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tensile behaviour and crack propagation of coal under coupled static-dynamic loading 被引量:22
1
作者 Xianjie Hao Weisheng Du +4 位作者 Yixin Zhao Zhuowen Sun Qian Zhang Shaohua Wang Haiqing Qi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20年第5期659-668,共10页
The fracture behaviour and crack propagation features of coal under coupled static-dynamic loading conditions are important when evaluating the dynamic failure of coal.In this study,coupled static-dynamic loading test... The fracture behaviour and crack propagation features of coal under coupled static-dynamic loading conditions are important when evaluating the dynamic failure of coal.In this study,coupled static-dynamic loading tests are conducted on Brazilian disc(BD)coal specimens using a modified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The effects of the static axial pre-stress and loading rate on the dynamic tensile strength and crack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D coal specimens are studied.The average dynamic indirect tensile strength of coal specimens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static axial pre-stress increasing.When no static axial pre-stress is applied,or the static axial pre-stress is 30%of the static tensile strength,the dynamic indirect tensile strength of coal specimens shows an increase trend as the loading rate increases.When the static axial pre-stress is 60%of the static tensile strength,the dynamic indirect tensile strength shows a fluctuant trend as the loading rate increases.According to the crack propagation process of coal specimens recorded by high-speed camera,the impact velocity influences the mode of crack propagation,while the static axial pre-stress influences the direction of crack propagation.The failure of coal specimens is a coupled tensile-shear failure under high impact velocity.When there is no static axial pre-stress,tensile cracks occur in the vertical loading direction.When the static axial pre-stress is applied,the number of crack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ading direction decreases,and more cracks occur in the parallel loading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Coupled static-dynamic loading SHPB Dynamic fracture behaviour Crack propa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microwave- and thermal-assisted rock fragmentation method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loading rates
2
作者 Wei Yao Shuai Wang +2 位作者 Bangbiao Wu Ying Xu Kaiwen X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799-819,共21页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thermal treatment on the dynamic compression and fragmentation properties of rocks is essential to quantify energy consumption in rock engineering.In this study,F...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thermal treatment on the dynamic compression and fragmentation properties of rocks is essential to quantify energy consumption in rock engineering.In this study,Fangshan granite(FG)specimens were exposed to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heat treatment.The damage of FG specimens induced by these two methods was compared using X-ray CT scanning and ultrasonic wave method.The temperatures of FG aft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thermal treatment were effectively evaluated using a newly proposed technique.A novelty method for precisely determining the geometric features of fragments