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yramiding the disease resistant genes to southern rust and stalk rot in maize(Zea mays L.) with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1
作者 LI Wei-hua1,WU Suo-wei1,ZHAO Feng1,YE Chun-jiang1,ZHOU Chun-jiang1,YANG Dian-er1,JIN De-min1,CHEN Shao-jiang2,WANG Shou-cai2,WANG Bin1(1.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 2.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94)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16-,共1页
Southern corn rust(SCR) caused by Puccinia polysora Underw and maize stalk rot caused by Pythium inflatum Matthews(MSR-2) are two destructive diseases of maize(Zea mays L.) in China.Our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d that... Southern corn rust(SCR) caused by Puccinia polysora Underw and maize stalk rot caused by Pythium inflatum Matthews(MSR-2) are two destructive diseases of maize(Zea mays L.) in China.Our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d that maize inbred line Qi319 is highly resistant to SCR but susceptible to MSR-2,while inbred line 1145 is highly resistant to MSR-2 but susceptible to SCR.The SCR resistant gene(RppQ) in Qi319 and MSR-2 resistant gene(Rpi1) in 1145 have been mapped on chromosome 10 and 4 respectively.In this research,through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 with the molecular markers,bnlg1937 tightly linked to Rpi1 and phi041 tightly linked to RppQ,pyramid breeding of the two kinds of disease resistant genes were carried out from the year of 2003 to 2007.Two homozygotic inbred lines of F5 generation,DR94-1-1-1 and DR36-1-1-1 were identified.MAS result suggested DR94-1-1-1 and DR36-1-1-1 contained the two resistance genes RppQ and Rpi1.Field inoculation tests confirmed their high resistance to the two diseases.In addition,field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two selected inbred lines,particularly DR94-1-1-1,had excellent agronomic traits such as plant height,ear height and yield-relating traits including ear length,ear diameter,ear weight,kernels per ear,kernels per row and kernel weight per ear.The two selected inbred lines DR94-1-1-1 and DR36-1-1-1 can either be directly developed into commercial variety or used as immediate donors of SCR and MSR resistance breeding programs in ma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R with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scr DR Zea mays L Pyramiding the disease resistant genes to southern rust and stalk rot in maiz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生物制剂对玉米2种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亚丽 唐艺婷 +4 位作者 张学峰 王笑阳 付佑胜 李美霞 周长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115-117,共3页
为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和玉米锈病,筛选有效防控的生物制剂,选用复合微生物菌剂(3种有效菌种: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20亿CFU/mL、微生物菌剂哈茨木霉粉剂5亿CFU/g、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和4%井冈霉素A水剂4种... 为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和玉米锈病,筛选有效防控的生物制剂,选用复合微生物菌剂(3种有效菌种: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20亿CFU/mL、微生物菌剂哈茨木霉粉剂5亿CFU/g、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和4%井冈霉素A水剂4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3种有效菌种: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对玉米田2种病害的田间防效最优,哈茨木霉粉剂5亿CFU/g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效较好,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对玉米锈病的防效较理想。该研究结果可为玉米绿色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玉米 小斑病 锈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及施药技术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效研究
3
作者 王子伟 鲍丽 +2 位作者 宛琼 陈莉 齐永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5,共8页
