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陶瓷的3D打印成形与致密化新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殷杰 耿佳毅 +3 位作者 王康龙 陈忠明 刘学建 黄政仁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5,共11页
SiC陶瓷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热端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对大尺寸和复杂形状SiC陶瓷需求的日益增长, 3D打印技术在制造周期、成本及可靠性等诸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减材、等材制造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3... SiC陶瓷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热端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对大尺寸和复杂形状SiC陶瓷需求的日益增长, 3D打印技术在制造周期、成本及可靠性等诸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减材、等材制造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3D打印方法众多,各具特点:立体光刻(Stereolithography, SLA)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和优良的表面质量,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设计支撑结构,再加上残余应力和低固含量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发展;激光选区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技术具有较强的材料普适性,适用于高分子、金属和陶瓷等多种材料,可实现大尺寸快速成形,且制造成本较低,但其成形素坯表面质量较低,需进行后续加工;熔融沉积(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技术制备的SiC陶瓷材料可借助反应烧结实现致密化,但成形素坯存在层间结合强度低、表面有较明显条纹等缺陷,并且成形速度相对较慢,不适合构建大型零件,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受到限制。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3D打印SiC陶瓷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成形素坯的后续高温致密化处理方法及其基本物理性能,并展望了3D打印SiC陶瓷材料的未来前景。新型3D打印技术及其与多种打印方式的融合将在陶瓷宏微观结构的精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或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3D打印 激光选区烧结 致密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纤维烧结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伟 许志明 +3 位作者 苟燕子 尹森虎 余艺平 王松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3,共7页
SiC纤维烧结陶瓷(Fiber-bonded ceramics,FBCs)是由SiC纤维直接烧结而成的一种新型SiC材料,材料中不存在基体相,其孔隙率小于3%且纤维体积分数超过90%,具有耐高温、高强度、抗氧化与耐辐照等优异性能,是未来航空发动机和先进核能领域的... SiC纤维烧结陶瓷(Fiber-bonded ceramics,FBCs)是由SiC纤维直接烧结而成的一种新型SiC材料,材料中不存在基体相,其孔隙率小于3%且纤维体积分数超过90%,具有耐高温、高强度、抗氧化与耐辐照等优异性能,是未来航空发动机和先进核能领域的重要候选材料。本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SiC FBCs的制备以及性能研究,以国产KD-SA型第三代含铝SiC纤维为原料,通过预处理在纤维表面原位构筑石墨(in-situ graphite,iG)层,采用热压烧结工艺直接烧结纤维,制备SiC(Al)FBCs。实验表征了纤维及材料的宏/微观结构,测试了材料的力学与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预处理SiC(Al)纤维,iG/SiC(Al)纤维表面可生成厚度为300~400 nm的碳层,且iG层与纤维结合较好。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的iG/SiC(Al)FBCs密度为3.15 g/cm^(3),气孔率仅为0.52%,基体完全致密,纤维发生变形呈六棱柱状,且纤维之间有明显的界面;材料弯曲强度、断裂韧性与断裂功分别为320 MPa、9.5 MPa·m^(1/2)与1169 J·m^(-2);经1500、1600℃空气氧化100 h,材料弯曲强度保留率分别高达86%与72%,且维持伪塑性断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纤维 sic纤维烧结陶瓷 力学性能 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陶瓷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悦 丁国强 +5 位作者 刘泽领 程诗淇 冯东 茹红强 罗旭东 游杰刚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1-368,共8页
