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 based on attributed scatter model using sparse recovery techniques
1
作者 苏伍各 王宏强 阳召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23-231,共9页
The sparse recovery algorithms formulat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ing problem in terms of sparse representation (SR) of a small number of strong scatters' positions among a much large number of potentia... The sparse recovery algorithms formulat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ing problem in terms of sparse representation (SR) of a small number of strong scatters' positions among a much large number of potential scatters' positions, and provid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SAR image resolution. Based on the attributed scatter center model, severa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different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five representative SR techniques, namely,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SBL), fast Bayesian matching pursuit (FBMP), smoothed 10 norm method (SL0), sparse reconstruction by separable approximation (SpaRSA), 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 (FISTA), and the parameter settings in five SR algorithms were discussed.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performances of these algorithms were also discuss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MSE and failure rate in each algorithm simulation, FBMP and SpaRSA are found suitable for dealing with problems in the SAR imaging based on attributed scattering center model. Although the SBL is time-consuming, it always get better performance when related to failure rate and high 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ributed scatter center model sparse representation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fast Bayesian matching pursuit smoothed l0 norm sparse reconstruction by separable approximation 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督学习的稀疏矩阵乘算法优选
2
作者 彭林 张鹏 +2 位作者 陈俊峰 唐滔 黄春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1-391,共11页
稀疏矩阵乘算法中主流的row-by-row计算公式上的SPA、HASH、ESC 3种稀疏矩阵乘实现算法,在对不同的稀疏矩阵进行计算时性能差异显著,在不同非零元规模上单一算法不总是能取得最佳性能,而且单一算法与最优选择存在明显差距。为此,提出了... 稀疏矩阵乘算法中主流的row-by-row计算公式上的SPA、HASH、ESC 3种稀疏矩阵乘实现算法,在对不同的稀疏矩阵进行计算时性能差异显著,在不同非零元规模上单一算法不总是能取得最佳性能,而且单一算法与最优选择存在明显差距。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最优稀疏矩阵乘算法选择模型,以给定矩阵集作为数据源,抽取稀疏矩阵的特征,并使用SPA、HASH、ESC计算获得的性能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获得的模型能够仅使用稀疏矩阵的特征即可完成对新数据集的算法优选。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获得91%以上的预测准确率,平均性能达到最优选择的98%,是单一算法性能的1.55倍以上,并且可在实际库函数中使用,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矩阵乘 SpGEMM SPA算法 HASH算法 ESC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辅助毫米波多用户系统的级联信道估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贵勇 于晓娜 高馨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毫米波多用户系统中,针对传统信道估计方案因不完全稀疏性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公共稀疏结构的3阶段联合估计方案。该方案将基于完全稀疏结构的公共参数作为... 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毫米波多用户系统中,针对传统信道估计方案因不完全稀疏性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公共稀疏结构的3阶段联合估计方案。该方案将基于完全稀疏结构的公共参数作为先验信息,通过对用户联合估计实现性能提升。第1阶段利用用户对级联信道特定结构的共享性,估计公共参数信息。第2阶段提出一种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估计用户独有的参数信息作为联合估计的初始值,还引入对支撑集原子的二次筛选,确保用于估计的支撑集最优。第3阶段基于先验信息和初始值对用户级联信道进行联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较现有结构化稀疏方案可以显著减少冗余导频消耗,并且在相同导频开销下,估计精度最大提高3~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RS) 级联信道估计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公共稀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空关联的道路行程速度稀疏数据修复与解释性算法
