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选择性催化还原(SSCR)系统NH_3与尾气混合特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凯 曲大为 +2 位作者 马军彦 李君 秦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39-243,共5页
利用AVL FIRE三维商用仿真软件对立体选择性催化还原(solid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SCR)系统直接喷射NH3时,NH3与尾气在排气道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计算,考察的因素包括工况、NH3温度、喷嘴的安装角度以及喷嘴位置。结论如下:NH... 利用AVL FIRE三维商用仿真软件对立体选择性催化还原(solid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SCR)系统直接喷射NH3时,NH3与尾气在排气道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计算,考察的因素包括工况、NH3温度、喷嘴的安装角度以及喷嘴位置。结论如下:NH3与尾气混合受来流影响较大,排气流量大,排气温度高时,利于NH3与尾气混合;NH3初始温度对于气体混合影响不大;喷嘴安装角度增大利于气体轴向分布,也利于气体混合;SSCR系统直接喷射NH3可以优化喷嘴位置,使排气系统体积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软件变更登记 温度 角度 位置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e-Zr/γ-Al_2O_3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性能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曹蕃 苏胜 +4 位作者 向军 王鹏鹰 胡松 孙路石 陆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38-2245,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低温脱硝活性良好的Mn-Ce-Zr/γ-Al2O3催化剂。催化剂在150℃下达到接近70%的脱硝效率并在250~300℃下升高到95%左右。空速和SO2/H2O性能影响实验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空速变化适应能力和抗SO2/H2O中毒性能。NH3和N...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低温脱硝活性良好的Mn-Ce-Zr/γ-Al2O3催化剂。催化剂在150℃下达到接近70%的脱硝效率并在250~300℃下升高到95%左右。空速和SO2/H2O性能影响实验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空速变化适应能力和抗SO2/H2O中毒性能。NH3和NO氧化性能实验在固定床上进行。结果发现NH3在300℃以上会逐渐被氧化为NO;而NO在250~300℃下容易被氧化为NO2,这有利于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如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和程序升温脱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可以掺杂进入Ce O2微晶晶格内并形成了固溶体结构,这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参数。程序升温脱附结果表明NH3主要吸附在催化剂的不稳定酸性位上,而NO吸附后可以亚硝酸盐、不稳定和稳定硝酸盐等多种形式存在,这有利于促进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Mn-Ce-Zr 固溶体 氨气 程序升温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x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杨先 张军 +3 位作者 盛昌栋 张永春 陈洁 谢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98-1203,共6页
催化剂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核心,其催化性能直接关系到脱硝效果的好坏。本文介绍了该领域新开发的贵金属、金属氧化物、分子筛、碳基催化剂等低温脱硝体系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对碳纳米材料催化剂和新型杂多酸催化剂等新成果作了介... 催化剂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核心,其催化性能直接关系到脱硝效果的好坏。本文介绍了该领域新开发的贵金属、金属氧化物、分子筛、碳基催化剂等低温脱硝体系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对碳纳米材料催化剂和新型杂多酸催化剂等新成果作了介绍,并且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 低温催化剂 碳纳米管载体 固体杂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体SCR技术的柴油机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加强 葛蕴珊 +3 位作者 何超 谭建伟 李兰 冯向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3,共6页
