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处理对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含量与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炳文 宋永生 +1 位作者 郝征红 迟玉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9,共4页
利用发酵大豆食品———豆豉与酸豆乳作为试验对象 ,通过与对照品比较 ,发现发酵处理对大豆食品中的异黄酮总含量的影响不大 ,但对其异黄酮的组分有较大的影响 ,发酵处理使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在 β 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游离型大豆异... 利用发酵大豆食品———豆豉与酸豆乳作为试验对象 ,通过与对照品比较 ,发现发酵处理对大豆食品中的异黄酮总含量的影响不大 ,但对其异黄酮的组分有较大的影响 ,发酵处理使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在 β 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 ,从而使发酵制品中的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处理 大豆制品 异黄酮含量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酸水解工艺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炳文 宋永生 +1 位作者 郝征红 岳晖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6,50,共4页
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 :盐酸甲醇溶液的浓度为 2mol/L ,水解温度为 80℃ ,水解时间为 60min。水解前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 :13.86%、G :2 3.4 8%、De :0 .2 2 %、Ge :0 .... 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 :盐酸甲醇溶液的浓度为 2mol/L ,水解温度为 80℃ ,水解时间为 60min。水解前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 :13.86%、G :2 3.4 8%、De :0 .2 2 %、Ge :0 .0 2 % ,水解后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 :nd(未检出 )、G :nd(未检出 )、De :14.0 1%、Ge :2 3.4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酸水解工艺 糖苷型 转化 游离型 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苷型大豆异黄酮酸水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炳文 宋永生 +1 位作者 郝征红 岳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78,共4页
通过正文实验确立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甲醇溶液的浓为2mol/L,水解温度为80℃水解时间为60min。水解前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13.86%、G:23.48%、De:0.22%、Ge:0.02%,水解后样品中大... 通过正文实验确立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甲醇溶液的浓为2mol/L,水解温度为80℃水解时间为60min。水解前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13.86%、G:23.48%、De:0.22%、Ge:0.02%,水解后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nd(未检出)、G:nd(未检出)、De:14.01%、Ge:23.45%,水解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苷型大豆异黄酮 酸水解工艺 游离型大豆异黄酮 大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的分离鉴定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德平 江汉湖 +1 位作者 肖凯 宣利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9-92,共4页
利用硅胶柱层析和反相担体柱层析从大豆中提取分离到大豆甙元糖苷、染料木素糖苷、大豆甙元、染料木素 4个异黄酮单体。大豆异黄酮主要由糖苷组成 ,含有少量的甙元。大豆甙元糖苷和染料木素糖苷具有几乎相同的极性 ,因此很难分离这两种... 利用硅胶柱层析和反相担体柱层析从大豆中提取分离到大豆甙元糖苷、染料木素糖苷、大豆甙元、染料木素 4个异黄酮单体。大豆异黄酮主要由糖苷组成 ,含有少量的甙元。大豆甙元糖苷和染料木素糖苷具有几乎相同的极性 ,因此很难分离这两种化合物。利用分离到的 4个异黄酮单体进行抗脂质过氧化 (MDA)测定 ,得出抗氧化作用主要决定于染料木素异黄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分离 异黄酮糖苷 异黄酮甙元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高荣海 李长彪 +3 位作者 孟宪文 刘长江 张春红 刘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55,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酸法水解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3 mol/L,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180 min,酸法水解率为81.31%;最佳酶法水解工艺条件为:pH 6.0,酶解温度38℃,酶解时间90 min,加...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酸法水解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3 mol/L,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180 min,酸法水解率为81.31%;最佳酶法水解工艺条件为:pH 6.0,酶解温度38℃,酶解时间90 min,加酶量为0.9 mg(50 mg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提取物),酶法水解率为82.54%。酶法水解的效果优于酸法水解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糖苷 酸水解 酶水解 大豆异黄酮苷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催化水解大豆异黄酮 被引量:5
