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蚯蚓对Cd在土壤和豌豆中的残留动态影响
1
作者 张冉 唐红红 +1 位作者 王妙 孙仕仙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7-1296,共10页
【目的】探讨在Cd胁迫下蚯蚓对土壤Cd含量,豌豆各部位(根、茎、叶、果实)生长、Cd吸收及转移的影响,厘清蚯蚓在土壤—豌豆系统中对Cd动态分布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利用ICP-OES技术,以不添加蚯蚓为对照(CK),在不同浓度Cd处... 【目的】探讨在Cd胁迫下蚯蚓对土壤Cd含量,豌豆各部位(根、茎、叶、果实)生长、Cd吸收及转移的影响,厘清蚯蚓在土壤—豌豆系统中对Cd动态分布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利用ICP-OES技术,以不添加蚯蚓为对照(CK),在不同浓度Cd处理后于第7、14、28、42、56天测定蚯蚓生物量及其体内Cd含量、土壤中Cd含量、豌豆植株(分为根、茎、叶和果实)鲜重及其Cd含量,分析添加蚯蚓对Cd污染农田修复治理效果及Cd在豌豆各部位的残留动态。【结果】添加蚯蚓处理降低土壤中全Cd含量,在35 mg/kg Cd处理下,除第7天外,添加蚯蚓组相比未添加蚯蚓组土壤中的Cd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70 mg/kg Cd处理下,除第7、28天外,添加蚯蚓组相比未添加蚯蚓组土壤中的Cd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蚯蚓能吸收、富集重金属从而降低土壤中的Cd含量。同时,相比未添加蚯蚓组,添加蚯蚓组在第7~28天豌豆的Cd转移系数均降低,包括从根到茎、从茎到叶的转移;在第56天添加蚯蚓组相比未添加蚯蚓组叶到果实的Cd转移系数也降低,表明Cd更多地累积在豌豆根部,食用部分累积少。尤其是在70 mg/kg Cd处理条件下,与未添加蚯蚓的对照组相比,添加蚯蚓的处理组在第42天豌豆根部Cd含量降低14.22%,茎降低26.08%,在第56天果实Cd含量降低56.38%,表明蚯蚓对Cd转移的抑制作用显著,但在第42~56天,长期Cd胁迫对蚯蚓生存造成毒害,降低了蚯蚓对Cd耐受性。除此以外,蚯蚓的存在促进了豌豆生物量的增长,在35、70 mg/kg Cd处理条件下,添加蚯蚓显著增加了根、茎的生物量,其中在第14天茎部最高增幅达30.80%,添加蚯蚓提高了豌豆的抗逆性,有效缓解了Cd的毒害效应。【结论】添加蚯蚓可降低土壤中Cd含量,抑制Cd从土壤向豌豆根、茎、叶、果实转移,可降低豌豆Cd含量,减少Cd在豌豆可食用部分的积累,对农田土壤中的Cd污染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豌豆 CD污染 重金属含量 农田土壤修复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数据的耕地土壤镉(Cd)含量遥感估算方法
2
作者 张龙其 郭云开 +1 位作者 董胜光 刘新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2,94,共6页
本文采用多种光谱变换和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了使用GF-1卫星影像监测耕地土壤镉(Cd)含量的可行性。首先针对获取的GF-1原始影像数据,在完成预处理及剔除植被信息后进行倒对数、平方根和反正弦平方根变换,生成4套光谱影像;然后分别用采样点... 本文采用多种光谱变换和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了使用GF-1卫星影像监测耕地土壤镉(Cd)含量的可行性。首先针对获取的GF-1原始影像数据,在完成预处理及剔除植被信息后进行倒对数、平方根和反正弦平方根变换,生成4套光谱影像;然后分别用采样点5 m缓冲区内各套影像光谱统计值与Cd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种回归分析。选择模型决定系数最高(>95%)的反正弦平方根变换后的自适应重加权回归方法构建的线性回归模型作为遥感估算模型。遥感估算结果在稻田积水、边缘地带等出现了异常估算值;笔者分析原因后应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最终估算结果。相关性分析和建模精度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望应用于实际土壤质量监测和土地管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CD含量 GF-1 光谱特征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硅钝化稻田土壤镉有效性及降低稻谷镉含量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康轩 温武东 +2 位作者 李静娟 曾远平 黄铁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5,8,共6页
为研究外源硅对土壤重金属镉(Cd)有效性以及稻谷镉含量的影响,以硅胶(分子式mSiO_(2)·nH_(2)O,含量98%以上)、液体硅肥(SiO_(2)浓度≥23%)作为外源硅肥材料,通过在重金属镉超标稻田土壤施用硅胶,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喷施液体硅肥... 为研究外源硅对土壤重金属镉(Cd)有效性以及稻谷镉含量的影响,以硅胶(分子式mSiO_(2)·nH_(2)O,含量98%以上)、液体硅肥(SiO_(2)浓度≥23%)作为外源硅肥材料,通过在重金属镉超标稻田土壤施用硅胶,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喷施液体硅肥,研究硅钝化稻田土壤重金属镉有效性及降低稻谷镉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硅胶施用量达到1500 kg/hm^(2)时对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有极显著效果,表明稻田施用硅胶可以钝化土壤重金属镉有效性;硅胶施用量达到1500 kg/hm^(2)时对降低稻谷镉含量有显著效果,施用硅胶再配合喷施液体硅肥时,对降低稻谷镉含量有极显著效果;施用硅胶、液体硅肥对提高稻谷产量有显著作用。由此表明,基施硅胶配合喷施液体硅肥,对钝化土壤重金属镉有效性、降低稻谷镉含量、提高稻谷产量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硅 重金属镉 稻田 土壤镉有效性 稻谷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变化对玉米苗期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益宗 朱永官 +2 位作者 童依平 胡莹 刘云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832-2836,共5页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玉米苗期吸收积累 Cd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生物量及其吸收 Cd量在玉米不同的生长时期差异较大。