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小鼠腰段脊髓背角spalt样转录因子1(Sall1)表达下调且炎症因子表达增强 被引量:4
1
作者 陆培春 张进 +4 位作者 徐静 蒋锦 孙彩霞 吴进 苏兆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spalt样转录因子1(Sall1)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腰段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组(SNI组)。在模型建立之前的1 d及术后第3、7、1... 目的探讨spalt样转录因子1(Sall1)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腰段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组(SNI组)。在模型建立之前的1 d及术后第3、7、10、14天,测定小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分别于手术建模后3、7、10、14 d,收集小鼠L4~6节段的患侧脊髓背角部分,反转录PCR检测Sall1 mRNA表达及术后7 d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上述4个时间点的Sall1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术后3、7、10、14 d脊髓Sall1的表达定位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SNI组术后3、7、10、14 d,MWT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SNI组Sall1 mRNA和蛋白水平在术后7、10、14 d均下降,术后7 d,IL-1β、IL-6、TNF-αmRNA水平增加;对照组、SNI组Sall1主要定位于脊髓背角,且术后除3 d外各时间点SNI组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Sall1定位于脊髓背角,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可致患侧腰段脊髓背角的Sall1表达下降,IL-1β、IL-6、TNF-αmRNA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lt转录因子1(sall1) 神经病理性疼痛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
2
作者 王进 王红星 崔景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转IGF-1基因的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体内外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通过酶切和连接的方法将IGF-1基因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中,感染包装细胞后收集病毒颗粒再感染从胎...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转IGF-1基因的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体内外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通过酶切和连接的方法将IGF-1基因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中,感染包装细胞后收集病毒颗粒再感染从胎龄14d的SD大鼠全脑组织中分离出的NSC,RT-PCR检测IGF-1的mR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1蛋白的表达,并用立体定向法将Brdu标记的转基因NSC移植到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的纹状体缺血半暗区,免疫染色观察移植后1周转基因NSC在脑内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酶切及序列分析证实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 SN-IGF-1构建正确,RT-PCR能检测到转基因IGF-1的mRNA,免疫组织化学法能检测到IGF-1在转染了逆转录病毒的NSC及其子代细胞内表达,转基因NSC移植后1周在宿主脑内迁徙并表达IGF-1基因产物。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IGF-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NSC可在体内外表达IG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转录病毒 转染 转基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与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政祥 郑理光 +6 位作者 谢群 邓小红 黎锋 冯俊朝 郭广洲 王文 孙瑞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 :观察长期注射中效胰岛素和喂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压、血浆胰岛素浓度及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方法 :3 2只 10周龄SHR随机分 4组 :1组 :注射中效胰岛素 5U/(kg&... 目的 :观察长期注射中效胰岛素和喂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压、血浆胰岛素浓度及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方法 :3 2只 10周龄SHR随机分 4组 :1组 :注射中效胰岛素 5U/(kg·d) ,服福辛普利 5mg/(kg·d) ;2组 :注射蒸馏水 0 0 5ml/(kg·d) ,服福辛普利 5mg/(kg·d) ;3组 :注射中效胰岛素 5U/(kg·d) ,服安慰剂 5mg/(g·d) ;4组 :注射蒸馏水 0 0 5ml/(kg·d) ,服安慰剂 5mg/(kg·d)。实验前及实验中每 2周测鼠尾动脉血压 ,9周后抽血并处死动物取材 ,测量血浆胰岛素浓度和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水平。  结果 :SHR血浆胰岛素浓度注射中效胰岛素较未注射的高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SHR的血压、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水平 ,注射胰岛素与否 ,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HR血压、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水平用福辛普利较用安慰剂SHR的低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长期注射中效胰岛素可引起SHR高胰岛素血症 ,但不影响其血压及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水平 ;而喂食福辛普利可使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水平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胰岛素 福辛普利 大鼠 心肌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1/Krüppel样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熊倩 阮修艳 方向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1-538,共8页
