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SCF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1
作者 朱元晓 赖春宁 +1 位作者 沈倍奋 薛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45-249,共5页
干细胞因子(SCF)是一种与造血细胞、生殖细胞和色素细胞生长发育相关的细胞因子。本研究利用pEX31B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出重组人SCF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约占菌体蛋白的20%,经制备电泳纯化,纯度达90%以上,... 干细胞因子(SCF)是一种与造血细胞、生殖细胞和色素细胞生长发育相关的细胞因子。本研究利用pEX31B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出重组人SCF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约占菌体蛋白的20%,经制备电泳纯化,纯度达90%以上,为制备人SCF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因子 融合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CSF与SCF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2
作者 陈皓 秦浚川 陈涛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73-76,共4页
应用重组DNA技术构建M CSF与SCF的融合基因并将其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pVL13 92中 ,通过与野生型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cNPV)DNA共转染草地夜蛾细胞Sf9,融合基因插入AcNPV基因组。重组病毒感染单层Sf9细胞后 ,表达产物分泌... 应用重组DNA技术构建M CSF与SCF的融合基因并将其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pVL13 92中 ,通过与野生型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cNPV)DNA共转染草地夜蛾细胞Sf9,融合基因插入AcNPV基因组。重组病毒感染单层Sf9细胞后 ,表达产物分泌到胞外培养液中 ,用MTT比色法和TF 1细胞株可检测到表达产物与IL 3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融合蛋白 昆虫 基因表达 基因重组 协同作用 融合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红乐 李浩威 +5 位作者 邢飞跃 孙学刚 邓宇斌 张秀明 姜勇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8-442,T001,共6页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细菌内同源重组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报告基因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proB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重组腺病毒并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rMSC)高效表达。方法 :采用两步亚克隆的方法将proBDN...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细菌内同源重组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报告基因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proB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重组腺病毒并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rMSC)高效表达。方法 :采用两步亚克隆的方法将proBDNF和BDNF构建入带有EGFP表达盒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 -CMV中 ,形成转移载体pAdTrack -proBDNF和pAdTrack -BDNF ,采用化学转化法在大肠杆菌BJ5 183内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 1同源重组 ,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pAd -proBDNF和pAd -BDNF ;转染 2 93细胞 ,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 ;将重组病毒上清感染rMSC ,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病毒在rMSC表达 ;用Ad -proBDNF和Ad -BDNF感染的rMSC在体外诱导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用Ad -proBDNF和Ad -BDNF的感染的rMSC接种于裸鼠肌肉内 ,两周后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proBDNF和BDNF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重组病毒 ,重组病毒能在体外培养的rMSC高效表达并不影响其分化潜能 ,体内移植实验表明Ad -proBDNF和Ad -BDNF感染的rMSC能在体内表达。结论 :重组腺病毒具有较高的介导proBDNF和BDNF基因表达于rMSC的效率 ,带有报告基因EGFP的Ad -proBDNF和Ad -BDNF感染的rMSC可以用于体内移植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重组腺病毒 构建 大鼠 骨髓间质干细胞 表达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融合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FP/hVEGF121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骨髓间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苏立 陈运贞 +1 位作者 张晓刚 张润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21及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以pCD/hVEGF121质粒为模板扩增VEGF121基因全长,采用PCR产物的粘端克隆法,将VEGF121... 目的: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21及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以pCD/hVEGF121质粒为模板扩增VEGF121基因全长,采用PCR产物的粘端克隆法,将VEGF121定向克隆入pEGFP-C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pEGFP/hVEGF121重组质粒,酶切、PCR及序列分析鉴定,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MSC,荧光显微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EGFP/VEGF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PCR、酶切及测序证实目的基因VEGF121正确连接至pEGFP-C1的多克隆位点,pEGFP/hVEGF121重组质粒转染MSC后,荧光显微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GFP/VEGF蛋白在MSC中存在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人VEGF121及EGFP报告基因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在MSC中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研究VEGF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MSC的分化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生长因子 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蛋白质类 基因表达 骨髓 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定因子诱导胎猪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多能性细胞 被引量:3