SiC在无烧结助剂的作用下,即使经过高温烧结也很难获得致密材料。本文中综述了SiC陶瓷材料烧结工艺特点和目前研究进展,并讨论了SiC陶瓷材料的烧结助剂种类及助烧机制,指出了高性能SiC陶瓷材料制备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sic陶瓷材料 晶体结构 烧结工艺 烧结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聚钛碳硅烷制备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SiC(Ti)纤维 被引量:1
4
作者 苟燕子 康伟峰 张庆雨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7-1383,共7页
SiC纤维具有高强度、耐高温、抗氧化等优良性能,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及高技术装备等重要领域。然而,当前国产含钛SiC纤维的制备温度较低,纤维中仍富含多余的杂质氧和游离碳,这严重影响了其耐高温性能。本工作以低软化点聚碳硅烷(LPCS)和钛... SiC纤维具有高强度、耐高温、抗氧化等优良性能,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及高技术装备等重要领域。然而,当前国产含钛SiC纤维的制备温度较低,纤维中仍富含多余的杂质氧和游离碳,这严重影响了其耐高温性能。本工作以低软化点聚碳硅烷(LPCS)和钛酸四丁酯(Ti(OBu)_(4))为原料合成了聚钛碳硅烷(PTCS)先驱体,所得PTCS的钛质量分数为0.36%~1.81%。然后经过PTCS熔融纺丝、空气不熔化、热解无机化和高温烧结,制备了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的SiC(Ti)纤维,该纤维的C、O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5%和<1.0%,C/Si比约为1.05,β-SiC晶粒尺寸为100~200 nm。纤维中的Ti元素主要以TiC相的形式存在,从而有助于纤维的高温烧结致密化。SiC(Ti)纤维表面光滑致密,纤维芯部呈现明显的穿晶断裂特征,平均单丝拉伸强度为2.04GPa,杨氏模量为308GPa。本研究为研制高性能连续SiC纤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钛碳硅烷 熔融纺丝 sic纤维 先驱体陶瓷 高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丽丽 郑伟涛 +4 位作者 李海波 丁涛 田宏伟 于陕升 马楠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以分析纯A l(NO3)3.9H2O,(CH2)6N4和粒径为30 nm的SiC粉末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制备干凝胶,经煅烧合成A l2O3-SiC纳米陶瓷粉,利用真空热压装置对粉末进行烧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维氏硬度实验分析了不同... 以分析纯A l(NO3)3.9H2O,(CH2)6N4和粒径为30 nm的SiC粉末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制备干凝胶,经煅烧合成A l2O3-SiC纳米陶瓷粉,利用真空热压装置对粉末进行烧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维氏硬度实验分析了不同SiC含量和不同烧结温度的A l2O3-SiC陶瓷样品的结构、形貌、晶粒尺寸和硬度,并研究了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方法 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烧结制备Si3N4/SiC复相陶瓷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胡海龙 姚冬旭 +2 位作者 夏咏锋 左开慧 曾宇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4-598,共5页
以两种不同配比Y2O3/Al2O3(A,2:3;B,3:1,总量15 wt%)为烧结助剂,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SiC粉体,反应烧结制备了高强度的氮化硅/碳化硅复相陶瓷。并对材料的相组成、相对密度、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700℃保温2 h... 以两种不同配比Y2O3/Al2O3(A,2:3;B,3:1,总量15 wt%)为烧结助剂,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SiC粉体,反应烧结制备了高强度的氮化硅/碳化硅复相陶瓷。并对材料的相组成、相对密度、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700℃保温2 h情况下,烧结助剂A与B对应的样品中α-Si3N4相全部转化为β-Si3N4;添加5wt%SiC,烧结助剂A对应样品的相对密度达到最大值94.8%,且抗弯强度为521.8 MPa,相对于不添加SiC样品的抗弯强度(338.7 MPa)提高了约54.1%。SiC能有效改善氮化硅基陶瓷力学性能,且Si3N4/SiC复相陶瓷断裂以沿晶断裂方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烧结 SI3N4 sic复相陶瓷 烧结助剂 sic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烧结制备Al_2O_3/SiC纳米复合陶瓷及其显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蔡舒 彭珍珍 +3 位作者 冯杰 鲁枫 李鸿祥 陈玉如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0-13,72,共5页
