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sualization of flatness pattern recognition based on T-S cloud inference network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秀玲 赵亮 +1 位作者 臧佳音 樊红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560-566,共7页
Flatness pattern recognition is the key of the flatness control. The accuracy of the present flatness pattern recognition is limited and the shape defects cannot be reflected intuitively. In order to improve it, a nov... Flatness pattern recognition is the key of the flatness control. The accuracy of the present flatness pattern recognition is limited and the shape defects cannot be reflected intuitively. In order to improve it, a novel method via T-S cloud inference network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GA) is proposed. T-S cloud inference network is constructed with T-S fuzzy neural network and the cloud model. So, the rapid of fuzzy logic and the uncertainty of cloud model for processing data are both taken into account. What's more, GA possesses good parallel design structure and global optimization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 recognition results of traditional BP Algorithm, GA is mor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Moreover,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field of shape control by Lab VIEW, MATLAB mixed programming. And virtual flatness pattern recognition interface is designed.Therefore, the data of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the actual model are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shape defects could be seen more lively and intui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tern recognition T-S cloud inference network cloud model mixed programming virtual reality visual recogn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scale regionalization based mining of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between anomalous sea and land climate events
2
作者 XU Feng SHI Yan +3 位作者 DENG Min GONG Jian-ya LIU Qi-liang JIN 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2438-2448,共11页
Climate sequences can be applied to defining sensitive climate zones, and then the mining of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is useful for learning from the past and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However, scale-de... Climate sequences can be applied to defining sensitive climate zones, and then the mining of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is useful for learning from the past and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However, scale-dependency in this kind of pattern is still not well handled by existing work.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the multi-scale regionalization is embedded into the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 mining between anomalous sea and land climatic events. A modified scale-space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first developed to group climate sequences into multi-scale climate zones. Then, scale variance analysis method is employed to identify climate zones at characteristic scales, indicating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al phenomena. Finally, by using the climate zones identified at