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少齿差行星齿轮装置振动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家序 黄超 +2 位作者 肖科 李敏 李俊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7,共7页
对某少齿差行星齿轮装置进行结构改进设计,运用动力接触有限元法求得包括啮合刚度激励、误差激励、啮合冲击激励的轮齿啮合内部动态激励。通过建立有限元模态动力分析模型,计算齿轮装置固有频率及振型,综合考虑内外部激励情况下,研究该... 对某少齿差行星齿轮装置进行结构改进设计,运用动力接触有限元法求得包括啮合刚度激励、误差激励、啮合冲击激励的轮齿啮合内部动态激励。通过建立有限元模态动力分析模型,计算齿轮装置固有频率及振型,综合考虑内外部激励情况下,研究该齿轮装置的结构动态响应及噪声。利用振动测试设备对该齿轮装置进行振动噪声测试。结果表明:分析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 少齿差 齿轮动力学 振动特性 振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齿差行星减速器振动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石珍 王家序 +2 位作者 肖科 李俊阳 官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33-139,共7页
对某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建立耦合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利用动态关联法对虚拟样机模型进行验证其准确性;分析减速器在多种工况下等效应力及振动响应,测试减速器振动特性。结果表明,转速提高对减速器等效应力影响不大,但偏心轴的偏心运... 对某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建立耦合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利用动态关联法对虚拟样机模型进行验证其准确性;分析减速器在多种工况下等效应力及振动响应,测试减速器振动特性。结果表明,转速提高对减速器等效应力影响不大,但偏心轴的偏心运动越明显,加大对轮齿啮合冲击,使减速器振动加剧、冲击幅值增大。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 行星减速器 动态关联法 虚拟样机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型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啮合冲击分析及修形设计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文吉 宋朝省 洪英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5-429,共5页
针对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时的多齿啮合效应,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渐开线少齿差多齿啮合模型,分析了动态轮齿的接触特性分析,得到了完整啮合周期内齿面接触应力、齿面印痕、齿面滑动位移等啮合特性参数,分析了啮入、啮出冲击对齿顶刮行的影... 针对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时的多齿啮合效应,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渐开线少齿差多齿啮合模型,分析了动态轮齿的接触特性分析,得到了完整啮合周期内齿面接触应力、齿面印痕、齿面滑动位移等啮合特性参数,分析了啮入、啮出冲击对齿顶刮行的影响。采用长修形法对少齿差行星传动的齿轮进行齿廓修形,使轮齿啮合状况得到了改善,明显减小了啮合冲击对齿顶刮行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指导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行星传动 多齿啮合 动态接触 齿廓修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少齿差减速器动态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文 林腾蛟 +1 位作者 李润方 王家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2-27,共6页
针对某新型少齿差行星减速器,进行了不同啮合位置时的多体接触有限元分析,求得轮齿时变啮合刚度,采用动力接触有限元法计算齿轮啮合冲击激励,得出包括时变刚度激励、误差激励、啮合冲击激励的齿轮啮合内部动态激励。建立减速器的有限元... 针对某新型少齿差行星减速器,进行了不同啮合位置时的多体接触有限元分析,求得轮齿时变啮合刚度,采用动力接触有限元法计算齿轮啮合冲击激励,得出包括时变刚度激励、误差激励、啮合冲击激励的齿轮啮合内部动态激励。建立减速器的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在综合考虑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的情况下计算了减速器的时域和频域响应及加速度级1/3倍频程结构噪声。利用振动测试分析仪对新型少齿差内啮合减速器进行测试分析,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二者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行星传动 多体接触分析 动态激励 结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动轴少齿差传动多齿接触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才朝 陈兵奎 洪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6-99,共4页
