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rdinated scheduling model for intermodal transit hubs based on GI/M^K/1 queuing system
1
作者 贾洪飞 曹雄赳 杨丽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247-3256,共10页
Coordinated scheduling of multimode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rapid gathering and dissipating of passengers in transport hub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the whole-day reaching time distribution at transfer points of... Coordinated scheduling of multimode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rapid gathering and dissipating of passengers in transport hub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the whole-day reaching time distribution at transfer points of passengers from the dominant mode to the connecting mode was achieved. A GI/M K/1 bulk service queuing system was constituted by putting the passengers' reaching time distribution as the input and the connecting mode as the service institution. Through queuing theo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erage queuing length under steady-state and headway of the connecting mode was achieved. By putting the minimum total cost of system as optimization objective, the headway as decision variable, a coordinated scheduling model of multimode in intermodal transit hubs was established. At last, a dynamic scheduling strategy was generated to cope with the unexpected changes of the dominant mode. The instanc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is model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assengers' queuing time by approximately 17% with no apparently increase in departure frequency, which provides a useful solution for the coordinated scheduling of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s in hu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engineering coordinated scheduling queuing theory intermodal transit hub HEAD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rdinate scheduling approach for EDS observation tasks and data transmission jobs 被引量:9
2
作者 Hao Chen Jiangjiang Wu +2 位作者 Wenyuan Shi Jun Li Zhinong Zh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822-835,共14页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satellite(EDS) is a type of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EOS). Satellites observation and data down-link scheduling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atellite observ...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satellite(EDS) is a type of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EOS). Satellites observation and data down-link scheduling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atellite observation systems. However, the current works mainly focus on the scheduling of imaging satellites, little work focuses on the scheduling of EDSes for its specific requirements.And current works mainly schedule satellite resources and data down-link resources separately, not considering them in a globally optimal perspective. The EDSes and data down-link resources are scheduled in an integrated process and the scheduling result is searched globally. Considering the specific constraints of EDS, a coordinate scheduling model for EDS observation tasks and data transmission jobs is established and a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Furthermore, the convergence of our algorithm is proved. To deal with some specific constraints, a solution repairing algorithm of polynomial computing time is designed. Finally, som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correct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our scheduling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satellites scheduling satellites and ground stations coordinate scheduling constraint handling solution repairing method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ecomposition and Coordination Scheduling Method for Flow-shop Problem Based on TOC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宏远 席裕庚 谷寒雨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87,共6页
