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1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etary Energy Level and Source on Blood Metabolites,Hormone Secretion and Follicular Fluid Composition in Gilts
1
作者 ZHOU Dong-sheng ZHUO Yong +3 位作者 WU De WANG Yan-zhong TAN Xian-yi ZHOU Ping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3-50,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energy levels and sources on the blood metabolites,hormone secre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follicular fluid in gilts.Fifty-four gilts with initial ...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energy levels and sources on the blood metabolites,hormone secre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follicular fluid in gilts.Fifty-four gilts with initial body weight of(59±4.2) kg were randomly allotted to six treatments.Treatments were low, normal,and high energy feeding levels,which were 87.5%,100%and 112.5%of recommendatory energy requirements by NRC(1998),respectively,and dietary energy sources(starch or fat).Blood samples and follicular fluids were collected on D18 and D19 of the second estrous cyc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triglycerides and total cholesterol were higher in the fat group than that in the starch group(P【0.05),but those of glucose were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energy sources(P】0.05);dietary energy level exerted no effect on blood metabolites concentration(P】0.05).Gilts fed the high energy diet had a higher area under curve of plasma insulin(Insulin AUC),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 and leptin than did gilts fed the lower energy diet(P【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fat versus starch(P】0.05).Luteinizing hormone(LH) pulses were higher in gilts fed high energy rather than that in low energy diets(P】0.05),plasma concentration of estradiol(E<sub>2</sub>) was higher in the fat group than that in the starch group(P【0.05).The number of large follicles(diameter≥4 mm) and concentrations of IGF-Ⅰand E<sub>2</sub> in follicular fluid were increasing significant as the level of energy increased(P【0.05),but the numbers of large follicles and follicular fluid composition were not affected by the source of dietary energy(P】0.05).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ilts fed high energy diets had elevated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metabolic hormones,IGF-Ⅰand LH secretion,and increased follicular fluid concentrations of IGF-Ⅰ,E<sub>2</sub> and numbers of large follicles;gilts fed the dietary fat had a higher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cholesterol and E<sub>2</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tary energy levels and sources GILTS METABOLITES hormone secretion follicle fluid com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能固态运输的电-氢综合能源系统双层调度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谭洪 王宇炜 +2 位作者 王秋杰 李辉 李振兴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4-758,共15页
中短距离氢能运输需求下,长管拖车运氢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但长管拖车的储氢密度低,且高压氢气存在爆炸和泄漏等风险。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氢能固态运输的电-氢综合能源系统(EHIES)双层调度模型。首先,通过分析金属固态储氢机理,并利用... 中短距离氢能运输需求下,长管拖车运氢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但长管拖车的储氢密度低,且高压氢气存在爆炸和泄漏等风险。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氢能固态运输的电-氢综合能源系统(EHIES)双层调度模型。首先,通过分析金属固态储氢机理,并利用氢能气-固两相转换过程中压强与反应温度关系,构建氢能固态运载车(HSTV)的装卸模型;其次,采用改进含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构建HSTV的运输模型;最后,基于隶属度的信息间隙决策理论(M-IGDT)建立EHIES日前双层调度模型,并将所提双层模型转换成单层模型求解。采用改进的IEEE 118和IEEE300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氢能固态运输能有效地提升氢能运输效率和系统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综合能源系统 氢能固态运输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双层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转气碳捕集协同热电联供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彬桥 冉远航 张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共11页