i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fragmentation energy.Thus,the dynamic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UCS),the dynamic frag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and the fragmentation energy of FG after these two pretreatment methods can be reasonably compared.The noticeable distinction of loading rate effect on the dynamic UCS of FG between these two pretreatment methods is first observed.A relationship i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dynamic UCS and the damage induc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heat treatment.Moreover,fragmentation energy fan analysis is introduced to accurately compare the fragmentation properties of FG after two pretreatment methods in dynamic compression 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gshan granite Dynamic experiments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rmal treatment loading rate FRAGM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ading设计的用户体验:呈现时长与类型对等待时间知觉和情绪感受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岱 姚康 +1 位作者 谈笑 杨志新 《人类工效学》 2015年第4期6-12,共7页
目的研究Loading呈现时长及Loading类型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方法模拟用户观看网络视频时遇到缓冲而被迫等待的情景,被试的任务是估计知觉到的Loading呈现时长,并对观看时的主观焦躁感受进行评分。结果 Loading类型与时间知觉以及焦躁情... 目的研究Loading呈现时长及Loading类型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方法模拟用户观看网络视频时遇到缓冲而被迫等待的情景,被试的任务是估计知觉到的Loading呈现时长,并对观看时的主观焦躁感受进行评分。结果 Loading类型与时间知觉以及焦躁情绪感受有关,视频类型Loading包含信息量大,被试时间知觉短,情绪体验趋于正性。Loading呈现时长与Loading类型存在交互作用,随着Loading呈现时长的增加,被试时间知觉的准确性下降,情绪感受趋于负性。结论个体的时间知觉与焦躁感受与Loading呈现时长以及Loading类型有关,减少Loading呈现时长,采用视频类型Loading能改变用户时间知觉并减少焦躁感受,是改善用户体验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ing 时间知觉 情绪感受 用户体验 人机交互 等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尖部角区分离对高负荷压气机性能影响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4
作者 于贤君 侯景韬 +1 位作者 安广丰 刘宝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8,共12页
为了探究转子尖部角区分离对高负荷压气机性能及内部流场的影响,以设计负荷系数为0.46的单级高负荷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与数值计算研究了转子叶尖间隙为0.6%与1.3%叶高的两种情况下高负荷压气机级特性与内部流场细节,分析了转子... 为了探究转子尖部角区分离对高负荷压气机性能及内部流场的影响,以设计负荷系数为0.46的单级高负荷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与数值计算研究了转子叶尖间隙为0.6%与1.3%叶高的两种情况下高负荷压气机级特性与内部流场细节,分析了转子尖部角区分离对于高负荷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流动机制。结果表明,转子叶尖间隙为0.6%叶高时,小流量工况下转子尖部吸力面出现了明显的角区分离;而转子叶尖间隙为1.3%叶高时,小流量工况下转子尖部流动由泄漏流主导。随着小间隙下转子尖部角区分离的增强,转子尖部堵塞与损失剧烈增长;同时,由于转子吸力面径向迁移的增强,小流量工况下转子近轮毂区域损失降低、负荷升高。相应地,压气机级总压升随流量减小表现出“先平缓,再升高,最后快速下降”的特点,级效率随着小流量工况总压升的进一步升高快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压气机 角区分离 转子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Power对汽油机不同负荷运行特性的仿真分析
5
作者 姜峰 袁旭辉 +2 位作者 胡玲玲 王春风 刘柳成林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7,14,共8页
为分析某款汽油机在不同转速下不同负荷运行特性对该汽油机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型号汽油机的仿真模型,并对全负荷状态条件下的发动机进行相应的台架试验,将得到的试验结果与GT-... 为分析某款汽油机在不同转速下不同负荷运行特性对该汽油机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型号汽油机的仿真模型,并对全负荷状态条件下的发动机进行相应的台架试验,将得到的试验结果与GT-Power建立的发动机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仿真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验证了所搭建汽油机模型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研究所搭建的汽油机模型在不同负荷运行特性的情形,通过调节PID控制器中的比例-积分数值改变节气门开度来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对不同负荷条件下运行特性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发动机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负荷特性 模型试验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徐变试验及有限元模拟
6