在安装有钒基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的柴油机台架上,研究了尿素SCR系统与固体SCR系统的NOx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固体SCR系统不会产生尿素结晶现象;中低排气温度下应用固体SCR技术可以改善柴油... 在安装有钒基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的柴油机台架上,研究了尿素SCR系统与固体SCR系统的NOx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固体SCR系统不会产生尿素结晶现象;中低排气温度下应用固体SCR技术可以改善柴油机NOx排放,低排气温度下尤其明显,平均效率比尿素SCR提高了6%;高排气温度下固体SCR系统与尿素SCR系统的NOx转化效率总体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氮氧化物 尿素SCR 固体SCR 钒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站SCR系统气固流动与催化剂磨损的混合数值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喻聪 司风琪 +1 位作者 董云山 江晓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3-140,共8页
以某660 MW燃煤锅炉SCR脱硝系统为对象,建立了电站实际烟气环境下的催化剂磨损评估模型.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搭建SCR反应器模型,计算反应器内气流分布及飞灰颗粒轨迹.在此基础上,采用MATLAB软件构建催化剂床层内部详细结构,... 以某660 MW燃煤锅炉SCR脱硝系统为对象,建立了电站实际烟气环境下的催化剂磨损评估模型.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搭建SCR反应器模型,计算反应器内气流分布及飞灰颗粒轨迹.在此基础上,采用MATLAB软件构建催化剂床层内部详细结构,并以CFD模型计算的流场及灰场为边界条件,计算空间不同区域催化剂的磨损速率.模拟结果与冷态试验及磨损抽检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磨损与入口流场均呈现双峰分布,割除整流器上方三角筋能使催化剂入口速度标准偏差从23. 2%下降至10. 2%,使磨损双峰大幅降低;改造转角烟道导流板能降低贴墙气流的速度,提高颗粒分散度,使催化剂入口飞灰浓度的标准偏差从63. 4%降至55. 6%,消除了前墙附近催化剂磨损过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SCR系统 气固两相流 催化剂磨损 混合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柴油机固态铵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铵盐热解及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范鲁艳 汪安东 +1 位作者 曲大为 马军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4-53,共10页
通过开展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中铵盐的热解及动力学特征研究,为固态铵SCR氨气生成及氨气供给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采用热重实验和分解平衡压实验分析了3种铵盐的分解温度、分解速率等热解特性,利用等温法和积分法计算... 通过开展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中铵盐的热解及动力学特征研究,为固态铵SCR氨气生成及氨气供给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采用热重实验和分解平衡压实验分析了3种铵盐的分解温度、分解速率等热解特性,利用等温法和积分法计算了氨基甲酸铵和碳酸铵的分解动力学参数。碳酸铵和氨基甲酸铵的受热分解就是在恒定温度下测定其剩余质量比与受热时间的关系,再在热重分析曲线中通过反应时间下的剩余质量比求得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铵分解速率大于碳酸铵和碳酸氢铵;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级数为1/2,碳酸铵的为2/3,氨基甲酸铵活化能为56kJ/mol,碳酸铵的为62kJ/mol;氨基甲酸铵和碳酸铵均适合作为固态铵选择性催化还原(SSCR)系统还原剂的来源,氨基甲酸铵优势更明显。相比尿素SCR技术,固态铵SCR技术在发动机低排气温度条件下能够提供足量的还原剂,有效提高低温NOx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铵 选择性催化还原 铵盐 热解特性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耦合尿素分解机理的混合器性能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豪中 陈雅娟 +2 位作者 林铁坚 李之华 郝斌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8,共9页
为评估排气后处理系统中混合器的性能,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耦合尿素分解详细机理建立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三维数值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尿素水溶液的蒸发和热解产物包括3种尿素分解副产物(缩二脲、三聚氰酸和三聚氰酸一酰胺)的形成... 为评估排气后处理系统中混合器的性能,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耦合尿素分解详细机理建立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三维数值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尿素水溶液的蒸发和热解产物包括3种尿素分解副产物(缩二脲、三聚氰酸和三聚氰酸一酰胺)的形成过程,并利用尿素结晶和副产物的质量与分布、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入口均匀性以及混合器前后压力差等指标评价两个不同结构混合器的性能.