以微米SiC颗粒和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Al2O3/SiC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煅烧、成型,在1 600℃,2h烧结可制备出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通过XRD、DSC-TG、SEM和TEM等分析了煅烧和烧结过程中相组成的变化,烧成收缩和微观结构... 以微米SiC颗粒和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Al2O3/SiC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煅烧、成型,在1 600℃,2h烧结可制备出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通过XRD、DSC-TG、SEM和TEM等分析了煅烧和烧结过程中相组成的变化,烧成收缩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80%(质量分数)平均粒径为5μm的SiC粒子,复合粉末经700℃煅烧后再成型,试样于1 600℃烧结,其相对体积质量可达93.8%。SiC粒子主要被包裹在Al2O3晶内形成“晶内型”纳米复合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由SiC氧化形成的SiO2包裹层与基质氧化铝反应形成的无定形莫来石前躯体可大大促进烧结;SiC埋料氧化形成的外壳可有效阻止烧结体内SiC的进一步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烧结 AL2O3/sic 纳米复合陶瓷 显微结构 sic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YAG烧结工艺及铝钇比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宁 茹红强 +2 位作者 吴进怡 于文鑫 孙旭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17-419,共3页
为了确定形成YAG(Y3Al5O12 )的最佳Al2 O3 与Y2 O3 的摩尔比和SiC/YAG陶瓷复合材料的烧结工艺 ,以Al2 O3、Y2 O3 和SiC为原料 ,利用机械混合法和无压烧结工艺研究了SiC/YAG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 ,并研究了烧结工艺及Al2 O3 与Y2 ... 为了确定形成YAG(Y3Al5O12 )的最佳Al2 O3 与Y2 O3 的摩尔比和SiC/YAG陶瓷复合材料的烧结工艺 ,以Al2 O3、Y2 O3 和SiC为原料 ,利用机械混合法和无压烧结工艺研究了SiC/YAG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 ,并研究了烧结工艺及Al2 O3 与Y2 O3 的摩尔比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密度、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在烧结过程中由于氧化铝的挥发 ,形成YAG相的铝钇摩尔比并非理论值 1.6 7,而是发生偏离 ,当烧结工艺为 185 0℃ ,30min时 ,形成YAG相的最佳铝钇摩尔比为 1.5 ,材料的抗弯强度为42 4.4MPa ,维氏硬度为 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YAG 陶瓷复合材料 烧结工艺 性能 铝钇比 sic 氧化钇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喜宝 柯昌明 李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394-397,共4页
介绍了SiC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烧结合成方法,将各动力学因素(晶须含量、混合工艺和烧结温度)对热压烧结法制备SiC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叙述并讨论了SiC晶须增韧的不同机理,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sic晶须 增韧机理 热压烧结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叠层设计制备SiC/Si层状陶瓷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冬云 杨辉 +1 位作者 乔冠军 金志浩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64-1467,共4页
针对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复杂且制备成本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无需预先成型基片,且在常压烧结工艺下制备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新工艺.采用原位反应法,以纸为原料,通过叠层设计、低温碳化和高温渗硅反应制备了具有层状结构特征的SiC/S... 针对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复杂且制备成本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无需预先成型基片,且在常压烧结工艺下制备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新工艺.采用原位反应法,以纸为原料,通过叠层设计、低温碳化和高温渗硅反应制备了具有层状结构特征的SiC/Si陶瓷复合材料.并采用XRD、EDS和显微镜对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叠层纸碳化后成为含有层状结构特征的碳骨架,渗硅后得到的SiC层与Si层交替排列的具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的SiC/Si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并揭示了叠层纸制备SiC/Si层状陶瓷复合材料中Si/C界面的反应机理,Si/C界面的反应是一个扩散反应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层状陶瓷 无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烧结SiC陶瓷 被引量:4