作者 张洋 黄悦 +1 位作者 张益宁 孟祥伦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40-48,共9页
通过对2条外贴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进行长期持续荷载作用下的持荷试验,并采集相关数据,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UMAT子程序定义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徐变的数值模型,建立了外贴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试验梁在长期持续荷载作用下的时变分析... 通过对2条外贴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进行长期持续荷载作用下的持荷试验,并采集相关数据,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UMAT子程序定义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徐变的数值模型,建立了外贴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试验梁在长期持续荷载作用下的时变分析模型。试验测量数值与有限元分析模型数值差距较小,证明了该模型分析的可靠性,可以利用模型来进行不同数值参数下的有限元分析。同时还考虑了环氧胶黏结剂随时间变化的剪切蠕变行为,发现胶层蠕变对试验梁附加挠度的影响较小,但为了使模拟值更加准确,应考虑胶层蠕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加固混凝土梁 持续荷载 徐变 试验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边界层中风力机载荷及功率特性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郭兴铎 李银然 +2 位作者 李仁年 魏魁 马清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该文在风洞中构建出两种平均风切变指数和湍流强度的大气边界层风场,并开展均匀来流和大气边界层条件下风力机载荷及功率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风力机偏航运行时,机组轴向载荷减小,疲劳载荷增大,随着偏航角增大,风轮功率系数减小,... 该文在风洞中构建出两种平均风切变指数和湍流强度的大气边界层风场,并开展均匀来流和大气边界层条件下风力机载荷及功率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风力机偏航运行时,机组轴向载荷减小,疲劳载荷增大,随着偏航角增大,风轮功率系数减小,最优叶尖速比降低。在大气边界层来流条件下,风轮平均倾覆力矩系数和功率系数较均匀来流增大,机组疲劳载荷、极端载荷,及输出功率的非定常特性显著增加,且功率系数的概率分布更符合高斯分布。此外,风轮功率系数频谱与大气边界层来流速度频谱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在耦合区间出现Φ_(p)/Φ_(u)-f^(-2)的幂率关系。而功率系数频谱在超过约3倍转频后基本维持水平趋势,表明湍流来流与输出功率的调制作用在该频率处开始解耦,解耦后风力机功率输出受湍流来流的影响较弱,其功率谱响应主要取决于风轮的自身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大气边界层 湍流 功率 载荷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千米级大跨度悬索桥荷载试验研究
8
作者 谭达 黄晓敏 +2 位作者 毛德均 茹兴伦 毛永康 《科技通报》 2025年第3期106-113,共8页
为评估金安金沙江大桥(主跨1386 m的悬索桥)在运营条件下的结构受力状态和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预期,对其开展了现场静动载试验。静载试验主要测试关键部位挠度、应变、索力增量,动载试验包括模态试验和无障碍行车试验。在静载试验下,... 为评估金安金沙江大桥(主跨1386 m的悬索桥)在运营条件下的结构受力状态和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预期,对其开展了现场静动载试验。静载试验主要测试关键部位挠度、应变、索力增量,动载试验包括模态试验和无障碍行车试验。在静载试验下,索塔顶部最大纵向偏移量为75 mm,塔底最大应变为26με,主缆竖向实测最大挠度为1805 mm。主缆锚跨索股的索力最大实测增量为20353.495 kN,吊索索力最大实测增量为193.832 kN。主梁的最大竖向挠度实测值为1724 mm,且其最大纵向偏移实测值为319 mm。主梁上弦杆的最大应变实测值为55με,下弦杆最大应变实测值为305με,斜腹杆最大应变实测值为169με,竖腹杆最大应变实测值为67με。校验系数为0.59~0.98,相对残余均小于20%。动载试验下,1~3阶自振频率的实测值均高于计算值,且在不同速度行驶时产生的冲击系数均小于计算值。静载试验结果表明主桥的整体受力性能较好。动载试验结果表明桥跨的动力响应和振动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悬索桥 动静载试验 校验系数 冲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注意度与时距长度对进度条时间感知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卓诗语 王玫 《人类工效学》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目的研究用户在不同时间注意度和时距长度条件下对不同加载速度进度条的时间感知差异。方法通过两个阶段实验进行研究,第一阶段在低时间注意下采用滑块估计法,第二阶段在高时间注意下使用两两对比法,考察四种加载速度进度条对于等待时... 目的研究用户在不同时间注意度和时距长度条件下对不同加载速度进度条的时间感知差异。方法通过两个阶段实验进行研究,第一阶段在低时间注意下采用滑块估计法,第二阶段在高时间注意下使用两两对比法,考察四种加载速度进度条对于等待时间感知的影响。结果在不同实验阶段与时距长度条件下,加速进度条感知时间均为最短,而对于时间感知较长的进度条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不同时间注意度会影响用户的等待时间感知,短时距下,匀速进度条的单调性导致其感知时距较长,长时距下,先减后加进度条的减速阶段让用户感受到“停顿”感,导致感知时距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产品设计 界面 时间知觉 进度条 加载方式 用户体验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晃荡载荷特性与近似计算方法研究
10