为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探索可再生能源低碳高效利用刻不容缓。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的工作模式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出了挑战。为此,提出电转气,碳捕集系统,分布式电源和热电联产机组协同运行框架并分析其耦合特性。构建... 为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探索可再生能源低碳高效利用刻不容缓。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的工作模式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出了挑战。为此,提出电转气,碳捕集系统,分布式电源和热电联产机组协同运行框架并分析其耦合特性。构建以该框架为基础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建立用户需求响应模型。随后,以综合能源系统侧为上层优化模型主体,用户侧为下层优化模型主体提出基于主从博弈的双层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算例表明,所提模型及策略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减少热电联供机组的碳排放,还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用户的购能成本,提高了用户的用能效益和系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碳捕集 需求响应 可再生能源消纳 双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_(2)AgBiBr_(6)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优化及能级调控工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鑫 段伦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8-667,共10页
为了提升Cs_(2)AgBiBr_(6)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性能,通过能级调控工程提出了一种具有微偏移能级结构的新型无铅太阳能电池,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一维太阳能电池仿真软件SCAPS-1D研究了其光电特性和能级匹配机制。基于实验设计对SCA... 为了提升Cs_(2)AgBiBr_(6)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性能,通过能级调控工程提出了一种具有微偏移能级结构的新型无铅太阳能电池,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一维太阳能电池仿真软件SCAPS-1D研究了其光电特性和能级匹配机制。基于实验设计对SCAPS-1D初始模型进行验证,使用10种传输层材料调控PSCs的能级结构,并综合分析了内部因素和工作温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_(2)AgBiBr_(6)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子特性。当Cs_(2)AgBiBr_(6)基PSCs的导带偏移量达到0.03 eV、价带偏移量达到-0.23 eV时,构成的IZGO/Cs_(2)AgBiBr_(6)/Cu2O微偏移能级结构使器件的光伏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是由于微偏移能级结构的构建改善了PSCs的载流子传输机制,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在层间的运动。优化的PSCs功率转换效率从最初的1.44%提升至20.89%。研究结果为无铅PSCs的高性能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光电特性 能级调控 微偏移结构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储能服务的智能楼宇双层优化配置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浩鹏 李泽宁 +3 位作者 薛屹洵 常馨月 苏珈 孙宏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910,I0008,共13页
为降低城市化进程中楼宇储能投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储能服务的智能楼宇(intelligent buildings,IBs)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建立计及寿命周期的共享储能电站(shared energy storage station,SESS)模型;其次,基于楼宇建筑物热惯性,... 为降低城市化进程中楼宇储能投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储能服务的智能楼宇(intelligent buildings,IBs)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建立计及寿命周期的共享储能电站(shared energy storage station,SESS)模型;其次,基于楼宇建筑物热惯性,构建含空调系统的IBs数学模型;然后,综合考虑SESS与IBs的差异化利益诉求,建立基于SESS的IBs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目标函数旨在降低SESS的规划成本,下层模型目标函数旨在降低IBs的年运行成本,并采用卡罗需-库恩-塔克(Karush-Kuhn-Tucher,KKT)条件将原双层优化问题转换为单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以3个IBs社区的四季典型日为例,对比分析不同优化配置方法对于IBs运行和SESS配置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IBs用户温度舒适性的同时,所提双层优化配置方法可充分满足SESS运营商与IBs的差异化利益诉求,实现双方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双层优化配置 建筑热惯性 智能楼宇 共享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储能与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网优化配置 被引量:2
6
作者 栗然 王欣鹏 +1 位作者 白杨 王嘉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1,53,共11页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解决能量季节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季节性氢储能和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方法。给出电热氢微电网结构,建立耦合季节性氢储能的微电网模型;为描述源荷不确定性因素,突出源荷的季节性与时序...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解决能量季节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季节性氢储能和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方法。给出电热氢微电网结构,建立耦合季节性氢储能的微电网模型;为描述源荷不确定性因素,突出源荷的季节性与时序性,基于马尔科夫链表征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结合蒙特卡洛抽样生成大量源荷不确定场景,进而基于概率场景缩减为典型源荷场景;建立微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模型以微电网年化综合成本为优化目标,下层模型以微电网年总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采用沙地猫群优化算法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相互迭代的方法对双层模型进行求解。算例求解结果证明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能够提高风光的消纳率,兼顾微网中的经济性与不确定因素,分析源荷不确定性对微电网优化配置的影响,为含有氢储能的微电网优化配置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氢储能 源荷不确定性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双层优化配置 沙地猫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铅复合分级耗能屈曲约束支撑性能分析