There are many flow shop problems of throughput (denoted by FSPT) with constraints of due date in real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In this paper, a decomposition and coordin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re are many flow shop problems of throughput (denoted by FSPT) with constraints of due date in real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In this paper, a decomposition and coordin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SPT and under the support of TOC (theory of constraint). A flow shop is at first decomposed into two subsystems named PULL and PUSH by means of bottleneck. Then the subsystem is decomposed into single machine scheduling problems,so the original NP-HARD problem can be transferred into a serial of single machine optimization problems finally. This method reduce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has been used in a real project successfu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理论 Flow-shop分解协调算法 TOC 瓶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online rescheduling for multiple agile satellites with emergent tasks 被引量:3
4
作者 WEN Jun LIU Xiaolu HE L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1407-1420,共14页
The emergent task is a kind of uncertain event that satellite systems often encounter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In this paper,the multi-satellite distributed coordinating and scheduling problem considering emergent t... The emergent task is a kind of uncertain event that satellite systems often encounter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In this paper,the multi-satellite distributed coordinating and scheduling problem considering emergent tasks is studied.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onboard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and time,common online onboard rescheduling methods for such problems usually adopt simple greedy methods,sacrificing the solution quality to deliver timely solutions.To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a new multi-satellite onboard scheduling and coordinating framework based on multi-solution integration is proposed.This method uses high computational power on the ground and generates multiple solutions,changing the complex onboard rescheduling problem to a solution selection problem.With this method,it is possible that little time is used to generate a solution that is as good as the solutions on the ground.We further propose several multi-satellite coordin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multi-agent Markov decision process(MMDP)and mixed-integer programming(MIP).These methods enable the satellite to make independent decisions and produce high-quality solutions.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entralized scheduling method,the proposed distributed method reduces the cost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increases the response speed for emergent tasks.Extensiv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ulti-solution integration framework and the distributed coordinating strategies a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for onboard scheduling considering emergent ta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le satellite scheduling emergent task onboard rescheduling distributed coordinating multi-solution integ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智能体协同研究进展综述:博弈和控制交叉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秦家虎 马麒超 +4 位作者 李曼 张聪 付维明 刘轻尘 郑卫新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509,共21页