作者 袁心怡 苏焱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利用高精度的Boussinesq方程建立数值模型,并结合试验手段,深入分析了矩形水箱内部浅水晃荡运动的载荷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当无因次外部激励频率接近液体固有频率时,晃荡运动与载荷时历曲线表现出相似的非线性特征,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 利用高精度的Boussinesq方程建立数值模型,并结合试验手段,深入分析了矩形水箱内部浅水晃荡运动的载荷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当无因次外部激励频率接近液体固有频率时,晃荡运动与载荷时历曲线表现出相似的非线性特征,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式。通过对载荷时历曲线进行傅里叶分析,得到了不同外部激励频率下载荷的频域分布特征。基于晃荡载荷与自由液面波高频响曲线的相似性以及载荷特性的分析结果,建立了晃荡载荷的近似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不同水深及激励幅值下表现出优良的泛化性能,能够修正共振状态下线性近似对壁面载荷的过高估计,使跳跃频率处误差减少了50%以上。利用所提出的近似方法能够在已知波高的情况下快速估计壁面载荷,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晃荡 载荷特性 近似方法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桥梁钢梁检测试验方法与应用研究
11
作者 王远征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0期195-198,共4页
为了提升公路桥梁钢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通过介绍某具体工程实例的内容,分析了其工程概况、桥梁结构特点以及钢梁检测试验的关键环节。首先,计算了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为试验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接着,详细探讨了公路桥梁钢梁检测试... 为了提升公路桥梁钢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通过介绍某具体工程实例的内容,分析了其工程概况、桥梁结构特点以及钢梁检测试验的关键环节。首先,计算了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为试验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接着,详细探讨了公路桥梁钢梁检测试验中的加载控制方法,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与准确。随后,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系统处理,以获取桥梁的真实性能参数。最后,对桥梁挠度检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评估了桥梁的承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检测试验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公路桥梁钢梁的性能状态,为桥梁的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保障桥梁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桥梁 钢梁 检测 试验 加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坡地形下多角度分析光伏板风荷载的风场模拟及效应研究
12
作者 张斌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7期67-69,共3页
山坡地形的风环境与平原地区的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对光伏板的风荷载影响较为复杂。为此,文章进行了山坡地形下多角度分析光伏板风荷载的风场模拟以及效应分析。风场按B类参数设定,通过STAR CCM+软件进行多面体网格划分,分析了坡度与光... 山坡地形的风环境与平原地区的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对光伏板的风荷载影响较为复杂。为此,文章进行了山坡地形下多角度分析光伏板风荷载的风场模拟以及效应分析。风场按B类参数设定,通过STAR CCM+软件进行多面体网格划分,分析了坡度与光伏板倾角对光伏板受力的影响,涵盖多种风向角、间距和阵列高度差;模拟实验在风洞实验室内模拟光伏阵列在山坡地形下的风荷载效应,采用树脂材料制作缩小比例的光伏板模型,设置不同坡度和光伏板倾角。通过模拟,获取光伏板受力数据,为后续数据分析与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光伏板风荷载受到多因素影响,且山体坡度与光伏板倾角均具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板 光伏发电 山坡地形 风荷载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广告动态图形设计对用户体验与品牌传播的影响
13
作者 叶茵 《上海包装》 2025年第4期148-150,共3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在使用网络时常常遇到加载页面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还可能导致用户流失。阐述了H5广告动态图形设计的应用,包括简单帧动画、进度提示、品牌色彩结合和广告主题呼应等方面;探讨了H5广告动态图形设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在使用网络时常常遇到加载页面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还可能导致用户流失。阐述了H5广告动态图形设计的应用,包括简单帧动画、进度提示、品牌色彩结合和广告主题呼应等方面;探讨了H5广告动态图形设计对用户体验和品牌传播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趣味化的动态图形设计能够有效降低用户的等待焦虑,提升广告的流畅感和品牌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广告加载页 动态图形 趣味化设计 用户体验 品牌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临结合的侧墙与腰梁及横梁节点抗震试验研究
14
作者 王迪 李亚杰 +2 位作者 罗琦琪 周玉晶 于思淼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3期94-101,112,共9页
地下建筑永久结构与基坑临时支护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绿色环保、高效节能,近年来被积极推广。为探究该结构体系中侧墙(连续墙)与腰梁及横梁(支撑)节点的抗震性能,制作了两种试件,均采用钢筋连接腰梁与横梁,分别使用钢板与螺纹型钢筋接驳器... 地下建筑永久结构与基坑临时支护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绿色环保、高效节能,近年来被积极推广。为探究该结构体系中侧墙(连续墙)与腰梁及横梁(支撑)节点的抗震性能,制作了两种试件,均采用钢筋连接腰梁与横梁,分别使用钢板与螺纹型钢筋接驳器连接腰梁与侧墙,开展低周循环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板连接与接驳器连接试件的破坏模式相近,均始于横梁内纵向钢筋屈服,横梁与腰梁界面混凝土压溃,最终横梁内纵向钢筋断裂。两种试件相比,钢板连接试件正向极限承载力略低,负向极限承载力略高,二者承载力均满足设计使用要求;钢板连接试件正、负向位移延性系数分别为接驳器连接试件的1.98倍与1.16倍,表明前者延性更好;钢板连接试件强度退化程度低于接驳器连接试件,钢筋混凝土滑移小,虽刚度退化高于后者,但曲线变化平缓,耗能均匀且稳步提升。综合考量两种试件的抗震性能指标,本文推荐侧墙与腰梁采用钢板连接。研究结论可为类似节点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临结合 抗震试验 低周循环加载 支护结构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深厚淤泥质地基的特性分析