2 2 d收获时 ,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均随着田间持水量 (35 %~ 85 % )的增加而提高 ;而 ...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玉米苗期吸收积累 Cd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生物量及其吸收 Cd量在玉米不同的生长时期差异较大。2 2 d收获时 ,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均随着田间持水量 (35 %~ 85 % )的增加而提高 ;而 16 d收获时 ,玉米生物量在田间持水量为 35 %和 85 %时比在其它水分时低许多。 16 d和 2 2 d收获时 ,玉米地上部 Cd含量在田间持水量 5 5 %时分别达到最大值 ,5 5 .4 1mg/ kg和 39.33mg/ kg;而在田间持水量 85 %时分别达最小值 ,2 7.97mg/ kg和 2 3.5 2 m g/kg。在玉米根系的影响下 ,土壤溶液 Cd含量基本上随着玉米的不断生长而降低。田间持水量为 6 5 %时的土壤溶液 Cd含量比田间持水量为 75 %和 85 %时大。玉米总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玉米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中镉含量的影响及其时空变异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韩晓日 王颖 +2 位作者 杨劲峰 付时丰 刘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0,158,共5页
针对磷肥是农田土壤中镉的主要来源,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沈阳农业大学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地28年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重金属镉含量变化及其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和高量有机肥会增加土壤中... 针对磷肥是农田土壤中镉的主要来源,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沈阳农业大学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地28年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重金属镉含量变化及其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和高量有机肥会增加土壤中镉的含量,0-20 cm土层镉的含量高于20-40,40-60 cm土层土壤,说明镉在表土中积累与施肥有密切关系。试验区土壤中镉的背景值(1979年表层值)为0.712 6 mg/kg,约为棕壤土壤环境背景值的8倍,表明其镉的本底含量就很高,再加上人为耕作活动的影响,使镉快速累集、富集并达到污染的程度(Pi=Ci/Si=实测浓度/评价标准>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棕壤 土壤中镉含量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土镉污染与水稻镉含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7
6
作者 赵雄 李福燕 +1 位作者 张冬明 漆智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36-2240,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水稻土中重金属镉(Cd)的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d富集的影响以及Cd在水稻植株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糙米(可食部位)对Cd的富集量与土壤中Cd总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个浓度Cd胁迫下,根、茎叶、稻壳、糙米相比,...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水稻土中重金属镉(Cd)的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d富集的影响以及Cd在水稻植株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糙米(可食部位)对Cd的富集量与土壤中Cd总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个浓度Cd胁迫下,根、茎叶、稻壳、糙米相比,2个品种水稻都是根累积的Cd含量要高于茎叶和稻壳、糙米,即根>茎叶>稻壳>糙米;在水稻的茎叶细胞中,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细胞可溶性成分,细胞器Cd的分布量较少,即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及膜部分;随Cd浓度增加,茎叶中的Cd积累量极显著增加,各细胞组分中的Cd含量均显著增加;根据国标GB 2762—2005对大米中Cd的限量标准(≤0.2 mg.kg-1),水稻土土壤总Cd临界值分别为2.0 mg.kg-(1博优225)、3.1 mg.kg-(1矮糯)。因此,在污染土壤上宜选种食用部位重金属积累低的水稻品种,以减少人类吸收重金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CD 水稻 分布 含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低镉富集蔬菜品种分析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泽锦 唐丽 +1 位作者 李跃建 刘小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83-2487,共5页