多智能体协同应用广泛,并被列为新一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基础理论亟待突破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鲜明的科学价值和工程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单一控制视角下的多智能体协同已无法满足执行大... 多智能体协同应用广泛,并被列为新一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基础理论亟待突破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鲜明的科学价值和工程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单一控制视角下的多智能体协同已无法满足执行大规模复杂任务的需求,融合博弈与控制的多智能体协同应运而生.在这一框架下,多智能体协同具有更高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扩展性,为多智能体系统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鉴于此,首先从协同角度入手,回顾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与估计领域的进展.接着,围绕博弈与控制的融合,介绍博弈框架的基本概念,重点讨论在微分博弈下多智能体协同问题的建模与分析,并简要总结如何应用强化学习算法求解博弈均衡.选取多机器人导航和电动汽车充电调度这两个典型的多智能体协同场景,介绍博弈与控制融合的思想如何用于解决相关领域的难点问题.最后,对博弈与控制融合框架下的多智能体协同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协同控制 博弈优化 多移动机器人导航 电动汽车充电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会约束目标规划的电热联合系统协调调度研究
6
作者 李志伟 胡文昊 +3 位作者 董沛毅 周靖仁 丛志涵 赵书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0,共10页
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背景下,为提高系统风电消纳能力,首先分析热电联产机组的电热运行特性,将热电联产机组侧加装储热装置和电锅炉进行电热解耦,扩大热电联产机组运行可行域的范围。其次,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出力和负荷不确... 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背景下,为提高系统风电消纳能力,首先分析热电联产机组的电热运行特性,将热电联产机组侧加装储热装置和电锅炉进行电热解耦,扩大热电联产机组运行可行域的范围。其次,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出力和负荷不确定性需求,建立基于机会约束的电热联合优化调度模型,设置系统运行的正负备用容量约束为机会约束。借助目标规划对多目标模型进行转化求解,建立基于机会约束目标规划的电热联合系统协调调度模型。最后,利用算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储热装置以及电锅炉在消纳风电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协调调度 机会约束规划 机会约束目标规划 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7
作者 李红伟 陈位发 +2 位作者 杨杨 万崇山 刘玲园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4,共8页
为了有效利用天然气传输调压过程中的压力能,给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利用压力能发电和冷能参与的综合能源系统方案。首先,考虑天然气压力能存在发电与制冷两种利用形式,建立了含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的电-热-气-冷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建立了... 为了有效利用天然气传输调压过程中的压力能,给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利用压力能发电和冷能参与的综合能源系统方案。首先,考虑天然气压力能存在发电与制冷两种利用形式,建立了含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的电-热-气-冷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建立了以系统日运行成本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经济优化调度模型,包含购电成本、购气成本和设备运维成本等;最后,基于MATLAB平台,调用CPLEX求解器对该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结合某实际工业园区的运行数据,验证了所提模型的经济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不引入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相比,所提模型可降低74.9%的系统运行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压力能 综合能源系统 发电 制冷 经济优化 协调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V2G主动支撑的输配协同日前-实时优化调度
8
作者 姜涛 吴成昊 +2 位作者 李雪 张儒峰 付麟博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7-100,共14页
新能源发电与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复杂,输电网面临功率平衡挑战,亟须挖掘各类资源的有功、无功支撑潜力。考虑到主动配电网对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资源的聚合作用,提出了一种计及车网互动(V2G)主动支撑的输配协同日前-实... 新能源发电与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复杂,输电网面临功率平衡挑战,亟须挖掘各类资源的有功、无功支撑潜力。考虑到主动配电网对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资源的聚合作用,提出了一种计及车网互动(V2G)主动支撑的输配协同日前-实时优化调度方法。首先,考虑能量市场、灵活性市场和无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构建市场环境下电动汽车V2G响应模型,分析电动汽车有功、无功支撑潜力;然后,计及不同利益主体的信息隐私,构建输配协同日前-实时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协调各类有功、无功调节资源来满足系统功率供需平衡要求;最后,在测试系统中对所提优化调度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分布式可调控资源的优化调度,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网互动 电动汽车 输配协同 聚合 能量市场 灵活性市场 无功辅助服务 实时优化调度 分布式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多重不确定性滚动优化调度
9
作者 张明光 高燕霞 +1 位作者 张飞祥 王海滨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2,共11页