Sp1/Krüppel样因子(Sp1-like and Krüppel-like factors,Sp1/KLFs)是一组与真核细胞转录调控密切相关的锌指蛋白。Sp1/KLFs的羧基末端高度保守,含有3个串联的Cys2His2锌指结构,用于结合DNA;其氨基末端在不同的家族成员间存在... Sp1/Krüppel样因子(Sp1-like and Krüppel-like factors,Sp1/KLFs)是一组与真核细胞转录调控密切相关的锌指蛋白。Sp1/KLFs的羧基末端高度保守,含有3个串联的Cys2His2锌指结构,用于结合DNA;其氨基末端在不同的家族成员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通过结合辅助因子发挥转录调控作用。Sp1/KLFs的表达具有组织、细胞分布以及发育时期的特异性,它们通过调控多种富含GC或CACCC的启动子的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肿瘤发生、发展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文章综述了Sp1/KLFs的结构特征、作用机制及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1/Krüppel因子 锌指区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l1是定义小胶质细胞特性和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
5
作者 范冲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434,共1页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CNS)的常驻巨噬细胞. 基因表达谱分析已确定,Sall1是一个编码转录调节子的基因,其可以作为小胶质细胞的标志基因. Buttgereit等的研究发现,Sall1仅由小胶质细胞表达,单核吞噬细...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CNS)的常驻巨噬细胞. 基因表达谱分析已确定,Sall1是一个编码转录调节子的基因,其可以作为小胶质细胞的标志基因. Buttgereit等的研究发现,Sall1仅由小胶质细胞表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其他成员或CNS其他常驻细胞均不表达Sall1. 采用Sall1作为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靶基因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发现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参与了维持成人小胶质细胞的稳态,同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的受体抑制了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然后他们使用特异性表达Sall1的小胶质细胞诱导灭活鼠体内的Sall1基因座,结果发现小胶质细胞从组织静息巨噬细胞转变成炎性吞噬细胞,导致神经发生的改变和组织内稳态的紊乱. 总的来说,该研究结果显示Sall1的转录调控作用维持了小胶质细胞的特性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并在体内对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l1 小胶质细胞 转录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KCNQ1OT1调控miR-875-5p/ELK4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6
作者 马子涵 石婉莹 +2 位作者 朱江 许腾 宋冬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1,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KCNQ1OT1(LncRNA KCNQ1OT1)调控微小RNA-875-5p(miR-875-5p)/ETS样转录因子4(ELK4)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qRT-PCR法用于检测OSCC细胞系(HSC-3、PE/CA-PJ15、HN13)和组织中LncRNA ...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KCNQ1OT1(LncRNA KCNQ1OT1)调控微小RNA-875-5p(miR-875-5p)/ETS样转录因子4(ELK4)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qRT-PCR法用于检测OSCC细胞系(HSC-3、PE/CA-PJ15、HN13)和组织中LncRNA KCNQ1OT1、miR-875-5p、ELK4 mRNA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LncRNA KCNQ1OT1与miR-875-5p、miR-875-5p与ELK4的靶向关系;将HSC-3细胞分为Control组、sh-NC、sh-KCNQ1OT1、sh-KCNQ1OT1+anti-NC、sh-KCNQ1OT1+anti-miR-875-5p、miR-NC、miR-875-5p mimic、miR-875-5p mimic+pcDNA-NC、miR-875-5p mimic+ELK4;分别检测HSC-3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用免疫印迹检测ELK4、MMP-2、MMP-9、上皮间质转化(EMT)(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裸鼠移植瘤实验验证LncRNA KCNQ1OT1对OSCC移植瘤的影响。结果:OSCC组织、癌细胞系中LncRNA KCNQ1OT1、ELK4 mRNA表达上升,miR-875-5p表达降低(P<0.05)。数据库预测显示,miR-875-5p分别与LncRNA KCNQ1OT1、ELK4靶向结合。与sh-NC组比较,sh-KCNQ1OT1组细胞迁移数、侵袭细胞数量、LncRNA KCNQ1OT1、ELK4、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表达降低,miR-875-5p、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与sh-KCNQ1OT1+anti-NC组比较,sh-KCNQ1OT1+anti-miR-875-5p组miR-875-5p、E-Cadherin表达下降,细胞迁移数、侵袭细胞数量、ELK4、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上升(P<0.05)。与miR-NC组比较,miR-875-5p mimic组miR-875-5p、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细胞迁移数、侵袭细胞数量、ELK4、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表达降低(P<0.05);与miR-875-5p mimic+pcDNA-NC组比较,miR-875-5p mimic+ELK4组细胞迁移数、侵袭细胞数量、ELK4、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上升,E-Cadherin表达降低(P<0.05)。sh-KCNQ1OT1组比sh-NC组移植瘤体积、重量减小,LncRNA KCNQ1OT1、ELK4 mRNA和蛋白表达量比sh-NC组低,miR-875-5p表达量比sh-NC组高(P<0.05)。结论:抑制Lnc RNA KCNQ1OT1能够靶向miR-875-5p/ELK4轴抑制OSCC细胞迁移、侵袭与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KCNQ1OT1 微小RNA-875-5p/ETS转录因子4轴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小鼠肺泡上皮细胞吞噬功能和白细胞介素10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凤娇 母迷迷 +3 位作者 何晶 马华 郭术俊 宋传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对小鼠肺泡上皮细胞株MLE-12细胞吞噬功能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产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MLE-12细胞,在有或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对小鼠肺泡上皮细胞株MLE-12细胞吞噬功能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产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MLE-12细胞,在有或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抑制剂wortmannin存在下用IGF-1刺激48 h;加入荧光微球孵育2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吞噬荧光微球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F-1刺激MLE-12细胞24 h后上清液中IL-10的含量。