characteristic scales, a time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algorithm based on sliding time windows is employed to discover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Experiments 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level pressure, land precipitation and land temperature datasets show that many patterns obtained by the multi-scale approach are coincident with prior knowledge, indicating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In addition, some unknown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discovered from the multi-scale approach can be further used to guide the prediction of land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sequences ANOMALOUS climatic EVENTS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MULTI-SCALE REGION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品油管道运行多参数时空模式提取与可视化
3
作者 纪连恩 邢智博 +1 位作者 吴昆 赵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3-1464,共12页
成品油管道运行过程不仅具有典型的时空特点,且其运行模式需要由多个监测参数综合表征.针对现有的时空模式分析方法难以揭示多参数的综合时空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融合的张量分解方法用于成品油管道运行多参数时空模式的提取.... 成品油管道运行过程不仅具有典型的时空特点,且其运行模式需要由多个监测参数综合表征.针对现有的时空模式分析方法难以揭示多参数的综合时空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融合的张量分解方法用于成品油管道运行多参数时空模式的提取.首先根据不同分析角度,通过对管道运行的多维监测参数进行信息量及相关性分析实现分组融合;然后将融合后的时空数据建模为张量,使用张量分解及聚类的方法获取数据集的多维时空模式;最后对不同模式下原始多参数变化趋势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发现运行模式的时空规律.基于所提方法设计了一套可视化系统MPVis,以支持用户从不同分析角度对多参数表征的综合时空模式进行提取及可视化.通过真实成品油管道数据的案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为后续成品油管道数据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模式可视化 参数融合 成品油管道 张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光滑管内CO_(2)流动沸腾的非绝热可视化研究
4
作者 孙云龙 徐肖肖 +2 位作者 黄永方 郭纪超 陈卫卫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0-236,共7页
通过对内径5 mm的水平光滑管内流动沸腾的流型进行非绝热可视化研究,获得了实验蒸发温度为7~15℃,热通量为5~35 kW·m^(−2),质量流速为100~500 kg·m^(−2)·s^(−1)条件下CO_(2)的流型图。实验结果显示,管内的两相流流型涵... 通过对内径5 mm的水平光滑管内流动沸腾的流型进行非绝热可视化研究,获得了实验蒸发温度为7~15℃,热通量为5~35 kW·m^(−2),质量流速为100~500 kg·m^(−2)·s^(−1)条件下CO_(2)的流型图。实验结果显示,管内的两相流流型涵盖了泡状流、塞状流、弹状流、分层波浪流、环状流以及雾状流。环状流顶部液膜在中低干度会提前干涸,导致传热系数逐渐下降。降低蒸发温度或提升质量流速有助于稳定管周液膜,有效抑制因提前干涸而导致的传热系数降低现象。当质量流速为400 kg·m^(−2)·s^(−1),热通量为30 kW·m^(−2)时,蒸发温度为7℃时的管顶部传热系数相较于15℃时高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流型图 流动沸腾 可视化 非绝热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藏区木结构民居门饰纹样视觉吸引力与审美偏好关系
5
作者 王皓苇 康文新 +2 位作者 苏艳炜 李发建 强明礼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5,共9页
为探索滇藏区木结构民居门饰纹样视觉吸引力与审美偏好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测试法和眼动实验法分别获取各纹样的原始数据,统计分析后获得主客观得分,并进行了一致性、相关性、回归分析及差异性检验,得到了视觉吸引力与审美偏好间的关系... 为探索滇藏区木结构民居门饰纹样视觉吸引力与审美偏好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测试法和眼动实验法分别获取各纹样的原始数据,统计分析后获得主客观得分,并进行了一致性、相关性、回归分析及差异性检验,得到了视觉吸引力与审美偏好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纹样间的视觉吸引力存在显著差异,龙纹、六字真言纹等纹样的总注视时长大于40 s;视觉吸引力与审美偏好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W=1.0,P<0.01)和正相关性(r=0.634,P<0.01)。回归模型(y=3.349+0.327 x,R^(2)=0.402)揭示了纹样的视觉吸引力能显著提升被试的审美偏好,且这种影响程度在不同类别的纹样间存在差异。此外,视觉吸引力与审美偏好之间的显著差异(Δ=-3.349,P<0.01,Cohen's d=4.828)表明审美偏好不仅受视觉吸引力影响,还受到专业背景、性别等个体差异的显著影响。其中,专业背景对审美偏好的影响较大(Δ=0.292,P<0.01),而性别对审美偏好的影响相对较小(Δ=0.140,P<0.05),反映了审美偏好的主观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民居 门饰纹样 眼动实验 视觉吸引力 审美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复合驱后加密井网及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6