11
作者 武安华 曹文斌 +1 位作者 李江涛 葛昌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共3页
实验采用 α- Si C、β- Si C和 (1% α- Si C+ 99% β- Si C)作为起始粉末 ,以 B、C为添加剂 ,热压烧结 Si C陶瓷。其烧结过程中尽管发生多型体之间的转变 ,但其表现形式为α- Si C的 6 H→ 4H和β- Si C的 3C→ 6 H两种形式。尽管有... 实验采用 α- Si C、β- Si C和 (1% α- Si C+ 99% β- Si C)作为起始粉末 ,以 B、C为添加剂 ,热压烧结 Si C陶瓷。其烧结过程中尽管发生多型体之间的转变 ,但其表现形式为α- Si C的 6 H→ 4H和β- Si C的 3C→ 6 H两种形式。尽管有大量的长柱状颗粒生成 ,但是由于没有弱的界面结合 ,不能原位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烧结 相变 碳化硅陶瓷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助剂对高气孔率SiC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少锋 汪长安 +3 位作者 孙加林 周立忠 刘伟渊 黄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0-435,共6页
由叔丁醇、丙烯酰胺和SiC粉及烧结助剂组成固相含量为10%(体积分数)的陶瓷浆料,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和无压烧结工艺制备多孔SiC陶瓷,研究Al2O3和Al2O3+SiO2这两种烧结助剂体系对多孔SiC陶瓷的气孔率、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 由叔丁醇、丙烯酰胺和SiC粉及烧结助剂组成固相含量为10%(体积分数)的陶瓷浆料,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和无压烧结工艺制备多孔SiC陶瓷,研究Al2O3和Al2O3+SiO2这两种烧结助剂体系对多孔SiC陶瓷的气孔率、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SiO2复合烧结助剂明显改善SiC陶瓷的烧结性能,与采用单一的Al2O3烧结助剂相比,SiC样品的烧结温度和莫来石的生成温度均降低50℃左右;两种不同的烧结助剂制成的试样中的气孔均呈很窄的单峰分布,中位孔径为2μm左右;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压缩强度增大,而气孔率变化不大;以Al2O3+SiO2为烧结助剂、在1 400℃烧结的试样的气孔率和强度分别达到70.57%和17.7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 sic 烧结助剂 烧结性能 凝胶注模 叔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烧结制备Si_3N_4-SiC复相陶瓷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超 徐永东 +4 位作者 张立同 成来飞 范尚武 刘小瀛 夏卿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99,共4页
以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以冷等静压方法成型制备氮化烧结Si3N4-SiC复相陶瓷,研究了结合剂对坯体强度和生成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坯体强度随酚醛树脂含量增加而提高,最高强度达到23MPa,实现坯体可直接机械加工。经过氮化烧结,生成材料物... 以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以冷等静压方法成型制备氮化烧结Si3N4-SiC复相陶瓷,研究了结合剂对坯体强度和生成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坯体强度随酚醛树脂含量增加而提高,最高强度达到23MPa,实现坯体可直接机械加工。经过氮化烧结,生成材料物相中含有SiC,含量达到7.1%~15.7%,并观察到细小的等轴颗粒αSi3N4、棒状晶粒βSi3N4以及少量针状和晶须状Si3N4。SiC颗粒与Si3N4结合在一起,被Si3N4包裹。Si3N4-SiC复相材料的生成机理:300~600℃,酚醛树脂发生裂解,形成单质C,残碳率为50%;1000~1100℃,C开始与Si发生固相反应,形成SiC;1100℃后,Si开始发生氮化反应,生成Si3N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sic 酚醛树脂 氮化烧结 复相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转化法制备苎麻纤维织物SiC陶瓷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泽涛 王俊勃 +5 位作者 安招鹏 刘江南 贺辛亥 刘松涛 姜凤阳 赵文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20,40,共5页