5
作者 殷慧群 曹鸿国 +8 位作者 孙雪萍 薛奕杰 张卫琴 黄伟玲 陶勇 刘亚 李运生 张运海 章孝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7-612,共6页
尝试运用限定因子融合蛋白建立猪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试验采用Oct4、Sox2、Klf4、c-Myc四种限定因子经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介导感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对表达外源限定因子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传代,逐步分离培养出集落边缘界限清晰... 尝试运用限定因子融合蛋白建立猪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试验采用Oct4、Sox2、Klf4、c-Myc四种限定因子经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介导感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对表达外源限定因子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传代,逐步分离培养出集落边缘界限清晰的细胞克隆,细胞集落生长状态稳定、核型正常、碱性磷酸酶检测为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Oct4、Nanog、SSEA-1蛋白表达为阳性,体内能够分化形成含有三个胚层的畸胎瘤.结果证实分离培养的细胞克隆为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为进一步完善诱导方案和深入研究应用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细胞) 限定因子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PDGF-A的构建及真皮干细胞的转染 被引量:6
6
作者 闫国和 粟永萍 +5 位作者 王军平 汪代杰 艾国平 王锋超 冉新泽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05-2008,共4页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Achain,PDGFA)基因,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载体pEGFPN1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进入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isd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Achain,PDGFA)基因,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载体pEGFPN1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进入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isd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DMSCs),为采用转入PDGFA基因的DMSCs修复创面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二步分离法,以人肝癌细胞系(SMC7721)的总RNA为模板,扩增PDGFA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克隆入载体pMD18T,随后又将PDGFA基因亚克隆入pEGFPN1载体中,构建PDGF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PDGFA,并采用Fugene6介导转染技术将PDGFA基因导入DMSCs。结果克隆到PDGF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经测序验证,其序列与GenBank所报告的该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地将PDGFA基因克隆到pEGFPN1载体中,并实现了PDGFA基因在DMSC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和美沙拉嗪对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与组织损伤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新环 黄花荣 +2 位作者 钟英强 叶小研 王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4-789,共6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与组织损伤指数(TDL)的影响。方法:MSCs应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TN...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与组织损伤指数(TDL)的影响。方法:MSCs应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TNBS/乙醇灌肠诱导SD大鼠结肠炎模型。81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15,A组)、结肠炎组(n=15,B组)、MSCs治疗1组(3×106MSCs,n=15,C组)、MSCs治疗2组(5×106MSCs,n=15,D组)、TNFRⅡ-IgG治疗组(n=6,E组)和美沙拉嗪治疗组(n=15,F组)。采用DAI描述大鼠的表现,大体CMDI描述肠道的肉眼下表现,TDI评价肠道组织学改变。结果:MSCs经过3次传代后可纯化。B组大鼠各时点DAI、CMDI和TDI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第6天除A组外各组大鼠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第9天C组、D组和F组各评分均低于B组(P<0.05),C组评分与D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14天C、D、E和F组评分均低于B组(P<0.05),其中F组评分最高(P<0.05),E组次之(P<0.05),D组评分最低(P<0.05)。结论:MSCs、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灌肠液可显著改善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第14天的DAI、CMDI和TDI指标,其中效果最好的是MSCs,其次是TNFRⅡ-IgG,美沙拉嗪灌肠液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 美沙拉嗪 炎症性肠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EGF_(12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猛 邓娟 +2 位作者 李静 王延江 周华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VEGF121,并转染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以探究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hVEGF121)基因导入NSCs的表达变化。方法分离培养胎鼠NSCs,并行nestin、GFAP免疫染...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VEGF121,并转染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以探究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hVEGF121)基因导入NSCs的表达变化。