作者 俞俊志 张先敏 +2 位作者 刘丽杰 鲁轩 冯其红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4-213,共10页
井网加密和化学驱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文章基于可视化装置,验证了加密井网和化学驱在不同非均质条件下的适应性。研究表明:加密井网和化学驱协同能有效改变原注水流线分布,增强对弱波及区域的控制程度。在非均质油藏中展现出良好... 井网加密和化学驱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文章基于可视化装置,验证了加密井网和化学驱在不同非均质条件下的适应性。研究表明:加密井网和化学驱协同能有效改变原注水流线分布,增强对弱波及区域的控制程度。在非均质油藏中展现出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采收率增幅达11.04%~18.12%。此外,储层非均质程度与水驱和二元驱阶段的采收率增幅呈负相关,加密井网和化学驱协同技术的适应性随非均质性增强而更加显著。因此,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油藏建议实施协同技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实验 非均质性 高耗水层带 加密井网化学驱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姿态估计模型用于识别主动脉腔内介入器具
7
作者 伍尚至 陆清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建立姿态估计模型,观察其识别主动脉腔内介入器具的性能及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45例接受主动脉介入治疗(包括单纯医师及医师在机器人辅助下介入操作)患者的48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视频片段并经预处理拼接为1个视频、含10220帧图... 目的建立姿态估计模型,观察其识别主动脉腔内介入器具的性能及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45例接受主动脉介入治疗(包括单纯医师及医师在机器人辅助下介入操作)患者的48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视频片段并经预处理拼接为1个视频、含10220帧图像,根据图像背景复杂度将其分为A~E共5种。于其中隔帧抽取5110帧作为关键数据集,并与其内划分训练集(n=4599)与验证集(n=511),以人工标注训练集各帧内所有器具,包括导丝、导管、导丝尖端及导管尖端并加以累计。利用模型主干网络提取特征,结合光流跟踪算法实现关键点邻帧跟踪;针对10220帧图像进行逐帧推理后,于训练集统计模型分类混淆性能,于验证集计算模型精度,于全部数据集获取推理速度并与U-Net进行对比。结果所获模型识别验证集导丝及导管的平均精度分别为0.832、0.808,均优于U-Net的0.767、0.793;其识别医师操作下验证集胸主动脉内导丝、导管的平均精度为0.787、0.756,识别腹主动脉内导丝、导管的平均精度分别为0.826、0.806;识别机器人辅助操作下导丝、导管的平均精度为0.855、0.834。A~E 5种背景下,模型识别验证集导丝精度分别为0.594、0.865、0.817、0.793及0.764,识别导管精度分别为0.626、0.847、0.795、0.739及0.694。模型累计于训练集正确分类7971、7026、7551及7533个实例的导丝、导管、导丝尖端及导管尖端,累计误分类1271、1357、812及863个实例的导丝、导管、导丝尖端及导管尖端。针对全部10220帧,模型平均推理帧频为20.66帧/秒。结论所获姿态估计模型识别血管腔内导丝、导管精度和实时处理能力出色,可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操作 放射摄影术 深度学习 模式识别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可视化软件的小球藻生长规律建模实验教学
8
作者 陈霞 池萍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52,共4页
跨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基于GGB数学可视化的小球藻生长规律建模实验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跨学科视角下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优化路径,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素养。
关键词 跨学科 小球藻生长规律 数学可视化 科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认知负荷下施工现场隐患识别的视觉行为研究
9
作者 邓宏泽 孔媛媛 徐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9,共10页
为探讨认知负荷对工人隐患识别行为的影响,首先,基于眼动追踪技术设计一套施工现场隐患识别认知试验,引入N-digit任务增加被试的认知负荷;然后,采集注视和扫视数据分析被试识别隐患时的注意力静态分配情况,挖掘扫描路径中的注意力动态... 为探讨认知负荷对工人隐患识别行为的影响,首先,基于眼动追踪技术设计一套施工现场隐患识别认知试验,引入N-digit任务增加被试的认知负荷;然后,采集注视和扫视数据分析被试识别隐患时的注意力静态分配情况,挖掘扫描路径中的注意力动态转移特征;最后,以复视概率(RP)、移出概率(TP)和切换概率(SP)作为量化参数值对被试的扫描模式分类,从视觉行为表现层面探究认知负荷对隐患识别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认知负荷水平负向影响隐患识别绩效;高认知负荷条件下,被试表现出更长的首次注视时间、更少的注视次数和扫视次数,注视占比和平均注视时长没有显著性差异;根据注意力转移特征,将被试的扫描模式分为顺序检查、反复比对和随机发现3类;高认知负荷下,被试增加了顺序检查时处理单一隐患需要的时间而忽视检查其他隐患,减少反复比对时在隐患区域的注意力投入,仍保持注视点在不同区域间的快速、频繁切换,同时减少随机发现时对隐患区域的检查数量及检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 施工现场 隐患识别 眼动试验 视觉行为 扫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中国乡村景观格局研究热点及趋势
10
作者 潘倩倩 王东南 吕小溪 《园林》 2025年第1期64-73,共10页