其中混合器1前后及底部各布置一块挡板,混合器2顶部布置旋流叶片.结果表明:湍流强度小且分布均匀的系统(如混合器1)尿素结晶质量多而液膜和副产物质量少,尿素结晶、液膜和副产物主要分布在混合器;局部湍流强度大且分布不均匀的系统(如混合器2)尿素结晶质量少而液膜和副产物质量多,尿素结晶和液膜分布在混合管和混合器,而副产物主要分布在混合管;混合器1的SCR入口NH_(3)均匀性好于混合器2,其前后压力差也小于混合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器 选择性催化还原 均匀性 尿素结晶 压力差 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对固体废物焚烧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慧莲 张海军 +5 位作者 李德意 赵亮 曲健 田洪旭 王胜 陈吉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0-1537,共8页
在某一大型医疗废物焚烧系统研究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装置的运行温度(200—350℃)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大气排放的影响.采用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SCR装置进口和出口处烟气中的VOCs进行分析.在焚烧烟气中共鉴定出46种VOCs... 在某一大型医疗废物焚烧系统研究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装置的运行温度(200—350℃)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大气排放的影响.采用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SCR装置进口和出口处烟气中的VOCs进行分析.在焚烧烟气中共鉴定出46种VOCs,包括烷烃、烯烃、卤代烃、芳烃、醇、酮、醚、醛、酚、脂肪酸、脂肪酸酯、酰胺、硅氧烷和腈类化合物.在SCR装置进口烟气中鉴定出VOCs的总浓度均值为313.3μg·m^(-3).SCR装置的运行导致VOCs的大气排放浓度明显增加.当SCR装置运行温度为200℃和250℃时,排放烟气中鉴定出VOCs的总浓度均值分别增加了0.8倍和5.0倍.SCR装置的运行也显著改变了焚烧烟气中VOCs的组成分布.当SCR装置运行温度为200℃时,出口烟气中含氧VOCs的浓度大幅增加,尤其是酮和脂肪酸.当SCR装置运行温度为250℃和350℃时,排放烟气中鉴定出烷烃的平均浓度分别增加了15.6倍和3.7倍.导致SCR装置出口烟气中VOCs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为:VOCs没有被完全降解,半挥发性有机物经SCR催化剂催化后形成分子量更小的VOCs,较高的运行温度促进了VOCs从颗粒相向气相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固体废物焚烧 选择性催化还原 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PO4-TiO2固溶体的NH3-SCR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素娥 魏永红 +1 位作者 李蕊 王雅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1-585,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Ce与Ti摩尔比的CePO4-TiO2复合材料,利用XRD、TEM、NH3-TPD和H2-TPR技术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其NH3-SCR活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ePO4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当Ce与Ti的摩尔比为8∶2...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Ce与Ti摩尔比的CePO4-TiO2复合材料,利用XRD、TEM、NH3-TPD和H2-TPR技术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其NH3-SCR活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ePO4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当Ce与Ti的摩尔比为8∶2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230℃的NO转化率达到100%,且具有更广的温度窗口,优于纯CePO4。表征结果显示,CePO4与TiO2形成固溶体后,颗粒尺寸较为均匀,强酸位的数量增多,氧化还原性能提升,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SCR反应活性,同时改善了其抗水抗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CEPO4 TIO2 固溶体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选择还原锡锆固溶体催化剂的结构特性
10
作者 尉继英 朱月香 +1 位作者 段连运 谢有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8-503,共6页