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运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借助滚动优化调度方法,结合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将其转化为运行经济性,从而构建了RIES双层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模型上层求解系统不确定度;下层通过模型收益基准值,将不确定性量化... 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运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借助滚动优化调度方法,结合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将其转化为运行经济性,从而构建了RIES双层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模型上层求解系统不确定度;下层通过模型收益基准值,将不确定性量化,确保模型运行收益不低于期望值,实现调度动态化.通过调整模型的水平因子,得到不同的调度方案,从而获得不同的调度收益期望值.决策者可根据对风险的规避程度,选择合适的调度方案.最后,对改进IEEE33节点配电网、19节点热网及20节点天然气网组成的RIES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特定场景下,与确定性模型相比,鲁棒模型可将系统规避风险的程度提高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多源协调调度 滚动优化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源-荷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络重构的配电网-多微电网协同运行方法
10
作者 刘洪 鲍明阳 +3 位作者 路劭涵 段青 申屠磊璇 黄远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121,共8页
配微协同运行有利于提高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经济性,然而配电网重构会影响潮流分布和微电网点对点交易。为此,提出一种考虑网络重构的配电网-多微电网协同运行方法。分析网络重构对配微协同的影响,建立考虑网络重构的配微协同主从博弈... 配微协同运行有利于提高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经济性,然而配电网重构会影响潮流分布和微电网点对点交易。为此,提出一种考虑网络重构的配电网-多微电网协同运行方法。分析网络重构对配微协同的影响,建立考虑网络重构的配微协同主从博弈框架和模型,配电网作为领导者,通过电价和过网费调节微电网的交易行为;提出一种适用于网络重构的过网费分布式计算模型,将其融入协同优化模型中;针对领导者同时具有连续和离散2类策略的特点,提出一种策略分离的分布式求解方法。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中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微协同 日前调度 STACKELBERG博弈 网络重构 过网费 配电网 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协调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杨子桐 方国华 +2 位作者 黄显峰 叶健 金其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7,共13页
传统的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协调方法是通过求解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以协调各调度目标之间的关系,且大多通过水库水位进行优化调度。对于河网水系密布、城市化程度较高、以河道水位控制为主的平原区流域而言,河道水位的合理调控关乎水资... 传统的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协调方法是通过求解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以协调各调度目标之间的关系,且大多通过水库水位进行优化调度。对于河网水系密布、城市化程度较高、以河道水位控制为主的平原区流域而言,河道水位的合理调控关乎水资源调度综合效益的发挥,因而传统方法并不适用,亟需从河道水位角度统筹协调不同调度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与河道水量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河道水位控制线概念,总结以防洪、供水、生态为调度目标的河道水位控制线内涵和特征,分析其在年内的变化特征,研究基于河道水位控制线的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协调方法。以秦淮河流域为例,构建并求解了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模型确定性系数均值达到0.87;计算得出不同水文频率下河道水位控制线方案指标值,确定不同频率防洪控制线为7.85 m及以下、不同频率供水控制线为8.05 m及以上,汛期生态控制线为6.90 m、非汛期生态控制线为6.55 m,研究了基于东山站水位控制线的秦淮河流域防洪-供水-生态协调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提前调整河道水位合理分配河网水资源量,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多目标调度协调,并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水量分析 河道水位控制线 多目标调度协调方法 秦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铁路口岸站跨境旅客通关流线优化研究
12
作者 宋政雨 陈沛 +2 位作者 石良 左大杰 陈韬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74,共13页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跨境客流不断增加,口岸站跨境旅客通关作业压力越来越大。为提升中老铁路口岸站通关效率,通过理论分析、模拟仿真等方法研究了跨境旅客通关流线优化问题。在分析磨憨站和磨丁站跨境旅客通关流线的基础上,...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跨境客流不断增加,口岸站跨境旅客通关作业压力越来越大。为提升中老铁路口岸站通关效率,通过理论分析、模拟仿真等方法研究了跨境旅客通关流线优化问题。在分析磨憨站和磨丁站跨境旅客通关流线的基础上,利用排队论和分段交叉作业统筹图,分别计算了中老铁路口岸站单个跨境旅客平均通关时间和整列跨境旅客通关时间,发现口岸站通关“瓶颈”主要在于旅客走行和边检作业;为验证理论计算,基于Anylogic仿真软件模拟了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客通关过程,得到仿真通关时间和口岸站跨境旅客密度图,印证了理论计算和通关“瓶颈”分析的合理性;对通关“瓶颈”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通过再次仿真对比了优化前后的通关时间,验证了流线优化措施能够有效压缩通关时间,对于提升中老铁路口岸站跨境旅客通关效率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 跨境旅客 通关流线 排队论 交叉作业统筹图 Anylogic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规律聚合电动汽车的有源配电网源荷储协同调控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木良 范瑞祥 +2 位作者 贺贵东 朱彦 车亮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随机性对有源配电网调控带来的挑战,通过对电动汽车(EV)充电时间规律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规律聚合电动汽车的有源配电网协同调控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充电时间规律的EV聚合分组方法,再据此建立有源配电网源荷... 