以有限元弹性接触分析理论为基础 ,建立了平行动轴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多齿接触时的有限元模型 ,提出了一种对平行动轴少齿差内齿轮副啮合过程中实际接触齿对数、齿间载荷的分配及齿面载荷分布的分析计算方法。以 SH 35 0型平行动轴少齿差... 以有限元弹性接触分析理论为基础 ,建立了平行动轴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多齿接触时的有限元模型 ,提出了一种对平行动轴少齿差内齿轮副啮合过程中实际接触齿对数、齿间载荷的分配及齿面载荷分布的分析计算方法。以 SH 35 0型平行动轴少齿差双环减速器为例 ,分析了其在额定载荷工况下的实际接触齿对数、齿间载荷分配及齿面载荷分布规律等 ,并利用应变测试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实验 ,验证了理论分析计算的结论 ,为平行动轴少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承载能力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动轴 少齿差传动 多齿接触 问题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弹性静力学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俊 谢胜龙 +1 位作者 徐培民 童宝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9-55,共7页
针对目前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在机械应用中行星轴承易烧毁的现象,对其进行力学分析以寻求解决的途径。综合考虑内啮合齿轮副、行星轴承的变形以及各轴的扭转变形,构造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变形协调条件,并采用子结构法建立该类传动系统... 针对目前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在机械应用中行星轴承易烧毁的现象,对其进行力学分析以寻求解决的途径。综合考虑内啮合齿轮副、行星轴承的变形以及各轴的扭转变形,构造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变形协调条件,并采用子结构法建立该类传动系统的弹性静力学模型。通过求解系统的弹性静力学方程,获得系统各环节的受力,并给出了一个运动周期内两相机构的齿轮啮合力、行星轴承力和各曲轴扭矩的变化规律。弹性静力学仿真表明,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两相机构各环节的受力均呈周期性变化,且二者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仅存在180相位差。两相机构中齿轮副的啮合较为平稳,其啮合力在一个运动周期内仅存在微小波动;但行星轴承的载荷状况较为恶劣,其中星轮轴行星轴承的载荷波动较大,而输入轴行星轴承的载荷幅值较大,这恰与星轮型减速器应用中行星轴承易烧蚀的现象相吻合。该研究可为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强度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准确的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学分析 模型 变形 少齿差 星轮型减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齿厚齿轮少齿差传动变位系数计算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光建 褚志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84,共4页
针对由变齿厚齿轮组成的少齿差啮合副沿轴向方向的径向变位系数不同、内啮合齿轮干涉和变位系数设计复杂的问题,根据重合度限制条件、齿廓干涉限制条件和齿宽限制条件,提出了一种新型通用计算方法。在设定干涉预期值的情况下,使用牛顿... 针对由变齿厚齿轮组成的少齿差啮合副沿轴向方向的径向变位系数不同、内啮合齿轮干涉和变位系数设计复杂的问题,根据重合度限制条件、齿廓干涉限制条件和齿宽限制条件,提出了一种新型通用计算方法。在设定干涉预期值的情况下,使用牛顿迭代法求出齿轮中间啮合位置的啮合角最小值,然后再确定、较核齿轮大小端的变位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设计的啮合副能在满足重合度限制条件和齿廓干涉限制条件情况下,取得较小啮合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齿厚行星传动 变位系数 少齿差 啮合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齿差环板式减速器研究状况评述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俊 张策 宋轶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429-433,共5页
从受力分析、承载能力、平衡减振、传动效率和系列设计等方面,对少齿差环板式减速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应在系统弹性动态静力分析的基础上计入少齿差传动特有的多齿弹性啮合效应,并辅以少齿差内啮合传动几何参数选择CAD系统和... 从受力分析、承载能力、平衡减振、传动效率和系列设计等方面,对少齿差环板式减速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应在系统弹性动态静力分析的基础上计入少齿差传动特有的多齿弹性啮合效应,并辅以少齿差内啮合传动几何参数选择CAD系统和基于强度设计的减速器结构参数优化方法,建立具有高承载能力的少齿差环板式减速器的新产品系列设计理论。最后,对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 环板式减速器 承载能力 减振 系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型渐开线少齿差行星减速器承载能力实验及齿轮修形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辉 冯晓宁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7-791,共5页
