该梯度损伤模型可较好避免有限元在局部化模拟时的网格依赖性,预测出的局部化损伤与实际破坏情况非常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梯度 损伤局部化 网格依赖性 材料损伤力学 有限元 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局部本构的一种改造形式及内尺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纪生 陶夏新 +1 位作者 欧进萍 师黎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36-2040,共5页
在Lagrange运动学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非局部效应本构关系的改造形式,它对每一个经过验证的本构都适用。这样处理既可以利用本构模型的研究成果,又计入了应变梯度对应力的贡献。以截面为单位尺寸正方形、无限长、小变... 在Lagrange运动学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非局部效应本构关系的改造形式,它对每一个经过验证的本构都适用。这样处理既可以利用本构模型的研究成果,又计入了应变梯度对应力的贡献。以截面为单位尺寸正方形、无限长、小变形描述为例,讨论了理想弹塑性柱体内的P波行进特征,分析了梯度项、黏滞阻尼和滞变阻尼等效的材料内部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局部效应本构模型 内部尺寸 应变局部化 P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三种动态本构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绪腾 宋迎东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6,共5页
基于TC4合金的应变率和温度相关单轴应力-应变曲线试验数据,优化估计了Johnson-Cook、修正Zerilli-Arm-strong和Bammann黏塑性三种动态本构模型的材料参数,对比分析了三种本构模型对TC4单轴变形试验数据的描述能力。结果表明:在TC4变形... 基于TC4合金的应变率和温度相关单轴应力-应变曲线试验数据,优化估计了Johnson-Cook、修正Zerilli-Arm-strong和Bammann黏塑性三种动态本构模型的材料参数,对比分析了三种本构模型对TC4单轴变形试验数据的描述能力。结果表明:在TC4变形试验参数范围内,Bammann黏塑性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TC4合金的应变率和温度相关变形行为;Johnson-Cook模型和修正Zerilli-Armstrong模型的单轴应力-应变曲线计算结果比较接近,但与试验数据的相关性相对较差,均不能如实反映TC4室温动态压缩试验的应变率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动态行为 应变率相关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塑性梯度模型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冰 李宁 盛国刚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51-355,共5页
广义塑性力学不适宜于解释岩土应变局部化现象。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岩土的基本力学性质,同时合理解释应变局部化现象,本文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理论框架,在双重屈服函数中考虑了塑性应变的梯度依赖,建立了广义塑性梯度模型的理论框架,并给... 广义塑性力学不适宜于解释岩土应变局部化现象。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岩土的基本力学性质,同时合理解释应变局部化现象,本文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理论框架,在双重屈服函数中考虑了塑性应变的梯度依赖,建立了广义塑性梯度模型的理论框架,并给出了广义塑性梯度模型的一种可能的具体形式,分析了该模型的各个模型参数,尤其是其中的“局部化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塑性梯度 模型 应变局部化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钢热拉伸流变应力本构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柳 杨博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固体金属材料的粘性性质及其流变力学特性的影响,在建立20号钢的高温流变应力模型的基础上又对35号、45号碳素钢在温度为450~550℃和等应变速率(0.05~0.2/s)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恒温恒应变速率实... 为了进一步研究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固体金属材料的粘性性质及其流变力学特性的影响,在建立20号钢的高温流变应力模型的基础上又对35号、45号碳素钢在温度为450~550℃和等应变速率(0.05~0.2/s)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恒温恒应变速率实验,并比较分析了Perzyna模型和Johnson—Cook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修正模型,建立了35号钢和45号钢的高温流变应力本构关系,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了该模型能更好地描述中碳钢的温度效应和应变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应力 粘性系数 本构模型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的率相关与梯度二、四阶耦合模型的内尺度律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刚 潘一山 张洪武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1-755,共5页
在率相关与梯度塑性二阶耦合本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四阶率相关与梯度塑性耦合模型。采用简谐波的分析方法对材料的应变局部化及材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二、四阶耦合模型在一维情况下的内尺度律的变化及材料稳定性的关系,... 在率相关与梯度塑性二阶耦合本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四阶率相关与梯度塑性耦合模型。采用简谐波的分析方法对材料的应变局部化及材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二、四阶耦合模型在一维情况下的内尺度律的变化及材料稳定性的关系,得到了波长变化的上下界及材料稳定性的条件;并对其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得到材料稳定点移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局部化 内尺度律 稳定点 率相关与梯度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类材料率相关性及硬化-软化特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小平 夏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283-3287,共5页
岩土类材料具有显著的率相关性,其应力-应变关系全过程一般表现为硬化-软化特征,研究如何描述这两类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岩土类材料的物理变形机制分析,考虑到其结构性特征,采用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引入反映材料结构变化的可变结构... 岩土类材料具有显著的率相关性,其应力-应变关系全过程一般表现为硬化-软化特征,研究如何描述这两类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岩土类材料的物理变形机制分析,考虑到其结构性特征,采用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引入反映材料结构变化的可变结构黏滞系数及其演化方程,并将其嵌入到弹黏塑性本构模型中去,建立能够反映材料结构变化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利用玄武岩常规三轴常应变率试验结果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弹黏塑本构模型能够完整、合理地描述岩土类材料应力-应变关系全过程以及材料本构关系的率相关性,同时还能够反映材料的峰值强度、残余强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率相关性 硬化-软化 结构黏滞系数 弹黏塑性模型 常应变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软化时效变形的弹黏塑性模型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智超 周丁 +1 位作者 王维国 胡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7-532,共6页
为同时描述岩石应变软化以及时间相依的变形特征,基于超固结土的下负荷面模型,依据相对过应力思路,以Hashiguchi的下负荷面为参考屈服面,建立一种能表征岩石软化时效变形特征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相对于原下负荷面模型,新模型增加了2个... 为同时描述岩石应变软化以及时间相依的变形特征,基于超固结土的下负荷面模型,依据相对过应力思路,以Hashiguchi的下负荷面为参考屈服面,建立一种能表征岩石软化时效变形特征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相对于原下负荷面模型,新模型增加了2个能通过不同应变速率三轴压缩试验测定的率敏性参数c0和m',并结合岩石的特点用弹性模量E0和变形模量Ed代替原模型中的回弹指数κ与压缩指数λ。新模型采用以当前应力、黏塑性应变以及黏塑性应变速率为状态变量的动屈服准则函数,给出了基于Newton-Raphson迭代的应力积分算法,且成功地将其嵌入到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利用新模型对岩石率敏性三轴试验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清晰、简单可测,能正确描述岩石的率敏性及应变软化等特征,可用于复杂边值问题的有限元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率敏性 应变软化 弹黏塑性模型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式梯度模型的混凝土损伤的数值模拟
20
作者 张伟 汪忠明 杨伯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52-1854,共3页
分析了局部损伤模型在进行混凝土应变软化模拟时存在的问题:网络依赖性和零能量损耗问题;分别应用隐式梯度模型和局部模型对混凝土应变软化进行了模拟。计算表明该隐式梯度模型可较好避免有限元在应变软化模拟时的网络依赖性,预测出的荷... 分析了局部损伤模型在进行混凝土应变软化模拟时存在的问题:网络依赖性和零能量损耗问题;分别应用隐式梯度模型和局部模型对混凝土应变软化进行了模拟。计算表明该隐式梯度模型可较好避免有限元在应变软化模拟时的网络依赖性,预测出的荷载-位移响应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软化 网络依赖性 隐式梯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