IGF-1预处理2 h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MLE-12细胞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质中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IGF-1刺激浓度的增加,MLE-12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增强;在50 ng/mL的IGF-1的刺激下,MLE-12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达到峰值。wortmannin阻断PI3K/蛋白激酶B(Akt)途径,IGF-1促进MLE-12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消失。IGF-1促进MLE-12细胞分泌IL-10并抑制LPS诱导的STAT3激活。结论·IGF-1通过PI3K/Akt途径促进MLE-12细胞的吞噬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MLE-12细胞 吞噬功能 白细胞介素10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7通过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转录影响肉鸡脂肪组织发育 被引量:4
8
作者 金钊 邵淑丽 +6 位作者 谭茗 李金炜 贾炳豪 王维禹 周瑶 崔婷婷 孙婴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3-371,共9页
Krüppel样转录因子7(Krüppel-like factor 7,KLF7)是脂肪形成的负调控因子,而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促进缺氧诱导的哺乳动物脂肪组织发育。本实验室前期利用ChIP-seq技术,发现在鸡的缺氧诱导因子1α... Krüppel样转录因子7(Krüppel-like factor 7,KLF7)是脂肪形成的负调控因子,而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促进缺氧诱导的哺乳动物脂肪组织发育。本实验室前期利用ChIP-seq技术,发现在鸡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基因上游存在1个KLF7的结合峰,提示KLF7可能调控HIF1α基因转录。为此,本研究首先利用ChIP-PCR技术验证ChIP-seq结果,发现KLF7能够与HIF1α基因5′侧翼区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与qRT-PCR结果显示,过表达KLF7能够显著下调HIF1α(-4432/-4182)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P<0.01),抑制HIF1α基因表达。与野生型质粒相比,将生物信息学预测的KLF7结合基序"TGCGCAGCAA"(-4300/-4290)缺失突变后,HIF1α(-4432/-4182)报告基因活性显著增强(P<0.01)。此外,选取第19代1~7周龄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肉鸡(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roiler lines divergently selected for abdominal fat content,NEAUHLF)作为实验材料,利用qRT-PCR检测HIF1α基因在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HIF1α在1~7周龄高脂系肉鸡中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低脂系,提示HIF1α对鸡脂肪组织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在永生化鸡前体脂肪细胞系(immortalized chicken preadipocyte cell line,ICP1)诱导分化过程中,HIF1α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综上所述,HIF1α是转录因子KLF7的一个靶基因,KLF7可能通过抑制HIF1α基因转录参与鸡脂肪组织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üppel转录因子7 缺氧诱导因子1Α 转录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转录因子2通过HMGB1-TLR4-NF-κB信号促进克罗恩病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阮水良 官俏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69-375,共7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转录因子2(HSF2)通过HMGB1-TLR4-NF-κB信号促进小鼠克罗恩病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构建小鼠克罗恩病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抗体... 目的:研究热休克转录因子2(HSF2)通过HMGB1-TLR4-NF-κB信号促进小鼠克罗恩病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构建小鼠克罗恩病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抗体处理阻断HMGB1信号,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用重组HSF2干预。观察小鼠一般生活状况(包括:生存状态、体质量状态、大便性状、进食饮水状态、毛发光泽度、精神状态和活动状态),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估小鼠疾病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肠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小鼠肠组织中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HMGB1、Toll样受体4(TLR4)、NF-κB(p-P65)、髓样分化因子(MyD88)的表达水平。结果:TNBS成功诱导小鼠克罗恩病,实验组小鼠一般生活状态较差,且DA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实验组小鼠结肠黏膜糜烂、水肿、炎症反应程度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的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组织中HMGB1、TLR4、NF-κB(p-P65)、MyD88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F2可以通过激活HMGB1-TLR4-NF-κB信号促进小鼠克罗恩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转录因子2 克罗恩病 炎症反应 高迁移率族蛋白1 TOLL受体4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的结构及功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万伟峰 朱继 +2 位作者 方升 籍新潮 吕国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5-309,共5页