针对NN型渐开线少齿差行星减速器的承载能力问题,在减速器载荷实验台上进行了样机承载能力的实验研究。该减速器传动系统中的双联齿轮偏载现象严重,为了改善双联齿轮的承载情况,首先,使用齿轮修形方法进行了双联齿轮的齿面修形和载荷虚... 针对NN型渐开线少齿差行星减速器的承载能力问题,在减速器载荷实验台上进行了样机承载能力的实验研究。该减速器传动系统中的双联齿轮偏载现象严重,为了改善双联齿轮的承载情况,首先,使用齿轮修形方法进行了双联齿轮的齿面修形和载荷虚拟仿真分析,降低了双联齿轮齿面的单位长度载荷,改善了双联齿轮的齿面载荷分布不均和齿面接触斑位置,并提高了双联齿轮的传动精度;然后,制造了齿轮修形后的样机;最后,在减速器载荷实验台上进行了样机承载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修形前该减速器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但其传动系统中的双联齿轮偏载现象严重;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齿轮修形后齿面接触斑位置居于齿面中心,齿面无磨损,改善了齿面载荷分布情况,降低了齿面的载荷,提高了减速器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行星减速器 承载能力 齿轮偏载 齿轮修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型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齿轮副的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陶桂宝 李泽群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8期116-118,18,共4页
对NN型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传动原理、传动特点、齿轮副的主要干涉限制条件、设计参数的选择提出一些看法和认识。提出简明实用的设计计算方法,可简化设计工作,避免反复计算。
关键词 行星传动 少齿差传动 内齿轮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装甲车辆主动悬挂结构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超 汪国胜 +2 位作者 李睿 刘青峰 曹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79-2592,共14页
阐述了坦克装甲车辆主动悬挂的需求和技术进展,详细介绍了电力-液压(简称电液)主动悬挂和机械-电力(简称机电)主动悬挂的结构及特点;结合电液主动悬挂和机电主动悬挂两种典型主动悬挂的试验验证情况,分析了现有坦克装甲车辆主动悬挂结... 阐述了坦克装甲车辆主动悬挂的需求和技术进展,详细介绍了电力-液压(简称电液)主动悬挂和机械-电力(简称机电)主动悬挂的结构及特点;结合电液主动悬挂和机电主动悬挂两种典型主动悬挂的试验验证情况,分析了现有坦克装甲车辆主动悬挂结构技术的瓶颈问题;归纳了坦克装甲车辆主动悬挂对结构性能的要求和关键技术,即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低迟滞作动器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主动悬挂结构研究思路:引入机电液复合作动器,规避了电液主动悬挂的时滞大和机电主动悬挂的惯性冲击问题,可实现悬挂的主动控制,为“十四五”坦克装甲车辆主动悬挂技术研究提供了方向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装甲车辆 主动悬挂 高可靠性低迟滞悬挂结构 少齿差液压变速泵-马达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弹性动力学建模与模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俊 郭凡 谢胜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9-175,共7页
针对目前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在机械应用中行星轴承易烧毁的现象,对其进行力学分析以寻求解决的途径。基于子结构综合思想,将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划分为输出轴子系统、输入轴子系统、星轮轴子系统和平动星轮子系统,运用牛顿力学方法建立... 针对目前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在机械应用中行星轴承易烧毁的现象,对其进行力学分析以寻求解决的途径。基于子结构综合思想,将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划分为输出轴子系统、输入轴子系统、星轮轴子系统和平动星轮子系统,运用牛顿力学方法建立各子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计入各轴承径向支承变形、齿轮副啮合变形以及输入轴和星轮轴上偏心套的分度误差和偏心误差等因素,构造系统各环节的变形协调条件,并将其与各子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结合,构建出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弹性动力学方程。通过求解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特征值问题,可获得其固有特性。以HJW-18B型星轮减速器为例,基于所建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低阶固有频率远高于系统额定输入转频,一般不会引起结构谐振;系统低阶模态对应的振型表现为四类子系统的复合振动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实验模态分析。对比发现,实验模态结果与理论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所建弹性动力学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准确揭示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动态特性,从而为后续的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和结构优化提供准确的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 星轮减速器 弹性动力学 变形协调条件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变曲率椭圆内齿型少齿差行星齿轮副的啮合特性与传动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振华 石万凯 +1 位作者 徐浪 刘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7,共13页