选取四川地区常用的5大类46种蔬菜品种,分别种植在镉超限和镉未超限土壤中,测定可食部分的镉含量,分析不同蔬菜类型的镉富集能力,探讨其食用安全性,为镉污染土壤中蔬菜种植规划提供支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 选取四川地区常用的5大类46种蔬菜品种,分别种植在镉超限和镉未超限土壤中,测定可食部分的镉含量,分析不同蔬菜类型的镉富集能力,探讨其食用安全性,为镉污染土壤中蔬菜种植规划提供支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叶菜类>茄果类>根茎类>瓜类>豆类。在镉含量较高的土壤中应避免种植叶菜类中高镉富集型蔬菜品种,建议种植豆类和瓜类低镉富集型蔬菜品种。对普通人群而言,在土壤镉超限[土壤镉含量<0.977±0.090 mg/kg]区域内,摄入蔬菜量442.8g/d以下通过食用蔬菜而摄入的镉含量是相对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含量 蔬菜 土壤 食用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淋滤对成都市表生土壤镉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艺 倪师军 +2 位作者 曾英 高丽英 王红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6-598,共3页
研究了模拟酸雨pH值,阴、阳离子浓度及比例对成都市典型土壤镉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稻土和黄壤经酸雨淋滤都表现出以下规律:(1)土壤中的镉在高酸度条件下极易活化;(2)增加酸雨中阴、阳离子浓度,土壤镉的释放量相应增大;(3)SO42... 研究了模拟酸雨pH值,阴、阳离子浓度及比例对成都市典型土壤镉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稻土和黄壤经酸雨淋滤都表现出以下规律:(1)土壤中的镉在高酸度条件下极易活化;(2)增加酸雨中阴、阳离子浓度,土壤镉的释放量相应增大;(3)SO42-/NO3-中NO3-的比例提高时,土壤镉的释放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土壤 释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Cd^(2+)、Pb^(2+)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德利 毕洪梅 +1 位作者 徐凤英 王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83-85,共3页
将土壤试样以盐酸、硝酸和高氯酸消解处理后,采用碘化钾—甲基异丁酮萃取试样中的镉和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将有机相喷雾测定。该方法测定镉的c?v小于4.4%、方法回收率为90.5%~91.4%,该方法测定铅的c?v小于4.0%、方法回收率为85... 将土壤试样以盐酸、硝酸和高氯酸消解处理后,采用碘化钾—甲基异丁酮萃取试样中的镉和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将有机相喷雾测定。该方法测定镉的c?v小于4.4%、方法回收率为90.5%~91.4%,该方法测定铅的c?v小于4.0%、方法回收率为85.3%~99.2%,结果可靠,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土壤中Cd2+、Pb2+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土壤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污染土壤上偏施氮磷钾肥对蕹菜产量及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应琼 疏仁宗 +4 位作者 王富华 文典 赵沛华 徐爱平 李富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1-516,共6页
为了研究偏施化肥对Cd污染区蔬菜产量和Cd含量的影响,取韶关矿区典型Cd污染菜地土壤和蔬菜品种蕹菜(Ipomoea aquatic),通过盆栽试验,在Cd1(4.0 mg·kg-1)和Cd2(8.0 mg·kg-1)2种土壤Cd污染水平下,设置CK、单倍(NPK)、双倍N(2NKP... 为了研究偏施化肥对Cd污染区蔬菜产量和Cd含量的影响,取韶关矿区典型Cd污染菜地土壤和蔬菜品种蕹菜(Ipomoea aquatic),通过盆栽试验,在Cd1(4.0 mg·kg-1)和Cd2(8.0 mg·kg-1)2种土壤Cd污染水平下,设置CK、单倍(NPK)、双倍N(2NKP)、双倍P(N2PK)和双倍K(NP2K)共5种处理,研究偏施氮磷钾肥对土壤p H值、土壤有效态Cd含量、蔬菜产量、Cd含量及其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在2种土壤Cd水平下,上述4种施肥处理均极显著(P<0.01)降低土壤p H值、提高蔬菜Cd含量及其积累量和富集系数;在Cd1水平下,施双倍N和双倍P处理蔬菜产量极显著(P<0.01)低于不施肥、单倍NPK和双倍K处理,幅度分别达到32.0%、25.6%、22.1%和30.8%、24.4%、20.8%。在Cd2水平下,施双倍N的蔬菜产量极显著(P<0.01)低于不施肥处理22.0%,显著(P<0.05)低于单倍NPK、双倍P和双倍K 16.1%、12.2%和14.5%;在5种处理下,Cd2水平的蔬菜产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Cd1水平的。在Cd1水平下,4个施肥处理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极显著(P<0.01)增加了蔬菜体内Cd含量66.7%、74.5%、56.8%和72.5%,其中以双倍N处理蔬菜Cd含量最高,但4个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Cd2水平下,4个施肥处理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极显著(P<0.01)增加了蔬菜体内Cd含量72.8%、104.9%、88.9%和66.7%。4个施肥处理中以双倍N蔬菜Cd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单倍NPK和双倍K处理18.6%和23.0%。Cd2水平中5种处理的蔬菜Cd含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Cd1水平的。由此说明,土壤Cd污染水平和施肥水平均会显著影响蔬菜产量及其Cd含量,在Cd污染的土壤应慎重施用NPK肥,特别在高Cd污染土壤上,不能偏施N肥,否则不仅会降低蔬菜产量,还会加大蔬菜Cd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D污染 蔬菜 产量 CD含量 NPK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不同作物对Cd污染土壤中酶活性及Cd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涛 程红艳 +2 位作者 王效举 杨继飞 郭卓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467-470,共4页
