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宁 辛阳 +3 位作者 许皓月 孙海芳 杨梦佳 王雪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1-24,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提出新要求。基于河北省面源数据,对脱贫劳动力就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培育新兴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舆论宣传、创新培训模式、强化政策激、转变政府职能6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北省 乡村振兴 脱贫劳动力 稳定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权理论视域下残疾女性技能化路径与机制——以江苏省宜兴市爱德培训学校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文丽 韩俊哲 +3 位作者 张明泽 孙婧文 刘秀 古恒宇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46,共14页
残疾女性技能化是新时代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的重要工作之一,基于赋权理论解析残疾女性技能化的路径与机制,对于残疾女性融入社会和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以女性主义地理学为视角,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 残疾女性技能化是新时代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的重要工作之一,基于赋权理论解析残疾女性技能化的路径与机制,对于残疾女性融入社会和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以女性主义地理学为视角,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质性方法,以江苏省宜兴市爱德培训学校为案例地,分析了赋权理论在提升残疾女性自我意识、增强能力以及实现技能化的重要作用及路径。研究发现:1)通过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形成了“政策支持―市场拓展―社会助力”的协同赋能模式,为残疾女性提供了从培训到就业的全链条支持,显著提升了残疾女性在传统工艺领域的专业技能,为残疾女性提供了“地方身份资本”,增强了这一群体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独立性。2)技能化成果改变了残疾女性的社会身份,使该群体从边缘化的无业或低收入群体转变为有技能、有稳定收入的职业人士。3)技能化过程使残疾女性有了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和能力,不仅扩展社会网络,增强其社会影响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也使其自身的赋权成果得到优化,并且提高了该群体的社会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女性 赋权理论 技能化就业 残疾人就业 女性主义地理学 江苏省宜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振兴背景下大学生留省就业思想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东 张诗琳 +2 位作者 宋志彬 孟祥伟 房丹丹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216-218,共3页
随着东北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黑龙江作为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振兴和发展。在龙江振兴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留省就业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人才储备的完善以及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随着东北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黑龙江作为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振兴和发展。在龙江振兴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留省就业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人才储备的完善以及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黑龙江省大学生留省就业还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因此,该文旨在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促进大学生留省就业的思想行为引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留省就业 人才流失 择业观念 就业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就业影响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璇 张旭亮 李腾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3,共5页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央及各省关注的重点.利用1992~ 2012年浙江省相关统计数据,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调整转换速度两个指数,分析对比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的协调关系,发现其协调关系明显优于广东...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央及各省关注的重点.利用1992~ 2012年浙江省相关统计数据,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调整转换速度两个指数,分析对比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的协调关系,发现其协调关系明显优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分析对比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发现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且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影响明显小于广东省和江苏省.一方面,说明浙江省在产业结构与就业上更具协调性;另一方面,说明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劳动力就业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迅华 何志林 须晓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87,共5页
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出口"不畅必然导致"进口"不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文献资料、... 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出口"不畅必然导致"进口"不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江苏省17所高校的2008届高水平运动员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从社会、高校、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运动员就业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和完善就业的对策,为职能部门和运动员如何提高就业率提供参考,以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普通高校 高水平运动员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被引量:64
6
作者 王成超 杨玉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62-1367,共6页
针对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福建省长汀县358户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生计非农化与耕地流出之间是一种正反馈关系,农户生计非农化有效促进了农户耕... 针对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福建省长汀县358户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生计非农化与耕地流出之间是一种正反馈关系,农户生计非农化有效促进了农户耕地的流出;②生计非农化诱致的农业劳动力缺乏以及较高的务农机会成本是农户耕地流出的直接原因;③生计非农化总体上对耕地流入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务农机会成本对农户耕地流入起到主导的抑制作用,而地租下降等因素对耕地流入起到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务农机会成本对耕地流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生计非农化 耕地流转 LOGISTIC模型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的现状和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世伟 罗胤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39,共6页
依据劳动经济理论,应用吉林省的微观数据,从劳动力的人口特征、受教育程度特征、户籍特征和地区差异等角度,研究吉林省失业率、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现状。针对吉林省城镇劳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就业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与第三产... 依据劳动经济理论,应用吉林省的微观数据,从劳动力的人口特征、受教育程度特征、户籍特征和地区差异等角度,研究吉林省失业率、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现状。针对吉林省城镇劳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就业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与第三产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和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就业 失业 劳动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中地区农村就业结构转换态势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丽娟 刘彦随 翟荣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6期135-138,共4页
