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汪龙德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杜晓娟 汪龙德 +2 位作者 靳三省 李正菊 毛兰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共3页
介绍汪龙德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关键病机是肝郁脾虚,发病部位在肝脾,属虚实夹杂证,临证强调运用疏肝健脾法为基本治法,使肝气畅达,疏泄正常,气行血行,则瘀血渐除,气机布... 介绍汪龙德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关键病机是肝郁脾虚,发病部位在肝脾,属虚实夹杂证,临证强调运用疏肝健脾法为基本治法,使肝气畅达,疏泄正常,气行血行,则瘀血渐除,气机布散津液于全身;脾胃健运,气血津液化生有源,痰饮水湿自化,则清窍腠理得以濡润。辅以清热润燥、养血生津、活血祛瘀,标本同治,可获良效。并结合案例,介绍了疏肝健脾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应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疏肝健脾法 肝郁脾虚 名医经验 汪龙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潜在降压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陆妍 杜宇征 +2 位作者 陈爱霞 范晶 孟祥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67-2369,共3页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及社会竞争力的增加,不仅高血压病和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而且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合并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削弱其临床疗效。作者发现"活血散风&qu...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及社会竞争力的增加,不仅高血压病和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而且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合并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削弱其临床疗效。作者发现"活血散风"针刺法不仅可以有效降压,还可以改善焦虑抑郁,以致其降压效果更平稳持久。文章旨在针对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探讨"活血散风"针刺法的潜在降压机制,以引起医护人员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深入关注,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并缩减终点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散风 疏肝健脾”针刺法 高血压病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2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丁萍 罗玉韵 徐进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以中医中药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以期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方法:将确诊为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患者随机分为生活干预组(干预组)22例、中药加二甲双胍组(中西药组)24例、二甲双胍组(西药组)20例,3组患者... 目的:以中医中药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以期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方法:将确诊为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患者随机分为生活干预组(干预组)22例、中药加二甲双胍组(中西药组)24例、二甲双胍组(西药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生活干预,而中西药组给于口服健脾消糖颗粒及盐酸二甲双胍,西药组给于盐酸二甲双胍,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比较,3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均有下降(P〈0.05-P〈0.001),中西药组及西药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下降较为明显(P〈0.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变化比较,干预组TG、TC水平下降不明显(P〈0.1);而中西药组TG、TC降低较为明显(P〈0.05-P〈0.001);西药组TG下降不明显(P〈0.1),TC降低较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生活干预、服用健脾消糖颗粒及盐酸二甲双胍均可改善IGT患者的血糖水平;中药健脾消糖颗粒能够改善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可以有效的治疗I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耐量减低 中医药疗法 健脾疏肝法 疗效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脾疏肝法观察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0例 被引量:9
4
作者 苏冬梅 李树斌 +1 位作者 李军祥 李影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368-1370,1374,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采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门诊及住院收治的NAFLD3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健脾...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采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门诊及住院收治的NAFLD3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健脾疏肝方超声药物透入,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离子透入,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体重指数、血清转氨酶(ALT、AST)、肝/脾CT值变化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无论单纯超声离子透入或者配合中药进行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均可有效改善NAFLD患者血清ALT、AST水平,降低患者肝/脾CT值,减轻患者脂肪肝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可有效改善患者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缓解患者肝区疼痛、脘腹胀满、乏力等临床症状。