以苎麻纤维织物为生物模板,通过浸渍含有硅粉的酚醛树脂溶液,后经压制成型、碳化和1500℃烧结等工艺,制备了具有生物纤维形态的SiC陶瓷。利用XRD、SEM等测试技术,研究了不同烧结助剂对样品的各项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助... 以苎麻纤维织物为生物模板,通过浸渍含有硅粉的酚醛树脂溶液,后经压制成型、碳化和1500℃烧结等工艺,制备了具有生物纤维形态的SiC陶瓷。利用XRD、SEM等测试技术,研究了不同烧结助剂对样品的各项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助剂对苎麻纤维织物SiC陶瓷的失重率、显气孔率、体积收缩率等性能均产生了影响;添加Al_2O_3-Y_2O_3-SiO_2三元烧结助剂的SiC陶瓷具有最大的显气孔率和最小的体积收缩率;陶瓷中的SiC主要以β-SiC的形式存在;微观形貌分析显示,样品很好地保留了苎麻织物的纤维状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转化法 苎麻纤维织物 sic陶瓷 烧结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成温度对多孔SiC陶瓷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国亮 刘有智 +3 位作者 郭雨 李鹏 谷磊 申红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154,共4页
以SiC为骨料,添加低共熔混合物烧结促进剂,煤粉作为造孔剂,在不同的温度下烧成制备多孔陶瓷管。考察了烧成温度对多孔SiC陶瓷管的孔隙率、气体渗透通量、孔径分布以及抗弯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SiC为骨料,添加低共熔混合物烧结促进剂,煤粉作为造孔剂,在不同的温度下烧成制备多孔陶瓷管。考察了烧成温度对多孔SiC陶瓷管的孔隙率、气体渗透通量、孔径分布以及抗弯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的提高,孔隙率、气体通量及抗弯强度下降,孔径分布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sic陶瓷管 烧成温度 烧结促进剂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法制备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英斌 张长瑞 +2 位作者 周新贵 陈朝辉 周安郴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37,共3页
以有机硅先驱体聚碳硅烷为粘结剂,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得了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并对其三点弯曲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可方便的制得强度较高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单向板;其三点弯曲强度与试样的高跨比有很大关... 以有机硅先驱体聚碳硅烷为粘结剂,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得了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并对其三点弯曲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可方便的制得强度较高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单向板;其三点弯曲强度与试样的高跨比有很大关系,高跨比越大,弯曲强度越小;当高跨比为0.073时,材料弯曲强度为475.1MPa,断裂功为4.47kJ/m^2;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普通陶瓷不同,表现塑性变形的非线性弹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法 CF/sic 陶瓷基 复合材料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助剂种类对Si_3N_4/SiC陶瓷力学与摩擦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海龙 曾宇平 +2 位作者 左开慧 夏咏锋 姚冬旭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85-890,共6页
分别以Y2O3-Al2O3(YA)和Y2O3-MgO(YM)为烧结助剂,采用气压烧结工艺制备了Si3N4/SiC陶瓷,研究了两种不同的烧结助剂对陶瓷的力学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种类的烧结助剂对制备陶瓷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硬度... 分别以Y2O3-Al2O3(YA)和Y2O3-MgO(YM)为烧结助剂,采用气压烧结工艺制备了Si3N4/SiC陶瓷,研究了两种不同的烧结助剂对陶瓷的力学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种类的烧结助剂对制备陶瓷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硬度、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影响很大;与添加烧结助剂YM相比较,添加烧结助剂YA的Si3N4/SiC陶瓷在烧结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好的烧结性能,得到的陶瓷样品最终显示了更好的力学和摩擦性能,尤其是SiC添加量为20wt%的Si3N4/SiC陶瓷。