根据摆线针轮少齿差行星传动原理,把圆形针齿齿廓看作两焦点重合的特殊定曲率椭圆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性能变曲率椭圆内齿型少齿差行星齿轮副:引入轴长系数λ分析了变曲率椭圆齿廓曲线的几何原理;基于微分几何和齿轮啮合原... 根据摆线针轮少齿差行星传动原理,把圆形针齿齿廓看作两焦点重合的特殊定曲率椭圆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性能变曲率椭圆内齿型少齿差行星齿轮副:引入轴长系数λ分析了变曲率椭圆齿廓曲线的几何原理;基于微分几何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新型变曲率椭圆内齿齿廓方程,并推导了与其共轭的少齿差行星齿廓方程;分析了该新型齿轮副的啮合线、根切条件、啮合界限、压力角、诱导法曲率和滑动率等啮合特性。研究表明:新型齿轮副具有多齿啮合特性;根切界限方程和啮合界限模型分别为共轭齿廓的根切判定、椭圆内齿的齿根优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设计方法;相对于摆线行星传动,当齿高确定时,减小轴长系数λ可降低齿轮副压力角、诱导法曲率以及滑动率敏感区间的滑动率幅值和平均值。应用该新型齿轮副对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减速装置进行了机构设计与传动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同类型的摆线行星传动,新型齿轮副在传动效率与传动精度方面具有优势。最后加工出了减速装置的物理样机,并测试了样机的回差。测得的回差能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表明回差仿真模型与仿真结果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形 少齿差 行星传动 啮合原理 啮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少齿差行星齿轮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俊峰 陈小安 赵孟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55-59,共5页
在对少齿差行星齿轮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传动特点和设计要求,运用模糊数学的原理进行了模糊可靠性分析,建立了可靠性数学模型,将模糊设计优化模型转化为了常规的优化模型。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实现最优参数选取,同时针对传统B... 在对少齿差行星齿轮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传动特点和设计要求,运用模糊数学的原理进行了模糊可靠性分析,建立了可靠性数学模型,将模糊设计优化模型转化为了常规的优化模型。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实现最优参数选取,同时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的不足,将模拟退火和BP网络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改进神经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此种算法得出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行星齿轮 BP神经函数 模拟退火 模糊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齿差减速器在抹光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强 欧阳宁东 胡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1年第5期51-55,共5页
针对少齿差行星减速传动构成的结构特点、传动原理,以及混凝土抹光机对减速装置的要求,证明将少齿差减速器应用于抹光机优于现有蜗杆机构。对少齿差减速器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效率分析以及强度计算,同时考虑传动及结构等因素,与传统抹光... 针对少齿差行星减速传动构成的结构特点、传动原理,以及混凝土抹光机对减速装置的要求,证明将少齿差减速器应用于抹光机优于现有蜗杆机构。对少齿差减速器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效率分析以及强度计算,同时考虑传动及结构等因素,与传统抹光机减速装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原理上还是适用度上,少齿差行星减速器都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行星传动 混凝土抹光机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摆线少齿差行星传动的齿廓几何特性与啮合特性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振华 石万凯 +1 位作者 徐浪 刘昶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1-183,共13页
针对摆线针轮少齿差行星传动的摆线针轮啮合角大、转臂轴承可靠性低与针齿均布位置精度要求高等问题,作者利用几何可控性较强的复合摆线构建少齿差行星内齿齿廓,提出一种新型高性能复合摆线内齿型少齿差行星齿轮副:基于传统摆线行星传... 