合理的景观布局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景观格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研究国内乡村景观格局,对保持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地域文化意义重大。运用Cite Space软件,以2004–2024年... 合理的景观布局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景观格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研究国内乡村景观格局,对保持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地域文化意义重大。运用Cite Space软件,以2004–2024年中国知网(CNKI)关于乡村景观格局的中文期刊文献作为核心数据库,对该领域的作者、机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其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以乡村景观格局为主题的研究可分为平稳上升、曲折发展和缓慢下降三个阶段;该领域相关研究学者已组成部分研究团队,但联系不密切;研究乡村景观格局的机构主要为高校,研究机构类型较为单一化;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景观格局、乡村景观、乡村聚落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研究趋势逐渐集中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现代化建设与科技应用等前沿方向。乡村景观格局受到各学科领域关注,但在未来应加强各研究机构、研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科之间的融合,以创新方法推动乡村景观格局的研究,为乡村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可视图像的类滑动放电模式识别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如政 李怀宇 +3 位作者 崔巍 曾鑫 张帅 邵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3-431,共9页
为了提高机器学习算法对类滑动放电模式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s,CNN)与可视图像识别电晕放电、弥散放电和类滑动放电等模式的方法。通过选取气体体积流量0~16 L/min、电极间隙2~10 mm、... 为了提高机器学习算法对类滑动放电模式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s,CNN)与可视图像识别电晕放电、弥散放电和类滑动放电等模式的方法。通过选取气体体积流量0~16 L/min、电极间隙2~10 mm、脉冲频率0.5~3 kHz等不同条件下的类滑动放电图像构建图像库,搭建CNN模型并优化影响CNN识别性能的超参数,包括网络层数、全连接层(full connected layer,FC)神经元数、卷积核尺寸以及激活函数类型,最后比较了CNN与决策树(decision tree,DT)算法和随机森林(random decision forests,RF)算法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CNN识别准确率为100%,高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此外,本文还给出了放电模式及条件参数,通过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BPNN)的聚类分析算法识别弥散放电和类滑动放电,并且准确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滑动放电 可视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模式识别 参数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微形态与微图案加工及可视化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皓华 刘家伟 +2 位作者 邓雅洁 薛志杰 魏阳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0-97,共8页
近年来微纳技术革新层出不穷,对材料微纳尺度下的形态结构进行设计与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材料形态的微观可视化,这在半导体与微电子、仿生表面构筑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从纳米材料发展过程及具体... 近年来微纳技术革新层出不穷,对材料微纳尺度下的形态结构进行设计与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材料形态的微观可视化,这在半导体与微电子、仿生表面构筑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从纳米材料发展过程及具体分类出发,探讨其微观可视化的相关技术,并阐述了以飞秒激光为主的热点微纳加工制造方法,分析不同加工方法带来的不同材料特性差异,以及典型功能化应用。同时,藉由微形态、微图案等微观可视化的视觉艺术设计与创作内涵,开展微观艺术审美解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形态 微图案 微纳加工 微观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ICT产品贸易演变研究——基于空间模式可视化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艳 刘思慧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2,共9页