采用双股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SnO2含量从10%至90%的锡锆体系DeNOx催化剂,用XRD、微区电子衍射、FT-Raman及FT-IR等技术深入研究了锡锆体系氧化物的结构及其随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Sn4+与Zr4+离子半径接近,SnO2与ZrO2易于形成... 采用双股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SnO2含量从10%至90%的锡锆体系DeNOx催化剂,用XRD、微区电子衍射、FT-Raman及FT-IR等技术深入研究了锡锆体系氧化物的结构及其随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Sn4+与Zr4+离子半径接近,SnO2与ZrO2易于形成固溶体,并随组成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纯ZrO2为单斜相,当少量Sn4+(SnO2≤20%)进入ZrO2晶格时形成四方相富锆固溶体,Sn4+起到稳定ZrO2四方相的作用;随着SnO2含量的增大,结构从无定形或微晶态的富锆固溶体(含SnO230~50%)经富锆固溶体与金红石结构的富锡固溶体在55%SnO2含量的共存状态变化到具有金红石结构的富锡固溶体(SnO2≥60%).FT-Raman和FT-IR光谱测试证明,Zr进入SnO2晶格使得Sn-O键的结合减弱,Sn离子上的有效正电荷减小,降低了SnO2对丙烯的燃烧能力,从而提高了对NO的还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选择还原 锡锆固溶体 催化剂 结构特性 汽车尾气 金红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t/d垃圾焚烧炉污泥掺混燃烧与SNCR脱硝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杨栩聪 廖艳芬 +1 位作者 林涛 马晓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964-6972,共9页
以某台350t/d垃圾焚烧炉为研究对象,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掺混不同比例半干化污泥(含水率60%)下的燃烧特性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并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 catalytic reduction,SNCR)脱硝喷枪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以某台350t/d垃圾焚烧炉为研究对象,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掺混不同比例半干化污泥(含水率60%)下的燃烧特性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并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 catalytic reduction,SNCR)脱硝喷枪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一烟道烟气温度与污泥掺混量成反比,氧含量与污泥掺混量成正相关,在3%~13%的污泥掺混量中,7%是比较合适的污泥掺混量,污泥掺混量低于10%时,第一烟道高温区的燃烧状态能达到二恶英控制的燃烧要求。NO_x生成量与污泥掺混量成正相关,在10%掺混量时仅采用SNCR方法焚烧炉出口烟气NO_x含量高达278.63mg/m^3,未能达到排放标准。但通过对SNCR喷枪位置进行调整,可利用烟气涡旋回流提高脱硝效率,相同氨氮比下出口烟气NO_x含量降低到245.25mg/m^3。模拟计算得出不同污泥掺混量时的温度和NO_x的变化趋势,提出适宜的污泥掺混量及SNCR喷枪布置优化方案,可为垃圾焚烧炉污泥掺混焚烧及SNCR脱硝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污泥掺烧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3掺杂对V2O5/TiO2-SnO2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廖永进 张亚平 +2 位作者 朱一闻 余岳溪 王龙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1-956,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TiO_2-SnO_2固溶体,浸渍法负载WO_3和V_2O_5得到一系列V_2O_5-(x%)WO_3/TiO_2-SnO_2脱硝催化剂。利用比表面积测定(BET)、X射线衍射(XRD)、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高...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TiO_2-SnO_2固溶体,浸渍法负载WO_3和V_2O_5得到一系列V_2O_5-(x%)WO_3/TiO_2-SnO_2脱硝催化剂。利用比表面积测定(BET)、X射线衍射(XRD)、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表征技术,结合脱硝性能测试,研究催化剂的表面特性、微观结构及脱硝活性。结果表明:V_2O_5-12%WO_3/TiO_2-SnO_2催化剂在250~400℃的温度窗口具有95%的NO_x转换率;随着WO_3负载量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有所减小;WO_3以无定形态存在于催化剂表面;催化剂表面Br?nsted酸中心强度随WO_3负载量增加逐渐增大,这是V_2O_5-(12%)WO_3/TiO_2-SnO_2催化剂具有最佳脱硝活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五氧化二钒 TiO2-SnO2固溶体 载体 选择催化还原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TiO_x脱硝催化剂的抗硫中毒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红太 宋丽云 +5 位作者 何洪 尹孟奇 程杰 孙炎明 李世宁 邱文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0-357,共8页