7
作者 贺拥军 刘学文 周绪红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887,共9页
传统屈曲约束支撑(BRB)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通常处于弹性状态,不能耗散能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将一字型屈曲约束支撑核心板开孔与铅芯组合,提出了一种钢铅复合分级耗能屈曲约束支撑(SLBRB)。首先介绍了SLBRB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其次采用ABAQU... 传统屈曲约束支撑(BRB)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通常处于弹性状态,不能耗散能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将一字型屈曲约束支撑核心板开孔与铅芯组合,提出了一种钢铅复合分级耗能屈曲约束支撑(SLBRB)。首先介绍了SLBRB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其次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SLBRB建模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研究了铅芯面积、铅芯布置形式和铅芯直径与核心板开孔宽度的比值(径宽比)三个关键参数对SLBRB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SLBRB各关键参数的建议值。结果表明:SLBRB的构造设计合理,铅芯与核心板能够协同工作;滞回曲线饱满,分级耗能能力良好;建议铅芯面积取值应保证Fd/Fc小于0.229;宜采用单根铅芯布置形式;径宽比取值应小于等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分级耗能 滞回特性 铅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级:统计测度、差异分解与时空演进
8
作者 李晓娣 饶美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8-626,共9页
为了科学测度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本文基于“能级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测度指标体系,对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创新生态系统能级进行测算。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空间核密度估计法及马尔可夫链剖析其区... 为了科学测度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本文基于“能级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测度指标体系,对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创新生态系统能级进行测算。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空间核密度估计法及马尔可夫链剖析其区域差异、时空演化格局以及内部动态跃迁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级呈现显著的不平衡特征,区域间差异是分布失衡的主要空间原因;东部呈现高-低集聚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中西部存在一定正向空间溢出,东北地区空间特征不明显;创新生态系统能级跃迁是一个缓慢、连续的过程,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性。本文研究为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策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能级 差异分解 时空演进 能级跃迁 空间核密度估计 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主体三层博弈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策略
9
作者 王辉 夏玉琦 +2 位作者 李欣 董宇成 周子澜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83,共15页
为解决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多主体利益冲突、用户侧分布式储能投资成本高昂、容量利用不均以及碳排放量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储能服务商-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商(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operators,IESO)-负荷聚合商(load aggregators... 为解决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多主体利益冲突、用户侧分布式储能投资成本高昂、容量利用不均以及碳排放量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储能服务商-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商(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operators,IESO)-负荷聚合商(load aggregators,LA)联盟三层博弈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策略。首先,构建租赁云储能的IESO与LA的能源交易框架。其次,考虑到多个理性主体对盈利最大化的诉求,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三层博弈模型。第一层为以IESO为主导者、LA联盟为伴随者的主从博弈;第二层为以云储能服务商为供给者、IESO为接收者的主从博弈;第三层是LA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博弈,并采取非对称纳什议价法分配收益。最后,利用二分法、KKT条件结合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ADMM)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不仅能够促进系统低碳运行,而且能够满足各主体的经济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纳什议价 三层博弈模型 云储能 负荷聚合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碳耦合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双层博弈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永利 周含芷 +2 位作者 姜斯冲 张云飞 李雨洋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8-399,共12页