针对摆线针轮少齿差行星传动的摆线针轮啮合角大、转臂轴承可靠性低与针齿均布位置精度要求高等问题,作者利用几何可控性较强的复合摆线构建少齿差行星内齿齿廓,提出一种新型高性能复合摆线内齿型少齿差行星齿轮副:基于传统摆线行星传动几何原理,提出复合摆线内齿齿廓曲线的几何设计方法,分析齿形调控参数c2对复合摆线内齿齿廓曲线几何形状与曲率变化的影响规律;基于齿轮啮合运动学共轭原理,建立复合摆线内齿齿廓方程、齿轮副共轭传动啮合方程、少齿差行星共轭齿廓方程与啮合线方程;利用参量转化法分析复合摆线内齿齿廓的啮合界限特性;根据共轭齿廓出现奇异点的几何原理,推导其不发生根切的判定方程;研究该新型齿轮副的啮合线、重合度、压力角、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等啮合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出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的啮合区间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摆线内齿齿廓存在啮合界限点,啮合界限特性与根切判定方程分别为新型齿轮副内齿齿根过渡曲线设计、共轭齿廓无根切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方法;啮合线与重合度的分析表明该新型齿轮副具有多齿啮合特性;当新型齿轮副的齿数、偏心距、齿高和内齿分布圆半径确定后,c2是唯一影响压力角、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的齿轮参数,行星轮压力角的最小值与平均值随c2减少而降低,在一个啮合周期内,c2对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的影响存在着不敏感与敏感区间,可忽略c2对不敏感啮合区间诱导法曲率和滑动率的影响,敏感区间的诱导法曲率平均值、滑动率幅值与平均值均随着c2减少而降低。相对于同参数的传统摆线行星传动,新型齿轮副在压力角、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等啮合特性方面具有传动优势,相应地,反应出其较好的多齿啮合特性、传力特性、润滑与承载特性及抗磨损特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行星传动 共轭原理 几何特性 啮合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D的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变位系数的选取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贵飞 冷承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2年第6期69-70,共2页
运用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设计原理,建立了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变位系数选择的约束模型,依据AutoCAD2000版本开发出了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传动变位系数选择软件模块,从而大大提高了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关键词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 变位系数 封闭图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泵少齿差行星增速器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盛奎川 蒋成球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40-644,共5页
在利用常见少齿差行星传动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限制行星轮自转运动的X-Y型行星增速传动方案.通过传动分析,说明该方案具有承载能力强,运转平稳,且适于高增速传动的优点,有效地解决了BORDA泵(水流泵)增速器部件改进设计... 在利用常见少齿差行星传动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限制行星轮自转运动的X-Y型行星增速传动方案.通过传动分析,说明该方案具有承载能力强,运转平稳,且适于高增速传动的优点,有效地解决了BORDA泵(水流泵)增速器部件改进设计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泵 增速器 少齿差行星传动 改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齿差行星齿轮齿根弯曲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斌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1-233,237,共4页
少齿差齿轮副在啮合时由于轮齿受载产生变形可能引发多对齿同时接触承载的情况[1],啮合齿对实际承担的载荷将下降。少齿差齿轮副啮合时存在多对齿同时接触承载的现象,且由于内外齿轮齿廓的凹凸曲率非常接近,啮合时齿面接触面积较大,接... 少齿差齿轮副在啮合时由于轮齿受载产生变形可能引发多对齿同时接触承载的情况[1],啮合齿对实际承担的载荷将下降。少齿差齿轮副啮合时存在多对齿同时接触承载的现象,且由于内外齿轮齿廓的凹凸曲率非常接近,啮合时齿面接触面积较大,接触力为分布力,在计算齿根弯曲应力时不宜按集中力处理,这些情况使得准确计算少齿差齿轮副的齿根弯曲应力变得复杂。现以大量有限元计算分析为基础,综合考虑多对齿同时接触承载这一情况,建立了适用于少齿差齿轮副齿根弯曲应力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 齿根弯曲应力 多对齿 分布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润滑性能的少齿差行星传动多目标优化设计
20
作者 刘文吉 王家序 +1 位作者 肖科 华细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6-89,共4页
传统少齿差行星传动设计,由于设计计算复杂,润滑设计是在后期被动的验算,而很难得到最佳设计参数。在分析齿形参数对齿轮润滑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少齿差行星传动的结构特点,以体积最小和最小油膜厚度最大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NN型少齿... 传统少齿差行星传动设计,由于设计计算复杂,润滑设计是在后期被动的验算,而很难得到最佳设计参数。在分析齿形参数对齿轮润滑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少齿差行星传动的结构特点,以体积最小和最小油膜厚度最大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NN型少齿差行星传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真实反映设计问题,简化设计计算,实现了主动润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性能 少齿差 行星传动 润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