近年来,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玉米南方锈病在黄淮海玉米产区发生频率高、危害重。为明确玉米南方锈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不同杀菌剂种类、施用剂量及防治次数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丙硫菌唑为... 近年来,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玉米南方锈病在黄淮海玉米产区发生频率高、危害重。为明确玉米南方锈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不同杀菌剂种类、施用剂量及防治次数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丙硫菌唑为供试杀菌剂,探讨了在玉米不同生育期防治及防治次数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效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和丙硫菌唑4种杀菌剂不同使用剂量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效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初期、吐丝期和灌浆期防治,以抽雄初期的防效最好(58.47%),挽回产量损失率最高(108.05%)。施药两次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施药一次的防治效果。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和丙硫菌唑4种杀菌剂对玉米南方锈病均有一定的防控效果,施药后14 d的防效均在85%以上,施药后28 d的防效呈明显下降趋势。4种杀菌剂防治玉米南方锈病,防效以氟环唑(1350 mL/h m^(2))和丙硫菌唑(1350 mL/h m^(2))最好,施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95.68%和95.57%;施药后28 d的防效分别为55.39%和60.27%。4种杀菌剂不同使用剂量的挽回产量损失率均在70%以上。从防治效果及挽回产量损失率等方面综合考虑,防治该病的最佳施药期为玉米抽雄初期,4种供试药剂均可在大田防治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南方锈病 杀菌剂 使用剂量 防治次数 产量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山区鲜食玉米叶斑病季节性流行动态及药剂防治 被引量:9
4
作者 甘林 代玉立 +3 位作者 卢学松 滕振勇 陈伟 杨秀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3-222,230,共11页
2018年和2019年,在田间条件下采用目测法系统调查研究了福建省南部山区鲜食玉米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3种重要叶斑病的季节性流行动态,测定了不同玉米品种的病情严重度及几种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调查的4个玉米... 2018年和2019年,在田间条件下采用目测法系统调查研究了福建省南部山区鲜食玉米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3种重要叶斑病的季节性流行动态,测定了不同玉米品种的病情严重度及几种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调查的4个玉米种植季节,3种叶斑病的病情指数随种植时间均呈“S”型曲线,至乳熟期(R3)病情指数达到最大值,大喇叭口期(V12)至籽粒建成期(R2)是病情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3种病害的时空流行趋势、植株不同叶位病级分布规律及其最终病情各不相同。当玉米生育期平均温度高于23.0℃时,有利于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的发生,而平均温度低于23.0℃条件下则有利于大斑病的流行。供试的20个玉米品种对不同病害表现的抗性差异较大,其中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表现为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合计分别占65.0%、55.0%和25.0%。此外,从12种杀菌剂处理中,筛选出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00 g/L氟硅唑乳油、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混剂(商品剂量5∶8)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达70.0%、82.0%和85.0%以上。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鲜食玉米叶斑病的预测预报及合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叶斑病 小斑病 大斑病 南方锈病 流行动态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南方玉米锈病材料 被引量:5
5
作者 谭华 邹成林 +5 位作者 郑德波 韦新兴 黄爱花 蒋维萍 韦慧 黄开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6-10,共5页
以来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高抗南方玉米锈病种质为抗锈源,把抗病基因导入来自温带欠抗锈种质,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抗锈基因定向改良,对获得的BC2F2进行田间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利用phi048选择与抗病亲本相同带... 以来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高抗南方玉米锈病种质为抗锈源,把抗病基因导入来自温带欠抗锈种质,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抗锈基因定向改良,对获得的BC2F2进行田间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利用phi048选择与抗病亲本相同带型的BC2F2家系368个单株接种鉴定,抗及高抗级别植株共235株,占总株数的63.9%;中抗级别植株114株,占31.0%;感病植株19株,占5.1%。表明利用phi048对南方玉米锈病抗病材料进行早代选择是有效的,可淘汰大量感病家系,减轻田间工作量;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定向选择结合抗病接种鉴定,能有效改良温带种质的抗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玉米锈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锈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温度范围测定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雪 丁小兰 +1 位作者 何增磊 马占鸿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147,150,共4页
玉米南方锈病由玉米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其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也随之扩大。对于该病害发病温度范围的测定有助于病害发生范围的区划和病害预... 玉米南方锈病由玉米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其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也随之扩大。对于该病害发病温度范围的测定有助于病害发生范围的区划和病害预防工作的进行。试验将多堆柄锈菌接种到供试玉米材料‘郑单958’上,置于不同温度下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并观察发病情况,从而确定出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病温度范围以及发病最适温度范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病温度范围为15~31℃,最适温度范围为2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南方锈病 多堆柄锈菌 发病温度范围 发病最适温度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2
7
作者 郭宁 马井玉 +3 位作者 张海剑 石洁 李坡 孙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3-217,232,共6页