在全球进入数字技术驱动和引领的创新时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字贸易实力的重要标志。以2003—2022年中美ICT产品双边贸易数据为样本,基于空间模式可视化的分析方法,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了中美ICT产品贸易的特征... 在全球进入数字技术驱动和引领的创新时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字贸易实力的重要标志。以2003—2022年中美ICT产品双边贸易数据为样本,基于空间模式可视化的分析方法,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了中美ICT产品贸易的特征和地位。首先,通过绘制贸易空间结构分析了中国向美国出口的ICT产品种类。其次,通过应用头尾断裂法和绘制希尔伯特曲线,对ICT产品分类的重要性进行了空间模式可视化呈现。结果表明:中美ICT产品双边贸易结构稳定,产品贸易变化程度均匀,存在贸易增长的空间和发展潜力。从产品看,“重量≤10kg的便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在中美ICT产品贸易中表现出极其重要和稳定的特征。通过位序-规模法发现,中美ICT产品贸易呈现典型的重尾分布特征,78%的尾部产品对于保持和巩固ICT产品贸易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22%的头部产品在中美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空间网格分布看,中美ICT产品贸易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ICT产品贸易 空间模式可视化 重尾分布 网格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环境下视听告警形态对驾驶员辨识反应的影响
14
作者 赵芳华 陈颖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6-315,共10页
为探究危险驾驶场景下车载智能警示系统的不同视听告警形态对驾驶员辨识反应的影响,开展基于驾驶模拟器平台的视听双模态告警实验,重点关注在不同噪声环境下,不同视听告警形态的告警信号对驾驶员的告警效果。实验采用2种噪声环境(高噪... 为探究危险驾驶场景下车载智能警示系统的不同视听告警形态对驾驶员辨识反应的影响,开展基于驾驶模拟器平台的视听双模态告警实验,重点关注在不同噪声环境下,不同视听告警形态的告警信号对驾驶员的告警效果。实验采用2种噪声环境(高噪声和低噪声)、3种视觉告警形态(0,1,2 Hz闪烁)和3种听觉告警形态(非语音、男声语音和女声语音)条件下的3因素设计,测量被试的辨识绩效和主观评价量表得分,并进行显著性影响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0 Hz不闪烁,1 Hz和2 Hz闪烁更符合驾驶员认知状态且更易接受,且1 Hz闪烁显著减少了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比非语音,男声和女声语音告警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能显著降低驾驶员辨识反应时间,提升辨识正确率;相比低噪声环境,高噪声环境下驾驶员告警信息理解能力显著下降,辨识反应时间显著增加;无论在高噪声环境还是低噪声环境下,“有闪烁—语音”告警形态对驾驶员的告警效果最好,相对其他“视—听”告警形态,“1 Hz闪烁—男声语音”下,辨识绩效最优,知觉匹配和舒适度得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视听告警形态 多因素方差分析 驾驶员辨识反应 噪声环境 告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基于视觉Transformer的非遗苗绣纹样数字化提取 被引量:9
15
作者 代永琪 彭莉 谢乃鹏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4,共11页
苗绣通常是以线稿描绘的基础图样,搭配丰富色彩的丝线及不同的刺绣技法而形成,出现在一系列如服饰、头饰及配件等纺织品中,但是随着纺织品的损坏和丢失等原因,部分苗绣纹样便也随之流失。目前采用传统手工描绘纹样获取线稿的方式极其不... 苗绣通常是以线稿描绘的基础图样,搭配丰富色彩的丝线及不同的刺绣技法而形成,出现在一系列如服饰、头饰及配件等纺织品中,但是随着纺织品的损坏和丢失等原因,部分苗绣纹样便也随之流失。目前采用传统手工描绘纹样获取线稿的方式极其不便,因此文章针对苗绣纹样的数字化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渐进采样视觉Transformer的边缘检测算法,分为全局和局部检测。在两个阶段都引入渐进式采样来定位重要区域,使提取的边缘集中于苗绣纹样主体部分,减少服饰背景等造成的干扰。通过使用多尺度通道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将全局和局部检测的边缘进行加权融合,以获得更清晰的边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提取的苗绣纹样获得了更纤细的线条,且丢失的纹样形状线条较少,纹样整体效果与标签图最接近,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样提取 苗绣刺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视觉Transformer 数字化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交互时序数据可视化生成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姿含 王叙萌 陈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6,共8页
为了解决时序数据间分布不一致的问题,使模式分析更容易应用于其他数据,提出基于迁移学习的交互式时序数据可视化生成方法,将迁移成分分析应用于时序数据提取的特征.将用户在其中一个时序数据上的分析作为标签,在该源域上训练分类器并... 为了解决时序数据间分布不一致的问题,使模式分析更容易应用于其他数据,提出基于迁移学习的交互式时序数据可视化生成方法,将迁移成分分析应用于时序数据提取的特征.将用户在其中一个时序数据上的分析作为标签,在该源域上训练分类器并应用到多个目标域,对多个不同目标域的时序数据的模式进行批量推荐.通过真实的天气数据和轴承信号数据的2个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验证了利用该方法能够提高时序数据探索的效率,减少数据分布不一致问题带来的影响,体现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可视化生成 迁移学习 时序数据可视分析 模式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图案数字化生成方法的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秦晓文 肖爱民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142,共12页