15
作者 史冠宇 瞿生军 陈逸枫 《江苏水利》 2025年第6期42-47,51,共7页
依托马集大沟涵闸深厚淤泥质土层背景,通过室内试验对比了3种不同加固处理方式下试样的竖向变形、物理力学性质、固结度等指标,确定了本工程合理的加固方案。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过程中,加固区的孔隙水压力、地表... 依托马集大沟涵闸深厚淤泥质土层背景,通过室内试验对比了3种不同加固处理方式下试样的竖向变形、物理力学性质、固结度等指标,确定了本工程合理的加固方案。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过程中,加固区的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和固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的试样竖向变形最大、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指标提升最大;抽真空12h后,膜下真空度已达到80kPa,并维持在80kPa以上,满足设计要求;堤坝不同位置的孔压变化规律相似,越接近地面,孔压下降的幅度越大,下降的速度也越大,深度2m的孔压变化与其余深度差异显著,说明抽真空期间水位在地下2~4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淤泥地层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 室内试验 现场监测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Grain Properties for Artificial Bedload Supply
16
作者 Markus PROMNY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30-33,共4页
The German Armed Forces University in Munich has conducted experiments in a laboratory flume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roundness on bed load transport.The investigations were assigned by the German Federal Institu... The German Armed Forces University in Munich has conducted experiments in a laboratory flume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roundness on bed load transport.The investigations were assigned by the German Federal Institute of Hydrology (BIG),with a focus on incipient motion,transport velocity and the depth of mixing into the riverbed.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transport velocity of angular graim is lower and the critical shear stress for incipient motion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of well-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d load supply bed load transport grain properties ROUNDNESS tracer experiments incipient motion transport velo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shear coaxial injectors with hot hydrogen-rich gas/oxygen-rich gas and GH_2 /GO_2
17
作者 金平 李茂 蔡国飙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12-323,共12页
The influences of the shear coaxial injector parameters on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heat load of a combustor are studied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injector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ratio of the ox... The influences of the shear coaxial injector parameters on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heat load of a combustor are studied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injector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ratio of the oxidizer pressure drop to the combustor pressure (DP ), the velocity ratio of fuel to oxidizer (R V ), the thickness (WO ), and the recess (HO ) of the oxidizer injector post tip,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ydrogen-rich gas (TH ) and the oxygen-rich gas (TO ), are integrated by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hear coaxial injector. The gaseous hydrogen/oxygen at ambient temperature (GH2 /GO2 ), and the hot hydrogen-rich gas/oxygen-rich gas are used here. The length of the