4
作者 徐韬 任其亮 +1 位作者 张磊 程龙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8,共12页
为研究拓扑路网中稀疏数据路段行程速度与其空间关联道路间的耦合影响,以路网中空间距离分布为基础,明确了道路空间关联指数(road spatial correlation index,RSCI)定义和计算方法,构建了一种面向道路行程速度稀疏数据修复和可解释性模... 为研究拓扑路网中稀疏数据路段行程速度与其空间关联道路间的耦合影响,以路网中空间距离分布为基础,明确了道路空间关联指数(road spatial correlation index,RSCI)定义和计算方法,构建了一种面向道路行程速度稀疏数据修复和可解释性模型。首先,在传统轮盘算法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选择操作和算子的改进遗传算法(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IGA),利用自适应机制优化个体选择概率,通过设置常数λ解决后续优秀个体选择概率偏低缺陷,提高模型收敛性能。其次,利用IGA和K折交叉验证(K-fold cross validation,K-Fold CV)实现极限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中n_estimators、Learning_rate、Min_child_weight、Max_depth超参数寻优。然后,利用SHAP(shap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方法对XGBoost模型各特征重要性开展全局解释和个体样本溯源分析。最后,以目标道路行程速度为输出、连接道路行程速度为特征输入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IGA-XGBoost组合算法f_(MAE)、f_(RMSE)分别为1.95、2.66,R^(2)为0.941,较GA-XGBoost提高0.4%,模型运行时间为1.532 s,较GA-XGBoost运行时间减少7.6%,组合算法预测精度更高,迭代效率有明显提升;以SHAP值标定特征重要性下,连接道路特征重要性与其RSCI呈正相关,RSCI数值越大,连接道路对预测结果贡献越高;在连接道路数量不足时,以SHAP值排名前3的连接道路对目标道路数据填补时,模型f_(MAE)、f_(RMSE)、R^(2)分别为2.53、3.30、0.905,仍能取得较好的数据修复精度,证明了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道路行程车速数据修复填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稀疏数据修复 改进遗传算法 XGBoost SHA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的电抗器声纹聚类方法
5
作者 闵永智 郝大宇 +2 位作者 王果 何怡刚 贺建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共13页
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信号监测系统中,长时海量无标签声纹的高维非平稳性导致特征提取困难、无监督聚类适应性差。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deep adaptive K-means++clustering algorithm,DAKCA)的750 kV电抗器声纹... 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信号监测系统中,长时海量无标签声纹的高维非平稳性导致特征提取困难、无监督聚类适应性差。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deep adaptive K-means++clustering algorithm,DAKCA)的750 kV电抗器声纹聚类方法。首先通过采用两阶段无监督策略微调的改进堆叠稀疏自编码器(stacked sparse autoencoder,SSAE),对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归一化频域数据提取电抗器原始声纹32维深度特征。进一步提出了依据最近邻聚类有效性指标(clustering validation index based on nearest neighbors,CVNN)的自适应K-means++聚类算法,构建了能自适应确定最优聚类个数的电抗器声纹聚类模型。最后通过西北地区某750 kV电抗器实测声纹数据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AKCA算法对无标签声纹数据在不同样本均衡程度下能够稳定提取32维深度特征,并实现最优聚类,为直接高效利用电抗器无标签声纹数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0 kV电抗器 声纹聚类 自适应聚类算法 稀疏自编码器 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对称十字阵列的低复杂度近场多信源定位算法
6
作者 李亚军 陈焕煜 +1 位作者 史意乔 吴皓威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1-1289,共9页
针对多个信源定位中存在的谱峰搜索维度较大、算法运算量大、参数无法自动配对等问题,建立了基于稀疏对称十字阵列(Sparse Symmetric Cross Array,SSCA)的近场多信源信号接收模型,并提出了针对该模型的低复杂度降维多信号分类(Reduced-d... 针对多个信源定位中存在的谱峰搜索维度较大、算法运算量大、参数无法自动配对等问题,建立了基于稀疏对称十字阵列(Sparse Symmetric Cross Array,SSCA)的近场多信源信号接收模型,并提出了针对该模型的低复杂度降维多信号分类(Reduced-dimension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RD-MUSIC)算法。SSCA结构具有中心对称的互素稀疏线阵结构。RD-MUSIC算法利用阵列结构的对称性,通过构造连接矩阵,将三维搜索转换成多个一维搜索,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该算法仅需2K+1次一维搜索就可以实现K个信源的定位,且能自动匹配多个信源的角度和距离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阵列结构下,与经典三维MUSIC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复杂度降低了5~6个数量级;在相同阵元数量下,与均匀对称十字阵列相比,SSCA结构能够输出更为明显的谱峰,提高了空间分辨率,且其定位结果的均方根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信源定位 多信源定位 改进MUSIC算法 稀疏对称十字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LMS-RSSD的旋转机械耦合故障分离及特征强化方法