为探索当前纺织品图案数字化生成方法技术融合与创新的可能性,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文献科学计量、文献阅读、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按照计算机图形学中图形与图像处理的概念,对纺织品图案数字... 为探索当前纺织品图案数字化生成方法技术融合与创新的可能性,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文献科学计量、文献阅读、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按照计算机图形学中图形与图像处理的概念,对纺织品图案数字化生成方法进行了分类、梳理及分析;以新疆柯尔克孜族纺织品图案为对象,使用不同的人工智能图像生成系统和大语言模型对生成的纺织图案进行对比分析;整理了目前利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设计纺织品图案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利用图形法、图像法以及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等融合性、创新性生成纺织品图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人工智能生成图像技术应用于纺织品图案生成及其下游细分领域存在主流大模型无法理解相关领域专业知识、表现差的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图案 数字化生成方法 可视化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 人工智能生成图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设计中青花瓷艺术的价值与视觉传达表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婷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1,共4页
青花瓷是中国发展历史悠久的名瓷之一,其色彩蓝白相间、交相辉映,质地素雅明净、晶莹剔透,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瑰宝,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服装设计中融入青花瓷艺术,不仅可以通过独特的图案与色彩搭配,为服装增添一抹古典与现代交融... 青花瓷是中国发展历史悠久的名瓷之一,其色彩蓝白相间、交相辉映,质地素雅明净、晶莹剔透,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瑰宝,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服装设计中融入青花瓷艺术,不仅可以通过独特的图案与色彩搭配,为服装增添一抹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韵味,显著提升服装的品牌形象,帮助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中国传统艺术在国际时尚舞台上绽放光彩。视觉传达表现方面,借鉴青花瓷艺术的造型、色彩、纹饰等元素,采用单独应用青花瓷纹样图案,或点状局部装饰、二方连续装饰等手法,将青花瓷艺术与服装设计完美融合,赋予现代服装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价值,也为青花瓷的艺术形式与精神文化传承找到新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青花瓷艺术 视觉传达 纹样应用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DBN-ELM的管道流型辨识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武选 任鹏辉 +3 位作者 刘子煜 申昱瞳 李明桥 秦学斌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是一种基于电容敏感场的过程层析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传感器测量所需电容数据,实现充填管道流型检测,从而满足管道流型可控性。传统ECT流型辨识方法识别速率较低、运算较为复杂...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是一种基于电容敏感场的过程层析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传感器测量所需电容数据,实现充填管道流型检测,从而满足管道流型可控性。传统ECT流型辨识方法识别速率较低、运算较为复杂,成像结果也存在误差。为了改善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深度置信网络—极限学习机(Deep Belief Networks-Extreme Learning Machine,DBN-ELM)的流型识别算法,电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电容数据并制作相应数据集,经过DBN网络提取电容数据特征,在DBN网络顶层添加ELM完成对抽象电容流型数据的辨识;DBN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影响着整个模型的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引入PSO优化算法首先计算出每层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RBM)的最优神经元个数。与其他流型辨识算法相比,所需时间短,成像效果较好,对加快工业智能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充填管道 流型辨识 PSO 视觉检测 重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音可视化技术的扎染图案创新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婉霖 王志杰 +2 位作者 王思远 王军 高雅洁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7,共6页
针对扎染染色过程中造成的材料浪费问题,提出通过声音可视化技术模拟扎染的染色效果实现图案生成。在分析卷压扎染技法染色效果基础上进行线条抽象元素提取,利用Processing声音可视化技术实现抽象元素程序化表达,为使生成图案效果丰富,... 针对扎染染色过程中造成的材料浪费问题,提出通过声音可视化技术模拟扎染的染色效果实现图案生成。在分析卷压扎染技法染色效果基础上进行线条抽象元素提取,利用Processing声音可视化技术实现抽象元素程序化表达,为使生成图案效果丰富,加入设计变量与参数化设计,结合音频最终生成4种风格的扎染图案。经多次生成实验发现,图案截取过程中速度间隔数值与圆点直径数值成正比时,其生成效果最优,形成的晕染效果与扎染相似。将该技术应用于服装与交互设计领域,可为相关产品图案设计提供新的设计灵感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可视化 扎染艺术 图案生成 Processing艺术编程 参数化设计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