6
作者 贺晓东 魏作君 +1 位作者 刘迎新 任其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采用改良的Hummers法制备了负载有-SO3H、-COOH和-OH的氧化石墨烯,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首次以氧化石墨烯为催化剂,对天然产物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氧化石墨烯在异黄酮糖苷水解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采用改良的Hummers法制备了负载有-SO3H、-COOH和-OH的氧化石墨烯,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首次以氧化石墨烯为催化剂,对天然产物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氧化石墨烯在异黄酮糖苷水解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其最佳反应温度为105℃,此时3种大豆异黄酮糖苷的转化率分别达到94.3%,92.1%和88.8%,苷元的收率分别达到69.6%、60.6%和58.8%。其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其他固体酸催化剂,如沸石HZSM-5和大孔树脂NKA-9,而与0.02 mol.L.1的硫酸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大豆异黄酮 水解 酸催化剂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酸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苷元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于丽颖 成乐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88-290,294,共4页
目的:研究苹果酸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对水解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确定苹果酸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 目的:研究苹果酸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对水解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确定苹果酸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3.0h,苹果酸水溶液浓度2.0mol/L,水解率达到94.0%以上。结论:优选得到的糖苷水解生成苷元工艺简单易行,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糖苷 大豆异黄酮苷元 水解 苹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水解物制备及放大实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凤超 于殿宇 +2 位作者 关海君 屈岩峰 梁兴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2-153,156,共3页
用发酵黑曲霉得到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40%的大豆异黄酮粉,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加酶量100u,底物浓度20mg/mL,50℃,水解1h。将水解液降温至4℃,4000r/min离心分离30min,离心后沉淀物在-18℃下预冻,于-40℃冷冻干燥,得到固态... 用发酵黑曲霉得到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40%的大豆异黄酮粉,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加酶量100u,底物浓度20mg/mL,50℃,水解1h。将水解液降温至4℃,4000r/min离心分离30min,离心后沉淀物在-18℃下预冻,于-40℃冷冻干燥,得到固态大豆异黄酮苷元,经检测苷元转化率90.12%、大豆皂苷3.87%、大豆异黄酮94.36%、大豆苷元43.45%、染料木素46.26%。放大实验结果:苷元转化率78.56%、大豆皂苷4.93%、大豆异黄酮88.97%、大豆苷元36.47%、染料木素3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水解 苷元 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菌β-葡萄糖苷酶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锐丽 孙伟 薛业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对嗜热厌氧乙醇菌(Thermoanaerobacter ethanolicus)JW200基因组DNA中β-葡萄糖苷酶A基因(Te-BglA)进行PCR扩增,构建重组质粒pET-20b-Te-BglA,并对纯化的重组酶Te-BglA的酶学性质和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因Te-BglA在Es... 对嗜热厌氧乙醇菌(Thermoanaerobacter ethanolicus)JW200基因组DNA中β-葡萄糖苷酶A基因(Te-BglA)进行PCR扩增,构建重组质粒pET-20b-Te-BglA,并对纯化的重组酶Te-BglA的酶学性质和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因Te-BglA在Escherichiacoli细胞中成功表达,获得重组酶Te-BglA,该酶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80℃和7.0。以对硝基苯酚-β-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时,Km值为(0.78±0.02)mmol/L,Kcat/Km值为(6.86±0.16)×10^4/(mol·s);以天然底物水杨苷为底物时,Km值为(5.18±0.10)mmol/L,Kcat/Km值为(2.04±0.02)×10^4L/(mol·s),两者比较可知,重组酶Te-BglA表现出对pNPG更好的亲和力和更高的催化效率常数。该酶在80℃保温1h后相对于冰浴中(未保温)的酶活仍有70.1%的残留,在pH4.5~8.0区间仍保持较高的pH稳定性。酶解大豆粉的结果表明,重组酶Te-BglA在80℃作用3h后,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产量分别达到35.9mg/g和59.1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酶学性质 大豆异黄酮糖苷 苷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解大豆中异黄酮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晓波 吴岩 林红 《粮食与油脂》 2006年第4期19-21,共3页