7
作者 许文 施卫华 +3 位作者 李红钢 华如南 刘厚林 董亮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5,共9页
针对旋转机械耦合故障中较弱故障易被较强故障淹没及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自适应滤波最小均方(LMS)算法,结合共振稀疏分解(RSSD)的耦合故障特征分离及强化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滤波LMS算法对耦合故障信号... 针对旋转机械耦合故障中较弱故障易被较强故障淹没及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自适应滤波最小均方(LMS)算法,结合共振稀疏分解(RSSD)的耦合故障特征分离及强化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滤波LMS算法对耦合故障信号进行了滤波处理,使故障特征得到了初步强化;然后,根据耦合故障的不同共振属性,利用RSSD算法将故障耦合分解为高共振分量和低共振分量,完成了耦合故障分离;特别地,针对LMS算法中参数依赖人工经验、自适应差等问题,研究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设计了以信噪比和均方误差构成的优化目标;最后,对稀疏分解得到的信号进行了包络解调,完成了耦合故障分离及特征强化,同时,利用模拟信号和实验信号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WO-LMS-RSSD算法能用于有效降低噪声干扰,分离旋转机械耦合故障及强化故障特征。该研究成果可为强噪声干扰下耦合故障的特征分离及强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 共振稀疏分解 自适应滤波最小均方算法 灰狼优化算法 信噪比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泵转子故障信号AP-SVD-SAMP重构及其智能诊断
8
作者 吴宗 张小强 王亮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0-203,209,共5页
为了提升滚动轴承故障的分块压缩感知效率,引入自适应分块(Adaptive Partitioning,AP)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数据处理技术来实现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OMParsity Adaptive Matching Pursuit,SAMP),设计了一... 为了提升滚动轴承故障的分块压缩感知效率,引入自适应分块(Adaptive Partitioning,AP)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数据处理技术来实现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OMParsity Adaptive Matching Pursuit,SAMP),设计了一种故障信号AP-SVD-SAMP重构方法。对采集的真空泵转子故障信号进行信号分块并分解奇异值处理,再通过SVD-SAMP算法重构计算获得更优的支撑集原子组合形式。研究结果表明:转子故障信号重构结果得到,采用APSVD-SAMP算法进行计算时达到最低相对误差,提升信号重构精度。混合故障信号重构处理后,能够对最初信号特征进行精确反馈,显著改善了匹配性能。AP-SVD-SAMP算法可以在达到处理效率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重构精度。该研究实现了故障信号重构精度与效率的双重提升,显著改善数据处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自适应分块 重构算法 稀疏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概率模型与稀疏多项式混沌展开的结构失效概率分析
9
作者 王佐才 范弦扬 +1 位作者 袁子青 辛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5-964,共10页
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概率模型与稀疏多项式混沌展开(sparse 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SPCE)的结构失效概率计算新方法。首先,基于非线性概率模型参数识别结果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建立结构响应的SPCE代理模型。其次,利用SPCE代理模型代替... 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概率模型与稀疏多项式混沌展开(sparse 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SPCE)的结构失效概率计算新方法。首先,基于非线性概率模型参数识别结果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建立结构响应的SPCE代理模型。其次,利用SPCE代理模型代替子集模拟中的有限元模拟,通过极限状态函数获得失效概率。最后,以钢筋混凝土桥墩为数值算例,对比了不同代理模型的计算效率,计算了不同地震荷载下失效概率,探究了条件失效概率、事件样本数及测量噪声的影响。开展缩尺桥墩振动台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快速、准确获得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失效概率,在0.8g和0.9g荷载工况下,该方法计算的失效概率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相比误差为1.18%和0.63%,而计算效率是后者的15.2倍和12.6倍,且在10%噪声水平下仍保持高精度,抗噪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概率模型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稀疏多项式混沌展开 子集模拟 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fMRI的快速动态因果模型反演方法
10