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江苏苏中地区作为乡镇企业带动型发展的典型地区,其农村就业结构转换的态势在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该地区农村就业结构转换的总体态势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降... 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江苏苏中地区作为乡镇企业带动型发展的典型地区,其农村就业结构转换的态势在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该地区农村就业结构转换的总体态势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上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是第二产业就业;农村就业结构转换,是工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结构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市场经济环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基础平台,工业化是农村就业结构转换的原动力,城市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农村就业结构转换的直接推动力,产业收入比较利益是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动力,而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措施是其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农村发展 转换态势 苏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回流的选择性与非农就业:来自湖北的证据 被引量:55
9
作者 胡枫 史宇鹏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80,共10页
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民工回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利用来自湖北省的农村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回流原因与返乡非农就业状况。农民工的回流决策不仅要受到其人力资本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民工回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利用来自湖北省的农村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回流原因与返乡非农就业状况。农民工的回流决策不仅要受到其人力资本的影响,也与老人需要赡养、农业负担较重、与家人团聚等家庭因素以及输出地经济的发展程度有关。相对于那些仍然外出的农民工而言,回流农民工往往是负向选择的结果,并没有表现出比从未外出农村劳动力更倾向参与非农就业。因此,农民工回流对输出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可能并不像大部分研究结果所显示的那么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流动 农民工回流 非农就业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国斌 王卓识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6,共8页
城镇化进程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造成农村就业人口素质下降问题使得农业发展陷入困境。要解决城镇化引起的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保证城镇化与农业协调平稳发展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 城镇化进程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造成农村就业人口素质下降问题使得农业发展陷入困境。要解决城镇化引起的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保证城镇化与农业协调平稳发展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现状,根据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实际情况,提出推动小城镇建设,发挥小城镇"亚核心"作用;发展农业园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就业人口劳动素质的对策建议,从而推动城镇化与农业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就业人口 老龄化 城镇化进程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玉荣 周江梅 +1 位作者 郑晓梅 徐慎娴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15-418,共4页
以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分析与社会调研,对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及其特点、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用工短缺原因及趋势进行探析,提出完善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减轻福建省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对策... 以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分析与社会调研,对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及其特点、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用工短缺原因及趋势进行探析,提出完善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减轻福建省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就业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与服务业协同推动的“就地城镇化”模式:甘肃省敦煌市案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红 杨永春 +1 位作者 王宏光 杨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0-164,170,共6页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构建人口就地城镇化模型,分析推进人口就地迁移的影响因素、就业模式和居住模式。理论模型与甘肃省敦煌市的实证结果都表明:人们在就地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及农业生产有利可图的前提下,通过居住成本、就业成本、家...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构建人口就地城镇化模型,分析推进人口就地迁移的影响因素、就业模式和居住模式。理论模型与甘肃省敦煌市的实证结果都表明:人们在就地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及农业生产有利可图的前提下,通过居住成本、就业成本、家庭、农业与乡土情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就地迁移。就地迁移的就业模式有农业模式、农-工业模式、农-服务业模式3种,不同的就业模式形成合居式、分居式和季节性迁移3种居住模式。通过深度访谈及问卷调研发现,敦煌人口基于地方农-服务业的资源优势就地流动,呈就地城镇化模式。青年人和老年人在该模式影响下形成了以城乡分离为主的分居式居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就地城镇化 就业模式 居住模式 敦煌市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联动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郑红玲 刘肇民 鲁丽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68,共6页
以河北省为例,运用相关系数、偏离度、就业弹性等方法对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进行相关性分析,将结构偏离度纳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建立偏离度对经济增长的回归模型及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三者动态结构间的向量自回归模... 以河北省为例,运用相关系数、偏离度、就业弹性等方法对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进行相关性分析,将结构偏离度纳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建立偏离度对经济增长的回归模型及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三者动态结构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河北经济特有的高能耗、高排放、经济转型压力大等特征在模型中均有所体现。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使得经济结构得以改善,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存在转移和释放的较大空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大于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有利于增加就业;结构偏离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结构偏离度每增加1,对产出就造成0.02%~0.17%的损失;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正向促进作用,但被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得稳增长、调结构的压力较大;经济增长对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且长远,调结构对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就业空间模式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振波 朱传耿 孙峰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利用2000年山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山东省139个县(市、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分层聚类分析,得出连续型圈层、非连续型圈层、跳跃式圈层、混合型圈层、母子型圈层、核心转移型、双核非连续型、带状等8... 利用2000年山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山东省139个县(市、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分层聚类分析,得出连续型圈层、非连续型圈层、跳跃式圈层、混合型圈层、母子型圈层、核心转移型、双核非连续型、带状等8种就业空间模式,并从中心城市、交通、城市间关系3个方面总结出各种模式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就业空间模式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民工就业状况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8