针对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随机性对有源配电网调控带来的挑战,通过对电动汽车(EV)充电时间规律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规律聚合电动汽车的有源配电网协同调控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充电时间规律的EV聚合分组方法,再据此建立有源配电网源荷储协同优化调控模型,最后将调控指令精准分解下达,实现新能源消纳、负荷波动平抑及网损降低。基于改进IEEE 33节点系统的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其能显著改善系统运行指标,有效降低EV充电计划偏差值,同时提升模型的求解速度,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源荷储协同调控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车-库-网多层级协调控制系统的电动汽车多时段可调度域的构建和分析
14
作者 张睿骐 阳辉 +2 位作者 王子睿 谢文强 孙鄞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256-4275,共20页
电动汽车集群(EVA)在不同区域中的可调度潜力往往难以准确量化,现有的调控系统也未能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整体性。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首先提出一种考虑用户决策依赖特性的多时段电动汽车可调度域(MEVDR)构建方法,该方法将可调度域划分... 电动汽车集群(EVA)在不同区域中的可调度潜力往往难以准确量化,现有的调控系统也未能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整体性。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首先提出一种考虑用户决策依赖特性的多时段电动汽车可调度域(MEVDR)构建方法,该方法将可调度域划分为可调度能量域(DER)和可调度功率域(DPR),从而全面反映了EVA在特定时间段内的能量与功率调度特性;其次,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MM)对不同区域和时段的电动汽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拟合出各类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构建并探讨了不同区域和时间段内EVAMEVDR的差异及其对电力系统的潜在影响;然后,为进一步优化调控策略,考虑MEVDR模型和车-库-网等多个层级的特征,构建了车-库-网多层级协调调控系统(VGGMCCS);最后,将所提方法与对比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VGGMCCS能在保障电力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同时,有效降低用户用车成本,提高车库的经济收益和电网运行效率,实现用户、车库运营商和电网公司的多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辆到电网 可调度域 有序调控 多区域 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与改进目标级联法的输配协同优化调度
15
作者 吉兴全 孙辰昊 +3 位作者 张玉敏 杨明 叶平峰 韩学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输配协同优化调度问题呈现多时间尺度耦合、非凸非线性特征,其本质上是非确定性多项式难问题。随着系统可调节资源的增加,控制变量呈指数增长,“维数灾”现象愈加明显,仅基于物理模型的求解策略难以兼顾计算精度与求解效率。为此,提出... 输配协同优化调度问题呈现多时间尺度耦合、非凸非线性特征,其本质上是非确定性多项式难问题。随着系统可调节资源的增加,控制变量呈指数增长,“维数灾”现象愈加明显,仅基于物理模型的求解策略难以兼顾计算精度与求解效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智能体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IMATD3)和Peaceman-Rachford(PR)目标级联(ATC)法的输配协同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根据PR分裂方法改进ATC法中主-子系统的信息迭代策略,提出基于PR-ATC的输配协同日前调度方法;通过多智能体与输配网络的离线交互提取连续调度策略的时序特征,并基于物理模型并行计算各系统调度问题,形成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离线训练和基于物理模型的在线应用联合调度决策方法。以T6-D7-D7和IEEE 118-D9-D33-D69输配网络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协同优化调度 输电网 主动配电网 Peaceman-Rachford目标级联法 深度强化学习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号控制的公交轨迹控制与站点充电协同方法
16
作者 杨城城 高坤 +4 位作者 金盛 白聪聪 戎栋磊 高熙 沈辛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55-1766,共12页
针对电动公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里程焦虑问题,提出考虑干线信号协调的网联电动公交(CEBs)轨迹控制与站点充电协同方法.针对道路中的常规车辆(RVs)和CEBs,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构建考虑RVs运行效率与CEBs的交叉口不停车约束条件的干... 针对电动公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里程焦虑问题,提出考虑干线信号协调的网联电动公交(CEBs)轨迹控制与站点充电协同方法.针对道路中的常规车辆(RVs)和CEBs,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构建考虑RVs运行效率与CEBs的交叉口不停车约束条件的干线信号协调控制模型;考虑乘客需求、车头时距保持规则、串车现象、交叉口不停车约束、速度边界及充电时长边界,基于规则方法构建轨迹控制与站点充电协同优化模型,使CEBs在保持良好运行效率与秩序的同时,能够灵活调整停站时长以进行静态无线充电.基于实际场景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在几乎不影响CEBs总体运行效率的情况下,增加85%的静态无线充电时长.通过适用性与敏感性分析,为模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交调度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网联电动公交 干线信号协调 静态无线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低碳需求响应的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调度
17