结论:本方采用超声药物透入外治NAFLD有较好疗效,其远期疗效体现饮食、运动等综合治疗在NAFLD治疗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药物透入 健脾疏肝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成栋 陈治林 黄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37-2038,共2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1例CFS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予谷维素、ATP对症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1例CFS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予谷维素、ATP对症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监测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CFS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为民运用疏肝法治脾胃病验案赏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子丹 耿燕楠 +1 位作者 宋红春 陆为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364-2366,共3页
介绍陆为民运用疏肝和胃法、疏肝健脾法、疏肝清热法、疏肝化痰法、疏肝通络法治疗脾胃病的验案,并探讨疏肝法应用的临床依据及其配伍应用经验,效果显著。
关键词 疏肝法 从肝论治 脾胃病 陆为民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韩氏妇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经验
7
作者 韩亚光 朱泽文 +2 位作者 朱小琳 韩延华 宋思钰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29-32,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主要归属于传统医学“无子”范畴,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又可称之“癥瘕”“经行腹痛”等。国内外资料显示,当前有将近50%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合并不孕,如何有效提高内异症相关性不孕患者妊娠率已成为目前妇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主要归属于传统医学“无子”范畴,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又可称之“癥瘕”“经行腹痛”等。国内外资料显示,当前有将近50%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合并不孕,如何有效提高内异症相关性不孕患者妊娠率已成为目前妇科疾病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近代中医认为该病以血瘀为核心病机,治疗上仍以三棱丸(《经验良方》)、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等活血方为主,配合针灸等疗法,沿用至今,临床收效显著。龙江韩氏妇科提出活血调肝补肾法治疗内异症不孕,其经验方内异止痛方合补肾活血调冲汤,联合药灸治疗该病,临床效果满意。该文搜集了近年来内异症不孕相关的文献资料,就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中医研究近况,结合龙江韩氏妇科特色诊疗经验,围绕该病病机和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龙江韩氏妇科 活血调肝补肾法 药灸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贾晓蕾 王磊 +3 位作者 秦灵灵 吕翠岩 张程斐 刘铜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249-3253,共5页
目的从"治未病"角度探索疏肝健脾法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选方四逆散及痛泻要方合剂,通过对患者胰岛素相关指标等水平的测定,探索疏肝健脾法对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7周龄KK-Ay小鼠随机分成模... 目的从"治未病"角度探索疏肝健脾法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选方四逆散及痛泻要方合剂,通过对患者胰岛素相关指标等水平的测定,探索疏肝健脾法对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7周龄KK-Ay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连续给药4周,检测空腹血糖、OGTT、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AUC、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P<0.01),二甲双胍组与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P<0.05)、AUC(P<0.01)、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P<0.01);中药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比较,也可降低空腹血糖、AUC、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四逆散及痛泻要方合剂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改善糖耐量异常,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进一步减轻减缓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疏肝健脾法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田丹枫 林景峰 +4 位作者 高强 常泽 王育纯 张丹丹 韩振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0-25,共6页
目的评价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电子系统及人工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时限为从建库至2018年9月。收集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随... 目的评价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电子系统及人工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时限为从建库至2018年9月。收集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1.0中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分析,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的RCT研究进行Meta分析,分类和连续型变量分别用相对危险度(RR)和标准化均数差(SMD)或均数差(MD)作为合并效应量。结果共纳入15个RCTs,包括10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有效率[RR=1.19,95%CI(1.12,1.26),P<0.00001],HAMD评分[SMD=-0.79,95%CI(-1.12,-0.46),P<0.00001],中医证候有效率[RR=1.35,95%CI(1.15,1.59),P=0.0002],中医证候总积分[MD=-3.96,95%CI(-6.42,-1.50),P=0.002]、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MD=-2.57,95%CI(-4.29,-0.84),P=0.004]。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抑郁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存在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法 肝郁脾虚 卒中后抑郁 疗效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原发性肝癌的用药特点及关键策略思考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广辉 田启航 +1 位作者 戴明昊 李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37-41,共5页