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rüppel-like factor 8,KLF8)是KLFs家族中的一员.KLF8在羧基端含有3个保守的C2H2锌指结构域,用于与DNA结合.KLF8的转录受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kinase,FAK)、KLF1(erythroid krüppel-like facto... 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rüppel-like factor 8,KLF8)是KLFs家族中的一员.KLF8在羧基端含有3个保守的C2H2锌指结构域,用于与DNA结合.KLF8的转录受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kinase,FAK)、KLF1(erythroid krüppel-like factor1)、KLF3(basic Krüppel-like factor)的调控.类泛素化是KLF8翻译后主要的修饰方式.KLF8在氨基端含有特定的PVALS/T基序,与辅助抑制因子C末端结合蛋白(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CtBP)相互作用,抑制调节区含CACCC元件的基因表达.此外,还可以通过招募辅助激活因子p300和p300/CBP相关因子(P/CAF)辅助激活靶基因的表达.同时,KLF8在细胞周期循环、细胞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细胞致癌性转化及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üppel转录因子8(KLF8) 上皮-间质转化(EMT) 粘着斑激酶(FAK) 细胞周期素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DCLK1转录调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先闯 刘瑜新 +3 位作者 牛玉季 赫锦锦 乔辉 张蕾蕾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41-1246,共6页
目的:研究双皮质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在肝癌中发生转录上调的机制,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否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 目的:研究双皮质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在肝癌中发生转录上调的机制,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否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上调肝癌细胞中DCLK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GF是否通过EGFR上调肝癌细胞中DCLK1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GFR和DCLK1在39例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EGF孵育肝癌细胞HepG2和Huh-7后,DCL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而基因敲减EGFR可以显著抑制EGF诱导的DCLK1 mRNA和蛋白的上调(P<0.01)。在人肝癌标本中,EGFR和DCLK1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6696)。结论:EGFR参与了肝癌组织中DCLK1的转录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双皮质素激酶1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糖蛋白Ⅱb/Ⅲa单抗通过抑制HMGB1/TLR4途径减轻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洪丰 蒋剑红 +2 位作者 廖端芳 童巧珍 杨永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4-844,共11页
观察膜糖蛋白(GP)Ⅱb/Ⅲa单抗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和HMGB1/TLR4途径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以探讨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As进程的影响及其机制.30只5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50... 观察膜糖蛋白(GP)Ⅱb/Ⅲa单抗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和HMGB1/TLR4途径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以探讨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As进程的影响及其机制.30只5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50μl,腹腔注射),IgG对照组(50μg,腹腔注射),GPⅡb/Ⅲa单抗组(50μg,腹腔注射).实验ApoE-/-小鼠均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0周后处死动物.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窦As病变;活体荧光显微镜观察颈总动脉As病变处血小板黏附;Western blot检测HMGB-1、TLR4与NF-κB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主动脉窦As病变部位MOMA-2和VCAM-1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中HMGB-1、IL-1β、TNF-α与MCP-1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PⅡb/Ⅲa单抗组ApoE-/-小鼠As病变和血小板黏附显著减少(P<0.05);且该组小鼠主动脉TLR4与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其血清中的HMGB-1、IL-1β、TNF-α与MCP-1的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此外,GPⅡb/Ⅲa单抗治疗显著减少As病变处MOMA-2和VCAM-1的表达(P<0.05).GPⅡb/Ⅲa单抗减轻ApoE-/-小鼠As病变可能与抑制HMGB1/TLR4途径介导的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糖蛋白Ⅱb Ⅲa 动脉粥硬化 高迁移族蛋白-1 Toll受体4 转录因子-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细胞转录因子——C/EBP和HMG样蛋白的EMSA检测
13
作者 吴国明 钱桂生 +3 位作者 周玉国 黄桂君 姚伟 陆俊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 检测人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与Na+ H+ 交换蛋白 1(NHE 1)基因转录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C EBP和HMG样蛋白。方法 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检测人肺癌细胞株核蛋白中C EBP和HMG样蛋白的表达及其水平。结果 EMSA检测到... 目的 检测人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与Na+ H+ 交换蛋白 1(NHE 1)基因转录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C EBP和HMG样蛋白。方法 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检测人肺癌细胞株核蛋白中C EBP和HMG样蛋白的表达及其水平。结果 EMSA检测到A5 49细胞和转染NHE 1反义载体的A5 49细胞均有转录因子C EBP和HMG样蛋白的表达 ,且后者表达水平高于前者 ;采用 5 0倍未标记的片段能完全抑制相应转录因子与32 P标记的相同片段的结合。