这主要归因于烧结助剂YA的添加使Si3N4/SiC陶瓷呈现出了更高的相对密度,获得的晶粒长径比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 sic陶瓷 烧结助剂 抗弯强度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引入烧结助剂制备SiC-Y_3Al_5O_(12)复相陶瓷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建武 杨辉 +2 位作者 郭兴忠 高黎华 李祥云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以碳化硅、六水硝酸钇、九水硝酸铝和六次甲基四胺为主要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引入Al2O3和Y2O3复合烧结助剂,液相烧结制备得到SiC-Y3Al5O12(Y3Al5O12简称YAG)复相陶瓷。采用DTA、TEM、XRD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引入复合烧结... 以碳化硅、六水硝酸钇、九水硝酸铝和六次甲基四胺为主要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引入Al2O3和Y2O3复合烧结助剂,液相烧结制备得到SiC-Y3Al5O12(Y3Al5O12简称YAG)复相陶瓷。采用DTA、TEM、XRD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引入复合烧结助剂过程及复合烧结助剂对SiC-YAG陶瓷的烧结性能、力学性能、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凝胶在920℃左右已完全转变成YAG相,最终获得的YAG粒径小,并均匀分散在SiC表面的SiC-YAG复合粉体;复合粉体先干压、再等静压成型后,在1860℃下烧结45min,所制得复相陶瓷的相对密度达到了96.5%,抗弯强度达到486MPa,断裂韧性达到5.7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助剂 复相陶瓷 Y3Al5O12 sic 溶胶-凝胶法 制备 溶胶一凝胶法 六次甲基四胺 分析测试技术 复合粉体 Al2O3 等静压成型 YAC Y2O3 液相烧结 烧结性能 力学性能 显微结构 物相组成 均匀分散 相对密度 抗弯强度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SiC纤维复合的LCMAS微晶玻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涵美 郭景坤 +2 位作者 张玉峰 黄士忠 诸培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7-43,共7页
本文研究了在 Li_2O-CaO-Al_2O_3-SiO_2(简称 LCAS)玻璃中加入 MgO 添加物,用烧结方法制备成适合于 SiC 纤维相复合的微晶玻璃基质材料.当 MgO 添加量在0~16wt%时,获得了膨胀系数从16~39×10^(-7)/℃的一系列致密烧结体,而膨胀系... 本文研究了在 Li_2O-CaO-Al_2O_3-SiO_2(简称 LCAS)玻璃中加入 MgO 添加物,用烧结方法制备成适合于 SiC 纤维相复合的微晶玻璃基质材料.当 MgO 添加量在0~16wt%时,获得了膨胀系数从16~39×10^(-7)/℃的一系列致密烧结体,而膨胀系数随着 MgO 的加入量增多而增加.从热分析和 X 射线晶相鉴定结果进行分析,表明了添加 MgO 以后,使材料中的晶相组成和结构产生变化,从而影响了试样膨胀系数的性能改变,在文中对这一类型材料的组成、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纤维 碳化硅 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C纳米复合陶瓷中SiC粉料的氧化现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亚苓 矫义来 +1 位作者 李伟 孙泰礼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7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为验证在空气环境中,烧结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过程是否出现纳米SiC粉料的氧化现象,以及氧化后纳米陶瓷性能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了常压氩气保护烧结和常压空气环境中烧结两种工艺,制备了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经检测,前者性能优异,其... 为验证在空气环境中,烧结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过程是否出现纳米SiC粉料的氧化现象,以及氧化后纳米陶瓷性能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了常压氩气保护烧结和常压空气环境中烧结两种工艺,制备了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经检测,前者性能优异,其相对密度为98.82%,抗弯强度为489 MPa,断裂韧性达6.67 MPa.m1/2;而后者性能大幅度降低,经x-ray检测发现,烧结后样品中SiC衍射峰消失,即纳米SiC严重氧化;同时发现随纳米SiC粒径的减小及含量增加,氧化现象加剧,性能更加变差.借助断口的SEM图像对烧结过程SiC粉料氧化机理进行分析,发现:碳化硅已经分解为CO2和SiO2,前者以气体形式挥发并在陶瓷体内留下气孔,而后者以玻璃相形态存在于晶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 常压烧结 sic氧化 纳米陶瓷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