该研究建立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立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浓度为2.0 mol/L,水解温度为80℃, 水解时间为1.5 h;采用ZorbaX 80A Extend-C18 4.6×1... 该研究建立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立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浓度为2.0 mol/L,水解温度为80℃, 水解时间为1.5 h;采用ZorbaX 80A Extend-C18 4.6×150 mm 4 μm色谱柱,MeOH-1.8%冰乙酸水溶液(35:65,V/V)为流动相,MeOH 35%-5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等色谱条件下测定甙元含量,并通过换算因子计算大豆异黄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糖苷型大豆异黄酮 酸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荣海 刘长江 +1 位作者 李长彪 张春红 《粮食与油脂》 2006年第8期10-12,共3页
该文在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组成、化学结构、特性及生理功能基础上,详细介绍水解法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原理、工艺流程、大豆异黄酮苷元分离纯化及检测方法。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糖苷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水解糖苷型大豆异黄酮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珊珊 吴彩娟 +1 位作者 苏宝根 任其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8-30,共3页
以固体酸为催化剂 ,在固定床中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水解成大豆异黄酮苷元。研究了温度、进料配比以及接触时间对游离型异黄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溶剂与原料比例为 1∶11左右为宜 ,甲醇与水的比例以 1∶2为好 ,温度在 6 0~ 70℃。... 以固体酸为催化剂 ,在固定床中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水解成大豆异黄酮苷元。研究了温度、进料配比以及接触时间对游离型异黄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溶剂与原料比例为 1∶11左右为宜 ,甲醇与水的比例以 1∶2为好 ,温度在 6 0~ 70℃。通过固定床两次水解 ,糖苷型异黄酮转化率可达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糖苷型 水解 转化率 酸催化 固定床 溶剂 大豆异黄酮 游离型 左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制备苷元型大豆异黄酮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文红 郭咪咪 +2 位作者 毕艳红 王朝宇 段章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以大豆异黄酮糖苷为原料,酶解制备苷元型大豆异黄酮。以水解率和苷元得率为指标对几种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进行筛选,确定最适酶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酶添加量、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进行... 以大豆异黄酮糖苷为原料,酶解制备苷元型大豆异黄酮。以水解率和苷元得率为指标对几种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进行筛选,确定最适酶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酶添加量、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采用β-葡萄糖苷酶(300 U/g),酶添加量7%,底物质量浓度1.6 mg/mL,酶解温度56℃,pH 4.8,酶解时间6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糖苷的水解率及苷元得率分别达到96.84%和9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糖苷 酶解 苷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催化大豆异黄酮的水解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咪咪 杨茜 段章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15,139,共7页
为充分发挥大豆异黄酮生物价值,采用纤维素酶催化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水解制备游离苷元型大豆异黄酮。通过考察10种纤维素酶对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总水解率和苷元型大豆异黄酮总转化率的影响,筛选得到一种成本较低且水解效果较好的纤维素酶,... 为充分发挥大豆异黄酮生物价值,采用纤维素酶催化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水解制备游离苷元型大豆异黄酮。通过考察10种纤维素酶对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总水解率和苷元型大豆异黄酮总转化率的影响,筛选得到一种成本较低且水解效果较好的纤维素酶,用于催化水解糖苷型大豆异黄酮,优化了该纤维素酶在水解工艺中底物质量浓度、酶添加量、反应体系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参数。结果表明:选择来源于Trichoderma viride的纤维素酶作为大豆异黄酮水解用酶;底物质量浓度0.8~2.0 mg/mL、酶添加量7%~11%、反应体系pH 5.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5~6 h是较经济有效的水解工艺参数,实验优化过程中,大豆异黄酮总水解率超过90%,总转化率接近60%。因此,采用纤维素酶催化水解大豆异黄酮可显著增加游离苷元含量,提高大豆异黄酮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糖苷水解率 苷元转化率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