分别以Ce_2(C_2O_4)_3和Ce(SO4)2为Ce前驱体,采用固相球磨法制备了Ce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CeTiO_x-A[以Ce_2(C_2O_4)_3为前驱体]和CeTiO_x-B[以Ce(SO4)2为前驱体].将2个催化剂分别在体积分数为0. 15%的SO2的气氛下反应40和60... 分别以Ce_2(C_2O_4)_3和Ce(SO4)2为Ce前驱体,采用固相球磨法制备了Ce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CeTiO_x-A[以Ce_2(C_2O_4)_3为前驱体]和CeTiO_x-B[以Ce(SO4)2为前驱体].将2个催化剂分别在体积分数为0. 15%的SO2的气氛下反应40和60 h,得到高硫条件下SCR反应后的CeTiO_x催化剂,分别记为40CeTiOx-A,60CeTiOx-A,40CeTiOx-B和60CeTiOx-B.考察了反应前后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活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比表面积(BET)测试、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及SO2程序升温脱附(SO2-TPD)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TiO_x-A系列催化剂比CeTiO_x-B系列催化剂具有更高的NH_3-SCR反应活性和更好的抗硫抗水性能.与CeTiO_x-B系列催化剂相比,CeTiO_x-A系列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更多的Ce^(3+)和吸附氧(Oα)物种有助于NO的吸附和活化; CeTiO_x-A系统催化剂还具有更多的Lewis强酸性位数量,可以吸附更多的NH_3分子,有利于催化剂上NH_3-SCR反应的进行,提高了CeTiO_x-A系列催化剂的NO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球磨法 CeTiOx 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Lewis酸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型TiO_2对尿素热解过程的影响
14
作者 郭闯 仲兆平 +1 位作者 杜浩然 彭代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904,共6页
通过实验的方法收集了不同温度下纯尿素和尿素/TiO_2混合物热解后的固体残留物,使用红外光谱(IR)及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C-MS)方法对这些热解残留物进行成分分析;使用热重-红外联机(TG-FTIR)技术研究尿素及三聚氰酸在有无催化剂TiO_2的情... 通过实验的方法收集了不同温度下纯尿素和尿素/TiO_2混合物热解后的固体残留物,使用红外光谱(IR)及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C-MS)方法对这些热解残留物进行成分分析;使用热重-红外联机(TG-FTIR)技术研究尿素及三聚氰酸在有无催化剂TiO_2的情况下的热解特性及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根据Coats-Renfern方法对尿素热解第一阶段的非等温热失重率曲线的数据进行动力学研究,建立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100~250℃的尿素热解残留物中主要为尿素和缩二脲,300~400℃的尿素热解残留物中主要为三聚氰酸等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锐钛型TiO_2能促进尿素和三聚氰酸的热解反应,缩短其反应进程,HNCO与水蒸气在TiO_2表面易发生反应;尿素第一阶段热解的反应级数为2,单独热解时活化能为113.25kJ/mol,指前因子A为2.01×1011min-1,在催化剂TiO_2的作用下,活化能E为77.42kJ/mol,指前因子A为4.82×107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催化 动力学 选择催化还原 固体残留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焊接板式热交换器在工业炉窑烟气脱硝净化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海生 常春梅 +6 位作者 何永红 饶文军 赵哲龙 郝开开 汪保卫 单林杰 张勇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20年第1期47-51,共5页
危险固废处置一直是环保难题,现阶段主要采用烧结冶炼的方式进行危废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危废物烧结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氮氧化物,直接排放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危废烧结脱硝净化装置采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可以达到脱硝的目的,但装... 危险固废处置一直是环保难题,现阶段主要采用烧结冶炼的方式进行危废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危废物烧结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氮氧化物,直接排放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危废烧结脱硝净化装置采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可以达到脱硝的目的,但装置能耗大,烟气灰分存在易堵塞和硫酸露点腐蚀的难题。笔者开发适用于工业炉窑烟气脱硝净化装置高效焊接板式热交换器,设备具有耐堵塞和耐硫酸露点腐蚀的性能,已在危废烧结烟气净化装置得到成功应用,降低脱硝净化装置能耗,推广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固废 烟气 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 高效 焊接板式 热交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