随着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的不断发展,多主体资源间逐渐呈现互动态势。由于分布式能源设备自主调控以及新能源、负荷等主体的运营方式多样化明显,亟须建立多主体博弈优化模型,满足多样化利益诉求。文章以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 随着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的不断发展,多主体资源间逐渐呈现互动态势。由于分布式能源设备自主调控以及新能源、负荷等主体的运营方式多样化明显,亟须建立多主体博弈优化模型,满足多样化利益诉求。文章以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双层博弈优化调度模型。首先,综合考虑园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构建考虑等效抵消机制的阶梯碳-绿证交易模型;其次,依据园区实际合作情况,构建多园区博弈优化模型,研究系统运营商动态定价与园区优化运行调度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构建模型能够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降低系统碳排放量,实现了经济与碳减排效益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双层博弈优化调度模型 阶梯碳-绿证交易机制 动态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分钟级功率波动的源网荷储协同频率优化运行方法
11
作者 谢桦 胡一菡 +3 位作者 张思宇 张沛 路学刚 王珍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47,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自动发电控制(AGC)“先有偏差再调节”带来的发电机损耗、系统频率质量降低等问题,综合考虑传统AGC机组、储能、可调节负荷的频率调节性能,设计考虑新能源分钟级功率波动性的源网荷储协同频率控制策略。基于分钟级风光发电... 为了解决传统自动发电控制(AGC)“先有偏差再调节”带来的发电机损耗、系统频率质量降低等问题,综合考虑传统AGC机组、储能、可调节负荷的频率调节性能,设计考虑新能源分钟级功率波动性的源网荷储协同频率控制策略。基于分钟级风光发电可用功率和负荷可调节能力,以未来15 min的调度时段内每分钟系统可调节资源的调节量为决策变量,以调频成本最低为目标,考虑系统运行约束、可调节资源调节特性约束、性能指标约束,构建源网荷储协同频率控制优化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减少了传统调频机组的调节次数及单次调节量,实现了高渗透率风光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灵活高效调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分钟级波动 源网荷储协同 频率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 实时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光消纳和自适应能价策略的氢电混动汽车集群低碳经济调度
12
作者 安源 赵亭玉 +2 位作者 李洋 冯昊彤 施宗链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81,共9页
为提升新能源并网的消纳能力,研究氢电混动汽车(FCHEV)在普及过程中对风光消纳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风光消纳的氢电混动汽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能价策略,引入价格需求弹性矩阵反映能价变化与FCHEV用户需求的关系;其... 为提升新能源并网的消纳能力,研究氢电混动汽车(FCHEV)在普及过程中对风光消纳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风光消纳的氢电混动汽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能价策略,引入价格需求弹性矩阵反映能价变化与FCHEV用户需求的关系;其次,基于能价策略,构建由电氢耦合虚拟电厂与FCHEV用户集群参与的双层模型,其中上层采用适应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算法,以系统运行负荷方差最小化和成本最低化为目标,下层以用户用能成本最低为目标。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和多场景对比,验证所提自适应能价策略的有效性并展望FCHEV的发展潜力和预期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价 虚拟电厂 可再生能源 氢电混动汽车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电碳交易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
13
作者 张金良 潘敏 庄颖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36,共8页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构建低碳清洁的综合能源系统,是电力系统改革的重要方向。首先,基于电能量交易与碳配额交易机制,构建了包含电、热、气、冷多能协同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基于两阶段优化方法建立多园区电能与碳配额合作共...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构建低碳清洁的综合能源系统,是电力系统改革的重要方向。首先,基于电能量交易与碳配额交易机制,构建了包含电、热、气、冷多能协同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基于两阶段优化方法建立多园区电能与碳配额合作共享运行模型,将其分解为自我调度和合作调度2个阶段,并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进行分布式求解,有效保障各主体数据隐私。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实现了多个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内部的电能量与碳配额共享,同时显著提升了计算效率,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碳配额交易 电能量交易 低碳优化运行 能量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接入的花瓣式配电网故障自愈策略
14
作者 陈晓龙 孙中青 +3 位作者 李永丽 黄奕俊 蔡燕春 张少凡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70,共10页
为消除花瓣式配电网的故障阻塞,实现花瓣式配电网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IES)协同优化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故障自愈策略。分析了花瓣式配电网发生故障阻塞的原因及其与PIES功率交互的过程。设计了基于“重构-激励”双层优... 为消除花瓣式配电网的故障阻塞,实现花瓣式配电网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IES)协同优化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故障自愈策略。分析了花瓣式配电网发生故障阻塞的原因及其与PIES功率交互的过程。设计了基于“重构-激励”双层优化模型的动态故障自愈策略流程。其中,考虑负载均衡度、网络损耗及开关操作简便性,建立了基于网络重构的上层优化模型;考虑配电系统运营商与PIES聚合商的利益均衡,引入主从博弈思想,通过激励电价实现双方博弈互动,建立了基于激励型需求响应的下层优化模型。使用MATLAB软件搭建算例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有效消除了故障阻塞,实现了花瓣式配电网故障后快速自愈及优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瓣式配电网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故障自愈 故障阻塞 激励型需求响应 主从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度电成本的配电网数据-知识驱动优化调控策略