方法分离培养胎鼠NSCs,并行nestin、GFAP免疫染色鉴定。采用PCR法,以hVEGF121质粒为模板,扩增hVEGF121全长编码序列,克隆入载体pMD18-T,随后又将其亚克隆入pEGFP-N1载体中,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VEGF121,并以Fugene 6介导转染,将hVEGF121导入NSCs。倒置显微镜检测转染后的NSCs生长变化及hVEGF121在其中的表达等情况。图像分析技术计算转染效率。RT-PCR法对hVEGF121转染的NSCs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到NSCs,并予以鉴定。构建了hVEGF121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VEGF121,成功地将hVEGF121转染NSCs,其转染效率约50%。被转NSCs生长良好。转染hVEGF121基因的NSCs被诱导分化后,神经球的轴突和轴丘表达神经元标志物NF-200。结论成功地将hVEGF121克隆到pEGFP-N1载体中,并实现了hVEGF121基因在NSC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神经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KITLG基因克隆、组织表达及功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霞 王淑燕 +3 位作者 王配 查星琴 潘伟荣 霍金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61,共7页
【目的】研究KITLG基因在猪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从Gen Bank下载猪KITLG序列作为参考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MI)附睾组织中扩增KITLG基因完全编码序列及部分侧翼序列;应用半定量PCR技术检测BMI 10个重要... 【目的】研究KITLG基因在猪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从Gen Bank下载猪KITLG序列作为参考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MI)附睾组织中扩增KITLG基因完全编码序列及部分侧翼序列;应用半定量PCR技术检测BMI 10个重要组织的KITLG m RNA转录表达水平,并对KITLG翻译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多种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KITLG蛋白质的功能,最后构建KITLG的多物种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扩增得到BMI KITLG编码区序列长825 bp,编码274个氨基酸,序列已提交Gen Bank,基因登录号KU705624,对应的氨基酸登录号AOC89042。多组织相对半定量表达分析表明:KITLG基因在附睾、心、脾、肺、肾、胃中高表达,在大脑、肝、小肠和睾丸中低表达。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KITLG存在1个保守结构域SCF,有1个跨膜螺旋结构,存在N端信号肽序列,N末端和C末端均亲水,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有5类功能活性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KITLG在进化中高度保守,且与牛、羊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研究结果为探索BMI KITLG基因在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因子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 组织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_(121)cDNA/hBMP-4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共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志林 汪春兰 +4 位作者 赵宇 韩雷 曹东升 丁浩 王帮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cDNA/hBMP-4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的共表达情况,为骨缺损的联合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使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cDNA/hBMP-4经酶切鉴定后,... 目的观察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cDNA/hBMP-4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的共表达情况,为骨缺损的联合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使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cDNA/hBMP-4经酶切鉴定后,在脂质体介导下将其转入大鼠MSCs,提取总RNA和总蛋白,进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cDNA/hBMP-4成功转染至大鼠MSCs中,并获得有效表达。结论hVEGF121和hBMP-4在大鼠MSCs中获有效表达,为骨缺损的联合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生物合成 间质干细胞/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血小板生成素融合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蛋白质结构预测
11
作者 刘楠 奚永志 +6 位作者 郭斯启 孙玉英 袁志宏 崔建武 习彩霞 梁飞 孔繁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19-1922,共4页
目的:获得重组人干细胞因子/血小板生成素(SCF-TPO)融合蛋白的高表达,预测该全新型融合蛋 白的蛋白质结构。方法:设计引物,利用RT-PCR从胎肝细胞中扩增SCF和TPO氨基端功能区片段,采用基因融合 新策略将其融合成SCF-TPO融合基因,构建pET... 目的:获得重组人干细胞因子/血小板生成素(SCF-TPO)融合蛋白的高表达,预测该全新型融合蛋 白的蛋白质结构。方法:设计引物,利用RT-PCR从胎肝细胞中扩增SCF和TPO氨基端功能区片段,采用基因融合 新策略将其融合成SCF-TPO融合基因,构建pET32a/SCF-TPO融合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在E.coli BL21(DE3)plysS 中获得正确高表达,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融合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首次成功构建了pEF32a/SCF -TPO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融合蛋白的高表达,表达量高达4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结构预测结果 显示,融合蛋白的等电点、抗原性及亲水性无显著改变,接头序列具有高柔性。融合蛋白除一级结构有4个氨基酸发 生改变外,原来的α螺旋和β片层无改变。结论:获得了SCF-TPO融合蛋白的高表达,结构预测融合蛋白的设计符 合要求。为进一步研究SCF-TPO融合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因子 血小板生成素融合蛋白质 原核表达 蛋白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膜结合型干细胞因子cDNA的克隆及初步表达
12