以玉米、蓖麻、向日葵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讨在1mg·kg-1 Cd胁迫下,不同施肥条件下3种作物对土壤4种酶活性及重金属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作物中,玉米对Cd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最好。施用菌肥和腐植酸均可减少土壤中的Cd含量... 以玉米、蓖麻、向日葵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讨在1mg·kg-1 Cd胁迫下,不同施肥条件下3种作物对土壤4种酶活性及重金属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作物中,玉米对Cd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最好。施用菌肥和腐植酸均可减少土壤中的Cd含量,和CK比较,Cd含量降低了1.16%~10.33%。施用肥料后,土壤中脲酶活性较CK土壤提高了8.042%~350.429%,蔗糖酶活性较CK土壤提高了7.998%~39.885%,碱性磷酸酶活性较CK土壤提高了2.809%~13.999%,过氧化氢酶活性较CK土壤提高了9.333%~35.163%。施用菌肥和腐植酸可显著提高土壤的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肥 腐植酸 土壤酶活性 Cd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饼粕对土壤镉形态及烤烟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志林 李晓忠 +3 位作者 单雪花 杨虹琦 周孚美 陈颐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揭示发酵饼粕对植烟土壤镉形态及烤烟镉含量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并采用欧共体标准局(BCR)方法,研究了4种发酵饼粕分别作基肥或追施,对改变土壤镉形态和消减烤烟镉含量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基肥中加入或追施发酵茶粕可使土... 为揭示发酵饼粕对植烟土壤镉形态及烤烟镉含量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并采用欧共体标准局(BCR)方法,研究了4种发酵饼粕分别作基肥或追施,对改变土壤镉形态和消减烤烟镉含量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基肥中加入或追施发酵茶粕可使土壤中易被烟株吸收的弱酸提取态镉含量分别降低33.49%和42.08%,使土壤中不能被烟株吸收的残渣态及可还原态镉含量分别增加32.87%和38.19%;加入基肥或追施发酵菜粕使土壤弱酸提取态镉含量下降24.77%,可还原态与残渣态镉增加25.60%;发酵棉粕和芝麻粕固定土壤镉的效果较差。追施发酵菜粕可使初烤烟叶镉含量减少50.44%;在基肥中加入发酵菜粕和茶粕可分别减少初烤烟叶镉含量40.88%和38.36%,其降低初烤烟叶镉含量的效果明显好于发酵棉粕和芝麻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土壤 发酵饼粕 镉形态及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污染土壤上施用沼液对生菜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文科 《中国沼气》 2010年第4期19-20,30,共3页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两个镉污染水平土壤上施用沼液对生菜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对土壤镉污染有一定的耐受性,在6 mg.kg-1和12 mg.kg-1镉处理土壤上可存活生长,但低镉土壤上生菜的地上部鲜干重均高于高镉土壤...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两个镉污染水平土壤上施用沼液对生菜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对土壤镉污染有一定的耐受性,在6 mg.kg-1和12 mg.kg-1镉处理土壤上可存活生长,但低镉土壤上生菜的地上部鲜干重均高于高镉土壤。沼液施用促进了生菜的生长,但促进作用在施用量为5 m l.次-1时最大。高水平镉污染促进了生菜体内硝酸盐的累积,而沼液只在高镉污染土壤上促进了硝酸盐的累积。高镉土壤中硝酸盐含量高于低镉土壤,沼液施用提高了土壤中硝酸盐含量和EC值,但只降低了高镉土壤上有效镉含量。该研究表明,沼液降低了镉对生菜的伤害,改变了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土壤 生菜 硝酸盐 有效镉 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F和Vis-NIR光谱数据融合的土壤镉含量定量分析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清亚 李福生 +3 位作者 江晓宇 邬书良 谢涛锋 黄温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27-1333,共7页
根据鄱阳湖南矶山区域土壤的X荧光光谱和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建立了3种数据融合(等权融合、累加融合、外积融合)的最小二乘向量机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等权融合和外积融合模型精度和稳定性均优于单一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其中外积融合... 根据鄱阳湖南矶山区域土壤的X荧光光谱和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建立了3种数据融合(等权融合、累加融合、外积融合)的最小二乘向量机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等权融合和外积融合模型精度和稳定性均优于单一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其中外积融合模型性能最佳,其决定系数(R2)为0.85,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9,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6,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41,满足实际土壤中Cd的检测需求。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我国土壤重金属分类分级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荧光光谱 可见近红外光谱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镉含量 外积融合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稻体系总镉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高岐 窦宪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398-14398,共1页