原发性肝癌病位在肝,可传及于脾,以正气亏虚为基础,血瘀为重要致病因素。治疗方面应注重全程顾护脾胃以助正气;活血化瘀法以助驱邪。结合临床实践,我们提出:灵活运用动物类活血药,增强活血之力;与扶正法联合应用,谨防活血药单用之弊端,... 原发性肝癌病位在肝,可传及于脾,以正气亏虚为基础,血瘀为重要致病因素。治疗方面应注重全程顾护脾胃以助正气;活血化瘀法以助驱邪。结合临床实践,我们提出:灵活运用动物类活血药,增强活血之力;与扶正法联合应用,谨防活血药单用之弊端,以期为中医药干预原发性肝癌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顾护脾胃 活血化瘀法 动物类活血药 扶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姬莉 娄颜 +4 位作者 陈思 王振民 汪红兵 李舒敏 董礼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0期3079-3083,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FGIDs)的疗效,为中医药防治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FGIDs)的疗效,为中医药防治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门诊或者住院部收治的患有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分别用疏肝健脾方以及安慰剂治疗。2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记录患者主要西医临床症状积分、IBS病情变化积分及大便性状。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恶心、早饱感方面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IBS病情变化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3%和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每天排便最多的次数和10 d中排便急迫感的天数两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 疏肝健脾法 IBS病情变化积分表 大便性状问卷 疗效评价 多中心 随机 双盲 安慰剂 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改娅 薛敬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7期1307-1314,1322,共9页
目的:评价疏肝健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2020年3月各大数据库公开发表关于疏肝健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标准进行二次筛选、质量评估、资料提取,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 目的:评价疏肝健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2020年3月各大数据库公开发表关于疏肝健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标准进行二次筛选、质量评估、资料提取,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2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疏肝健脾法组与西药组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OR=4.19,95%CI(2.92,6.01),Z=7.77,P<0.00001]、ALT[MD=-15.36,95%CI(-21.51,-9.20),Z=4.89,P<0.00001]、AST[MD=-11.70,95%CI(-15.96,-7.43),Z=5.38,P<0.00001]、GGT[MD=-24.74,95%CI(-32.47,-17.02),Z=6.28,P<0.00001]、TC[MD=-1.03,95%CI(-1.46,-0.60),Z=4.72,P<0.00001]、TG[MD=-0.70,95%CI(-0.94,-0.45),Z=5.56,P<0.00001]、HDL-C[MD=0.27,95%CI(0.24,0.30),Z=17.63,P<0.00001]、LDL-C[MD=-0.46,95%CI(-0.67,-0.25),Z=4.31,P<0.0001]、中医证候疗效[MD=0.13,95%CI(0.04,0.21),Z=2.85,P=0.004]、中医证候积分[MD=-4.78,95%CI(-6.03,-3.54),Z=7.54,P<0.0001]、B超[MD=3.38,95%CI(1.99,5.76),Z=4.49,P<0.00001]、BMI[MD=-1.57,95%CI(-2.64,-0.50),Z=2.87,P=0.004]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项研究报告了试验的相关不良反应,均未做处理,自行缓解。结论:疏肝健脾法可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肝功、调节血脂,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略低。但因纳入的研究少,证据强度有限,所以疏肝健脾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安全性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疏肝健脾法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疲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星哲 李峰 +6 位作者 毛萌 王若冲 张翼飞 徐一菲 李杰 宋丹丹 于佳慧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48-752,共5页
疲劳已成为影响人们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疲劳发病机制复杂,常规治疗缺乏有效方案,部分药物有成瘾性和不良反应。中药抗疲劳药物具有安全有效、多种功效协同作用的独特优势。肝脾肾功能失调是疲劳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中药处方多以疏肝... 疲劳已成为影响人们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疲劳发病机制复杂,常规治疗缺乏有效方案,部分药物有成瘾性和不良反应。中药抗疲劳药物具有安全有效、多种功效协同作用的独特优势。肝脾肾功能失调是疲劳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中药处方多以疏肝健脾补肾为主。现通过对疲劳的病机、处方用药、抗疲劳作用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为中医药抗疲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制 中药抗疲劳 肝脾肾功能失调 疏肝健脾补肾 神经免疫炎症 能量代谢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