结论 A5 49细胞核蛋白中存在能与C EBP结合序列和Poly(dA∶dT)区结合的转录因子 ,即C EBP和HMG样蛋白 ,后者的表达水平高于前者。特异性竞争抑制试验表明外源性特异DNA片段能抑制相同片段与转录因子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转录因子 HMG蛋白 Na^+/H^+交换蛋白-1 转录调控 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C/EBP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eap1/Nrf2/ARE通路的中医药干预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段航 曾凡 卢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7-524,共8页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筋骨疾病,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发病机制复杂,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是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通路,其调控的下游抗氧化蛋白/酶在细胞防御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骨关节炎的病程中N...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筋骨疾病,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发病机制复杂,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是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通路,其调控的下游抗氧化蛋白/酶在细胞防御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骨关节炎的病程中Nrf2、NQO1、HO-1等关键蛋白表达受到抑制,组织抗氧化及抗炎能力减弱,软骨细胞损伤,软骨结构破坏。目前西医的治疗侧重于缓解症状,但不能逆转骨关节炎的进展,急需有效的非手术策略来延缓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大量基础及临床试验表明Keap1/Nrf2/ARE通路是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之一。基于骨关节炎本虚标实的病机,中医药以补虚、化瘀、解毒等法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在发挥抗氧化及抗炎作用同时,还能调节软骨细胞外基质的稳态,发挥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本文总结了中医药靶向干预Keap1/Nrf2/ARE信号通路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中医药更合理的运用临床防治骨关节炎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骨关节炎 Kelch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血红素加氧-1(Keap1/Nrf2/ARE)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拉应力通过Nell-1/Ihh信号通路对ATDC5软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15
作者 董紫薇 齐慧川 +4 位作者 马俊 薛晴 聂瑾涵 于航 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生理性拉应力对软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相关信号通路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软骨ATDC5细胞,应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仪对其施加生理性拉应力,首先分为对照组和拉应力组(2 000μstrain/2 h组),另分为不同力值(1 000、2 ... 目的:探讨生理性拉应力对软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相关信号通路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软骨ATDC5细胞,应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仪对其施加生理性拉应力,首先分为对照组和拉应力组(2 000μstrain/2 h组),另分为不同力值(1 000、2 000和3 000μstrain)加力时间为2 h和力值为2 000μstrain不同加力时间(1、2和4 h)组,同时设未加力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Ⅱ型胶原(Col-Ⅱ)、Ⅹ型胶原(Col-Ⅹ)、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 (SOX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Nel样1型分子(Nell-1)、Runt相关转录因子2 (Runx2)、印度刺猬因子(Ihh)、补缀同源物1 (Ptch-1)、GLI家族锌指蛋白1 (Gli-1)和刺猬因子相互作用蛋白1 (Hhip-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ell-1、Runx2和Ihh蛋白表达水平。ATDC5细胞分为对照组、环巴胺组、拉应力组和环巴胺+拉应力组,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ell-1、Ihh、Ptch-1、Gli-1和Hhip-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ell-1和Ih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 000μstrain/2 h组细胞中Col-Ⅱ、 Col-Ⅹ、 Aggrecan、 SOX9、VEGF和PCNA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在对细胞施加2 000μstrain不同加力时间(1、2和4 h)或不同力值(1 000、2 000和3 000μstrain) 2 h的拉应力后,与对照组比较,随时间的延长或力值的增加其他各组细胞中Runx2 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1),Nell-1、Ihh、 Ptch-1、 Gli-1和Hhip-1 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1),且在2 000μstrain/2 h时达到最高,随后出现回落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Nell-1、Runx2和Ihh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环巴胺预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环巴胺组细胞中Ihh、Ptch-1、Gli-1和Hhip-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拉应力组和环巴胺+拉应力组细胞中Nell-1、Ihh、Ptch-1、Gli-1和Hhi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环巴胺组比较,环巴胺+拉应力组细胞中Nell-1、Ihh、Ptch-1、Gli-1和Hhi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拉应力组比较,环巴胺+拉应力组细胞中Ihh、Ptch-1、Gli-1和Hhi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环巴胺组细胞中Ihh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Nell-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应力组和环巴胺+拉应力组细胞中Nell-1和Ihh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环巴胺组比较,拉应力组和环巴胺+拉应力组细胞中Nell-1和Ihh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拉应力组比较,环巴胺+拉应力组细胞中Nell-1和Ihh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理性拉应力刺激下,Nell-1可在上游激活Ihh信号通路,进而调控ATDC5软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拉应力 