对韶关地区土壤及其水稻不同部位的镉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分析了水稻中重金属镉含量与其土壤的关系,为土壤的使用、修复处理及水稻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相关性 水稻 镉含量 土壤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GA-RF算法的农业土壤镉浓度反演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轩慧 陈建毅 +3 位作者 郑西来 朱成 王轩力 单春芝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1-269,共9页
在农业土壤重金属高光谱检测领域,土壤镉元素近红外光谱的高维、高冗余特性会严重影响高光谱反演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的遗传随机森林特征选择算法(SGA-RF)。该算法首先对初始特征... 在农业土壤重金属高光谱检测领域,土壤镉元素近红外光谱的高维、高冗余特性会严重影响高光谱反演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的遗传随机森林特征选择算法(SGA-RF)。该算法首先对初始特征集合使用基于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的特征预选方法,筛选出大量冗余波段,保留与镉元素相关性最强的特征波段;其次在特征精选阶段,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适应度函数评估方法,该方法充分结合遗传算法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和随机森林算法较高的反演能力,提高了对相似个体的区分能力,获得具有最小冗余度和最大区分性的最优特征波段子集。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选取青岛市大沽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124个土壤样品为实验对象,利用SGA-RF算法将原始2 051个波段优选至37个最具代表性的敏感波段,并与现有特征选择算法所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特征选择方法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相结合具有较低的预测均方根误差(0.060 1),较高的相关系数(0.950 2)和预测相对分析误差(2.03)。作为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定量反演农业土壤镉浓度的重要步骤,SGA-RF算法以较少的敏感波段达到了较高的反演效果,可为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镉浓度 特征波长选择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 遗传算法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沸石对大白菜镉吸收及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郑荧辉 熊仕娟 +4 位作者 徐卫红 李欣忱 罗瑜 秦余丽 赵婉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53-2360,共8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施用量(11 250、22 500、45 000 kg·hm^(-2))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及镉吸收和土壤全镉及有效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显著提高了大白菜产量(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施用量(11 250、22 500、45 000 kg·hm^(-2))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及镉吸收和土壤全镉及有效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显著提高了大白菜产量(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3%~35.2%和16.1%~31.8%。普通沸石以45 000 kg·hm^(-2)施用量处理产量最高,纳米沸石以22 500 kg·hm^(-2)施用量处理产量最高。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中低施用量(≤22 500 kg·hm^(-2))提高了大白菜氨基酸、还原糖和Vc含量。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分别使大白菜地上部镉含量降低了19.3%~37.4%和9.9%~16.2%,使根部镉含量分别降低了8.1%~27.9%和17.3%~25.4%。施用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镉含量,且降低效果随沸石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施用量与土壤有效镉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591,P<0.01),与大白菜地上部和根部镉含量也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97,-0.766;P<0.01)。与普通沸石相比较,纳米沸石增加大白菜产量、降低大白菜镉含量及土壤有效镉含量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镉污染 纳米沸石 土壤有效镉含量 镉吸收 大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酸碱度对水稻生长及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2
18
作者 易亚科 周志波 陈光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8-436,共9页