作者 胡新航 吴海锋 曾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针对动态因果模型(DCM)在分析大脑有效连接时面临的高计算成本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广义线性模型(GLM)和稀疏DCM的算法,即广义稀疏DCM(GSD)算法。该算法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将频域DCM的复数计算转换为实数... 针对动态因果模型(DCM)在分析大脑有效连接时面临的高计算成本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广义线性模型(GLM)和稀疏DCM的算法,即广义稀疏DCM(GSD)算法。该算法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将频域DCM的复数计算转换为实数计算,降低计算复杂度;其次,应用GLM和滤波技术减少观测信号的干扰,提高参数估计的准确度;最后,定义新的代价函数来优化变分推断参数和滤波器参数,进一步提升参数估计的精度。该研究采用两组公开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对GSD算法进行验证,包括仿真的史密斯小世界网络数据和运动与注意力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GSD算法在保持与传统方法相近的参数估计性能的同时,能将计算时间降低50%以上。该研究成果为平衡模型的解释力和计算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有望推动DCM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线性模型 动态因果模型 稀疏算法 有效连接 计算复杂度 模型解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共振稀疏分解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11
作者 孙梦 高丙朋 程静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6,共10页
针对滚动轴承发生早期故障时其故障特征微弱,复杂运行环境下的故障特征容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人工大猩猩部队(Improved Artificial Gorilla Troops Optimizer,IGTO)算法、优化共振稀疏分解(Resonancebased Sparse Signa... 针对滚动轴承发生早期故障时其故障特征微弱,复杂运行环境下的故障特征容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人工大猩猩部队(Improved Artificial Gorilla Troops Optimizer,IGTO)算法、优化共振稀疏分解(Resonancebased Sparse Signal Decomposition,RSSD)、多参数与稀疏最大谐波噪声比解卷积(Sparse Maximum Harmonics-to-noise-ratio Deconvolution,SMHD)方法相结合的早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以低共振分量的平方包络谱相关峭度(Squared Envelope Spectral Correlated Kurtosis,SE-SCK)负值为目标函数,利用IGTO同时优化RSSD的品质因子Q、权重系数λ和拉格朗日乘子μ,实现小波基函数和耗散函数的最优匹配,以获得富含故障信息的最优低共振分量;其次,将其输入SMHD进行滤波处理;最后,进行包络谱分析提取故障特征。算法对比试验表明,IGTO算法寻优性能显著提高;仿真和XJTU-SY轴承全寿命周期故障信号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更能有效地提取滚动轴承早期微弱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人工大猩猩部队算法 共振稀疏分解 平方包络谱相关峭度 稀疏最大谐波噪声比解卷积 早期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和蚁群交互算法的穴盘苗稀植移栽路径优化
12
作者 蔡继萌 王卫兵 +3 位作者 曲家灏 郭小龙 李国栋 吴潇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8-258,共11页
针对穴盘苗移栽到低密度穴盘路径规划效率低下问题,基于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提出蚁群-遗传(ant colony-gen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ACGO)和遗传-蚁群(genetic-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GACO)交互算法进行稀植移栽路径优... 针对穴盘苗移栽到低密度穴盘路径规划效率低下问题,基于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提出蚁群-遗传(ant colony-gen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ACGO)和遗传-蚁群(genetic-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GACO)交互算法进行稀植移栽路径优化。通过仿真试验,使用固定顺序法和其他5种算法计算从72-32、72-50、128-50、128-32孔穴盘的移栽路径长度,对比分析不同算法在优化路径长度和计算时间上的差异,并通过相对标准差评估算法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在72孔到32孔穴盘移栽中,对比固定顺序法,GACO算法的平均路径长度缩短59.3%,平均计算时间为5.15 s,相对标准差约为1.5%;ACGO算法的平均路径长度缩短19.2%,平均计算时间为13.50 s,相对标准差约为1%。进一步研究显示,ACGO算法在200孔移栽至72孔和105孔场景的优化效果弱于贪婪算法,而GACO算法在不同孔数组合和缺苗数下展现出更高的普适性和稳定性。研究表明,ACGO和GACO 2种交互算法均可提升原算法的性能,但GACO算法在处理复杂稀植移栽路径规划问题时表现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盘苗 稀植移栽 路径优化 交互算法 遗传-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稀疏二维FIR滤波器设计
13
作者 李怡 赵加祥 徐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1-1847,共7页