软骨细胞 Nel1型分子 印度刺猬因子信号通路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Ishikawa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洁 李红雨 +2 位作者 赵书君 石鸿玉 付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8-517,共10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人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细胞株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CXCL1因子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XCL1在子宫...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人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细胞株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CXCL1因子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及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QRT-PCR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XCL1 mRNA的相对表达;体外运用siRNA沉默Ishikawa细胞中CXCL1的基因表达,分别通过CCK8法及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沉默CXCL1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法检测对细胞迁移能力与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NF-κB,MMP9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及QRT-PCR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XCL1表达升高,有淋巴结转移、分期较晚及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在CXCL1沉默组中,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下降,凋亡率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升高,pNF-κB,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CXCL1可能通过下调磷酸化NF-κB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配体1(CXCL1) 子宫内膜腺癌 转录因子kappa B(NF-κB)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状结构域受体1通过调控NF-κB/NLRP3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17
作者 赵为陈 何春远 +4 位作者 赵宗彪 张峰森 夏一淼 王法财 李婷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5-2332,共8页
目的 探究盘状结构域受体1 (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1,DDR1)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 VECs),首先分为对照组(Control)、高糖诱导组(hi... 目的 探究盘状结构域受体1 (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1,DDR1)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 VECs),首先分为对照组(Control)、高糖诱导组(high glucose,HG),采用33 mmol·L^(-1) D-glucose处理48 h构建HUVECs功能障碍。碘化丙啶染色(PI)检测细胞焦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DR1、NF-κB/NLRP3信号通路蛋白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随后,实验分为C ontrol组、HG组、HG+DDR1 NC组、HG+DDR1 siRNA组。转染DDR1 siRNA 24 h后观察HG对HUVE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ELISA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LDH、IL-1β、IL-18水平;PI检测细胞焦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DDR1、NF-κB/NLRP3信号通路蛋白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HG组细胞eNOS含量降低,VCAM-1、ICAM-1含量升高,细胞活力及迁移能力降低,DDR1、p-NF-κB、NLRP3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且LDH、IL-1β、IL-18水平及细胞焦亡率均增加(P<0.05)。与HG组相比,DDR1siRNA能够促进eNOS分泌,降低VCAM-1、ICAM-1、LDH、IL-1β、IL-18水平,增加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降低p-NF-κB、NLRP3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HU VECs焦亡(P<0.05)。结论基因沉默DDR1能够改善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其机制与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内皮功能障碍 高糖 盘状结构域受体1 细胞焦亡 转录因子-κB/NOD受体蛋白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交界腺癌和远端胃癌KLF4 SP1及Cyclin D1表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晋峰 赵晨燕 +5 位作者 曹立勇 吴文新 李月红 王媛 薛丽英 张祥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近些年研究发现胃食管交界腺癌的发生率较远端胃癌明显升高,但其发生机制目前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KLF4、SP1和Cyclin D1在食管胃交界腺癌和远端胃癌表达的差异,探讨食管胃交界腺癌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近些年研究发现胃食管交界腺癌的发生率较远端胃癌明显升高,但其发生机制目前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KLF4、SP1和Cyclin D1在食管胃交界腺癌和远端胃癌表达的差异,探讨食管胃交界腺癌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比观察58例食管胃交界腺癌和47例远端胃癌组织中KLF4、SP1和Cyclin D1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差异以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KLF4在远端胃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食管胃交界腺癌组(P<0.05);而且远端胃癌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KLF4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相应食管胃交界腺癌组(P<0.05)。