15
作者 张波 张永康 +1 位作者 孙英钧 贾焦心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4-82,共9页
光伏电源深度参与配电网优化调控可促进新能源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但势必会降低光伏电源的寿命损伤,同时增加优化模型的求解复杂度。为此,文中基于数据-知识驱动架构,提出考虑光伏度电成本的配电网数据-知识驱动优化调控策略。首先,分... 光伏电源深度参与配电网优化调控可促进新能源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但势必会降低光伏电源的寿命损伤,同时增加优化模型的求解复杂度。为此,文中基于数据-知识驱动架构,提出考虑光伏度电成本的配电网数据-知识驱动优化调控策略。首先,分析光伏电源提供无功支撑对光伏度电成本的影响,建立考虑光伏度电成本的配电网优化最优决策知识模型,获取配电网优化调控最优决策知识。然后,将配电网优化调控最优决策知识嵌入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优化调控模型,通过数据-知识驱动方法挖掘配电网状态信息与光伏最优决策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利用贝叶斯算法完成XGBoost模型超参数的自适应优化。最后,利用PG&E 69节点典型配电系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优化调控 数据-知识驱动 光伏 度电成本 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预测误差和并网波动率的储能容量配置
16
作者 王明东 周政宇 +1 位作者 杨宏杰 李忠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3,111,共10页
为满足并网要求并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健运行,提出了一种以降低光伏预测误差、平抑并网功率波动以及最小化等年值成本为目标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规划旨在实现等年值成本最小化,其成本构成包括系统的投资、设备更换、维护费用以及碳排放效... 为满足并网要求并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健运行,提出了一种以降低光伏预测误差、平抑并网功率波动以及最小化等年值成本为目标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规划旨在实现等年值成本最小化,其成本构成包括系统的投资、设备更换、维护费用以及碳排放效益成本。为提升系统经济性,提出了一种模糊遗传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在下层规划中,模型以最小化预测误差和并网波动率为目标。基于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的不同特性,构建了充放电功率分配策略,从而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延长蓄电池循环寿命。采用求解器进行控制,以实现对光伏预测误差的补偿和平滑光伏输出波动。最后,基于上述模型构建模型评估指标函数,并以某光伏电站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此模型中拥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寻优能力,同时优化后模型相较于优化前,预测误差的RMSE、MAPE分别降低99.95%和99.97%;最大并网波动率降低96.08%,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混合储能 等年值成本 补偿预测误差 平抑并网波动 双层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不同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对荣昌哺乳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激素、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天庆 齐仁立 +6 位作者 陈志华 龙定彪 王敬 邱小宇 罗敏 刘作华 王琪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21-4332,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对荣昌哺乳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激素、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72头体况和胎次相近的荣昌母猪,随机分成9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饲粮净能(NE)水平分别...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对荣昌哺乳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激素、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72头体况和胎次相近的荣昌母猪,随机分成9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饲粮净能(NE)水平分别为9.48、10.21和10.94 MJ/kg,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 Lys)水平分别为0.65%、0.75%和0.85%。试验从母猪分娩开始,到仔猪断奶结束,共28 d。结果表明:1)饲粮净能水平对母猪发情间隔和背膘损失有显著影响(P<0.05),10.21和10.94 MJ/kg净能组母猪发情间隔和背膘损失显著低于9.48 MJ/kg净能组(P<0.05)。饲粮净能水平为10.21 MJ/kg、SID Lys水平为0.85%时,仔猪平均日增重、仔猪断奶存活率和母猪泌乳量最高,母猪发情间隔和背膘损失最小。2)饲粮净能和SID Lys水平对母猪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10.94 MJ/kg净能组血清TP含量显著高于9.48 MJ/kg净能组(P<0.05),10.94 MJ/kg净能组血清ALB含量显著高于9.48和10.21 MJ/kg净能组(P<0.05),0.85%SID Lys组血清TP和ALB含量显著高于0.65%和0.75%SID Lys组(P<0.05)。3)饲粮NE和SID Lys水平对母猪血清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10.94 MJ/kg净能组血清IGF-Ⅰ含量显著高于9.48和10.21 MJ/kg净能组(P<0.05),0.85%SID Lys组血清IGF-Ⅰ含量显著高于0.65%和0.75%SID Lys组(P<0.05)。4)饲粮净能水平对母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有影响显著(P<0.05),10.94 MJ/kg净能组血清T-AOC和IgM含量显著高于9.48和10.21 MJ/kg净能组(P<0.05),10.21 MJ/kg净能组血清IgA和IgG含量显著高于9.48 MJ/kg净能组(P<0.05)。饲粮SID Lys水平对母猪血清T-AOC有影响显著(P<0.05),0.85%SID Lys组血清T-AOC显著高于0.65%和0.75%SID Lys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荣昌母猪哺乳期饲粮净能和SID Lys适宜水平分别为10.21 MJ/kg和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昌母猪 能量 赖氨酸 繁殖性能 激素水平 抗氧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相二硫化铼中点缺陷的形成与稳定性
18
作者 何诗颖 赵宇清 +3 位作者 邹代峰 许英 廖雨洁 禹卓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50,共8页