针对高性能二维线性相位有限脉冲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滤波器设计,随着阶数增加导致计算和存储压力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稀疏二维FIR滤波器设计的迭代方法。稀疏二维FIR滤波器设计问题被转化为神经网络的李雅普诺夫能量函... 针对高性能二维线性相位有限脉冲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滤波器设计,随着阶数增加导致计算和存储压力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稀疏二维FIR滤波器设计的迭代方法。稀疏二维FIR滤波器设计问题被转化为神经网络的李雅普诺夫能量函数最小化问题。在每次迭代中,利用加权Frobenius范数的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寻找滤波器中非零系数的位置,使用Hopfield神经网络计算非零系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加二维FIR滤波器的稀疏度,稀疏效果优于已有的稀疏滤波器设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 稀疏滤波器 线性相位 二维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正交匹配追踪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追踪去噪问题的新型投影算法
14
作者 薛兵 郑作奎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6,共18页
基追踪去噪(Basis Pursuit Den-Noising,BPDN)问题是稀疏信号恢复问题的一个重要模型。求解BPDN问题的数值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当该问题的维数增加较大时,一些求解算法的速度和精度仍有待提高。因此,构建求解BPDN问题速度快、... 基追踪去噪(Basis Pursuit Den-Noising,BPDN)问题是稀疏信号恢复问题的一个重要模型。求解BPDN问题的数值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当该问题的维数增加较大时,一些求解算法的速度和精度仍有待提高。因此,构建求解BPDN问题速度快、精度高的优化算法是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基于BPDN问题中的决策变量分解为两个非负变量,将其等价的转化为线性互补问题,构建了每次迭代只需计算一次函数值和在非负象限上进行一次投影的特殊迭代格式的新型投影算法,其中新算法每次迭代不需要进行任何线搜索寻找步长,也不需要计算绝对值函数次微分。同时,对新设计算法产生序列的全局收敛性进行了详细证明。对不同情况下BPDN问题的数值实验,验证了新构建算法的有效性。因此,所设计的新算法提升了求解高维数BPDN问题的效率和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追踪去噪 稀疏信号重构 算法 全局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重构的无线激光通信网络时延估算方法
15
作者 杨浩 张帆 +1 位作者 许绘香 黄继海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172,共6页
大气湍流会对无线激光通信网络中的信号传输产生较大的影响,造成信号畸变等问题,导致无线激光通信网络时延估算的精度下降,对此,提出基于稀疏重构的无线激光通信网络时延估算方法。首先根据抽象模型进行大气湍流下的大气信道统计模型的... 大气湍流会对无线激光通信网络中的信号传输产生较大的影响,造成信号畸变等问题,导致无线激光通信网络时延估算的精度下降,对此,提出基于稀疏重构的无线激光通信网络时延估算方法。首先根据抽象模型进行大气湍流下的大气信道统计模型的构建。然后基于大气湍流下的大气信道统计模型采用引入二次筛选的回溯广义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获取的激光信号实施稀疏重构,突出信号中的有效信息,实现信号预处理。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样本拟合法实现无线激光通信网络通信信号的时延估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抗噪能力和鲁棒性以及时延估算精度。重构后的激光信号频率成分与原始信号基本一致,所提方法能够捕捉到无线激光通信网络时延,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时延估算精度,为实际应用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时延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模型 SSB-GOMP算法 稀疏重构 最小二乘样本拟合 时延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布线阵双维度嵌套优化方法
16
作者 刘新 闫毅 +3 位作者 范亚楠 姚秀娟 李雪 牟娇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稀布阵和稀疏阵设计方法的研究表明,该类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栅瓣现象,并可以节省成本、降低系统复杂度。针对均匀线阵中出现的栅瓣现象,文中提出了一种包含阵元双维度空间信息的阵列模型,通过添加二维扰动,将阵元分布区域由阵轴方向扩展... 稀布阵和稀疏阵设计方法的研究表明,该类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栅瓣现象,并可以节省成本、降低系统复杂度。针对均匀线阵中出现的栅瓣现象,文中提出了一种包含阵元双维度空间信息的阵列模型,通过添加二维扰动,将阵元分布区域由阵轴方向扩展至阵轴法向,以削弱阵元最小间距约束带来的局限性,扩大阵元位置参数的搜索空间,并利用元启发式算法构建阵元空间位置参数嵌套优化框架,交替优化阵元的二维空间信息,增强阵列的非周期性,从而抑制了栅瓣的产生。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阵列孔径和阵元数且对应均匀线阵出现栅瓣现象的情况下,较仅在阵轴方向优化的标准遗传算法和基本粒子群算法,所提方法的峰值旁瓣电平可降低3.0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布阵列 栅瓣抑制 阵列综合 粒子群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双阻尼小波字典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
17
作者 胡俊锋 赵丽娟 +1 位作者 严雪竹 张龙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246,共8页