SP1在远端胃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食管胃交界腺癌组(P<0.05);而且远端胃癌高中分化组中SP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相应食管胃交界腺癌组(P<0.05)。Cyclin D1在食管胃交界腺癌组和远端胃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未见明显差异。进一步观察KLF4、SP1和Cyclin D1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发现Cyclin D1的高表达与食管胃交界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KLF4、SP1和Cyclin D1的表达异常均与远端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食管胃交界腺癌中KLF4与SP1和Cyclin D1之间未见明显相关关系;而在远端胃癌中KLF4与SP1以及KLF4与Cyclin D1(r=-0.334,r=-0.341,P<0.05)之间呈负相关;SP1与Cyclin D1之间呈正相关(r=0.340,P<0.05)。结论:食管胃交界腺癌和远端胃癌组织KLF4、SP1和Cyclin D1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均存在一定差异,提示两种肿瘤在发生发展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腺癌 远端胃癌 Kriippel转录因子4 SP1 细胞周期素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4与Notch1在脱氧胆酸诱导Barrett食管形成过程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婧文 徐胤 +8 位作者 夏一菊 王璞 沈才飞 张安然 邵顺子 于晓娜 张昊祥 闫武 房殿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8-882,共5页
目的探讨Krüppel样锌指转录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和Notch1在Barrett食管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对正常食管鳞状上皮Het-1A细胞KLF4与Notch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 目的探讨Krüppel样锌指转录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和Notch1在Barrett食管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对正常食管鳞状上皮Het-1A细胞KLF4与Notch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人正常食管组织、26例食管炎和22例Barrett食管组织中KLF4、Notch1的表达水平;采用不同浓度(0、100、200μmol/L)的DCA对永生化的正常食管鳞状上皮Het-1A细胞分别处理4、8、12 h,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LF4、Notch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与正常人食管鳞状上皮组织相比,食管炎与Barrett食管组织中KLF4呈现高表达,且Barrett食管组织表达最高(P<0.05),而Notch1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DCA浓度的增高以及处理时间的增加,Het-1A细胞表达KLF4、Notch1的mRNA和蛋白的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 DCA可能通过促进KLF4、Notch1表达而参与正常食管上皮转化为Barrett食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胆酸 Krtippel锌指转录因子4 NOTCH1 Het-1A细胞 BARRETT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Nrf2/Keap1信号通路及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景亮 祁永章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8-54,共7页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Sal)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Nrf2/Keap1)信号通路及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于足背部除毛剪...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Sal)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Nrf2/Keap1)信号通路及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于足背部除毛剪皮至筋膜,制作面积约为3 mm×7 mm的溃疡创面建立DFU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FU模型组(DFU组)、Sal低(Sal-L,0.1 g/(kg·d))、中(Sal-M,0.2 g/(kg·d))高(Sal-H,0.3 g/(kg·d))剂量组,阳性药物二甲双胍组(MET组,0.65 g/(kg·d)),另设血糖正常创面大鼠为对照组(NC组),连续灌胃2周。分别于治疗第7天、第14天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及空腹血糖(FBG)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创面组织CD34表达情况,计算创面微血管密度(MVD);生物化学法测定创面组织MDA、SOD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创面组织Nrf2、Keap1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第0天各组大鼠体重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DFU组、Sal-L组、Sal-M组、Sal-H组、MET组大鼠FBG水平均高于NC组(P<0.05);治疗第7天、第14天,与NC组比较,DFU组、Sal-L组、Sal-M组、Sal-H组、MET组大鼠体重、FBG水平、MDA含量、Keap1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创面愈合率、CD34阳性细胞、MVD、SOD活性、Nrf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DFU组比较,Sal-L组、Sal-M组、Sal-H组、MET组大鼠体重、FBG水平、MDA含量、Keap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创面愈合率、CD34阳性细胞、MVD、SOD活性、Nrf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其中Sal-L组与ME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l可能通过调节Nrf2/Keap1信号通路,增加DFU大鼠抗氧化能力,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糖尿病足溃疡大鼠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Kelch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信号通路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