以5个早稻品种、4个晚稻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酸碱度土壤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镉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品种、土壤pH值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pH值影响最大;单株产量下... 以5个早稻品种、4个晚稻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酸碱度土壤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镉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品种、土壤pH值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pH值影响最大;单株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下降。早稻品种、土壤pH值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精米镉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土壤pH值的影响最大;精米镉含量在晚稻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并受土壤pH值的影响,但土壤pH值和品种交互作用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精米镉富集系数在水稻品种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高到低为超级杂交稻、常规稻、杂交稻,生育类型不存在主效应(P>0.05)。精米镉含量与株高、单株产量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12、0.371,与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相关性不显著(P>0.05)。在土壤pH值4.0~8.0范围内,精米镉含量与移栽前土壤有效镉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米 镉含量 PH值 土壤 有效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对镉胁迫下油豆角生长发育及镉积累的影响
19
作者 李金龙 贾云鹤 +2 位作者 李岩 许春梅 刘思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54-59,共6页
为改善镉胁迫下保护地油豆角品质,降低重金属镉在油豆角内的积累量,以黑龙江省主栽油豆角品种“将军”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模拟在1.5 mg·kg^(-1)镉胁迫下,调查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油豆角植株高度、主茎粗度、单株产量、可溶... 为改善镉胁迫下保护地油豆角品质,降低重金属镉在油豆角内的积累量,以黑龙江省主栽油豆角品种“将军”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模拟在1.5 mg·kg^(-1)镉胁迫下,调查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油豆角植株高度、主茎粗度、单株产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质(Pr)含量,以及植株各部分镉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80%~90%时,以上各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且叶片、果实、根部的镉含量均最低。表明,适当漫灌能够改善隔胁迫下油豆角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镉胁迫 油豆角 生长发育 镉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耕作方式对双季稻产量构成与穗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帅泽宇 谷子寒 +3 位作者 王元元 陈基旺 陈平平 易镇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8-357,共10页
为比较研究不同土壤耕作方式(翻耕、旋耕、免耕)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构成与稻穗镉积累分配特性的影响,探讨镉污染稻田双季稻最优土壤耕作方式,2015-2017年,以"陵两优211"与"威优46"为早、晚稻供试品种,在湖南省... 为比较研究不同土壤耕作方式(翻耕、旋耕、免耕)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构成与稻穗镉积累分配特性的影响,探讨镉污染稻田双季稻最优土壤耕作方式,2015-2017年,以"陵两优211"与"威优46"为早、晚稻供试品种,在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镇中度镉污染稻田(全镉含量0.86 mg/kg)开展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双季免耕、双季翻耕、双季旋耕、早旋晚免、早翻晚免5种土壤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效镉含量、双季稻的产量构成与穗镉积累分配情况。结果表明:(1)双季稻产量以双季翻耕处理最高,早翻晚免处理次之,双季旋耕与早旋晚免处理再次之,双季免耕处理最低;翻耕处理产量最高的原因在于其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较高。(2)齐穗期至成熟期,穗镉含量一般呈增长趋势;第1年早晚稻齐穗期穗镉含量以免耕处理最高,但免耕能明显降低水稻齐穗至成熟期穗镉含量的增长速率;早晚稻成熟期穗镉含量一般以翻耕处理较高,免耕与旋耕处理较低,免耕与旋耕处理有差异但在不同年份与季别间表现不尽相同。(3)成熟期稻穗各部位镉含量趋势表现为枝梗>谷壳>糙米;第1年糙米镉含量以免耕处理较高,但第2,3年呈现免耕处理低于翻耕与旋耕处理的趋势。(4)第1年早、晚稻穗镉累积量均以旋耕处理较低,但第2,3年均以免耕处理较低。(5)较其他处理而言,双季免耕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效镉含量,双季旋耕则降低了土壤有效镉含量。3年定位试验表明,土壤耕作方式对镉污染稻田土壤有效镉含量、双季稻产量构成与稻穗镉积累分配有明显影响,从保证双季稻产量、降低稻米镉含量与轻简省工的角度出发,早翻晚免是中度镉污染双季稻田的最优土壤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镉污染 土壤耕作方式 产量构成 镉含量 镉积累量 土壤有效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