作者 刘科 杨兴森 +5 位作者 杨淼 沈皓凝 丁涛 袁森 赵中华 张利孟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61,共11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持续推进,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势在必行。但在“双碳”背景下,现有基于多主体协同的源网荷储优化调度策略对碳排放等因素考虑不足,难以支持新型电力系统的低碳化发展。本文率先引入动态碳排放因子概念,构建利益与低...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持续推进,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势在必行。但在“双碳”背景下,现有基于多主体协同的源网荷储优化调度策略对碳排放等因素考虑不足,难以支持新型电力系统的低碳化发展。本文率先引入动态碳排放因子概念,构建利益与低碳目标双重驱动的需求响应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低碳需求响应模型,实现经济成本控制与低碳排放目标的平衡。进而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构建考虑碳流约束的源网荷储协同日前经济调度模型。然而,碳流约束会引入非线性和非凸性,本文采用分解法对其进行处理,建立低碳调度和碳流计算两个子问题交替迭代进行求解。最终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调度模型和方法可以有效兼顾源网荷储各环节的低碳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网荷储协同调度 动态碳排放因子 低碳需求响应 非线性优化调度 交替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地铁列车时刻表节能优化方法
18
作者 钟杰 黄育斌 +2 位作者 胡华 肖远芯 梁琦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1,72,共9页
全自动运行系统因高度智能化、集成化、设备自动联动控制等优势,是实现地铁列车节能优化策略的最佳实践对象。从降低列车牵引能耗、同时最大化利用列车再生能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列车时刻表节能优化方法。首先针对地铁列车站间操纵策... 全自动运行系统因高度智能化、集成化、设备自动联动控制等优势,是实现地铁列车节能优化策略的最佳实践对象。从降低列车牵引能耗、同时最大化利用列车再生能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列车时刻表节能优化方法。首先针对地铁列车站间操纵策略,以多阶段牵引及制动距离为优化因素,以站间运行牵引能耗与运行时间最小化为目的,建立站间操纵策略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基于NSGA-Ⅱ算法的求解策略。在此基础上,以一周期内列车牵引所需总净能耗最低为目标,建立多车协同时刻表优化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进行第二阶段模型求解。通过深圳地铁14号线运营时刻表的数据仿真,在非高峰期和高峰期两个运营场景下,所得的最优时刻表较原有时刻表在一周期范围内,再生制动总能量利用程度分别提升9.65%、10.06%,牵引所需净能耗分别降低6.76%、7.35%。结果表明,本文优化模型及算法可进一步提升全自动运行系统列车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全自动运行系统 时刻表优化 牵引能耗 再生制动能量 多车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调调度情境下的新型储能联盟系统研究
19
作者 高俊青 黄宏新 +2 位作者 丁叶强 徐辉 王刚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3期54-61,共8页
储能站的出现有效地推动了新能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发展与变革,存在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机遇,但其特有的高分散度引起的统筹调配度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构建储能联盟,在提高储能站互通互联程度的基础上,提高储能站在电网... 储能站的出现有效地推动了新能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发展与变革,存在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机遇,但其特有的高分散度引起的统筹调配度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构建储能联盟,在提高储能站互通互联程度的基础上,提高储能站在电网大规模调度过程中的参与度,引导实现储能站与电网规模化联合调度,促进储能站并网速度。当前储能站分布广而散,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与调度,资源利用率低、易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储能联盟”共享储能方案,为储能站成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利用储能站的监控信息使调度更规范化。聚合优化储能站资源,协调储能站与电网合作,提高区域电网供电能力及供电稳定性,改善储能站经济性,促进新型储能商业化、全面市场化,以全新方式推动储能技术发展和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联盟 大规模调度 数据监控 区域协调 共享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经济运行区域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日内协同调度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灿 方仍存 +2 位作者 雷何 孙建军 查晓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2-1611,I0066,I0067-I0071,共16页
传统的日前-日内协同调度通常以与日前时序计划曲线偏差最小作为日内目标函数,当日内新能源出力预测值与日前相差较大时,储能装置(energy storage systems,ESS)等由于其时间耦合约束日内调整范围有限,导致经济性和灵活性较差。对此,提... 传统的日前-日内协同调度通常以与日前时序计划曲线偏差最小作为日内目标函数,当日内新能源出力预测值与日前相差较大时,储能装置(energy storage systems,ESS)等由于其时间耦合约束日内调整范围有限,导致经济性和灵活性较差。对此,提出了基于最优经济运行区域(optimal economic operation region,OEOR)的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ADN)日前-日内协同调度方法。在日前阶段,构建线性化ADN调度模型,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法生成的大量随机场景下调控设备优化曲线,以全时间段内设备出力上下界内所包含的随机场景优化结果数量最大为目标,考虑储能装置荷电状态的相邻时段约束和微型燃气轮机的爬/滑坡率,构建OEOR生成模型。最后,在日内阶段,调控设备在OEOR内滚动优化调整,当该时段优化值贴近OEOR边界时,考虑相邻时段出力约束,将OEOR扩展为最优经济极限运行区域(E-OEOR)。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升配电网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经济运行区域 时间耦合性约束 协同调度 主动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