作者 李渝萍 李蓉芬 周建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 获得干细胞因子的cDNA以利于进一步对干细胞因子的重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RT PCR技术 ,从中国妇女早期妊娠的蜕膜和绒毛膜组织总RNA中扩增得到 660bp的干细胞因子cDNA ,克隆入质粒pGEM 4z载体构建了pGSM重组质粒 ,将已测定... 目的 获得干细胞因子的cDNA以利于进一步对干细胞因子的重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RT PCR技术 ,从中国妇女早期妊娠的蜕膜和绒毛膜组织总RNA中扩增得到 660bp的干细胞因子cDNA ,克隆入质粒pGEM 4z载体构建了pGSM重组质粒 ,将已测定序列的cDNA亚克隆入pET 1 1c质粒 ,得到干细胞因子的重组表达质粒pESM。结果 证实所获序列是外显子 6缺失的膜结合型干细胞因子cDNA ,且其分子量与预期的一致。结论 成功克隆了膜结合型干细胞因子的c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因子 分子克隆 序列测定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cDNA克隆、表达和纯化及其造血种属特异性
13
作者 原野 张云生 +5 位作者 李秀森 郭子宽 刘晓丹 侯春梅 唐佩弦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79-383,共5页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humanstemcellgrowthfactor,hSCGF)是一种早期造血调控因子。已知人干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两种形式,包括全长分子hSCGF以及在Ca2+依赖糖识别结构域(calcium-dependentcarbohydraterecognitiondomain,CRD)内缺失78氨基酸...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humanstemcellgrowthfactor,hSCGF)是一种早期造血调控因子。已知人干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两种形式,包括全长分子hSCGF以及在Ca2+依赖糖识别结构域(calcium-dependentcarbohydraterecognitiondomain,CRD)内缺失78氨基酸的截短型分子hSCGFβ。hSCGFβ的造血刺激活性具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hSCGF能否协同刺激小鼠粒/单系祖细胞增殖。为克服hSCGF的cDNAGC含量较高的困难,本研究以两步PCR的方法从人胎肝cDNA文库(Clontech)中成功克隆hSCGFcDNA,进而将hSCGF成熟肽编码序列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中,融合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低温诱导(28℃),重组表达产物主要以可溶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裂解上清中,利用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表达蛋白。对重组蛋白的造血刺激活性分析表明,不同于截短型分子hSCGFβ,全长分子hSCGF能够刺激小鼠骨髓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增殖。结论:hSCGFCRD不直接结合受体,可能具有其他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 CRD区 CDNA克隆 融合表达 造血种属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Jagged1^(ext)-F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洪霞 张萍 +3 位作者 周鹏 李军锋 韩骅 梁英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 :构建含人Jagged1胞外段 IgFc融合基因片段的质粒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 :从人骨髓细胞中用RT PCR扩增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经DNA测序后 ,将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插入改造过的质粒pBluescriptskⅡ中 ,获得hJagged1ext Fc融... 目的 :构建含人Jagged1胞外段 IgFc融合基因片段的质粒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 :从人骨髓细胞中用RT PCR扩增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经DNA测序后 ,将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插入改造过的质粒pBluescriptskⅡ中 ,获得hJagged1ext Fc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F BOSneo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F BOSneo hJagged1ext Fc。以其瞬时转染COS7细胞 ,应用RT PCR、细胞免疫荧光技术 ,及夹心ELISA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被有效地扩增。DNA序列分析表明 ,所构建的含hJagged1ext Fc融合基因的质粒与设计相同 ,hJagged1ext Fc融合蛋白得到正确表达。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hJagged1ext Fc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Jagged1在造血干 /祖细胞的体外扩增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NOTCH JAGGED1 融合蛋白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KGF基因毛囊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mESC脂质体悬浮转染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伟 肖红 +4 位作者 高笑宇 杜晓媛 汪慧 郭旭东 刘东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17,共11页
旨在构建小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真核表达载体pCDsR-UKA,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并进一步优化其转染条件,最终获得可以正常生长并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转KGF基因的ES细胞。利用RT-PCR技术扩增小鼠KGF基因cDNA... 旨在构建小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真核表达载体pCDsR-UKA,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并进一步优化其转染条件,最终获得可以正常生长并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转KGF基因的ES细胞。利用RT-PCR技术扩增小鼠KGF基因cDNA并构建表达载体pCDsR-UKA(6.6 kb),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DNA用脂质体包裹后转染mESC。从小鼠成纤维细胞cDNA扩增出891 bp的KGF基因片段与UHS启动子和BGH polyA序列成功重组到pCDsRed2载体中。经酶切和DNA测序验证,插入载体的DNA片段为KGF基因且方向正确。采用脂质体法优化转染条件,mESC最高转染效率达到(34.4±4.1)%。经G418筛选的转基因ES细胞通过PCR鉴定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在ES细胞基因组中。成功获得了小鼠KGF基因片段,以及真核表达载体pCDsR-UKA,经优化的脂质体悬浮法转染条件,在六孔板中当DNA与脂质体比例为3∶10时,可获得最佳转染效率且不改变ES细胞的生长状态,经筛选获得了转基因ES细胞克隆。为下一步通过四倍体补偿技术获得ES小鼠提供了转基因ES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GF 表达载体 胚胎干细胞 毛囊 UHS 红色荧光蛋白 脂质体转染 悬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