针对强背景噪声下难以准确提取出轴承复合故障中各故障类型有效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aximum correlated kurtosis deconvolution,MCKD)和稀疏表征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MCKD算法实现复合故障... 针对强背景噪声下难以准确提取出轴承复合故障中各故障类型有效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aximum correlated kurtosis deconvolution,MCKD)和稀疏表征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MCKD算法实现复合故障的分离,并达到初步增强故障冲击特征的效果;然后进行稀疏表征字典设计先验知识分析,构造与真实故障脉冲响应更加匹配的双阻尼非对称小波参数字典,结合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稀疏重构出各故障特征;最后对重构分量做包络谱分析,提取轴承故障特征频率。考虑到MCKD算法和非对称小波中的参数选取决定着最终的特征提取效果,使用鲸鱼优化算法实现参数自动优化选取。仿真数据和试验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提取出轴承复合故障中的各类故障成分,且相比常用的单阻尼Laplace小波字典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故障 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CKD)算法 双阻尼非对称小波 稀疏分解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VME结合SMHD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与实验分析
18
作者 陈志刚 杨远鹏 王衍学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9,共8页
为解决在强噪声背景下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变分模态提取(VME),并结合稀疏最大谐波噪声比解卷积(SMHD)的诊断方法。首先,利用SSA对VME进行优化,以能量特征指标为适应度函数,选取最优的惩罚... 为解决在强噪声背景下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变分模态提取(VME),并结合稀疏最大谐波噪声比解卷积(SMHD)的诊断方法。首先,利用SSA对VME进行优化,以能量特征指标为适应度函数,选取最优的惩罚因子和中心频率参数;然后,将选取的最优参数输入到VME中进行信号分解,得到期望模态分量;再后,对提取到的模态分量进行解卷积处理,利用稀疏因子和谐波噪声比进一步抑制噪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最后,对经SMH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提取出故障特征频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加有效地剔除多余噪声信号,增强冲击脉冲信号,在故障特征频率及多个倍频处均能清晰观察到故障特征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诊断 变分模态提取 能量特征指标 麻雀搜索算法 稀疏最大谐波噪声比解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引信二维稀疏MIMO阵列设计
19
作者 贺旭 李玉钊 +2 位作者 赵康 黄立峰 张梦宇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8,共9页
针对MIMO阵列雷达在成像引信上的应用,对引信近场成像中存在的等效相位中心误差进行分析并给出基于泰勒展开的二次项误差补偿方法。围绕弹上空间有限的前提条件,考虑收发天线耦合的影响,结合天线波束方向图的性能,给出收发阵元的半径分... 针对MIMO阵列雷达在成像引信上的应用,对引信近场成像中存在的等效相位中心误差进行分析并给出基于泰勒展开的二次项误差补偿方法。围绕弹上空间有限的前提条件,考虑收发天线耦合的影响,结合天线波束方向图的性能,给出收发阵元的半径分布区间作为有效集。在有效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分步粒子群(two-step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TS-PSO)算法的稀疏MIMO阵列优化方法,得到优化后的二维稀疏MIMO阵列。在此基础上,基于其接收的回波信号实现对等效相位中心误差和运动误差进行补偿,从而获取成像结果。由仿真结果可知,基于TS-PSO设计的二维稀疏MIMO阵列能够满足引信近场成像对分辨率和成像质量的需求,为下一步的实际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稀疏阵列 分步粒子群算法 近场成像 成像引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换学习的快速多切片MRI重建算法
20
作者 段继忠 刘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0-2303,共14页
二维(2D)多切片磁共振数据在相邻切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通过利用切片间的冗余性能够重建出更高质量的切片图像,但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2D多切片磁共振成像(MRI)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为提高2D多切片磁共振图像的重建质量和重建速度,将... 二维(2D)多切片磁共振数据在相邻切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通过利用切片间的冗余性能够重建出更高质量的切片图像,但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2D多切片磁共振成像(MRI)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为提高2D多切片磁共振图像的重建质量和重建速度,将联合稀疏变换学习正则项引入到多切片Hankel张量完成(MS-HTC)模型中,提出一种快速2D多切片磁共振成像重建(FMS-JTLHTC)算法。该算法使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对目标问题进行求解;引入快速迭代收缩阈值法加快收敛,并使用图形处理器对算法进行加速。使用4组脑部数据集在2种不同采样模式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FMS-JTLHTC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相较于同时自动校准和K空间估计(SAKE)算法、并行成像数据的局部K空间领域的低秩建模(PLORAKS)算法和MS-HTC算法分别平均提高了4.04 dB、3.67 dB和2.07 dB,而且重建速度相比MS-HTC算法提高了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切片磁共振成像 Hankel张量完成 联合稀疏变换学习 交替方向乘子法 快速迭代收缩阈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