combustion (LC ), the average temperatures of the combustor wall (TW ), and the faceplate (TF ) are selected as the indicators. The tendencies of the influences of injector parameters on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heat load of the combustor for the GH2 /GO2 case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hot propellants case. However,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in the hot propellant case i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GH2/GO2 case, and the heat load of the combustor is also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gas injector combustion performance heat load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金属露天矿配矿装载点选取问题及求解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清华 张文雅 王倩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12-20,共9页
目的:为了减少矿产资源浪费,提高贫矿的利用率,针对大型金属露天矿多装载点配矿问题,综合考虑矿石剩余量不足、铲装设备数量有限等因素对配装载点选取的影响,以品位偏差最小、生产成本最小、车辆总排队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配矿装载点选... 目的:为了减少矿产资源浪费,提高贫矿的利用率,针对大型金属露天矿多装载点配矿问题,综合考虑矿石剩余量不足、铲装设备数量有限等因素对配装载点选取的影响,以品位偏差最小、生产成本最小、车辆总排队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配矿装载点选取模型。方法:采用二维矩阵整数编码法,并设计一种基于随机片段交叉与特定变异算子相结合的间接二次遗传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以国内某大型金属露天矿实际生产数据为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出的装载点选取方案在受铲装设备数量限制、优先开采矿石剩余量相对较少装载点的条件下,仍能满足配矿计划需求。结论:所提模型、算法能普遍适用于大型金属露天矿山开采,使装载点的矿石得到充分利用。意义: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矿山整体开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露天矿 配矿 装载点选取 间接二次遗传 改进遗传算法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模型超固结状态演化分析及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19
作者 姚仰平 张奎 +1 位作者 王祖乐 朱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7-1135,共9页
本构模型是土力学求解强度变形问题的关键。研究揭示了剑桥模型在超临界侧强度过高、超固结状态下无法应力三维化、应力应变关系发生突变等存在的问题,分析了UH模型建立的超固结状态耦合演化机制及在弹塑性理论框架下实现的超固结状态... 本构模型是土力学求解强度变形问题的关键。研究揭示了剑桥模型在超临界侧强度过高、超固结状态下无法应力三维化、应力应变关系发生突变等存在的问题,分析了UH模型建立的超固结状态耦合演化机制及在弹塑性理论框架下实现的超固结状态与正常固结状态计算理论的统一,并基于三轴试验预测证明了UH模型能更加合理地描述超固结状态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通过开展载荷板离心模型试验以及数值模拟验证可以发现,相较于剑桥模型,UH模型计算的地基土荷载变形曲线、侧压力系数分布更加准确,其本质是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更加科学、合理。研究证明UH模型的应用能显著提高超固结状态土体强度变形计算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对复杂岩土工程问题的计算求解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固结状态演化 UH模型 剑桥模型 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地基荷载变形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水平与负荷条件对地铁调度安全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李博 宣金鸽 +1 位作者 薛艳敏 余隋怀 《人类工效学》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目的为探究在不同经验与负荷条件下,注意力分配方式对地铁调度安全监控行为的影响。方法依据注意力分配模型设计眼动实验平台,采用3种注意力分配方式×2种脑力负荷×2种经验水平的眼动实验,脑力负荷采用N-BACK范式进行实验诱发... 目的为探究在不同经验与负荷条件下,注意力分配方式对地铁调度安全监控行为的影响。方法依据注意力分配模型设计眼动实验平台,采用3种注意力分配方式×2种脑力负荷×2种经验水平的眼动实验,脑力负荷采用N-BACK范式进行实验诱发并通过采集脑电生理数据进行监测,通过分析被试者平均注视持续时间、平均注视次数与瞳孔直径3种眼动指标,探究在不同经验水平和脑力负荷下,注意力分配方式对地铁调度安全监控行为的影响。结果(1)被试在不同负荷状态下N-BACK范式进行脑力负荷诱发α波与β波平均功率百分比P值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2)在不同经验与负荷条件下,主次分配处理异常信息所需时间最短;(3)高经验人群在高负荷状态下,三种分配方式的平均注视次数与平均瞳孔直径的数据差异不显著。结论(1)在不同负荷水平下,主次分配的视觉注意力更加集中,适用于低经验人群和高经验人群;(2)由于高经验人群有丰富的异常信息处理经验,认知加工过程较短,三种注意力分配方式对其影响不显著;(3)多级分配的视觉注意力比较分散,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调度员的认知负荷;(4)通过脑电生理数据监测证明N-BACK范式对脑力负荷诱发具有有效性,并通过眼动数据各项指标分析视觉注意力合理分配的方式,主次分配的普适性更高,注意力分配更加合理,为地铁安全监控界面的人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人机交互 脑力负荷 注意力分配 眼动追踪 地铁调度 经验水平 交通安全 事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