为有效控制玉米后期叶斑病,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两种方式,针对玉米小斑病、南方锈病和弯孢叶斑病进行了叶斑病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选用10%苯醚甲环唑WG和45%丙环唑ME,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机械喷雾的方式施药1次,对玉米... 为有效控制玉米后期叶斑病,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两种方式,针对玉米小斑病、南方锈病和弯孢叶斑病进行了叶斑病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选用10%苯醚甲环唑WG和45%丙环唑ME,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机械喷雾的方式施药1次,对玉米小斑病、南方锈病和弯孢叶斑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10%苯醚甲环唑WG对小斑病的最高防效为63.83%,挽回产量14.52%。两种药剂对弯孢叶斑病的最高防效都在60%以上,挽回产量最高达11%,但对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最高为2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 玉米 玉米小斑病 南方锈病 弯孢叶斑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堆柄锈菌侵染不同抗性玉米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于凯 马青 +1 位作者 黄飞燕 王晓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79,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抗感玉米自交系对南方锈病的组织病理学反应,为今后筛选不同类型抗病自交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曲利苯蓝透明染色法,以4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玉米南方锈病致病菌—多堆柄锈菌在不同抗性材料上侵染过程的组织学特征... [目的]了解不同抗感玉米自交系对南方锈病的组织病理学反应,为今后筛选不同类型抗病自交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曲利苯蓝透明染色法,以4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玉米南方锈病致病菌—多堆柄锈菌在不同抗性材料上侵染过程的组织学特征。[结果]多堆柄锈菌侵入和定殖可以分为5个阶段:孢子萌发与芽管形成、附着胞形成、侵入细胞、胞内吸器产生、菌丝在细胞间扩展。在不同抗性的玉米材料上,病菌孢子萌发和芽管形成差别不明显,但侵入后病菌在不同抗性材料内的发育进程和发育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在抗病玉米材料上,病菌初生菌丝、吸器母细胞、次生菌丝的形成时间推迟,胞内吸器少,菌丝分枝少,菌丝生长缓慢。[结论]这些抗性特征与田间表现出的细胞过敏性坏死、叶片上夏孢子堆少的特征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南方锈病 多堆柄锈菌 互作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种质资源对南方玉米锈病抗性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余良 刘建华 +2 位作者 胡建广 郑锦荣 李春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4-25,共2页
2011年秋季对550份糯玉米种质资源进行南方玉米锈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糯玉米种质材料间的抗感性存在显著差异,缺乏对南方玉米锈病的抗源。在所有鉴定资源中,中抗以上材料仅占鉴定总数的28.18%,感病以上材料占71.82%。
关键词 糯玉米 种质资源 南方玉米锈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黄淮地区夏玉米南方锈病流行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施艳 袁虹霞 +3 位作者 李庆伦 史亚娟 杨雪 李洪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9-311,356,共4页
黄淮地区是我国夏玉米重要产区,近年来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与流行已成为黄淮地区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2021年玉米南方锈病在我国黄淮玉米产区大面积暴发流行,危害损失之严重历年罕见。本... 黄淮地区是我国夏玉米重要产区,近年来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与流行已成为黄淮地区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2021年玉米南方锈病在我国黄淮玉米产区大面积暴发流行,危害损失之严重历年罕见。本文介绍了2021年度黄淮地区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今后的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南方锈病 黄淮地区 流行因素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南方锈病玉米自交系的筛选及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发军 孟昭东 +5 位作者 穆春华 李文才 孙琦 丁照华 汪黎明 王洪刚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9期77-79,共3页
对13份新育成自交系和4份骨干自交系进行了玉米南方锈病田间接种鉴定,结果鉴定出高抗材料8份,为培育抗南方锈病玉米杂交种和进行遗传研究奠定了材料基础。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南方型锈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明利 张玮 +2 位作者 王俊 丁舰舟 阮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22-24,31,共4页
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一种破坏性极强的气传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和粮食安全。近年,由于极端气候频发以及缺少抗锈种质资源,玉米南方锈病越来越严重。因此,深入了解玉米南方锈病暴发机... 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一种破坏性极强的气传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和粮食安全。近年,由于极端气候频发以及缺少抗锈种质资源,玉米南方锈病越来越严重。因此,深入了解玉米南方锈病暴发机制和有效防控至关重要。系统论述了玉米南方锈病在国内外的发生与危害、发病症状与发病规律、发病原因等情况,探讨了预防和治理南方锈病的措施,以实现玉米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南方锈病 发病原因 种质资源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流行现状及绿色防控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文宝 马子慧 +9 位作者 陈德智 田红琳 李鸿 方安菲 王静 田斌年 余洋 毕朝位 周茂林 杨宇衡 《植物医学》 2023年第3期16-30,共15页
玉米南方锈病是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真菌病害.绿色防控作为新兴的建立在农田生态系统整体上的农业病虫害管理方式,近年来已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目前对玉米南方锈病的绿色防控技术已有使用,但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为系统了解玉米南方... 玉米南方锈病是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真菌病害.绿色防控作为新兴的建立在农田生态系统整体上的农业病虫害管理方式,近年来已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目前对玉米南方锈病的绿色防控技术已有使用,但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为系统了解玉米南方锈病绿色防控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本文介绍了我国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状况,系统阐述了防控玉米南方锈病绿色防控手段,包括监测预警、抗病种质与基因、生态调控以及生物防治,并对玉米南方锈病潜在绿色防控手段进行展望,明确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前景,以期对玉米南方锈病绿色防控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南方锈病 监测预警 生物防治 抗病种质与基因 生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动态及药剂防控 被引量:10