15
作者 曲芳芳 刘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1-204,共4页
农民工问题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对于推动河北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资料以及对河北省部分地区的相关调查数据为基础,就目前河北省农... 农民工问题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对于推动河北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资料以及对河北省部分地区的相关调查数据为基础,就目前河北省农民工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农民工 就业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需求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庄小将 吴波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33-36,共4页
针对国内外文献关于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设计问卷,并对江苏省589家聘用高职毕业生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SPSS18.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企业人才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主要由学习能力、个人特质能... 针对国内外文献关于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设计问卷,并对江苏省589家聘用高职毕业生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SPSS18.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企业人才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主要由学习能力、个人特质能力、职业能力及专业能力等四种能力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人才需求 高职院校毕业生 就业能力结构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发展对江苏省农民增收、农民就业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和全面FGLS的实证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睿 李祥 冯学钢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年第4期529-538,共10页
运用分位数回归和全面FGLS方法对2005年至2014年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民就业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就全省而言,旅游业对农民增收的传导路径由"产业推动型"向"城镇化推动型"转变。旅游业发展对其他三... 运用分位数回归和全面FGLS方法对2005年至2014年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民就业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就全省而言,旅游业对农民增收的传导路径由"产业推动型"向"城镇化推动型"转变。旅游业发展对其他三产行业农民就业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就区域差异而言,苏北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民就业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但三产基础薄弱是限制农民增收和就业的最大障碍。苏中地区旅游业可以通过加速城镇化进程,提高三产人员占比拉带动农民就业。苏南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和就业均产生积极的作用,但造成从业农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加之旅游业相对优势不明显,旅游业引导下的城镇化对农民就业的促进作用仍然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旅游业发展 农民增收和就业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本专科护生社区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董方虹 蔡碧娥 徐建美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0期6-9,共4页
目的了解本、专科护生的社区就业意向及其原因,以期对该类学生就业有所指导。方法自行设计山东省本、专科护生社区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对山东省6所高校1270名护理本、专科生进行社区就业意向调查,并对各高校老师、部分护生进行访谈。结果... 目的了解本、专科护生的社区就业意向及其原因,以期对该类学生就业有所指导。方法自行设计山东省本、专科护生社区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对山东省6所高校1270名护理本、专科生进行社区就业意向调查,并对各高校老师、部分护生进行访谈。结果护生对社区护理的了解程度不高,很了解的仅占0.6%;对社区护理发展趋势态度积极,86.6%护生认为社区护理有发展前景;70.5%护生愿意接受社区护理工作;本、专科护生在社区就业意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χ2=22.3,P<0.01);愿意去社区工作理由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项为社区护理刚刚起步、发展空间大、能够有所作为;在不愿意去社区工作理由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项为社区护理起步晚、体系不健全、不能实现个人价值。结论本、专科护生就业意向与对社区了解程度、知识结构、社区服务能力及择业价值观等因素有关。护生应转变就业观念,高校应将《社区护理》作为必修课并建设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社区应提供护生就业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护理专业 大学生 社区护理 就业意向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的调查与分析——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秦秀清 胡庆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427-12430,12446,共5页
通过2010年6月23~27日在赣州市于都县工业园就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的相关问题对企业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调查研究,了解了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基本情况,以及他们的择业就业发展情况及职业理想。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面临的主要问... 通过2010年6月23~27日在赣州市于都县工业园就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的相关问题对企业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调查研究,了解了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基本情况,以及他们的择业就业发展情况及职业理想。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用人不规范,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尽如人意;新生代农民工知识和技术水平滞后于企业需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新生代农民工欠缺职业规划,学习培训需求难以有效实现;受户籍制度制约,新生代农民工难以真正的融入务工所在地。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和就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完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各项劳动经济权益;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竞争力;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权利保障,提高他们的话语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择业 就业 调查 江西省于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树高 丁元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3-55,共3页
本文认为,加入WTO后,广东省从就业的产业结构来看,劳动力正加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就业的行业结构来看,劳动越来越密集化,经济和就业结构不断向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变;就业机会的增加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制品... 本文认为,加入WTO后,广东省从就业的产业结构来看,劳动力正加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就业的行业结构来看,劳动越来越密集化,经济和就业结构不断向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变;就业机会的增加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制品与建筑建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文章提出,加快广东省就业结构转换的对策,一是加快经济增长,继续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二是提高城市化水平,扩大就业容量;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就业结构 就业容量 变动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