二硫化铼是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的成员,由于层间的范德华作用、合适的带隙、高的光吸收系数和长的载流子迁移距离在光电子研究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中光电材料及器件的优良特性由电子结构决定,而半导体的缺陷能级对电子结构具有重要... 二硫化铼是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的成员,由于层间的范德华作用、合适的带隙、高的光吸收系数和长的载流子迁移距离在光电子研究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中光电材料及器件的优良特性由电子结构决定,而半导体的缺陷能级对电子结构具有重要的调控,且体相二硫化铼的缺陷研究尚且缺乏.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体相二硫化铼的铼空位、硫空位、钨掺杂(或替代)铼、钨掺杂硫、锝掺杂铼和锝掺杂硫的缺陷形成能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钨掺杂硫和锝掺杂硫形成深施主能级缺陷,铼空位形成浅施主能级缺陷.在富铼和富硫条件下,钨掺杂铼的缺陷形成能低且能有效降低体系总能,提高体系稳定性.钨掺杂硫的缺陷虽然能降低体系的总能提高二硫化铼的稳定性,但较大的缺陷形成能表明钨掺杂硫缺陷难以形成.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缺陷能级对半导体深浅能级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为未来实验上设计基于二硫化铼的高效的光电子器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相二硫化铼 形成能 缺陷能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能量与蛋白质需求及日粮调控对其生理生化的影响
19
作者 刘爱鑫 张群英 +4 位作者 马世科 徐振华 杨英魁 郝力壮 拜彬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67-75,共9页
牦牛作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是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和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牦牛饲养方式的转型升级,建立科学高效的养殖模式已成为牧民生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目前,牦牛饲养主要参照肉牛的营养标准,然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作为决定动物... 牦牛作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是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和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牦牛饲养方式的转型升级,建立科学高效的养殖模式已成为牧民生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目前,牦牛饲养主要参照肉牛的营养标准,然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作为决定动物生产性能的核心营养因素,其适宜供给对牦牛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系统综述了牦牛能量和蛋白质营养需求特征,以及饲粮能量蛋白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生理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牦牛的精准营养供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能量水平 蛋白质水平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研究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育肥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谢建鹏 何振富 +4 位作者 张文鹏 陈平 王斐 狄亚鹏 马学军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8-1290,共13页
本研究旨在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育肥牦牛血清差异代谢物、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0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公牦牛进行试验,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10头牦牛,其中Ⅰ、Ⅱ、Ⅲ组对应饲... 本研究旨在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育肥牦牛血清差异代谢物、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0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公牦牛进行试验,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10头牦牛,其中Ⅰ、Ⅱ、Ⅲ组对应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6.78、7.73、8.49MJ·kg-1。预试期20d,正试期90d。育肥全期Ⅰ组牦牛平均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纤维(CF)、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Ⅰ组最高。Ⅲ组牦牛血清中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无机磷(IP)、总胆固醇(TCHO)的含量显著高于Ⅰ组或Ⅱ组(P<0.05)。试验对前50种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Ⅰ组与Ⅱ组牦牛相比,血清中代谢物含量上调的主要有胆酸、3-乙基苯基硫酸盐、3b-羟基-5-胆酸等代谢物,下调的主要有岩藻糖醇3-棕榈酸酯、维生素A、CDP葡萄糖等代谢物。Ⅰ组与Ⅲ组牦牛相比,血清中代谢物含量上调的主要有香叶醛、氨基戊酸甜菜碱、L-精氨酸等代谢物,下调的主要有谷氨酰胺、异吲哚-1-酮、三乙酰白藜芦醇等代谢物。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表明,Ⅰ组与Ⅱ组牦牛血清代谢物的改变最为相关的是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醚脂代谢、甘油磷脂、谷氨酸能突触、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通路。Ⅰ组与Ⅲ组牦牛血清代谢物的改变最为相关的是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精氨酸生物合成、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谷氨酸能突触、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氮代谢、鞘脂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代谢、亚油酸代谢、丁酸盐代谢、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综上得出,Ⅰ组牦牛表观消化率最好,Ⅲ组牦牛生长性状较好。运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得出,高能饲粮水平的牦牛血清差异代谢物通过参与牦牛蛋白质、脂质、盐类的代谢通路,对各项代谢物有积极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牦牛育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能量水平 生长性状 生化指标 血清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