14
作者 田耀加 赵守光 +3 位作者 张晶 黄亮华 王秋燕 陈红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7-180,196,共5页
田间条件下采用目测法调查了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南方锈病在广州鲜食玉米产区的发生动态,并测试了锈病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几种药剂对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南方锈病在鲜食玉米生产期间持续危害,... 田间条件下采用目测法调查了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南方锈病在广州鲜食玉米产区的发生动态,并测试了锈病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几种药剂对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南方锈病在鲜食玉米生产期间持续危害,7月份和11月份发生最严重,发病率近100%。锈病危害直接造成鲜食玉米果穗净重降低,重度危害(危害严重度>50%)比轻度危害(危害严重度<30%)折合每667m2产量减少47.6kg。化学药剂对南方锈病具有抑制作用,其中125g/L氟环唑SC和250g/L吡唑醚菌酯EC的防治效果最好,处理后锈病危害严重度比对照分别降低63.04%和57.21%,可挽回产量损失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南方锈病 发生动态 危害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抗南方锈病种质资源鉴定筛选 被引量:9
15
作者 田耀加 王秋燕 +2 位作者 吴蓓 叶伟忠 陈红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11-117,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鲜食玉米种质资源对南方锈病的抗性表现,为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及理论依据。【方法】结合田间自然感病与人工接种感病目测鉴定调查,开展自交系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分析。【结果】不同鲜食玉米自交系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存在... 【目的】研究不同鲜食玉米种质资源对南方锈病的抗性表现,为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及理论依据。【方法】结合田间自然感病与人工接种感病目测鉴定调查,开展自交系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分析。【结果】不同鲜食玉米自交系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在710份材料田间自然感病鉴定中,1.11%表现高抗水平,8.34%表现为抗病水平;中抗和感病水平的材料最多,占77.75%,其余材料表现为高感水平。结合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得到5份高抗南方锈病的自交系,包括3份糯玉米材料、1份甜玉米材料和1份甜加糯玉米材料。对抗病自交系09N1-1-1初步遗传分析显示,其后代F2和BC1F1群体抗感分离结果符合3∶1(χ^(2)值2.473,P=0.116)和1∶1(χ^(2)值0.084,P=0.772)分离比例,表明自交系09N1-1-1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可能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结论】研究表明,现有鲜食玉米存在高抗南方锈病的资源,筛选利用抗病种质对当前品种选育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南方锈病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湖北蔡甸夏播鲜食玉米南方锈病暴发原因及综防对策 被引量:9
16
作者 韩群营 黄明生 +4 位作者 李守荣 曾学军 胡刚 雷雄浩 姚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通过对菌源、品种、环境及栽培管理等因素的深入调查对2014年湖北蔡甸夏播鲜食玉米南方锈病(Puccinia polysora Underw.)暴发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提出了生态调控为基础的综合治理对策。
关键词 南方锈病 鲜食玉米 流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锈病在鲜食玉米上的发生动态及其发生程度与产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耀加 赵守光 +3 位作者 张晶 黄亮华 王秋燕 陈红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51,共4页
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分析南方锈病在广州鲜食玉米产区的发生动态,并以鲜食玉米籽粒百粒重作为重要指标分析南方锈病为害程度与鲜食玉米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鲜食玉米生长期南方锈病可全年发生,并在7月和11月形成两个发病高峰;... 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分析南方锈病在广州鲜食玉米产区的发生动态,并以鲜食玉米籽粒百粒重作为重要指标分析南方锈病为害程度与鲜食玉米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鲜食玉米生长期南方锈病可全年发生,并在7月和11月形成两个发病高峰;南方锈病为害可显著降低鲜食玉米百粒重,回归分析表明,鲜食玉米百粒重与南方锈病为害严重度呈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0.031x+31.924,当南方锈病为害严重度每升高10%,则鲜食玉米籽粒百粒重将减少约0.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南方锈病 发生动态 产量损失 百粒重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守田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5期129-129,131,共2页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种植密度增加、病原菌积累、栽培管理粗放等因素的影响,皖北地区玉米南方锈病严重影响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皖北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情况、病原、症状、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主要...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种植密度增加、病原菌积累、栽培管理粗放等因素的影响,皖北地区玉米南方锈病严重影响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皖北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情况、病原、症状、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主要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南方锈病 发生趋势 发病条件 防治对策 皖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晓锋 李清 华树妹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1期44-46,共3页
近年来福建省台风频繁,雨水偏多,玉米南方锈病有暴发流行的趋势。该文总结玉米南方锈病的病理病征、传播途径与发病规律,提出选育推广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加强预防监测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 福建省 玉米南方锈病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